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虎地肠溶胶囊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基层用药专家共识
1
作者 谢俊大 陈熹 +3 位作者 陈佳帅 王堃 来要良 马致洁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24年第10期1179-1182,1189,共5页
虎地肠溶胶囊由朱砂七、虎杖、白花蛇舌草、北败酱、二色补血草、地榆(炭)、白及、甘草共8味中药组成,具有清热、利湿、凉血的功效,用于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湿热蕴结证,症见腹痛,下痢脓血,里急后重。相关研究结果表明,虎地肠溶胶囊单... 虎地肠溶胶囊由朱砂七、虎杖、白花蛇舌草、北败酱、二色补血草、地榆(炭)、白及、甘草共8味中药组成,具有清热、利湿、凉血的功效,用于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湿热蕴结证,症见腹痛,下痢脓血,里急后重。相关研究结果表明,虎地肠溶胶囊单用、联合其他中西药均能改善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症状,并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为了更好地指导基层医师安全、有效地应用虎地肠溶胶囊,指导临床合理用药,由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联合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中医药临床研究分会等相关领域专家,共同起草了《虎地肠溶胶囊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基层用药专家共识》。该共识在临床专家的问卷调研和文献回顾的基础上,采用GRADE系统,充分结合专家经验,通过名义组法形成推荐意见或共识建议。该共识明确了虎地肠溶胶囊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适应证、证治要点、用法与用量、疗程、联合用药和安全性等,适用于各等级医院的中医师、西医师、全科医师和临床药师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虎地肠溶胶囊 湿气 溃疡性结 专家共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UPLC-Orbitrap-HRMS法的多成分测定结合化学计量学的虎地肠溶胶囊质量评价研究
2
作者 陈紫琪 刘金鑫 +6 位作者 董义伟 陈慧婷 胡开银 赵芮 苏友 李晓亮 孙黎 《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5期98-105,共8页
目的建立虎地肠溶胶囊多成分定量方法,并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对其进行质量评价。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法(ultra-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quadrupole-electrostatic field Orbitrap high-reso... 目的建立虎地肠溶胶囊多成分定量方法,并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对其进行质量评价。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法(ultra-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quadrupole-electrostatic field Orbitrap high-resolution mass spectrometry,UPLC-Orbitrap-HRMS)测定10批虎地肠溶胶囊中没食子酸、虎杖苷、甘草酸、白藜芦醇、鞣花酸、甘草素、甘草苷、大黄素、绿原酸、异甘草素、咖啡酸、木犀草素、芒柄花素、芹菜素、槲皮素和山柰酚的含量,并采用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和灰色关联度分析对样品进行综合评价。结果16个成分线性关系良好,专属性、精密度、重复性、稳定性和平均加样回收率实验均符合标准。10批虎地肠溶胶囊被分为2类,甘草素、木犀草素、白藜芦醇、鞣花酸、槲皮素、山柰酚、咖啡酸、绿原酸和大黄素9个成分对样品质量的差异影响较大;以质量优劣情况对样品进行排序,第Ⅰ类样品的质量普遍劣于第Ⅱ类,木犀草素、鞣花酸、槲皮素、山柰酚、绿原酸和大黄素6个成分的含量偏低可能是第Ⅰ类样品质量低劣的原因。结论建立的虎地肠溶胶囊多成分定量方法结合化学计量学分析可用于该药物的质量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虎地肠溶胶囊 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法 化学计量学 质量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虎地肠溶胶囊对宫颈癌放射治疗致急性肠损伤的防护作用 被引量:3
3
作者 汪浩 张明霞 +1 位作者 蒋俊 钱雅琴 《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9年第4期20-24,共5页
