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6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环磷酸腺苷/蛋白激酶A/环磷酸腺苷反应元件结合蛋白通路探究丙泊酚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神经功能改善机制
1
作者 王岩英 周进国 +2 位作者 刘晓宁 王芳 张光信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4期455-461,共7页
目的:基于环磷酸腺苷/蛋白激酶A/环磷酸腺苷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AMP/PKA/CREB)通路探究丙泊酚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神经功能的改善机制。方法:采用改良线栓法缺血2 h,再灌注24 h建立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CIRI)模型,将造模成功大鼠... 目的:基于环磷酸腺苷/蛋白激酶A/环磷酸腺苷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AMP/PKA/CREB)通路探究丙泊酚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神经功能的改善机制。方法:采用改良线栓法缺血2 h,再灌注24 h建立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CIRI)模型,将造模成功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和丙泊酚低(1 mg/ml)、中(2.5 mg/ml)、高剂量(5 mg/ml)组,各12只,另设含有12只大鼠的假手术组。分组后即开始给药,1次/d,共4周,末次给药12 h后,采用改良神经功能评分(mNSS)法进行神经缺损评分;采用TTC染色法检测脑梗死面积;HE、Nissl染色进行神经元细胞及尼氏小体形态学观察;Tunel法进行神经元细胞凋亡检测;Elisa法检测脑组织cAMP、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神经生长因子(NGF)含量;免疫荧光法检测脑组织环磷酸腺苷(cAMP)、p-PKA、p-CREB阳性细胞数及其蛋白共表达阳性细胞数;Western blot法检测脑组织PKA、p-PKA、CREB、p-CREB蛋白表达量。结果:模型组大鼠比较假手术组大鼠的mNSS评分、脑梗死面积百分比显著增加(均P<0.05),HE染色和Nissl染色可见明显的神经元细胞损伤和尼氏小体破坏,脑组织cAMP、BDNF、NGF含量和PKA、p-PKA、CREB、p-CREB蛋白表达量显著下降,模型组大鼠比较假手术组大鼠的cAMP、p-PKA、p-CREB阳性细胞数和蛋白共表达阳性细胞数也明显下降(均P<0.05)。与模型组比较,丙泊酚给药组大鼠mNSS评分、脑梗死面积百分比显著降低(均P<0.05),HE染色和Nissl染色可见神经元细胞损伤和尼氏小体破坏有不同程度改善,脑组织cAMP、BDNF、NGF含量和PKA、p-PKA、CREB、p-CREB蛋白表达量显著升高(均P<0.05),cAMP、p-PKA、p-CREB阳性细胞数及其蛋白共表达阳性细胞数均显著升高(均P<0.05)。结论:丙泊酚可能通过cAMP/PKA/CREB通路改善CIRI大鼠神经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泊酚 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神经功能 蛋白激酶A 效应元件结合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蛋白激酶A部分通过环磷腺苷效应元件结合蛋白信号防止足细胞凋亡 被引量:2
2
作者 向芃 谢可炜 +2 位作者 姜金星 倪兆慧 顾乐怡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6-12,共7页
目的 探讨转录因子环磷腺苷效应元件结合蛋白(CREB)在蛋白激酶A(PKA)信号防止足细胞损伤中的作用。方法 使用条件永恒的小鼠足细胞株(5P12)14~25代分化的足细胞进行研究,细胞分为对照组、阿霉素(ADR)处理组(ADR组)和PKA特异... 目的 探讨转录因子环磷腺苷效应元件结合蛋白(CREB)在蛋白激酶A(PKA)信号防止足细胞损伤中的作用。方法 使用条件永恒的小鼠足细胞株(5P12)14~25代分化的足细胞进行研究,细胞分为对照组、阿霉素(ADR)处理组(ADR组)和PKA特异性激动剂(pCPT-cAMP)预孵育+ADR刺激组(pCPT-cAMP+ADR组)。CCK-8法检测细胞毒性;Western blotting检测足细胞内被切割的半胱氨酸蛋白酶-3(cleaved caspase-3)表达;siRNA抑制细胞内CREB表达,免疫荧光共聚焦显微镜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磷酸化CREB(p-CREB)的定位和表达。结果 ADR诱导足细胞内cleaved caspase-3表达升高,pCPT-cAMP预孵育可显著降低ADR诱导的cleaved caspase-3表达上升。ADR使足细胞减少为原来的(40.45±6.78)%,pCPT-cAMP预孵育使细胞数量恢复为原来的(69.8±5.48)%。Western blotting检测结果显示:pCPT-cAMP分别预孵育5、15 min可使足细胞总蛋白中p-CREB表达分别上升(105.64±38.21)%和(98.61±41.03)%,细胞核内p-CREB的表达上升(114.52±11.28)%和(118.84±14.44)%。免疫荧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显示pCPT-cAMP主要引起细胞核内p-CREB表达上升。siRNA可使足细胞CREB蛋白表达下降为原来的(25.1±2.44)%,且pCPT-cAMP预孵育不能防止ADR诱导的cleaved caspase-3表达升高。结论 转录因子CREB介导了PKA信号对足细胞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足细胞 蛋白激酶A 效应元件结合蛋白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恩格列净调节AMP依赖蛋白激酶/蛋白激酶B/环磷腺苷效应元件结合蛋白信号通路对肺动脉高压大鼠肺血管重构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童凯 罗红兰 《临床内科杂志》 CAS 2023年第5期338-342,共5页
