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80篇文章
< 1 2 4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外周血指标对鼻息肉患者黏膜中IL-5和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特异性免疫球蛋白E阳性表达的预测价值
1
作者 郑铭 司马宇彤 +3 位作者 普晓瑜 庄梦岩 王向东 张罗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CSCD 2024年第7期440-445,共6页
目的借助外周血指标预测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CRSwNP)2型生物标志物。方法收集2020年6月~2022年5月在北京同仁医院鼻科住院的CRSwNP患者临床资料,检测外周血中嗜酸粒细胞百分比(Eos%)、Eos计数、骨膜蛋白和总IgE以及CRSwNP黏膜中白细胞介... 目的借助外周血指标预测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CRSwNP)2型生物标志物。方法收集2020年6月~2022年5月在北京同仁医院鼻科住院的CRSwNP患者临床资料,检测外周血中嗜酸粒细胞百分比(Eos%)、Eos计数、骨膜蛋白和总IgE以及CRSwNP黏膜中白细胞介素5(IL-5)和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特异性免疫球蛋白E(Staphylococcus aureus enterotoxinimmunoglobulin E,SE-IgE)。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每个外周血指标对黏膜IL-5/SE-IgE阳性表达预测价值,利用Logistic回归筛选对黏膜IL-5/SE-IgE阳性有预测价值的外周血指标,构建诺模图模型。结果CRSwNP患者哮喘比例、血中Eos%、骨膜蛋白和总IgE在IL-5/SE-IgE阳性和阴性两组之间,均具有统计学差异。ROC曲线单因素分析显示血Eos%、Eos计数、骨膜蛋白和总IgE对黏膜IL-5和SE-IgE阳性预测的AUC分别波动在0.655~0.784和0.721~0.802,Logistic回归确认血中Eos%、总IgE和血中骨膜蛋白、总IgE可分别作为IL-5和SE-IgE阳性的独立预测因素。构建预测CRSwNP黏膜IL-5/SE-IgE阳性的诺模图模型,一致性指数(C-index)为0.804和0.81,提示具有很好的预测准确性。结论血中Eos%、总IgE和血中骨膜蛋白、总IgE分别构建的诺模图,对CRSwNP黏膜IL-5和SE-IgE阳性表达具有很好的预测价值,可以预判CRSwNP内型和表型严重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窦炎 鼻息肉 预测 白细胞介素5 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特异性免疫球蛋白E 受试者工作特征 诺模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荧光生物传感技术检测牛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B 被引量:5
2
作者 王美玲 胡婷 +3 位作者 李昌哲 周焕英 高志贤 罗鹏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57-64,共8页
目的利用纳米金粒子(gold nanoparticles,AuNPs)荧光猝灭性能和核酸适配体的高亲和力,构建一种简便、灵敏的纳米金“Turn-on”型荧光生物传感方法检测牛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B(staphylococcal enterotoxins B,SEB)的方法。方法以Au... 目的利用纳米金粒子(gold nanoparticles,AuNPs)荧光猝灭性能和核酸适配体的高亲和力,构建一种简便、灵敏的纳米金“Turn-on”型荧光生物传感方法检测牛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B(staphylococcal enterotoxins B,SEB)的方法。方法以AuNPs作为荧光体的能量受体(猝灭剂),荧光素-单链DNA(fluorescein-ssDNA,FAM-ssDNA)作为荧光能量供体,冷冻法制备AuNPs-SEB适配体复合物,基于AuNPsSEB适配体复合物/SEB/FAM-ssDNA的竞争性结合,构建纳米金“Turn-on”型荧光生物传感检测方法。对缓冲体系pH和反应时间等条件进行优化,以牛奶为代表对方法检测性能进行验证。结果在优化好的实验条件(pH 7.5、反应时间15 min和反应温度25℃)下,在10^(-1)~10^(4)ng/mL范围内,荧光强度与SEB质量浓度之间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其相关系数为0.995,检出限为0.062 ng/mL。应用于牛奶样品中SEB的测定,方法回收率为91.2%~108.0%,相对标准偏差在2.6%~5.2%范围之间。结论该纳米金“Turn-on”型荧光生物传感检测技术具有简便、灵敏和准确等优点,可为食品中污染物的检测提供一种可行的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金粒子 核酸适配体 荧光生物传感 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B 牛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鸽屠宰加工环节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生物膜形成能力及其相关基因的检测
3
作者 豆涛 刘英玉 +3 位作者 王金泉 马兰 张柳青 胡芸 《现代食品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370-378,共9页
