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融合知识图谱和大语言模型的虚假健康信息识别方法研究
1
作者 杨雅娴 吴金红 +2 位作者 吴彦坤 任晓露 张星 《情报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27-133,共7页
[目的/意义]构建一种基于大语言模型和知识图谱的健康信息识别模型,旨在提升健康信息识别的准确性和信度。[方法/过程]首先,采用在权威平台上发布的公开健康信息数据集来构建知识图谱,作为领域知识;然后,设计5组实验,包括决策树、支持... [目的/意义]构建一种基于大语言模型和知识图谱的健康信息识别模型,旨在提升健康信息识别的准确性和信度。[方法/过程]首先,采用在权威平台上发布的公开健康信息数据集来构建知识图谱,作为领域知识;然后,设计5组实验,包括决策树、支持向量机、逻辑回归模型、GPT和KG-LLM;最后,采用552条来自权威辟谣平台的已标注辟谣信息作为验证样本进行试验,并对5组实验的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结论]所构建的KG-LLM虚假健康信息识别模型在准确性方面表现卓越,其准确率达到98.35%,这一结果相较于决策树、支持向量机、逻辑回归模型分别提升了14.78%、3.24%和12.33%。与GPT模型相比,其准确率也提升了4.80%。此外,在其他的评估指标上,KGLLM模型相较于GPT模型也显示出了优势。这一结果充分证明了知识图谱作为领域知识,有助于消除LLM中存在的幻觉。将大语言模型与知识图谱相结合,用于提高健康信息识别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假健康信息 ChatGPT KG-LLM 机器学习 知识图谱
原文传递
医护人员的社交媒体虚假健康信息纠正意图研究——基于SEM与fsQCA方法 被引量:1
2
作者 喻梅 余诗雅 刘蕤 《信息资源管理学报》 CSSCI 2024年第3期104-120,共17页
探究医护人员在社交媒体上纠正虚假健康信息的影响因素,对减少虚假健康信息的传播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整合第三人效果、保护动机理论和启发系统式模型,使用结构方程模型(SEM)和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探究医护人员虚假健康信息纠... 探究医护人员在社交媒体上纠正虚假健康信息的影响因素,对减少虚假健康信息的传播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整合第三人效果、保护动机理论和启发系统式模型,使用结构方程模型(SEM)和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探究医护人员虚假健康信息纠正意图的认知动因及其构型。SEM发现第三人效果、社交媒体信任、自我效能、反应效能和职业认同正向影响虚假健康信息纠正意图;信息处理模式影响社交媒体信任和第三人效果;自我效能和反应效能在社交媒体信任与虚假健康信息纠正意图间存在中介作用。fsQCA发现三类触发虚假健康信息纠正意图的前因构型,第三人效果、自我效能、反应效能和职业认同是重要的前因变量。研究结果呼吁和鼓励更多的医护人员参与社交媒体的虚假健康信息纠正,以降低虚假健康信息的不良影响,维护公众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交媒体 虚假健康信息 虚假健康信息纠正 结构方程模型 定性分析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直播情境下老年人虚假健康信息采纳行为的扎根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陈海波 杨晓雯 +1 位作者 陈萍 孙大权 《图书馆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52-160,共9页
文章探究我国城镇老年人虚假健康信息采纳行为的形成机理,丰富老年人虚假健康信息行为理论,为虚假健康信息治理提供参考。研究选取16名接触过网络虚假健康信息的城镇老年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半结构化访谈方法收集数据,运用扎根理论对访... 文章探究我国城镇老年人虚假健康信息采纳行为的形成机理,丰富老年人虚假健康信息行为理论,为虚假健康信息治理提供参考。研究选取16名接触过网络虚假健康信息的城镇老年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半结构化访谈方法收集数据,运用扎根理论对访谈文本进行编码分析,结合信息操纵理论构建相应的理论模型,探究城镇社区老年人虚假健康信息采纳行为的影响因素及形成机理。研究发现:网络直播情境下平台信息操纵是老年人采纳虚假健康信息的主要影响因素,信息操纵通过求利心理、人情偏向及沉浸体验达到老年人采纳虚假健康信息的目的;而老年人则通过文化自信、自我效能应对平台信息操纵,其中自我效能感的高低对平台信息操纵的影响呈现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假健康信息 信息操纵 信息采纳 老年人 扎根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康信息画像构建及虚假健康信息识别:融合社会感知数据与发布者先验知识