目的探讨恩格列净调节AMP依赖蛋白激酶(AMPK)/蛋白激酶B(AKT)/环磷腺苷效应元件结合蛋白(CREB)信号通路对肺动脉高压(PH)大鼠肺血管重构的影响。方法将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PH组、恩格列净低、中、高剂量组、恩格列净+Compound C... 目的探讨恩格列净调节AMP依赖蛋白激酶(AMPK)/蛋白激酶B(AKT)/环磷腺苷效应元件结合蛋白(CREB)信号通路对肺动脉高压(PH)大鼠肺血管重构的影响。方法将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PH组、恩格列净低、中、高剂量组、恩格列净+Compound C组,每组各10只。除对照组外,其余5组大鼠均采用低氧处理构建PH模型。低氧处理前,恩格列净低、中、高剂量组分别以7.5 mg/kg、15.0 mg/kg、30.0 mg/kg恩格列净灌胃,恩格列净+Compound C组以30.0 mg/kg恩格列净灌胃同时腹腔注射10 mg/kg Compound C,PH组和对照组予同体积生理盐水灌胃。6组大鼠均每天灌胃1次,连续4周。检测6组大鼠平均肺动脉压(mPAP)、右心室肥厚指数(RVHI);采用HE染色观察肺小动脉组织病理学变化并计算肺小动脉管壁厚度在血管外径中的占比(WT%)、肺小动脉管壁面积在血管总面积中的占比(WA%);采用ELISA检测大鼠血清低氧诱导因子(HIF)-1α及内皮素(ET)-1水平;采用Western blot检测大鼠肺动脉组织AMPK/AKT/CREB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PH组大鼠mPAP、RVHI、肺小动脉WT%、WA%及血清HIF-1α、ET-1水平均明显升高,肺动脉组织磷酸化AMPK(p-AMPK)/AMPK、磷酸化AKT(p-AKT)/AKT、磷酸化CREB(p-CREB)/CREB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与PH组比较,恩格列净低、中、高剂量组大鼠mPAP、RVHI、肺小动脉WT%、WA%及血清HIF-1α、ET-1水平均依次降低,肺动脉组织p-AMPK/AMPK、p-AKT/AKT、p-CREB/CREB表达水平均依次升高;与恩格列净高剂量组比较,恩格列净+Compound C组大鼠mPAP、RVHI、肺小动脉WT%、WA%及血清HIF-1α、ET-1水平均明显升高,肺动脉组织p-AMPK/AMPK、p-AKT/AKT、p-CREB/CREB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结论恩格列净能够减轻PH大鼠肺血管重构,可能是通过调节AMPK/AKT/CREB信号通路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恩格列净 AMP依赖蛋白激酶 蛋白激酶B 效应元件结合蛋白 肺动脉高压 肺血管重构
原文传递
环磷酸腺苷效应元件结合蛋白/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信号通路在调心方改善APP/PS1小鼠学习记忆中的作用 被引量:6
4
作者 王晓雯 邓海燕 +1 位作者 王健 徐颖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1-16,共6页
目的通过观察APP/PS1双转基因阿尔茨海默病(AD)小鼠海马环磷酸腺苷效应元件结合蛋白(CREB)/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信号通路的变化,探讨调心方对APP/PS1双转基因AD小鼠学习记忆的影响机制。方法将3月龄APP/PS1雄性小鼠54只随机分为模... 目的通过观察APP/PS1双转基因阿尔茨海默病(AD)小鼠海马环磷酸腺苷效应元件结合蛋白(CREB)/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信号通路的变化,探讨调心方对APP/PS1双转基因AD小鼠学习记忆的影响机制。方法将3月龄APP/PS1雄性小鼠54只随机分为模型组(n=18)、多奈哌齐组(n=18)和调心方组(n=18);另设同月龄同品系的C57/BL6雄性小鼠18只为对照组。各给药组给予相应药物。给药12周后,每组采用Morris水迷宫进行行为学测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 PCR)法检测海马CREB mRNA和BDNF mRNA表达的变化,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海马磷酸化CREB(p-CREB)、BDNF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与模型组比较,调心方组逃避潜伏期显著缩短(P<0.001),在原平台所在象限停留的时间百分比增加(P<0.05),海马CREB mRNA、BDNF mRNA表达较模型组均增加(P<0.05),海马p-CREB、BDNF蛋白表达较模型组明显增加(P<0.01)。结论调心方可有效改善APP/PS1双转基因AD小鼠的空间学习记忆,可能与上调CREB/BDNF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调心方 Morris水迷宫 学习记忆 效应元件结合蛋白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信号通路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羧甲基壳聚糖对体外培养许旺细胞环磷腺苷/蛋白激酶A信号通路的影响
5
作者 贺斌 陶海鹰 +2 位作者 卫爱林 李孝海 陈任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3期6930-6934,共5页
背景:已有研究证实羧甲基壳聚糖对许旺细胞增殖、分泌具有促进作用,但其对许旺细胞内环磷腺苷介导蛋白激酶A信号通路的影响仍需要进一步研究。目的:观察羧甲基壳聚糖对大鼠许旺细胞内环磷腺苷/蛋白激酶A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取第2代新... 背景:已有研究证实羧甲基壳聚糖对许旺细胞增殖、分泌具有促进作用,但其对许旺细胞内环磷腺苷介导蛋白激酶A信号通路的影响仍需要进一步研究。目的:观察羧甲基壳聚糖对大鼠许旺细胞内环磷腺苷/蛋白激酶A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取第2代新生大鼠许旺细胞,以1×109 L-1的细胞浓度接种于6孔板,分4组培养,空白对照组加入PBS,实验组分别加入50,100,200 mg/L的羧甲基壳聚糖溶液培养。培养24 h后,检测许旺细胞内环磷腺苷浓度、蛋白激酶A活性及环磷腺苷反应元件结合蛋白m RNA的表达。结果与结论:与空白对照组比较,羧甲基壳聚糖呈剂量依赖性提高许旺细胞内环磷腺苷浓度(P<0.05),呈剂量依赖性增强许旺细胞内蛋白激酶A活性(P<0.05),呈剂量依赖性提高许旺细胞内环磷腺苷反应元件结合蛋白m RNA的表达(P<0.05)。表明羧甲基壳聚糖可增加许旺细胞内环磷腺苷浓度、促进蛋白激酶A活性,从而激活环磷腺苷/蛋白激酶A信号通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 许旺细胞 细胞增殖 AMP依赖性蛋白激酶 组织工程 生物材料 材料相容性 羧甲基壳聚糖 /蛋白激酶A信号通路 反应元件结合蛋白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奥氮平介导环磷酸腺苷反应元件结合蛋白/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酪氨酸蛋白激酶受体B通路对精神分裂模型大鼠的神经修复作用
