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蔡守、谈月色赠陈垣梅石图 被引量:1
1
作者 陈智超 《中国书画》 2010年第4期84-87,共4页
先祖父陈垣先生(1880~1971年),字援庵,广东新会棠下镇石头乡人(今广东江门市蓬江区)。我国著名的历史学家、教育家。他在20世纪20年代被伯希和、傅斯年等人认为是当时"少有的世界级学者",与王国维齐名。20世纪30年代以后,又与陈... 先祖父陈垣先生(1880~1971年),字援庵,广东新会棠下镇石头乡人(今广东江门市蓬江区)。我国著名的历史学家、教育家。他在20世纪20年代被伯希和、傅斯年等人认为是当时"少有的世界级学者",与王国维齐名。20世纪30年代以后,又与陈寅恪并称为"史学二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垣 蔡守 历史学家 20世纪 30年代 江门市 教育家 伯希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晚清民国名士蔡守的艺术创作
2
作者 严星柔 伍庆禄 《美术学报》 CSSCI 2024年第2期81-88,共8页
晚清民国时期,名士蔡守以其奇才奇志,奇言奇行为各界所瞩目。蔡守艺术创作中的奇才体现在诗词、书画、篆刻、博物考古等领域,尤以“诗、书、画”为三绝。蔡守的奇才之奇有艺术体裁面奇广,品质格调奇高,且方法技艺奇新三个方面的特征。... 晚清民国时期,名士蔡守以其奇才奇志,奇言奇行为各界所瞩目。蔡守艺术创作中的奇才体现在诗词、书画、篆刻、博物考古等领域,尤以“诗、书、画”为三绝。蔡守的奇才之奇有艺术体裁面奇广,品质格调奇高,且方法技艺奇新三个方面的特征。蔡守奇才的育成大体有主客观方面的四大原因,一是其所处之时代提供的新旧杂糅,中西交汇之际遇,这种际遇为其才华的生成提供了深厚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土壤;二是其所接触和占有之材料异常丰盛,这为其通才尽性提供了巨大的社会资源网络便利及丰厚的艺术创造创新的素材;三是其先天所具之天赋才华,这为其独特而新颖之艺术样式奠定了别样的基底;四是其主观的勤学努力,这为其深入折中综汇中外古今艺术之长短,诞生自有之艺术风格提供了关键的一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蔡守 艺术创作 广博而新 生成原因 创作道路
原文传递
金石学人蔡守遗砚数种纪略
3
作者 陈鸿钧 伍庆禄 《西泠艺丛》 2024年第3期28-35,共8页
20世纪上半叶,广东出了一个奇人——蔡守(图1),活跃于当时中国社会舞台上,名重一时。蔡守虽然终生没有建立奇勋学业、敛财积资,但于全国政界、学术界、艺术界、考古界都具有影响力。蔡守(1879—1941),广东顺德龙江乡人,原名珣,更名有守... 20世纪上半叶,广东出了一个奇人——蔡守(图1),活跃于当时中国社会舞台上,名重一时。蔡守虽然终生没有建立奇勋学业、敛财积资,但于全国政界、学术界、艺术界、考古界都具有影响力。蔡守(1879—1941),广东顺德龙江乡人,原名珣,更名有守,字奇壁、哲夫,取意《诗经》“哲夫成城”,遂号成城子,别号甚伙:寒琼、寒翁、寒道人、茶上人、茶丘生、樗散画师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考古界 金石学 蔡守 纪略 广东顺德 名重一时 《诗经》
原文传递
国画研究会与滇系将领的笔墨因缘——以蔡守、李根源与赵藩为中心 被引量:1
4
作者 李若晴 《艺术工作》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62-65,共4页
一、入幕之因缘及其始末 据蔡守夫人谈月色回忆:“1917年,李根源到广东为督办,邀请蔡守为秘书长。赵藩为广东交通部长,又请蔡守为秘书长。杨永泰为财政部长,又请蔡守为顾问。”。这则信息透露了蔡守在国画研究会成立前夕的具体... 一、入幕之因缘及其始末 据蔡守夫人谈月色回忆:“1917年,李根源到广东为督办,邀请蔡守为秘书长。赵藩为广东交通部长,又请蔡守为秘书长。杨永泰为财政部长,又请蔡守为顾问。”。这则信息透露了蔡守在国画研究会成立前夕的具体活动情况。不过,谈月色文中提到蔡守所担任的职务,在军政府任职名单中没有找到,反倒在李根源《雪生年录》所公布的幕僚名单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根源 蔡守 因缘 国画 赵藩 笔墨 将领 交通部长
原文传递
邹安与蔡守的金石交游考 被引量:1
5
作者 孟姚 《西泠艺丛》 2022年第5期65-70,共6页
