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66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冠心病患者血清环磷酸腺苷反应元件结合蛋白调节转录辅激活因子3及氧化应激指标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
1
作者 李馨 程国杰 +1 位作者 刘佳 王文斌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4年第15期31-35,共5页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血清环磷酸腺苷反应元件结合蛋白调节转录辅激活因子3(CRTC3)及氧化应激指标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1年6月—2023年6月本院收治的154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组,根据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分为轻度硬化组、中...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血清环磷酸腺苷反应元件结合蛋白调节转录辅激活因子3(CRTC3)及氧化应激指标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1年6月—2023年6月本院收治的154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组,根据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分为轻度硬化组、中度硬化组和重度硬化组;另选取154例同期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采用Pearson法分析血清CRTC3及氧化应激指标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指标的相关性。结果研究组血清CRTC3、丙二醛(MDA)、颈动脉斑块面积和中层内膜厚度(IMT)高于或大于对照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硬化组、中度硬化组和重度硬化组血清CRTC3、MDA、颈动脉斑块面积和IMT依次升高或增大,SOD、GSH-Px水平依次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清CRTC3、MDA水平与颈动脉斑块面积、IMT呈正相关(P<0.05),SOD、GSH-Px与颈动脉斑块面积、IMT呈负相关(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显示,CRTC3、SOD、MDA和GSH-Px联合诊断重度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990(95%CI:0.982~0.998),灵敏度为96.27%,特异度为76.28%。4项指标联合诊断的价值高于各指标单独诊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_(联合-CRTC3)=2.723,Z_(联合-SOD)=2.698,Z_(联合-MDA)=2.673,Z_(联合-GSH-Px)=2.803,P均<0.05)。结论冠心病患者血清CRTC3、MDA水平显著升高,SOD、GSH-Px水平显著降低;血清CRTC3、氧化应激水平均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环磷酸腺苷反应元件结合蛋白调节转录辅激活因子3 氧化应激 颈动脉粥样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阴性乳腺癌中细胞分裂蛋白调节因子1的表达及新辅助化疗对其表达的影响
2
作者 金晓霞 刘玉山 +3 位作者 陈鑫焱 徐强 於海燕 李春笋 《安徽医药》 CAS 2024年第12期2488-2491,I0010,共5页
目的探讨细胞分裂蛋白调节因子1(PRC1)在三阴性乳腺癌(TNBC)组织中的表达及新辅助化疗对其表达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收集南通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病理科2010-2018年存档的、经过手术的乳腺癌病人组织,利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检测PRC1在5... 目的探讨细胞分裂蛋白调节因子1(PRC1)在三阴性乳腺癌(TNBC)组织中的表达及新辅助化疗对其表达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收集南通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病理科2010-2018年存档的、经过手术的乳腺癌病人组织,利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检测PRC1在55例正常乳腺组织、49例腔面型乳腺癌、40例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过表达型乳腺癌及40例TNBC样本中的表达,比较各组别中PRC1的表达差异。