6
作者 姚素华 鄢骏 +2 位作者 谢芳 林春华 黄争春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660-667,共8页
目的 探讨奥氮平通过对环磷酸腺苷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REB)/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酪氨酸蛋白激酶受体B(TrkB)通路的影响对精神分裂模型大鼠的神经修复作用。方法 将60只大鼠纳入对照组、模型组、奥氮平低、中、高剂量组,各组均10只... 目的 探讨奥氮平通过对环磷酸腺苷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REB)/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酪氨酸蛋白激酶受体B(TrkB)通路的影响对精神分裂模型大鼠的神经修复作用。方法 将60只大鼠纳入对照组、模型组、奥氮平低、中、高剂量组,各组均10只。模型组、奥氮平低、中、高剂量组大鼠进行MK-801腹腔注射0.2 mg/(kg·d),对照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模型建立成功24 h后,奥氮平低、中、高剂量组分别以0.5、1.0、1.5 mg/(kg·d)奥氮平溶液灌胃,对照组、模型组同剂量生理盐水灌胃。按照共济失调和刻板行为标准对大鼠行为学进行评分;Morris水迷宫实验评定大鼠认知功能及学习能力;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观察海马组织病理学变化;检测海马区细胞凋亡及CREB/BDNF/TrkB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共济失调、刻板行为评分、TNF-α、IL-6表达、细胞凋亡率极显著增加(P<0.01),奥氮平低、中剂量组显著增加(P<0.05)。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跨越平台次数、目标象限停留时间、CREB、磷酸化CREB(p-CREB)、磷酸化TrkB(p-TrkB)、TrkB、BDNF蛋白相对表达极显著减少(P<0.01),奥氮平低、中剂量组显著减少(P<0.05)。与模型组比较,奥氮平低、中剂量组跨越平台次数、目标象限停留时间显著增加(P<0.05),奥氮平高剂量组极显著增加(P<0.01)。模型组以及奥氮平低剂量组中海马细胞肿大明显、细胞核破碎分裂、固缩,组织排列杂乱;奥氮平中、高剂量组大鼠海马细胞中少见破碎分裂以及核固缩现象,整体组织与对照组大鼠相似。结论 奥氮平对精神分裂症模型大鼠的神经修复作用机制涉及到改善大鼠认知功能受损、保护大鼠海马神经细胞以及激活CREB/BDNF/TrkB信号通路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氮平 反应元件结合蛋白/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酪氨酸蛋白激酶受体B通路 精神分裂 神经修复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锌对神经病理性疼痛小鼠学习记忆障碍及海马DG区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及环磷腺苷效应元件结合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张海燕 王月静 +2 位作者 姚宏波 廉洁 孙丽慧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3期3224-3227,共4页
目的探讨锌对L5脊神经结扎横切(L5-SNT)术所致神经病理性疼痛(NPP)后的学习记忆功能障碍小鼠海马DG区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及环磷腺苷效应元件结合蛋白(CREB)表达的影响。方法成年小鼠(C57/BL6)48只,随机分为对照组、NPP组及高锌NPP... 目的探讨锌对L5脊神经结扎横切(L5-SNT)术所致神经病理性疼痛(NPP)后的学习记忆功能障碍小鼠海马DG区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及环磷腺苷效应元件结合蛋白(CREB)表达的影响。方法成年小鼠(C57/BL6)48只,随机分为对照组、NPP组及高锌NPP组(Zn-NPP组),NPP组及Zn-NPP组施行左侧L5-SNT手术,3组术后第29天用Morris水迷宫实验测量小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水迷宫实验结束后,采用免疫组化及Western印迹检测各组BDNF及CREB表达。结果对照组、ZnNPP组、NPP组免疫组化及Western印迹结果显示海马BDNF及CREB的表达逐渐增多(P<0.05)。结论锌可改善NPP后小鼠学习记忆能力,其机制可能与海马BDNF及CREB的表达改变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病理性疼痛 学习记忆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效应元件结合蛋白 海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胡疏肝散调节大鼠额叶环磷酸腺苷/环磷酸腺苷反应元件结合蛋白/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信号通路发挥抗抑郁作用研究 被引量:24
8
作者 张付民 刘俊 《安徽医药》 CAS 2020年第4期646-650,共5页
