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8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C+~和ROI-C^(TM)颈椎融合器治疗颈椎病:术后早期颈椎稳定性及融合率比较 被引量:9
1
作者 张卫红 袁硕 +2 位作者 孟纯阳 高峰 袁文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4年第31期4973-4979,共7页
背景:目前治疗颈椎病的最常用方法是颈椎前路椎管减压植骨内固定。为了减少钛板厚度对食管及咽部的影响,以及简化操作步骤,低切迹钛板或零切迹的内固定材料不断涌现。自锁式融合器MC+?和ROI-CTM的出现,为颈椎病前路手术提供了一个解决... 背景:目前治疗颈椎病的最常用方法是颈椎前路椎管减压植骨内固定。为了减少钛板厚度对食管及咽部的影响,以及简化操作步骤,低切迹钛板或零切迹的内固定材料不断涌现。自锁式融合器MC+?和ROI-CTM的出现,为颈椎病前路手术提供了一个解决钛板切迹、更加简便的操作办法。目的:应用MC+?或ROI-CTM融合器结合颈椎前路椎管减压植骨内固定治疗颈椎病,观察两种融合器对术后早期颈椎稳定性、融合率以及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2013年6月至9月对36例颈椎病患者实施单椎间隙颈椎前路椎管减压内固定治疗,根据使用的融合器类型分为MC+?组和ROI-CTM组。所有患者均进行术前、术后3 d、术后3个月的颈椎正侧位、过屈过伸位X射线片及颈椎CT检查,测量颈椎曲度、椎间隙高度、病变椎体角度位移及水平位移;并行颈部疼痛目测类比评分、Bazaz吞咽困难分级评估。结果与结论:术后两组颈椎曲度和椎间隙高度均较术前显著增加(P<0.05)。无论术后3 d抑或术后3个月,颈椎曲度和椎间隙高度在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MC+?组术后3 d角度位移和水平位移较术前显著增加(P<0.05),术后3个月与术前、术后3 d相比均显著减小(P均<0.05)。ROI-CTM组从术前到术后3 d、术后3个月,角度位移和水平位移呈明显的下降趋势。无论术后3 d抑或术后3个月,MC+?组的角度位移和水平位移均大于ROI-CTM组。术后3个月两组融合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Bazaz吞咽困难分级和颈部疼痛目测类比评分在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提示颈前路椎管减压植骨内固定结合MC+?/ROI-CTM颈椎融合器治疗单节段颈椎病,均具有临床疗效可靠,操作简单、咽部疼痛不适少的特点。MC+?具有价格较为低廉的优点,结合颈椎外固定治疗可达到病变椎节稳定性的要求。ROI-CTM融合器能够达到更满意的术后即刻稳定性,是治疗颈椎病更为满意的选择。总之,两种自锁式融合器各有优缺点,应根据患者经济情况、椎节稳定性要求选择更为合适的融合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入物 脊柱植入物 颈椎病 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 融合 稳定性 融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椎间混合植骨对微创腰椎融合术后椎间融合率的影响 被引量:4
2
作者 黄豪杰 庞祖才 +3 位作者 冯学烽 邹伟民 孙丙银 梁景超 《中国实用医药》 2021年第19期8-11,共4页
目的评价椎间混合植骨对微创腰椎融合术后椎间融合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43例微创经椎间孔腰椎间融合术(MIS-TLIF)术后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治疗组(22例)与对照组(21例)。治疗组采用混合骨植骨治疗,对照组采用自体骨... 目的评价椎间混合植骨对微创腰椎融合术后椎间融合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43例微创经椎间孔腰椎间融合术(MIS-TLIF)术后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治疗组(22例)与对照组(21例)。治疗组采用混合骨植骨治疗,对照组采用自体骨植骨治疗。比较两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改良型Brantigan评分及椎间融合率。结果术后第9、12个月,两组VAS评分均低于本组术前,且治疗组VAS评分分别为(3.45±0.39)、(2.67±0.46)分,低于对照组的(3.67±0.15)、(2.92±0.30)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2个月,治疗组ODI为(21.53±3.25)%低于对照组的(23.45±2.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9、12个月两组ODI均低于本组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椎间融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椎间混合植骨可有效解决微创腰椎融合术自体骨量不足的问题,是解决微创腰椎融合术自体骨量不足和减少手术创伤的安全、可行手段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植骨 脊柱微创 腰椎融合 术后椎间融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D打印联合椎内固定对退行性腰椎侧弯患者功能障碍、椎体融合率及减压程度的影响 被引量:4
3
作者 方旭 白宇 陆生林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0年第21期2335-2338,共4页
