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山东汉族人群血小板特异性抗原基因的多态性研究 |
朱传福
王淑荣
王玫
刘艳
张萍
宋永红
聂向民
焦波
|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
2006 |
14
|
|
2
|
血小板特异性抗体对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诊断价值的研究 |
张海燕
侯明
张小红
关向宏
孙桂珍
|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
2004 |
11
|
|
3
|
血小板特异性糖蛋白(GPⅡb/Ⅲa)及HLA-Ⅰ类混合抗体引起血小板输注无效的检测 |
陈扬凯
邓晶
徐秀章
夏文杰
叶欣
丁浩强
刘静
曾四海
邵媛
王嘉励
李辉
付涌水
|
《中国输血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4 |
6
|
|
4
|
血小板特异性抗体与ITP发病、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效果的关系 |
马静瑶
陈振萍
吴润晖
|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4 |
13
|
|
5
|
ITP血小板特异性抗体和T淋巴细胞亚群及NK细胞变化的意义探讨 |
冯建军
杨林花
陈剑芳
来晓炜
马艳萍
马梁明
侯丽虹
申秀敏
|
《临床血液学杂志》
CAS
|
2009 |
23
|
|
6
|
血小板特异性抗体联合检测在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
李芳
朴文花
李芹
白洁
杜宗孝
|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
2015 |
5
|
|
7
|
血小板输注无效患者血小板特异性糖蛋白抗体表达的实验研究 |
杨帆
陈琳
刘铁梅
焦立新
韩瑜
于江虹
陈俊宇
赵本正
|
《中国实验诊断学》
|
2016 |
10
|
|
8
|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小板特异性抗体和促血小板生成素检测的临床意义 |
冯建军
杨林花
陈剑芳
刘秀娥
来晓炜
|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
2009 |
6
|
|
9
|
安徽汉族人血小板特异性抗原1-17多态性分布调查 |
朱帮强
徐元宏
陈影
周娟
|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
2014 |
3
|
|
10
|
流式微球技术检测血小板特异性抗体的研究进展 |
凌云
孔欣
陈宝安
|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5 |
3
|
|
11
|
血小板特异性糖蛋白抗体和HLA抗体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表达 |
夏文杰
叶欣
付涌水
徐秀章
陈扬凯
丁浩强
邓晶
罗广平
许茹
|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
2009 |
2
|
|
12
|
中国山东地区汉族人群血小板特异性抗原-15基因多态性分析 |
朱传福
王玫
刘艳
张萍
宋永红
聂向民
|
《微循环学杂志》
|
2006 |
4
|
|
13
|
血小板特异性抗原HPA-17bw基因分型及基因频率调查 |
刘衍春
薛敏
吴敏慧
许剑锋
唐荣才
|
《中国输血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9 |
2
|
|
14
|
定量检测血小板特异性抗体的流式免疫微珠芯片技术的建立及其临床应用 |
翟菊萍
左斌
翁震
赵赟霄
何杨
|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9 |
1
|
|
15
|
血小板特异性抗体、血小板相关抗体、网织血小板联合检测对血小板减少的鉴别诊断 |
林丽娥
姚红霞
王述文
杨剑国
|
《血栓与止血学》
|
2007 |
3
|
|
16
|
献血者血小板特异性抗原1~5和15系统基因型研究 |
朱永宝
庞秋萍
朱传福
|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
2007 |
1
|
|
17
|
血小板特异性抗体及其检测在诊断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中的研究进展 |
李锦霞
杨炳华
|
《血栓与止血学》
|
2010 |
4
|
|
18
|
血小板特异性同种抗原及其临床意义 |
陈忠
阮长耿
|
《中国输血杂志》
CAS
CSCD
|
1992 |
4
|
|
19
|
血小板特异性抗体对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诊断价值的研究 |
郭新红
哈力达·亚森
马艳
刘洋
陈瑢
迪丽娜孜
郝建萍
王蕾
段显琳
|
《中国保健营养(临床医学学刊)》
|
2008 |
2
|
|
20
|
血小板特异性抗体对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检测的临床应用 |
钟妙容
|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
2015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