4
作者 赵又霖 庞航远 石燕青 《图书情报知识》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41-154,165,共15页
[目的/意义]融合包含丰富个体情感、行为和交互信息的社会感知数据和发布者先验知识有助于提高虚假健康信息识别精度。[研究设计/方法]基于社会感知数据,综合历史信息文本描述发布者对待检测信息的先验知识,并融合发布者先验知识,从发... [目的/意义]融合包含丰富个体情感、行为和交互信息的社会感知数据和发布者先验知识有助于提高虚假健康信息识别精度。[研究设计/方法]基于社会感知数据,综合历史信息文本描述发布者对待检测信息的先验知识,并融合发布者先验知识,从发布者特征、内容特征和接收者行为特征3个维度提取健康信息特征;同时,建立健康信息画像,并基于Stacking集成学习模型构建虚假健康信息识别模型FHIR_SSD&PPK。[结论/发现] FHIR_SSD&PPK模型识别虚假健康信息的效果最好,准确率为92.35%;发布者特征的特征重要度占比总和最高,为51.59%,其中发布者先验知识特征的特征重要度为44.01%,并且与未考虑发布者先验知识的模型相比,F1值提升2.26%,说明本文提出的发布者先验知识是构建识别模型的关键特征。[创新/价值] FHIR_SSD&PPK模型融合社会感知数据和发布者先验知识,基于Stacking集成学习模型识别虚假健康信息,在细粒度和深度上对虚假健康信息识别研究进行了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信息画像 虚假健康信息 社会感知数据 先验知识 Stacking集成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计算叙事模型的虚假健康信息特征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孔杉杉 张军 冯立超 《情报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2-161,共10页
[研究目的]面对海量健康信息,如何快速准确辨别信息真伪尤为重要。基于计算叙事模型对虚假健康信息的特征进行量化分析,为准确判别虚假健康信息提供方法支持。[研究方法]基于叙事学理论,构建社交媒体上虚假健康信息的计算叙事模型,从叙... [研究目的]面对海量健康信息,如何快速准确辨别信息真伪尤为重要。基于计算叙事模型对虚假健康信息的特征进行量化分析,为准确判别虚假健康信息提供方法支持。[研究方法]基于叙事学理论,构建社交媒体上虚假健康信息的计算叙事模型,从叙事内容、叙事逻辑和叙事链接三方面刻画虚假健康信息的特征,提出了基于语义角色标注的特征降维提取方法,从虚假健康信息文本中构建计算叙事网络,并通过网络结构分析比较不同类型虚假健康信息的特征差异。[研究结论]实证结果显示,叙事网络能刻画虚假健康信息的叙事策略和意图,并适用于不同类型虚假健康信息特征量化和分析。网络中的语义团块表示了叙事活动中的重要概念,叙事内容展示了不同健康领域中引人瞩目的问题。虚假健康信息的说服过程贯穿了行为诱导、夸张、心理认同等多种叙事逻辑,且多种逻辑之间通过结构洞和集聚型链接模式相辅相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假健康信息 虚假信息特征 叙事模型 计算叙事 叙事逻辑 叙事链接模式 叙事学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态视角下短视频虚假健康信息传播行为的影响因素研究
6
作者 付少雄 曾源来 +1 位作者 孙岚 邓胜利 《图书馆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03-116,共14页
短视频作为当前信息传播的核心渠道,其虚假健康信息治理是健康中国战略与网络安全观的应有之义。区别于新浪微博、微信等传统社交媒体以图文为主的传播,短视频内容多为文本、音频与图像多模态相结合传播,其虚假健康信息传播行为亟需专... 短视频作为当前信息传播的核心渠道,其虚假健康信息治理是健康中国战略与网络安全观的应有之义。区别于新浪微博、微信等传统社交媒体以图文为主的传播,短视频内容多为文本、音频与图像多模态相结合传播,其虚假健康信息传播行为亟需专门研究。为此,分析用户短视频虚假健康信息传播行为的影响因素与组态路径,探讨不同类型用户短视频虚假健康信息传播行为产生的原因,可为虚假健康短视频传播防治提供依据。本文基于三元交互决定论构建短视频虚假健康信息传播模型,采用问卷调查,结合回归分析与访谈法,运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法(fsQCA),分析短视频虚假健康信息传播行为的影响因素组态。