目的探讨虎地肠溶胶囊对宫颈癌患者放射性肠损伤的治疗效果。方法将54例宫颈癌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7例,对照组予以同步放射治疗和化学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虎地肠溶胶囊;观察两组放射性损伤发生的时间、严重程度... 目的探讨虎地肠溶胶囊对宫颈癌患者放射性肠损伤的治疗效果。方法将54例宫颈癌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7例,对照组予以同步放射治疗和化学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虎地肠溶胶囊;观察两组放射性损伤发生的时间、严重程度;放射治疗前后采用磁共振小肠造影(magnetic resonance enterography, MRE)检查肠损伤程度;采用欧洲癌症研究和治疗组织的30条目生活质量问卷(The European Organization for Research and Treatment of Cancer, Quality of Life Questionnaire-Count 30, EORTC QLQ-C30)评估两组患者放射性治疗前后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放射性肠损伤出现时间较对照组显著延迟(P<0.05);两组放射性肠损伤分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RE检查结果显示,两组放射治疗后小肠黏膜均明显增厚( P <0.05),观察组肠黏膜厚度增加程度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 EORTC QLQ-C30显示虎地肠溶胶囊能够明显改善放射治疗致急性肠损伤的宫颈癌患者的生活质量。结论虎地肠溶胶囊可有效延缓宫颈癌患者放射治疗后放射性肠损伤的发生,改善放射治疗后肠壁的水肿状态,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虎地肠溶胶囊 宫颈癌 放射性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虎地肠溶胶囊对葡聚糖硫酸钠诱导的溃疡性结肠炎小鼠黏液屏障损伤修复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9
4
作者 丁庞华 史利卿 +7 位作者 石磊 郭一 路琼琼 寇富舜 赵兴杰 毛堂友 孙中美 李军祥 《中国中医急症》 2021年第8期1336-1339,1381,共5页
目的探讨虎地肠溶胶囊对溃疡性结肠炎(UC)小鼠黏液屏障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20只雌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虎地肠溶胶囊组以及美沙拉嗪组。除空白组外,其余小鼠连续7 d采用2.5%葡聚糖硫酸钠(DSS)溶液构建UC模型,同时,各... 目的探讨虎地肠溶胶囊对溃疡性结肠炎(UC)小鼠黏液屏障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20只雌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虎地肠溶胶囊组以及美沙拉嗪组。除空白组外,其余小鼠连续7 d采用2.5%葡聚糖硫酸钠(DSS)溶液构建UC模型,同时,各组小鼠以相应药物灌胃干预,空白组和模型组灌胃灭菌蒸馏水。末次给药后取结肠组织,HE染色观察结肠组织病理变化,ELISA测定小鼠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AB-PAS染色观察结肠黏膜中杯状细胞形态、数量。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小鼠疾病活动指数(DAI)评分显著下降(P<0.01);结肠黏膜上皮损伤并可见黏膜以及黏膜下层炎性细胞的浸润;血清IL-6、TNF-α表达量显著升高(P<0.05);黏膜上皮杯状细胞形态、数量有显著差异;结肠长度显著缩短(P<0.01)。与模型组比较,美沙拉嗪组、虎地肠溶胶囊组DAI评分有明显改善(P<0.01),结肠组织损伤明显改善,血清IL-6、TNF-α表达量显著下降(P<0.01),结肠长度明显增长(P<0.05)。虎地肠溶胶囊组黏膜上皮杯状细胞数量显著增加,细胞形态明显改善;美沙拉嗪组增加不明显。结论虎地肠溶胶囊能够促进杯状细胞的生长,修复肠黏液屏障;抑制炎性细胞因子的表达,改善肠道炎症,缓解肠黏膜损伤,从而达到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 虎地肠溶胶囊 黏液屏障 杯状细胞 炎症因子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蒙药合虎地肠溶胶囊治疗慢性结肠炎临床观察 被引量:6
5
作者 刘散丹 刘乌云 +1 位作者 李红艳 赵百岁 《中国民族医药杂志》 2018年第2期7-8,共2页
目的:观察蒙药联合用虎地肠溶胶囊治疗慢性结肠炎的临床有效性。方法:以纯蒙药组为对照组,采取随机进行对照研究。选择符合慢性结肠炎诊断标准的患者93例,蒙药联合服用虎地肠溶胶囊组(观察组)43例,蒙药组(对照组)50例,疗程4周,观察两组... 目的:观察蒙药联合用虎地肠溶胶囊治疗慢性结肠炎的临床有效性。方法:以纯蒙药组为对照组,采取随机进行对照研究。选择符合慢性结肠炎诊断标准的患者93例,蒙药联合服用虎地肠溶胶囊组(观察组)43例,蒙药组(对照组)50例,疗程4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结果:观察组总效率为95%,对照组为84%,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蒙药联合用虎地肠溶胶囊治疗慢性结肠炎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药 虎地肠溶胶囊 慢性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虎地肠溶胶囊联合奥沙拉秦对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肠黏膜病变、血清炎性因子及NGAL和MMP-9表达影响 被引量:17
6
作者 潘智 邵赛丹 +1 位作者 黄登 郑爱芬 《浙江医学》 CAS 2021年第21期2337-2340,共4页