目的探究3D打印联合椎内固定对退行性腰椎侧弯患者功能障碍、椎体融合率及减压程度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取2017年8月至2019年2月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医院骨科收治的退行性腰椎侧弯患者78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42)和对照组(n=... 目的探究3D打印联合椎内固定对退行性腰椎侧弯患者功能障碍、椎体融合率及减压程度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取2017年8月至2019年2月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医院骨科收治的退行性腰椎侧弯患者78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42)和对照组(n=36)。对照组采用传统椎弓根钉内固定术,观察组采用3D打印联合椎弓根钉内固定。观察2组患者术中手术指标,术后6个月分析视觉模拟评分(VAS)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椎体融合率、减压程度。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78.53±9.15)min短于对照组(99.64±9.42)min,术中出血量(150.74±21.33)m L及术后引流量(85.55±8.43)m L低于对照组[(204.62±22.23)m L、(100.23±8.11)m 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6个月VAS、ODI评分分别为(2.68±1.22)分、(17.00±6.01)分,低于对照组[(3.27±1.13)分、(20.82±6.18)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6个月冠状位cobb角、矢状位前凸角、冠状位躯干偏移、矢状位躯干偏移分别为(13.55±3.61)°、(3.20±0.52)°、(12.34±3.68)mm、(17.34±5.31)mm,小于对照组[(14.75±3.51)°、(4.60±0.41)°、(14.54±3.73)mm、(19.76±5.02)mm],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观察组椎体融合率90.48%、减压程度(93.70±4.65)%,明显高于对照组[72.22%、(91.32±4.1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D打印联合椎内固定对退行性腰椎侧弯患者有利于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引流量,改善腰椎功能,提高椎体融合率及减压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行性腰椎侧弯 3D打印 椎内固定 功能障碍 椎体融合率 减压程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帕瑞昔布在腰椎融合术后镇痛效果及对融合率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毛克政 毛克亚 +3 位作者 李鹏 刘建恒 肖嵩华 王岩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12年第3期362-364,共3页
非甾体抗炎药(NSAIDs)是通过抑制周围和中枢神经系统的环氧化酶而起到镇痛作用[1]。此类药物可以单独用于较小手术的镇痛,也可以在大手术的多模式镇痛中起到重要作用,改善术后镇痛效果,减少吗啡用量,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通... 非甾体抗炎药(NSAIDs)是通过抑制周围和中枢神经系统的环氧化酶而起到镇痛作用[1]。此类药物可以单独用于较小手术的镇痛,也可以在大手术的多模式镇痛中起到重要作用,改善术后镇痛效果,减少吗啡用量,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通常认为,有效地控制术后的急性疼痛能阻止其向慢性疼痛的转变。环氧化酶2(COX-2)特异性抑制剂有着与传统的NSAIDs相同的镇痛效果,同时减少了胃肠道反应和对血小板功能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后镇痛效果 腰椎融合 帕瑞昔布 融合率 中枢神经系统 非甾体抗炎药 特异性抑制剂 环氧化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高枯草杆菌原生质体融合率的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周东坡 平文祥 +1 位作者 曹忠俊 洪建中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1989年第2期19-23,共5页
利用改良的HM制备液,在适宜的条件下酶解制备亲本株的原生质体,在DNase存在的条件下,用PEG(MW6,000)做为聚合剂,经低温短时间处理,将枯草杆菌(B,subtilisK)Ki—2—132衍生株与BR151衍生株的原生质体融合,再在适宜的条件下使用改良的DM_... 利用改良的HM制备液,在适宜的条件下酶解制备亲本株的原生质体,在DNase存在的条件下,用PEG(MW6,000)做为聚合剂,经低温短时间处理,将枯草杆菌(B,subtilisK)Ki—2—132衍生株与BR151衍生株的原生质体融合,再在适宜的条件下使用改良的DM_3再生培养基,补加适量经处理的人血清白蛋白,同时加入适量适合于枯草杆菌细胞壁再生的引物进行再生。使再生率达到了55—58.15%左右,融合率高达1.82×10^(-2)。筛选出51种不同类型的融合子923株。经继代八代测得其融合子的稳定率达32 46%。从而在工业菌株的选育中使获得高产菌株成为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枯草芽孢杆菌 原生质体 融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腰椎不稳症椎间融合器治疗的融合率 被引量:2
6
作者 陈鲁峰 陈天顺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CAS 2001年第6期58-60,共3页