研究表明用户的年龄、性别、健康信息素养、健康关注度、信息风险认知、信息来源可信度、平台易用性与平台服务质量显著影响短视频虚假健康信息传播行为。基于此,采用fsQCA得到用户强短视频虚假健康信息传播倾向的2条影响组态,以及用户弱短视频虚假健康信息传播倾向的10条影响组态。探究短视频虚假健康信息传播行为的影响组态,可服务于短视频平台健康信息治理,优化短视频信息生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视频 虚假健康信息 信息传播行为 影响组态 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奖惩机制下微信虚假健康信息治理的三方演化博弈分析
7
作者 阮智慧 朱欣叶 +2 位作者 卓扬凯 张帅 钱爱兵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46-55,共10页
微信是健康信息传播的重要社交媒体平台,也是虚假健康信息滋生和传播的沃土。在考虑用户、微信平台和政府在虚假健康信息治理中发挥不同作用的同时,引入奖惩机制,通过构建三方演化博弈模型探讨奖惩机制下治理微信虚假健康信息的最优策... 微信是健康信息传播的重要社交媒体平台,也是虚假健康信息滋生和传播的沃土。在考虑用户、微信平台和政府在虚假健康信息治理中发挥不同作用的同时,引入奖惩机制,通过构建三方演化博弈模型探讨奖惩机制下治理微信虚假健康信息的最优策略和有效机制。在检验系统稳定性的基础上,运用MATLAB R2018b进行仿真实验。研究发现,合理的奖惩强度和奖惩系数、提高用户健康素养以及控制成本是影响各方主体进行有效策略选择的关键因素。据此提出虚假健康信息治理的政策建议,以营造清朗的健康信息传播网络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奖惩机制 微信 虚假健康信息 信息治理 演化博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社交媒体中虚假健康信息的传播与治理探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周红静 刘耀 《新闻研究导刊》 2024年第9期20-22,共3页
网络社交媒体是人们获取健康信息的重要渠道,虚假健康信息在网络社交媒体上的广泛传播,严重危害公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恶劣的社会影响。遏制虚假健康信息在网络社交媒体上传播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文章采用文献调查、比较分析的研究方... 网络社交媒体是人们获取健康信息的重要渠道,虚假健康信息在网络社交媒体上的广泛传播,严重危害公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恶劣的社会影响。遏制虚假健康信息在网络社交媒体上传播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文章采用文献调查、比较分析的研究方法,总结网络社交媒体的发展状况以及用户和技术特性,阐释虚假健康信息的基本特征,并在此基础上从信息传播的角度分析虚假健康信息在网络社交媒体上扩散的特点以及面临的主要问题,剖析用户认知、情感和传播环境对虚假健康信息在网络社交媒体上传播的影响,并从社交媒体平台和政府相关部门两方面提出治理措施,社交媒体平台应追溯虚假健康信息来源、提升健康信息传播可信度、监测异常健康信息流量、运用新技术和新手段加强监管;政府相关部门应完善相关法律制度、建立合理的辟谣和反馈机制、扩大健康信息平台的影响力。文章旨在为有效控制虚假健康信息的恶意传播提供理论和实践方面的参考,从而净化网络环境,提升健康信息服务质量,促进健康事业的发展,满足公众的健康服务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假健康信息 网络社交媒体 信息传播 认知 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虚假健康信息事实核查行为的影响因素与效果综述
9
作者 张琳依 《新媒体研究》 2024年第24期20-25,共6页
通过系统梳理近十年与虚假健康信息事实核查行为相关的研究文献,回顾相关理论,从信息及个体维度阐述事实核查的影响因素及有效性。研究以传播学和心理学传统理论为主,认为信息特征与个体动机会激发用户事实核查,不同核查纠正策略对受众... 通过系统梳理近十年与虚假健康信息事实核查行为相关的研究文献,回顾相关理论,从信息及个体维度阐述事实核查的影响因素及有效性。研究以传播学和心理学传统理论为主,认为信息特征与个体动机会激发用户事实核查,不同核查纠正策略对受众的认知和行为改善有一定效果,有助于打击虚假健康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假健康信息 事实核查 纠正 信息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虚假健康信息研究综述:认知、行为与治理 被引量:19
