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蒙古林砾岩油藏储层测井精细解释模型 被引量:15
1
作者 高博禹 彭仕宓 刘红歧 《测井技术》 CAS CSCD 2005年第1期55-58,共4页
蒙古林砾岩油藏储层岩石结构复杂,非均质性强,层间差异明显,测井资料解释难度较大。以取心井岩心分析为基础,分别研究砾岩、砂砾岩储层岩石的岩性、物性、电性及含油性两两之间的关系,建立了分岩性的砾岩和砂砾岩孔隙度、渗透率、含油... 蒙古林砾岩油藏储层岩石结构复杂,非均质性强,层间差异明显,测井资料解释难度较大。以取心井岩心分析为基础,分别研究砾岩、砂砾岩储层岩石的岩性、物性、电性及含油性两两之间的关系,建立了分岩性的砾岩和砂砾岩孔隙度、渗透率、含油饱和度测井解释模型。应用解释模型对研究区162口井进行了二次解释,结果表明,分岩性建立的解释模型具有较高的精度,该方法对提高砾岩油藏储层测井精细解释的准确性具有实际意义,为进一步的地质建模和剩余油挖潜研究提供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井解释 解释模型 孔隙度 渗透率 含油饱和度 砾岩 砂砾岩 蒙古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连蒙古林普通稠油油藏开发调剖堵水技术 被引量:5
2
作者 陈福有 汪宝新 +2 位作者 刘明 闫玉民 陈龙伟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56-58,共3页
蒙古林油田由普通稠油砂岩油藏和普通稠油砾岩底水油藏组成,油层单一,油水粘度比大,层间接替能力差、稳产难度大。为了改善常规注水开发效果,15年来,形成以重建地质模型和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为基础调剖堵水稳产技术,即砂岩整体化学调剖... 蒙古林油田由普通稠油砂岩油藏和普通稠油砾岩底水油藏组成,油层单一,油水粘度比大,层间接替能力差、稳产难度大。为了改善常规注水开发效果,15年来,形成以重建地质模型和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为基础调剖堵水稳产技术,即砂岩整体化学调剖为主体的“调水增油”技术、砾岩层状区横向驱替整体调剖稳产技术,实现了由低含水期到高含水期的相对稳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古林油田 调剖堵水 整体调剖 地质模型 剩余油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蒙古林油田阿尔善组砾岩储层岩石学 被引量:2
3
作者 季汉成 赵澄林 刘孟慧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354-359,共6页
蒙古林油田阿尔善组砾岩储层,为富含火山岩屑的特殊类型储层,可分为复成分砾岩、凝灰质砾岩及火山角砾岩三大类。具低成分成熟度和低结构成熟度特点,以粗杂基支撑的砾岩含油物性最好,主要储集空间为粒间基质溶蚀孔隙,为中孔细喉低... 蒙古林油田阿尔善组砾岩储层,为富含火山岩屑的特殊类型储层,可分为复成分砾岩、凝灰质砾岩及火山角砾岩三大类。具低成分成熟度和低结构成熟度特点,以粗杂基支撑的砾岩含油物性最好,主要储集空间为粒间基质溶蚀孔隙,为中孔细喉低渗型储层。复成分砾岩以粒间溶蚀孔隙为主,渗透性较好;凝灰质砾岩和火山角砾岩分别以组分内孔隙和残余粒间孔隙为主,渗透性均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善组 蒙古林油田 砾岩 岩石学 储集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蒙古林砾岩油藏内源菌厌氧激活实验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修建龙 董汉平 +2 位作者 俞理 黄立信 李斌 《石油钻采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80-83,共4页