统计分析PRC1的表达水平与TNBC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相关性。比较TNBC新辅助化疗前后PRC1的表达变化。结果PRC1在正常乳腺组织、腔面型乳腺癌、HER-2过表达型乳腺癌、TNBC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27%(4/55)、30.61%(15/49)、32.50%(13/40)和95.00%(38/40)。PRC1在TNBC中的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其他类型(P<0.017),并且与脉管侵犯和淋巴结转移具有正相关性(P<0.05)。新辅助化疗后,TNBC中PRC1的表达明显下降,降为52.50%(21/40)。结论PRC1在TNBC中的表达明显高于其他类型乳腺癌,并与其脉管侵犯、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新辅助化疗可以显著降低PRC1的表达。因此,PRC1有望成为TNBC诊断和防治的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阴性乳腺癌 细胞分裂蛋白调节因子1 新辅助化疗 免疫组织化学 临床病理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分裂1蛋白调节因子在消化系统肿瘤治疗中的指导价值
3
作者 刘一锋 冉义洪 车旭 《肝癌电子杂志》 2024年第4期27-35,共9页
目的:运用生物信息学工具分析细胞分裂1蛋白调节因子(protein regulating cytokinesis 1,PRC1)在消化系统肿瘤中的表达情况、生物学功能及其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基于公共数据库分析PRC1在消化系统肿瘤中的表达量、共表达基因与生物... 目的:运用生物信息学工具分析细胞分裂1蛋白调节因子(protein regulating cytokinesis 1,PRC1)在消化系统肿瘤中的表达情况、生物学功能及其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基于公共数据库分析PRC1在消化系统肿瘤中的表达量、共表达基因与生物学作用机制、免疫学调控特点及基因突变位点阐释,评估PRC1基因突变对消化系统肿瘤预后的影响。结果:PRC1在胆管癌、结肠癌、肝癌、胰腺癌、直肠癌、胃癌中均高表达,且PRC1权重基因高度共表达,共同影响消化系统肿瘤的生物学进程。PRC1和权重基因集在基因本体(gene ontology,GO)富集分析中主要富集在有丝分裂相关条目。在免疫促癌方面,PRC1在胃癌和胰腺癌中对B细胞、CD4^(+)T细胞、CD8^(+)T细胞等免疫细胞发挥调控作用。PRC1以深度缺失、浅缺失、二倍体突变、扩增等多种突变形式影响消化系统肿瘤的生物学过程。PRC1片段上各位点以错义突变、截短为主要突变形式影响PRC1的翻译表达,进而影响消化系统肿瘤的生物学过程。PRC1高表达影响胃癌、胰腺癌的预后,PRC1突变预示消化系统肿瘤患者预后不良。结论:PRC1在消化系统肿瘤中的高表达及突变是导致消化系统肿瘤进展和影响患者预后的高风险因素,研究PRC1及突变将进一步指导临床治疗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分裂1蛋白调节因子 消化系统肿瘤 生物信息学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蛋白调节剂对梨花粉原位萌发和花粉管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赵彩平 张绍铃 +2 位作者 徐国华 吴俊 刘招龙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702-705,共4页
用荧光显微镜观察了G蛋白调节剂处理柱头后对梨花粉萌发和花粉管伸长的影响,结果表明:1)G蛋白激活剂霍乱毒素(CTX)处理柱头后进行自花授粉,授粉后24h和48h,可明显促进自花花粉的萌发;而G蛋白抑制剂百日咳毒素(PTX)处理柱头后异花授粉则... 用荧光显微镜观察了G蛋白调节剂处理柱头后对梨花粉萌发和花粉管伸长的影响,结果表明:1)G蛋白激活剂霍乱毒素(CTX)处理柱头后进行自花授粉,授粉后24h和48h,可明显促进自花花粉的萌发;而G蛋白抑制剂百日咳毒素(PTX)处理柱头后异花授粉则抑制异花花粉萌发。2)CTX处理柱头后自花授粉对自花花粉管的生长具有促进作用;而PTX处理柱头后异花授粉,表现出对异花花粉管生长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粉 花柱 G蛋白调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肌球蛋白调节性轻链在慢性心力衰竭大鼠心室肌的表达变化 被引量:3
5
作者 吴钢 黄从新 +2 位作者 江洪 陈静茹 凃欣 《微循环学杂志》 2011年第4期17-18,22,I0001,I0002,共5页
