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情景互动”到“融情入景”——论古代诗歌抒情手法的发展 被引量:1
1
作者 吴峤 《鄂州大学学报》 2006年第4期42-45,共4页
唐代以前,我国诗歌的抒情手法经历了由直诉情怀、情景拼合、情景契合到情景交融的演进过程。由于近体诗体裁的制约,唐人创造了融情入景的抒情手法,使抒情诗创作达到前无古人的高度。
关键词 融情入景 近体诗体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江南的冬景》中探究融情入景的写作方法 被引量:1
2
作者 姚晨曦 《语文教学通讯(学术)(D)》 2015年第3期30-31,共2页
"情"字是写景作文贯穿始终的主线。拟结合《江南的冬景》,从"妙心感知,另眼观察景物;浓墨绘景,勾勒斑斓画卷;以景迁情,唤醒细腻情感;动静结合,静景动态描绘"几个维度,对融情入景的写作方法进行探究。
关键词 高中语文 写作技巧 融情入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简约课堂 潜心绘文——从《一切景语皆情语》谈习作教学
3
作者 苗露娜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版)》 2018年第12期87-87,共1页
习作课难上,历来是许多语文教师的共识。习作教学该学什么,该怎么学,困扰着语文课堂。以《一切景语皆情语》的习作教学为例,浅谈如何有效指导学生进行写作。
关键词 学为中心 融情入景 优化指导 自读自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让情与景相伴相随,形影不离——例谈写景与抒情的关系
4
作者 薛了东 《东西南北(教育)》 2017年第15期241-241,共1页
古代诗词中没有纯粹的写景,写景是为抒情服务的,写景、抒情总是和谐统一、协调一致的。同样,融情入景,可以使景物更加美丽、动人,可以使诗词所抒发的感情更加美丽、动人,爱憎更加鲜明、突出。
关键词 融情入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古典诗歌中的情与景
5
作者 赵振宏 《21世纪中学生作文(初中教师适用)》 2009年第12期53-54,共2页
文学创作中,何者为“情”,何者为“景”呢?景,即物景,指的是艺术作品中所反映的生活现象或画面;情,即感情,则是作者通过这些生活现象或画面所传达出来的情绪感受。文学创作离不开惰与景,在那些题材相近的作品中,能够。情景交... 文学创作中,何者为“情”,何者为“景”呢?景,即物景,指的是艺术作品中所反映的生活现象或画面;情,即感情,则是作者通过这些生活现象或画面所传达出来的情绪感受。文学创作离不开惰与景,在那些题材相近的作品中,能够。情景交融”的诗文总是要来得优美些,耐人寻味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融情入景 相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让情与景相伴相随,形影不离——例谈写景与抒情的关系
6
作者 薛了东 《教师》 2017年第25期82-82,共1页
古代诗词中没有纯粹的写景,写景是为抒情服务的,写景、抒情总是和谐统一、协调一致的。同样,融情入景,可以使景物更加美丽、动人,可以使诗词所抒发的感情更加美丽、动人,爱憎更加鲜明、突出。
关键词 融情入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江南的冬景》中探究写作方法之感悟
7
作者 张婷 《作文成功之路(小学)》 2019年第1期83-83,共1页
“情”字是写景作文贯穿始终的主线,融情入景的写作方法在散文类文章的写作中经常会被用到,而且具有很强的实用性。本文以《江南的冬景》这篇文章为例,从三个角度对融情入景的写作方法进行探究,以期对日常的写作训练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 高中语文 写作方法 融情入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情于景 推理探究——“正弦定理”的教学设计与反思 被引量:1
8
作者 施利强 江战明 《数学通讯》 2023年第8期22-25,36,共5页
正弦定理是解三角形的一个重要定理,是用向量法研究三角形边角关系过程中自然而然得到的结论.在参加市青年教师教学竞赛时,笔者以培养学生逻辑推理等数学核心素养为目标设计了“正弦定理”这节课,以探究台球桌上的数学奥秘引入并贯穿整... 正弦定理是解三角形的一个重要定理,是用向量法研究三角形边角关系过程中自然而然得到的结论.在参加市青年教师教学竞赛时,笔者以培养学生逻辑推理等数学核心素养为目标设计了“正弦定理”这节课,以探究台球桌上的数学奥秘引入并贯穿整个课堂,融情入景,激发学生兴趣.通过多个探究活动的设计,让学生利用数量积自主探究定理的证明和相关结论,在推理探究的过程中完成逻辑推理等数学核心素养的渗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弦定理 教学设计 融情入景 数量积 逻辑推理
