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种重金属螯合吸附剂的制备及其对镍离子和六价铬的吸附性能
1
作者 韩晓刚 严炜鑫 +3 位作者 王一鸣 蔡建刚 穆金鑫 张雨哲 《电镀与涂饰》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42-150,共9页
[目的]研究以二硫化碳、二乙烯三胺、环氧氯丙烷等为原料制备的重金属螯合吸附剂(HDTC)对废水中Ni^(2+)、Cr(VI)离子的吸附效果。[方法]通过比表面分析仪(BET)、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及扫描电镜(SEM)对制备的HDTC样品进行结构表... [目的]研究以二硫化碳、二乙烯三胺、环氧氯丙烷等为原料制备的重金属螯合吸附剂(HDTC)对废水中Ni^(2+)、Cr(VI)离子的吸附效果。[方法]通过比表面分析仪(BET)、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及扫描电镜(SEM)对制备的HDTC样品进行结构表征和分析。探究了HDTC对Ni^(2+)和Cr(VI)的吸附动力学、热力学行为及循环利用性能,并考察了初始p H对其吸附效果的影响。[结果]在初始p H为5~6、温度25℃的条件下,HDTC对Ni……(2+)、Cr(VI)的饱和吸附量分别达到220.2 mg/g和225.7 mg/g,吸附过程均符合二级吸附动力学模型和Langmuir吸附等温模型。[结论]HDTC对非络合态的重金属离子具有较好的吸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螯合吸附 吸附 镍离子 六价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杨酸型螯合树脂对Fe(Ⅲ)离子的螯合吸附行为 被引量:9
2
作者 张健 高保娇 卢金华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532-538,共7页
以5-氨基水杨酸(ASA)为胺化试剂,使氯甲基化的交联聚苯乙烯(CMCPS)微球表面的苄氯基团发生亲核取代反应,制得了水杨酸型螯合树脂ASA-CPS.研究了该螯合树脂对金属离子的螯合吸附行为,探讨了其吸附热力学与吸附机理,考察了介质pH值对树脂... 以5-氨基水杨酸(ASA)为胺化试剂,使氯甲基化的交联聚苯乙烯(CMCPS)微球表面的苄氯基团发生亲核取代反应,制得了水杨酸型螯合树脂ASA-CPS.研究了该螯合树脂对金属离子的螯合吸附行为,探讨了其吸附热力学与吸附机理,考察了介质pH值对树脂螯合吸附性能的影响以及树脂对不同金属离子的螯合吸附能力.实验结果表明,水杨酸型螯合树脂ASA-CPS对重金属离子具有强螯合吸附性能,尤其对Fe3+离子表现出很强的螯合吸附能力,常温下吸附容量可达21 g/100 g.吸附过程属熵驱动的化学吸附过程,升高温度,吸附容量增高;在可抑制金属离子水解的pH范围内,介质的pH值越高,螯合吸附能力越强;对于性质不同的金属离子,ASA-CPS的吸附性能是有差别的,吸附容量的顺序为Fe3+>Ni2+>Cu2+>Zn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杨酸 螯合树脂 交联聚苯乙烯 螯合吸附 熵驱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球形纤维素螯合吸附剂对Cr^(6+)、Ni^(2+)的吸附性能研究 被引量:11
3
作者 刘以凡 刘明华 +2 位作者 姚梅宾 黄统琳 陈若其 《中国造纸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7-21,共5页
研究了同时含有咪唑基和羧基两种官能团的球形纤维素螯合吸附剂(SCCA)对Cr6+、Ni2+的静态吸附性能,并探讨了SC-CA对Cr6+、Ni2+混合溶液的选择吸附性。结果表明,SCCA对Cr6+具有较强的吸附能力,吸附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式,吸附容量随吸... 研究了同时含有咪唑基和羧基两种官能团的球形纤维素螯合吸附剂(SCCA)对Cr6+、Ni2+的静态吸附性能,并探讨了SC-CA对Cr6+、Ni2+混合溶液的选择吸附性。