目的:检测肌球蛋白调节性轻链(MYL2)在慢性心衰大鼠心室肌的表达变化。方法:建立腹主动脉缩窄大鼠慢性心衰模型,采用免疫组化染色和集成光学密度(IOD)定量观测MYL2在心室肌的表达及其表达程度,并与假手术组对照分析。结果:心衰组大鼠左... 目的:检测肌球蛋白调节性轻链(MYL2)在慢性心衰大鼠心室肌的表达变化。方法:建立腹主动脉缩窄大鼠慢性心衰模型,采用免疫组化染色和集成光学密度(IOD)定量观测MYL2在心室肌的表达及其表达程度,并与假手术组对照分析。结果:心衰组大鼠左室收缩末压(LVSP)、左室内压上升最大速率(+dp/dtmax)、左室内压下降最大速率(-dp/dtmax)显著低于假手术组,左室舒张末压(LVEDP)显著高于假手术组(P均<0.01)。免疫组化染色示心衰组心室肌MYL2表达显著低于假手术组;心衰组染色标本的平均IOD为(47.12±12.08)×106,假手术组为(97.77±36.21)×106,前者显著低于后者(P<0.01)。结论:心室肌MYL2表达的显著降低可能是慢性心衰发生的重要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 肌球蛋白调节性轻链 大鼠 动物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肌球蛋白调节性轻链磷酸化在慢性心力衰竭发生机制中的作用 被引量:2
6
作者 胡珊 吴钢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165-1168,共4页
胚胎时期,肌球蛋白调节性轻链2(myosin regulatory light chain,MYL2)在心脏的发育与功能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MYL2(也称MLC2)的基因突变与肥厚型心肌病有关。MYL2突变可影响肌球蛋白的结构和功能,导致肥厚型心肌病、扩张型心肌病甚至... 胚胎时期,肌球蛋白调节性轻链2(myosin regulatory light chain,MYL2)在心脏的发育与功能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MYL2(也称MLC2)的基因突变与肥厚型心肌病有关。MYL2突变可影响肌球蛋白的结构和功能,导致肥厚型心肌病、扩张型心肌病甚至慢性心力衰竭的发生。同时,MYL2的磷酸化在心肌收缩、心室扭转、心脏功能和疾病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球蛋白调节性轻链 慢性心力衰竭 磷酸化 心肌收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肌球蛋白调节性轻链磷酸化在心脏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7
作者 王顺(综述) 吴铜(审校) 《心血管病学进展》 CAS 2016年第6期629-632,共4页
肌球蛋白调节性轻链可通过磷酸化调节心肌收缩、肥大、程序性细胞死亡、纤维化和扭转,从而影响心脏功能。虽然肌球蛋白调节性轻链磷酸化的功能和作用机制并不完全清楚,但磷酸化的异常与心脏疾病具有明显相关性。现就肌球蛋白调节性轻链... 肌球蛋白调节性轻链可通过磷酸化调节心肌收缩、肥大、程序性细胞死亡、纤维化和扭转,从而影响心脏功能。虽然肌球蛋白调节性轻链磷酸化的功能和作用机制并不完全清楚,但磷酸化的异常与心脏疾病具有明显相关性。现就肌球蛋白调节性轻链磷酸化的主要功能、作用机制及其在心脏疾病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心脏疾病的研究、治疗奠定基础和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球蛋白调节性轻链 磷酸化 心肌肥厚 程序性细胞死亡 纤维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血吸虫肌球蛋白调节轻链的原核克隆表达及虫期转录特异性
8
作者 钱门宝 徐斌 +3 位作者 孔娟 鞠川 冯正 胡薇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7-20,共4页
目的在原核系统中克隆表达日本血吸虫肌球蛋白调节轻链(SjMRLC)并分析其基因的虫期转录特异性。方法根据SjMRLC的核苷酸序列(GenBank登录号为AY815219)设计特异性引物,PCR扩增目的基因,并克隆入原核表达载体pGEX4T-3;转至大肠埃希菌BL21... 目的在原核系统中克隆表达日本血吸虫肌球蛋白调节轻链(SjMRLC)并分析其基因的虫期转录特异性。方法根据SjMRLC的核苷酸序列(GenBank登录号为AY815219)设计特异性引物,PCR扩增目的基因,并克隆入原核表达载体pGEX4T-3;转至大肠埃希菌BL21株,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IPTG)诱导表达;蛋白质印迹分析(Western blotting)鉴定表达产物;提取日本血吸虫各虫期总RNA,反转录成cDNA,PCR扩增分析SjMRLC基因的虫期转录特异性。结果构建pGEX 4T-3/SjMRLC重组质粒,测序表明插入的外源基因片段正确,诱导表达获得带有GST标签的可溶性蛋白(Mr49000);虫期转录特异性分析显示该基因在日本血吸虫各个虫期均有转录,且水平一致。结论成功获得可溶性的带有GST标签的SjMRLC;SjMRLC是管家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血吸虫 肌球蛋白调节轻链 克隆 表达 虫期转录特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蛋白调节剂和花柱S-核糖核酸酶对花粉管生长及其钙离子浓度的影响
9
作者 赵彩平 徐国华 +2 位作者 张绍铃 刘珠琴 王春雷 《植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395-401,共7页
