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36篇文章
< 1 2 5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3种蜡梅属植物花香物质及白天释放节律
1
作者 胡桂婷 杨丽媛 +1 位作者 任广兵 赵宏波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4-132,共9页
【目的】花香是观赏植物的重要特性,对植物的繁殖至关重要。探讨蜡梅属Chimonanthus植物花香物质的生物合成和释放机制,为蜡梅属植物资源开发及利用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 【目的】花香是观赏植物的重要特性,对植物的繁殖至关重要。探讨蜡梅属Chimonanthus植物花香物质的生物合成和释放机制,为蜡梅属植物资源开发及利用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对蜡梅C.praecox、柳叶蜡梅C.salicifolius和山蜡梅C.nitens等3种蜡梅属植物的花香物质进行鉴定和分析。【结果】3种蜡梅属植物共鉴定出44种花香物质,蜡梅、柳叶蜡梅和山蜡梅的花中分别鉴定出19、23和18种物质。蜡梅花中醇类和酯类化合物的相对含量最高,而柳叶蜡梅与山蜡梅的花香物质中烯类化合物的相对含量最高。3种蜡梅属植物花香物质的白天释放节律存在差异。柳叶蜡梅和山蜡梅在上午、中午和下午的花香物质差异较大,但蜡梅的花香物质在不同时段变化较小。系统发育分析表明:柳叶蜡梅和山蜡梅的亲缘关系比蜡梅更近。【结论】柳叶蜡梅和山蜡梅的花香物质较为相似,验证了两者在系统发育上的关联性。鉴于蜡梅特殊的低温开花环境,其传粉昆虫与花香之间的相互作用可能是花香物质产生独特性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蜡梅属植物 花香物质 释放节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蜡梅根化学成分的研究 被引量:20
2
作者 赵浩如 戢群芳 +2 位作者 王明时 赵守训 王幼鹏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76-77,共2页
蜡梅(Chimonanthus praecox Link.)根为民间草药,用于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等病症。从该药材中分离并鉴定了2个甾体化合物β-谷甾醇和胡萝卜甙,2个生物碱d-洋蜡梅碱和dl-蜡梅碱以及2个香豆素化合物东莨菪素和东莨菪甙。
关键词 蜡梅 d-洋蜡梅 dl-蜡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蜡梅叶中蜡梅碱和山蜡梅碱的分析与鉴定 被引量:11
3
作者 肖炳坤 黄荣清 骆传环 《质谱学报》 EI CAS CSCD 2004年第B10期59-60,共2页
All alkaloids were obtained by acid-alkali transference from Chimonanthus nitens Oliv.. Two alkaloids were isolated by column chromatographic separation and identified by means of chemical and spectral methods. The re... All alkaloids were obtained by acid-alkali transference from Chimonanthus nitens Oliv.. Two alkaloids were isolated by column chromatographic separation and identified by means of chemical and spectral methods. The research can offer the scientific basis for further developing and using its resourc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蜡梅 蜡梅 蜡梅 鉴定 生物碱 波谱技术 中草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省野生植物一新记录科——蜡梅科 被引量:20
4
作者 曾宪锋 邱贺媛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205-207,共3页
报道了广东省野生植物一新记录科——蜡梅科(Calycanthaceae)、一新记录属——蜡梅属(Chimonanthus)及一新记录种——山蜡梅(Chimonanthus nitens Oliv.)。标本存放于华南农业大学林学院树木标本室(CANT)。