原文传递
论谢朓山水诗承上启下的艺术成就 被引量:1
9
作者 卞波 《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年第2期96-98,共3页
谢朓是"永明体"的代表诗人,他创作的诗歌,尤其是山水诗,虽数量不多,但艺术上融情入景、清秀自然、音律和谐的成就,在中国诗歌史上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对开启唐代的诗风,发展格律诗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关键词 融情入景 清秀自然 音律和谐 永明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李清照词的结尾艺术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瑜 《东岳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99-102,共4页
论李清照词的结尾艺术刘瑜诗词与文章同理,都是一个统一的有机的整体,总体结构是有其完美性的。结尾是文艺作品很重要的组成部分,有相对的独立性,但与开头一样,又都为表达思想内容服务。李清照词彩高华。脍炙千古,亦称冠绝,卓然... 论李清照词的结尾艺术刘瑜诗词与文章同理,都是一个统一的有机的整体,总体结构是有其完美性的。结尾是文艺作品很重要的组成部分,有相对的独立性,但与开头一样,又都为表达思想内容服务。李清照词彩高华。脍炙千古,亦称冠绝,卓然大宗。其词的结尾为词的重要组成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清照词 结尾艺术 欣赏者 女主人 心理效应 审美心理 浣溪沙 《乐府指迷》 物描写 融情入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贾岛五律诗 被引量:1
11
作者 姜光斗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9年第2期39-45,共7页
关键词 贾岛诗 五律 中晚唐诗 梅尧臣 欧阳修 《瀛奎律髓》 创新精神 物描写 融情入景 表现手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告语言风格类型初探
12
作者 荔技 《当代修辞学》 CSSCI 1995年第5期45-46,共2页
广告独特的交际任务制约着广告语言手段的选择,使广告的语体风格星现出简洁通俗,富有感染力的基本特点。在此前提下,策划者仍在“永无休止地寻找新思想,永无休止地寻找新的与众不同的表达这种思想的方法。”因而,广告文案的具体语育风... 广告独特的交际任务制约着广告语言手段的选择,使广告的语体风格星现出简洁通俗,富有感染力的基本特点。在此前提下,策划者仍在“永无休止地寻找新思想,永无休止地寻找新的与众不同的表达这种思想的方法。”因而,广告文案的具体语育风格又呈现了各异的风采。 一、雄健豪放型 说到雄健豪放,我们就会想到李白“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和苏轼的“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等诗词名句。而雄健豪放的广告语则表现为:语调高亢,词句雄浑,充满激荡的情感和磅礴的气势,透着一股阳刚之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告语言 风格类型 母亲 电视广告 手法 广告文案 诗词名句 融情入景 游子 报刊广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盛唐绝句的艺术表现
13
作者 周啸天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2年第2期55-59,共5页
对盛唐绝句,后代的评价一向很高。唐末司空图创“韵味说”,对绝句一体颇为重视,说“盖绝句之作本于诣极。此外千变万状,不知所以神而自神也,岂容易哉!”(《与李生论诗书》)而最为精要地既括出盛唐绝句艺术特色与优长的莫过明人胡应麟《... 对盛唐绝句,后代的评价一向很高。唐末司空图创“韵味说”,对绝句一体颇为重视,说“盖绝句之作本于诣极。此外千变万状,不知所以神而自神也,岂容易哉!”(《与李生论诗书》)而最为精要地既括出盛唐绝句艺术特色与优长的莫过明人胡应麟《诗薮》中的几句话:“语半于近体,而意味深长过之;节促于歌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绝句 艺术表现 组诗 手法 融情入景 托喻 王维 以小见大 殊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兰词的意境创造
14
作者 姚崇实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1986年第4期26-29,共4页
