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87篇文章
< 1 2 4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auwelsⅢ型股骨颈骨折多枚空心螺钉内固定术后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影响因素
1
作者 曹志 汤立新 王海宇 《新乡医学院学报》 2025年第1期52-56,共5页
目的探讨PauwelsⅢ型股骨颈骨折患者行多枚空心螺钉内固定术后股骨头缺血性坏死(ANFH)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20年6月至2022年6月于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二附属医院骨一科接受多枚空心螺钉内固定术治疗的148例PauwelsⅢ型... 目的探讨PauwelsⅢ型股骨颈骨折患者行多枚空心螺钉内固定术后股骨头缺血性坏死(ANFH)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20年6月至2022年6月于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二附属医院骨一科接受多枚空心螺钉内固定术治疗的148例PauwelsⅢ型股骨颈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随访1 a,依据是否发生ANFH将患者分为ANFH组和无ANFH组。比较2组患者的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骨折至手术时间、受伤原因、骨折侧别、骨折移位情况、术前是否行皮牵引、复位质量、内固定是否取出、术后开始负重时间等临床资料;应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PauwelsⅢ型股骨颈骨折患者多枚空心螺钉内固定术后发生ANFH的影响因素,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分析相关影响因素对多枚空心螺钉内固定术后ANFH发生的预测价值。结果148例接受多枚空心螺钉内固定术治疗的PauwelsⅢ型股骨颈骨折患者中术后发生ANFH 24例,发生率为16.21%。ANFH组患者的年龄显著大于无ANFH组,骨折至手术时间显著长于无ANFH组,骨折移位、复位不良占比显著高于无ANFH组,术后开始负重时间显著短于无ANFH组(P<0.05);2组患者的性别、体质量指数、受伤原因、骨折侧别、术前是否行皮牵引、内固定是否取出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大、骨折至手术时间长、骨折移位是PauwelsⅢ型股骨颈骨折患者行多枚空心螺钉内固定术后发生ANFH的危险因素[比值比(OR)=1.211、1.235、3.000,P<0.05],复位质量好、术后开始负重时间长是PauwelsⅢ型股骨颈骨折患者多枚空心螺钉内固定术后发生ANFH的保护因素(OR=0.275、0.010,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年龄、骨折至手术时间、骨折移位、复位质量、术后开始负重时间预测PauwelsⅢ型股骨颈骨折患者行多枚空心螺钉内固定术后发生ANFH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92、0.798、0.629、0.630、0.932。结论PauwelsⅢ型股骨颈骨折患者行多枚空心螺钉内固定术后ANFH的发生与年龄、骨折至手术时间、骨折移位、复位质量、术后开始负重时间密切相关,临床可通过上述指标早期预测ANFH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uwelsⅢ型股骨颈骨折 空心螺钉内固定术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器人辅助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对无神经损伤胸腰椎骨折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因素分析
2
作者 王彭 张德光 《机器人外科学杂志(中英文)》 2025年第2期222-228,234,共8页
目的:探究机器人辅助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对无神经损伤胸腰椎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4年3月在北京市平谷区医院行机器人辅助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的149例无神经损伤胸腰椎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其术后... 目的:探究机器人辅助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对无神经损伤胸腰椎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4年3月在北京市平谷区医院行机器人辅助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的149例无神经损伤胸腰椎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其术后临床疗效分为发生组(n=25,临床疗效不佳)和未发生组(n=124,临床疗效良好)。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相关资料,针对差异指标进行共线性分析,未存在共线性问题的指标纳入Logistic回归模型中分析患者术后疗效不佳的相关因素,并构建临床预测模型,通过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列线图模型的预测能力。结果:两组患者亚洲人骨质疏松自我筛查工具(OSTA)指数、术前椎体压缩程度、骨密度、术后早期负重、异体红细胞输注、术前白蛋白浓度对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采用R语言将所有差异变量进行VIF共线性分析,各差异变量VIF≤10,容忍度≥0.1,不存在共线性问题。将上述指标纳入Logistic回归模型中,结果发现术前椎体压缩程度、术后早期负重、异体红细胞输注、术前白蛋白浓度为术后临床疗效不佳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OSTA指数、骨密度为临床疗效不佳发生的保护因素(P<0.05)。建立列线图预测模型,ROC曲线下面积(AUC)值为0.948,表示该模型具有较好的风险预测度。结论:OSTA指数、术前椎体压缩程度、骨密度、术后早期负重、异体红细胞输注、术前白蛋白浓度均为影响无神经损伤胸腰椎骨折患者术后临床疗效的独立影响因素,通过上述指标能够为临床术前筛查高危群体并采取相关措施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椎骨折 神经损伤 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 机器人辅助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腰椎骨折的应用价值
3
作者 董滨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5年第2期079-082,共4页