关键词 蜡梅 蜡梅 蜡梅 新记录 广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蜡梅属3种种间杂交亲和性初步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赵宏波 周莉花 郝日明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2期157-159,共3页
以蜡梅属3种(蜡梅、柳叶蜡梅、浙江蜡梅)为材料,进行种间杂交实验,通过荧光镜检技术观察种间杂交授粉后花粉在柱头上的附着与花粉管萌发情况,探讨蜡梅属种间杂交亲和性。结果表明:各个种间杂交组合处理所授花粉均可在母本的柱头上附着... 以蜡梅属3种(蜡梅、柳叶蜡梅、浙江蜡梅)为材料,进行种间杂交实验,通过荧光镜检技术观察种间杂交授粉后花粉在柱头上的附着与花粉管萌发情况,探讨蜡梅属种间杂交亲和性。结果表明:各个种间杂交组合处理所授花粉均可在母本的柱头上附着并萌发花粉管;蜡梅属不同种间杂交组合之间花粉管的生长特性较为一致:在6h左右父本花粉在母本柱头上黏附,在12h左右萌发出花粉管而后在花柱内生长,到第4d,花粉管进入胚囊完成受精作用。荧光镜检结果说明:蜡梅属种间杂交具有一定的亲和性,但是最终没有获得杂种种子,可能是在受精卵或幼胚的后期发育过程中代谢紊乱而败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蜡梅 浙江蜡梅 柳叶蜡梅 种间杂交 荧光镜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蜡梅属药食兼用茶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9
6
作者 董瑞霞 潘俊杰 +3 位作者 金叶 方洁 施林妹 程科军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6期429-437,共9页
由蜡梅属植物干燥叶制成的药食兼用茶,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和保健功能,在我国浙江、江西、安徽等多省份均有饮用。本文阐述了两种主要的蜡梅属药食兼用茶柳叶蜡梅和山蜡梅的营养成分、挥发油、黄酮及香豆素等成分,并从体内外实验、临床... 由蜡梅属植物干燥叶制成的药食兼用茶,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和保健功能,在我国浙江、江西、安徽等多省份均有饮用。本文阐述了两种主要的蜡梅属药食兼用茶柳叶蜡梅和山蜡梅的营养成分、挥发油、黄酮及香豆素等成分,并从体内外实验、临床研究等方面总结其药理活性,以期为蜡梅属药食兼用茶的进一步研究与开发利用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蜡梅属药食兼用茶 柳叶蜡梅 蜡梅 化学成分 药理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蜡梅与光叶红蜡梅和夏蜡梅属间杂交亲和性初步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王文鹏 周莉花 +1 位作者 赵宏波 包志毅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756-762,共7页
为了选育蜡梅科Calycanthaceae植物新品种,拓展育种亲本,以蜡梅Chimonanthus praecox,光叶红蜡梅Calycanthus floridus var.glaucus和夏蜡梅Sinocalycanthus chinensis为实验材料,利用低温或超低温保存花粉克服属间杂交花期不遇,应用荧... 为了选育蜡梅科Calycanthaceae植物新品种,拓展育种亲本,以蜡梅Chimonanthus praecox,光叶红蜡梅Calycanthus floridus var.glaucus和夏蜡梅Sinocalycanthus chinensis为实验材料,利用低温或超低温保存花粉克服属间杂交花期不遇,应用荧光镜检技术检测花粉与雌蕊互作,来探讨蜡梅属Chimonanthus与美国蜡梅属Calycanthus和夏蜡梅属Sinocalycanthus属间杂交亲和性。结果表明:以变色硅胶干燥2 h,而后利用液氮保存3个月的蜡梅花粉活力保持最高(12.7%),授粉后在夏蜡梅和光叶红蜡梅柱头上均能黏附和萌发,能用于属间杂交;而以类似方法保存的夏蜡梅和光叶红蜡梅花粉未检测到活力,授粉后在母本柱头上只观察到少量花粉黏附而未观察到花粉萌发。以夏蜡梅和光叶红蜡梅分别为母本,蜡梅为父本,其花粉黏附、萌发和花粉管生长动态基本一致:授粉后6 h花粉在母本柱头上黏附,授粉后12 h花粉萌发长出花粉管,24 h至36 h花粉管继续向下生长,约48 h到达花柱基部,开始进入胚囊。这表明以蜡梅为父本,与夏蜡梅和光叶红蜡梅杂交在花粉-雌蕊互作和花粉管生长阶段不存在杂交障碍,而反交亲和性有待于改进花粉保存方法后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园艺学 蜡梅 蜡梅 光叶红蜡梅 属间杂交 花粉活力 杂交亲和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蜡梅属一新种 被引量:5
8
作者 赵天榜 陈志秀 +1 位作者 李振卿 王幸德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4期47-49,共3页
