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计及多时间尺度电压失稳模式的电网薄弱环节辨识 被引量:1
1
作者 邹世豪 曹永吉 +1 位作者 刘志文 李常刚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1期35-49,共15页
针对电网静态和暂态电压失稳特性差异化明显、安全稳定分析难以兼顾的问题,提出一种计及多时间尺度电压失稳模式的电网薄弱环节辨识方法。建立面向静态和暂态电压稳定评估的输入特征,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降低静态电压特征的维度,并利用改... 针对电网静态和暂态电压失稳特性差异化明显、安全稳定分析难以兼顾的问题,提出一种计及多时间尺度电压失稳模式的电网薄弱环节辨识方法。建立面向静态和暂态电压稳定评估的输入特征,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降低静态电压特征的维度,并利用改进k-means++方法对电网进行分区,筛选各分区的表征节点作为暂态电网稳定的待评估节点。量化表征电网静态和暂态电压失稳的风险等级,构建基于深度置信网络(deep belief networks,DBN)的多时间尺度电压稳定一体化评估模型,以提取失稳模式。分析不同电压失稳模式与电网线路间的耦合关系,建立量化指标以辨识电网薄弱环节。最后,通过算例分析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态电压稳定 暂态电压稳定 风险等级量化 深度学习 薄弱环节辨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比例新能源电力系统可靠性高效评估和薄弱环节辨识方法 被引量:2
2
作者 杨高峰 胡文 +3 位作者 方钦 汤林 邵常政 何豪杰 《电工电能新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3-52,共10页
新能源渗透率的提高可能诱发供电中断的风险,使电力系统的运行可靠性降低,传统的中长期可靠性评估方法难以满足运行可靠性评估的时间需求。本文提出了一种电力系统运行可靠性高效评估算法,揭示了电力系统运行可靠性指标与风电出力不确... 新能源渗透率的提高可能诱发供电中断的风险,使电力系统的运行可靠性降低,传统的中长期可靠性评估方法难以满足运行可靠性评估的时间需求。本文提出了一种电力系统运行可靠性高效评估算法,揭示了电力系统运行可靠性指标与风电出力不确定性因素的解析函数关系,避免不确定性因素变化时可靠性的重复计算。首先,基于隐马尔可夫模型对风电出力的分布特性进行建模;然后,通过状态枚举-混沌多项式展开方法建立可靠性指标与风电出力间的解析函数;最后,基于解析函数实现对实时风电出力下的新能源电力系统运行可靠性的高效评估及薄弱环节辨识。以修改的IEEE-RTS79系统为例进行分析计算,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能源电力系统 隐马尔可夫模型 混沌多项式展开 可靠性评估 状态枚举 薄弱环节辨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随机矩阵理论的电网薄弱环节辨识策略
3
作者 阳杰 孙伟卿 马美玲 《电子科技》 2024年第7期1-8,共8页
随着电网规模不断扩大,新型电力系统的运行特性愈加复杂,准确辨识电网存在的薄弱环节对提高系统的监测能力和保障系统的可靠运行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文中基于随机矩阵理论提出了一种电网薄弱环节辨识策略。该策略利用电网运行中的实测... 随着电网规模不断扩大,新型电力系统的运行特性愈加复杂,准确辨识电网存在的薄弱环节对提高系统的监测能力和保障系统的可靠运行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文中基于随机矩阵理论提出了一种电网薄弱环节辨识策略。该策略利用电网运行中的实测数据构造随机矩阵,基于随机矩阵理论构建薄弱环节的判断指标,并设计了薄弱节点和薄弱支路的判断方法。该方法从数据相关性的角度进行分析,不需要考虑实际电网复杂的网络结构和运行机理,因此没有复杂的建模过程。为了验证该方法的可行性,通过IEEE 39节点系统搭建了算例仿真,并与传统方法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所提策略在辨识薄弱节点和支路上具有较好效果,且准确性相较于传统方法有所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电网 新型电力系统 实测数据 薄弱环节辨识 薄弱节点 薄弱支路 数据驱动 随机矩阵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随机矩阵理论与熵理论的电网薄弱环节辨识方法 被引量:36