以‘丰水’和‘幸水’梨花柱及花粉为试材,用激光共聚焦显微技术,研究了离体条件下G蛋白活性调节剂和花柱S-RNA酶对花粉管生长及其游离Ca^(2+)浓度的影响。结果表明:G蛋白激活剂CTX可促进花粉管生长,且可解除花柱S-RNA酶对自身花粉管生... 以‘丰水’和‘幸水’梨花柱及花粉为试材,用激光共聚焦显微技术,研究了离体条件下G蛋白活性调节剂和花柱S-RNA酶对花粉管生长及其游离Ca^(2+)浓度的影响。结果表明:G蛋白激活剂CTX可促进花粉管生长,且可解除花柱S-RNA酶对自身花粉管生长的抑制作用;G蛋白抑制荆PTX和花柱S-RNA酶共同处理使异体的花粉管生长受到抑制。CTX处理使花粉管尖端区的[Ca^(2+)]_i明显升高,花柱S-RNA酶处理引起自身花粉管尖端区的[Ca^(2+)]_i梯度消失;CTX和花柱S-RNA酶共同处理则使自身花粉管内的[Ca^(2+)J_i表现出两者单独处理时的综合特征;而花柱S-RNA酶和PTX共同处理后,异体的花粉管内[Ca^(2+)]_i表现出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蛋白调节 花柱S-核糖核酸酶 花粉管 Ca^2+信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鱼诺卡氏菌动力蛋白调节蛋白robl/LC7的亚细胞定位和功能初步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夏立群 陈锐敏 +5 位作者 廖保山 苏泽杰 徐亮 童邦卓 黄嘉慧 鲁义善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419-430,共12页
鱼类诺卡氏菌病是一种慢性系统性肉芽肿疾病,鱼诺卡氏菌是其主要病原。鱼诺卡氏菌全基因组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了一个可能靶向定位于宿主细胞线粒体的分泌蛋白——动力蛋白调节蛋白robl/LC7。为了对鱼诺卡氏菌robl/LC7的亚细胞定... 鱼类诺卡氏菌病是一种慢性系统性肉芽肿疾病,鱼诺卡氏菌是其主要病原。鱼诺卡氏菌全基因组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了一个可能靶向定位于宿主细胞线粒体的分泌蛋白——动力蛋白调节蛋白robl/LC7。为了对鱼诺卡氏菌robl/LC7的亚细胞定位和功能进行初步研究,实验对鱼诺卡氏菌robl/LC7进行了基因克隆、真核表达重组质粒构建、分泌蛋白鉴定、亚细胞定位、过表达和凋亡检测。结果显示,成功克隆了鱼诺卡氏菌robl/LC7基因并构建了其真核表达质粒p EGFP-robl/LC7和pc DNA-robl/LC7;鱼诺卡氏菌分泌蛋白质谱鉴定证实robl/LC7为分泌蛋白;亚细胞定位研究显示robl/LC7-GFP融合蛋白呈全细胞分布,不与线粒体共定位;凋亡检测发现robl/LC7过表达能诱导FHM细胞凋亡。研究表明,鱼诺卡氏菌robl/LC7是一个不与线粒体共定位的分泌蛋白,其可能通过参与细胞凋亡调控,协助鱼诺卡氏菌在宿主体内生存和免疫逃避,并在鱼诺卡氏菌的致病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诺卡氏菌 动力蛋白调节蛋白robl/LC7 分泌蛋白 亚细胞定位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酸酶和肌动蛋白调节因子1的研究进展
11
作者 赵唯 杨文琼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2年第8期1438-1442,共5页
磷酸酶和肌动蛋白调节因子1(PHACTR1)是磷酸酶和肌动蛋白调节因子家族的成员之一,可能在内皮细胞凋亡、血管生成、氧化应激和炎症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且PHACTR1与冠状动脉疾病、神经系统疾病、肿瘤等有关。综述PHACTR1的结构、功能及... 磷酸酶和肌动蛋白调节因子1(PHACTR1)是磷酸酶和肌动蛋白调节因子家族的成员之一,可能在内皮细胞凋亡、血管生成、氧化应激和炎症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且PHACTR1与冠状动脉疾病、神经系统疾病、肿瘤等有关。综述PHACTR1的结构、功能及其与相关疾病的关系,以期为疾病的分子诊断、靶向治疗及发生发展机制的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酶和肌动蛋白调节因子1 多态性表达 作用机制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肌球蛋白调节蛋白1对ApoE敲除小鼠糖脂代谢的影响
12
作者 文京晶 崔雨萌 +3 位作者 雷霆雯 姚伟娟 曾柱 吴宁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27-32,52,共7页
