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妊娠期肾病综合征尿蛋白成份分析及其意义 被引量:1
1
作者 马冬梅 郑斐 赵小环 《浙江预防医学》 2008年第3期57-58,共2页
关键词 妊娠期肾病综合征 尿蛋白 成份分析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蛋白成份 大量蛋白尿 蛋白血症 不良结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尿液管型蛋白质成份的酶标抗体染色分析与评价 被引量:2
2
作者 候凡凡 李宁 +1 位作者 黄宇烽 武建国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期5-6,共2页
用酶标抗体染色技术检测某些疾病患者尿管型中IgG、IgA、IgM、C_3、白蛋白、(A1b),纤维连结蛋白(FN)、α_2巨球蛋白(α_2M)等7种蛋白质成份,无需特殊仪器,在普通光镜下便可观察管型形态、类型,避免了管型缺如所造成的假阴性。其阳性检... 用酶标抗体染色技术检测某些疾病患者尿管型中IgG、IgA、IgM、C_3、白蛋白、(A1b),纤维连结蛋白(FN)、α_2巨球蛋白(α_2M)等7种蛋白质成份,无需特殊仪器,在普通光镜下便可观察管型形态、类型,避免了管型缺如所造成的假阴性。其阳性检出率显著高于荧光抗体法,并排除由于荧光素着色的假管型(纤维、杂物等)的干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液管型 蛋白成份 酶标抗体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百色地区健康成人与病人血清蛋白成分含量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苏学飞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1993年第1期17-20,共4页
为了解本地区人群血清蛋白动态变化情况,建立本地区成人血清各蛋白成分的参考值,用电泳法对本地区105例壮族健康成人血清蛋白成分含量进行测定,同时还测定了不同种类疾病的287例患者血清蛋白,结果百色地区健康成人组与国内曾经报道的几... 为了解本地区人群血清蛋白动态变化情况,建立本地区成人血清各蛋白成分的参考值,用电泳法对本地区105例壮族健康成人血清蛋白成分含量进行测定,同时还测定了不同种类疾病的287例患者血清蛋白,结果百色地区健康成人组与国内曾经报道的几个边远山区和少数民族地区健康人比较为:白蛋白偏低,α_1-球蛋白、γ-球蛋白偏高,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各疾患组蛋白组分的变化与本地区健康人组的差异同样有显著性,P<0.01或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泳 蛋白成份 A/G 健康成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受体表型调节蛋白——受体活性修饰蛋白 被引量:4
4
作者 潘春水 齐永芬 唐朝枢 《国外医学(生理病理科学与临床分册)》 2003年第3期226-229,共4页
细胞质膜受体识别配体的特异性 ,不仅决定于受体的结构 ,而且还与膜上某些调节蛋白的功能有关。最近发现的受体活性修饰蛋白 (RAMP)的I型膜蛋白家系 (RAMP1,RAMP2 ,RAMP3 )分别决定受体呈现不同的表型 ,如RAMP1与降钙素受体样受体 (CRLR... 细胞质膜受体识别配体的特异性 ,不仅决定于受体的结构 ,而且还与膜上某些调节蛋白的功能有关。最近发现的受体活性修饰蛋白 (RAMP)的I型膜蛋白家系 (RAMP1,RAMP2 ,RAMP3 )分别决定受体呈现不同的表型 ,如RAMP1与降钙素受体样受体 (CRLR)结合表现为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CGRP)的功能性受体表型 ,RAMP2或RAMP3与CRLR结合表现为肾上腺髓质素 (ADM)的功能性受体表型。不同的配体CGRP家族成员与不同的受体表型结合 ,通过受体成分蛋白 (RCP)调节参与下游的信号转导 ,发挥不同的生物学效应。RAMPs还参与受体失敏与内化的过程 ,不同RAMPs之间存在相互作用 ,调节配体在病理生理过程中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体活性修饰蛋白 降钙素受体样受体 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肾上腺髓质素 受体成份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贾第鞭毛虫的核糖体蛋白的特征