4
作者 刘威 张东霞 +3 位作者 丁玉成 吴茜 邓春宇 刘道伟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0期5893-5901,共9页
电网薄弱环节辨识对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性有重要的意义。为了分析辨识电网薄弱环节,提出一种随机矩阵理论与熵理论相结合的辨识方法。首先介绍随机矩阵理论基本原理和薄弱环节特征。然后利用电压数据和相角数据构建矩阵,结合随机矩阵理... 电网薄弱环节辨识对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性有重要的意义。为了分析辨识电网薄弱环节,提出一种随机矩阵理论与熵理论相结合的辨识方法。首先介绍随机矩阵理论基本原理和薄弱环节特征。然后利用电压数据和相角数据构建矩阵,结合随机矩阵理论分析矩阵的统计特性,并将统计特性与电网物理特性对比分析。再结合熵理论建立薄弱节点辨识模型,利用变异系数量化分析数据波动特征,构建薄弱支路辨识模型。最后,利用IEEE39节点系统模型验证方法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网薄弱环节辨识 数据驱动 随机矩阵理论 熵理论 中心极限定理 变异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床整机动刚度薄弱环节辨识与优化方法研究 被引量:40
5
作者 于长亮 张辉 +1 位作者 王仁彻 郭垒 《机械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1期11-17,共7页
提出一种机床整机动态分析指导薄弱部件改进的优化思路,即通过对机床整机的动刚度进行分析,辨识出不同激振频率下整机中的薄弱环节,明确优化目标,提高优化效率。利用ANSYS Workbench软件对一种卧式加工中心进行谐响应分析和模态分析,辨... 提出一种机床整机动态分析指导薄弱部件改进的优化思路,即通过对机床整机的动刚度进行分析,辨识出不同激振频率下整机中的薄弱环节,明确优化目标,提高优化效率。利用ANSYS Workbench软件对一种卧式加工中心进行谐响应分析和模态分析,辨识出立柱是整机x向和z向动刚度的最薄弱环节。以立柱结构为优化对象,运用灵敏度分析法计算出立柱质量和固有频率对各个壁板的灵敏度。以立柱固有频率为优化目标,立柱质量为约束条件,建立优化方程。利用Matlab软件求解该方程,得到立柱的优化结果。通过谐响应分析得到优化后机床整机的动刚度,结果表明,优化后立柱在质量不增加的情况下,整机在x向和z向的最大共振峰值降低约6.5%,相应的共振频率提高约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床整机 卧式加工中心 动刚度 薄弱环节辨识 结构优化 灵敏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电网薄弱环节辨识及可靠性改善分析 被引量:33
6
作者 纪静 谢开贵 +2 位作者 曹侃 胡博 吴伟杰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3期98-102,共5页
可靠性跟踪方法是辨识电力系统薄弱环节的主要方法之一,通过跟踪分析可得到各元件对系统可靠性指标的"贡献",元件的贡献越大,其对系统可靠性的影响就越大,即为系统的薄弱环节。分析了可靠性跟踪准则和跟踪指标,基于跟踪结果... 可靠性跟踪方法是辨识电力系统薄弱环节的主要方法之一,通过跟踪分析可得到各元件对系统可靠性指标的"贡献",元件的贡献越大,其对系统可靠性的影响就越大,即为系统的薄弱环节。分析了可靠性跟踪准则和跟踪指标,基于跟踪结果给出了系统可靠性的改善措施,并基于等年值对措施的可靠性和经济性进行综合分析。应用可靠性跟踪原理,计算分析了2010年广东电网各元件对系统不可靠度的分摊,辨识出2种典型运行方式下对系统可靠性影响较大的薄弱环节。基于此,提出了广东电网的改善方案,并对其进行了成本效益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靠性跟踪 薄弱环节辨识 可靠性改善方案 经济性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冰灾环境的配电网态势感知和薄弱环节辨识方法 被引量:35
7
作者 刘鑫蕊 李欣 +1 位作者 孙秋野 金鹏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2243-2250,共8页
