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83篇文章
< 1 2 7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螳螂川—普渡河流域浮游植物群落特征及环境影响因子 被引量:2
1
作者 秦海娇 史秋月 +8 位作者 支国强 王永强 韩镇阳 毕斌 杨莉园 霍笑康 陈金明 卢少勇 刘宪斌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67-878,共12页
浮游植物和环境因子是水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对于高原河流浮游植物与环境影响因子之间关系的研究还不充分。以云贵高原河流螳螂川—普渡河流域为研究对象,在2022年4—11月(枯水期、丰水期、平水期)对该河流域的浮游植物和水体进行... 浮游植物和环境因子是水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对于高原河流浮游植物与环境影响因子之间关系的研究还不充分。以云贵高原河流螳螂川—普渡河流域为研究对象,在2022年4—11月(枯水期、丰水期、平水期)对该河流域的浮游植物和水体进行采样调查,运用多样性指数、综合营养状态指数和冗余分析(RDA)等对螳螂川—普渡河流域的水质及浮游植物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进行解析,探讨该流域浮游植物群落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调查期间共检出浮游植物8门128属261种,以蓝藻门、绿藻门和硅藻门为主,水华束丝藻(Aphanizomenon flos-aquae)为全年优势种。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及多样性时空变化显著,与枯水期和平水期相比,丰水期细胞密度较少,生物多样性较高,螳螂川干流的细胞密度高于其他流域。综合营养状态指数表明流域整体处于中营养至重富营养水平,且螳螂川干流的富营养化水平最严重。RDA分析揭示了不同子流域影响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主导因素不同,螳螂川干流为高锰酸盐指数(COD_(Mn))和pH,螳螂川支流为COD_(Mn),普渡河干流为流量和硝酸盐氮,普渡河支流为水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螳螂川—普渡河流域 浮游植物 群落特征 环境因子 冗余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华大刀螳:中国螳螂界的“第一刀客”
2
作者 莫比 《科学大众(小诺贝尔)》 2024年第6期12-14,共3页
“螳螂”一词最早出自周朝《庄子·人间世》:“汝不知夫螳螂乎?怒其臂以当车辙,不知其不胜任也。”这句话的意思是,螳螂挡在马车的前面,举起双臂试图阻挡马车前进,实在是自不量力。后来,这句话演变成一个成语:螳臂当车。拥有两把锋... “螳螂”一词最早出自周朝《庄子·人间世》:“汝不知夫螳螂乎?怒其臂以当车辙,不知其不胜任也。”这句话的意思是,螳螂挡在马车的前面,举起双臂试图阻挡马车前进,实在是自不量力。后来,这句话演变成一个成语:螳臂当车。拥有两把锋利的“镰刀”中华大刀螳是我国最常见,也是南京紫金山最常见的螳螂之一,是螳螂目螳螂科的成员。中华大刀螳的栖息环境以灌木或草丛为主,它们喜欢倒悬或匍匐在植物叶片上。当风吹来时,中华大刀螳甚至会跟随风一起模仿叶片晃动的模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京紫金山 人间世 螳螂 栖息环境 螳螂 马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珍稀的云南螳螂四新种(昆虫纲 : 螳螂目) 被引量:2
3
作者 杨集昆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7年第4期227-233,共7页
云南的螳螂已记有37种,本文记述4个珍稀的新种,附图4幅,并讨论了有关问题.
