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虚实理论”论治膝关节滑膜炎与Toll样受体/核因子-κB信号通路的相关性
1
作者 卜天生 李宁 《中医临床研究》 2024年第27期67-71,共5页
膝关节滑膜炎是骨科、中医科临床常见疾病,在中医学中无其名称,可归属于“痹证”“筋伤”“骨痹”等范围,现代医学将其明确为膝关节内部滑膜病变。当前中医药事业发展良好,中医药在临床各科中应用愈加广泛,中医骨伤科内调外用的治疗思... 膝关节滑膜炎是骨科、中医科临床常见疾病,在中医学中无其名称,可归属于“痹证”“筋伤”“骨痹”等范围,现代医学将其明确为膝关节内部滑膜病变。当前中医药事业发展良好,中医药在临床各科中应用愈加广泛,中医骨伤科内调外用的治疗思路在膝关节滑膜炎病变的治疗中优势凸显,得到了医学界广泛的认可。但中医药的治疗方法缺乏现代科研理论的支持,无法进行系统说明。近年来,生物科学的发展为中医药的现代化提供了新的思路,信号通路及其调控基因的发现,对佐证中医药的治疗理论有着重要意义。Toll样受体(Toll-like Receptor,TLRs)/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 kappa B,NF-κB)信号通路可能为治疗膝关节滑膜炎的重要信息。本研究从“虚实理论”出发,将中医传统脏腑气血辨证与现代生物分子学TLRs/NF-κB信号通路结合,揭示中医药治疗膝关节滑膜炎的TLRs/NF-κB信号通路表达机制,为中医药治疗膝关节滑膜炎提供可能的现代科学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实理论 膝关节滑膜炎 Toll样受体/核因子-κB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虚实理论”探讨60例RA患者免疫炎症指标及关节外部位受累规律
2
作者 张金山 张方园 +1 位作者 阮丽萍 王青松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17年第8期1147-1149,共3页
目的:探索虚实证型免疫炎症指标及关节外部位受累规律。方法:随机抽取太和县中医院风湿科2015年、2016年60例类风湿节关炎病历,以八纲辨证的"虚实原则"把所有患者按证型分为虚实两组,统计虚实证型比例及伴关节外部位受累例数... 目的:探索虚实证型免疫炎症指标及关节外部位受累规律。方法:随机抽取太和县中医院风湿科2015年、2016年60例类风湿节关炎病历,以八纲辨证的"虚实原则"把所有患者按证型分为虚实两组,统计虚实证型比例及伴关节外部位受累例数,分析免疫炎症指标变化与虚实证型的相关性。结果:60例中虚证22例(36.67%),实证38例(63.33%)。虚证组关节外部位受累8例(36.36%),实证组3例(7.89%)。与实证组比较,虚证组类风湿因子、血沉、C反应蛋白数值明显降低。结论:基于"虚实理论"的中医证型分组,对类风湿关节炎关节外部位受累预测,免疫炎症指标特点等总结有一定的指导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实理论 类风湿关节炎 免疫炎症 关节外部位受累 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谈宗白华的虚实理论——兼解《中国艺术表现里的虚和实》 被引量:2
3
作者 芮瑞 《学语文》 2003年第6期12-13,共2页
关键词 人教社 高中 语文教学 宗白华 虚实理论 美学家 《中国艺术表现里的虚和实》 创作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虚实理论从“脾肾亏虚、肝郁邪阻”论治多系统萎缩 被引量:3
4
作者 刘红喜 石静资 +6 位作者 杜琬晴 梁晓 申伟 魏竞竞 刘悦 迟显苏 张允岭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22年第11期43-47,57,共6页
基于虚实理论,结合临床实践,认为多系统萎缩病机本源为本虚标实,因虚致实,综合病机为脾肾亏虚、肝郁邪阻,基本病机为肾虚髓空、脾虚失运、肝郁失达、邪气内阻;临证治疗当遵循扶正祛邪、补虚泻实的原则,具体论治当补肾填精、培元固本,健... 基于虚实理论,结合临床实践,认为多系统萎缩病机本源为本虚标实,因虚致实,综合病机为脾肾亏虚、肝郁邪阻,基本病机为肾虚髓空、脾虚失运、肝郁失达、邪气内阻;临证治疗当遵循扶正祛邪、补虚泻实的原则,具体论治当补肾填精、培元固本,健脾益气、强肌化源,疏肝解郁、调畅气血,辨证祛邪、补虚泻实;临证选方用药可参考肉苁蓉丸、补中益气汤、柴胡疏肝散、越鞠丸、栀子豉汤等辨证加减化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系统萎缩 虚实理论 病机 脾肾亏虚 肝郁邪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孙子的虚实理论及历史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熊剑平 《孙子研究》 2021年第2期47-54,共8页
"虚实"是孙子构建的一对非常重要的兵学范畴,《十三篇》兵法中曾有专篇对其进行论述。孙子的虚实相生之法不仅仅是战法设计,也总结了避实击虚的力量运用原则。《虚实篇》由此而受到重视,对历代兵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 孙子兵法 虚实理论 历史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虚实三态理论”构建急危重症中医辨治体系 被引量:1
6
作者 张淑文 曲永龙 +3 位作者 陈腾飞 杨宇飞 徐霄龙 刘清泉 《中国中医急症》 2024年第5期820-823,共4页
急危重症病种多样、患者病情危重、证候复杂、变化迅速,有其固有的疾病演变规律。本文提出,中医辨证不同于中医内科学辨证体系,姜良铎教授、刘清泉教授依据多年治疗急危重症的临床经验概括其核心病机为“正气虚于一时,邪气暴胜而突发”... 急危重症病种多样、患者病情危重、证候复杂、变化迅速,有其固有的疾病演变规律。本文提出,中医辨证不同于中医内科学辨证体系,姜良铎教授、刘清泉教授依据多年治疗急危重症的临床经验概括其核心病机为“正气虚于一时,邪气暴胜而突发”,进而总结提炼出一种适用于中医药治疗急危重症的辨治体系——“虚态-实态-虚实互存态”的“虚实三态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危重症 虚实三态理论 中医药 辨治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虚实三态理论”在急危重症防治中的实践与应用
