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3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薯类作物根际微生物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刘佳怡 赵海 靳艳玲 《耕作与栽培》 2025年第2期67-72,共6页
甘薯、马铃薯、木薯等薯类作物是我国粮食和工业原料的重要来源,其根际微生物的结构和功能,对薯类作物的产量和品质有很大的影响。本文从薯类作物根际微生物群落的功能、影响因素和农业生产应用三个层面,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薯类作物根... 甘薯、马铃薯、木薯等薯类作物是我国粮食和工业原料的重要来源,其根际微生物的结构和功能,对薯类作物的产量和品质有很大的影响。本文从薯类作物根际微生物群落的功能、影响因素和农业生产应用三个层面,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薯类作物根际微生物的相关研究进展。根际微生物主要作用有增强薯类作物抗病性、抗逆性、促进作物生长以及提高产量和品质等;影响薯类作物根际微生物组成的主要因素有薯类作物的生长条件、种植制度、有害物质等;在农业生产中,主要利用微生物菌剂,改善土壤质量并促进薯类作物生长。薯类作物与根际微生物相互作用的深入研究,可为薯类产业高效、生态、绿色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薯类作物 根际微生物 抗逆抗病性 应用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强薯类作物生物育种技术研究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2
作者 徐建飞 尚轶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3,共3页
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农业强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根基,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是农业强国的基本特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产业兴旺,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前提。”以马铃薯、甘薯、山药、木薯等为代表的薯类作物,是我国脱贫攻坚... 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农业强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根基,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是农业强国的基本特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产业兴旺,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前提。”以马铃薯、甘薯、山药、木薯等为代表的薯类作物,是我国脱贫攻坚胜利收官的重要支撑作物,继续推动薯类产业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建设农业强国的必然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薯类作物 脱贫攻坚 农业强国 国家粮食安全 农业产业 高质量发展 产业兴旺 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态视角下我国薯类作物绿色生产效率提升路径研究——基于DEA-Malmquist与fsQCA方法 被引量:2
3
作者 于水情 郑军 张明月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63-1074,共12页
绿色生产是实现农业现代化、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薯类作为我国第四大主粮作物,其绿色生产效率是促进薯类作物稳产保供,实现绿色、高效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文章构建了薯类作物绿色生产效率测度的指标体系,运用DEA-Malmquis... 绿色生产是实现农业现代化、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薯类作为我国第四大主粮作物,其绿色生产效率是促进薯类作物稳产保供,实现绿色、高效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文章构建了薯类作物绿色生产效率测度的指标体系,运用DEA-Malmquist指数(曼昆斯特指数),本文选取我国31个省份(自治区、直辖市,不包括中国香港地区、澳门地区和台湾地区) 2000—2020年薯类作物绿色生产效率的演变趋势和空间差异进行分析,并从自然因素、技术因素、社会因素3个方面选择受灾率、有效灌溉面积、城镇化率、劳动力素质、农业财政支持力度5个条件变量,运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法(fsQCA)对其提升路径进行研究,探究其核心因素、关键因素以及根本因素。研究结果表明:1)从演变趋势看,薯类作物绿色生产效率整体上增长幅度相对稳定,且增长动力存在显著的区域性差异。2)从空间上看,薯类作物绿色生产效率发展不平衡,且绿色生产率稳步增长的省份以黄淮地区和东北三省为主,大多集中在秦岭—淮河以北地区;绿色生产效率下降的省份分布相对分散,涉及华中、华南、西南部分省份。3)从提升路径看,主要有“城镇化水平”主导型、“农业基础设施+财政支持”主导型、“农业基础设施+受教育程度+技术创新”推动型、“受教育程度+城镇化水平+技术创新”推动型4条提升路径。其中,财政支持力度是提升薯类作物绿色生产效率的核心因素,技术创新是关键因素,人力资本是前提条件与根本保障。基于此,提出鼓励绿色新技术研发、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保障农业劳动力等建议,以此促进我国薯类作物绿色生产效率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薯类作物 绿色生产效率 曼昆斯特指数 提升路径 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薯类作物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专题征稿
