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浆内皮素(ET)对脑出血、癫痫诊断价值的探讨 被引量:5
1
作者 阎瑛 黄锦华 《海南医学》 CAS 2005年第1期149-149,14,共2页
目的探讨血浆内皮素(ET)对脑出血、癫痫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77例脑出血患者、92例癫痫者和90例健康人群,用放射免疫方法测定其血浆内皮素(ET)的含量。结果脑出血患者组和癫痫患者组与正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意义(P<0.01),伴有高血压... 目的探讨血浆内皮素(ET)对脑出血、癫痫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77例脑出血患者、92例癫痫者和90例健康人群,用放射免疫方法测定其血浆内皮素(ET)的含量。结果脑出血患者组和癫痫患者组与正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意义(P<0.01),伴有高血压的脑出血患者与非高血压的脑出血患者间的比较也有显著性义(P<0.05)。结论血浆内皮素(ET)对脑出血、癫痫患者的诊断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癫痫 血浆内皮(e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理血消银汤治疗银屑病临床疗效及对血浆内皮素的影响 被引量:15
2
作者 周萌 陶林昌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929-931,共3页
目的观察理血消银汤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浆内皮素(ET)的影响。方法将220例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118例口服理血消银汤,对照组102例口服复方青黛胶囊,疗程8周后评价其临床疗效;并用放免法检测治疗前后ET含量。结果两组效率... 目的观察理血消银汤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浆内皮素(ET)的影响。方法将220例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118例口服理血消银汤,对照组102例口服复方青黛胶囊,疗程8周后评价其临床疗效;并用放免法检测治疗前后ET含量。结果两组效率分别为73·7%、54·9%,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χ2=8·52,P<0·01);银屑病患者血浆ET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经治疗后两组ET均下降,治疗组下降更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理血消银汤治疗银屑病有较好临床疗效,能改善微循环,抑制上皮细胞分裂,促进表皮细胞分化,对血浆ET有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血消银汤 银屑病 血浆内皮 血浆内皮(et) 寻常型银屑病 临床疗效 治疗组 消银汤 理血 血浆et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洛酮对血管性痴呆大鼠血浆内皮素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孙石磊 马光瑜 +1 位作者 王鲁华 徐小虎 《陕西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90-392,共3页
目的:研究纳洛酮对血管性痴呆大鼠血浆内皮素( ET)的影响。方法:采用双侧颈总动脉永久结扎方法制备血管性痴呆大鼠。大鼠随机分为三组:假手术对照组,血管性痴呆组,血管性痴呆纳洛酮治疗组(每天0 .8mg/kg纳洛酮腹腔注射,连续7d)。采用非... 目的:研究纳洛酮对血管性痴呆大鼠血浆内皮素( ET)的影响。方法:采用双侧颈总动脉永久结扎方法制备血管性痴呆大鼠。大鼠随机分为三组:假手术对照组,血管性痴呆组,血管性痴呆纳洛酮治疗组(每天0 .8mg/kg纳洛酮腹腔注射,连续7d)。采用非平衡放射免疫法测定大鼠血浆内皮素水平。结果:痴呆组大鼠血浆ET水平( 1 34.77±2 0 .76pg/ml)比假手术组( 74.83±1 4.74pg/ml)显著升高( P<0 .0 1 ) ,纳洛酮组大鼠ET水平( 1 0 2 .61±2 8.5 3pg/ml)虽然也明显高于假手术组( P<0 .0 5 ) ,但比痴呆组大鼠显著降低( P<0 .0 5 )。结论:纳洛酮能够通过降低血管性痴呆大鼠升高的血浆内皮素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痴呆大鼠 纳洛酮 血浆内皮水平 血浆内皮(et) 放射免疫法测定 血管性痴呆 血浆et水平 结扎方法 颈总动脉 腹腔注射 对照组 手术 治疗组 脑血管 升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内皮素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5
4
作者 覃远生 《大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5年第2期108-109,共2页
