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6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蒙藏的早期交往及西夏在蒙藏关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被引量:8
1
作者 陈庆英 《青海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6期83-90,39,共9页
公元13世纪以来的七百多年中,蒙藏两个民族的关系在中国民族关系史上占有突出的重要地位。从地域上看,蒙藏关系的建立和发展不仅促进了北方草原地带与青康藏高原的联系,而且加强了这两大地区与中原农业地区的交往,从经济上看,蒙藏关系... 公元13世纪以来的七百多年中,蒙藏两个民族的关系在中国民族关系史上占有突出的重要地位。从地域上看,蒙藏关系的建立和发展不仅促进了北方草原地带与青康藏高原的联系,而且加强了这两大地区与中原农业地区的交往,从经济上看,蒙藏关系的发展强化了从东北到西北、西南的少数民族以畜牧业产品与中原地区的农产品和手工业产品通过贡赐和互市的形式进行交换的格局,从文化上看,蒙藏关系的建立和藏传佛教在蒙古地区的传播及上升到占居主流地位,形成了一个从东北到西南的从陆路上环绕和屏蔽中原文化区的广大的藏传佛教文化区,对中原和西方的文化交往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吉思汗 蒙藏关系 吐蕃王朝 蒙古 西藏 党项羌 萨迦班智达 阔端 藏传佛教 帝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凉州会谈与蒙藏关系的奠基 被引量:3
2
作者 王世丽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14-117,共4页
公元1247年,藏传佛教萨迦派大师萨迦班智达与蒙古汗国驻守西凉的汗王阔端汗进行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会谈,双方商定了吐蕃全境归属蒙古统治的具体条件,发表了著名的"萨迦班智达致蕃人书"。从此,蒙古汗国在吐蕃派官设治,奠定了... 公元1247年,藏传佛教萨迦派大师萨迦班智达与蒙古汗国驻守西凉的汗王阔端汗进行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会谈,双方商定了吐蕃全境归属蒙古统治的具体条件,发表了著名的"萨迦班智达致蕃人书"。从此,蒙古汗国在吐蕃派官设治,奠定了西藏归于蒙元帝国统治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藏关系 萨迦班智达 阔端 祖国统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略论四世达赖喇嘛与蒙藏关系 被引量:2
3
作者 樊保良 《中国藏学》 CSSCI 1993年第4期82-88,共7页
16世纪末,蒙古土默特部首领俺答汗(1507~1582)与藏传佛教格鲁派领袖索南嘉措(1543~1588)共同努力建立的蒙藏友好关系,在四世达赖喇嘛云丹嘉措时期,得到了继续发展和巩固。这在格鲁派发展史及蒙藏关系史上,都是具有特殊意义的。
关键词 五世达赖喇嘛 格鲁派 蒙藏关系 传入蒙古 俺答汗 地方政权 家族势力 哲蚌寺 喀尔喀蒙古 宗喀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三十年来蒙藏关系史研究评述 被引量:4
4
作者 马啸 《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8年第3期47-52,共6页
蒙藏关系史研究是中国古代民族关系史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蒙古学界和藏学界比较重视的课题。近三十年来,取得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主要体现在整体研究、关于蒙藏早期交往、藏传佛教与蒙藏关系、蒙古族在蒙藏关系中的地位等方面。梳... 蒙藏关系史研究是中国古代民族关系史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蒙古学界和藏学界比较重视的课题。近三十年来,取得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主要体现在整体研究、关于蒙藏早期交往、藏传佛教与蒙藏关系、蒙古族在蒙藏关系中的地位等方面。梳理、评述研究成果,对该问题的深入研究有所裨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代 蒙藏关系 藏传佛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蒙藏关系史上的两位拓荒者——闵端与萨班 被引量:2
5