4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I0002-I0002,共1页
薯类作物种类繁多,包括马铃薯、甘薯、木薯、山药、葛根等,其中,马铃薯、木薯与甘薯并称为全球三大薯类作物。薯类作为“粉粮”,是重要的粮食补充,也提供了丰富的功能农产品。我国每年薯类种植面积超过1.5亿亩,薯类产业的发展事关国家... 薯类作物种类繁多,包括马铃薯、甘薯、木薯、山药、葛根等,其中,马铃薯、木薯与甘薯并称为全球三大薯类作物。薯类作为“粉粮”,是重要的粮食补充,也提供了丰富的功能农产品。我国每年薯类种植面积超过1.5亿亩,薯类产业的发展事关国家粮食安全、扶贫攻坚、乡村振兴等一系列国家重大战略部署。加强薯类作物种质资源收集保护、繁殖更新、种质创新与推广利用,是推进薯类作物种业振兴和打赢种业翻身仗的基础。近年来,薯类作物优异种质资源发掘、遗传研究、基因挖掘及组学研究等工作的顺利开展,为薯类作物产业高质量发展奠定了扎实基础。为此,《植物遗传资源学报》拟策划出版“薯类作物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专题,以展示薯类作物种质资源多样性、薯类作物遗传基础、薯类作物基因发掘等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为深入推进我国薯类作物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决策参考和战略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质资源收集 薯类作物 基因发掘 优异种质资源 遗传基础 植物遗传资源 繁殖更新 战略保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西省薯类作物病虫草害发生及防治现状调查 被引量:10
5
作者 姚英娟 黄衍章 +5 位作者 刘子荣 刘小娟 王奋山 徐雪亮 曾绍民 熊焕华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18年第8期69-72,共4页
2017年对江西薯类作物病虫草害的发生及防治现状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江西省薯类作物主要病害为甘薯根腐病,马铃薯晚疫病、早疫病和疮痂病,山药炭疽病和根结线虫病;薯类主要害虫为蛴螬、蚜虫、夜蛾及甘薯麦蛾;杂草以甘薯地发生较重;种... 2017年对江西薯类作物病虫草害的发生及防治现状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江西省薯类作物主要病害为甘薯根腐病,马铃薯晚疫病、早疫病和疮痂病,山药炭疽病和根结线虫病;薯类主要害虫为蛴螬、蚜虫、夜蛾及甘薯麦蛾;杂草以甘薯地发生较重;种植规模与经济效益是决定薯类作物有害生物防控水平与成本投入的关键因素。加强薯类作物有害生物绿色防控技术的研究及推广示范有利于推动薯类作物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西 薯类作物 有害生物 发生 绿色防控 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6-2015年我国薯类作物生产比较优势变化分析 被引量:5
6
作者 韩会庆 黄娅 俞洪燕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7-23,共7页
【目的】探究我国薯类作物生产变化规律。【方法】运用规模比较优势指数、效率比较优势指数和综合比较优势指数等方法,对2006-2015年我国薯类作物生产比较优势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结果表明:10年间青海、贵州、重庆和浙江的薯类... 【目的】探究我国薯类作物生产变化规律。【方法】运用规模比较优势指数、效率比较优势指数和综合比较优势指数等方法,对2006-2015年我国薯类作物生产比较优势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结果表明:10年间青海、贵州、重庆和浙江的薯类作物生产规模比较优势指数变化较为突出。上海、天津、吉林和西藏的效率比较优势指数变化较为突出。贵州的综合比较优势指数变化较为突出。【结论】耕地灌溉面积、农民人均纯收入、人均粮食产量与薯类作物生产规模比较优势指数变化、综合比较优势指数变化之间为负相关关系,与效率比较优势指数变化之间为正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薯类作物 比较优势 空间格局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薯类作物生产周期波动测定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7
7
作者 刘合光 谢思娜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X期15-19,共5页
运用HP滤波法对我国1949~2011年薯类作物产量的波动周期进行测定和分析。将我国薯类作物产量波动划分为14个波动阶段,平均波动周期为4 a。分析结果表明:薯类作物播种面积波动较单位面积产量波动对总产量波动的影响大;相对于内部传导机... 运用HP滤波法对我国1949~2011年薯类作物产量的波动周期进行测定和分析。将我国薯类作物产量波动划分为14个波动阶段,平均波动周期为4 a。分析结果表明:薯类作物播种面积波动较单位面积产量波动对总产量波动的影响大;相对于内部传导机制,外部冲击如病虫害等因素的影响对薯类作物生产波动的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薯类作物 生产波动 HP滤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薯类作物生产现状与产业化前景分析 被引量:23