意境是我国古典美学的一个基本范畴,广泛应用于各种艺术类型和文学体裁,如绘画、书法、诗歌、散文等。最先提出“意境”一词的,是托名唐代诗人王昌龄所作的《诗格》。但在王昌龄以前,对意境的研究已有很多,只不过没用“意境”这个词而... 意境是我国古典美学的一个基本范畴,广泛应用于各种艺术类型和文学体裁,如绘画、书法、诗歌、散文等。最先提出“意境”一词的,是托名唐代诗人王昌龄所作的《诗格》。但在王昌龄以前,对意境的研究已有很多,只不过没用“意境”这个词而已。如六朝画论中的“神韵”说,书法理论中的“境界”说。在文学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兰词 意境创造 思想感 象外之象 联想和想象 融情入景 雪花 包孕性 微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析婉约词的思想艺术特色
15
作者 郑兰芬 《玉溪师范学院学报》 1996年第3期285-288,共4页
词是唐朝兴起的一种依声填词合乐的新的文学样式,起源于民间俗曲,被称为“诗余”。经过长期发展演变,到唐五代成为比较成熟的独立艺术形式。宋朝是词丰富和发展的顶峰,并形成婉约和豪放两大流派。婉约派以柳永、李清照等人为代表,豪放... 词是唐朝兴起的一种依声填词合乐的新的文学样式,起源于民间俗曲,被称为“诗余”。经过长期发展演变,到唐五代成为比较成熟的独立艺术形式。宋朝是词丰富和发展的顶峰,并形成婉约和豪放两大流派。婉约派以柳永、李清照等人为代表,豪放派以苏轼、辛弃疾等人为代表。下面就婉约词的思想艺术特色试作分析。 婉约词的思想内容主要是表现儿女柔情、离愁别恨、伤春悲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婉约词 思想艺术特色 李清照 欧阳修 柳永 《声声慢》 言近旨远 周邦彦 《踏莎行·郴州旅舍》 融情入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闻的意境之美
16
作者 彭澎 《西部广播电视》 2016年第6期51-52,共2页
新闻作品如果赋予它意境的描写,寄情于景、情景交融的意境美,往往会给原本枯燥的新闻赋予极大地感染力和可读性。
关键词 新闻意境 融情入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赏析马致远的散曲《天净沙·秋思》
17
作者 胡永欣 《陕西教育(教学)》 1995年第12期47-48,共2页
元曲是人类艺术宝库中的瑰丽遗产之一,千百年来,人们传诵不衰。读中学时,我就接触了马致远的一些散曲,至会记忆犹深的还是这首《天净沙·秋思》。
关键词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元代散曲 手法 融情入景 语言特色 消极避世 艺术宝库 意境 作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顾名”、“列锦”辞格与古典诗词的意境
18
作者 黎小瑶 《湛江师范学院学报》 1998年第4期103-105,共3页
本文紧扣诗词的特点,抓住“顾名思义”与“触景生情”、“列锦铺绣”与“融情入景”之间的联系,具体论述“顾名”、“列锦”这两种修辞格对于创造情景交融的艺术意境。
关键词 顾名 列锦 融情入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观察能力
19
作者 白晓玉 《陕西教育(教学)》 1999年第5期25-25,共1页
在作文教学中,我们常会发现有些学生不知写些什么,也有些学生虽说有材料可写,但笔下的人物与景观往往线条粗略,用词浮泛含混。无论是以上哪种情况,都说明了学生的观察能力较差,有必要采取一些措施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 具体地说。
关键词 观察能力 小学生 作文教学 融情入景 好奇心 激发兴趣 小学作文 讲究方法 修辞手法 心理状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话说武侯墓
20
作者 孔祥光 《华夏文化》 1995年第2期26-27,共2页
话说武侯墓孔祥光由卧龙岗──隆中楹联(见本期33页),使人不禁联想到陕西沔县(今勉县)定军山武侯墓楹联:未定中原此魄何甘归故土永怀西蜀饮恨遗命葬军山武侯墓座落在定军山南麓,为诸葛亮遗命归葬之地。墓园建有献殿、大殿等。... 话说武侯墓孔祥光由卧龙岗──隆中楹联(见本期33页),使人不禁联想到陕西沔县(今勉县)定军山武侯墓楹联:未定中原此魄何甘归故土永怀西蜀饮恨遗命葬军山武侯墓座落在定军山南麓,为诸葛亮遗命归葬之地。墓园建有献殿、大殿等。武侯祠(庙)在沔县城西,建于蜀汉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侯祠 栈云峡雨日记 诸葛亮 日本学者 竹添井井 历史地理 《水经注》 司马相如 融情入景 始作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