作者 樊保良 《内蒙古社会科学》 1986年第3期32-36,共5页
自十三世纪上半叶蒙古王室与西藏地方正式建立政治隶属关系以来,在这约七个半世纪的历史长河中,两族人民和睦相处,密切往来,相互间的经济、文化联系,得到不断巩固和发展。不过,我们历史地辩证地看问题,则认为,在那人民无权的时代,各民... 自十三世纪上半叶蒙古王室与西藏地方正式建立政治隶属关系以来,在这约七个半世纪的历史长河中,两族人民和睦相处,密切往来,相互间的经济、文化联系,得到不断巩固和发展。不过,我们历史地辩证地看问题,则认为,在那人民无权的时代,各民族领袖人物的活动,无疑对本族人民的行动发生重大影响,对当时社会进程也起着重要作用。所以,我们今天探讨蒙藏关系史,不仅不得不着眼于,而且必须着眼于这两个民族当时站在历史潮流前面,挥麾前进的领袖人物身上,去找纷繁关系的主要脉络。其次,笔者深感蒙藏两族关系史长河中的很多高峰阶段,似以宗教为经,以政治为锦交织而成。或者说,蒙藏关系长剧的若干高潮场面,多是由蒙古汗王与西藏佛教领袖登台合演的。这可能也是蒙藏关系史所具有的一大突出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萨班 阔端 西藏 蒙藏关系 《蒙古源流》 畏兀儿 蒙古王室 拓荒者 凉州会谈 佛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历史人类学视角下的清代蒙藏关系再思考——兼论所谓“西藏佛教世界”共同体的成立性问题
6
作者 钟焓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60-76,166,共18页
近年来,国外某些藏学研究者以藏族与蒙古族具有共同宗教信仰为由,提出所谓“西藏佛教世界”共同体的理论假说。然而,通过引入历史人类学的观察视角以分析发掘民间口碑材料中承载的历史信息,再将之与传世文献提供的历史背景结合互证,所... 近年来,国外某些藏学研究者以藏族与蒙古族具有共同宗教信仰为由,提出所谓“西藏佛教世界”共同体的理论假说。然而,通过引入历史人类学的观察视角以分析发掘民间口碑材料中承载的历史信息,再将之与传世文献提供的历史背景结合互证,所得出的结论足以揭示上述理论模式实际上无法解释蒙藏民族在清代经历的复杂历史进程,因而步入历史解释的误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藏关系 清代 藏传佛教 “西藏佛教世界” 历史人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蒙藏关系与清朝权威在青藏地区的确立
7
作者 罗布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72-79,共8页
十七世纪蒙藏关系的发展深刻影响了该时期西藏历史的走向,而蒙藏联合统治青藏高原的架构及其演变趋向又离不开明清易代及清前期历史大背景。文章以清朝定鼎之初、木虎年事件与吴三桂叛清、噶尔丹反清、真假达赖之争等作为历史节点,考察... 十七世纪蒙藏关系的发展深刻影响了该时期西藏历史的走向,而蒙藏联合统治青藏高原的架构及其演变趋向又离不开明清易代及清前期历史大背景。文章以清朝定鼎之初、木虎年事件与吴三桂叛清、噶尔丹反清、真假达赖之争等作为历史节点,考察了蒙藏关系的演变发展与清朝权威渐次向青藏高原地区渗透之间的关系,阐明清朝统治权威在青藏地区确立的过程及其必然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达赖喇嘛 和硕特蒙古 蒙藏关系 清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著名蒙藏关系研究者—札奇斯钦教授
8
作者 纳古单夫 《西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期145-148,共4页
我国著名藏学家王尧先生于1989(《西藏研究》2期)撰文《藏学研究在台湾》,读后颇受启发,尤感对蒙古学家札奇斯钦先生在藏学研究上的重大成就,向国内学界特别介绍的必要。在我国台湾学界,札奇斯钦先生是以蒙古学家盛名于世的,但他同时也... 我国著名藏学家王尧先生于1989(《西藏研究》2期)撰文《藏学研究在台湾》,读后颇受启发,尤感对蒙古学家札奇斯钦先生在藏学研究上的重大成就,向国内学界特别介绍的必要。在我国台湾学界,札奇斯钦先生是以蒙古学家盛名于世的,但他同时也是藏学研究的驰名学者,尤以研究蒙藏关系史而著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藏关系 藏学研究 蒙古学 蒙古文化 西藏研究 阿尔泰学 研究者 台湾地区 藏学家 国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蒙藏关系下的文化变迁和民族认同——以青海省河南蒙古族为例 被引量:5
9
作者 郭晓虎 郎维伟 《西藏研究》 CSSCI 2007年第4期41-46,共6页