关键词 螳螂 分类 云南螳螂 新种 螳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广腹螳螂属一新种记述(螳螂目:螳螂科) 被引量:1
4
作者 张国忠 《Entomotaxonomia》 CSCD 1990年第2期113-114,共2页
本文报导螳螂亚科1新种,属于广腹螳螂属Hierodula的菱背螳螂亚属Rhombodera。该亚属由Burmeister于1838年建立,至今全世界已知32种,多分布于印度尼西亚、印度、新加坡、菲律宾、斯里兰卡、新几内亚、以及所罗门群岛等地。据Giglio-Tos(1... 本文报导螳螂亚科1新种,属于广腹螳螂属Hierodula的菱背螳螂亚属Rhombodera。该亚属由Burmeister于1838年建立,至今全世界已知32种,多分布于印度尼西亚、印度、新加坡、菲律宾、斯里兰卡、新几内亚、以及所罗门群岛等地。据Giglio-Tos(1927)报导,我国有2种,其中H.(R.)javana Giglio—Tos分布于印度尼西亚和中国,H.(R.)valida(Burm.)分布于马来半岛、婆罗洲、中国、印度尼西亚,但Tinkham(1937)在“中国螳螂科的研究”一文中未列入前一种。今从云南采得该亚属的标本1头,经鉴定系一新种。模式标本保存于南京林业大学昆虫标本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螳螂 螳螂 广腹螳螂 新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术进校园活动开展现状研究--以莱阳市螳螂拳为例
5
作者 乔雪榕 冉令华 庞博 《武术研究》 2024年第10期77-79,共3页
文章运用实地考查法、访谈法、文献资料法等研究方法,分析开展武术进校园活动现状及其对青少年群体具有的重要意义,不仅可以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时也具有强身健体、陶冶情操的功能。
关键词 武术 武术进校园 螳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螳螂科三新记录种
6
作者 张国忠 《Entomotaxonomia》 CSCD 1989年第3期184-184,共1页
近年来于调查我国螳螂种类中,发现三种新记录,隶属三亚科。现报导如下: 广额螳螂亚科Photininac芸芝虹螳螂Iris polystictica(Fischer De Waldheim)1913 绿色,前胸背板细长,扩大部长椭圆形,沟后区边缘无细齿,具细齿;前翅绿色,长于腹端,... 近年来于调查我国螳螂种类中,发现三种新记录,隶属三亚科。现报导如下: 广额螳螂亚科Photininac芸芝虹螳螂Iris polystictica(Fischer De Waldheim)1913 绿色,前胸背板细长,扩大部长椭圆形,沟后区边缘无细齿,具细齿;前翅绿色,长于腹端,前半部不透明,后半部透明,前翅不透明,其长不及腹端,腹后方6节背板外露;后翅基节微呈橙色,中域有少许黑斑,臂域中央有一紫黑色大斑,外侧具同心圆黑色横纹,无透明斑。前足基节具8—9个齿,近前缘有一列小颗粒,前足腿节所有的刺仅顶端黑褐色;拟阳茎圆锥形具大的侧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螳螂 芸芝虹螳螂 大巨腿花螳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滨水空间生态系统文化服务评价及优化研究——以安宁市螳螂川为例
7
作者 黄茜 刘嘉纬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工程技术》 2024年第2期0201-0206,共6页
螳螂川是滇池唯一的下泄河流,自古对沿线地区生态环境、景观塑造都具有重要作用。以安宁市螳螂川城市滨水空间为例,采用重要性——绩效表现分析法对具有代表性的滨水空间的生态系统文化服务进行研究。通过从供给——需求两侧分析景观要... 螳螂川是滇池唯一的下泄河流,自古对沿线地区生态环境、景观塑造都具有重要作用。以安宁市螳螂川城市滨水空间为例,采用重要性——绩效表现分析法对具有代表性的滨水空间的生态系统文化服务进行研究。通过从供给——需求两侧分析景观要素特征因子的现状特点,旨在建立滨水空间与环境的联系,并发掘出安宁市特有的滨水文化特点,同时提出能够体现地方文化价值的景观优化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滨水空间 生态系统文化服务 重要性–绩效分析法 优化策略 安宁市螳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域下山东螳螂拳南传港澳台的历史进程与文化价值研究
8
作者 陈晓明 《枣庄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107-113,共7页