结果表明,SCCA对Cr6+具有较强的吸附能力,吸附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式,吸附容量随吸附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当反应温度为60℃、反应时间为2 h、溶液pH值为1时,饱和吸附容量为53.48 mg/g;SCCA对Ni2+的吸附能力弱,吸附符合Langmuir和Freundlich吸附等温式;吸附过程中,Cr6+和Ni2+扩散初期的速度控制步骤都是由表面扩散和颗粒内扩散联合控制;在Cr6+、Ni2+两种离子共存时,SCCA对Cr6+具有良好的吸附选择性,在30℃条件下,当溶液pH值为1时,其吸附选择系数为26.3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螯合吸附 选择性吸附 吸附等温线 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型螯合吸附材料PEI/SiO_2对铜离子吸附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安富强 冯晓琴 张丽萍 《分析试验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63-66,共4页
通过γ-氯丙基三甲氧基硅烷的媒介,将聚乙烯亚胺(PEI)偶联接枝到硅胶微粒表面,制备了复合型螯合吸附材料PEI/SiO2;研究了PEI/SiO2对Cu2+的吸附性能。复合型螯合吸附材料PEI/SiO2对Cu2+具有强的螯合吸附能力;等温吸附数据符合Langmuir方... 通过γ-氯丙基三甲氧基硅烷的媒介,将聚乙烯亚胺(PEI)偶联接枝到硅胶微粒表面,制备了复合型螯合吸附材料PEI/SiO2;研究了PEI/SiO2对Cu2+的吸附性能。复合型螯合吸附材料PEI/SiO2对Cu2+具有强的螯合吸附能力;等温吸附数据符合Langmuir方程,且吸附量随温度升高而增大;pH对吸附量有很大的影响,pH 7时,吸附量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烯亚胺 硅胶 铜离子 螯合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杨羟肟酸功能化聚合物/硅胶螯合吸附材料SHA-PHEMA/SiO_2的制备及吸附性能 被引量:5
5
作者 史小慧 王蕊欣 +2 位作者 高保娇 雷彩萍 李艳华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39-144,共6页
首先采用氯甲基化试剂1,4-二氯甲氧基丁烷对水杨羟肟酸(SHA)实施氯甲基化反应,制得氯甲基化水杨羟肟酸(CMSHA);然后以聚甲基丙烯酸羟乙酯(PHEMA)改性的硅胶微粒PHEMA/SiO2为载体,使其表面的醇羟基与CMSHA上的氯甲基基团发生亲核取代反应... 首先采用氯甲基化试剂1,4-二氯甲氧基丁烷对水杨羟肟酸(SHA)实施氯甲基化反应,制得氯甲基化水杨羟肟酸(CMSHA);然后以聚甲基丙烯酸羟乙酯(PHEMA)改性的硅胶微粒PHEMA/SiO2为载体,使其表面的醇羟基与CMSHA上的氯甲基基团发生亲核取代反应,制得水杨羟肟酸功能化的复合螯合吸附材料(SHA-PHEMA/SiO2)。考察了取代反应的主要影响因素;并研究了SHA-PHEMA/SiO2对重金属离子的螯合性能。结果表明,CMSHA与PHEMA/SiO2之间的取代反应遵循单分子取代反应(SNl)的机理;较高温度下,强极性溶剂有利于反应的进行。SHA-PHEMA/SiO2对不同重金属离子表现出不同的螯合吸附能力,摩尔吸附容量的顺序为Cu2+>Zn2+>Cd2+>Pb2+;SHA-PHEMA/SiO2对Cu2+离子的吸附动力学符合伪二级速率方程;其吸附行为同时遵循Freundlich和Langmuir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杨羟肟酸 聚甲基丙烯酸羟乙酯 硅胶 亲核取代反应 螯合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磺酸型螯合吸附材料对Cd(Ⅱ)的吸附动力学及热力学 被引量:5
6
作者 雷青娟 张正国 +4 位作者 高保娇 安富强 代新 万敏 高建峰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78-81,85,共5页