青海省河南蒙古族与藏族交错而居,两个民族长期相互接触,由于族体规模上的差异和自然条件的原因,在文化传播中主要表现为蒙古族对藏族文化的采借和适应,以致从外部特征似难将当地蒙古族从藏族中分辨出来。但细加考察,蒙古族的客观认同... 青海省河南蒙古族与藏族交错而居,两个民族长期相互接触,由于族体规模上的差异和自然条件的原因,在文化传播中主要表现为蒙古族对藏族文化的采借和适应,以致从外部特征似难将当地蒙古族从藏族中分辨出来。但细加考察,蒙古族的客观认同和主观心理归属感仍然清晰可见。在融洽的民族关系中,蒙藏之间仍然保持着融而未合、和而未同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南蒙古族 蒙藏关系 文化变迁 民族认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仰华寺与蒙藏关系 被引量:8
10
作者 赯吉思 《中国藏学》 CSSCI 1994年第4期114-119,共6页
从16世纪中叶开始,蒙古人的历史就围绕着阿勒坦汗(即俺答汗)的地方政权而演变,这个政权非常迅速地攻破了明朝对河西走廊的封锁,敲开了自元朝覆灭后一直向蒙古人关闭的佛教法门,把藏传佛教格鲁派引进蒙古高原,并逐步改变了蒙古人传... 从16世纪中叶开始,蒙古人的历史就围绕着阿勒坦汗(即俺答汗)的地方政权而演变,这个政权非常迅速地攻破了明朝对河西走廊的封锁,敲开了自元朝覆灭后一直向蒙古人关闭的佛教法门,把藏传佛教格鲁派引进蒙古高原,并逐步改变了蒙古人传统的宗教信仰。从这时起,蒙古发生的一系列事件同藏传佛教格鲁派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仰华寺的建造就是这种关系的象征,是这种关系的起点和里程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仰华寺 蒙古 西藏 阿勒坦汗 格鲁派 索南嘉措 佛教 蒙藏关系
全文增补中
明清时期青海蒙藏关系和中央王朝对蒙藏的政策 被引量:4
11
作者 陈光国 王浩勋 《中国藏学》 CSSCI 1989年第1期89-101,共13页
藏族、蒙古族在青海广泛分布,他们都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在青海地区都有着重大的影响。藏族大都聚居在玉树、果洛、海南、海北、黄南和海西的天峻县。蒙古族大都居住在海西的都兰、乌兰县和黄南的河南县,少数居住在海北的海晏... 藏族、蒙古族在青海广泛分布,他们都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在青海地区都有着重大的影响。藏族大都聚居在玉树、果洛、海南、海北、黄南和海西的天峻县。蒙古族大都居住在海西的都兰、乌兰县和黄南的河南县,少数居住在海北的海晏、刚察和祁连县。这两个民族由于长期共处,守望相助,故其关系密切,情谊深挚。在长期交往中,曾冲破种种障碍,发展了政治、经济和文化上的联系,但也出现过某些矛盾和令人不快的事件。为了处理、调整这两个民族的关系,中央王朝亦曾制定一系列的政策。现在对他们之间的关系和中央王朝的统治政策进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央王朝 蒙古族 青海藏族 蒙藏关系 藏族部落 蒙古贵族 明清时期 青海湖地区 西宁办事大臣 和硕特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蒙藏关系的开端——阔端与萨班凉州会谈 被引量:1
12
作者 景虹雅 《康定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3年第4期24-27,共4页
蒙藏关系的建立始于蒙古宗王阔端对吐蕃的招抚和经略,本文通过对阔端与萨班为蒙藏关系积极活动的论述,分析了蒙古贵族利用吐蕃宗教上层代理统治西藏的原因和凉州会谈的重大历史意义。
关键词 蒙藏关系 吐蕃 萨迦派 凉州会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世达赖喇嘛传》中的蒙藏关系史料 被引量:1
13
作者 五世达赖喇嘛 陈庆英 马连龙 《西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81-84,共4页
关键词 达赖喇嘛 关系 青海蒙古 蒙藏关系 格鲁派 西藏 护法神 国师 蒙古人 五世达赖喇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喇嘛教和蒙藏关系史上的一次重大事件——仰华寺大会述略 被引量:1
14
作者 高启安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0年第1期91-95,共5页