[目的]研究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内皮素(ET)水平的变化及其与病情预后的关系。[方法]78例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患者病程均在4 8h内,按梗死面积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分为轻、中、重3组,分别于入院时、入院后3d、10d测定血浆内皮素水平并进行神经... [目的]研究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内皮素(ET)水平的变化及其与病情预后的关系。[方法]78例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患者病程均在4 8h内,按梗死面积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分为轻、中、重3组,分别于入院时、入院后3d、10d测定血浆内皮素水平并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以2 5例健康体检者血浆内皮素水平作为正常对照组。[结果]3组患者内皮素水平均升高,其中以中、重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0 .0 1) ;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越高,ET水平越高,且下降速度慢。[结论]脑梗死患者血浆内皮素水平均升高,与病情轻重及与病情进展相关,因此急性期测定ET水平,对判断病情、预后提供一个新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患者 临床意义 水平变化 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血浆内皮水平 血浆内皮(et) 正常对照组 et水平 急性缺血性 健康体检者 显著性差异 病情预后 梗死面积 病情进展 病情轻重 入院时 入院后 急性期 测定 升高 平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血宁胶囊对高血压性脑出血大鼠脑组织及血浆内皮素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梁颖 汪小根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816-818,共3页
目的:探讨高血压性脑出血大鼠脑组织及血浆内皮素(ET)的变化规律以及脑血宁胶囊对其的影响,揭示脑血宁胶囊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作用机理。方法:制作高血压性脑出血大鼠模型,用放射免疫法动态测定脑组织及血浆ET含量的变化。结果:模型... 目的:探讨高血压性脑出血大鼠脑组织及血浆内皮素(ET)的变化规律以及脑血宁胶囊对其的影响,揭示脑血宁胶囊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作用机理。方法:制作高血压性脑出血大鼠模型,用放射免疫法动态测定脑组织及血浆ET含量的变化。结果:模型组与脑血宁组的脑组织及血浆内皮素含量明显增高,随着造模时间的延长,两组的内皮素水平逐步下降。至7天时点时,模型组的内皮素水平与假手术组相比仍具有显著性差异,而脑血宁组与假手术组相比,差异已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脑组织及血浆ET在高血压性脑出血期均升高,其变化规律基本一致,与脑损伤程度呈正相关,而脑血宁胶囊能够降低本病脑组织及血浆中内皮素的水平,可能是其治疗本病的机理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内皮 脑血宁 动物实验 血浆内皮(et) 高血压性脑出血 大鼠脑组织 内皮含量 血宁胶囊 内皮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浆内皮素的影响
6
作者 顾哲 蒋晓真 +1 位作者 顾佩莉 周斌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25-327,共3页
目的 研究二甲双胍治疗对2 型糖尿病患者血浆内皮素(ET)、胰岛素敏感性指数(IAI)等的影响。方法 将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二甲双胍治疗组和磺脲类治疗组,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糖尿病患者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4 周测定空腹血糖(FPG)、餐... 目的 研究二甲双胍治疗对2 型糖尿病患者血浆内皮素(ET)、胰岛素敏感性指数(IAI)等的影响。方法 将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二甲双胍治疗组和磺脲类治疗组,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糖尿病患者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4 周测定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P2hPG)、空腹胰岛素(FINS)、餐后2 h胰岛素(P2hINS)、ET、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及体重指数(BMI)。