10
作者 邓胜利 顾一飞 《图书馆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4-22,共9页
文章旨在对网络虚假健康信息的研究成果进行系统性回顾和分析,以期为学者研究虚假健康信息、打击网络虚假健康信息、提升健康信息服务质量奠定基础。本文从虚假健康信息的概念出发,对国内外网络虚假健康信息已有研究进行系统梳理和述评... 文章旨在对网络虚假健康信息的研究成果进行系统性回顾和分析,以期为学者研究虚假健康信息、打击网络虚假健康信息、提升健康信息服务质量奠定基础。本文从虚假健康信息的概念出发,对国内外网络虚假健康信息已有研究进行系统梳理和述评,对文献的研究主题从认知、行为、治理3个方面进行归类总结。研究发现目前网络虚假健康信息的研究还存在很多空白,文章总结了现有研究的现状与不足,希望可以为相关研究提供依据和指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假健康信息 健康谣言 虚假健康信息治理 信息认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联网下虚假健康信息的用户传播行为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李明文 戴雪妮 《新闻知识》 2022年第12期53-59,共7页
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为人们寻找各种各样的信息带来了便利。在人们追求健康生活方式的背景下,搜索健康信息的比例大幅度提高。然而,互联网“信息爆炸”的环境下,健康类信息良莠不齐,网络上也充斥着大量的虚假健康信息。本文从用户传... 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为人们寻找各种各样的信息带来了便利。在人们追求健康生活方式的背景下,搜索健康信息的比例大幅度提高。然而,互联网“信息爆炸”的环境下,健康类信息良莠不齐,网络上也充斥着大量的虚假健康信息。本文从用户传播行为的角度,探究虚假健康信息的传播路径及未来的治理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假健康信息 用户传播 信息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为什么人们对虚假健康信息的易感性不同?——基于信息加工过程组态的分析 被引量:13
12
作者 曹雅宁 柯青 《现代情报》 CSSCI 2023年第1期40-54,共15页
[目的/意义]探讨虚假健康信息易感性的影响因素组态,有助于更好地理解虚假健康信息对个体的影响机理,增强公众对虚假信息的应对能力,对全民健康促进有积极意义。[方法/过程]本研究通过一个三因素析因设计的组间在线实验采集数据,以精细... [目的/意义]探讨虚假健康信息易感性的影响因素组态,有助于更好地理解虚假健康信息对个体的影响机理,增强公众对虚假信息的应对能力,对全民健康促进有积极意义。[方法/过程]本研究通过一个三因素析因设计的组间在线实验采集数据,以精细加工可能性模型和福格行为模型为基础,通过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fsQCA)探索两条信息精细加工路径和高低易感性影响因素的组态。[结果/结论]能力和动机构成精细加工路径的前置因素。能力强—动机强促进个体通过中心加工路径处理信息,分心、焦虑情绪促进个体使用边缘加工路径处理信息。高易感性的前因组态包括3类:强触发线索下的非深度思考模式、高信息质量—强触发线索模式和强焦虑—强触发线索模式。低易感性的前因组态包括两类:弱触发线索下的深度思考模式和弱触发线索模式。此外,人口统计学特征组态也能在一定程度上解释易感性差异。本文从信息精细加工视角探讨了用户为何对虚假健康信息有不同的易感性,研究结论有助于增强个体对虚假健康信息的免疫力,帮助相关部门采取措施减少虚假健康信息给个人和社会带来的负面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线实验 精细加工可能性模型 虚假健康信息 易感性 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 福格行为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议微信中虚假健康信息的传播现状与规范 被引量:3
13
作者 黄蜜 王鹏 《新闻研究导刊》 2016年第11期44-45,共2页