本文发表了蜡梅属一新种即簇花蜡梅Chimonanthus caespitosus T.B.Chao,Z.X.Chen et Z.Q.Li,sp.nov.。
关键词 蜡梅 簇花蜡梅 蜡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蜡梅属植物分类、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44
9
作者 肖炳坤 刘耀明 《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 CAS 2003年第2期59-61,共3页
蜡梅属植物为我国特有 ,分布广泛 ,资源丰富 ,是传统的庭园名花和民间用药 ,具有一定的开发前景。本文主要对蜡梅属植物的品种分类、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进行了概述 ,对今后研究的重点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蜡梅属植物 分类 化学成分 药理作用 品种 蜡梅 柳叶蜡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蜡梅花发育相关基因CpUFO表达特性与功能分析
10
作者 车冰雁 余尚妍 +1 位作者 李志能 李先源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7-96,共10页
【目的】UFO是被子植物中首个被发现的F-box蛋白,主要参与调控花分生组织特性和花器官发育。本文通过对蜡梅CpUFO基因表达特性分析及异源表达拟南芥表型分析,初步鉴定CpUFO的功能,为阐明蜡梅花发育分子调控机制提供参考。【方法】基于... 【目的】UFO是被子植物中首个被发现的F-box蛋白,主要参与调控花分生组织特性和花器官发育。本文通过对蜡梅CpUFO基因表达特性分析及异源表达拟南芥表型分析,初步鉴定CpUFO的功能,为阐明蜡梅花发育分子调控机制提供参考。【方法】基于前期构建的蜡梅转录组数据,克隆蜡梅CpUFO基因并对其编码蛋白进行同源比对及进化树分析。根据qRT-PCR分析CpUFO基因在不同组织、器官及全年花发育各阶段中的相对表达量,比较35S::CpUFO转基因拟南芥株系及Col-0野生型表型差异,并通过qRT-PCR检测过表达拟南芥株系内源开花相关基因的表达特性,分析过表达CpUFO对拟南芥开花时间以及花器官发育的影响。【结果】获得的CpUFO基因cDNA序列为1665 bp,编码403个氨基酸,含有保守的F-box结构域。CpUFO在外花被片中表达量相对最高,其次是内花被片,在果、茎、叶、腋芽及雌雄蕊中表达水平较低;而在全年花芽中的表达量分析结果显示,低温打破休眠后的露瓣和始花以及盛开期花芽中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其他时期。与野生型拟南芥相比,35S::CpUFO转基因株系莲座叶数目减少,开花提前,且拟南芥内源基因TFL1表达量下调,成花关键基因FUL和AP1的表达量上调。【结论】CpUFO在不同组织、器官及花发育各阶段均有表达,不同组织中在外花被片中表达量最高,全年花芽中打破休眠的花蕾开放阶段表达量最高。同时,过表达CpUFO会促进拟南芥早花并影响其花器官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蜡梅 UFO基因 F-box家族 花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柳叶蜡梅PAL基因家族的鉴定及表达分析
11
作者 张桂华 李贺鹏 +1 位作者 岳春雷 俞振明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836-1846,共11页
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是苯丙烷代谢的关键限速酶,在调节植物胁迫应答和生长发育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为明确PAL基因家族在柳叶蜡梅生长发育中的功能,本研究系统分析了PAL基因家族成员的理化特征、顺式作用元件、系统发育树、保守基序、染... 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是苯丙烷代谢的关键限速酶,在调节植物胁迫应答和生长发育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为明确PAL基因家族在柳叶蜡梅生长发育中的功能,本研究系统分析了PAL基因家族成员的理化特征、顺式作用元件、系统发育树、保守基序、染色体定位及共线性关系,并比较了它们在不同组织、叶和花不同时期及不同激素处理下的表达模式。结果显示,7个柳叶蜡梅CsPAL家族基因锚定于5条染色体上,编码413~768个氨基酸,分为2个亚族,与腊梅CpPAL蛋白亲缘关系较近,存在基因复制现象。CsPAL家族基因启动子区域富集大量激素响应与胁迫应答的顺式元件。CsPAL家族基因在柳叶蜡梅不同组织、叶和花不同生长阶段及ABA、MeJA处理下呈现差异表达,CsPAL6在叶中高表达,受ABA、MeJA诱导,与黄酮物质在叶和花不同时期的减少相一致,推测可能与黄酮物质的合成有关。研究结果为将来研究CsPAL基因家族在黄酮生物合成中的功能提供了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柳叶蜡梅 PAL 表达分析 黄酮 脱落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蜡梅属植物化学成分、药理活性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12