探讨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腰椎骨折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68例腰椎骨折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采用开放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采用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对比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 探讨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腰椎骨折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68例腰椎骨折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采用开放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采用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对比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腰椎骨折的手术治疗中,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效果较好,手术安全性更好,有助于术后恢复,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 腰椎骨折 应用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化手术室护理在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腰椎骨折中的应用探析
4
作者 黄燕红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5年第2期195-198,共4页
为帮助腰椎骨折患者的获取良好治疗效果,重点评价强化手术室护理应用其中的所得价值。方法 在研究中,筛选80份符合条件的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手术案例,均确诊为腰椎骨折。样本时间范围:2024年1月至2024年12月。样本分为两组,常规手术... 为帮助腰椎骨折患者的获取良好治疗效果,重点评价强化手术室护理应用其中的所得价值。方法 在研究中,筛选80份符合条件的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手术案例,均确诊为腰椎骨折。样本时间范围:2024年1月至2024年12月。样本分为两组,常规手术室护理的患者选入参照组,其余应用强化手术室护理干预,命名为试验组。记录、评估2组的数据差异化程度。结果 针对不同组别患者在疼痛、焦虑、应激反应、手术治疗指标、获得性压力性损伤发生情况等维度的相关数据,经由验证,试验组的优异程度更为理想(P<0.05)。结论 基于积极执行强化手术室护理操作,获得良好的效果。尤其是应用在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腰椎骨折患者中,可缩短其住院时间,降低压力性损伤发生风险,减轻应激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 腰椎骨折 强化手室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加压空心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踝关节骨折的效果分析
5
作者 李剑 《中国社区医师》 2025年第4期12-14,共3页
目的:分析经皮加压空心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踝关节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2月—2023年8月邳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踝关节骨折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实施切开复位内固定术,观察组实施经皮加压空... 目的:分析经皮加压空心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踝关节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2月—2023年8月邳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踝关节骨折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实施切开复位内固定术,观察组实施经皮加压空心螺钉内固定术。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34)。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早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疼痛、肿胀、淤血、不能承受体质量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P<0.001)。观察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功能、活动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01)。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34)。结论:经皮加压空心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踝关节骨折的效果显著,可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改善临床指标,促进术后康复,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踝关节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踝关节骨折 经皮加压空心螺钉内固定术 切开复位内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微创与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安全性及近期效果对比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郭伟杰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24年第1期143-145,共3页
目的分析经皮微创与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TLSF)患者的安全性和近期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01—2022-04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48例TLSF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74例采用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观察组),74例采... 目的分析经皮微创与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TLSF)患者的安全性和近期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01—2022-04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48例TLSF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74例采用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观察组),74例采用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的围术期指标。应用视觉模拟疼痛评分法(VAS)评分评估患者术后第1天、3天、7天的疼痛程度。统计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测量手术前后椎体高度压缩率、伤椎Cobb角影像学参数。