8
作者 郭华春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2004年第B05期384-387,共4页
通过对云南主要薯类作物的生产现状分析认为:云南薯类作物已从单一的“救荒”作物,向轻工、能源、医药原料转变,云南发展马铃薯具有得天独厚的气候优势和区位优势,可积极发展;而甘薯作为未来重要的能源作物应该引起足够重视;魔芋发展中... 通过对云南主要薯类作物的生产现状分析认为:云南薯类作物已从单一的“救荒”作物,向轻工、能源、医药原料转变,云南发展马铃薯具有得天独厚的气候优势和区位优势,可积极发展;而甘薯作为未来重要的能源作物应该引起足够重视;魔芋发展中应该注意多元市场的开发;发展薯蓣的规模要适度,并要增加产业中的科技含量,提高竞争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 薯类作物 产业化 马铃薯 魔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薯类作物对土壤干旱反应的差异 被引量:1
9
作者 杨根平 赵彩霞 王韶唐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0年第4期37-42,共6页
对甘薯、马铃薯、菊芋在土壤干旱下的一些生理反应作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在同样干旱程度下,甘薯的RWC、叶水势变化很小,叶片还保持一定的生长速率,叶细胞膜透性小,Pro没有积累或积累很少,品种间有一定差异;菊芋在干旱下表现则相反,RW... 对甘薯、马铃薯、菊芋在土壤干旱下的一些生理反应作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在同样干旱程度下,甘薯的RWC、叶水势变化很小,叶片还保持一定的生长速率,叶细胞膜透性小,Pro没有积累或积累很少,品种间有一定差异;菊芋在干旱下表现则相反,RWC、叶水势剧烈下降、生长停止以至死亡,叶片细胞膜透性和Pro线性增加;马铃薯的各种参数变化处于二者之间。据此可以认为,甘薯的抗旱性最强,马铃薯次之,菊芋最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干旱 薯类作物 马铃薯 甘薯 菊芋 抗旱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镉污染对薯类作物影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0
作者 吴勇 蒋万 宋勇 《中国园艺文摘》 2016年第10期1-6,32,共7页
土壤中重金属镉污染的问题,已成为环境治理研究的重大课题。阐述土壤中镉污染的现状、来源及重金属镉修复治理的状况;总结当前镉污染在薯类作物胁迫方面的研究进展:生长特性、胁迫机理(影响镉吸收的因素、镉积累的特征、作物生理方面的... 土壤中重金属镉污染的问题,已成为环境治理研究的重大课题。阐述土壤中镉污染的现状、来源及重金属镉修复治理的状况;总结当前镉污染在薯类作物胁迫方面的研究进展:生长特性、胁迫机理(影响镉吸收的因素、镉积累的特征、作物生理方面的表现);提出在安全生产、科学利用的前提下,如何把大生物量的薯类作物应用到土壤重金属镉的修复治理上,旨在为土壤中重金属镉污染修复治理和资源有效化利用等方面提供参考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镉污染 薯类作物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芋薯类作物的消长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陈虹 《农业考古》 2002年第3期223-224,228,共3页
关键词 四川 薯类作物 消长研究 农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师范大学薯类作物研究所 马铃薯良种选育、健康种薯生产及供应情况简介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云海 陈丽华 +2 位作者 李灿辉 龙维彪 杨仕忠 《云南农业科技》 2003年第B12期111-114,共4页
云南师范大学的马铃薯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在云南省马铃薯研究中一直起着重要的作用。自1986年起,云南师范大学即与国际马铃薯中心(CIP)建立起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从CIP引进了大量种质资源和杂交组合实生种子。
关键词 云南师范大学薯类作物研究所 马铃薯 良种选育 种薯生产 市场供应 种质资源 杂交组合实生种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薯类作物淀粉含量农家简易速测法 被引量:2
13
作者 范重秀 《甘肃农业》 2004年第5期80-80,共1页
关键词 薯类作物 淀粉含量 测量方法 田间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种薯类作物热风干燥特性的比较 被引量:7
14
作者 张鹏 赵士杰 赵满全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239-243,共5页