山东螳螂拳在20世纪初由山东南传广布,是我国武术文化领域令人瞩目的文化现象,目前学界对此尚缺乏相应深度的研究。本文以此现象为研究重点,首先梳理历史资料,形成南传人物图谱,对关键历史事实进行时代背景分析与理论研究,提出螳螂拳具... 山东螳螂拳在20世纪初由山东南传广布,是我国武术文化领域令人瞩目的文化现象,目前学界对此尚缺乏相应深度的研究。本文以此现象为研究重点,首先梳理历史资料,形成南传人物图谱,对关键历史事实进行时代背景分析与理论研究,提出螳螂拳具有“积极尚智、开放包容、多元统一、家国情怀”的文化气质。其次,本文应用地域文化相关理论,提出螳螂拳的文化气质源于胶东源远流长的海洋商业与边防文化,并进一步指出,在当代用好山东螳螂拳这一文化符号,有利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最后,本文结合儒家文化、积极心理学、文化转译等理论,提出有效传播山东螳螂拳、发挥其积极作用的实践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东螳螂 南传 胶东文化 文化符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宽额广腹螳螂属一新种(螳螂目:螳螂科)
9
作者 张国忠 邹德清 《Entomotaxonomia》 CSCD 1991年第4期235-236,共2页
宽额广腹螳螂属Hierodulella隶属于广腹螳螂族Hierodulae,是Giglio-Tos 1912年建立的,与广腹螳螂属Hierodula近缘。主要识别特征是额盾片宽度较高为大,前胸背板扩大部两侧边缘明显弯曲,横沟之后急剧变狭,沟后区后端具2隆起,前翅前缘域... 宽额广腹螳螂属Hierodulella隶属于广腹螳螂族Hierodulae,是Giglio-Tos 1912年建立的,与广腹螳螂属Hierodula近缘。主要识别特征是额盾片宽度较高为大,前胸背板扩大部两侧边缘明显弯曲,横沟之后急剧变狭,沟后区后端具2隆起,前翅前缘域网孔较大。全世界已记述3种,均分布于印尼松巴哇岛,龙月岛、苏拉威西岛等地。本文记述广腹螳螂属1新种。模式标本保存于南京林业大学昆虫标本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螳螂 宽额广腹螳螂 新种 云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巨腿花螳属二新种记述(螳螂目:花螳螂亚科)
10
作者 张国忠 《动物分类学报》 CSCD 1992年第1期67-70,共4页
本文记述花螳螂亚科巨腿花螳属二新种:半黑巨腿花螳 Hestiasula seminigra Zhang sp.nov.基黑巨腿花螳H.basinigra Zhang sp.nov.模式标本保存于南京林业大学昆虫标本室。
关键词 螳螂 螳螂亚科 巨腿花螳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野下传统武术的传承与发展——以烟台螳螂拳为例 被引量:11
11
作者 邓永明 陈璐 +1 位作者 尹海立 刘健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40-44,共5页
以"烟台螳螂拳"为研究对象,采用实地调研、文献资料、社会调查、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对烟台螳螂拳的起源、流派、申遗之路及发展历程等进行分析,并对烟台螳螂拳的发展战略进行探讨,以引起人们对这一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以"烟台螳螂拳"为研究对象,采用实地调研、文献资料、社会调查、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对烟台螳螂拳的起源、流派、申遗之路及发展历程等进行分析,并对烟台螳螂拳的发展战略进行探讨,以引起人们对这一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意识,旨在为烟台螳螂拳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螳螂 非物质文化遗产 传统武术 传承 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螳螂河流域洞穴发育特征及其地学意义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罗书文 李伟 +1 位作者 李成展 黄保健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97-302,共6页