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后首次下床时间、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及术后第1天、3天、7天的VAS评分均低(少)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2组患者的椎体高度压缩率、伤椎Cobb角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时2组患者的椎体高度压缩率、伤椎Cobb角均较术前显著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2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微创与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TLSF均有确切效果,但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具有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少、骨折愈合快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椎骨折 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 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玑骨科机器人系统在青壮年股骨颈骨折空心螺钉内固定术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
7
作者 梁广权 许鹏雍 +2 位作者 黄金实 陈仕 班付伟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4年第4期608-611,共4页
目的:探讨天玑骨科机器人系统在青壮年股骨颈骨折空心螺钉内固定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8月—2022年8月收治的40例青壮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所有患者均行空心螺钉内固定术,同时按术中置钉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两组,每组20例。... 目的:探讨天玑骨科机器人系统在青壮年股骨颈骨折空心螺钉内固定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8月—2022年8月收治的40例青壮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所有患者均行空心螺钉内固定术,同时按术中置钉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两组,每组20例。其中传统组采用传统置钉方式进行空心螺钉置入,试验组则采用天玑骨科机器人系统辅助进行螺钉置入。对比两组手术相关情况、螺钉位置、术后骨折愈合情况及髋关节Harris评分。结果:试验组置钉时间短于传统组,术中出血量、透视次数及总钻孔次数均少于传统组(P<0.05);术后试验组患者正、侧位螺钉夹角小于传统组,离散度大于传统组(P<0.05);试验组骨折愈合时间短于传统组(P<0.05);术后8个月,两组Harris量表各维度得分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天玑骨科机器人系统在青壮年股骨颈骨折空心螺钉内固定术中具有缩短置钉时间、减少透视次数、提高置钉精准度的优势,手术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玑骨科机器人 青壮年 股骨颈骨折 空心螺钉内固定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质骨螺钉内固定术治疗青少年胫骨结节撕脱骨折临床观察
8
作者 王相如 曹克奎 +1 位作者 王汝武 李祥义 《山东医药》 CAS 2024年第3期77-80,共4页
目的 观察松质骨螺钉内固定术治疗青少年胫骨结节撕脱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青少年胫骨结节撕脱骨折患者8例(9膝),均采用开放复位、松质骨螺钉内固定治疗。结果 术后随访12~42个月,8例患者(9膝)骨折均愈合良好,膝关节活动范围正常。术后... 目的 观察松质骨螺钉内固定术治疗青少年胫骨结节撕脱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青少年胫骨结节撕脱骨折患者8例(9膝),均采用开放复位、松质骨螺钉内固定治疗。结果 术后随访12~42个月,8例患者(9膝)骨折均愈合良好,膝关节活动范围正常。术后6~8个月,患者恢复到受伤前的运动水平和强度。无筋膜间室综合征、双下肢不等长、膝反屈、膝关节畸形等并发症。2例因内固定螺钉刺激周围软组织,引起疼痛等不适,取出内固定螺钉后症状消失。结论 松质骨螺钉内固定术治疗青少年胫骨结节撕脱骨折临床效果良好,固定牢固、术后并发症少、膝关节功能恢复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质骨螺钉内固定术 胫骨结节骨折 胫骨结节撕脱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腰椎骨折患者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后螺钉松动的影响因素及客观估算模型的建立
9
作者 王勇 迟明军 +4 位作者 白夜 范庆建 王国琦 张小凤 张文进 《颈腰痛杂志》 2024年第5期941-946,共6页
目的分析胸腰椎骨折患者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后螺钉松动的影响因素,并构建随机森林模型。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1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62医院治疗的198例胸腰椎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术后是否发生螺钉松动... 目的分析胸腰椎骨折患者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后螺钉松动的影响因素,并构建随机森林模型。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1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62医院治疗的198例胸腰椎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术后是否发生螺钉松动,将198例患者分为松动组和非松动组,收集所有患者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筛选影响胸腰椎骨折患者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后螺钉松动的危险因素,运用R软件建立随机森林模型,内部验证方法为5折交叉验证。结果198例中,术后螺钉松动发生率为16.67%。单因素分析显示,松动组和非松动组患者合并脊髓损伤、脊柱损伤Load sharing评分、骨密度、康复指导、置钉类型、伤椎置钉等资料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脊柱损伤Load sharing评分>6分、骨密度<-2.5 g/cm 2、有Ⅲ类螺钉、伤椎未置钉、未接受康复指导均是胸腰椎骨折患者术后螺钉松动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模型预测总体正确性为89.3%。随机森林模型预测胸腰椎骨折患者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后螺钉松动预测变量的重要性排序依次为:脊柱损伤Load sharing评分、置钉类型、康复指导、伤椎置钉、骨密度。ROC曲线分析显示,随机森林模型预测胸腰椎骨折患者术后螺钉松动的AUC值高于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0.902 vs 0.871)。经过5折交叉验证,模型预测正确率为77.8%。结论脊柱损伤Load sharing评分、骨密度、康复指导、置钉类型、伤椎置钉均是胸腰椎骨折患者术后螺钉松动的影响因素,基于上述因素构建的随机森林模型具有较好的风险预测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椎骨折 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 螺钉松动 随机森林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与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术治疗髋部骨折患者的效果比较