为了评价厌氧激活内源微生物采油技术在蒙古林砾岩油藏中的应用情况,结合该油藏温度及物性特征对其开展了内源微生物厌氧激活实验研究。利用绝迹稀释法对内源菌进行了菌浓检测,通过自行设计的厌氧激活装置对内源菌激活过程中的压力、pH... 为了评价厌氧激活内源微生物采油技术在蒙古林砾岩油藏中的应用情况,结合该油藏温度及物性特征对其开展了内源微生物厌氧激活实验研究。利用绝迹稀释法对内源菌进行了菌浓检测,通过自行设计的厌氧激活装置对内源菌激活过程中的压力、pH值、产气量及气体组分进行了跟踪监测,最后通过物理模拟实验对激活效果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内源菌厌氧激活效果非常显著,产生了大量的气体,产气率达到了2.4,厌氧激活物理模拟驱油实验提高原油采收率9.5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古林砾岩油藏 内源菌 厌氧激活 产气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丙烯酰胺凝胶的解堵技术及在蒙古林油田的应用 被引量:2
5
作者 南庆义 孙宝桃 张雪梅 《钻采工艺》 CAS 2000年第3期102-103,共2页
介绍聚丙烯酰胺凝胶解堵剂的配方、配方性能、施工工艺及在蒙古林油田的应用效果 ,该解堵剂能使粘度非常大的聚丙烯酰胺交联体迅速溶解成粘度接近于水的溶液 ,解除聚丙烯酰胺交联体因堵水作业对油层造成的损害和堵塞。在蒙古林油田现场... 介绍聚丙烯酰胺凝胶解堵剂的配方、配方性能、施工工艺及在蒙古林油田的应用效果 ,该解堵剂能使粘度非常大的聚丙烯酰胺交联体迅速溶解成粘度接近于水的溶液 ,解除聚丙烯酰胺交联体因堵水作业对油层造成的损害和堵塞。在蒙古林油田现场应用 1 4井次 ,有效 1 2井次 ,取得了较好的解堵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酰胺 凝胶 解堵剂 蒙古林油田 堵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蒙古林砾岩稠油油藏火驱配套举升工艺 被引量:2
6
作者 王磊 穆化巍 +3 位作者 陈洪 刘媛 闫暄崎 闫雪 《石油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40-348,共9页
为了解决蒙古林砾岩火驱油藏采油井出现的气锁、砂卡、管柱腐蚀等问题,进一步提高采油井的生产时率,提升火驱开发的生产效果,通过调研国内实施火驱油田的技术现状,进行了火驱举升工艺影响因素的分析,认为有杆泵采油依然是最合适的举升... 为了解决蒙古林砾岩火驱油藏采油井出现的气锁、砂卡、管柱腐蚀等问题,进一步提高采油井的生产时率,提升火驱开发的生产效果,通过调研国内实施火驱油田的技术现状,进行了火驱举升工艺影响因素的分析,认为有杆泵采油依然是最合适的举升工艺。优化设计了专用防砂泵的结构,柱塞和泵筒的配合间隙为0.1 mm,并设计了独立的过砂沉砂通道,沉砂腔环空为8 mm,满足防砂需求;通过理论分析与实验相结合,确定了井下气液分离器的最优结构组合,采用螺距4 cm、二次沉降段20 cm,分离效率可达85%以上;进行了防腐蚀材料的优选,认为BG90-3Cr可实现抗腐蚀能力与经济性的兼顾。现场应用结果表明,优化后的举升工艺管柱兼具防砂、防气、防腐蚀的特点。截至2023年3月30日,M10-215井在高气液比情况下已连续稳定生产125 d,与同区块新钻采油井相比,生产时间延长了86 d以上,累计增油265 t,为后续火驱油藏的深度开发提供技术支持和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古林油田 砾岩稠油油藏 火驱 举升工艺 气液比 防砂泵 气液分离器 防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蒙古林油田弱凝胶深部调驱体系室内评价
7
作者 牛忠晓 李华斌 +4 位作者 黄浩 霍隆军 孙千 吴灿 刘露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871-876,共6页
从聚合物分子在剪切与未剪切的条件下对蒙古林油田弱凝胶深部调驱体系进行评价。实验表明聚合物分子被剪切后,主要影响凝胶体系的成胶强度,未被剪切时的凝胶强度明显高于聚合物分子被剪切后的凝胶强度。而从长期稳定性的角度来讲,聚合... 从聚合物分子在剪切与未剪切的条件下对蒙古林油田弱凝胶深部调驱体系进行评价。实验表明聚合物分子被剪切后,主要影响凝胶体系的成胶强度,未被剪切时的凝胶强度明显高于聚合物分子被剪切后的凝胶强度。而从长期稳定性的角度来讲,聚合物分子是否被剪切,对稳定性的影响不是很大。剪切条件下聚合物溶液浓度为800 mg/L和1 000 mg/L的已成胶的凝胶体系最高强度分别为4 619 mPa.s和4 319 mPa.s,远远低于聚合物未被剪切时的最高成胶强度34 293 mPa.s和31 393 mPa.s;剪切后的聚合物在其成胶后的稳定性较好,恒温192 h后,聚合物溶液浓度为800 mg/L和1 000 mg/L的凝胶体系黏度最终保留值分别为2 224 mPa.s和2 999 mPa.s。黏度下降率分别为51.85%和30.56%。蒙古林油田所用凝胶体系配方为聚合物浓度为800 mg/L和1 000 mg/L,聚/交比为3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弱凝胶 蒙古林油田 成胶强度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蒙古林油田地面工艺的优化