关键词 下腰椎失稳 椎间融合 融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锁式融合器及钛板内固定修复Hangman骨折的颈椎稳定性及融合率
7
作者 张卫红 孟纯阳 +1 位作者 高峰 袁文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8期6074-6080,共7页
背景:自锁式R OI-C TM融合器置入治疗各类颈椎病时,其零切迹设计可明显减少对食管及咽部的影响,并简化了手术操作步骤,但其是否能够同样满意地应用于H angman骨折,目前还没有文献报道。目的:比较自锁式R OI-C TM融合器和钛板内固定修复H... 背景:自锁式R OI-C TM融合器置入治疗各类颈椎病时,其零切迹设计可明显减少对食管及咽部的影响,并简化了手术操作步骤,但其是否能够同样满意地应用于H angman骨折,目前还没有文献报道。目的:比较自锁式R OI-C TM融合器和钛板内固定修复H angman骨折的颈椎稳定性、融合率及临床效果。方法:纳入21例Hangman骨折患者,其中男13例,女8例,年龄25-62岁,按照使用的内固定分为钛板组和R OI-C TM融合器组,其中15例选择钛板进行内固定,另6例选择自锁式ROI-C TM融合器进行内固定。修复前、修复后3d、修复后3个月,进行颈椎正侧位、过屈过伸位及颈椎CT检查,评估颈椎角度与水平位移及植骨融合率;同时评估目测类比评分与B azaz吞咽困难分级。结果与结论:R OI-C TM融合器组修复后3d的目测类比评分及Bazaz吞咽困难分级均优于钛板组(P<0.05),两组修复后3个月的目测类比评分及Bazaz吞咽困难分级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两组修复后3 d、3个月的椎体角度位移与水平位移均低于修复前(P<0.05),两组间不同时间点的椎体角度位移与水平位移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修复后3个月,ROI-C TM融合器组枢椎滑脱完全复位率均高于钛板组(P<0.05),两组间植骨融合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两组均未发生融合器或内固定物排异反应、内固定断裂及松动等不良反应。表明自锁式R OI-C TM融合器修复H angman骨折具有枢椎滑脱复位率高及术后早期吞咽困难少、颈部疼痛轻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融合 脊柱骨折 吞咽障碍 生物材料 骨生物材料 融合 HANGMAN骨折 内固定 融合率 吞咽困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据融合率的WSN节能策略 被引量:2
8
作者 张秋 梁小凡 +1 位作者 孙顺远 徐保国 《计算机测量与控制》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454-457,共4页
针对传感器网络中节点发送数据存在冗余性,从而导致部分节点过早死亡,网络生命期缩短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数据融合率的分布式最优路由算法。该算法利用模糊理论定义各传感器相互信任程度,并通过信任矩阵度量各传感器测得数据的综合信... 针对传感器网络中节点发送数据存在冗余性,从而导致部分节点过早死亡,网络生命期缩短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数据融合率的分布式最优路由算法。该算法利用模糊理论定义各传感器相互信任程度,并通过信任矩阵度量各传感器测得数据的综合信任程度,进而得其数据融合率,并将无线传感器网络路由策略描述为线性规划问题,利用子梯度算法求取最优解,最大化网络寿命。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可有效减少数据通信量,均衡各个节点的能量消耗,延长网络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融合率 节能 网络寿命 无线传感器网络 路由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细胞密度和脉冲电压对鸡红血细胞融合率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张翠 冯磊 +1 位作者 李秀兰 徐承水 《曲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5年第2期107-109,共3页
以公鸡红血细胞为材料,研究了不同的细胞密度、成串脉冲电压强度、频率和时间及融合脉冲电压强度、宽度和次数等因素对细胞电融合率的影响,结果显示:成串脉冲电压频率在1.0MHZ ,融合脉冲电压场强为130 0V/cm时,细胞密度为1.6×10 5... 以公鸡红血细胞为材料,研究了不同的细胞密度、成串脉冲电压强度、频率和时间及融合脉冲电压强度、宽度和次数等因素对细胞电融合率的影响,结果显示:成串脉冲电压频率在1.0MHZ ,融合脉冲电压场强为130 0V/cm时,细胞密度为1.6×10 5/mL融合效果最好,融合率可达75 .4 2 % .固定融合脉冲电压强度在12 0 0V/cm ,成串脉冲电压在110~12 0V/cm时,融合率在80 %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红血细胞 细胞密度 成串脉冲电压 融合脉冲电压 融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肾壮督中药对老年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术后椎间融合率的影响 被引量:7
10
作者 黄健 张文财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5年第3期402-405,共4页