目的探讨虎地肠溶胶囊联合奥沙拉秦对慢性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肠黏膜病变、血清炎性因子及中性粒细胞明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5月至2019年8月温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慢性UC患者10... 目的探讨虎地肠溶胶囊联合奥沙拉秦对慢性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肠黏膜病变、血清炎性因子及中性粒细胞明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5月至2019年8月温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慢性UC患者10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1例。观察组患者给予虎地肠溶胶囊联合奥沙拉秦治疗,对照组患者仅给予奥沙拉秦治疗,疗程均为8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8周后的疗效,以及治疗前与治疗8周后肠黏膜病变评分、Mayo活动指数评分、血清炎性因子(TNF-α、IL-8和IL-10)、NGAL和MMP-9水平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8周后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肠黏膜病变评分和Mayo活动指数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8周后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均P<0.05),观察组又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TNF-α、IL-8和IL-10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8周后TNF-α和IL-8水平均又明显低于治疗前,而IL-10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前(均P<0.05),观察组TNF-α和IL-8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而IL-10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NGAL和MMP-9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8周后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均P<0.05),观察组又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虎地肠溶胶囊联合奥沙拉秦治疗慢性UC疗效良好,且可减轻患者肠黏膜病变程度及炎性反应,降低血清NGAL和MMP-9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虎地肠溶胶囊 奥沙拉秦 慢性溃疡性结 黏膜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虎地肠溶胶囊结合二丙酸倍氯米松灌肠治疗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及机制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庄伟 马永刚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20年第13期532-537,共6页
背景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临床常见慢性肠道疾病,发病率较高,临床治疗UC主要以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为主,但由于UC病情易反复,治疗效果不佳.虎地肠溶胶囊有清热凉血之功效,可能对治疗UC有一定积极作用.目的探讨虎地肠溶胶... 背景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临床常见慢性肠道疾病,发病率较高,临床治疗UC主要以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为主,但由于UC病情易反复,治疗效果不佳.虎地肠溶胶囊有清热凉血之功效,可能对治疗UC有一定积极作用.目的探讨虎地肠溶胶囊结合二丙酸倍氯米松灌肠治疗活动期UC的疗效及机制.方法根据随机数表法将2018-01/2019-10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6例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分为对照组(53例)和研究组(53例).对照组采用二丙酸倍氯米松灌肠治疗,研究组采用虎地肠溶胶囊+二丙酸倍氯米松灌肠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炎性因子水平、结肠黏膜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ducible nitric oxide synthase,iNOS)、免疫功能等指标.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比对照组高(92.45%vs 77.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症候总积分、CD3+、CD4+、CD4+/CD8+均比对照组高,血清白介素-6、白介素-8、肿瘤坏死因子-α及结肠黏膜iNOS水平均比对照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虎地肠溶胶囊结合二丙酸倍氯米松灌肠治疗活动期UC的疗效确切,可明显缓解临床症状,降低机体炎症反应,并可调节结肠黏膜iNOS水平,改善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动期溃疡性结 二丙酸倍氯米松 虎地肠溶胶囊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探讨虎地肠溶胶囊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2
8