为了考察薯类作物的热风干燥特性的异同点、优化薯类作物热风干燥工艺,本文选取4种薯类作物(红薯、马铃薯、芋头和山药),在不同温度(55、70、85℃)、切片厚度(3、5、7mm)和切法(横切、纵切)条件下进行比较,研究其热风干燥特性。结果表明... 为了考察薯类作物的热风干燥特性的异同点、优化薯类作物热风干燥工艺,本文选取4种薯类作物(红薯、马铃薯、芋头和山药),在不同温度(55、70、85℃)、切片厚度(3、5、7mm)和切法(横切、纵切)条件下进行比较,研究其热风干燥特性。结果表明:温度与切片厚度对4种物料的干燥特性影响一致,切法对4种物料的干燥特性影响略有差别,但不明显。通过比较,发现它们在热风干燥过程中各类指标变化基本一致,具有共性,在工业生产上可以进行归类,为薯类作物产业化生产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薯类作物 热风干燥 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山区旱地薯类作物的生产
15
作者 张顺 《青海农技推广》 2015年第3期8-10,共3页
分析了高海拔冷凉干旱山区,在发展薯类作物生产中面临的光照、热量、降水、土壤等自然资源条件和主要制约因素,提出了以建立马铃薯繁育基地为重点,以运用各项综合抗旱、保墒、防病、增产栽培措施为中心的,本文主要发展薯类作物生产的思... 分析了高海拔冷凉干旱山区,在发展薯类作物生产中面临的光照、热量、降水、土壤等自然资源条件和主要制约因素,提出了以建立马铃薯繁育基地为重点,以运用各项综合抗旱、保墒、防病、增产栽培措施为中心的,本文主要发展薯类作物生产的思路和对策,以促进干旱山区薯类作物产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旱地 薯类作物 生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高原山区旱地薯类作物的生产
16
作者 张顺 《中国种业》 2013年第4期20-21,共2页
分析了高海拔冷凉干旱山区,在发展薯类作物生产中面临的光照、热量、降水、土壤等自然资源的有利条件和主要制约因素,提出了以建立马铃薯种薯繁育基地为重点,运用各项综合抗旱高产农艺措施为中心,发展薯类作物生产的思路和对策,促进薯... 分析了高海拔冷凉干旱山区,在发展薯类作物生产中面临的光照、热量、降水、土壤等自然资源的有利条件和主要制约因素,提出了以建立马铃薯种薯繁育基地为重点,运用各项综合抗旱高产农艺措施为中心,发展薯类作物生产的思路和对策,促进薯类作物产业的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旱地 薯类作物 生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薯类作物去皮技术及设备研究进展与展望 被引量:6
17
作者 曹光矗 杜志龙 +3 位作者 程跃胜 卢天齐 李培刚 陈达 《农业工程》 2020年第5期8-14,共7页
去皮是薯类作物加工过程中重要工序之一,对于后续加工产品的质量有重大影响。综述了国内外去皮技术现状,分析比较常见去皮方法的特点,详细介绍4种可用于薯类作物的削皮设备结构及原理,并分析削皮设备的优缺点,提出该领域的未来发展趋势。
关键词 薯类作物 去皮技术 削皮设备 发展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薯类作物施肥技术 被引量:3
18
作者 李亚洲 《农村实用技术》 2013年第6期39-39,共1页
薯类作物又称根茎作物,主要包括甘薯、马铃薯、木薯、山药、芋、豆薯等,是非谷类作物中重要的粮食作物。在高产栽培中,薯类作物施肥必须根据其营养特征、土壤、环境、栽培条件等,采取合理的施肥措施,才能不断提高产量与效益。1、薯类作... 薯类作物又称根茎作物,主要包括甘薯、马铃薯、木薯、山药、芋、豆薯等,是非谷类作物中重要的粮食作物。在高产栽培中,薯类作物施肥必须根据其营养特征、土壤、环境、栽培条件等,采取合理的施肥措施,才能不断提高产量与效益。1、薯类作物的营养特点薯类作物需肥量较大,尤其是对钾的需求远多于禾谷类作物,是喜钾作物。一生中对氮、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薯类作物 喜钾作物 施肥技术 高产栽培 施肥措施 需肥量 钾化肥 根系吸收 集中施肥 土杂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薯类作物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及对应措施--以云南农业大学为例
19
作者 王琼 周平 +1 位作者 唐然 郭华春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1年第7期272-274,277,共4页
薯类是一种重要的粮食作物,也是云南边疆的优势和特色作物。长期以来,云南农业大学利用丰富的薯类多样性资源和生态优势开展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已经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也存在平台分散、学科单一、国际化程度低等问题。提出了整合资源、... 薯类是一种重要的粮食作物,也是云南边疆的优势和特色作物。长期以来,云南农业大学利用丰富的薯类多样性资源和生态优势开展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已经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也存在平台分散、学科单一、国际化程度低等问题。提出了整合资源、学科融合、产教协同、加强国内外合作等措施,以促进薯类作物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薯类作物 科学研究 人才培养 云南农业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薯类作物垄作栽培的生理生态效应研究进展 被引量:3
20
作者 孙江婷 翟稳熙 韩金玲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22年第3期48-54,共7页
从垄作栽培影响薯类作物的生态环境、生长发育、生理生化指标和产量等方面,对国内外关于垄作栽培影响薯类作物生理生态效应的研究状况进行了综述,并对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薯类作物 垄作栽培 生理生态效应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