为了解鸽屠宰加工环节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肠毒素、生物被膜形成能力、肠毒素及生物被膜形成相关基因的情况。采用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酶联免疫分析试剂盒和结晶紫染色法检测41株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肠毒素含量和生物被膜形成能力,同时通过... 为了解鸽屠宰加工环节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肠毒素、生物被膜形成能力、肠毒素及生物被膜形成相关基因的情况。采用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酶联免疫分析试剂盒和结晶紫染色法检测41株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肠毒素含量和生物被膜形成能力,同时通过PCR方法扩增金黄色葡萄球菌12种肠毒素基因和10种生物被膜形成相关基因。41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在肠毒素酶联免疫法检测中,有30株为产肠毒素的菌株。肠毒素基因的检测中,有35株菌含肠毒素基因,检出率为85.36%,且有携带一种或多种肠毒素基因的情况。经典肠毒素基因的检出率分别为:sea(29.27%)、seb(29.27%)、sec(4.88%)、sed(65.85%)和see(2.44%);新型肠毒素基因的检出率分别为:sel(36.59%)、seg(29.27%)、sem(17.07%)、seu(17.07%)、sei(14.63%)、seh(7.32%)和sek(0.00%)。结晶紫染色法测定菌株生物被膜形成能力弱、中等和强的检出率分别为39.02%、43.90%和17.07%。生物被膜形成相关基因的检测中,clfB、luxS和clfA的检出率最高均为100.00%,其次是sarA和ccp均为97.56%,sigB、cna、icaA、agrC的检出率分别为85.37%、65.85%、41.46%、2.44%,bap未检出。此外,所有菌株均有携带多种生物被膜相关基因的情况,以携带7种基因的菌株最多(15/41,36.59%)。鸽屠宰加工环节污染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存在较多的肠毒素且生物被膜形成能力较高,预测该鸽屠宰加工环节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致病性,存在引起食物中毒的潜在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黄色葡萄球菌 肠毒素 生物被膜形成能力 生物被膜形成相关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鞍山市临床来源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耐药性和肠毒素基因特征分析
4
作者 王芳 刘晓 +6 位作者 任小东 汪永禄 晏世园 胡金桓 武倩 郑娟 王多春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24年第24期3631-3636,共6页
目的分析马鞍山市临床检验中心临床培养分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标本来源、耐药性及毒力基因的特征。方法以马鞍山市临床检验中心2022年收集的98株金黄色葡萄球菌作为研究对象,使用VITEK 2 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鉴定药敏分析仪检测耐药表... 目的分析马鞍山市临床检验中心临床培养分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标本来源、耐药性及毒力基因的特征。方法以马鞍山市临床检验中心2022年收集的98株金黄色葡萄球菌作为研究对象,使用VITEK 2 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鉴定药敏分析仪检测耐药表型;使用聚合酶链反应扩增法检测肠毒素基因,对13株多药耐药菌株进行全基因组测序并分析耐药相关基因。结果98株金黄色葡萄球菌主要来源于分泌物标本(40.82%),其次是痰液(36.73%)、脓液(6株,6.12%)和血液(6株,6.12%)。药敏试验结果表明,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的耐药率最高(98.97%),其次是红霉素(53.06%)和克林霉素(46.94%),而对庆大霉素、复方磺胺甲噁唑、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和莫西沙星的耐药率相对较低,对喹努普汀/达福普汀、利福平、利奈唑胺、万古霉素表现出完全敏感。29株金黄色葡萄球菌为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占总分离株数的29.59%。肠毒素基因分布显示,SEA基因最为常见(95.92%),其次是SEC(71.43%)和SEF(31.63%),SEE(5.10%)检出率较低。13株多药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基因组的耐药基因预测,共发现了26个耐药基因,可以分为11个大类。所有菌株均含有氟喹诺酮类、氨基嘧啶类、消毒剂和防腐剂类、四环素类抗菌药物耐药基因及多药耐药基因。结论该中心分离的98株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现出明显的耐药性,以SEA、SEC和SEF肠毒素基因为主。全基因组测序分析进一步揭示了其耐药和致病力背后的复杂机制,为制订有效的预防和治疗策略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黄色葡萄球菌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肠毒素基因 耐药性 全基因组测序 耐药基因 临床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研究进展
5
作者 安刚 《食品安全导刊》 2024年第33期141-143,共3页