作者 杨慧珍 张剑飞 +4 位作者 伍一炜 张韵寒 朱寅荻 范欣荣 徐暾海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24年第11期1989-2001,共13页
蜡梅科蜡梅属(Chimonanthus)植物是中国特有的药用植物,包括柳叶蜡梅、浙江蜡梅、山蜡梅和突托蜡梅,其根、茎、叶、花蕾和果实均可入药;其中柳叶蜡梅的茎、叶可作为新资源食品,具有巨大的开发潜力。蜡梅属植物所含化学成分主要包括挥发... 蜡梅科蜡梅属(Chimonanthus)植物是中国特有的药用植物,包括柳叶蜡梅、浙江蜡梅、山蜡梅和突托蜡梅,其根、茎、叶、花蕾和果实均可入药;其中柳叶蜡梅的茎、叶可作为新资源食品,具有巨大的开发潜力。蜡梅属植物所含化学成分主要包括挥发油类、黄酮类、香豆素类、生物碱类和倍半萜类等,其不同部位的提取物和化学成分具有抗炎、抑菌、抗氧化等药理活性,临床上广泛用于治疗炎症性疾病。综述近年来蜡梅属植物的化学成分、药理活性和临床应用,以期为后续研究开发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蜡梅 食凉茶 化学成分 药理活性 临床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省鄢陵县190个蜡梅品种(品系)花表型多样性分析及综合评价
13
作者 赵彦贝 王秀军 +3 位作者 王静 张纪堂 周丹 李庆卫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0-60,共11页
通过连续调查分析,整理出河南省鄢陵县具有代表性的190个蜡梅〔Chimonanthus praecox(Linn.)Link〕品种(品系,下同),对其16个花表型性状(包括10个质量性状和6个数量性状)进行变异水平、多样性及相关性分析,同时对190个品种进行聚类分析... 通过连续调查分析,整理出河南省鄢陵县具有代表性的190个蜡梅〔Chimonanthus praecox(Linn.)Link〕品种(品系,下同),对其16个花表型性状(包括10个质量性状和6个数量性状)进行变异水平、多样性及相关性分析,同时对190个品种进行聚类分析和综合评价,以期为鄢陵县蜡梅分类、资源库建立以及新优品种研发、鉴定和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鄢陵县蜡梅花型以喇叭型和碗型为主,中被片主要为黄色、椭圆形、先端钝且直伸或外曲、边缘平展,内被片斑晕主要为晕心,爪和花蕾的颜色主要为黄色;质量性状的变异系数(CV)为44.80%~174.00%,其中,花蕾颜色的CV值最大,中被片先端形状的CV值最小;质量性状的Shannon-Weaver多样性指数(H′)为0.86~1.65,其中,花型的H′值最大,中被片先端形状的H′值最小。6个数量性状的CV值为10.99%~30.67%,其中,花径的CV值最大,花被片数的CV值最小;6个数量性状的H′值为1.37~1.98,其中,花被片数的H′值最大,雄蕊数的H′值最小。总体上看,质量性状的CV值明显大于数量性状,H′值小于数量性状。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6个数量性状间存在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相关关系,少部分质量性状间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相关关系,质量性状与数量性状间也存在一定的相关关系。聚类分析结果表明:190个蜡梅品种聚为3组,分别包含85、40和65个蜡梅品种;各组均可进一步分为2个亚组。通过层次分析法(AHP)构建蜡梅综合评价体系,筛选出花径、中被片颜色、着花量和花香作为蜡梅花表型性状评价的重要指标。‘鄢国晴雪’(‘Yanguo Qingxue’)、‘紫气东来’(‘Ziqi Donglai’)、‘白雪公主’(‘Baixue Gongzhu’)、‘卷帘新韵’(‘Juanlian Xinyun’)、‘大花冬绿’(‘Dahua Donglü’)等60个品种综合得分排名靠前、观赏价值较高。综上所述,鄢陵县190个蜡梅品种的变异程度高,具有较高的表型多样性;‘鄢国晴雪’等品种具有很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蜡梅 花表型多样性 聚类分析 相关性分析 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蜡梅CpBEAT3启动子克隆及其互作蛋白的初步验证
14