8
作者 张军 梅永贵 +2 位作者 付军 孙兆海 韩吉普 《油气田地面工程》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2-32,共1页
关键词 蒙古林油田 地面工艺 优化 油气集输工艺 油田开发 锡林浩特 地面系统 生产需要 采油工艺 运行能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裂防泥砂工艺在蒙古林油田的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2
9
作者 吴刚飞 白天增 +4 位作者 李红亚 顾广庆 高科策 陈立新 王文凯 《油气井测试》 2013年第2期57-58,78,共2页
根据蒙古林油田的出泥砂特点,分析了压裂防泥砂工艺的原理,认为端部脱砂技术是该工艺的关键点,并给出端部脱砂发生的时间、平均缝宽、压裂液效率,前置液用量等相应的计算公式,提出采用常规支撑剂压裂+树脂砂封口的压裂工艺技术,经过现... 根据蒙古林油田的出泥砂特点,分析了压裂防泥砂工艺的原理,认为端部脱砂技术是该工艺的关键点,并给出端部脱砂发生的时间、平均缝宽、压裂液效率,前置液用量等相应的计算公式,提出采用常规支撑剂压裂+树脂砂封口的压裂工艺技术,经过现场应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未出现停工检泵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裂防砂 TSO 蒙古林油田 树脂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部调驱后续水驱渗流特征--以蒙古林砂岩油藏为例 被引量:2
10
作者 宋社民 吴洪彪 +3 位作者 王哲 姚尚胜 李金奎 Чжан Бо 《石油钻采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32-237,共6页
深部调驱是改善砂岩油藏开发效果的重要技术之一,但是调驱后地层孔隙结构发生变化,后续水驱渗流规律与常用的化学驱技术又有所不同,剩余油分布认识更为困难。利用已大规模实施深部调驱技术的华北油田蒙古林砂岩油藏调驱井后续注水压降... 深部调驱是改善砂岩油藏开发效果的重要技术之一,但是调驱后地层孔隙结构发生变化,后续水驱渗流规律与常用的化学驱技术又有所不同,剩余油分布认识更为困难。利用已大规模实施深部调驱技术的华北油田蒙古林砂岩油藏调驱井后续注水压降试井资料,采用双对数导数曲线和压力半对数曲线进行解释,并结合油井生产动态深入认识不同类型试井曲线对应的地层渗流特征。建立了砂岩油藏深部调驱后续水驱的渗流模式共5种类型,分别为无限导流型、有限导流型、双重介质型、凝胶段塞边界型及均质地层型。对于无限导流型和有限导流型渗流特征,需要进行注采井网调整和继续深部调剖;双重介质型压力导数曲线出现"凹"型特征,调驱后适当进行分注措施;凝胶段塞边界型和均质地层型,可以通过解除油井凝胶的堵塞来改善现有低压油井的地层能量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部调驱 后续水驱 现代试井 渗流特征 蒙古林 砂岩油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蒙古林砾岩油藏火驱现场试验及初期见效特征 被引量:2
11
作者 刘莎莎 闫暄崎 +5 位作者 游靖 谢刚 穆化巍 王冠 杜金秀 戴坤秀 《石油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510-515,共6页