建立了一种考虑冰灾环境的配电网态势感知框架及薄弱环节辨识方法。通过综合考虑气象、地理系统、电力系统及社会资源的多源信息并分析其相关性,提出包含线路段实时风险态势、供电设备风险态势、防御风险态势、灾害故障态势和网络拓扑... 建立了一种考虑冰灾环境的配电网态势感知框架及薄弱环节辨识方法。通过综合考虑气象、地理系统、电力系统及社会资源的多源信息并分析其相关性,提出包含线路段实时风险态势、供电设备风险态势、防御风险态势、灾害故障态势和网络拓扑态势的综合态势感知框架,改变了以往仅通过线路覆冰情况预测配电网故障的局限性,修正了配网线路覆冰模型,并构建了线路段综合薄弱性指标(linesegment comprehensive vulnerability index,LSCVI)衡量线路段的薄弱程度,提升了配电网薄弱环节的辨识能力。最后通过东北某受灾区的实例分析,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对冰灾时配电网的主动防御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网 多源态势感知 冰灾 覆冰模型修正 薄弱环节辨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有功介数和有功转移介数的电力系统薄弱环节辨识 被引量:1
8
作者 冯黎兵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99-202,共4页
为了提高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基于重载线路故障率高的理念,提出有功介数及有功转移介数指标,有功介数量化了支路被利用程度,有功转移介数描述了新运行方式下各支路的有功增加率,将这两个指标作为辨识系统薄弱环节的依据。IEEE 39... 为了提高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基于重载线路故障率高的理念,提出有功介数及有功转移介数指标,有功介数量化了支路被利用程度,有功转移介数描述了新运行方式下各支路的有功增加率,将这两个指标作为辨识系统薄弱环节的依据。IEEE 39节点系统验证分析表明,所提方法在计算上无需潮流计算,比传统识别法更简单快速,具有可行性及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 薄弱环节辨识 有功介数 有功转移介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集多源数据的配电网运行状态及薄弱环节辨识 被引量:3
9
作者 奉斌 陈绍南 +2 位作者 梁朔 李珊 周杨珺 《信息技术》 2020年第12期111-115,120,共6页
目前配电网运行状态及薄弱环节辨识方法研究对于配电网运行状态数据的查找力度较小,导致其状态与薄弱环节识别性能较差,薄弱环节定位能力弱。针对该问题,提出新型的研究方法,通过对配电网运行状态数据进行深入分析,获取研究所需的数据模... 目前配电网运行状态及薄弱环节辨识方法研究对于配电网运行状态数据的查找力度较小,导致其状态与薄弱环节识别性能较差,薄弱环节定位能力弱。针对该问题,提出新型的研究方法,通过对配电网运行状态数据进行深入分析,获取研究所需的数据模型,并构建不同的分析模板检验处于正产运行状态下的薄弱环节因素,在分析电压敏感度的基础上实现对配电网运行状态及薄弱环节的辨识方法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在相同的运行条件下,所提方法研究的定位误差比以往研究方法的定位误差低0.2,当辨识时间为5d时,所提方法研究的定位误差接近于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融合多源数据 配电网运行状态 配电网薄弱环节 薄弱环节辨识 辨识方法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驱机床整机刚度特性薄弱环节辨识与优化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家炜 于爱兵 +3 位作者 朱立志 赵家震 齐少春 叶家往 《机械设计与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6,18,共7页
为提高直驱机床整机的优化效率,改善静动态性能并达到轻量化效果,提出了一种机床整机刚度特性分析指导薄弱环节改进的优化思路。基于有限元法和串联刚度场理论对三轴直驱型加工中心进行静力学分析、模态分析和谐响应分析,辨识出横梁立... 为提高直驱机床整机的优化效率,改善静动态性能并达到轻量化效果,提出了一种机床整机刚度特性分析指导薄弱环节改进的优化思路。基于有限元法和串联刚度场理论对三轴直驱型加工中心进行静力学分析、模态分析和谐响应分析,辨识出横梁立柱是整机静刚度以及一、二阶模态振型的最薄弱环节。采用拓扑优化、灵敏度分析、尺寸优化相结合的方法设计并得到了横梁立柱新结构。对比优化前后的横梁立柱结构及整机性能,结果表明:新型横梁立柱在x、y、z三个方向上的静力变形量分别减少27.8%、9.3%和10.3%,前二阶固有频率分别提高23.6%和11.0%,同时横梁立柱结构实现减重9.0%;直驱机床整体刚度显著提高,并且x、y、z三个方向上的最大共振峰值分别下降31.1%、22.5%、16.0%。在横梁立柱质量减轻的前提下,直驱机床整机的静动态性能显著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驱机床 机床整机 刚度特性 薄弱环节辨识 结构优化