【目的】探讨补肾壮督中药对老年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DLSS)患者术后椎间融合率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10月至2013年10月72例经改良经椎间孔腰椎间融合术(TLIF)治疗的老年DLSS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是否接受补肾壮督中药治疗... 【目的】探讨补肾壮督中药对老年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DLSS)患者术后椎间融合率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10月至2013年10月72例经改良经椎间孔腰椎间融合术(TLIF)治疗的老年DLSS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是否接受补肾壮督中药治疗分为治疗组39例和对照组33例。采用日本骨科学会腰背痛手术评分标准(JOA)比较2组手术疗效,采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评分评估术后功能改善情况,采用改良Brantigan评分评估椎间融合情况。【结果】(1)随访期间,2组患者均无断钉断棒、螺钉松动、cage移位、终板塌陷等并发症。(2)术前及术后3 d,2组JO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内术后12个月与术后6个月及术后6个月与术前ODI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术后6个月及术后12个月的ODI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4)根据改良Brantigan评分,术后6个月,治疗组融合率为71.79%,高于对照组的48.48%(P<0.05);术后12个月,治疗组融合率为87.18%,依然高于对照组的66.67%(P<0.05)。【结论】补肾壮督中药能提高老年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改良TLIF术后椎间融合率,从而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 腰椎椎间融合率 补肾壮督
原文传递
骨形态发生蛋白联合腰椎融合术对单节段腰椎管狭窄症患者术后融合器沉降及融合率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芳宏 韩志杰 +3 位作者 尚振国 安小刚 丁文义 张海霞 《颈腰痛杂志》 2023年第3期366-369,共4页
目的研究骨形态发生蛋白联合腰椎融合术对单节段腰椎管狭窄症患者术后融合器沉降及融合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1月~2018年11月本院收治的206例单节段腰椎管狭窄症患者,随机将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3例。对照组患者行单节段后路... 目的研究骨形态发生蛋白联合腰椎融合术对单节段腰椎管狭窄症患者术后融合器沉降及融合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1月~2018年11月本院收治的206例单节段腰椎管狭窄症患者,随机将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3例。对照组患者行单节段后路经椎间孔腰椎管减压融合固定术(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TLIF),观察组患者行骨形态发生蛋白联合单节段TLIF手术。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情况、临床疗效、ODI指数、疼痛VAS评分、融合器沉降情况、融合率及安全性等指标。结果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等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优良率为87.3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70%(P<0.05);两组患者术后1年和术后6个月的ODI指数和VAS评分明显低于术前,且两组患者术后1年的两项指标均明显低于术后6个月(P<0.05)。术后1年,观察组患者融合器沉降度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椎间植骨融合率为1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94.17%(P<0.05);随访期间,两组患者均出现融合器移位、感染、血肿、神经根性疼痛及钉棒断裂或松动等不良反应事件,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形态发生蛋白联合TLIF手术可有效增强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疼痛程度,降低功能障碍,减少融合器沉降度,提高椎间融合器的融合率,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形态发生蛋白 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 腰椎管狭窄症 融合器沉降 融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因素对北山羊-山羊核移植重构胚融合率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杨梅 汪立芹 +2 位作者 陈童 彭夏雨 郭志勤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58-161,共4页
作者通过对融合方式、融合场强、体细胞与透明带切口位置及重构后是否修复等条件对北山羊—山羊体细胞核移植重构胚融合率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融合方式能显著影响融合率(67.57%和42.15%,P<0.05);场强在1.3~1.9 kV/cm范... 作者通过对融合方式、融合场强、体细胞与透明带切口位置及重构后是否修复等条件对北山羊—山羊体细胞核移植重构胚融合率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融合方式能显著影响融合率(67.57%和42.15%,P<0.05);场强在1.3~1.9 kV/cm范围内对融合率和死亡率都没有影响;体细胞在透明带的切口处对融合率影响不显著,但融合过程中死亡率高于对照组(8.25%和2.3%,P>0.05);重构后立即融合与修复2 h后再融合对融合率没有影响(67.29%和68.33%,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山羊 山羊 核移植 融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椎间自体骨植骨面积比与椎间融合率的关系 被引量:4