作者 蔡艳梅 付雪梅 +2 位作者 王华波 杨楠 陈龙清 《山东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7-35,共9页
苯甲醇乙酰基转移酶(benzyl alcohol acetyltransferase,BEAT)能够以苯甲醇和乙酰辅酶A(acetyl-CoA)为底物催化合成乙酸苄酯,是植物乙酸苄酯生物合成代谢途径下游的关键酶。CpBEAT3是蜡梅叶中调控乙酸苄酯生物合成的关键基因,为了解析... 苯甲醇乙酰基转移酶(benzyl alcohol acetyltransferase,BEAT)能够以苯甲醇和乙酰辅酶A(acetyl-CoA)为底物催化合成乙酸苄酯,是植物乙酸苄酯生物合成代谢途径下游的关键酶。CpBEAT3是蜡梅叶中调控乙酸苄酯生物合成的关键基因,为了解析其在蜡梅乙酸苄酯生物合成中的转录调控机制,本研究克隆得到了CpBEAT3基因启动子区序列,使用生物信息学软件预测分析了该基因核心启动子区、顺式作用元件、CpG岛等结构特征,并通过酵母单杂交技术筛选可能与CpBEAT3结合的上游调控因子。结果表明,2115 bp的CpBEAT3核心启动子区可能位于-1844~-1794 bp处,有一个位于-1869~-1459 bp处且长度为410 bp的CpG岛,含有多种与光响应、激素调节、胁迫响应相关的顺式作用元件及多个转录因子结合位点。通过酵母单杂交技术筛选获得1个MYB类的转录因子,可以与CpBEAT3启动子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蜡梅 CpBEAT3基因 乙酸苄酯 启动子 酵母单杂交 互作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神农架蜡梅属一新变种和新变型
15
作者 赵冰 龚梅香 张启翔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31-132,共2页
描述了蜡梅(Chimonanthus praecox L.)一新变种即卷瓣蜡梅,该变种与原变种的主要区别是中花被片高度反卷,中被片颜色为白色或金黄色,主要分布于神农架林区。其中中被片颜色为白色的卷瓣蜡梅可以被看作一个新变型跳枝蜡梅。
关键词 蜡梅 卷瓣蜡梅 跳枝蜡梅 新变种 新变型 神农架林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柳叶蜡梅精油纳米乳液的制备及其性质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杨菲 邱珊莲 刘伟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4-29,共6页
采用超声乳化法制备柳叶蜡梅精油纳米乳液。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柳叶蜡梅精油纳米乳液的最佳制备工艺条件,并进行稳定性、抑菌性和抗氧化活性分析。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为以纳米乳液质量为基准,柳叶蜡梅精油添加量5%、表面活性剂(Span... 采用超声乳化法制备柳叶蜡梅精油纳米乳液。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柳叶蜡梅精油纳米乳液的最佳制备工艺条件,并进行稳定性、抑菌性和抗氧化活性分析。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为以纳米乳液质量为基准,柳叶蜡梅精油添加量5%、表面活性剂(Span20)添加量4%、助表面活性剂(无水乙醇)添加量1%、超纯水添加量90%。在此条件下制备得到的柳叶蜡梅精油纳米乳液的平均粒径为(117.80±0.16)nm,分散指数(PDI)为0.17±0.01,Zeta电位为(-45.03±0.46)mV。制备的柳叶蜡梅精油纳米乳液具有良好的稳定性、抑菌性和抗氧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柳叶蜡梅精油 纳米乳液 稳定性 抑菌性 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种蜡梅属植物种子活力测定方法的比较 被引量:9
17
作者 田伟莉 吴家森 +3 位作者 金水虎 吴英俊 雷珍 袁黎伟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21-23,共3页
用5种方法对蜡梅属(Chimonanthus)3种植物浙江蜡梅(Chimonanthus zhejiangensis M.C.Liu.)、柳叶蜡梅(Ch.salicifolius S.Y.Hu)和蜡梅(Ch.praecox(L.)Link.)的种子进行活力测定,结果表明:氯化三苯四氮唑(TTC)法简单、迅速、结果稳定,是... 用5种方法对蜡梅属(Chimonanthus)3种植物浙江蜡梅(Chimonanthus zhejiangensis M.C.Liu.)、柳叶蜡梅(Ch.salicifolius S.Y.Hu)和蜡梅(Ch.praecox(L.)Link.)的种子进行活力测定,结果表明:氯化三苯四氮唑(TTC)法简单、迅速、结果稳定,是测定蜡梅类种子活力最有效的方法。溴麝香草酚蓝(BTB)法、染料法、纸上荧光法和田间发芽试验虽能测定蜡梅类种子的活力,试验效果不及氯化三苯四氮唑(TTC)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浙江蜡梅 柳叶蜡梅 蜡梅 种子 活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素心蜡梅和红心蜡梅鲜花挥发油成分分析 被引量:17