原文传递
面向系统可靠性的两阶段混合储能优化配置方法
11
作者 马鑫 衣立东 +3 位作者 唐瞻文 周杨涵 李春燕 胡博 《电工电能新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96-104,共9页
由于新能源出力随机性、波动性较大,配置储能以平抑新能源波动成为当前发展趋势。现阶段储能规划相关研究鲜有考虑系统的随机故障事件,这可能导致故障发生时储能装置难以达到预期效果。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面向系统可靠性的两阶段混... 由于新能源出力随机性、波动性较大,配置储能以平抑新能源波动成为当前发展趋势。现阶段储能规划相关研究鲜有考虑系统的随机故障事件,这可能导致故障发生时储能装置难以达到预期效果。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面向系统可靠性的两阶段混合储能配置方法,首先基于聚类方法得到典型运行场景,其次基于Shapley值的可靠性跟踪方法完成对系统的薄弱环节辨识,从中分析出不同运行场景下的高风险设备及系统的恶劣故障场景,然后建立以最小化投资成本和考虑可靠性的运行成本为目标的优化模型,得到适应多故障场景的混合储能配置方案,在保证新能源消纳的同时显著提高系统抵御风险的能力。最后,基于IEEE-RTS24节点测试系统的算例结果验证了本文所提两阶段储能优化配置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储能优化配置 可靠性 薄弱环节辨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故障树分析的电力变压器可靠性跟踪方法 被引量:37
12
作者 周宁 马建伟 +1 位作者 胡博 缪书唯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9期72-77,共6页
电力变压器是电力系统中最重要的输变电设备之一,提高电力变压器的可靠性,对整个电网的安全可靠运行具有重要意义。提出了基于故障树分析的系统不可靠性跟踪和薄弱环节辨识方法。给出了应用故障树评估系统可靠性指标的最小割集法。提出... 电力变压器是电力系统中最重要的输变电设备之一,提高电力变压器的可靠性,对整个电网的安全可靠运行具有重要意义。提出了基于故障树分析的系统不可靠性跟踪和薄弱环节辨识方法。给出了应用故障树评估系统可靠性指标的最小割集法。提出了适用于故障树分析的系统不可靠性指标比例分摊准则和系统不可靠性指标跟踪算法。根据变压器结构、各部件功能和故障模式分析,建立了变压器故障树模型。对变压器进行了可靠性跟踪算例分析,确定了影响变压器可靠性的关键部件,辨识了变压器薄弱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故障树 变压器 可靠性跟踪 薄弱环节辨识 最小割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省级电网中短期风险评估系统及其不确定性建模方法研究 被引量:13
13
作者 辛建波 万军彪 +1 位作者 胡京 李卿鹏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84-89,共6页
目前电网的安全评估主要采用基于"N-1"或"N-2"的确定性方法,对于不确定因素的综合考虑不足,可能无法及时发现系统的安全隐患,难以达到防止随机性事故发生的目的。开展对电力系统中短期安全风险的不确定性评估,对于... 目前电网的安全评估主要采用基于"N-1"或"N-2"的确定性方法,对于不确定因素的综合考虑不足,可能无法及时发现系统的安全隐患,难以达到防止随机性事故发生的目的。开展对电力系统中短期安全风险的不确定性评估,对于指导电力系统检修计划以及运行方式安排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提出了省级电网中短期风险评估系统的框架,设计了考虑电网设备健康程度、外部环境、负荷波动、发电机组随机停运等不确定因素的电网风险评估模型与方法,详细描述了包含数据管理、风险评估、薄弱环节辨识在内的系统各项功能设计。为省级电网中短期运行方式的决策与优化提供了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风险评估 不确定因素 天气因素相依 设备健康程度 薄弱环节辨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碳目标下新型电力系统风险评述:特征、指标及评估方法 被引量:73
14