目的基于环磷酸腺苷/环磷酸腺苷反应元件结合蛋白/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cAMP/CREB/BDNF)信号转导通路信号通路探讨柴胡疏肝散抗抑郁的可能机制。方法2017年1月至2018年10月,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实验大鼠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艾司西酞普兰... 目的基于环磷酸腺苷/环磷酸腺苷反应元件结合蛋白/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cAMP/CREB/BDNF)信号转导通路信号通路探讨柴胡疏肝散抗抑郁的可能机制。方法2017年1月至2018年10月,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实验大鼠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艾司西酞普兰组和柴胡疏肝散组,除空白组外,其他各组采用慢性不可预知温和应激制定抑郁症模型。用蔗糖偏好实验、强迫游泳实验和旷场实验实验评价柴胡疏肝散抗抑郁的作用。用尼氏染色观察大鼠前额叶皮层区病理形态变化。用Real time PCR和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大鼠前额叶皮层中cAMP、CREB、BDNF的基因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给药后,与模型组比较,柴胡疏肝散大鼠糖水偏好率有所增加[(60.75±15.63)%比(77.39±18.39)%,P=0.031],而大鼠强迫游泳不动时间[(64.39±10.62)s比(47.93±18.71)s,P=0.012],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柴胡疏肝散组大鼠运动距离[(400.29±40.24)cm比(502.59±36.13)cm]和穿越中央区域次数[(11.56±4.92)比(15.68±3.56)]增加(P=0.000,P=0.011),静止时间[(83.55±13.87)s比(66.75±16.15)s,P=0.028],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尼氏染色显示柴胡疏肝散组大鼠皮层尼氏体固缩和深染减轻,树突减少情况好转。柴胡疏肝散组大鼠PFC中cAMP、CREB、BDNF mRNA(0.53±0.16、0.79±0.15、0.64±0.26)表达水平升高(0.37±0.16、0.43±0.18、0.40±0.13)(P=0.024,P=0.000,P=0.000),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柴胡疏肝散组大鼠PFC中cAMP、CREB、BDNF蛋白(0.47±0.27、0.59±0.11、0.58±0.15)表达水平升高(0.28±0.13、0.41±0.15、0.43±0.11)(P=0.000,P=0.027,P=0.022)。结论柴胡疏肝散具有抗抑郁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其上调cAMP/CREB/BDNF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抑郁药 柴胡疏肝散 抑郁 额叶前皮质 慢性不可预知温和应激 /环反应元件结合蛋白/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信号转导通路 大鼠 Sprague Dawle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磷腺苷效应元件结合蛋白磷酸化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抑制耳蜗毛细胞凋亡中的作用
9
作者 宫亮 陈冬 李里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3246-3247,共2页
目的探讨磷酸化环磷腺苷效应元件结合蛋白(P-CREB)对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抑制小鼠毛细胞凋亡的作用。方法体外培养新生小鼠耳蜗基底膜。实验分为A组:正常对照培养液;B组:庆大霉素(GM)(0.5 mmol/L);C组:GM(0.5 mmol/L)+IGF-1(1 ng/ml... 目的探讨磷酸化环磷腺苷效应元件结合蛋白(P-CREB)对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抑制小鼠毛细胞凋亡的作用。方法体外培养新生小鼠耳蜗基底膜。实验分为A组:正常对照培养液;B组:庆大霉素(GM)(0.5 mmol/L);C组:GM(0.5 mmol/L)+IGF-1(1 ng/ml);D组:GM(0.5 mmol/L)+IGF-1(10 ng/ml);E组GM(0.5 mmol/L)+IGF-1(50 ng/ml);F组:GM(0.5 mmol/L)+IGF-1(100 ng/ml)。培养24 h后收集细胞及固定。应用TUNEL法观察各组耳蜗毛细胞的凋亡情况。应用Western印迹及RT-PCR法观察P-CREB的表达情况。结果 A组无凋亡细胞。B组检测到凋亡细胞。C组细胞凋亡较B组明显减少。D组凋亡细胞减少最明显(与B组相比,P<0.05)。E组及F组凋亡细胞较D组有所增加。P-CREB:Western印迹结果及RT-PCR结果表明:A组及B组P-CREB蛋白及m RNA表达较低。与B组相比,C、D、E及F组P-CREB蛋白及m RNA明显增加,以D组增加最明显。结论 IGF可能通过激活CREB磷酸化抑制毛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细胞 凋亡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酸化效应元件结合蛋白(P-CRE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磷酸腺苷反应元件结合蛋白-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信号通路功能低下与抑郁症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睿 吴睦霖 +4 位作者 王伟 邢宇双 徐天娇 王琪 张宁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21年第21期1901-1906,共6页