目的研究原肌球蛋白调节蛋白1(Tmod1)对载脂蛋白E(ApoE)基因敲除小鼠的糖脂代谢的影响。方法将心脏过表达而全身其他部位敲除Tmod1的小鼠(TOT/Tmod1-/-)与ApoE-/-小鼠杂交获得ApoE和Tmod1的双敲小鼠(ApoE-/-/TOT/Tmod1-/-)。对ApoE-/-... 目的研究原肌球蛋白调节蛋白1(Tmod1)对载脂蛋白E(ApoE)基因敲除小鼠的糖脂代谢的影响。方法将心脏过表达而全身其他部位敲除Tmod1的小鼠(TOT/Tmod1-/-)与ApoE-/-小鼠杂交获得ApoE和Tmod1的双敲小鼠(ApoE-/-/TOT/Tmod1-/-)。对ApoE-/-小鼠和双敲小鼠进行高脂饮食喂养,检测2种小鼠的体质量改变、脂肪含量、血脂水平、口服糖耐量(OGTT)和胰岛素耐量(ITT)。对肝脏和皮肤进行组织学分析。结果双敲小鼠较ApoE-/-小鼠体质量减轻,体脂含量降低(P<0.05)。但喂养高脂饮食8周后,双敲小鼠体质量增加量、皮下脂肪组织的厚度、三酰甘油和总胆固醇水平均高于ApoE-/-小鼠(P<0.05),而脂肪肝、口服葡萄糖耐量和胰岛素耐受水平则明显降低(P<0.05)。结论Tmod1参与调节高脂饮食引起的ApoE-/-小鼠糖脂代谢水平的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载脂蛋白E(ApoE) 糖脂代谢 原肌球蛋白调节蛋白1 高脂饮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醇调节素结合蛋白调节辛伐他汀对血管平滑肌细胞的作用
13
作者 张丽丽 戴秋艳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627-632,655,共7页
目的观察辛伐他汀对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是否存在双向作用,是否通过固醇调节素结合蛋白(SREBPs)调节起作用。方法①培养大鼠原代VSMCs,观察不同浓度辛伐他汀对VSMCs增殖、迁移的影响,以及SREBP-1、SREBP-2 mRNA在VSMCs的表达。②建立... 目的观察辛伐他汀对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是否存在双向作用,是否通过固醇调节素结合蛋白(SREBPs)调节起作用。方法①培养大鼠原代VSMCs,观察不同浓度辛伐他汀对VSMCs增殖、迁移的影响,以及SREBP-1、SREBP-2 mRNA在VSMCs的表达。②建立大鼠动脉粥样硬化血管损伤模型,分为动脉粥样硬化损伤组(n=6)、低剂量辛伐他汀组(n=6)和高剂量辛伐他汀组(n=6);另设正常对照(假手术)组(n=8)。低剂量和高剂量辛伐他汀组每天1次灌胃给药,剂量分别为0.5 mg·kg^(-1)·d^(-1)和2.5 mg·kg^(-1)·d^(-1),正常对照组和动脉粥样硬化损伤组喂予等量生理盐水,4周后处死动物。酶法测定各组血脂水平,检测胸主动脉和左颈总动脉内膜/(内膜+中膜)比值。RT-PCR法检测SREBP-1、SREBP-2 mRNA在血管的表达。结果细胞及动物实验均证明辛伐他汀对VSMCs增殖和迁移无双向调节作用。低剂量辛伐他汀对VSMCs的增殖和迁移无促进作用,高剂量辛伐他汀抑制VSMCs增殖和迁移,且这种作用呈剂量依赖性但不依赖他汀的调脂性。辛伐他汀能激活VSMCs的SREBP-1、SREBP-2 mRNA表达,且高浓度辛伐他汀SREBP-1、SREBP-2 mRNA表达显著。结论辛伐他汀可能通过激活SREBPs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和迁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醇调节素结合蛋白 辛伐他汀 血管平滑肌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醇调节素结合蛋白调节他汀类药物对血管平滑肌细胞作用
14
作者 张丽丽 戴秋艳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08年第4期737-739,共3页
他汀类药物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的多向作用。其多向作用机制与他汀分子结构及其代谢过程有关,固醇调节素结合蛋白(SREBP)参与调节。他汀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的增生和迁移,激活VSMC的SREBPs,抑制VSMC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 他汀类药物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的多向作用。其多向作用机制与他汀分子结构及其代谢过程有关,固醇调节素结合蛋白(SREBP)参与调节。他汀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的增生和迁移,激活VSMC的SREBPs,抑制VSMC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本文综述SREBP调节他汀类药物对VSMC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醇调节素结合蛋白 他汀类药物 血管平滑肌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肌动蛋白调节剂在胰腺癌细胞中的表观遗传学作用
15
作者 杨亚利 容雄飞 +2 位作者 朱国松 孟凡民 张加强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20年第8期1332-1335,共4页