微信的普及让健康信息得以广泛传播。在真实健康信息满足人们健康需求的同时,虚假健康信息也给人们的日常生活造成了一定的危害。本文在界定健康信息的概念,梳理虚假健康信息的类型和判断标准之后,分析了虚假健康信息的社会影响,并提出... 微信的普及让健康信息得以广泛传播。在真实健康信息满足人们健康需求的同时,虚假健康信息也给人们的日常生活造成了一定的危害。本文在界定健康信息的概念,梳理虚假健康信息的类型和判断标准之后,分析了虚假健康信息的社会影响,并提出了几点规范健康信息发布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假健康信息 微信 社会影响 规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维特征融合的虚假健康信息识别方法研究: 基于 LightGBM 算法 被引量:11
14
作者 金燕 徐何贤 毕崇武 《情报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56-164,共9页
[目的/意义]为解决虚假健康信息自动识别效率低、准确度不高的问题,提出基于多特征融合的虚假健康信息识别方法。[方法/过程]首先,从内容特征、情感特征、发布者特征3个维度构建虚假健康信息特征指标体系;其次,分别采取不同方法进行特... [目的/意义]为解决虚假健康信息自动识别效率低、准确度不高的问题,提出基于多特征融合的虚假健康信息识别方法。[方法/过程]首先,从内容特征、情感特征、发布者特征3个维度构建虚假健康信息特征指标体系;其次,分别采取不同方法进行特征提取,并转换成可处理的结构化数据;再次,基于LightGBM分类模型融合多特征属性,实现虚假健康信息自动识别;最后,以微信公众号上的健康信息为例进行实证验证。[结果/结论]该方法在微信公众号数据集实验的准确率达到92.22%,判别效果优于基于内容、情感、发布者等单维特征的识别方法,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人工识别存在的及时性差、效率低、数量有限等问题,能够更全面、更接近人工识别准确率地实现虚假健康信息自动化识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维特征 特征融合 虚假健康信息 LightGBM 识别方法 信息治理
原文传递
基于KAP理论的虚假健康信息甄别行为研究
15
作者 苏宁 刘天波 《社会科学前沿》 2023年第11期6512-6520,共9页
随着信息数量激增,信息质量令人堪忧,尤其是健康类谣言最为严重。健康信息的甄别意识和准确甄别能力,是健康信息甄别行为的关键。将KAP理论应用于虚假健康信息甄别行为研究中,从多角度解释人们对健康信息的甄别行为。研究结果表明人们... 随着信息数量激增,信息质量令人堪忧,尤其是健康类谣言最为严重。健康信息的甄别意识和准确甄别能力,是健康信息甄别行为的关键。将KAP理论应用于虚假健康信息甄别行为研究中,从多角度解释人们对健康信息的甄别行为。研究结果表明人们缺乏对健康信息的甄别意识,甄别意愿不强烈,特别是低学历人群对自己的甄别能力缺乏自信,社会的支持力度难以满足人们对虚假健康信息的甄别行为期望。基于此,针对全民甄别健康信息的问题提出可行性建议,有助于净化健康信息环境,提升个人健康信息甄别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AP理论 虚假健康信息 甄别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学习的社交媒体虚假健康信息识别机制研究
16
作者 潘冬梅 《图书情报导刊》 2023年第8期28-36,共9页
在概述深度学习、社交媒体虚假健康信息、社交媒体虚假健康信息特征和特征识别相关研究的基础上,以微信辟谣助手为研究平台,应用内容分析法,通过资料编码提取了社交媒体虚假健康信息特征,构建了社交媒体虚假健康信息特征识别清单,并应... 在概述深度学习、社交媒体虚假健康信息、社交媒体虚假健康信息特征和特征识别相关研究的基础上,以微信辟谣助手为研究平台,应用内容分析法,通过资料编码提取了社交媒体虚假健康信息特征,构建了社交媒体虚假健康信息特征识别清单,并应用爬虫工具、自然语言文本处理技术和深度学习神经网络,从社交媒体虚假健康信息采集、信息处理和信息分析3个维度构建了社交媒体虚假健康信息识别机制,旨在实现社交媒体虚假健康信息的智能识别、智能筛选与智慧分析,为社交媒体用户获取真实可靠的健康信息提供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学习 社交媒体 虚假健康信息 识别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态视角下社交媒体用户虚假健康信息易感性影响因素研究
17
作者 莫祖英 郭一鸣 +1 位作者 闵世杰 司晨 《图书情报工作》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1期93-106,共14页