13
作者 唐强 钟德君 +3 位作者 王清 廖晔晖 唐超 马飞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6期5821-5826,共6页
背景:目前相关报道认为椎间植骨体积是影响椎间融合率的因素之一,但相同植骨体积因个体差异导致椎间植骨与终板的接触面积不同,椎间植骨与终板的接触面积对椎间融合率的影响鲜有分析研究。目的:探讨行腰椎后路椎间融合时自体骨植骨面积... 背景:目前相关报道认为椎间植骨体积是影响椎间融合率的因素之一,但相同植骨体积因个体差异导致椎间植骨与终板的接触面积不同,椎间植骨与终板的接触面积对椎间融合率的影响鲜有分析研究。目的:探讨行腰椎后路椎间融合时自体骨植骨面积比对椎间融合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脊柱外科行腰椎后路椎体间融合手术且符合纳入标准共9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患者术前椎间隙高度、上下终板面积、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及目测类比评分、术中使用Cage大小及自体骨取骨量,术后测量自体骨植骨面积(椎间与上下终板接触的自体骨面积),取其均值;根据术后1周测量的自体骨植骨面积占终板总面积百分比分为A组(椎间自体骨植骨面积比<16%)、B组(16%≤椎间自体骨植骨面积比≤24%)及C组(椎间自体骨植骨面积比>24%)。术后6,12个月及末次随访行X射线片及CT检查,观察3组患者术中融合器置入方向,记录随访时椎间隙高度、椎间自体骨植骨面积比、椎间融合Brantigan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及目测类比评分。测量由2名脊柱外科医师分别完成,间隔1周重复测量,检验观察者间及观察者内信度。比较分析椎间自体骨植骨面积对椎间融合率的影响。结果与结论:(1)椎间植骨面积测量结果观察者间及观察者内信度分别为0.924和0.913;(2)所有患者均获得12个月以上随访,3组患者年龄、性别及手术节段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术前椎间隙高度、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及目测类比评分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3)A组患者27例,其中融合器斜向置入26例,横向置入1例;B组患者32例,其中融合器斜向置入2例,横向置入30例;C组患者34例,斜向置入1例,横向置入33例;(4)3组患者术中自体骨取骨量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术后1周椎间隙平均高度A组大于B、C组(P=0.022,P=0.000),自体骨植骨面积A组小于B、C组(P=0.000,P=0.000);(5)术后6个月及12个月,椎间融合率A组(70.4%,88.9%)低于B组(84.4%,100%)和C组(88.2%,100%),Brantigan评分A组低于B组(P=0.027,P=0.020)和C组(P=0.018,P=0.001);(6)末次随访3组患者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及目测类比评分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314),椎间隙高度丢失A组大于B、C组(P=0.007,P=0.013),椎间植骨融合成骨增加面积A组低于B、C组(P=0.003,P=0.000),3组融合率及Brantigan评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902,P=0.712);(7)提示椎间自体骨植骨面积比≥16%可有效提高椎间融合率,减少后期椎间隙塌陷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 后路椎体间融合 自体骨 植骨面积 融合率 单侧椎板间开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微创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融合率 被引量:12
14
作者 朱文虎 陈国平 +7 位作者 洪天禄 李淑葵 顾玉强 顾秋华 宋永胜 季李华 韩耀辉 黄鑫 《实用骨科杂志》 2014年第5期450-453,共4页
目的探讨改良微创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TLIF)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0年11月至2011年12月,笔者对常规TLIF技术进行改良,在扩大减压时利用后路腰椎椎间融合(posterio... 目的探讨改良微创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TLIF)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0年11月至2011年12月,笔者对常规TLIF技术进行改良,在扩大减压时利用后路腰椎椎间融合(posteriorlumbar interbody fusion,PLIF)部分技术,采用肌间隙入路直视下微创手术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153例,共193个节段,男76例,女77例;年龄22~74岁,平均53.1岁。Ⅰ°~Ⅱ°退行性腰椎滑脱症33例,腰椎间盘突出症伴节段不稳70例,腰椎管狭窄症50例。