抑郁症为心境障碍的主要类型,因高患病率、高复发率、高自杀率等特点成为严重影响人类健康的公共卫生及社会问题,但发病机制不详。“海马神经可塑性障碍”为新近有关抑郁症发病神经生物学机制研究热点。CREB(环磷酸腺苷反应元件结合蛋白... 抑郁症为心境障碍的主要类型,因高患病率、高复发率、高自杀率等特点成为严重影响人类健康的公共卫生及社会问题,但发病机制不详。“海马神经可塑性障碍”为新近有关抑郁症发病神经生物学机制研究热点。CREB(环磷酸腺苷反应元件结合蛋白)-BDNF(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TrkB(酪氨酸激酶受体B)信号通路是神经再生关键环路之一,该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与抑郁症发生、发展关系密切,阐明该通路信号功能将为探索抑郁症神经生物学病因提供必要信息,并为临床开发靶点明确抗抑郁创新药物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应元件结合蛋白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酪氨酸蛋白激酶B 信号通路 抑郁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头针对中风后肢体痉挛大鼠脑皮质中环磷腺苷效应元件结合蛋白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胡冠宇 杨康 +1 位作者 王宇峰 丛德毓 《吉林中医药》 2021年第4期425-428,共4页
目的探讨环磷腺苷效应元件结合蛋白(CREB)在中风后肢体痉挛大鼠脑皮质神经元细胞恢复中的作用机制,以及头针对中风后肢体痉挛的治疗效果。方法将45只Sprague Dawley大鼠(SD大鼠)随机分成假手术组15只,实验组30只。实验组采用线栓法进行... 目的探讨环磷腺苷效应元件结合蛋白(CREB)在中风后肢体痉挛大鼠脑皮质神经元细胞恢复中的作用机制,以及头针对中风后肢体痉挛的治疗效果。方法将45只Sprague Dawley大鼠(SD大鼠)随机分成假手术组15只,实验组30只。实验组采用线栓法进行大脑中动脉闭阻模型(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MCAO)造模。将造模成功大鼠随机分到模型组和头针组,给予相应的治疗1周,并每日观察记录改良Ashworth评分、平衡木行走实验评分等动物行为学数据。1周后对大鼠脑组织进行取材,采用尼氏染色观察缺血损伤病变部位的神经元细胞及尼氏小体的变化,并采用Western Blot、PCR检测脑皮质中的CREB、p-CREB及其mRNA的表达。结果行为学检测结果显示,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改良Ashworth评分增高,平衡木行走实验评分降低;与模型组比较,头针组大鼠改良Ashworth评分降低,平衡木行走实验评分增高。头针组大鼠脑皮质神经元排列整齐且尼氏体数量增加,CREB及p-CREB蛋白表达较模型组增加。头针组大鼠脑皮质CREB mRNA表达较模型组增加。结论头针调控对脑皮质内CREB表达水平,促进缺血损伤组织的神经元细胞恢复,改善肢体痉挛状态,促进运动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风 中风后肢体痉挛 头针 效应元件结合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不同分期患者血清δ样蛋白4和环磷腺苷效应元件结合蛋白水平对微血管损伤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1
12
作者 郭婧 李芸云 +3 位作者 刘思思 沙颖 马凯 王红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3年第23期68-72,78,共6页
目的分析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不同分期患者血清δ样蛋白4(DLL4)和环磷腺苷效应元件结合蛋白(CREB)水平对微血管损伤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20年2月—2023年2月收治的80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DR不同分期分为无DR组(n=37)、非增生... 目的分析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不同分期患者血清δ样蛋白4(DLL4)和环磷腺苷效应元件结合蛋白(CREB)水平对微血管损伤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20年2月—2023年2月收治的80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DR不同分期分为无DR组(n=37)、非增生型DR组(n=19)和增生型DR组(n=24);检测血中DLL4及CREB水平,采用FACS Count流式细胞仪检测患者内皮祖细胞(EPC)、循环内皮细胞(CEC)及循环祖细胞(CPC)水平。结果增生型DR组血中DLL4及CREB水平最高,无DR组DLL4及CREB水平最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DR分期与DLL4、CREB水平呈显著正相关(P<0.05);糖尿病患者血中高DLL4及高CREB水平是影响DR分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增生型DR组血中EPC、CPC水平最低,CEC水平最高,无DR组EPC、CPC水平最高,CEC水平最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DLL4、CREB水平与EPC、CPC水平呈显著负相关(P<0.05),DLL4、CREB水平与CEC水平呈显著正相关(P<0.05);DLL4和CREB预测DR患者微血管损伤的曲线下面积(AUC)均大于0.85。结论随着DR分期增加,患者血清DLL4和CREB水平呈显著升高趋势,且DLL4和CREB对其微血管损伤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δ样蛋白4 效应元件结合蛋白 微血管损伤 内皮祖细胞 内皮细胞 祖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沉默环磷腺苷效应元件结合蛋白1对乳腺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13
作者 辛肇晨 吴茜 +3 位作者 BANG SOYEON 王红 杨子昂 张宏伟 《中国临床医学》 2022年第2期153-160,共8页