目的探讨肌动蛋白调节剂(Enabled homolog,ENAH)在胰腺癌(Pancreatic cancer,PC)的表达及其对胰腺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机制。方法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RT-PCR)、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分别检测ENAH在胰腺癌细胞株的... 目的探讨肌动蛋白调节剂(Enabled homolog,ENAH)在胰腺癌(Pancreatic cancer,PC)的表达及其对胰腺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机制。方法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RT-PCR)、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分别检测ENAH在胰腺癌细胞株的表达量及信号通路蛋白验证。小干扰RNA(siRNA)转染的SW1990、CFPAC-1、PANC-1作为实验组,以转染阴性对照(NC)的SW1990、CFPAC-1、PANC-1作为对照组,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转染效率。平板克隆实验检测SW1990、CFPAC-1、PANC-1的增殖能力;流式细胞术检测CFPAC-1、PANC-1的凋亡率分布。结果3株胰腺癌细胞中的表达量(3.92±0.82;4.28±0.36;4.08±0.56)较正常胰腺导管上皮细胞株的表达量(1.26±0.36)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平板克隆实验中实验组SW1990细胞株集落形成数量较阴性对照组(185.30±9.45、76.33±7.31、97.00±7.21)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FPAC-1细胞株集落形成数量较阴性对照组(160.44±8.23、87.36±8.28、71.15±6.12)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ANC-1细胞株集落形成数量较阴性对照组(173.20±6.21、50.37±6.87、32.88±3.34)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SW1990、CFPAC-1、PANC-1细胞凋亡率较阴性对照组[(14.52±2.92)%、(12.46±2.52)%、(4.12±0.92)%],[(13.59±2.02)%、(14.32±1.98)%、(4.53±0.28)%],[(17.54±3.12)%、(16.93±2.54)%、(3.92±0.17)%]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ENAH在胰腺癌组织及细胞中高表达,降低ENAH表达后可抑制胰腺癌细胞的增殖,促进胰腺癌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动蛋白调节 胰腺癌 增殖 凋亡 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表达神经调节蛋白1的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促进小鼠皮肤创面愈合 被引量:1
16
作者 胡涛涛 刘兵 +7 位作者 陈诚 殷宗银 阚道洪 倪杰 叶凌霄 郑祥兵 严敏 邹勇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343-1349,共7页
背景:神经调节蛋白1具有促进细胞增殖、分化以及血管生长等特性。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是组织工程领域重要的种子细胞,已被证实参与组织修复及再生过程。目的:构建过表达神经调节蛋白1的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探究其增殖、迁移能力以及对创... 背景:神经调节蛋白1具有促进细胞增殖、分化以及血管生长等特性。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是组织工程领域重要的种子细胞,已被证实参与组织修复及再生过程。目的:构建过表达神经调节蛋白1的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探究其增殖、迁移能力以及对创面愈合的影响。方法:(1)体外分离培养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并对其进行鉴定;(2)构建神经调节蛋白1过表达慢病毒,将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分为空载组、神经调节蛋白1组、对照组,分别转染空载慢病毒、过表达神经调节蛋白1慢病毒,对照组不进行转染;(3)EdU实验检测各组细胞增殖能力,Transwell实验检测各组细胞迁移能力;(4)构建C57BL/6小鼠创面损伤模型,随机分成对照组、空载组和神经调节蛋白1组,每组8只,分别在创面局部多点均匀注射1 mL转染空载慢病毒或转染过表达神经调节蛋白1慢病毒的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对照组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5)造模后1,7,14 d观察创面愈合情况,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创面愈合组织学变化,免疫组化观察创面CD31的表达。