作者 刘艳梅 李陈垚 +2 位作者 张慈浩 毛婷婷 董筠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23年第3期10-14,I0009-I0014,共11页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探讨虎地肠溶胶囊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的潜在作用机制。方法运用TCMSP数据库及筛选国内外文献获得虎地肠溶胶囊中潜在活性成分及作用靶点;借助GeneCards、OMIM和DrugBank数据库获取UC...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探讨虎地肠溶胶囊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的潜在作用机制。方法运用TCMSP数据库及筛选国内外文献获得虎地肠溶胶囊中潜在活性成分及作用靶点;借助GeneCards、OMIM和DrugBank数据库获取UC相关性靶点;借助韦恩图获取虎地肠溶胶囊与UC交集靶点信息,导入Cytoscape建立药物可视化“潜在活性成分—疾病靶点”调控网络;运用STRING平台、Cytoscape构建PPI网络并筛选出关键基因,并通过Metascape平台进行GO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最后,利用Pymol等软件对关键靶点与核心成分进行分子对接。结果得到127个有效成分,288个对应靶点,与UC疾病靶标映射后共获得178个共同靶点;GO功能富集分析涉及2537条,KEGG通路富集分析得到355条,主要影响无机物的反应、对脂多糖的反应、凋亡信号通路等生物过程,涉及P53、TNF、NF-KB等通路;分子对接方法将前5种有效成分与核心靶点蛋白进行对接,五种有效成分与TP53、AKT1、EGFR、IL-6等对接良好。结论虎地肠溶胶囊可能是通过芹菜素、柚皮素、芒柄花黄素、甘草查尔酮A、7-甲氧基-2-甲基异黄酮等关键成分作用于TP53、AKT1、EGFR、IL-6等靶点参与抗炎、免疫调节、细胞凋亡等生物过程,发挥协同治疗UC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虎地肠溶胶囊 溃疡性结 作用机制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讨虎地肠溶胶囊联合美沙拉嗪肠溶片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2
9
作者 孙瑞秋 《智慧健康》 2020年第30期183-184,共2页
目的分析与探讨虎地肠溶胶囊联合美沙拉嗪肠溶片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于2017年8月至2019年8月这一时间段内选取70例病历资料完整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以"随机双盲法"将入选患者分为两组,35例给予美沙拉嗪肠溶片治... 目的分析与探讨虎地肠溶胶囊联合美沙拉嗪肠溶片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于2017年8月至2019年8月这一时间段内选取70例病历资料完整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以"随机双盲法"将入选患者分为两组,35例给予美沙拉嗪肠溶片治疗(常规组),35例采取虎地肠溶胶囊联合美沙拉嗪肠溶片治疗(研究组),比较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虎地肠溶胶囊联合美沙拉嗪肠溶片治疗)总有效率97.14%(34/35),高于常规组(美沙拉嗪肠溶片治疗)的82.86%(29/35),组间比较差异明显,P<0.05;研究组各项临床症候积分均低于常规组,组间比较差异明显,P<0.05。结论给予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虎地肠溶胶囊联合美沙拉嗪肠溶片治疗,能够显著提升临床疗效,更好改善临床症候积分,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虎地肠溶胶囊 美沙拉嗪 溃疡性结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虎地肠溶胶囊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作用机制
10
作者 何圆君 吴鑫 杨小军 《湖南中医杂志》 2023年第7期171-179,共9页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探析虎地肠溶胶囊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的作用机制。方法:基于TCMSP和中国台湾中医药数据库筛查药物的潜在活性成分及靶点;采用GeneCards数据库获取UC的已知靶点,运用STRING数据库构建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探析虎地肠溶胶囊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的作用机制。方法:基于TCMSP和中国台湾中医药数据库筛查药物的潜在活性成分及靶点;采用GeneCards数据库获取UC的已知靶点,运用STRING数据库构建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图;应用DAVID数据库对共同靶点基因进行基因本体(GO)功能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通过Cytoscape 3.7.2软件和R语言软件对数据进行可视化。结果:虎地肠溶胶囊治疗UC的活性成分143种,关键成分包括山柰酚、β-谷甾醇、槲皮素等;潜在作用靶点69个,主要有肿瘤蛋白P53(TP53)、原癌基因蛋白(MYC)、胱天蛋白酶3(CASP3)、人雌激素受体α(ESR1)等靶基因。晚期糖基化产物-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AGE-RAGE)信号通路、肿瘤坏死因子(TNF)信号通路。GO功能富集分析结果显示主要涉及DNA转录调控、RNA聚合酶Ⅱ特异性、核受体调控、单加氧酶活性、氧化还原反应等。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显示主要涉及疾病相关信号通路、炎症相关信号通路和细胞凋亡信号通路。结论:虎地肠溶胶囊的多种活性成分具有从多靶点、多通路治疗UC的作用,为临床研究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 虎地肠溶胶囊 网络药理学 作用机制
