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蜱类及蜱媒疾病的公共卫生学意义 被引量:17
1
作者 曹务春 张习坦 许荣满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221-222,共2页
蜱类是指蜱总科的有害节肢动物,属于蛛型纲蜱螨目,包括硬蜱科(Ixodidae)、软蜱科(Argrasidae)和仅存于南部非洲的纳蜱科(Nutalielidae)〔1〕。其危害主要有两方面,一方主面它是人类和动物疾病... 蜱类是指蜱总科的有害节肢动物,属于蛛型纲蜱螨目,包括硬蜱科(Ixodidae)、软蜱科(Argrasidae)和仅存于南部非洲的纳蜱科(Nutalielidae)〔1〕。其危害主要有两方面,一方主面它是人类和动物疾病的传播媒介和病原体的贮存宿主,引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蜱媒疾病 公共卫生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3种蜱媒疾病的研究近况与存在问题 被引量:1
2
作者 潘亮 《海峡预防医学杂志》 CAS 2000年第3期12-13,共2页
: 1990年以来 ,福建先后发现 3种蜱媒疾病 (莱姆病、斑点热群立克次体病和环状病毒病 ) ,这 3种疾病今后可能成为福建省的公共卫生问题。本文对这 3种蜱媒疾病的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作一综述 。
关键词 蜱媒疾病 流行病学 问题 血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蜱媒疾病的传播媒介研究进展 被引量:6
3
作者 傅仁龙 陈海婴 柳小青 《中华卫生杀虫药械》 CAS 2011年第5期392-397,共6页
1蜱媒疾病的传播媒介 蜱是哺乳类、爬行类、鸟类和两栖类脊椎动物的体表专性寄生的吸血节肢动物,蜱在叮咬人、畜,吸食血液的同时释放毒素,可导致瘫痪、毒性反应、刺激症以及宿主的过敏反应,蜱还能贮存和传播许多人、畜的病原生物,是人... 1蜱媒疾病的传播媒介 蜱是哺乳类、爬行类、鸟类和两栖类脊椎动物的体表专性寄生的吸血节肢动物,蜱在叮咬人、畜,吸食血液的同时释放毒素,可导致瘫痪、毒性反应、刺激症以及宿主的过敏反应,蜱还能贮存和传播许多人、畜的病原生物,是人、畜许多严重传染性疾病的重要传播媒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蜱媒疾病 传播 吸血节肢动物 传染性疾病 脊椎动物 毒性反应 过敏反应 病原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省3种蜱媒疾病的研究现状综述 被引量:3
4
作者 琚瑞利 吕中芳 汪彦愔 《安徽农学通报》 2011年第5期38-40,共3页
蜱类可感染、传播和贮存的病原体种类繁多,包括细菌、病毒、立克次体、螺旋体等,对人类健康生活和农牧业生产活动带来极大的危害。1990年以来,福建先后发现3种蜱媒疾病(莱姆病、斑点热立克次体病和环状病毒病),这3种疾病今后可能成为福... 蜱类可感染、传播和贮存的病原体种类繁多,包括细菌、病毒、立克次体、螺旋体等,对人类健康生活和农牧业生产活动带来极大的危害。1990年以来,福建先后发现3种蜱媒疾病(莱姆病、斑点热立克次体病和环状病毒病),这3种疾病今后可能成为福建省的公共卫生问题。对这3种蜱媒疾病在福建省的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作一综述,以期为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建省 蜱媒疾病 莱姆病 斑点热立克次体病 环状病毒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蚊媒与蜱媒疾病和流行病学及其防治研究进展 被引量:2
5
作者 林玉莲 贺真 龙泳 《中华卫生杀虫药械》 CAS 2022年第2期180-183,共4页
蚊、蜱是许多传染性疾病的重要传播媒介。世界范围内的全球化、城市化以及气候和农业的变化使得地理上孤立的媒介疾病得以在全球传播,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西藏具有独特的气候、地形特点和作为我国西南边境的特殊地理位置,兼具地域独... 蚊、蜱是许多传染性疾病的重要传播媒介。世界范围内的全球化、城市化以及气候和农业的变化使得地理上孤立的媒介疾病得以在全球传播,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西藏具有独特的气候、地形特点和作为我国西南边境的特殊地理位置,兼具地域独特性和人口流动带来的环境融合性,蚊媒疾病和蜱媒疾病均表现出一定的特殊性。本文简要综述了西藏蚊和蜱的分布特征及几种重要的蚊媒疾病和蜱媒疾病的流行病学特征,并针对西藏地域特点提出防控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疾病 蜱媒疾病 流行病学 防控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atlab的蜱媒疾病模糊评价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张雅明 杨振洲 +4 位作者 王玥 石华 韩华 张文佳 隋虹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CAS CSCD 2014年第2期124-126,共3页