作者 胡博 谢开贵 +3 位作者 邵常政 潘聪聪 林铖嵘 赵宇生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15,共15页
“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中国将建立以风、光等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随着能源结构和系统形态的改变,电力系统供需双侧的不确定性将显著增强,供需失配等系统风险将愈发突出。准确评估系统风险水平对新型电力系统的规划和... “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中国将建立以风、光等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随着能源结构和系统形态的改变,电力系统供需双侧的不确定性将显著增强,供需失配等系统风险将愈发突出。准确评估系统风险水平对新型电力系统的规划和运行都具有重要意义。文中分析了新型电力系统的典型风险特征,论述了一套适用于新型电力系统的风险评估理论体系。首先,梳理了描述系统风险的三级风险指标体系,涵盖了供需失配的上行和下行风险以及碳排放相关的风险;然后,总结了体现新型电力系统风险特征的风险评估方法,在状态产生环节刻画多源风险因素,在状态分析环节计算多级风险指标;最后,探讨了与风险评估有机融合的系统薄弱环节辨识方法,为风险预控提供量化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电力系统 研究框架 风险 指标体系 风险评估 薄弱环节辨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arkov过程的输变电设备一体化智能监测装置可靠性评估 被引量:14
15
作者 孙鹏 李剑 +1 位作者 张劲 薛武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3952-3958,共7页
输变电设备一体化监测装置是构成输变电设备智能监测传感网络的基本单元。为评估与提高输变电设备一体化智能监测装置可靠性,优化其维修策略,建立了一种基于Markov过程的输变电设备一体化智能监测装置可靠性评估模型。在分析一体化智能... 输变电设备一体化监测装置是构成输变电设备智能监测传感网络的基本单元。为评估与提高输变电设备一体化智能监测装置可靠性,优化其维修策略,建立了一种基于Markov过程的输变电设备一体化智能监测装置可靠性评估模型。在分析一体化智能监测装置内部结构与各元件功能关系的基础上进行了系统划分,采用Markov模型表征系统的状态转移过程,通过计算系统在平稳状态下的状态概率,量化了一体化智能监测装置的可靠性水平。实例分析表明,提出的可靠性评估模型能够较为准确客观地对一体化智能监测装置的可靠性进行量化评估,有效辨识出装置的薄弱环节,从而为制定合理的运行维护策略,保证输变电设备智能监测传感网络的安全可靠运行提供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变电设备 一体化智能监测装置 MARKOV过程 状态概率 可靠性 薄弱环节辨识 维修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电网可靠性评估的随机响应面法 被引量:6
16
作者 宿晓岚 赵渊 +2 位作者 钟家华 杨高峰 张雅维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7,共7页
为定量分析元件可靠性参数的不确定性对大电网可靠性评估的影响,采用计及元件故障率和平均修复时间的随机性引入随机响应面法,通过少量计算,建立了大电网可靠性指标的函数表达式,继而得到指标的期望和方差;为提高可靠性参数非正态假设... 为定量分析元件可靠性参数的不确定性对大电网可靠性评估的影响,采用计及元件故障率和平均修复时间的随机性引入随机响应面法,通过少量计算,建立了大电网可靠性指标的函数表达式,继而得到指标的期望和方差;为提高可靠性参数非正态假设下的计算收敛速度,提出了基于广义混沌多项式的随机响应面法;为验证所提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采用RBTS测试系统进行了可靠性评估分析。测试结果表明:基于上述函数关系,可量化分析可靠性参数的不确定性对大电网可靠性评估的影响,易辨识出系统可靠性的薄弱参数,可为规划和运行人员进行可靠性改善研究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电网 可靠性评估 可靠性指标 广义混沌多项式 随机响应面法 参数不确定性 薄弱环节辨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EES可靠性评估软件在中压配电网建设改造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7
作者 严俊 何成章 +2 位作者 段浩 赵璞 韦婷婷 《供用电》 2016年第1期39-44,共6页