将对羟基苯磺酸钠(SHBS)接枝到PGMA/SiO2微粒的聚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PGMA)大分子链上,成功地制备出一种新型的磺酸型螯合吸附材料SHBS-PGMA/SiO2,研究了其对Cd(Ⅱ)的吸附行为。结果表明,SHBS-PGMA/SiO2对Cd(Ⅱ)有很强的螯合吸附能力... 将对羟基苯磺酸钠(SHBS)接枝到PGMA/SiO2微粒的聚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PGMA)大分子链上,成功地制备出一种新型的磺酸型螯合吸附材料SHBS-PGMA/SiO2,研究了其对Cd(Ⅱ)的吸附行为。结果表明,SHBS-PGMA/SiO2对Cd(Ⅱ)有很强的螯合吸附能力,吸附容量可以达到0.40mmol/g。吸附行为符合Langmuir与Freundlich吸附模型和准二级动力学方程式,并分别计算了吸附过程的焓变(ΔH)、吉布斯自由能变(ΔG)和熵变(ΔS)等热力学参数。结果表明,该吸附过程是自发的吸热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螯合吸附 重金属离子 对羟基苯磺酸钠 聚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螯合吸附材料PAO/SiO_2对重金属离子的螯合吸附行为 被引量:10
7
作者 高学超 高保娇 赵婧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690-694,共5页
将丙烯腈接枝聚合在微米级硅胶微粒表面,经偕胺肟化转变,制得了接枝有聚偕胺肟(PAO)的复合型螯合吸附材料PAO/SiO2。本文重点考察了螯合吸附材料PAO/SiO2对几种重金属离子的螯合吸附行为,深入地研究了吸附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偕胺肟基... 将丙烯腈接枝聚合在微米级硅胶微粒表面,经偕胺肟化转变,制得了接枝有聚偕胺肟(PAO)的复合型螯合吸附材料PAO/SiO2。本文重点考察了螯合吸附材料PAO/SiO2对几种重金属离子的螯合吸附行为,深入地研究了吸附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偕胺肟基团与重金属离子之间的静电作用与配位螯合作用的协同,导致PAO/SiO2对重金属离子产生强的螯合吸附作用。在可抑制金属离子水解的pH范围内,介质的pH值越高,PAO/SiO2的螯合吸附能力越强;PAO/SiO2对性质不同的金属离子的吸附性能是有差别的,吸附容量的顺序为Cu2+>>Ni2+>Pb2+>Cd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腈 偕胺肟 复合材料 螯合吸附 重金属离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iquat 336功能化壳聚糖螯合吸附剂对溶液中Y(Ⅲ)的富集分离 被引量:6
8
作者 崔红敏 陈继 +4 位作者 杨华玲 王威 刘郁 邓岳锋 张冬丽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46-451,共6页
采用静态吸附法研究了Aliquat 336功能化壳聚糖螯合吸附剂对溶液中Y(Ⅲ)的富集分离。溶液的pH值对Y(Ⅲ)的吸附有较大影响,Y(Ⅲ)初始浓度为90 mg/L,温度为20℃,pH=4.9时,Y(Ⅲ)的吸附量达到大;Y(Ⅲ)的吸附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和Langmuir... 采用静态吸附法研究了Aliquat 336功能化壳聚糖螯合吸附剂对溶液中Y(Ⅲ)的富集分离。溶液的pH值对Y(Ⅲ)的吸附有较大影响,Y(Ⅲ)初始浓度为90 mg/L,温度为20℃,pH=4.9时,Y(Ⅲ)的吸附量达到大;Y(Ⅲ)的吸附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和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随着温度的升高,Y(Ⅲ)的吸附量减少,吸附过程为放热反应过程。XPS结果表明,Y(Ⅲ)的吸附机理为阴阳离子均参与了Y(Ⅲ)的吸附,提高了Y(Ⅲ)的分离选择性和吸附量。以废弃土荧光粉中土为例,讨论了在实际体系中对Y和其它土的富集和分析分离,显示了本方法潜在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iquat 336 螯合吸附 壳聚糖 富集分离 钇(Ⅲ) Aliquat 336 Yttrium(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EI的亚氨乙酸型复合螯合吸附材料IAA-PEI-SiO_2的制备及其螯合吸附特性 被引量:4