目的探索基于Matlab的模糊评价方法,及其在蜱媒疾病定量风险评价中的应用。方法在黑龙江省东京城镇苇子沟林场选择针叶林、针阔混交林、草地3种不同生境调查。用人工小时布旗法采蜱,用温湿度计记录温度、湿度。收集蜱媒疾病模糊评价指标... 目的探索基于Matlab的模糊评价方法,及其在蜱媒疾病定量风险评价中的应用。方法在黑龙江省东京城镇苇子沟林场选择针叶林、针阔混交林、草地3种不同生境调查。用人工小时布旗法采蜱,用温湿度计记录温度、湿度。收集蜱媒疾病模糊评价指标,并且构建模糊推理系统对相应指标进行评价。结果 2012年5-7月调查数据经分析后显示:风险评分总体呈下降趋势,最高值为60.0,属于较高风险等级;最低值为10.3,属于低风险水平。2013年5月调查数据经分析后显示:3种生境风险评分值均为85.5,属于高风险水平。在13次调查中,生境的风险评分有46.16%属于低风险水平,15.38%属于中风险水平,7.69%属于较高风险水平,30.77%属于高风险水平。黑龙江省东京城镇苇子沟林场的总体风险等级处于低水平。结论温度和湿度是影响蜱类活动的重要因素,选择温度、湿度、蜱密度3个指标对蜱媒疾病进行模糊评价,具有一定意义。基于模糊数学理论建立的模糊评价,理论依据严密,在蜱媒疾病风险评价的应用中具有科学性、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蜱媒疾病 模糊评价 MATLAB
原文传递
新疆青河县家畜蜱媒性疾病调查及蜱种鉴定 被引量:6
7
作者 王光雷 努尔 +2 位作者 努尔巴哈提 李水清 郭固 《草食家畜》 1998年第4期51-53,共3页
对青河县马、骆驼、绵羊和山羊蜱媒性疾病进行了调查,并对蜱种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蜱病病原共3种,分别为森林革蜱、草原革埤和丹氏血蜱。马、骆驼只感染前2种;绵、山羊感染3种蜱。蜱在2月份出现,3月份渐增,4-5月份为高潮期,6... 对青河县马、骆驼、绵羊和山羊蜱媒性疾病进行了调查,并对蜱种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蜱病病原共3种,分别为森林革蜱、草原革埤和丹氏血蜱。马、骆驼只感染前2种;绵、山羊感染3种蜱。蜱在2月份出现,3月份渐增,4-5月份为高潮期,6月份消失。8-9月份也可发现少量成蜱。青河县查干郭勒乡冬牧场为干旱半荒漠山区草场,牧区有鼠类等啮齿类动物活动,近年来,天气变暖,冬季少雪,出现连年干旱,鼠类较多,这是家畜蜱媒性疾病爆发流行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畜 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蜱媒传播的人兽共患病 被引量:6
8
作者 马米玲 李海建 庆保平 《青海畜牧兽医杂志》 2012年第1期41-42,共2页
本文就有关在医学上有重要意义的蜱及其传播的人兽共患病作一赘述。其中包括蜱的生存种类与一般自然地理特征的关系、蜱媒疾病与季节气候之间的关系、传播疾病的蜱媒的界定、蜱媒与疾病的关系、蜱媒疾病的流行病学特征及蜱媒疾病的防控。
关键词 蜱媒疾病 季节气候 流行病学 防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宿主被硬蜱叮咬后外周血嗜碱粒细胞的变化
9
作者 刘志刚 崔晓民 +2 位作者 熊国强 邹银生 王华 《江西医学院学报》 CAS 1995年第4期58-60,共3页
在实验室控制条件下,家兔被二棘血蜱分三批进行叮咬、每次间隔1~2周。结果表明,初次叮咬后第二天外周血液嗜碱性粒细胞开始升高,第四天达高峰;再次重复叮咬,嗜碱性粒细胞较初次叮咬仍有显著升高(P<0.01),但升高的时间... 在实验室控制条件下,家兔被二棘血蜱分三批进行叮咬、每次间隔1~2周。结果表明,初次叮咬后第二天外周血液嗜碱性粒细胞开始升高,第四天达高峰;再次重复叮咬,嗜碱性粒细胞较初次叮咬仍有显著升高(P<0.01),但升高的时间、方式与初次叮咬略有不同。本文就该现象进行了初步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碱细胞 免疫学 二棘血 蜱媒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蜱类研究进展 被引量:22
10
作者 刘吉起 赵奇 许汴利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CAS CSCD 2013年第2期186-188,共3页
蜱是常见的体外吸血寄生虫,又是人及动物等多种重要疾病的传播媒介。2010年在我国河南省发现的新型布尼亚病毒疾病,与蜱类关系密切。该文对蜱的生物学特性、分类、地理分布、携带病原体与蜱媒疾病和防治方法等做了简要阐述,旨在为蜱及... 蜱是常见的体外吸血寄生虫,又是人及动物等多种重要疾病的传播媒介。2010年在我国河南省发现的新型布尼亚病毒疾病,与蜱类关系密切。该文对蜱的生物学特性、分类、地理分布、携带病原体与蜱媒疾病和防治方法等做了简要阐述,旨在为蜱及蜱媒疾病的控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学特性 分类 地理分布 蜱媒疾病 防治方法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