10
作者 臧随政 雷联新 《中国民康医学》 2024年第21期141-144,共4页
目的:比较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与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术治疗髋部骨折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该院收治的80例髋部骨折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术治... 目的:比较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与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术治疗髋部骨折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该院收治的80例髋部骨折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术治疗,研究组采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围术期指标水平,手术前后髋关节功能[Harris髋关节功能量表(HHS)]评分、日常活动能力[Barthel指数(BI)]评分、创伤应激指标[肾上腺素(E)、β-内啡肽(β-EP)、皮质醇(Cor)]水平、炎性因子[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水平,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38/40),高于对照组的77.50%(31/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首次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两组HHS、BI评分均高于术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 d,两组E、β-EP、Cor水平均高于术前,但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 d,两组IL-1β、CRP、TNF-α水平均高于术前,但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0.00%(4/40),低于对照组的27.50%(11/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髋部骨折患者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髋关节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改善围术期指标水平,降低创伤应激指标水平、炎性因子水平和并发症发生率的效果优于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 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术 髋部骨折 关节功能 创伤应激 炎性因子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关节镜下缝线桥固定术与后内侧入路切开复位螺钉内固定术对膝关节后交叉韧带止点撕脱骨折的疗效比较
11
作者 程峰 盛东 +2 位作者 吴宇 朱杰 郭健行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24年第24期93-98,共6页
目的比较全关节镜下缝线桥固定术与后内侧入路切开复位螺钉内固定术对膝关节后交叉韧带(PCL)止点撕脱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江苏省张家港市中医医院骨伤科关节病区2021年4月—2023年7月收治的45例膝关节PCL止点撕脱骨折患者的... 目的比较全关节镜下缝线桥固定术与后内侧入路切开复位螺钉内固定术对膝关节后交叉韧带(PCL)止点撕脱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江苏省张家港市中医医院骨伤科关节病区2021年4月—2023年7月收治的45例膝关节PCL止点撕脱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接受的不同手术方案,将其分为关节镜组(行全关节镜下缝线桥固定术)和切开内固定组(行后内侧入路切开复位螺钉内固定术)。记录2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并评估术前及术后1、6个月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术前及术后6个月,采用国际膝关节文献委员会(IKDC)主观评分、膝关节Lysholm功能评分及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膝关节功能评分评价膝关节功能。术后6个月,记录患侧膝关节屈伸活动度,并进行膝关节后抽屉试验以评估膝关节PCL损伤程度。结果45例患者术中均未发生血管及神经损伤,术后切口无感染,术后3 d复查X线显示骨折均得到良好复位,所有患者均获得6个月随访。2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1个月VA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前IKDC评分、Lysholm功能评分、HSS膝关节功能评分及术后6个月膝关节活动度和HS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6个月IKDC评分、Lysholm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关节镜组患侧膝关节Ⅰ度损伤、Ⅱ度损伤分别为16、6例,切开内固定组分别为15、8例。2组膝关节PCL损伤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538,P=0.591)。结论全关节镜下缝线桥固定术和后内侧入路切开复位螺钉内固定术治疗PLC止点撕脱骨折均能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但关节镜手术切口小、住院时间短,可减轻术后早期膝关节疼痛,在膝关节功能恢复方面有更明显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 疼痛 半月板损伤 关节镜 膝关节后交叉韧带止点骨折 螺钉内固定术 缝线桥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与开放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安全性和近期效果比较研究
12
作者 张强 王玉辉 张兆振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24年第5期122-124,共3页