5
作者 石涛 《国外医学(寄生虫病分册)》 2002年第2期89-89,共1页
由于单细胞真核生物、双滴虫(如贾第鞭毛虫)、副基总目(如阴道毛滴虫)和微孢子虫的核糖体具有以下特点:1)与真核生物相比,它们的核糖体大。
关键词 梯度离心法 蛋白成份 贾第鞭毛虫 核糖体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琼脂糖凝胶电泳法同步检测血液和血斑型特异性成分及转铁蛋白型 被引量:1
6
作者 黄力力 周毅 李伯龄 《中国法医学杂志》 CSCD 1991年第1期28-30,67,共4页
作者采用琼脂糖凝胶电泳法和免疫固定技术,同时分析血液和血斑的型特异性成分(Gc)及转铁蛋白(Tf)两种血清型,并调查了北京地区229名汉族健康献血员两种血清型的表型分布及基因频率。
关键词 型特异性成份(Gc)转铁蛋白(Tf) 琼脂糖凝胶电泳 免疫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癌单抗MG5相应抗原的纯化及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张积仁 张学腐 +3 位作者 陈希陶 樊代明 陈宝军 乔太东 《单克隆抗体通讯》 CSCD 1989年第4期30-32,共3页
作者报告鼠抗人胃癌单克隆抗体MG5相应抗原的纯化和初步鉴定。首先收集胃癌患者转移性腹水癌细胞。并制备可溶性抗原提取液。用concanavalin A(Con A)Sepharose 4B亲和层析法分离提取胃癌细胞糖蛋白成份后,再用MG5-Sepharose4B免疫亲和... 作者报告鼠抗人胃癌单克隆抗体MG5相应抗原的纯化和初步鉴定。首先收集胃癌患者转移性腹水癌细胞。并制备可溶性抗原提取液。用concanavalin A(Con A)Sepharose 4B亲和层析法分离提取胃癌细胞糖蛋白成份后,再用MG5-Sepharose4B免疫亲和层析法纯化单抗MG5相应抗原。经高碘酸氧化,电泳脂蛋白染色SDS-PAGE和免疫印渍等实验分析,证实MG5相应抗原是一种含3个亚单位的糖蛋白,分子量分别为68kD、52kD和44kD,抗原决定簇存在于糖链上,免疫分析提示MG5相应抗原是一种新的胃癌相关抗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纯化 单抗 SDS-PAGE 免疫亲和层析法 胃癌相关抗原 单克隆抗体 腹水癌细胞 可溶性抗原 高碘酸氧化 抗原决定簇 初步鉴定 胃癌患者 蛋白成份 胃癌细胞 分离提取 实验分析 52kD 免疫分析 人胃癌 转移性 提取液 蛋白 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禽多杀性巴氏杆菌(5∶A)荚膜保护性抗原提纯及单克隆抗体细胞系的建立 被引量:1
8
作者 步恒富 马从林 +1 位作者 刘野 邓定华 《单克隆抗体通讯》 CSCD 1989年第4期20-25,共6页
用机械物理方法与Sephadex G-200分子筛层析、DEAE-cellulose离子交换层析相结合,将多杀性巴氏杆菌(5∶A)荚膜抗原粗提物(CE)分为P_1、P_2两种成份,并经免疫保护性试验证明:荚膜中含有保护性蛋白成份P_1,P_1分子量为129.1 kD,且至少含... 用机械物理方法与Sephadex G-200分子筛层析、DEAE-cellulose离子交换层析相结合,将多杀性巴氏杆菌(5∶A)荚膜抗原粗提物(CE)分为P_1、P_2两种成份,并经免疫保护性试验证明:荚膜中含有保护性蛋白成份P_1,P_1分子量为129.1 kD,且至少含分子量分别为46.7kD、42.6kD和39.8kD的3种蛋白亚基。 用CE免疫BALB/c小鼠,首次建立了2株抗P_1的单克隆抗体细胞1B和2B_7。特异性试验表明,所制备的McAb只与多杀性巴氏杆菌反应,而不与其他细菌交叉为特异性高、纯度高的单克隆抗体,对于多杀性巴氏杆菌病的诊断、流行病学调查及防治有一定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氏杆菌 多杀性 单克隆抗体 抗原提纯 A) 细胞系 SEPHADEX 离子交换层析 分子筛层析 免疫保护性 物理方法 荚膜抗原 蛋白成份 蛋白亚基 分子量 粗提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矮花叶病毒HC-Pro在蚜虫传毒过程中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14
9
作者 李向东 李怀方 +1 位作者 范在丰 裘维蕃 《植物病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217-221,共5页