原文传递
虎地肠溶胶囊联合美沙拉秦肠溶片治疗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多中心、随机对照、双盲双模拟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3
11
作者 沈洪 朱磊 +16 位作者 胡乃中 孙宏普 王韶峰 孟宪梅 冯培民 张素云 任顺平 吴洁琼 胡阳黔 赵百岁 陈文习 张苏闽 王敏 田耀洲 肖建国 王琦 杨小军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326-1331,共6页
目的评价虎地肠溶胶囊联合美沙拉秦肠溶片对轻、中度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按照区组随机、双盲双模拟对照临床试验研究设计,将18个临床中心的355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118例)、阳性对照组(118例)、联合用药组(... 目的评价虎地肠溶胶囊联合美沙拉秦肠溶片对轻、中度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按照区组随机、双盲双模拟对照临床试验研究设计,将18个临床中心的355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118例)、阳性对照组(118例)、联合用药组(119例),试验组予以虎地肠溶胶囊口服,阳性对照组口服美沙拉嗪肠溶片口服,联合用药组予以虎地肠溶胶囊+美沙拉秦肠溶片口服,疗程6周。记录治疗前及治疗后2、4和6周的症状积分,比较两组患者症状积分变化及临床疗效。结果355例患者中,符合方案有效病例318例,试验组101例,阳性对照组104例,联合用药组113例。治疗结束时,试验组中医证候疗效为91.09%(92/101),阳性对照组为84.62%(88/104),联合用药组为95.58%(108/113),联合用药组优于阳性药对照组(P<0.05);用药6周后,试验组和联合用药组在改善脓血便方面优于阳性药对照组(P<0.05);联合用药组对于里急后重、肛门灼热、小便短赤的改善优于阳性药对照组(P<0.05)。结论虎地肠溶胶囊能够对轻、中度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症状有改善作用,和美沙拉嗪联用效果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 随机对照 双盲双模拟 虎地肠溶胶囊
原文传递
虎地肠溶胶囊联合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0
12
作者 林崖 杨维忠 +1 位作者 王秋雁 杨许威 《现代药物与临床》 CAS 2019年第9期2778-2781,共4页
目的探讨虎地肠溶胶囊联合美沙拉嗪肠溶片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4月—2019年4月在文昌市人民医院治疗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124例,根据用药的差别分为对照组(62例)和治疗组(62例)。对照组口服美沙拉嗪肠溶片,1 g/次,4... 目的探讨虎地肠溶胶囊联合美沙拉嗪肠溶片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4月—2019年4月在文昌市人民医院治疗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124例,根据用药的差别分为对照组(62例)和治疗组(62例)。对照组口服美沙拉嗪肠溶片,1 g/次,4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虎地肠溶胶囊,1.6 g/次,3次/d。两组患者均治疗2个月。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同时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临床症候积分、DAI评分、Baron评分和IBDQ评分及炎症因子水平。结果治疗后,对照组临床有效率为80.65%,显著低于治疗组的95.16%,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症候积分均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组患者临床症候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经治疗,两组患者DAI评分和Baron评分显著降低(P<0.05),IBDQ评分显著升高(P<0.05),且治疗组患者DAI评分、Baron评分和IBDQ评分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经治疗,两组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IL-17、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IL-10和IL-13表达显著升高(P<0.05),且治疗组患者炎症因子水平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虎地肠溶胶囊联合美沙拉嗪肠溶片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降低机体炎症反应,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促进生活质量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虎地肠溶胶囊 美沙拉嗪 溃疡性结 临床疗效 临床症候积分 肿瘤坏死因子-Α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