9
作者 李延斌 高保娇 +1 位作者 王蕊欣 杜瑞奎 《功能高分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36-243,共8页
以偶联剂γ-氯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为媒介,将聚胺大分子聚乙烯亚胺(PEI)以偶合接枝的方式,接枝于微米级硅胶微粒表面,制得接枝微粒PEI-SiO2,然后以氯乙酸为试剂,通过亲核取代反应将亚氨乙酸(IAA)基团键合于硅胶微粒表面,形成了具有多齿配... 以偶联剂γ-氯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为媒介,将聚胺大分子聚乙烯亚胺(PEI)以偶合接枝的方式,接枝于微米级硅胶微粒表面,制得接枝微粒PEI-SiO2,然后以氯乙酸为试剂,通过亲核取代反应将亚氨乙酸(IAA)基团键合于硅胶微粒表面,形成了具有多齿配基的亚氨乙酸型螯合微粒IAA-PEI-SiO2。重点研究了螯合微粒IAA-PEI-SiO2的制备过程,初步探讨了其对重金属离子及稀土离子的螯合吸附特性。研究结果表明:接枝微粒PEI-SiO2与氯乙酸之间的亲核取代反应遵循SN2反应历程;反应温度较高或缚酸剂用量过多时,会促进氯乙酸的水解,减缓亲核取代反应,使亚氨乙酸的键合率下降;适宜的反应温度为60℃,适宜的缚酸剂NaHCO3用量是使体系中NaHCO3与氯乙酸物质的量之比为1∶1。与接枝微粒PEI-SiO2相比,螯合微粒IAA-PEI-SiO2对Cu2+及Eu3+的吸附容量大幅度提升,显示出强螯合吸附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螯合吸附 亚氨乙酸 聚乙烯亚胺 氯乙酸 接枝聚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螯合吸附分离功能纤维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0
作者 耿建暖 仇农学 雷忠利 《功能高分子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3期510-514,共5页
 螯合纤维是一类能与金属离子形成多配位络合物的纤维状吸附功能材料,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离子交换纤维,具有吸附选择性高、易洗脱、容易再生等优点。综述了近年来螯合纤维的制备方法及种类,对其螯合机理进行了探讨,概括了该纤...  螯合纤维是一类能与金属离子形成多配位络合物的纤维状吸附功能材料,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离子交换纤维,具有吸附选择性高、易洗脱、容易再生等优点。综述了近年来螯合纤维的制备方法及种类,对其螯合机理进行了探讨,概括了该纤维的应用范围并指出了其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螯合吸附分离功能纤维 离子交换纤维 制备 螯合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基重金属螯合吸附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刘转年 张焕 +2 位作者 王贵荣 程爱华 王艺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72-178,共7页
为提高煤对重金属离子的吸附性能,以平均粒度为71.55μm的神府煤颗粒为原料,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KH550)为偶联剂,将三乙烯四胺(TETA)通过偶联剂接枝于煤粉颗粒表面,与二硫化碳、氢氧化钠反应生成二硫代氨基甲酸盐制得以神府煤为基体... 为提高煤对重金属离子的吸附性能,以平均粒度为71.55μm的神府煤颗粒为原料,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KH550)为偶联剂,将三乙烯四胺(TETA)通过偶联剂接枝于煤粉颗粒表面,与二硫化碳、氢氧化钠反应生成二硫代氨基甲酸盐制得以神府煤为基体的重金属螯合吸附剂,考察了其对重金属离子Ni2+的螯合吸附特性。结果表明,螯合吸附剂对Ni2+的螯合吸附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线,其吸附容量为104.17 mg/g,明显高于原煤粉的32.23 mg/g。