随着用户对供电可靠性要求的不断提高,可靠性定量计算分析在供电可靠性管理中的作用也越来越大。提出了可靠性评估在配电网建设改造环节的应用思路:基于可靠性评估结果,辨识系统薄弱环节和重要用户薄弱环节;基于薄弱环节分析结果,从网... 随着用户对供电可靠性要求的不断提高,可靠性定量计算分析在供电可靠性管理中的作用也越来越大。提出了可靠性评估在配电网建设改造环节的应用思路:基于可靠性评估结果,辨识系统薄弱环节和重要用户薄弱环节;基于薄弱环节分析结果,从网络、设备、技术和管理4个方面提出改善措施,并进行措施的效益/成本分析,实现项目优选。介绍了供电网计算分析及辅助决策软件(CEES软件)可靠性评估模块,并借助CEES可靠性评估模块实现了某市13条中压配电线路的可靠性评估及其在建设改造环节的具体应用,验证了所提方法、思路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表明了CEES可靠性评估软件在配电网建设改造中能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网建设改造 中压配电网 可靠性评估 薄弱环节辨识 效益/成本分析 CEE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交叉熵重要抽样的元件可靠性参数优化解析模型 被引量:2
18
作者 李维展 胡博 +5 位作者 彭吕斌 林铖嵘 卢慧 谢开贵 曹侃 周鲲鹏 《电工电能新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7-27,共11页
可靠性参数优化问题在其求解过程中,需要对变化的可靠性参数反复进行系统可靠性评估,导致计算效率极低。针对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交叉熵重要抽样法的元件可靠性参数优化解析模型。首先,基于条件概率推导了考虑元件可用率变化的... 可靠性参数优化问题在其求解过程中,需要对变化的可靠性参数反复进行系统可靠性评估,导致计算效率极低。针对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交叉熵重要抽样法的元件可靠性参数优化解析模型。首先,基于条件概率推导了考虑元件可用率变化的可靠性指标解析计算模型,通过交叉熵重要抽样法快速求取解析模型系数;其次,将可靠性指标解析模型嵌入到传统可靠性参数优化问题中,实现可靠性参数优化模型的解析表达。所提解析模型在求解过程中只需要执行一次基于交叉熵重要抽样的可靠性评估计算,避免了因可靠性参数变化而需要多次进行可靠性评估的弊端,大幅提高了可靠性参数优化问题的求解效率;最后分别采用RBTS,IEEE-RTS79和IEEE-RTS96系统进行算例分析,验证了本文所提模型和求解算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靠性参数优化 交叉熵重要抽样 可靠性评估解析模型 薄弱环节辨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检修计划的智能配电网运行风险等级划分定量分析方法 被引量:6
19
作者 刘科研 贾东梨 王帅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76-184,共9页
为解决计划检修导致配电网发生潮流越限和负荷损失等问题,提出了一种考虑检修计划的智能配电网运行风险等级划分定量分析方法 .首先,分析了检修计划对配电网安全运行的影响,从运维因素、外部因素、设备因素等三个方面建立智能配电网风... 为解决计划检修导致配电网发生潮流越限和负荷损失等问题,提出了一种考虑检修计划的智能配电网运行风险等级划分定量分析方法 .首先,分析了检修计划对配电网安全运行的影响,从运维因素、外部因素、设备因素等三个方面建立智能配电网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其次,引入区间算法,采用了主客观混合评估方法进行指标赋权,并结合权重因子得到组合权重;再次,基于风险评估指标及其所占权重,获得了智能配电网运行风险值,并划分了运行风险等级,实现了对故障发生概率和影响后果的综合风险量化评估;最后,结合天津电网的年度运行数据,采用Ada-DT算法对其运行风险等级进行了相关分析,验证了本文所提配电网运行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及等级划分方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可有效划分智能配电网运行风险等级,辨识配电网薄弱环节并给出针对性防控措施,为计划检修人员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检修计划 配电网 风险等级 风险评估 薄弱环节辨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