目的探讨环磷腺苷效应元件结合蛋白1(cAMP-response element binding protein 1,CREB1)基因沉默对乳腺癌细胞MCF-7和MDA-MB-231细胞增殖、凋亡、迁移和侵袭的影响。方法针对人CREB1的基因序列设计并构建2条短发夹RNA(short hairpin RNA,... 目的探讨环磷腺苷效应元件结合蛋白1(cAMP-response element binding protein 1,CREB1)基因沉默对乳腺癌细胞MCF-7和MDA-MB-231细胞增殖、凋亡、迁移和侵袭的影响。方法针对人CREB1的基因序列设计并构建2条短发夹RNA(short hairpin RNA,shRNA),采用慢病毒转染shRNA至人乳腺癌MCF-7和MDA-MB-231细胞系抑制其CREB1的表达。将实验组分为shCREB1#1组和shCREB1#2组,同时将shSCR空载质粒转染至上述细胞系作为阴性对照组。采用实时定量PCR和Western印迹法检测转染效率;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集落形成实验检测细胞集落形成能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和凋亡率;细胞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Western印迹法检测细胞周期及细胞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相较于阴性对照组,shCREB1#1和shCREB1#2组MCF-7和MDA-MB-231细胞CREB1基因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下降(P<0.001)。沉默CREB1后,MCF-7和MDA-MB-231细胞的增殖能力、集落形成能力、迁移和侵袭能力减弱,且凋亡率升高(P<0.05)。沉默CREB1使细胞周期蛋白CDK2、CDK4、CDK6、Cyclin D1以及抗凋亡蛋白Bcl-2、Survivin的表达下调,而使促凋亡蛋白Caspase 3和Bax的表达上调(P<0.05)。结论沉默CREB1可抑制乳腺癌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并诱导其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效应元件结合蛋白1 增殖 凋亡 迁移 MCF-7 MDA-MB-23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磷腺苷效应元件结合蛋白转录共激活因子在食管癌中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的关系 被引量:1
14
作者 陈林峰 张美香 +2 位作者 王月 王威 蔡红星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0期213-216,共4页
探讨环磷腺苷效应元件结合蛋白(CREB)转录共激活因子1(CRTC1)在食管癌组织与癌旁组织中的转录水平和翻译水平变化,及其变化与临床病理的关系。收集25例食管癌鳞癌患者的癌组织及与之配对的癌旁组织,通过qRT-PCR检测CRTC1的mRNA水平,West... 探讨环磷腺苷效应元件结合蛋白(CREB)转录共激活因子1(CRTC1)在食管癌组织与癌旁组织中的转录水平和翻译水平变化,及其变化与临床病理的关系。收集25例食管癌鳞癌患者的癌组织及与之配对的癌旁组织,通过qRT-PCR检测CRTC1的mRNA水平,Western blot检测CRTC1的蛋白水平。结果表明:在食管癌中,CRTC1蛋白表达低于癌旁组,而mRNA水平高于癌旁组;CRTC1在转录水平上与肿瘤位置和淋巴结转移有关。由此可见:CRTC1在食管癌中存在异常表达,CRTC1的mRNA有望用于食管癌诊断及淋巴结转移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效应元件结合蛋白转录共激活因子1 食管鳞癌 食管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磷酸腺苷反应元件结合蛋白调控耐药性癫痫大鼠海马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表达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婧萱 时黛 伍国锋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5期5659-5664,共6页
背景:耐药性癫痫的形成机制尚不清楚,其中环磷酸腺苷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AMP response element-binding protein,CREB)及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在耐药性癫痫形成过程中的作用已被广泛研究。目的:... 背景:耐药性癫痫的形成机制尚不清楚,其中环磷酸腺苷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AMP response element-binding protein,CREB)及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在耐药性癫痫形成过程中的作用已被广泛研究。目的:使用慢病毒转染法调控正常大鼠海马CREB表达水平,探究其对耐药性癫痫形成过程及海马内BDNF表达的影响。方法:使用过表达慢病毒或干扰慢病毒调控大鼠海马中CREB表达水平,检测病毒转染结果;大鼠注射病毒7 d后构建氯化锂-匹罗卡品癫痫模型,随后使用苯妥英钠和苯巴比妥进行耐药性筛选,筛选出耐药性癫痫大鼠,分为过表达组、过表达对照组、干扰组、干扰对照组,观察筛药过程中大鼠癫痫发作次数变化,使用蛋白质免疫印迹法及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大鼠海马中CREB及BDNF表达水平。结果与结论:①病毒转染后14 d,大鼠海马区满布绿色荧光,病毒转染水平较好;②药筛前过表达组大鼠癫痫发作次数多于过表达对照组,干扰组大鼠癫痫发作次数少于干扰对照组;药筛后过表达组大鼠癫痫发作次数多于过表达对照组,干扰组大鼠癫痫发作次数少于干扰对照组;③过表达组大鼠CREB、BDNF表达水平高于过表达对照组,同样干扰组大鼠CREB、BDNF水平低于干扰对照组;④结果表明,调控大鼠海马内CREB表达水平会影响大鼠癫痫发作及耐药性癫痫的形成,通过调控CREB表达可能会对耐药性颞叶癫痫大鼠海马内BDNF表达水平产生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药性癫痫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反应元件结合蛋白 CREB-BDNF-TrkB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磷腺苷反应元件结合蛋白在消化系统肿瘤中的作用
16
作者 石明连 朱政全 +1 位作者 刘永明 苏何玲 《癌症进展》 2023年第6期584-588,共5页