金黄色葡萄球菌是一种重要的食源性致病菌,其产生的肠毒素在引发食物中毒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研究表明,这些毒素具有较强的耐热性,常规的烹饪方法难以完全去除,已成为食品安全监控的重点。本文概述了食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的研究... 金黄色葡萄球菌是一种重要的食源性致病菌,其产生的肠毒素在引发食物中毒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研究表明,这些毒素具有较强的耐热性,常规的烹饪方法难以完全去除,已成为食品安全监控的重点。本文概述了食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的研究进展,旨在为有效预防和控制肠毒素污染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黄色葡萄球菌 肠毒素 食品安全 检测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A(SEA)多克隆抗体的制备及鉴定
6
作者 王俊瑞 孙鹏 +2 位作者 王艳艳 魏常梅 韩艳秋 《内蒙古医科大学学报》 2014年第6期481-486,共6页
目的:制备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A(SEA)多克隆抗体并用金黄色葡萄球菌野生株对其进行验证,为进一步研究SEA在金黄色葡萄球菌致病机制中的作用提供基础。方法:PCR方法扩增肠毒素A基因(sea),构建原核表达载体p ET 30 a/sea,经PCR方法和测... 目的:制备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A(SEA)多克隆抗体并用金黄色葡萄球菌野生株对其进行验证,为进一步研究SEA在金黄色葡萄球菌致病机制中的作用提供基础。方法:PCR方法扩增肠毒素A基因(sea),构建原核表达载体p ET 30 a/sea,经PCR方法和测序鉴定后,阳性表达载体转化大肠杆菌表达宿主菌DH 5α,表达产物用十二烷基磺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和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ing,WB)分析鉴定。蛋白经纯化后作为免疫原免疫新西兰大白兔,得到抗血清并纯化,采用sea基因阳性的金黄色葡萄球菌野生株S8和S 23株的菌体蛋白进行鉴定。结果:p ET 30 a/sea重组表达载体构建成功,目的蛋白在构建的原核表达系统中可实现高表达,纯化后得到高纯度的SEA蛋白,经临床分离金黄色葡萄球菌S 8和S 23株菌体蛋白验证,证实得到理想的兔抗SEA多克隆抗体。结论:通过基因重组技术,金黄色葡萄球菌SEA蛋白在构建的原核表达系统中得以成功表达,并获得了高纯度的目的蛋白及其多克隆抗体,为进一步研究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A蛋白的生物学活性及抗体的保护作用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黄色葡萄球菌 肠毒素A 多克隆抗体制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A(SEA)对小鼠体内肉瘤抑制效果
7
作者 张洪娜 孙嘉琳 +3 位作者 李政楠 赵丽娜 蔺峰 滕立杰 《工业微生物》 CAS CSCD 2012年第1期74-77,共4页
以实验室建立的S180小鼠肿瘤模型为研究对象,采用腹腔注射给药,观察葡萄球菌肠毒素A(SEA)在体内抑制肿瘤的效果。实验表明,SEA抑肿瘤率为40.18%,显示对肿瘤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能显著刺激脾脏细胞增殖,使脾指数升高至11.3mg/g;使血清和脾... 以实验室建立的S180小鼠肿瘤模型为研究对象,采用腹腔注射给药,观察葡萄球菌肠毒素A(SEA)在体内抑制肿瘤的效果。实验表明,SEA抑肿瘤率为40.18%,显示对肿瘤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能显著刺激脾脏细胞增殖,使脾指数升高至11.3mg/g;使血清和脾组织中IL-2水平分别升至69.77 pg/mL和682.43 pg/mL;且能诱导肿瘤组织中产生大量的CD4^+T细胞和CD8^+T细胞。结果显示,SEA在机体内对免疫功能有正向调节作用,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肿瘤细胞的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A 超抗原 淋巴细胞 脾指数 IL-2 CD4^+T CD8^+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物中毒样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及肠毒素检测 被引量:34
8
作者 彭国华 胡主花 +4 位作者 薛琳 涂俊凌 倪贤生 夏文 龙慧 《现代预防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0期3943-3945,共3页
[目的]对3个可疑食物中毒样品进行金黄色葡萄球菌及肠毒素检测。[方法]按照GB/T4789.10-2003进行金黄色葡萄球菌检测,同时设计4对引物,分别扩增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耐热核酸酶基因(nuc基因)和相关肠毒素基因(SEA、SEB、SECs),建立一种快速... [目的]对3个可疑食物中毒样品进行金黄色葡萄球菌及肠毒素检测。[方法]按照GB/T4789.10-2003进行金黄色葡萄球菌检测,同时设计4对引物,分别扩增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耐热核酸酶基因(nuc基因)和相关肠毒素基因(SEA、SEB、SECs),建立一种快速检测金葡菌和肠毒素的方法。[结果]3个样品通过增菌接种,均检出有完全溶血环、G+葡萄球菌,血浆凝固酶阳性的金黄色葡萄球菌;Baird-Parker直接计数菌落结果分别为:9.6×107cfu/g、1.5×105cfu/g、1.7×108cfu/g;PCR检测3个样品均扩增出了金黄色葡萄球菌nuc基因(279bp)和肠毒素A(SEA)基因(288bp)。[结论]3个样品中均检出含有葡萄球菌肠毒素A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是引起该次食物中毒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黄色葡萄球菌 肠毒素 食物中毒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在食源性微生物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7