邹安、蔡守为民国时期的金石书家、收藏家,与黄宾虹关系密切,同时,二人还是贞社和中国考古会的成员。从目前所看到的资料可知,此二人的交往以金石题拓为主,尤其是涉及轰动一时的南越王冢出土古物的交流,包括其他书籍影印和真伪考证等学... 邹安、蔡守为民国时期的金石书家、收藏家,与黄宾虹关系密切,同时,二人还是贞社和中国考古会的成员。从目前所看到的资料可知,此二人的交往以金石题拓为主,尤其是涉及轰动一时的南越王冢出土古物的交流,包括其他书籍影印和真伪考证等学术活动。本文对二人涉及南越王冢出土黄肠木刻的交往做了初步考察,通过书信、题拓等活动来分析二人的金石交往,对于了解邹安所编《艺术丛编》等书籍的编撰、刊印、碑拓来源等有所裨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邹安 蔡守 南越王冢
原文传递
伤心检取归来稿 帘卷西风李易安——兼谈谈月色蔡守主编的《艺彀》
6
作者 徐畅 《收藏家》 2013年第10期41-45,共5页
蔡哲夫(1879—1941年)原名绚,易名有守,再改名守,字守一、哲夫,号寒琼,别署成城子、寒道人,晚号茶丘居士,广东顺德人。1879年8月11日(清光绪五年六月二十四日)生。对於书函、篆刻、博物、碑版,均有研究:为国学保存会会员... 蔡哲夫(1879—1941年)原名绚,易名有守,再改名守,字守一、哲夫,号寒琼,别署成城子、寒道人,晚号茶丘居士,广东顺德人。1879年8月11日(清光绪五年六月二十四日)生。对於书函、篆刻、博物、碑版,均有研究:为国学保存会会员,蜜蜂画社社员。中年,参加邓实主办之《国粹学报》图片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易安 伤心 主编 蔡守 《国粹学报》 国学保存会 主办
原文传递
书印璀璨交相辉映 易忠篆赠蔡守的《王福盒印本》
7
作者 徐畅 《收藏.拍卖》 2010年第5期78-82,共5页
王福鑫(1880-1960),浙江杭县人,西泠印社创始人之一。久居上海。他淡泊宁静,一心从艺,书法融石鼓、琅砑、泰山诸刻而形成典雅浑劲的书风,能以多种材质的文字入印。中年以后,篆、隶、楷书均浑穆恬静。篆刻融皖、浙两派之长,布... 王福鑫(1880-1960),浙江杭县人,西泠印社创始人之一。久居上海。他淡泊宁静,一心从艺,书法融石鼓、琅砑、泰山诸刻而形成典雅浑劲的书风,能以多种材质的文字入印。中年以后,篆、隶、楷书均浑穆恬静。篆刻融皖、浙两派之长,布局喜匀称工稳,气韵淳朴茂密,熔铸众长而形成自己秀雅规整的风貌,成为享誉南北的一代宗师。印本所录应系王福盒1928年,或此前一年所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本 蔡守 西泠印社 创始人
原文传递
乐善好施的好班长--记驻马店市保安服务公司上蔡守押中队冯耀辉
8
作者 王松伟 《中国保安》 2019年第3期70-71,共2页
在平凡的岗位上,总有那么一个人,无论从事什么工作,总是辛勤耕耘、任劳任怨,用实际行动践行着自己的誓言,他就是驻马店市保安服务公司上蔡守押中队农商行班长冯耀辉.冯耀辉从事保安工作已经7个年头,回首一路的艰辛与付出,他说自己无怨... 在平凡的岗位上,总有那么一个人,无论从事什么工作,总是辛勤耕耘、任劳任怨,用实际行动践行着自己的誓言,他就是驻马店市保安服务公司上蔡守押中队农商行班长冯耀辉.冯耀辉从事保安工作已经7个年头,回首一路的艰辛与付出,他说自己无怨无悔。正是坚定的信念与目标,以及对保安工作的执着和热爱,支持着他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许多不平凡的业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安服务公司 驻马店市 蔡守 保安工作 实际行动 平凡 岗位
原文传递
晚清国学大潮中的博物学知识——论《国粹学报》中的博物图画 被引量:14
9
作者 程美宝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18-31,共14页
近十多年来,有关西方的学科分类、知识结构、当中涉及的词汇和语法的表述等如何影响清季以来中国学术的发展,学者已有较多的讨论,少有论及的是在这个学科结构重整、专业分工未明的过程中,部分原来只具备传统经史之学训练的文人,如何在... 近十多年来,有关西方的学科分类、知识结构、当中涉及的词汇和语法的表述等如何影响清季以来中国学术的发展,学者已有较多的讨论,少有论及的是在这个学科结构重整、专业分工未明的过程中,部分原来只具备传统经史之学训练的文人,如何在具体的方法上实践他们所认识的西学。当时,国学保存会的成员在界定“何谓国粹”的过程中,也有选择地吸取西学,企图将他们所认识的西方的自然科学知识,纳入“国粹”或“国学”这个框架之中。1907至1911年间,国学保存会的主要刊物《国粹学报》刊登了100多幅以中国本土的动植物为对象的“博物图画”,可以说是国学保存会的成员尝试应用其仅有的西方科学知识和技能的一种实践。以这批博物图画为研究主体,结合其他文字和图像资料,考察当时作画者的博物学知识和博物绘画的技巧来源,并从中探讨清末民国的中国文人的自我期望与定位无疑是很有价值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物绘图 国粹学报 国学保存会 蔡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制知识--《国粹学报》博物图画的资料来源及其采用之印刷技术 被引量:10