目的分析比较经皮与开放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PSF)治疗胸腰椎骨折(TLSF)的安全性和近期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06—2022-06驻马店市第二人民医院骨科收治的123例TLSF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采用经皮PSF 63例(经皮组),行开放PSF 60例(开放... 目的分析比较经皮与开放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PSF)治疗胸腰椎骨折(TLSF)的安全性和近期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06—2022-06驻马店市第二人民医院骨科收治的123例TLSF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采用经皮PSF 63例(经皮组),行开放PSF 60例(开放组)。术后随访6个月。比较2组患者的围术期指标,统计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于手术前后检测患者的皮质醇(COR)、去甲肾上腺素(NE)、C反应蛋白(CRP)应激指标水平。末次随访,评价患者的腰椎功能(ODI评分)和疼痛程度(VAS评分)。结果经皮组的手术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开放组,术中出血量低于开放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3天2组患者的COR、NE、CRP水平均较术前升高,其中经皮组患者的COR、NE、CRP水平均低于开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2组患者的ODI评分、VAS评分均低于术前,其中经皮组的ODI评分、VAS评分低于开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TLSF患者,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经皮PSF在优化围术期指标、减轻机体的应激反应、提升腰椎功能和缓解患者疼痛方面均较开放PSF具有显著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椎骨折 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 应激反应 腰椎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与开放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老年脊柱骨折患者的效果比较
13
作者 陈凡州 张岐 《中国民康医学》 2024年第24期141-144,共4页
目的:比较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与开放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老年脊柱骨折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0月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三附属医院收治的80例老年脊柱骨折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 目的:比较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与开放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老年脊柱骨折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0月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三附属医院收治的80例老年脊柱骨折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40)与观察组(n=40)。对照组采用开放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采用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围术期指标(手术时间、手术切口、术中出血量、术后卧床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水平,手术前后影像学指标[脊柱后凸角度(Cobb)、矢状面指数(SI)、椎体前缘高度]水平、疼痛应激反应指标[血清P物质(SP)、皮质醇(Cor)、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脊柱功能[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日常生活能力[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手术切口、术后卧床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两组Cobb角均小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小于对照组,两组SI、椎体前缘高度均高于术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两组SP、Cor、IL-6水平均高于术前,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两组ODI评分均低于术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两组ADL评分均高于术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老年脊柱骨折患者可提高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改善影像学指标、围术期指标水平,以及降低应激反应指标水平、脊柱功能障碍评分和并发症发生率的效果优于开放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脊柱骨折 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 开放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 脊柱功能 日常生活能力评分 疼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与Wiltse入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联合伤椎置钉治疗单节段胸腰段骨折的应用效果
14
作者 董文峰 《当代医药论丛》 2024年第23期36-39,共4页
目的:研究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与Wiltse入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联合伤椎置钉治疗单节段胸腰段骨折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4月至2023年4月钟祥市人民医院收治的单节段胸腰段骨折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对照... 目的:研究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与Wiltse入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联合伤椎置钉治疗单节段胸腰段骨折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4月至2023年4月钟祥市人民医院收治的单节段胸腰段骨折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40例患者,分别给予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联合伤椎置钉、Wiltse入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联合伤椎置钉。对比两组手术指标、伤椎影像指标(椎体前缘高度比值、Cobb角)、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ODI)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1)两组手术指标,观察组切口长度长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中出血量相比(P>0.05)。