环磷腺苷效应元件结合蛋白(CREB)是有核细胞中广泛存在的转录因子,通过启动靶基因转录调节细胞生长与代谢。在消化系统肿瘤中,CREB主要起到促癌作用,其表达与激活促进肿瘤的发生、发展和转移。CREB除了启动靶基因转录影响肿瘤的发生发展... 环磷腺苷效应元件结合蛋白(CREB)是有核细胞中广泛存在的转录因子,通过启动靶基因转录调节细胞生长与代谢。在消化系统肿瘤中,CREB主要起到促癌作用,其表达与激活促进肿瘤的发生、发展和转移。CREB除了启动靶基因转录影响肿瘤的发生发展外,还与蛋白质和非编码RNA相互作用影响肿瘤细胞生长,这是CREB在消化系统肿瘤中发挥作用的重要机制。CREB对靶基因的作用并非都是依赖环磷腺苷的,而且对肿瘤的作用具有促癌与抑癌双重性,显示其在肿瘤中的作用网络及其机制具有复杂性。本文就近年来CREB在消化系统肿瘤中作用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效应元件结合蛋白 消化系统肿瘤 促癌作用 抑癌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针结合重复经颅磁刺激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蛋白激酶A-环磷腺苷反应元件结合蛋白信号转导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6
17
作者 黄国付 黄晓琳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405-408,共4页
目的 探讨电针结合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蛋白激酶A-环磷腺苷反应元件结合蛋白(PKA-CREB)信号转导通路的影响及其治疗缺血性脑损伤的机制.方法 取雄性Wistar大鼠75只,采用线栓法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模型,分为... 目的 探讨电针结合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蛋白激酶A-环磷腺苷反应元件结合蛋白(PKA-CREB)信号转导通路的影响及其治疗缺血性脑损伤的机制.方法 取雄性Wistar大鼠75只,采用线栓法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模型,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电针组、rTMS组和电针+rTMS组,每组大鼠15只,通过蛋白印迹法检测正常组入组后及其它各组脑缺血后第7,14,28天3个时间点大鼠海马胞核内蛋白激酶A(PKA)、磷酸化环磷腺苷反应元件结合蛋白(pCREB)表达的变化,并观测其神经功能评分.结果 脑缺血后不同时间点缺血侧海马PKA及pCREB灰度值比较,模型组在造模后第7天时高于正常组,造模后第28天时低于正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造模后第14天时与正常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电针组、rTMS组和电针+rTMS组3个时间点均高于模型组,造模后第7,14天时高于正常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造模后第28天时与正常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电针+rTMS组第7,14天时高于电针组、rTM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电针组和rTMS组各时间点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电针组、rTMS组和电针+rTMS组各时间点神经功能评分均较模型组改善(P<0.01),其中以电针+rTMS组神经功能评分改善最为明显.结论 电针结合rTMS对脑卒中后神经功能的恢复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蛋白激酶A-环磷腺苷反应元件结合蛋白信号转导通路蛋白的表达增强可能是其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电针 重复经颅磁刺激 蛋白激酶A-反应元件结合蛋白
原文传递
电针对神经病理性痛大鼠脊髓环磷酸腺苷、蛋白激酶A以及环磷酸腺苷反应元件结合蛋白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14
18
作者 闫丽萍 钱长鑫 +1 位作者 马骋 王玲玲 《针刺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788-792,共5页
目的:观察电针对坐骨神经分支选择性损伤(SNI)大鼠脊髓相应节段环磷酸腺苷(cAMP)、蛋白激酶A(PKA)以及cAMP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REB)的影响,探讨电针干预神经病理性痛的脊髓机制。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电针组、N-甲基-D... 目的:观察电针对坐骨神经分支选择性损伤(SNI)大鼠脊髓相应节段环磷酸腺苷(cAMP)、蛋白激酶A(PKA)以及cAMP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REB)的影响,探讨电针干预神经病理性痛的脊髓机制。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电针组、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拮抗剂(AP-5)组和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L-NAME)组,每组20只。采用SNI法制备神经病理性痛大鼠模型。电针组电针大鼠损伤侧"委中""环跳"穴30min,AP-5组予AP-5 0.7mg·kg^-1·d^-1腹腔注射,L-NAME组予L-NAME 60mg·kg^-1·d^-1腹腔注射,各组均1次/d,干预7d。造模前及SNI后10、16d分别测定机械痛阈,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脊髓组织cAMP含量,Western blot法测定脊髓PKA、p-PKA、CREB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脊髓cAMP含量与PKA、p-PKA、CREB蛋白表达水平均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cAMP含量和PKA、p-PKA、CREB蛋白表达水平均下降(P<0.01,P<0.05);AP-5组和L-NAME组cAMP含量和CREB表达水平变化不明显(P>0.05),而PKA与p-PKA表达水平均降低(P<0.01,P<0.05)。与电针组比较,AP-5组和L-NAME组cAMP含量和CREB表达水平升高(P<0.05),p-PKA表达水平降低(P<0.05)。结论:电针减轻大鼠神经病理性痛的机制之一,可能与其下调病理状态下脊髓cAMP-PKA-CREB通路的功能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 神经病理性痛 脊髓 -蛋白激酶A-反应元件结合蛋白通路