结果 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浆FPG、P2hPG、FINS、P2hINS TC、TG、ET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二甲双胍治疗组治疗4 周后FPG、P2hPG、FINS、P2hINS、TC、TG、ET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或0.05),IAI则明显增高(P<0.05)。磺脲类治疗组治疗4周后除FPG、P2hPG明显降低外(P<0.01和0.05),其他指标均无显著变化(P>0.05)。结论 二甲双胍能增加IAI、显著改善内皮功能、降低ET,因而有助于延缓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患者 血浆内皮(et) 胰岛敏感性指数 正常对照组 二甲双胍治疗 餐后2h血糖 糖尿病并发症 FINS 空腹胰岛 治疗组 FPG 空腹血糖 总胆固醇 体重指数 三酰甘油 内皮功能 磺脲类 治疗前 IAI 治疗后 TC TG 平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窒息新生儿血浆内皮素变化及其与脑损伤的关系
7
作者 曾伟斌 谭葵欢 郑智育 《中国现代医生》 2009年第21期22-23,25,共3页
目的探讨窒息新生儿血浆内皮素的变化水平及其与脑损伤的关系,以此进一步为新生儿窒息的病情及其严重程度,诊治和预后的改善提供新的理论依据。方法选取我院2003年5月~2008年8月30例窒息新生儿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量其血浆ET的浓度,并... 目的探讨窒息新生儿血浆内皮素的变化水平及其与脑损伤的关系,以此进一步为新生儿窒息的病情及其严重程度,诊治和预后的改善提供新的理论依据。方法选取我院2003年5月~2008年8月30例窒息新生儿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量其血浆ET的浓度,并与30例正常对照组作比较。结果1.重度窒息组血浆内皮素水平明显高于轻度窒息组和对照组(P<0.05),轻度窒息组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窒息组患儿生后24h血浆ET含量变化与主要围产因素(1minApgar评分、pH值)经统计学分析比较,窒息组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围产因素(1min Apgar评分、pH值)与血浆ET含量呈负相关关系。3.窒息组急性期(生后<3d内)血浆ET值显著高于平稳期(3~7d)(t=8.16,P<0.05)及恢复期(>7~10d)(t=8.35,P<0.05),平稳期与恢复期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血浆内皮素水平的变化有助于分析窒息新生儿的病情及其严重程度,并可指导窒息新生儿的临床治疗以及提高患儿的成活率,从而进一步减少后遗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窒息新生儿 血浆内皮(et) 放免 脑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肾舒颗粒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血浆内皮素水平的影响
8
作者 牟淑敏 赵泉霖 +3 位作者 王玲 韩文霞 王京武 刘伟 《山东中医杂志》 2009年第11期795-796,共2页
目的:观察糖肾舒颗粒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血浆内皮素水平的影响。方法:糖尿病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西药组(糖适平+洛汀新组)、中药组(糖肾舒组),治疗8周,观察模型大鼠尿微量蛋白、血浆内皮素水平的变化。结果:模型组大鼠尿微... 目的:观察糖肾舒颗粒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血浆内皮素水平的影响。方法:糖尿病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西药组(糖适平+洛汀新组)、中药组(糖肾舒组),治疗8周,观察模型大鼠尿微量蛋白、血浆内皮素水平的变化。结果:模型组大鼠尿微量蛋白、血浆内皮素水平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明显升高(P<0.05),西药组和中药治疗组尿微量蛋白、血浆内皮素水平与模型组相比明显降低(P<0.05),西药组与中药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糖肾舒颗粒能明显降低糖尿病肾病大鼠的尿微量蛋白、血浆内皮素水平,与糖适平加洛汀新效果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肾舒颗粒剂 糖尿病大鼠 血浆内皮(et) 尿微量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冻性脑水肿大鼠血浆内皮素含量变化及药物处理的影响
9
作者 宋守智 薛洪利 唐超 《沈阳部队医药》 2005年第4期232-234,共3页