(2)手术后,观察组伤椎后凸畸形Cobb角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伤椎椎体前缘高度大于对照组(P<0.05)。(3)手术后,观察组ODI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4)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单节段胸腰段骨折手术治疗中,应用Wiltse入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联合伤椎置钉治疗效果优于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联合伤椎置钉,可有效改善患者腰背部功能及伤椎影像学指标,减轻疼痛,减少并发症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 Wiltse入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 伤椎置钉 单节段胸腰段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微创与开放式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脊柱骨折的临床效果观察
15
作者 刘之群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6期0102-0105,共4页
罹患脊柱骨折病人,对比不同手术的效果。方法 依据52个病例实际开展的手术类型进行分组处理,一组作为对照组,取传统术式,即开放式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进行治疗;另一组为观察组,对经皮微创手术予以规范性展开。结果 表2-6结果示,观察组所... 罹患脊柱骨折病人,对比不同手术的效果。方法 依据52个病例实际开展的手术类型进行分组处理,一组作为对照组,取传统术式,即开放式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进行治疗;另一组为观察组,对经皮微创手术予以规范性展开。结果 表2-6结果示,观察组所获取的数据更贴近满意治疗结局的标准。结论 针对脊柱骨折的患者取开放式手术,抑或经皮微创手术都能取得比较理想的脊柱形态纠正效果,但相较而言,经皮微创手术更利于提高术后康复效率,减轻疼痛,并降低有关并发症的发生风险,改善预后,建议优先考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微创 开放式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 脊柱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的临床效果
16
作者 徐德 《中国社区医师》 2024年第4期43-45,共3页
目的:探讨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3月—2022年5月临沂市沂水县人民医院收治的62例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投掷硬币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1例。对照组实施开放椎弓根螺... 目的:探讨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3月—2022年5月临沂市沂水县人民医院收治的62例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投掷硬币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1例。对照组实施开放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研究组实施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影像学指标、疼痛程度、手术指标。结果:术前,两组Cobb角、椎体前缘高度、椎体矢状面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Cobb角小于术前,且研究组小于对照组,两组椎体前缘高度、椎体矢状面指数高于术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疼痛评分低于术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切口长度小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引流量少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的临床效果较好,可恢复骨折处脊柱结构,减轻患者疼痛,且切口小,术中出血量少,术后恢复速度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 开放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 胸腰段脊柱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对无神经症状胸腰椎骨折患者的影响 被引量:2
17
作者 翟功伟 刘志昂 《西藏医药》 2024年第4期54-55,共2页
目的目的探讨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对无神经症状胸腰椎骨折患者的影响。方法方法选取我院于2021年6月~2023年6月收治无神经症状胸腰椎骨折患者9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7例)和观察组(47例)。对照组实施开放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 目的目的探讨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对无神经症状胸腰椎骨折患者的影响。方法方法选取我院于2021年6月~2023年6月收治无神经症状胸腰椎骨折患者9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7例)和观察组(47例)。对照组实施开放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实施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对比两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等手术指标水平。基于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对比两组术前后ODI评分。结果结果观察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等手术指标水平均优于对照组,(P<0.05);术前两组ODI评分水平无差异(P>0.05),术后观察组ODI评分水平低于对照组,组间有差异(P<0.05)。结论结论无神经症状胸腰椎骨折患者实施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可有效改善手术指标水平,降低功能障碍水平,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神经症状胸腰椎骨折 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 ODI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extant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多发脊柱骨折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3
18
作者 孙赫 张旭 王茹那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4年第3期35-39,共5页