结果与结论:(1)成功构建过表达神经调节蛋白1的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细胞内神经调节蛋白1的mRNA、蛋白表达较空载组明显上调(P<0.05);(2)过表达神经调节蛋白1促进了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的迁移(P<0.01)和增殖(P<0.05);(3)过表达神经调节蛋白1的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促进了小鼠创面愈合(P<0.05)和创面的血管生成(P<0.05)。结果表明,过表达神经调节蛋白1提高了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的增殖和迁移能力,以及增强了促进创面愈合和创面血管生成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 神经调节蛋白1 过表达 细胞增殖 细胞迁移 小鼠 创面 愈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β_(2)-肾上腺素能受体通过β-抑制蛋白/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通路在病毒性心肌炎中的机制研究
17
作者 孙艳艳 师艳莉 +2 位作者 程浩洋 沈玉珏 田洪森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25年第1期52-56,共5页
目的:探究β_(2)-肾上腺素能受体(β_(2)-AR)通过β-抑制蛋白(β-arrestin)/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RK1/2)通路在病毒性心肌炎(VMC)小鼠心肌损伤中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将40只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VMC组、抑制β_(2)-AR组及抑制β-arres... 目的:探究β_(2)-肾上腺素能受体(β_(2)-AR)通过β-抑制蛋白(β-arrestin)/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RK1/2)通路在病毒性心肌炎(VMC)小鼠心肌损伤中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将40只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VMC组、抑制β_(2)-AR组及抑制β-arrestin组,每组10只。超声心动图检测小鼠Tie指数、射血分数(EF)及左室短轴缩短率(FS)。HE染色检测心肌组织病理结构;Tunel试剂盒检测心肌凋亡水平;免疫荧光染色检测心肌组织β_(2)-AR、β-arrestin、ERK1/2蛋白水平;ELISA试剂盒检测血清肌酸激酶(CK)、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含量。结果:与对照组比较,VMC组小鼠Tie指数增加,EF、FS减少(均P<0.05),小鼠心肌组织结构疏松紊乱、炎性细胞大量浸润,心肌细胞凋亡增加,心肌组织β_(2)-AR、β-arrestin及ERK1/2表达增加,血清CK与AST含量增加(均P<0.05);与VMC组比较,抑制β_(2)-AR组小鼠Tie指数减少,EF、FS增加(均P<0.05),小鼠心肌组织损伤改善,心肌细胞凋亡减少,心肌组织β_(2)-AR、β-arrestin及ERK1/2表达减少。与VMC组比较,抑制β-arrestin组小鼠心肌组织β-arrestin及ERK1/2表达减少,血清CK与AST含量减少(均P<0.05)。结论:抑制β_(2)-AR可通过下调β-arrestin/ERK1/2通路改善VMC小鼠心功能异常及心肌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性心肌炎 β_(2)-肾上腺素能受体 β-抑制蛋白/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通路 心肌损伤 心功能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衰反应调节蛋白在视神经损伤中的作用
18
作者 朱裕椿 席鑫源 +1 位作者 杨珍 冯东福 《基础医学与临床》 CAS 2025年第1期102-106,共5页
脑衰反应调节蛋白(CRMPs),也被称为二氢嘧啶酶样蛋白,包含5个家族成员(CRMP1、CRMP2、CRMP3、CRMP4、CRMP5)。在中枢神经系统中,CRMPs主要参与神经元的分化迁移、突触可塑性和神经突的生长发育、导向延伸等多种生理过程。近期研究发现... 脑衰反应调节蛋白(CRMPs),也被称为二氢嘧啶酶样蛋白,包含5个家族成员(CRMP1、CRMP2、CRMP3、CRMP4、CRMP5)。在中枢神经系统中,CRMPs主要参与神经元的分化迁移、突触可塑性和神经突的生长发育、导向延伸等多种生理过程。近期研究发现视神经损伤后,通过抑制或降低CRMPs的磷酸化可以影响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s)的存活及其轴突再生,这可能会为未来视神经损伤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衰反应调节蛋白 视神经损伤 视网膜神经节细胞 轴突再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周期昼夜调节蛋白1与胃癌患者早期复发风险相关性