本文用亲合印迹法测定了玉米矮花叶病毒 ( MDMV)与 MDMV HC- Pro,及二者与蚜虫蛋白之间的互作。结果表明 ,MDMV HC- Pro可以与 MDMV结合 ,也可以直接与 MDMV的介体——麦二叉蚜 ( Schizaphis graminum)中分子量约为 56k D的可溶性蛋白结... 本文用亲合印迹法测定了玉米矮花叶病毒 ( MDMV)与 MDMV HC- Pro,及二者与蚜虫蛋白之间的互作。结果表明 ,MDMV HC- Pro可以与 MDMV结合 ,也可以直接与 MDMV的介体——麦二叉蚜 ( Schizaphis graminum)中分子量约为 56k D的可溶性蛋白结合 ,而 MDMV不能与麦二叉蚜的可溶性蛋白直接结合。无论是 MDMV HC- Pro,还是 MDMV,都不能结合非介体灰飞虱 ( Laodelphaxstriatellus)的可溶性蛋白。酶联板模型的结果与此一致。上述结果说明 ,病毒不能直接与蚜虫口针中的病毒附着位点 ( VAS)结合 ;HC- Pro一端连接病毒 ,一端连接 VAS,在蚜虫传播 MDMV的过程中起桥梁作用。这是关于病毒 H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矮花叶病毒 辅助成份-蛋白 蚜虫传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DMV HC-Pro在玉米叶片中的积累及免疫定位 被引量:5
10
作者 李向东 范在丰 +1 位作者 李怀方 裘维蕃 《植物病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10-314,共5页
本文以感病自交系 Mo17、掖 10 7和抗病自交系黄早四为材料 ,研究了玉米矮花叶病毒(MDMV)和 MDMV辅助成份—蛋白酶 (HC- Pro)在叶片中的积累动态和细胞内定位。结果表明 ,在接种后 3d,MDMV就在掖 10 7和 Mo17接种叶的上位叶积累到了相... 本文以感病自交系 Mo17、掖 10 7和抗病自交系黄早四为材料 ,研究了玉米矮花叶病毒(MDMV)和 MDMV辅助成份—蛋白酶 (HC- Pro)在叶片中的积累动态和细胞内定位。结果表明 ,在接种后 3d,MDMV就在掖 10 7和 Mo17接种叶的上位叶积累到了相当高的程度 ,6d后达到高峰 ;而MDMV在黄早四中的浓度一直低于在掖 10 7和 Mo17中的浓度。在接种掖 10 7和 Mo176d后 ,MDMV HC- Pro在上位叶中的积累到达高峰 ,而在黄早四植株中 MDMV HC- Pro直到第 9d才到最高 ,而且浓度一直低于感病自交系掖 10 7和 Mo17。麦二叉蚜从发病植株上获毒后的传毒效率变化与MDMV、MDMV HC- Pro在叶片中的积累动态一致。通过胶体金标记对 MDMV HC- Pro进行免疫定位 ,发现在细胞质中、与质膜相联系的风轮状内含体、片层凝集状内含体、细胞质高密度物质和病毒粒子周围有金标记 ,说明在这些部位有 MDMV HC- Pro的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叶片 辅助成份-蛋白 玉米矮花叶病毒 介体 HC-PRO 免疫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矮花叶病毒HC-Pro的纯化及抗血清制备 被引量:5
11
作者 李向东 范在丰 +1 位作者 李怀方 裘维蕃 《植物病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35-138,共4页
本实验提纯了玉米矮花叶病毒 ( MDMV)的辅助成份—蛋白酶 ( HC- Pro) ,并制备了其抗血清。MDMV HC- Pro的分子量约为 57k D,提纯产量为 0 .3mg/ 10 0 g病叶。琼脂免疫双扩散测定证明MDMV HC- Pro抗血清的效价为 1∶ 16;微量免疫沉淀法... 本实验提纯了玉米矮花叶病毒 ( MDMV)的辅助成份—蛋白酶 ( HC- Pro) ,并制备了其抗血清。MDMV HC- Pro的分子量约为 57k D,提纯产量为 0 .3mg/ 10 0 g病叶。琼脂免疫双扩散测定证明MDMV HC- Pro抗血清的效价为 1∶ 16;微量免疫沉淀法测定时其效价为 1∶ 10 2 4。该抗血清只与MDMV HC- Pro有明显的反应 ,与健康玉米汁液和 MDMV无反应。MDMV HC- Pro抗血清可以专化性地抑制 HC- Pro的蚜传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病毒 玉米矮花叶病毒 HC-PRO 辅助成份-蛋白 蚜虫传毒 纯化 抗血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花粉致急性腹泻4例报告
12
作者 王鲁军 《邯郸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1999年第5期355-355,共1页