目的:探讨Sextant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MIPPSO)治疗胸腰椎多发脊柱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8月—2022年1月巨野县人民医院收治的胸腰椎多发脊柱骨折患者共计6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成研究组(30例)与对照组(30例)。对照组... 目的:探讨Sextant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MIPPSO)治疗胸腰椎多发脊柱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8月—2022年1月巨野县人民医院收治的胸腰椎多发脊柱骨折患者共计6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成研究组(30例)与对照组(30例)。对照组给予传统后路开放式内固定术治疗,研究组给予Sextant MIPPSO治疗,比较两组围手术期指标、椎体形态、脊柱功能及并发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均更少(P<0.05),切口长度、住院时间均更短(P<0.05)。术后,两组椎体前缘高度比、椎体矢状面指数均较术前提高(P<0.05),脊柱后凸角度(Cobb’s角)均较术前降低(P<0.05),研究组椎体前缘高度比、椎体矢状面指数较对照组均更高(P<0.05),Cobb’s角更低(P<0.05)。术后,两组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较术前均降低(P<0.05),研究组较对照组更低(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3.33%)与对照组(26.67%)相比更低(P<0.05)。结论:给予胸腰椎多发脊柱骨折患者Sextant MIPPSO治疗,能够改善围手术期指标,促进患者脊柱形态和功能恢复,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椎多发脊柱骨折 Sextant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 脊柱功能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锁定钢板联合拉力螺钉内固定术与非锁定钢板内固定术对踝关节骨折合并下胫腓分离患者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沙川 马超 那键 《川北医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4期511-515,共5页
目的:探究锁定钢板结合拉力螺钉内固定术对踝关节骨折合并下胫腓分离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76例踝关节骨折合并下胫腓分离患者的临床资料。将176例患者按术式不同分为对照组(n=74)与观察组(n=102),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 目的:探究锁定钢板结合拉力螺钉内固定术对踝关节骨折合并下胫腓分离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76例踝关节骨折合并下胫腓分离患者的临床资料。将176例患者按术式不同分为对照组(n=74)与观察组(n=102),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炎症因子水平、骨代谢情况、关节功能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住院及骨折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3 d及1周,观察组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8、去甲肾上腺素、C反应蛋白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3、6个月,观察组患者骨碱性磷酸酶、血清骨钙素均高于对照组(P<0.05),β-胶原降解产物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6个月,观察组关节功能各维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踝关节骨折并伴有下胫腓分离患者而言,锁定钢板与拉力螺钉内固定术结合使用,更能降低炎症因子水平,增强骨代谢能力,提升关节功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几率,有利于促进恢复和改善预后,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锁定钢板联合拉力螺钉内固定术 非锁定钢板内固定 踝关节骨折合并下胫腓分离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extant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对胸腰椎多发脊柱骨折患者的影响 被引量:1
20
作者 付姜峰 邱学文 +1 位作者 李小妹 李明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4年第26期49-53,共5页
目的:探究Sextant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对胸腰椎多发脊柱骨折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5月—2023年5月江西嘉佑曙光骨科医院收治的96例胸腰椎多发脊柱骨折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两组,各48例。对照组行开放式椎弓根内固定术,观... 目的:探究Sextant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对胸腰椎多发脊柱骨折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5月—2023年5月江西嘉佑曙光骨科医院收治的96例胸腰椎多发脊柱骨折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两组,各48例。对照组行开放式椎弓根内固定术,观察组行Sextant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比较两组围手术期指标、疼痛程度、椎体功能、影像学指标、并发症、生活质量。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均少于对照组,切口长度、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影像学指标、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VAS、OD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GQOLI-74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 d,观察组伤椎前缘高度比、椎体矢状面指数(SI)均高于对照组,脊柱后凸角度(Cobb角)小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开放式手术,Sextant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能够进一步减轻胸腰椎多发脊柱骨折患者的疼痛程度,改善影像学指标、椎体功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椎多发脊柱骨折 Sextant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 围手期指标 疼痛程度 椎体功能 影像学指标 并发症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