19
作者 丁志翔 刘郁 于鹏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25年第2期173-176,共4页
目的 探讨周期昼夜调节蛋白1(PER1)表达水平与胃癌患者免疫浸润及早期复发风险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22年1—12月在新疆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行手术治疗的胃癌患者194例。术中留取病灶组织检测PER1表达水平以及免疫浸润情况,根据PER1免... 目的 探讨周期昼夜调节蛋白1(PER1)表达水平与胃癌患者免疫浸润及早期复发风险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22年1—12月在新疆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行手术治疗的胃癌患者194例。术中留取病灶组织检测PER1表达水平以及免疫浸润情况,根据PER1免疫组化结果将所有患者分为PER1高表达组(79例)和低表达组(115例),分析PER1表达水平与免疫浸润及早期进展之间的相关性;随访1年,按照预后将所有患者分为进展组(77例)和未进展组(117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资料之间的差异。结果 进展组肿瘤直径及TNM分期为Ⅲ期占比高于未进展组,术后标准辅助治疗占比及PER1 mRNA表达量显著低于未进展组及低分化占比显著高于未进展组(P<0.05)。PER1 mRNA(HR=0.129)、术后标准辅助治疗(HR=0.334)及TNM分期Ⅰ期(HR=0.154)是影响胃癌患者进展的保护因素,肿瘤直径(HR=2.137)是影响胃癌患者病情进展的危险因素(P<0.05)。PER1低表达组患者中CD3+、CD4+、CD8+及CD68+阳性率显著低于PER1高表达组(P<0.05)。结论 PER1高表达水平与胃癌患者早期复发率下降呈正相关,而这一点与PER1高表达胃癌患者具有更好的免疫功能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免疫浸润 周期昼夜调节蛋白1 早期复发 免疫组化 随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调节蛋白1在鼻咽癌组织中的表达变化及其与预后的关系
20
作者 秦恒 惠明旭 +8 位作者 陆东兰 白雪 廖雪阳 岳家奎 刘露莎 全玉秀 王文秀 唐施艳 范辉 《山东医药》 2025年第2期30-34,共5页
目的观察鼻咽癌组织中神经调节蛋白1(NRG1)的表达变化,并分析其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RT-PCR法检测20例新鲜鼻咽癌组织与癌旁组织中的NRG1 mRNA,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83例鼻咽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的NRG1蛋白,分析NRG1蛋白表达与鼻咽... 目的观察鼻咽癌组织中神经调节蛋白1(NRG1)的表达变化,并分析其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RT-PCR法检测20例新鲜鼻咽癌组织与癌旁组织中的NRG1 mRNA,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83例鼻咽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的NRG1蛋白,分析NRG1蛋白表达与鼻咽癌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采用Kaplain-Maier曲线分析比较不同NRG1蛋白表达患者的生存情况,采用Cox回归分析鼻咽癌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鼻咽癌组织中NRG1 mRNA表达及NRG1蛋白高表达率高于癌旁组织(P均<0.05)。NRG1蛋白高表达与鼻咽癌分化程度、T分期、淋巴结转移和临床分期有关(P均<0.05)。NRG1蛋白高表达鼻咽癌患者总生存期(OS)短于NRG1低表达患者(P<0.01)。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NRG1表达(HR=3.23,95%CI 1.62~6.41)、肿瘤分化程度(HR=2.65,95%CI 1.42~4.95)、T分期(HR=2.14,95%CI 1.09~4.21)、临床分期(HR=1.93,95%CI 1.02~3.66)是OS的影响因素,将以上因素纳入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NRG1表达(HR=2.25,95%CI 1.01~4.99)、肿瘤分化程度(HR=2.01,95%CI 1.04~3.89)是OS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鼻咽癌组织中NRG1 mRNA及蛋白表达增高,NRG1蛋白可能参与了鼻咽癌的发生发展,并与鼻咽癌患者的预后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神经调节蛋白1 总生存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