18
作者 李正国 刘明春 +3 位作者 邓伟 王心宇 王国民 杨迎伍 《精细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985-988,992,共5页
用同时蒸馏萃取法(SDE)提取了素心蜡梅和红心蜡梅鲜花的挥发油,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对其挥发油的化学成分进行了分析鉴定。从素心蜡梅挥发油中鉴定出38种化学成分,占挥发油色谱总峰面积的92.214%;红心蜡梅中鉴定出42种化学成... 用同时蒸馏萃取法(SDE)提取了素心蜡梅和红心蜡梅鲜花的挥发油,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对其挥发油的化学成分进行了分析鉴定。从素心蜡梅挥发油中鉴定出38种化学成分,占挥发油色谱总峰面积的92.214%;红心蜡梅中鉴定出42种化学成分,占挥发油色谱总峰面积的93.689%。素心蜡梅挥发油中相对质量分数较高的成分是z-木罗烯(18.128%)、z-榄香烯(13.640%)、L-乙酸龙脑酯(8.577%)、tau-杜松醇(7.771%)、β-荜澄茄烯(6.588%)等;红心蜡梅挥发油中相对质量分数较高的是榄香醇(16.171%)、z-榄香烯(12.758%)、β-荜澄茄烯(11.501%)、tau-杜松醇(4.649%)、石竹烯(3.947%)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素心蜡梅 红心蜡梅 挥发油 同时蒸馏萃取 气相色谱一质谱联用 香料与香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真如公园蜡梅品种调查及其养护技术
19
作者 郭丽 《乡村科技》 2024年第8期116-120,共5页
在阐述我国蜡梅种质资源概况的基础上,介绍了真如公园及蜡梅科植物概况,总结了真如公园蜡梅品种、特征及树形调查情况,还介绍了针对真如公园蜡梅的养护技术,包括整形修剪、施肥和病虫害防治。通过全面系统的研究,深入了解真如公园蜡梅... 在阐述我国蜡梅种质资源概况的基础上,介绍了真如公园及蜡梅科植物概况,总结了真如公园蜡梅品种、特征及树形调查情况,还介绍了针对真如公园蜡梅的养护技术,包括整形修剪、施肥和病虫害防治。通过全面系统的研究,深入了解真如公园蜡梅种植的实际情况,探讨提出科学有效的管理方法,为公园的美化工作提供理论依据,以促进公园景观品质进一步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蜡梅 品种 整形 真如公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蜡梅枝叶化学成分及其抗病毒活性 被引量:14
20
作者 史琳婧 杨世仙 +2 位作者 毕峻龙 尹革芬 王跃虎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335-1338,共4页
利用各种色谱技术从蜡梅枝叶中共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通过波谱学方法将其鉴定为(+)-Calycan-thine(1)、(-)-Folicanthine(2)、(-)-Chimonanthine(3)、异秦皮啶(4)、3,3'-双异秦皮啶(5)、Euoniside(6)、山奈酚-3-O-芸香糖苷(7)、3,4... 利用各种色谱技术从蜡梅枝叶中共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通过波谱学方法将其鉴定为(+)-Calycan-thine(1)、(-)-Folicanthine(2)、(-)-Chimonanthine(3)、异秦皮啶(4)、3,3'-双异秦皮啶(5)、Euoniside(6)、山奈酚-3-O-芸香糖苷(7)、3,4-二羟基苯乙腈(8)、Di-O-methylcrenatin(9)和Acanthoside B(10)。化合物4~10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发现。采用细胞病变效应法测试了化合物1~5与8对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的抑制活性,化合物2(IC50=58.9±10.2μM;TI=19.3)、3(IC50=68.9±3.1μM;TI=17.9)与8(IC50=80.5±16.9μM;TI>19.9)显示出了弱的抑制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蜡梅 蜡梅 生物碱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