螯合吸附剂吸附Ni2+的ΔH,ΔG均为负值,说明吸附为自发放热过程。红外光谱分析表明,螯合吸附剂在1 309 cm-1及1 120 cm-1吸收峰为N—C—S,C=S的吸收峰,表明DTC螯合基团成功接枝到煤颗粒表面。吸附饱和的螯合吸附剂在较高p H值条件下具有较好的稳定性。用0.1 mol/L醋酸脱附吸附饱和的螯合吸附剂,脱附率达90.7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府煤 二硫代氨基甲酸盐 NI2+ 螯合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球形纤维素螯合吸附剂的制备 被引量:6
12
作者 姚梅宾 刘明华 刘以凡 《中国造纸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42-47,共6页
以硫酸盐马尾松浆纤维素为原料制备黏胶纤维,利用热溶胶转相法和反相悬浮技术制得球形纤维素珠体,然后对其进行接枝和微波催化改性制备球形纤维素螯合吸附剂SCCA,并应用现代分析测试方法对SCCA进行理化性能表征。研究表明,SCCA含咪唑基... 以硫酸盐马尾松浆纤维素为原料制备黏胶纤维,利用热溶胶转相法和反相悬浮技术制得球形纤维素珠体,然后对其进行接枝和微波催化改性制备球形纤维素螯合吸附剂SCCA,并应用现代分析测试方法对SCCA进行理化性能表征。研究表明,SCCA含咪唑基和羧基等特征官能团,改性的最佳条件为:单体与珠体质量比为5∶1,引发剂硝酸铈铵与硝酸的浓度分别为9.12 mmol/L和0.1mol/L,反应温度50℃,反应时间60 m in;微波功率600 W,辐射时间60 s,二乙烯三胺浓度4.85 mol/L,催化剂浓度0.39 mol/L。制备的SCCA对C r3+的吸附容量为38.53 mg/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形纤维素 螯合吸附 接枝 微波催化 咪唑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质碳酸钙螯合吸附剂的制备及其吸附性能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汤泉 谢微 +1 位作者 唐小闲 高友君 《无机盐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3-36,共4页
以重质碳酸钙为原料,采用阳离子淀粉改性制备重质碳酸钙螯合吸附剂。通过单因素实验,并用正交实验优化探究影响因素对Cd^(2+)吸附效果的影响,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测定溶液中重金属Cd^(2+)的浓度。结果表明,重质碳酸钙螯合吸附剂对Cd^(... 以重质碳酸钙为原料,采用阳离子淀粉改性制备重质碳酸钙螯合吸附剂。通过单因素实验,并用正交实验优化探究影响因素对Cd^(2+)吸附效果的影响,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测定溶液中重金属Cd^(2+)的浓度。结果表明,重质碳酸钙螯合吸附剂对Cd^(2+)的最优吸附条件为pH=5.0、重质碳酸钙螯合吸附剂用量为25 g/L、吸附时间为3 h、温度为25℃,吸附率可达到99.94%。红外光谱表征表明,重质碳酸钙与阳离子淀粉存在化学吸附,改变了重质碳酸钙的表面性质,并且重质碳酸钙表面已被阳离子淀粉包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质碳酸钙螯合吸附 阳离子淀粉 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纤维素螯合吸附剂对Cr(Ⅵ)的吸附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黄金阳 刘明华 《纤维素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2010年第1期7-11,共5页