蒙古林砾岩油藏为注水开发普通稠油油藏,采取过多种油藏治理措施,目前已进入特高含水期,依靠水驱进一步提高采收率的潜力较小。为改善开发效果,开展了火驱现场试验,与国内其他火驱成功区块对比,该区块原油黏度、孔渗相对偏低,油层厚度较... 蒙古林砾岩油藏为注水开发普通稠油油藏,采取过多种油藏治理措施,目前已进入特高含水期,依靠水驱进一步提高采收率的潜力较小。为改善开发效果,开展了火驱现场试验,与国内其他火驱成功区块对比,该区块原油黏度、孔渗相对偏低,油层厚度较大,对工艺技术要求较高。针对目标区块油藏特点对火驱注气、点火工艺进行了优化,将常用的四阶注气改为三阶注气,四阶逐级升温点火改为一阶升温点火,油管注气时间由3 d缩短为1~2 h,点火19 h后点火器温度即上升到400℃,减少注气时间的同时提升了点火期间温度上升速度,实现安全点火。点火3个月后油井即初步见效,截至2023年5月,日产油增幅230.5%,目前仍在持续上升,综合含水率下降16.5%。与其他火驱区块相比,呈现出见效时间早,见效速度快的特征。见效初期产气以氮气为主,氧气及二氧化碳含量较低;产出原油改质明显,饱和烃含量升高,重质组分含量呈下降趋势,以上认识对同类油藏开展火驱技术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古林砾岩油藏 稠油油藏 火驱 注气 现场试验 见效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蒙古林油田集输系统简化优化技术研究及应用
12
作者 孔祥林 瞿建华 +2 位作者 唐宏 王丽珍 王京朝 《内蒙古石油化工》 CAS 2007年第12期98-99,共2页
为了配套蒙古林油田整体转抽工作,进行了蒙古林油田地面工艺简化优化研究,并根据研究成果进行了现场实施工作。通过本项目的实施,不仅简化了地面工艺,降低了生产管理难度。而且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果。
关键词 蒙古林油田 简化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蒙古林油田高效开发技术 被引量:4
13
作者 宋社民 田金德 《西安石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0年第6期24-25,43,共3页
为了改善常规注水开发效果 ,在蒙古林油田通过应用以重建地质模型和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为基础的三项稳产技术 ,即砂岩整体化学调剖为主体的“调水增油”技术、砾岩层状区横向驱替稳产技术和块状区整体加密优化注水稳产技术 ,实现了由低... 为了改善常规注水开发效果 ,在蒙古林油田通过应用以重建地质模型和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为基础的三项稳产技术 ,即砂岩整体化学调剖为主体的“调水增油”技术、砾岩层状区横向驱替稳产技术和块状区整体加密优化注水稳产技术 ,实现了由低含水期到高含水期的相对稳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古林油田 稠油油藏开发 地质模型 剩余油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蒙古林油田火驱开发先导试验地面工艺技术 被引量:3
14
作者 李新彩 张光宇 +1 位作者 申文鹏 袁玉晓 《石油规划设计》 2020年第6期25-28,共4页
为进一步提高采收率华北油田决定在蒙古林油田砾岩油藏开展火驱开发先导试验。针对火驱开发需求,地面工程经过多方案比选,确定在蒙一联联合站已建设施整体优化的基础上,依托辅助系统,新建注气站和油气处理站。由于在整个注气过程中,注... 为进一步提高采收率华北油田决定在蒙古林油田砾岩油藏开展火驱开发先导试验。针对火驱开发需求,地面工程经过多方案比选,确定在蒙一联联合站已建设施整体优化的基础上,依托辅助系统,新建注气站和油气处理站。由于在整个注气过程中,注气量呈现先递增,后降低的逐年变化趋势,通过优化压缩机选型配置,可以实现小注气量和大注气量不同工况的平稳高效运行。由于火烧油层产生的烟道气组分含H2S和O2等腐蚀气体,通过室内挂片试验,对集输系统管道及油气处理站设备材质进行了优选和防腐处理,从而减少了腐蚀风险,满足生产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古林油田 火驱开发 先导试验 地面工艺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林西县文管所收藏的文物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刚 《内蒙古文物考古》 1997年第1期101-104,共4页
关键词 蒙古林 辽代墓葬 契丹民族 古朴典雅 契丹族 古代少数民族 科尔沁 古建筑艺术 新资料 制造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北油田二连分公司蒙古林作业区生态环境质量状况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建平 李栋 +1 位作者 周澎 赵海溟 《环境与发展》 2010年第5期98-101,共4页