[目的/意义]探索社交媒体情境下虚假健康信息易感用户的影响因素及作用路径,有助于了解易感用户面对虚假健康信息时的内在心理机制,以帮助提高易感用户识别虚假健康信息的能力。[方法/过程]通过在线情境实验采集数据,以动机—机会—能... [目的/意义]探索社交媒体情境下虚假健康信息易感用户的影响因素及作用路径,有助于了解易感用户面对虚假健康信息时的内在心理机制,以帮助提高易感用户识别虚假健康信息的能力。[方法/过程]通过在线情境实验采集数据,以动机—机会—能力模型(MOA)和详尽可能性模型(ELM)为理论基础,采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fsQCA)探索用户对虚假健康信息易感性影响因素的组态路径。[结果/结论]虚假健康信息易感用户存在三种组态类型,分别为高健康意识核心驱动型、高信息热度核心驱动型、高健康意识—信息热度双重驱动型。其中,高健康意识和基于信息热度判断的边缘路径是影响用户对虚假健康信息易感性的关键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假健康信息 易感性 影响因素 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 MOA模型
原文传递
突发公共卫生情境下中老年人虚假健康信息应对行为研究 被引量:26
18
作者 邓胜利 李雅静 《情报资料工作》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43-51,共9页
[目的/意义]新冠肺炎期间,虚假健康信息泛滥演变成一场信息危机,而中老年人是疫情虚假健康信息的主要受害者,研究其疫情虚假健康信息的应对行为,有助于精准健康信息服务的开展。[方法/过程]通过半结构化访谈,收集28位中老年应对疫情虚... [目的/意义]新冠肺炎期间,虚假健康信息泛滥演变成一场信息危机,而中老年人是疫情虚假健康信息的主要受害者,研究其疫情虚假健康信息的应对行为,有助于精准健康信息服务的开展。[方法/过程]通过半结构化访谈,收集28位中老年应对疫情虚假健康信息的相关行为,结合PADM理论、启发式-系统式模型和应对行为理论,依据指引式路径分析方法,探究突发公共卫生情境下中老年人虚假健康信息应对行为形成的内在机理并构建理论模型。[结果/结论]突发公共卫生情境下,中老年对虚假健康信息的关注、理解受到信息类型、损失程度、信息源、信息渠道、响应的直接影响,并受到当地疫情程度的调节;基于疫情虚假健康信息认知形成危害感知、相关利益者感知和防护性行为感知,进一步通过启发式或系统式信息处理路径制定行为决策,选择采取问题聚焦应对行为和情绪聚焦应对行为。研究结果有助于突发公共卫生情境下针对中老年进行精准辟谣以及健康养老战略的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发公共卫生情境 虚假健康信息 应对行为 中老年 PADM理论
原文传递
图书馆参与虚假健康信息治理的价值、阻滞因素和实现路径 被引量:14
19
作者 邓胜利 孙瑾杰 《图书情报工作》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4-22,共9页
[目的/意义]公共卫生突发事件有关的虚假健康信息泛滥,图书馆作为公共文化服务机构,需要主动服务,利用现有的健康信息资源参与虚假健康信息治理,承担社会责任。[方法/过程]运用网络调研与文献调研的方法,以新冠肺炎虚假健康信息为例,总... [目的/意义]公共卫生突发事件有关的虚假健康信息泛滥,图书馆作为公共文化服务机构,需要主动服务,利用现有的健康信息资源参与虚假健康信息治理,承担社会责任。[方法/过程]运用网络调研与文献调研的方法,以新冠肺炎虚假健康信息为例,总结图书馆参与新冠肺炎虚假健康信息治理工作的价值,分析图书馆参与虚假健康信息治理在信息资源整理、专业服务、健康信息素养教育等面临的阻滞因素,提出图书馆参与治理的实现路径。[结果/结论]图书馆参与虚假健康信息治理工作,有助于图书馆服务创新,发挥图书馆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信息服务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书馆健康信息服务 虚假健康信息治理 健康信息 信息疫情 新冠肺炎
原文传递
国外高校图书馆参与虚假健康信息治理调研及启示 被引量:9
20
作者 邓胜利 蔡芸娜 《图书情报工作》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23-32,共10页
[目的/意义]新冠肺炎疫情期间虚假健康信息泛滥,参与虚假健康信息治理是高校图书馆保障公众信息需求、提供健康信息服务的重要手段。[方法/过程]运用网络调研与文献调研的方法,选取国外15所高校图书馆开展调研,从虚假健康信息辨别方法... [目的/意义]新冠肺炎疫情期间虚假健康信息泛滥,参与虚假健康信息治理是高校图书馆保障公众信息需求、提供健康信息服务的重要手段。[方法/过程]运用网络调研与文献调研的方法,选取国外15所高校图书馆开展调研,从虚假健康信息辨别方法提供、多元信息素养教育开展、可靠健康信息资源建设、疫情相关研究支撑提供、疫情记忆档案库构建实施5个方面归纳国外高校图书馆的治理举措。[结果/结论]国内高校图书馆可以从重视和参与虚假健康信息治理、构建协同治理虚假健康信息体系、创新虚假健康信息治理服务3个方面参与虚假健康信息治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假健康信息 高校图书馆 新冠肺炎疫情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