10
作者 程美宝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95-109,共15页
在清末西学东渐的过程中,外来的知识大多是经历一个"多重复制"的过程而传播的,这个过程包括把外文翻译成汉文,袭用外文资料的图画,并最终印刷成书刊大量发行。1907至1911年间在《国粹学报》上刊登的一系列博物绘图,是探讨这个... 在清末西学东渐的过程中,外来的知识大多是经历一个"多重复制"的过程而传播的,这个过程包括把外文翻译成汉文,袭用外文资料的图画,并最终印刷成书刊大量发行。1907至1911年间在《国粹学报》上刊登的一系列博物绘图,是探讨这个"知识多重复制"问题的一个范例。文章查考出这批博物绘图原图的来源,探讨了绘图者阅读相关外语资料的途径及能力,并初步讨论了当时上海已有的印刷技术及其他物质条件,对复制图画所能达致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物图画 《国粹学报》 蔡守 印刷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省博物馆“金石书画”系列展览第七期导读
11
作者 桑椹 《收藏家》 2024年第11期86-101,共16页
浙江省博物馆“金石书画”系列展览第七期,重点推出“故宫博物院与上海博物馆藏善本碑帖专场”,展出两家馆藏善本碑帖三十四种。其中,故宫博物院藏北宋拓唐《九成宫醴泉铭》(胜芳王氏本),系百年来首度与世人见面。上海博物馆藏北魏《始... 浙江省博物馆“金石书画”系列展览第七期,重点推出“故宫博物院与上海博物馆藏善本碑帖专场”,展出两家馆藏善本碑帖三十四种。其中,故宫博物院藏北宋拓唐《九成宫醴泉铭》(胜芳王氏本),系百年来首度与世人见面。上海博物馆藏北魏《始平公造像记》王氏话雨楼本和赵烈文天放楼本,堪称传世最旧拓。此外,本期“滨虹草堂友朋书札专题”收录蔡守、谈月色夫妇致黄宾虹的书信九十二通,这些书信是弥足珍贵的艺术史研究文献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九成宫醴泉铭 善本碑帖 蔡守 谈月色 黄宾虹 信札
原文传递
康有为行草《题月色龛诗卷》考释——兼谈康有为的游戏诗
12
作者 龙伟明 《东方收藏》 2024年第8期36-41,共6页
佛山市南海区博物馆馆藏康有为行草《题月色龛诗卷》是康氏晚年的“七绝”书法作品,既未被现有的《康有为集》《康有为全集》收录,也未被书法研究者留意和提及。文章通过对比和分析康有为的书风、署款、印章,解析诗中的用典,追溯康有为... 佛山市南海区博物馆馆藏康有为行草《题月色龛诗卷》是康氏晚年的“七绝”书法作品,既未被现有的《康有为集》《康有为全集》收录,也未被书法研究者留意和提及。文章通过对比和分析康有为的书风、署款、印章,解析诗中的用典,追溯康有为与其弟子程大璋的交往过程,推断此作是康有为在1922年书写的戏谑蔡守与谈月色成婚的游戏诗,程大璋是引发康有为书写此作的关键人物。由于事涉游戏,康有为从未打算将此作赠给他人。《题月色龛诗卷》透露出康有为诙谐幽默的一面,与他在日常生活中自我呈现的一面不同,让我们看到了更加生动立体的康有为形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有为 程大璋 蔡守 谈月色 题月色龛诗卷
原文传递
稿本《随庵集瓦当文字》的价值意义 被引量:1
13
作者 吴永萍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2022年第4期80-83,共4页
西北师范大学图书馆所藏徐乃昌稿本《随庵集瓦当文字》,是目前所见孤本,亦未引起学者之关注。其中所收存的瓦当图形及文字,不仅对研究秦汉瓦当有益,对了解瓦当收藏、流传的过程,也是很重要的资料,值得关注和研究。
关键词 瓦当 徐乃昌 蔡守 潘祖荫
原文传递
谈月色的篆刻艺术
14
作者 徐鬯 《收藏.拍卖》 2008年第1期92-101,共10页
谈师月色(1891—1976),广东顺德人,侨居南京四十年。1920年与蔡守成婚后,对《陈簠斋手拓古印谱》用功甚勤,又得宾虹先生藏印原钤《集古鉨印存》等印谱相参稽,
关键词 篆刻艺术 印谱 谈师月色 蔡守 作品赏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