7
作者 张淑文 杨宇飞 +2 位作者 徐霄龙 陈腾飞 刘清泉 《中国中医急症》 2024年第6期990-993,共4页
"虚实三态理论"是本文通信作者刘清泉教授在急危重症核心病机"正气虚于一时,邪气暴盛而突发"的基础上进一步总结提出的,是中医辨治急危重症专属的理论依据,指导着急危重症的临床实践。本文结合3个典型病例,详细论述... "虚实三态理论"是本文通信作者刘清泉教授在急危重症核心病机"正气虚于一时,邪气暴盛而突发"的基础上进一步总结提出的,是中医辨治急危重症专属的理论依据,指导着急危重症的临床实践。本文结合3个典型病例,详细论述"虚实三态理论"指导下的中医治疗急危重症的实践与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危重症 虚实三态理论 中医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虚实辨证对肺源性脓毒症患者预后评估
8
作者 夏非 杨思雯 +4 位作者 朱玉菡 郭玉红 王烁 徐霄龙 宋麦芬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5-8,共4页
目的探索肺源性脓毒症患者的中医虚实证素特点,分析其对疾病预后的影响。方法统计该院ICU 2018年1月—2020年1月间的168例肺源性脓毒症患者,根据中医虚实辨证分为虚、实两组,比较虚证组与实证组患者休克发生率、28 d病死率、白细胞计数... 目的探索肺源性脓毒症患者的中医虚实证素特点,分析其对疾病预后的影响。方法统计该院ICU 2018年1月—2020年1月间的168例肺源性脓毒症患者,根据中医虚实辨证分为虚、实两组,比较虚证组与实证组患者休克发生率、28 d病死率、白细胞计数、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血乳酸以及病原学结果等指标。结果168例患者中虚证组65例,实证组103例。虚证组休克发生率(23/42 vs.17/86,χ^(2)=7.830,P=0.005)及28 d病死率(23.3%vs.41.5%,χ^(2)=6.270,P=0.012)显著高于实证组。虚证组G+感染率显著低于实证组(24/37 vs.24/64),G-感染显著高于实症组(31/37 vs.40/64),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87,P=0.024)。虚证组白细胞计数[(9.76±4.28)×10^(9)/L vs.(12.85±10.50)×10^(9)/L,t=-2.257,P=0.025]及血乳酸[1.90(1.59,2.63)vs.2.27(1.77,2.98),Z=1.382,P=0.044]均显著低于实证组。结论肺源性脓毒症虚证型者休克发生率、病死率均明显高于实证型者。扶正治疗应贯穿脓毒症整个治疗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源性脓毒症 虚实理论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赏石虚实相生理论浅析
9
作者 杨忠耀 《中国宝玉石》 2001年第1期66-67,共2页
一.引言虚实既是中国古代美学和文艺理论的重要审美范畴,也是道家思想的哲学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老庄哲学“以虚无为本”,虽然是唯心主义的,但揭开这唯心主义外衣,可以发现它“有无相生”、“虚实结合”
关键词 赏石 虚实相生理论 奇石 石形 石色 石质 石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吴奔星的诗歌创作及诗论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鹰 《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2期91-95,共5页
吴奔星先生的诗歌创作是他从事诗歌创作70多年心灵轨迹的写照,体现了其对真、善、美的热烈追求和对假、恶、丑的无情鞭挞。他的诗歌创作,不但有充沛的激情,而且具有学者的睿智;在新、旧诗体艺术优长的相互吸收与融合方面也作出了... 吴奔星先生的诗歌创作是他从事诗歌创作70多年心灵轨迹的写照,体现了其对真、善、美的热烈追求和对假、恶、丑的无情鞭挞。他的诗歌创作,不但有充沛的激情,而且具有学者的睿智;在新、旧诗体艺术优长的相互吸收与融合方面也作出了卓有建树的探讨。在诗歌理论研究方面,“诗美鉴赏学”的建立和诗歌的虚实美学理论的提出在中国诗歌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奔星 诗歌理论 诗歌创作 艺术特色 诗美鉴赏学 虚实美学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床验证中医治病的虚与实
11
作者 武丕文 《光明中医》 2007年第3期61-62,共2页
关键词 中医理论/虚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来去脉法体系的构建 被引量:1
12
作者 杨乐乐 黄韵 +1 位作者 沈涛 傅元谋(指导)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662-1665,共4页
来去脉法作为中医脉学的新脉法体系,在提高临床辨证准确性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来去脉法是以虚实理论为核心,通过诊察脉象的来去,联系三焦、气血、六经分析人体脏腑气血阴阳的虚实状态,综合运用于临床的一种脉法体系。文章首先梳理了... 来去脉法作为中医脉学的新脉法体系,在提高临床辨证准确性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来去脉法是以虚实理论为核心,通过诊察脉象的来去,联系三焦、气血、六经分析人体脏腑气血阴阳的虚实状态,综合运用于临床的一种脉法体系。文章首先梳理了来去脉法的历史源流,然后论述来去脉法体系中的虚实理论、定义诊法、辨证指导、临床意义,以期对临床诊断具有一定的指导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来去脉法 历史源流 虚实理论 定义诊法 辨证指导 临床意义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