研究了半皂化偕胺肟基纤维素吸附剂AOSC对Cr(Ⅵ)的吸附,探讨了各种因素对吸附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当Cr(Ⅵ)的初始质量浓度为100mg/L时,最佳的吸附条件为:吸附液pH值为2,吸附时间2h,吸附温度35℃。在此条件下AOSC的吸附容量和Cr(Ⅵ)去... 研究了半皂化偕胺肟基纤维素吸附剂AOSC对Cr(Ⅵ)的吸附,探讨了各种因素对吸附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当Cr(Ⅵ)的初始质量浓度为100mg/L时,最佳的吸附条件为:吸附液pH值为2,吸附时间2h,吸附温度35℃。在此条件下AOSC的吸附容量和Cr(Ⅵ)去除率分别达到49.8mg/g和99.5%。吸附性能对比实验表明,AOSC对Cr(Ⅵ)的吸附效果优于纤维素基离子交换剂和偕胺肟基螯合吸附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素 螯合吸附 Cr(Ⅵ) 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螯合吸附剂的制备及其对Cd^(2+)吸附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汤泉 唐小闲 +1 位作者 万茂生 谢微 《非金属矿》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82-84,共3页
利用自制季铵型淀粉改性重质碳酸钙,制备吸附重金属Cd^(2+)的新型螯合吸附剂。通过静态和动态实验探究新型螯合吸附剂吸附性能,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测定溶液中Cd^(2+)的浓度。结果表明,新型螯合吸附剂对Cd^(2+)的最优静态吸附条件为:... 利用自制季铵型淀粉改性重质碳酸钙,制备吸附重金属Cd^(2+)的新型螯合吸附剂。通过静态和动态实验探究新型螯合吸附剂吸附性能,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测定溶液中Cd^(2+)的浓度。结果表明,新型螯合吸附剂对Cd^(2+)的最优静态吸附条件为:新型螯合吸附剂用量为12 g/L、时间为3 h、pH值为6.5、常温,在最优条件下吸附率为99.88%。动态吸附结果表明:通过固定床实现对重金属Cd^(2+)的吸附,可以应用到实际吸附工艺中。红外光谱分析表明:新型螯合吸附剂中重质碳酸钙表面被自制季铵型淀粉包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螯合吸附 季铵型淀粉 重质碳酸钙 镉离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素基多胺型螯合吸附剂Cell-PGMA-PEI对Pb(Ⅱ)的吸附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中华 刘明源 +1 位作者 陈亚运 朱亮 《化学工程师》 CAS 2023年第7期88-92,共5页
以纤维素为原料,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为单体,过氧化苯甲酰为引发剂,通过水溶液聚合法制备纤维素接枝GMA共聚物(Cell-PGMA),并用聚乙烯亚胺(PEI)进行改性,得到产物Cell-PGMA-PEI,采用FT-IR、元素分析等方法对其进行结构表征。在静... 以纤维素为原料,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为单体,过氧化苯甲酰为引发剂,通过水溶液聚合法制备纤维素接枝GMA共聚物(Cell-PGMA),并用聚乙烯亚胺(PEI)进行改性,得到产物Cell-PGMA-PEI,采用FT-IR、元素分析等方法对其进行结构表征。在静态条件下,研究吸附剂用量、吸附时间、溶液初始pH值、温度等因素对Cell-PGMA-PEI吸附Pb^(2+)的影响。Langmuir和伪二阶动力学模型能够更好地拟合Cell-PGMA-PEI对Pb^(2+)的吸附过程,表明其对金属离子的吸附主要是单分子层化学吸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素 螯合吸附 去除率 吸附容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OLYORGS型螯合吸附剂在贵金属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7
作者 杨丙雨 《贵金属》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2期55-61,共7页