为探讨冷冻性脑水肿与血浆内皮素(ET)含量变化之间的关系及药物处理的效应,将Wistar大鼠随机分为6组:正常对照组、冷冻后未治疗组、西药治疗组(20%甘露醇、地塞米松)、丹参+西药治疗组、红花+ 西药治疗组、三七+西药治疗组。制成冷冻性... 为探讨冷冻性脑水肿与血浆内皮素(ET)含量变化之间的关系及药物处理的效应,将Wistar大鼠随机分为6组:正常对照组、冷冻后未治疗组、西药治疗组(20%甘露醇、地塞米松)、丹参+西药治疗组、红花+ 西药治疗组、三七+西药治疗组。制成冷冻性脑水肿模型后,分别给予上述药物。检测脑水肿及治疗后24 h、 28 h、72 h、1周血浆ET和脑组织水含量,观察药物对其影响。结果:①冷冻后各组血浆ET含量均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②各药物治疗组血浆ET含量均较未治疗组为低(P<0.01);③丹参+西药治疗组、红花+西药治疗组血浆ET含量较西药治疗组为低(P<0.01或P<0.05);④冷冻后脑组织水含量值以未治疗组最高,各治疗组均有不同程度降低,其中丹参、红花治疗组最明显。结论:血浆ET含量变化与冷冻性脑水肿发生机制密切相关,丹参、红花与甘露醇、地塞米松合用治疗创伤性脑水肿更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量变化 药物处理 血浆内皮(et) Wistar大鼠 血浆et 正常对照组 20%甘露醇 创伤性脑水肿 治疗组 地塞米松 组织水含量 后脑组织 不同程度 发生机制 合用治疗 冷冻后 西药 丹参 红花 24h 治疗后 72h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液透析对尿毒症患者血浆内皮素、降钙素基因相关肽,β_2—微球蛋白的影响
10
作者 陈继红 王秀玲 《新疆医学》 2005年第2期15-17,共3页
目的:用放射免疫法测定36例尿毒症患者血液透析前、后和20例健康成人血浆内皮素(ET),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β_2—微球蛋白(β_2M)水平。结果:尿毒症患者 ET、CGRP、β_2M 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结论:尿毒症患者经血液透析(HD)治疗... 目的:用放射免疫法测定36例尿毒症患者血液透析前、后和20例健康成人血浆内皮素(ET),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β_2—微球蛋白(β_2M)水平。结果:尿毒症患者 ET、CGRP、β_2M 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结论:尿毒症患者经血液透析(HD)治疗后,ET 浓度显著升高,CGRP、β_2浓度无显著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钙基因相关肽 β2-微球蛋白 尿毒症患者 血浆内皮(et) 放射免疫法测定 血液透析前 健康对照组 健康成人 CGRP Β2M 治疗后 水平 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浆内皮素和血管紧张素Ⅱ含量与心力衰竭程度的关系 被引量:8
11
作者 吴琪 孙宏方 《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 CAS 2005年第5期448-449,共2页
目的:探讨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浆内皮素(ET)和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含量与CHF程度的关系。方法:46例CHF患者作为观察组,46例健康人为正常对照组。入选者均于清晨空腹采血,用放射免疫法测定ET 和Ang Ⅱ含量,并进行比较。结果:CHF患... 目的:探讨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浆内皮素(ET)和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含量与CHF程度的关系。方法:46例CHF患者作为观察组,46例健康人为正常对照组。入选者均于清晨空腹采血,用放射免疫法测定ET 和Ang Ⅱ含量,并进行比较。结果:CHF患者血浆ET、AngⅡ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01),且箍着心功能级数的升高,二者的含量也逐步增加(P<0.001)。结论:心力衰竭患者血浆内皮素和血管紧张素Ⅱ含量明显增加, 且与心力衰竭的程度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皮 血管紧张 心力衰竭 充血性 血管紧张Ⅱ(AngⅡ) 血浆内皮(et) 充血性心力衰竭 含量 CHF患者 放射免疫法测定 正常对照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来酸罗格列酮对2型糖尿病血浆内皮素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席云霞 张振文 《武警医学》 CAS 2005年第8期599-601,共3页
目的观察马来酸罗格列酮与磺脲类/二甲双胍联合应用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浆内皮素(ET)、微量白蛋白尿的影响。方法68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为期24周的马来酸罗格列酮联合磺脲类/二甲双胍治疗,观察血浆内皮素(ET)、微量白蛋白尿、空腹血... 目的观察马来酸罗格列酮与磺脲类/二甲双胍联合应用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浆内皮素(ET)、微量白蛋白尿的影响。方法68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为期24周的马来酸罗格列酮联合磺脲类/二甲双胍治疗,观察血浆内皮素(ET)、微量白蛋白尿、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胰岛素(FINS)、胰导素抵抗指数(IRA)、血脂、血压的治疗前后的变化。