关键词 天花粉蛋白 急性腹泻 过敏性腹泻 水煎服 抗原性 过敏体质 病例报告 门诊病人 蛋白成份 青霉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验室诊断与临床慢性乙型肝炎“两对半”与前S_1抗原检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刘学慧 《现代医药卫生》 2005年第12期1575-1575,共1页
关键词 检测结果分析 前S1抗原 慢性乙型肝炎 乙型肝炎病毒(HBV) HBV感染者 HBV-DNA “两对半”检测 乙肝“两对半” 血清学指标 表面抗源 基因组成 蛋白成份 外膜蛋白 体内复制 慢性乙肝 疗效观察 前S2 编码区 肝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油炸蝗虫致过敏性休克1例
14
作者 陈介新 谢一明 《解放军医药杂志》 CAS 1996年第6期466-466,共1页
病例 男.20岁。1995年10月2日午饭前食刚出锅油炸煌虫2只,10分钟后患者主诉胸闷、咽痒、心慌、皮肤奇痒,查皮肤广泛(?)团样皮疹,遍及全身,随即意识丧失,寒战,面色苍面,四肢厥冷、脉搏不能触及,血压测不到。即给予皮下注射1‰肾上(?)索1m... 病例 男.20岁。1995年10月2日午饭前食刚出锅油炸煌虫2只,10分钟后患者主诉胸闷、咽痒、心慌、皮肤奇痒,查皮肤广泛(?)团样皮疹,遍及全身,随即意识丧失,寒战,面色苍面,四肢厥冷、脉搏不能触及,血压测不到。即给予皮下注射1‰肾上(?)索1ml。肌正异内丙(?)25mg,5(?)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500ml,加入氟美松4mg静脉点滴,给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过敏性休克 蝗虫 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 部队卫生 驻训部队 四肢厥冷 节肢动物门 有害昆虫 蛋白成份 静脉点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采血器腹水回输治疗肝硬化大量腹水及其护理
15
作者 倪伟 王新利 倪纯 《黑龙江医学》 1998年第6期50-50,共1页
关键词 腹水回输 采血器 大量腹水 普鲁卡因 龙江县 肝硬化失代偿期 蛋白成份 抗凝剂 静脉注射 输液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蛋白抑制剂治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16
作者 字富雁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06年第4期306-307,共2页
关键词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蛋白抑制剂 治疗策略 血小板聚集 血栓形成 受体抑制剂 蛋白成份 心肌灌注 早期恢复 梗死范围
原文传递
麦二叉蚜传播玉米矮花叶病毒的机制 被引量:3
17
作者 李向东 范在丰 +1 位作者 李怀方 裘维蕃 《植物保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62-66,共5页
用胶体金标记法和荧光抗体标记法研究了麦二叉蚜(Schizaphis graminum)传播玉米矮花叶病毒(Maize dwaft mosaic virus,MDMV)的机制。麦二叉蚜传播玉米矮花叶病毒需要辅助成份-蛋白酶(Helper component-proteinase,HC-Pro)的参与。在电... 用胶体金标记法和荧光抗体标记法研究了麦二叉蚜(Schizaphis graminum)传播玉米矮花叶病毒(Maize dwaft mosaic virus,MDMV)的机制。麦二叉蚜传播玉米矮花叶病毒需要辅助成份-蛋白酶(Helper component-proteinase,HC-Pro)的参与。在电镜下观察到HC-Pro可以与MDMV粒子结合。用FITC标记的HC-Pro抗体和MDMV抗体证明,HC-Pro可以直接结合到蚜虫口针上;而MDMV粒子不能直接结合到蚜虫口针,必须在HC-Pro的辅助下才能结合到蚜虫口针上。这为HC-Pro在蚜虫传毒过程中起桥梁作用提供了新的证据。MDMV粒子主要吸附在蚜虫口针的尖端和中间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昆虫介体 植物病毒 玉米矮花叶病毒 辅助成份-蛋白 蚜虫 麦二叉蚜 传毒机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