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虚拟人体模型的施工现场建筑工人热反应研究
1
作者 莫焱皓 曾晖 郑启年 《五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1期52-59,共8页
研究建筑工人夏季热反应对保障建筑工人生命安全、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施工现场实地调研,借助TAITherm软件,建立虚拟人体模型,还原建筑工人户外工作时生理参数变化,利用相关性分析、建立回归模型等数学手段,研究建筑工... 研究建筑工人夏季热反应对保障建筑工人生命安全、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施工现场实地调研,借助TAITherm软件,建立虚拟人体模型,还原建筑工人户外工作时生理参数变化,利用相关性分析、建立回归模型等数学手段,研究建筑工人生理参数和热环境参数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核心温度模拟值和实测值接近,平均皮肤温度模拟值与实测值走势相似;平均皮肤温度、平均皮肤温度变化率会对环境变化快速响应,核心温度响应时间滞后约3 min;短暂的休息可以有效降低平均皮肤温度、心输出量,但对降低核心温度作用不显著;活动时长是影响生理参数的重要因素,且随活动时长增加人体调节机制变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人体模型 建筑工人 热反应 生理调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工作空间设计的虚拟人体模型 被引量:9
2
作者 徐孟 孙守迁 潘云鹤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836-840,共5页
针对虚拟人体模型在计算机辅助工作空间设计中存在的不足,从模型精度、控制算法等方面进行改进研究。为了更准确地反映人体运动特性,以解剖学知识为依据,给出了人体单轴、双轴、多轴关节及关节间的运动约束模型。人体模型在精度提高的... 针对虚拟人体模型在计算机辅助工作空间设计中存在的不足,从模型精度、控制算法等方面进行改进研究。为了更准确地反映人体运动特性,以解剖学知识为依据,给出了人体单轴、双轴、多轴关节及关节间的运动约束模型。人体模型在精度提高的同时也增加了其控制复杂度,为此,采用关节约束下的基于逆向运动学控制方法和基于运动捕获数据的姿势生成两种方法,来提高生成人体作业姿势的快速性及准确性。通过实验系统验证了虚拟人体模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人体模型 工作空间设计 人机工程 关节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工效学领域的虚拟人体模型研究概述 被引量:15
3
作者 孙善麟 《人类工效学》 1998年第1期52-57,共6页
用于工效学领域的虚拟人体模型研究概述孙善麟(湛江师范学院教管系广东524048)1虚拟人体模型研究概况1.1虚拟人体模型研究的发展阶段早期的三维建模和动画技术发源于美国的犹它大学、俄亥俄州立大学、纽约技术研究所。在工... 用于工效学领域的虚拟人体模型研究概述孙善麟(湛江师范学院教管系广东524048)1虚拟人体模型研究概况1.1虚拟人体模型研究的发展阶段早期的三维建模和动画技术发源于美国的犹它大学、俄亥俄州立大学、纽约技术研究所。在工效学领域内,有关人体模型的研究始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效学 虚拟人体模型研究 自然语言描述阶段 图形交互操纵阶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丰田改进虛拟人体模型"THUMS"
4
《汽车与社会》 2019年第6期9-9,共1页
丰田汽车公司与丰田中央研究所共同改进了用于电脑分析汽车碰撞事故中人体损伤状况的虚拟人体模型THUMS(Total Human Model for Safety),并于2月8日发布销害"THU/SVersion 6"。THLMS Version 6除了具备精细的内脏模型外,还拥... 丰田汽车公司与丰田中央研究所共同改进了用于电脑分析汽车碰撞事故中人体损伤状况的虚拟人体模型THUMS(Total Human Model for Safety),并于2月8日发布销害"THU/SVersion 6"。THLMS Version 6除了具备精细的内脏模型外,还拥有可模拟驾驶员的紧张状态以及放松状态等各种肌肉力量状态的肌肉模型,从而实现更高精度的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人体模型 丰田汽车公司 汽车碰撞事故 人体损伤 肌肉模型 肌肉力量 紧张状态 研究所
原文传递
新型三维虚拟人体模型旨在转变手术训练方式
5
作者 Ingrid Torjesen 公磊 《英国医学杂志中文版》 2016年第2期70-70,共1页
三维定型人体模型可以实时交互,能够模拟分离和重组,这有利于学习、术前规划和虚拟手术。
关键词 三维虚拟人体模型 手术训练 训练方式 治疗方法
原文传递
基于SolidWorks平台的人体模型数字化仿真设计
6
作者 束奇 《价值工程》 2012年第4期132-132,共1页