在对山东沂源螳螂河流域岩溶洞穴进行调查探测的基础上,通过研究流域内洞穴发育特征探讨其内在的地学涵义.认为:1)流域内洞穴发育在纵向上分为三层,并与区内经历的地质时期与之对应;2)区内在华北唐山期(N1)的隆起比临城期(N2~Q1... 在对山东沂源螳螂河流域岩溶洞穴进行调查探测的基础上,通过研究流域内洞穴发育特征探讨其内在的地学涵义.认为:1)流域内洞穴发育在纵向上分为三层,并与区内经历的地质时期与之对应;2)区内在华北唐山期(N1)的隆起比临城期(N2~Q1)隆起幅度较大;3)鲁山隆起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在地壳抬升的间歇期持续缓慢地进行,并由中心向四周逐渐减弱.根据水平洞穴成因机理和区内洞穴展布特征,提取相关参数试探性建立流域地下水位演变的二维数学关系,这对流域喀斯特地下、地表水在空间上的演化研究、从定性到定量研究都具有重要科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螳螂河流域 洞穴 地学意义 山东鲁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腹螳螂对龙眼长跗萤叶甲功能反应的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杨朗 贤振华 +1 位作者 邓国荣 姜建军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1期289-291,共3页
为了了解天敌对龙眼长跗萤叶甲的控制作用,为合理利用天敌提供科学依据,该文以龙眼长跗萤叶甲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广腹螳螂对龙眼长跗萤叶甲的捕食功能反应。结果表明,室内自然条件下,广腹螳螂对龙眼长跗萤叶甲的功能反应符合Holling圆盘... 为了了解天敌对龙眼长跗萤叶甲的控制作用,为合理利用天敌提供科学依据,该文以龙眼长跗萤叶甲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广腹螳螂对龙眼长跗萤叶甲的捕食功能反应。结果表明,室内自然条件下,广腹螳螂对龙眼长跗萤叶甲的功能反应符合Holling圆盘方程Ⅱ型,其模型为Na=0.448Nt/(1+0.01238Nt),瞬时攻击率(寻找效率)a'=0.448,广腹螳螂捕食1头长跗萤叶甲的时间Th=0.02759h,最大捕食量1/Th=36.24头。广腹螳螂寻找效应随其自身密度的增加而降低,其数学模型为:E=0.328P-0.355。以上模型为评价广腹螳螂控制龙眼长跗萤叶甲的作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腹螳螂 龙眼长跗萤叶甲 密度 功能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腹螳螂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4
作者 王玉洁 吴娇 赵冬香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53-57,共5页
综述了国内外广腹螳螂(Hierodula patellifera Serville)在形态特征、生活习性、天敌、利用价值及饲养管理等方面的研究成果。针对在广腹螳螂种群保护、遗传机制及分子水平等方面研究的不足,提出合理使用药剂和用药时间防治害虫,尽量减... 综述了国内外广腹螳螂(Hierodula patellifera Serville)在形态特征、生活习性、天敌、利用价值及饲养管理等方面的研究成果。针对在广腹螳螂种群保护、遗传机制及分子水平等方面研究的不足,提出合理使用药剂和用药时间防治害虫,尽量减少对广腹螳螂的杀伤;严禁收购广腹螳螂卵鞘作为药用等破坏性行为,保护广腹螳螂资源;创造有利于广腹螳螂栖息繁衍的环境条件或通过人工饲养的方法,增加广腹螳螂的种群数量;加强对广腹螳螂药用价值、田间生物防治利用、遗传机制及分子水平的研究等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腹螳螂 生物学特性 利用价值 人工饲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螳螂共生真菌TG-3次生代谢产物的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毕淑峰 乌仁格格 +3 位作者 汤苏 孙丹中 杨洋 韦梦鑫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742-744,共3页
目的对螳螂共生真菌TG-3的次生代谢产物进行研究。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高效液相等方法对TG-3发酵液的乙酸乙酯提取物进行分离和纯化,并运用波谱学方法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发酵产物中分离得到8个化合物... 目的对螳螂共生真菌TG-3的次生代谢产物进行研究。