本文选取二连油田蒙古林作业区生态环境质量为研究对象,对该区域内的土地利用/覆盖状况、植被状况、景观类型及其破碎度进行定性、定量研究。结果表明:(1)2008年,该区域土地利用类型主要为有林地、中覆盖度草地、低覆盖度草地、工矿交... 本文选取二连油田蒙古林作业区生态环境质量为研究对象,对该区域内的土地利用/覆盖状况、植被状况、景观类型及其破碎度进行定性、定量研究。结果表明:(1)2008年,该区域土地利用类型主要为有林地、中覆盖度草地、低覆盖度草地、工矿交通建设用地和盐碱地等;工交建设占地明显。(2)该区2008年主要植物群落类型有:克氏针茅+羊草+杂类草、克氏针茅+锦鸡儿+杂类草、羊草+针茅+杂类草等;受到气候变暖等原因影响,小针茅已经在本区广泛分布。(3)该区2008年主要景观类型为针茅+锦鸡儿草原景观、针茅草原景观、羊草草原景观、林地景观、人工建设区景观和道路景观;景观破碎度较高,人为干扰较为严重。建议相关单位足够重视并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防止本区生态环境恶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古林 土地利用 植被 景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蒙古林砾岩油藏改变驱动方式研究与实践
17
作者 宋社民 李有全 陈福有 《内蒙古石油化工》 CAS 2000年第2期217-219,共3页
蒙古林油田砾岩油藏开发初期认为是一个底水块状油藏 ,采用边底部注水方式开采 ,但开发效果不理想。经过地质特征再认识 ,油藏储集体内分布隔夹层 ,隔夹层影响注水开发效果 ,通过油藏数值模拟研究隔夹层的面积大小对开发效果的影响 ,隔... 蒙古林油田砾岩油藏开发初期认为是一个底水块状油藏 ,采用边底部注水方式开采 ,但开发效果不理想。经过地质特征再认识 ,油藏储集体内分布隔夹层 ,隔夹层影响注水开发效果 ,通过油藏数值模拟研究隔夹层的面积大小对开发效果的影响 ,隔夹层面积越大增油量越大 ,优化了五种注水方式 ,确立了利用隔夹层采取层状注水方式的横向驱替区 ,在油藏东南部经开发调整 ,有效地改善开发效果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砾岩 层状油藏 数值模拟 横向驱效果 蒙古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蒙古林油田高效开发综合技术
18
作者 李传信 李晓泉 《内蒙古石油化工》 CAS 1999年第1期104-109,87,共7页
本文总结了蒙古林油田高效开发示范区在油田开发、科研攻关、新技术推广、提高采收率及实现高产稳产、节能降耗方面所采取的系列措施,围绕三个方面展开研究,以提高水驱油效率为中心,深化稳油控水,采用新工艺,提高了油田可采储量,... 本文总结了蒙古林油田高效开发示范区在油田开发、科研攻关、新技术推广、提高采收率及实现高产稳产、节能降耗方面所采取的系列措施,围绕三个方面展开研究,以提高水驱油效率为中心,深化稳油控水,采用新工艺,提高了油田可采储量,实现了预期的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示范区 油田开发 控水稳油 蒙古林油田 综合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林东塔子沟出土的羊首铜刀 被引量:5
19
作者 王未想 《北方文物》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31-31,共1页
关键词 蒙古林 巴林左旗 沙丘地带 青铜时代 博物馆 建平县 大凌河流域 河北青龙县 我国北方地区 点腐蚀
原文传递
内蒙古林西县出土战国铜戈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刚 《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86-86,共1页
1972年,内蒙古林西县大水波罗牧场出土铜戈1件。现收藏于林西县文物管理所。铜戈内部稍残,援瘦长扁平,中部较窄,锋端上扬,长胡,阑侧三穿,内一穿,胡刃弯曲。残长21、援长13.5。
关键词 蒙古林 西县 出土 战国时期 文物 收藏 大水 牧场 弯曲 波罗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