原文传递
黄芩苷调节cAMP/PKA/CREB信号通路对湿疹大鼠皮肤屏障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9
作者 王首帆 徐宜厚 +1 位作者 徐爱琴 朱立宏 《天津医药》 CAS 2024年第2期148-153,共6页
目的探讨黄芩苷(BA)调节环磷酸腺苷(cAMP)/蛋白激酶A(PKA)/cAMP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REB)通路对湿疹大鼠皮肤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C组)、Model组、低剂量BA组(BA-L组,25 mg/kg)、中剂量BA组(BA-M组,50 mg/kg)、... 目的探讨黄芩苷(BA)调节环磷酸腺苷(cAMP)/蛋白激酶A(PKA)/cAMP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REB)通路对湿疹大鼠皮肤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C组)、Model组、低剂量BA组(BA-L组,25 mg/kg)、中剂量BA组(BA-M组,50 mg/kg)、高剂量BA组(BA-H组,100 mg/kg)、泼尼松组(PNS组,25 mg/kg)、BAH+cAMP抑制剂(SQ22536)组(100 mg/kg+2.13 mg/kg)、BA-H+PKA抑制剂(H-89)组(100 mg/kg+5 mg/kg),每组12只。除NC组外,其余组大鼠均构建湿疹大鼠模型。建模成功2 d后,分组进行给药处理。检测湿疹面积及严重度指数(EASI)评分、经皮肤水分流失量(TEWL)、角质层含水量(WCSC)变化;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大鼠血清中免疫球蛋白E(IgE)、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4(IL-4)水平及大鼠背部受试区皮损组织中c AMP蛋白表达;HE染色检测大鼠背部受试区皮损组织病理变化;Western blot检测大鼠背部受试区皮损组织中水通道蛋白3(AQP3)、cathelicidin相关抗菌肽(CRAMP)、p-PKA、p-CREB蛋白表达。结果与NC组比较,Model组大鼠背部受试区皮损组织病理损伤严重,EASI评分、TEWL、IgE、IL-4水平升高,WCSC、IFN-γ水平、AQP3、CRAMP、cAMP、p-PKA、p-CREB蛋白水平降低(P<0.05)。与Model组比较,BA-L组、BA-M组、BA-H组、PNS组大鼠背部受试区皮损组织病理损伤减轻,EASI评分、TEWL、IgE、IL-4水平降低,WCSC、IFN-γ水平、AQP3、CRAMP、cAMP、p-PKA、p-CREB蛋白水平升高(P<0.05);且BA-L组、BA-M组、BA-H组上述指标变化呈剂量依赖性。SQ22536或H-89减弱了高剂量BA对湿疹大鼠皮肤屏障功能的改善作用。结论BA可能通过激活cAMP/PKA/CREB信号通路改善湿疹大鼠皮肤屏障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疹 黄芩 /蛋白激酶A/cAMP反应元件结合蛋白通路 皮肤屏障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REB/BDNF信号通路探讨NA-1对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的保护作用
20
作者 夏莉 阴怀清 +2 位作者 阴崇娟 白丹 师睿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5年第2期223-227,共5页
目的:探讨突触后密度蛋白-95(PSD-95)抑制剂(NA-1)对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海马区环磷酸腺苷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REB)/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将7 d龄新生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HIBD组、NA-1组(腹... 目的:探讨突触后密度蛋白-95(PSD-95)抑制剂(NA-1)对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海马区环磷酸腺苷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REB)/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将7 d龄新生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HIBD组、NA-1组(腹腔注射10μg/g NA-1溶液)和NA-1+CREB抑制剂H89组(腹腔注射10μg/g NA-1溶液+2μg/L H89溶液),每组15只。采用Rice法制备HIBD模型,评估大鼠神经行为变化;2,3,5-三苯基氯化四氮唑(TTC)染色和尼氏染色观察大鼠脑组织病理变化;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大鼠海马区PSD-95和CREB/BDNF信号通路表达情况。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HIBD组大鼠趋地反射和悬崖逃避反射时间延长,前肢握力时间缩短,脑梗死体积、海马区PSD-95蛋白表达增加,尼氏阳性细胞数、磷酸化CREB(p-CREB)/CREB、BDNF蛋白表达减少(P<0.05);与HIBD组比较,NA-1组趋地反射和悬崖逃避反射时间缩短,前肢握力时间延长,脑梗死体积、海马区PSD-95蛋白表达减少,尼氏阳性细胞数、p-CREB/CREB、BDNF蛋白表达增加(P<0.05);添加H89可部分逆转NA-1的作用。结论:NA-1可改善新生大鼠HIBD后的神经行为,减少脑梗死体积和神经元凋亡,可能与激活CREB/BDNF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损伤 突触后密度-95抑制剂 反应元件结合蛋白/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信号通路 神经元损伤 大鼠 实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