采用腰椎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和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评定患者手术后的疗效;椎体间植骨融合评定参照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推荐的Simmons法并结合CT检查。结果 153例均获得随访,时间13~26个月,平均20.6个月。无椎弓根钉失败及Cage前、后侧移位。1例术后出现下肢麻木感,为TLIF侧,于3个月内症状消除;2例术后1年出现腰痛,X线片示未融合。根据ODI及JOA评定显示患者手术前、手术后的分值改变有统计学意义(P〈0.05),JOA评分术后平均改善率81.6%,植骨融合率为98.7%。结论微创改良TLIF扩大了手术适应证,使操作更加简单、安全,融合率高,选择性用于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 微创 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 腰椎退行性疾病 融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PLIF治疗骨量减少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及对术中出血量、植骨融合率的影响 被引量:3
15
作者 王龙 冯骁 +5 位作者 王海波 蒋健 袁泉 孟柏屹 赵德勇 王业华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1年第23期2538-2541,共4页
目的探讨改良腰椎后路椎间融合术(PLIF)治疗骨量减少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及对术中出血量、植骨融合率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取2018年11月至2021年11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骨科收治骨量减少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07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 目的探讨改良腰椎后路椎间融合术(PLIF)治疗骨量减少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及对术中出血量、植骨融合率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取2018年11月至2021年11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骨科收治骨量减少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07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54)和对照组(n=53)。观察组采用改良腰椎后路椎间融合术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后路椎弓根螺钉固定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术后1、3、6个月视觉疼痛模拟量表(VAS)评分、腰椎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术中出血量、术后3、6个月植骨融合率及术后1、3、6个月椎间隙高度。结果观察组有效率94.44%,优于对照组的79.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3、6个月VAS评分和ODI评分为(4.31±0.96)、(2.22±0.47)、(0.85±0.55)分和(20.45±5.31)、(11.12±3.63)、(7.52±2.32)分,均低于对照组[(4.89±0.79)、(2.97±0.38)、(1.45±0.86)分和(26.53±5.73)、(15.34±3.67)、(10.75±2.65)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215.37±99.63)m L,少于对照组[(293.32±115.21)m 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3、6个月植骨融合率为51.85%、79.63%,高于对照组(45.28%、69.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3、6个月椎间隙高度为(11.81±1.26)、(10.92±0.96)、(9.84±0.78)mm,低于对照组[(12.61±1.11)、(12.25±1.43)、(12.16±1.19)m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腰椎后路椎间融合术能提高骨量减少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降低视觉疼痛模拟评分与腰椎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减少术中出血量,提高植骨融合率并降低椎间隙高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 改良PLIF 骨量减少 疗效 植骨融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生素D_3对腰椎退变性疾病患者腰椎融合术后腰椎融合率、融合时间及疗效的影响 被引量:2
16
作者 李瑞龙 张强 +2 位作者 冯良恩 李文升 罗谨 《广西医学》 CAS 2019年第1期39-42,共4页