无论在蒙藏关系史、喇嘛教发展史上,还是在蒙古族历史上,明朝神宗万历六年、即公元一五七八年,在青海湖畔的恰卜恰(察布齐雅勒)的仰华寺,由蒙古族历史上的著名人物俺答汗(阿勒坦汗)主持召开的迎接喇嘛教格鲁派代表人物、后来的三世达赖... 无论在蒙藏关系史、喇嘛教发展史上,还是在蒙古族历史上,明朝神宗万历六年、即公元一五七八年,在青海湖畔的恰卜恰(察布齐雅勒)的仰华寺,由蒙古族历史上的著名人物俺答汗(阿勒坦汗)主持召开的迎接喇嘛教格鲁派代表人物、后来的三世达赖喇嘛索南嘉措的大会,都是值得一提的大串件。 在这次大会上、宣布漠南蒙古各部废除萨满教和用人畜殉葬、杀牲血祭等一系列陋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喇嘛教 蒙藏关系 达赖喇嘛 蒙古族 明政府 重大事件 万历 阿勒坦汗 西藏 青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吉思汗时期蒙藏关系中两件史实探微 被引量:1
15
作者 戴发旺 《青海民族研究》 CSSCI 1998年第1期40-45,共6页
关键词 成吉思汗 蒙藏关系 西藏 王国维 驸马 印度河上游 蒙古史 《蒙古源流》 《蒙古秘史》 历史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蒙藏关系史大系·政治卷》评介 被引量:1
16
作者 旺钦格勒 《中国藏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123-125,共3页
关键词 蒙藏关系史大系·政治卷》 书评 民族关系 学术性 蒙古族 藏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代青海“蒙藏分治”政策下的蒙藏关系变迁述略
17
作者 吕德胜 《甘肃高师学报》 2011年第4期31-34,共4页
自平定罗卜藏丹津之后,清朝为实现对青海的完全统治,实行了"蒙藏分治"政策,对青海社会产生了重大影响。利用文献档案史料全面阐述清廷的"蒙藏分治"政策,进而深入分析青海地区蒙藏关系发生变迁的原因以及蒙藏冲突的... 自平定罗卜藏丹津之后,清朝为实现对青海的完全统治,实行了"蒙藏分治"政策,对青海社会产生了重大影响。利用文献档案史料全面阐述清廷的"蒙藏分治"政策,进而深入分析青海地区蒙藏关系发生变迁的原因以及蒙藏冲突的表现,旨在全面客观地看待青海蒙藏历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 青海地区 蒙藏分治 蒙藏关系变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元朝时期蒙古在连接蒙藏关系中所起的作用及影响
18
作者 牛亚丽 《呼伦贝尔学院学报》 2007年第6期1-3,共3页
"凉州会谈"作为蒙藏关系正式开始的起点,蒙藏关系也翻开了崭新的一页。蒙古统治者对西藏施行的正确策略使得西藏与中央之间的关系得到了稳定和巩固,对西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以后西藏与历代中央政治关系的确立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元朝 蒙藏关系 凉州会谈 藏传佛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代青海黄河南部地区蒙藏关系浅析
19
作者 郭智强 《西部蒙古论坛》 2022年第2期30-34,M0003,M0004,共7页
青海黄河第一弯曲部即青海黄河南部地区,自古以来,朝代更迭、人口迁徙,终在清代形成了以蒙古族、藏族两大民族为主,杂以回族、汉族、撒拉族、维吾尔族等民族混杂居住的地区。经过长期的交往交流交融,各民族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 青海黄河第一弯曲部即青海黄河南部地区,自古以来,朝代更迭、人口迁徙,终在清代形成了以蒙古族、藏族两大民族为主,杂以回族、汉族、撒拉族、维吾尔族等民族混杂居住的地区。经过长期的交往交流交融,各民族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融洽的民族关系。其中,蒙藏关系的变动对当地的影响至关重要。当地的蒙藏关系尤其是平定罗卜藏丹津之乱后与青海黄河北部的蒙藏关系有些不同。本文以清代青海黄河南部地区蒙藏关系确立的原因及确立后进一步演进的表现,来展现各民族间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繁荣景象,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些许历史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海黄河南部 蒙藏关系 民族文化
原文传递
蒙藏关系及蒙藏文化 被引量:4
20
作者 阿沛.阿旺晋美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6期51-54,共4页
本文系巴拉吉尼玛,额尔敦巴雅尔二位同志与阿沛·阿旺晋美同志就蒙藏关系及蒙藏文化等问题进行谈话的记录整理,经阿沛·阿旺晋美同志同意在本刊发表。
关键词 蒙藏关系 蒙藏文化 蒙古族 藏族
全文增补中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