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高效液相等方法对TG-3发酵液的乙酸乙酯提取物进行分离和纯化,并运用波谱学方法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发酵产物中分离得到8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1,4-dimethyl-3[(4'-γγ-dimethylallyloxyphenyl)methyl]-3,6-bis(meth-ylthio)piperasine-2,5-dione(1)、fusaperazine E(2)、cyclo-(Gly-Tyr)4,4-dimethylallyl ether(3)、bisdethiobis(methylthio)gliotoxin(4)、胶酶毒素(5)、didehydrobisdethiobis(methylthio)gliotoxin(6)、邻苯二甲酸二丁酯(7)、尿嘧啶(8)。结论以上化合物均为首次从TG-3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螳螂共生真菌 次生代谢产物 胶酶毒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螳螂种群增长制约因素分析 被引量:4
16
作者 葛德燕 陈祥盛 《昆虫知识》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22-27,共6页
在自然界中,螳螂种群数量的增长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作者通过野外调查和实验室饲养观察,以及对国内外相关资料的查阅,对这些主要制约因素逐一进行了分析和归纳。在影响螳螂分布与制约种群数量增长的这些因素中,自然条件中的温度是关键... 在自然界中,螳螂种群数量的增长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作者通过野外调查和实验室饲养观察,以及对国内外相关资料的查阅,对这些主要制约因素逐一进行了分析和归纳。在影响螳螂分布与制约种群数量增长的这些因素中,自然条件中的温度是关键的制约因素,食物、天敌、自残行为、人类活动等是重要的制约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螳螂 种群增长 制约因素 卵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螳螂虾视觉成像的特点及其仿生技术研究综述 被引量:2
17
作者 张旭 金伟其 裘溯 《红外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89-95,共7页
螳螂虾是目前发现的拥有世界上最复杂眼睛的动物,其视觉系统有16种不同的光感受器类型,能够探测并分析可见光、紫外光、线偏振光以及圆偏振光。螳螂虾的视觉系统为设计出更好的成像器件提供了范例,目前,仿生螳螂虾视觉成像技术处于起步... 螳螂虾是目前发现的拥有世界上最复杂眼睛的动物,其视觉系统有16种不同的光感受器类型,能够探测并分析可见光、紫外光、线偏振光以及圆偏振光。螳螂虾的视觉系统为设计出更好的成像器件提供了范例,目前,仿生螳螂虾视觉成像技术处于起步阶段,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对国内外螳螂虾视觉的特点及其仿生成像技术的研究进展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综述,分析了螳螂虾视觉的成像优势,指出了仿螳螂虾视觉成像技术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螳螂 偏振光 视觉成像 光感受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话螳螂拳
18
作者 文刀 《精武》 2004年第10期22-23,共2页
《精武》杂志率各媒体之先,深入螳螂门发源地山东烟台、青岛采访,并于2004年第六期对发源地的螳螂门武艺进行了写真式的报道,让大家感受到了山东螳螂拳的风采。现呈一文,以期完整地展现山东螳螂门武艺。
关键词 山东 太极螳螂 梅花螳螂 七星螳螂 拳法 林世春 王永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原螳属一新种记述(螳螂目:花螳科) 被引量:2
19
作者 毛本勇 杨自忠 《Entomotaxonomia》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2,共2页
记述采自云南西部螳螂目昆虫 1新种 ,即斑原螳 Anaxarcha maculata,sp.nov.。
关键词 螳螂 花螳科 原螳属 新种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省螳螂三新种记述 被引量:2
20
作者 王天齐 董大志 《Zoological Research》 CAS CSCD 1993年第3期203-207,共5页
本文报道采自我国云南省的螳螂3新种,即张氏斧螳Hierodula zhangi,sp.nov.、短背斧螳H.brachynota,sp.nov.和云南省螳E.yunnanensis,sp.nov.。
关键词 螳螂 螳科 斧螳属 始螳属 新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