目的探讨维生素D_3对腰椎退变性疾病患者腰椎融合术后腰椎融合率、融合时间及疗效的影响。方法将70例择期行腰椎融合术治疗的维生素D缺乏的腰椎退变性疾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35例。观察组患者术后即刻及出院后6个月内每月... 目的探讨维生素D_3对腰椎退变性疾病患者腰椎融合术后腰椎融合率、融合时间及疗效的影响。方法将70例择期行腰椎融合术治疗的维生素D缺乏的腰椎退变性疾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35例。观察组患者术后即刻及出院后6个月内每月给予肌肉注射10万单位维生素D_3,对照组患者在相同时间给予肌肉注射1 ml生理盐水。比较两组患者腰椎融合时间、术后1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及术后1年腰椎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腰椎融合率。结果观察组术后1周VAS评分及术后1年腰椎JOA评分、OD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均P <0. 05);观察组腰椎融合时间短于对照组,术后1年腰椎融合率高于对照组(均P <0. 05)。结论腰椎融合术后肌肉注射维生素D_3可以提高维生素D缺乏腰椎退变性疾病患者的腰椎融合率,缩短融合时间,有效缓解疼痛,改善腰椎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退变性疾病 腰椎融合 维生素D缺乏 腰椎融合率 融合时间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CaP-3D打印层状钛椎间融合器的植骨融合率 被引量:7
17
作者 白朝晖(摘译) 王建华(审校) 《中国骨科临床与基础研究杂志》 2019年第5期313-314,共2页
腰椎椎体间融合(LIF)常被用于成人脊柱畸形和退行性疾病手术,椎间融合成功与否取决于终板准备,以及骨植入物在宿主环境中能否获得良好的血液供给和稳定性。其影响因素包括患者相关因素、手术技术、椎间融合器材料和类型、骨植入物材料等。
关键词 椎间融合 骨植入物 血液供给 终板 3D打印 退行性疾病 植骨融合率 成人脊柱畸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猪胶原基质作为人重组骨形态发生蛋白-2(rjBMP-2)携带者可以提高大鼠脊柱融合率
18
作者 吴成如 《颈腰痛杂志》 2009年第6期563-563,共1页
重组骨形态发生蛋白已经成功地使用在临床试验中,然而为了诱导的骨修复需要大量的rhBMPs.胶原海绵不能持续更多释放rhBMPsoMasashi Miyazaki等研究想找到一种能够更好地控制和持续地释放蛋白的携带者。E-基质是一种能够提高rhBMPs活... 重组骨形态发生蛋白已经成功地使用在临床试验中,然而为了诱导的骨修复需要大量的rhBMPs.胶原海绵不能持续更多释放rhBMPsoMasashi Miyazaki等研究想找到一种能够更好地控制和持续地释放蛋白的携带者。E-基质是一种能够提高rhBMPs活性和激发骨再生可注射的基质。研究结果表明:E-基质作为rhBMP-2携带者提高了大鼠脊柱融合率,作为生长因子的携带者可以应用于脊柱融合,能够在融合区提高rhBMP-2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形态发生蛋白 胶原基质 脊柱融合 携带者 融合率 大鼠 重组 RHBMP-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液的温度、pH及钙离子浓度与桑原生质体融合率关系的研究
19
作者 大西敏夫 木山智之 赵祖康 《国外农学(蚕业)》 1989年第1期20-21,共2页
关于桑树原生质体的细胞融合试验,早已有烟草(Carson,1973)和蕃茄(Merchers等,1978)等从细胞融合发展到获得了体细胞杂种的再生植株,但是,这些均以草本植物作材料,而木本植物原生质体的分离或培养,一般认为是困难的。作为研究实例来看,... 关于桑树原生质体的细胞融合试验,早已有烟草(Carson,1973)和蕃茄(Merchers等,1978)等从细胞融合发展到获得了体细胞杂种的再生植株,但是,这些均以草本植物作材料,而木本植物原生质体的分离或培养,一般认为是困难的。作为研究实例来看,已有对松(Parel等,1984)、梧桐和白杨(齐藤,1976)、葡萄(Wright,1985)、柑桔(Vardi等,1975、1982;Kobayashi等,1985)等多种植物进行了原生质体的分离培养试验,但确立再生系的仅有柑桔属(Citrus)的一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生质体 融合 融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路镜下腰椎间盘摘除B-twin植入术术后的近期疗效及融合率分析
20
作者 刘志彪 李华兵 曹仁辉 《中国伤残医学》 2018年第6期1-3,共3页
目的:分析后路镜下腰椎间盘摘除B-twin植入术术后的近期疗效及融合率。方法:选择我院自2014年8月~2016年9月期间收治的腰椎问盘突出患者40例,所有患者均接受后路镜下腰椎间盘摘除B-twin植入术,随后对本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统计和... 目的:分析后路镜下腰椎间盘摘除B-twin植入术术后的近期疗效及融合率。方法:选择我院自2014年8月~2016年9月期间收治的腰椎问盘突出患者40例,所有患者均接受后路镜下腰椎间盘摘除B-twin植入术,随后对本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统计和总结。结果:40例患者实施后路镜下腰椎间盘摘除B-twin植入术,显效患者25例,有效患者14例,治疗总有效率经计算后为97.5%,手术时间为1.5±0.6小时,术中出血量为80.2±21.5ml。比对手术前和手术后的ODI评分、VAS评分.术后较比术前明显较优,数据统计后P〈0.05。另外,从生活质量改善情况来看,术后明显优于术前,数据统计后P〈0.05。所有患者均未出现并发症,如:感染、血肿和神经功能损伤等。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实施后路镜下腰椎间盘摘除B-twin植入术术后,效果理想,具有较高的椎间盘融合率,同时可以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临床应用价值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后路镜下腰椎间盘摘除B-twin植入术 近期疗效 融合率 效果分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