结果马来酸罗格列酮治疗24周后血浆内皮素(ET)、微量白蛋白尿、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胰岛素水平均有显著下降,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指数)下降;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明显降低。结论马来酸罗格列酮明显降低T2DM患者空腹血浆ET水平,有益于改善糖尿病血管并发症;减少尿微量白蛋白预防糖尿病肾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来酸罗格列酮 2型糖尿病 内皮 尿微量白蛋白 血浆内皮(et) 对2型糖尿病 空腹血糖(FBG) 胰岛抵抗指数 2型糖尿病患者 微量白蛋白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成年人血浆内皮素含量参考值的地理分布规律 被引量:1
13
作者 努尔阿米娜.艾海提 葛淼 周文华 《西安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年第4期33-37,共5页
通过收集88个单位测定7 815例成年人血浆内皮素(ET)含量参考值,应用SPSS19.0统计软件,运用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的方法,研究与7项地理因素指标的关系,以为制定中国成年人血浆内皮素(ET)含量参考值的统一标准提供科学依据.结果发现成年人... 通过收集88个单位测定7 815例成年人血浆内皮素(ET)含量参考值,应用SPSS19.0统计软件,运用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的方法,研究与7项地理因素指标的关系,以为制定中国成年人血浆内皮素(ET)含量参考值的统一标准提供科学依据.结果发现成年人血浆内皮素(ET)含量参考值与地理因素之间有显著的相关关系(F=2.232,P=0.041).用逐步回归分析的方法推导出了一个回归方程:Y=33.422+0.008X1-0.001X2-0.005X4+0.004X5+0.073X6+3.720X7±0.988.在以上回归方程中,Y是成年人血浆内皮素(ET)含量参考值(pg/mL),X1是海拔高度(m),X2是年日照时数(h),X4是年平均相对湿度(%),X5是年降水量(mm),X6是气温年较差(℃),X7是年平均风速(m/s);0.988是剩余标准差的值.如果知道了中国某地的地理因素,就可以用回归方程计算这个地区的成年人血浆内皮素(ET)含量参考值.依据成年人血浆内皮素(ET)含量参考值与地理因素的依赖关系,把中国分为8个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浆内皮(et)含量 参考值 地理要 回归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杏叶提取物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内皮素血栓素、前列环素及血液流变性的研究 被引量:12
14
作者 孙萍 王璐 赵萍 《贵州医药》 CAS 2006年第2期172-173,共2页
银杏属于裸子植物,原产于我国,系侏罗纪的子遗植物。银杏的主要有效成分为黄酮苷类和银杏内酯类,临床用于心脑血管及外周循环障碍性疾病的治疗。有研究证明:银杏叶制剂对缺血引起的细胞凋亡有拮抗作用。为探讨银杏叶提取物——银杏... 银杏属于裸子植物,原产于我国,系侏罗纪的子遗植物。银杏的主要有效成分为黄酮苷类和银杏内酯类,临床用于心脑血管及外周循环障碍性疾病的治疗。有研究证明:银杏叶制剂对缺血引起的细胞凋亡有拮抗作用。为探讨银杏叶提取物——银杏达莫注射液(XGD)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脑细胞的保护作用,于2004年5月至2005年5月观察了5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内皮素(ET)、血栓素(TXB2)、前列环素(PGF1α)及血液流变学的变化,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浆内皮(et) 急性脑梗死患者 银杏叶提取物 前列环 血栓 血液流变性 治疗 循环障碍性疾病 银杏达莫注射液 裸子植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肾衰竭患者血浆内皮素、神经肽Y的变化 被引量:1
15
作者 霍光 潘慧娟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05年第6期329-330,共2页
目的探讨慢性肾衰竭(CRF)患者血浆内皮素(ET)、神经肽Y(NPY)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55例CRF患者血浆ET、NPY,BUN,Cr的含量,另以30例健康者为对照组。结果CRF患者血浆ET、NPY含量明显高于健康组,且尿毒症期明显... 目的探讨慢性肾衰竭(CRF)患者血浆内皮素(ET)、神经肽Y(NPY)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55例CRF患者血浆ET、NPY,BUN,Cr的含量,另以30例健康者为对照组。结果CRF患者血浆ET、NPY含量明显高于健康组,且尿毒症期明显高于氮质血症期。结论CRF患者体内血浆ET、NPY水平与CRF的发展过程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衰竭 神经肽Y 内皮 血浆内皮(et) 慢性肾衰竭患者 放射免疫分析法 血浆et 氮质血症期 CRF NP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门静脉高压症脾切除术前后血浆内皮素变化意义的临床研究