人体三维模型是利用计算机平台实现人机工程学优化产品设计的基础,本文探讨了基于SolidWorks软件平台创建虚拟人体模型的思路及方法。使用其零件配置功能使得所创建的人体模型无需多次导入就可以实现不同百分位尺寸人体模型的替换,从而... 人体三维模型是利用计算机平台实现人机工程学优化产品设计的基础,本文探讨了基于SolidWorks软件平台创建虚拟人体模型的思路及方法。使用其零件配置功能使得所创建的人体模型无需多次导入就可以实现不同百分位尺寸人体模型的替换,从而使数字化人机工程学优化设计的工作更加快捷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人体模型 人机工程学 SOLIDWORK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虚拟人体逆向建模方法及对比 被引量:1
7
作者 任雨佳 林温妮 +2 位作者 王旭 赵慧 魏蒙嫄 《服装学报》 2021年第3期196-202,共7页
逆向工程技术可实现对复杂曲面模型的构建,但是逆向建模方法对模型效果的影响不容忽视,常用的逆向建模方法包括NURBS曲面建模、多边形建模以及两者结合建模。以人体前臂为例,选取3款建模方法不同的逆向建模软件Imageware,Geomagic Studi... 逆向工程技术可实现对复杂曲面模型的构建,但是逆向建模方法对模型效果的影响不容忽视,常用的逆向建模方法包括NURBS曲面建模、多边形建模以及两者结合建模。以人体前臂为例,选取3款建模方法不同的逆向建模软件Imageware,Geomagic Studio和MeshLab构建模型,对比其建模流程以及模型效果,分析适合构建虚拟人体模型的逆向建模方法。研究表明,NURBS曲面建模与多边形建模相结合的方法更适合构建虚拟人体模型,该结果可以为快速高效建立高精度人体模型提供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向工程技术 虚拟人体模型 建模方法 点云偏差 点云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虚拟仿真的UAV地面站操作舒适性评价研究
8
作者 张丽 何法江 《智能计算机与应用》 2020年第1期214-218,共5页
基于CATIA虚拟建模技术,以中国飞行员的人体尺寸数据为基础,建立了中国飞行员数字化的人体模型;在人体多刚体运动学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人体运动学连杆模型,利用Matlab数字仿真,对MIL-STD标准进行了优化,拟合出中国飞行员的操作舒适性范... 基于CATIA虚拟建模技术,以中国飞行员的人体尺寸数据为基础,建立了中国飞行员数字化的人体模型;在人体多刚体运动学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人体运动学连杆模型,利用Matlab数字仿真,对MIL-STD标准进行了优化,拟合出中国飞行员的操作舒适性范围,以某型号无人机地面站为例,对其进行操作舒适性验证分析,结果表明该地面站的主要操纵装置基本位于操作舒适性范围;通过CATIA中的RULA分析工具,进一步对该地面站的操作舒适性进行了评价分析,得分结果证明该地面站设计合理,操作舒适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人体模型 舒适度分析 CATIA虚拟建模 MATLAB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任意姿态虚拟人网格模型骨骼提取算法 被引量:3
9
作者 郝爱民 赵永涛 +1 位作者 吴伟和 朱诗武 《中国图象图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008-1014,共7页
人体骨骼动画技术是虚拟人物建模中的研究重点。在现有人体骨骼动画的制作过程中,动画师必需手工标定人体各主要关节点位置及人体骨架每一关键帧的姿态,工作量巨大。因此提出一种自动提取人体任意姿态网格模型骨架结构的方法。该方法首... 人体骨骼动画技术是虚拟人物建模中的研究重点。在现有人体骨骼动画的制作过程中,动画师必需手工标定人体各主要关节点位置及人体骨架每一关键帧的姿态,工作量巨大。因此提出一种自动提取人体任意姿态网格模型骨架结构的方法。该方法首先利用模型各顶点间测地距离的几何关系自动识别人体位于四肢和头顶末端的5个特征点,再以特征点为起点生成等测地距离曲线族,利用等测地距离曲线将人体四肢和躯干区分开来,将这些相邻等测地线中心连接起来生成5条骨骼中心线,最后在中心线上根据中心夹角极小值及等测地距离曲线似圆率来确定人体关节的确切位置。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适应不同姿态的人体模型,计算结果准确性高,能完全自动实现关节点定位和骨骼提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人体模型 姿态无关性 测地距离 骨骼提取
原文传递
虚拟艺用人体解剖教学平台的设计与构建 被引量:3
10
作者 陈方 《装饰》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26-127,共2页
虚拟艺用人体解剖教学平台的构建,以非沉浸式桌面级虚拟现实技术、计算机三维图形图像技术为支撑。虚拟艺用人体解剖教学平台设计的三维虚拟艺用人体模型,真实度高、分层细致、交互模式多、文本与语音注解丰富,有助于学生在移动互联网... 虚拟艺用人体解剖教学平台的构建,以非沉浸式桌面级虚拟现实技术、计算机三维图形图像技术为支撑。虚拟艺用人体解剖教学平台设计的三维虚拟艺用人体模型,真实度高、分层细致、交互模式多、文本与语音注解丰富,有助于学生在移动互联网环境下的自主移动学习和教师的课堂教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用人体解剖 虚拟人体模型 平台设计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