1.前言由于螯合吸附剂富集分离微量金属具有吸附容量大、选择性高、方法简便易行等特点,所以在贵金属分析中已被采用.一般说来,用聚合有机物而制得的螯合吸附剂,其螯合功能团中含硫原子或氮原子时,对贵金属的富集分离具有选择性.当分析... 1.前言由于螯合吸附剂富集分离微量金属具有吸附容量大、选择性高、方法简便易行等特点,所以在贵金属分析中已被采用.一般说来,用聚合有机物而制得的螯合吸附剂,其螯合功能团中含硫原子或氮原子时,对贵金属的富集分离具有选择性.当分析对象中含有大量铜、镍、钴、铁等贱金属元素时,螯合功能团中含氮原子的螯合吸附剂具有更高的选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金属 螯合吸附 POLYORGS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探找金·银的新方法——螯合吸附剂偏提取法
18
作者 薛光 《物探与化探》 CAS CSCD 2003年第5期369-370,共2页
提出了一种化探找金、银的新方法,该法采用一种混合浸取剂,以螯合吸附剂对采集到的化探次生晕样品进行偏提取。对偏提取的金、银含量,利用液珠萃取比色法进行金、银含量测定,从而达到化探直接找金、银的目的。该法克服了化探找金工作中... 提出了一种化探找金、银的新方法,该法采用一种混合浸取剂,以螯合吸附剂对采集到的化探次生晕样品进行偏提取。对偏提取的金、银含量,利用液珠萃取比色法进行金、银含量测定,从而达到化探直接找金、银的目的。该法克服了化探找金工作中的"粒金效应"。该设备简单、易操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银 螯合吸附 偏提取 化探样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球形螯合吸附剂对Cr(Ⅵ)的吸附热力学行为研究
19
作者 李楠 林兆慧 刘明华 《齐鲁工业大学学报》 2016年第1期13-17,共5页
以腈纶废丝为原料制得含羧基、酰胺基和咪唑啉基等多种官能团的球形螯合吸附剂,研究其对Cr(Ⅵ)的吸附热力学行为。实验结果表明,吸附剂吸附效果与溶液的pH值、吸附时间以及吸附温度密切相关。在一定浓度范围内,该球形螯合吸附剂对Cr(Ⅵ... 以腈纶废丝为原料制得含羧基、酰胺基和咪唑啉基等多种官能团的球形螯合吸附剂,研究其对Cr(Ⅵ)的吸附热力学行为。实验结果表明,吸附剂吸附效果与溶液的pH值、吸附时间以及吸附温度密切相关。在一定浓度范围内,该球形螯合吸附剂对Cr(Ⅵ)的吸附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式和Freundlich吸附等温式。吸附为吸热过程,吸附剂对Cr(Ⅵ)的吸附容量随吸附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当实验温度一定时,随着吸附质初始浓度的增加,吸附势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形螯合吸附 静态吸附 吸附等温式 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功能球形螯合吸附剂的微波辐射制备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林兆慧 李楠 +1 位作者 卞琼 刘明华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1期3199-3203,共5页
以腈纶废丝为原料,二甲基甲酰胺和分散剂溶液分别为溶剂和非溶剂,通过相转换法制得聚丙烯腈珠体,再采用微波辐射法对珠体进行改性,制得一种多功能球形螯合吸附剂SPDA,并对SPDA进行理化性能表征。研究表明,SPDA含有酰胺基和咪唑基等多种... 以腈纶废丝为原料,二甲基甲酰胺和分散剂溶液分别为溶剂和非溶剂,通过相转换法制得聚丙烯腈珠体,再采用微波辐射法对珠体进行改性,制得一种多功能球形螯合吸附剂SPDA,并对SPDA进行理化性能表征。研究表明,SPDA含有酰胺基和咪唑基等多种特征官能团,改性的最佳条件为单体和珠体质量比为7∶1,催化剂质量占珠体质量14.0%,乙二醇和珠体质量比为7∶5,微波功率为640W,辐射反应5min。采用静态吸附法研究SPDA对Cr(Ⅵ)的吸附效果,当pH值为4,Cr(Ⅵ)的初始质量浓度为120mg/L,吸附时间为2h,吸附温度为30℃时,去除率达到96.2%,平衡吸附容量可达38.5mg/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腈纶废丝 球形螯合吸附 微波辐射 改性 咪唑基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