16
作者 贺宜平 孙威 刘波 《辽宁医学杂志》 2006年第3期152-152,共1页
关键词 肝硬变门静脉高压症 血浆内皮(et) 脾切除术后 术前后 内皮变化 临床研究 门静脉血栓形成 病例选择 肝炎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型糖尿病并视网膜病变患者红细胞山梨醇含量及血浆ET、TXB_2、6-Keto-PGF_(1α)的变化 被引量:2
17
作者 谢红芳 彭亮 沈俊娅 《放射免疫学杂志》 CAS 2006年第4期323-324,共2页
关键词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 6-KetO-PGF1Α 2型糖尿病患者 TXB2 山梨醇 红细胞 血浆et 含量 血浆内皮(et) 终末产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魏酸钠对冠心病心绞痛病人内皮素、一氧化氮的影响 被引量:19
18
作者 魏彤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05年第6期627-628,共2页
目的:观察阿魏酸钠注射液对冠心病心绞痛病人血浆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的影响及其疗效、安全性。方法:将96例冠心病心绞痛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64例),对照组32例,治疗组给予阿魏酸钠0.3g静点,1次/d,对照组给予复方丹参20mL静点,1次/d... 目的:观察阿魏酸钠注射液对冠心病心绞痛病人血浆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的影响及其疗效、安全性。方法:将96例冠心病心绞痛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64例),对照组32例,治疗组给予阿魏酸钠0.3g静点,1次/d,对照组给予复方丹参20mL静点,1次/d,共用2周,1个疗程,观察两组疗效、主要症状、心电图及血浆ET、NO的情况。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疗效及心电图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血浆ET、NO较对照组分别明显下降(P<0.05)、上升(P<0.05)。结论:阿魏酸钠可明显使冠心病心绞痛病人血浆ET下降,NO上升,确有降低ET释放、增加体内NO含量、扩张血管改善心肌缺氧缺血作用,且安全有效,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病人的一种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心绞痛 一氧化氮 病人 血浆内皮(et) 阿魏酸钠注射液 血浆et 治疗组 对照组 复方丹参 主要症状 NO含量 缺氧缺血 扩张血管 心电图 疗效 安全性 治疗后 静点 下降 上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血压患者血浆ET的变化
19
作者 孙炜 王伯苓 马铁昆 《放射免疫学杂志》 CAS 2005年第3期203-204,共2页
关键词 高血压患者 血浆et 血浆内皮(et) 就诊患者 高血压病 不同时期 结果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壮族成人2型糖尿病并高血压患者血浆ET、NO水平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民登 《辽宁医学杂志》 2005年第5期256-257,共2页
目的探讨壮族成人2型糖尿病(T2DM)并高血压(HT)患者血浆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的变化与血压的关系。方法壮族T2DM患者分为两组,T2DM并HT组(H组)48例,T2DM组(N组)54例;设立汉族成人T2DM为对照组,T2DM并HT组(Ha组)32例,T2DM组(Na组)40... 目的探讨壮族成人2型糖尿病(T2DM)并高血压(HT)患者血浆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的变化与血压的关系。方法壮族T2DM患者分为两组,T2DM并HT组(H组)48例,T2DM组(N组)54例;设立汉族成人T2DM为对照组,T2DM并HT组(Ha组)32例,T2DM组(Na组)40例。采用放免法检测ET,比色法检测NO。结果H组患者血浆ET水平明显高于N组患者(P<0.01),NO明显低于N组患者(P<0.01);但H组患者血浆ET、NO与Ha组患者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N组患者血浆ET、NO与Na组患者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壮族成人、汉族成人T2DM患者血浆ET与NO呈显著负相关(P<0.01)。结论壮族成人T2DM并HT患者与汉族成人T2DM并HT患者血浆ET及NO无显著性差异,两个民族T2DM并HT患者均存在着严重的内细胞功能损害,提示ET和NO的检测对DM患者血管病变的观察、治疗及预后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皮 一氧化氮 糖尿病 高血压 血浆et水平 高血压患者 汉族成人 2型糖尿病 壮族 临床意义 NO水平 血浆内皮(et) 放免法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