9
作者 徐振波 刘晓晨 +1 位作者 李琳 李冰 《现代食品科技》 EI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2317-2324,共8页
由细菌污染引起的食源性疾病依然是影响人类公共健康和食品安全的最大问题之一。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是人类的一种重要病原菌,引起许多严重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属于革兰氏阳性球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是引起化脓性疾病的重要病原菌,也... 由细菌污染引起的食源性疾病依然是影响人类公共健康和食品安全的最大问题之一。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是人类的一种重要病原菌,引起许多严重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属于革兰氏阳性球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是引起化脓性疾病的重要病原菌,也是引起食品污染和细菌性食物中毒的一种重要细菌。食品受金黄色葡萄球菌污染后,不仅会腐败变质,而且部分菌株产生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Staphylococcal enterotoxins,SEs)而引起食物中毒,由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引起的食物中毒占整个细菌性食物中毒的首位。所以,对SEs的研究以及快速、精确的检测和筛查,成为关键环节。本文拟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生物学性状、致病性、检验方法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当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其主要致病因子肠毒素的研究有待进一步深入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黄色葡萄球菌 食品安全 食源性微生物 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葡萄球菌肠毒素基因分型PCR检测技术的研究 被引量:18
10
作者 李琳 黄金海 +4 位作者 赵耘 王聪明 董艳娇 王静思 刘莹 《食品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340-344,共5页
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设计了不同基因型肠毒素检测引物;应用含溶菌酶的碱裂解法提取葡萄球菌DNA及梯度PCR方法提高了肠毒素检出率和特异性。从国内28株葡萄球菌分离株中共检测出14种不同型的肠毒素基因(sea-see、tsst-1、seg-sei、sek-se... 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设计了不同基因型肠毒素检测引物;应用含溶菌酶的碱裂解法提取葡萄球菌DNA及梯度PCR方法提高了肠毒素检出率和特异性。从国内28株葡萄球菌分离株中共检测出14种不同型的肠毒素基因(sea-see、tsst-1、seg-sei、sek-sel、sen-seo、seq-ser和seu),未检测到sej和sem基因。毒素基因携带率为16.67%,同时携带4种及以上毒素基因的菌株有11株,占39.29%,其中sek、seq和sea毒素基因在所研究菌株中分布最广,分别占到15.50%、14.30%和10.70%。结果表明不同葡萄球菌菌株间毒素型的关联度不同,sek与seq,seb和sed,sec、sei、sen和seu基因型呈现密切相关,各型肠毒素的分布还与菌株分离来源有着密切联系。所建立的PCR方法可用于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基因分型和分布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黄色葡萄球菌 肠毒素(SEs) PCR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黄色葡萄球菌临床分离株肠毒素基因的调查分析 被引量:17
11
作者 曹虹 王敏 +4 位作者 郑荣 李先平 王芳 蒋云生 杨一芬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738-741,745,共5页
目的检测临床分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SA)肠毒素基因,了解肠毒素基因的携带情况与SA耐药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检测SA mecA基因和肠毒素基因,了解肠毒素基因在SA中分布的状况,并对其进行耐药性分析。结果 67株甲氧西林耐药的SA(MR... 目的检测临床分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SA)肠毒素基因,了解肠毒素基因的携带情况与SA耐药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检测SA mecA基因和肠毒素基因,了解肠毒素基因在SA中分布的状况,并对其进行耐药性分析。结果 67株甲氧西林耐药的SA(MRSA)和57株甲氧西林敏感的SA(MSSA)肠毒素基因携带率(100%vs 83.5%)无明显差异(χ2=0.203,P>0.05)。肠毒素基因检出率为93.5%(116株),其中SEA、SEB、SEC、SED和SEF的检出率分别为90.5%、6.9%、61.3%、5.2%和25.9%,未检测出SEE基因。同时检出2种及2种以上的肠毒素基因的菌株有78株(67.2%),以携带SEA+SEC、SEA+SEF和SEA+SEC+SEF基因为主,检出率分别为33.6%、7.8%和13.8%。与携带一种肠毒素基因的菌株耐药率相比,携带多种肠毒素基因的菌株耐药率呈上升趋势,其中携带SEA+SEC+SEF的菌株对复方新诺明的耐药率为75.0%,高于单独携带SEA(28.6%)、SEA+SEC(38.7%)的耐药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携带SEA+SEC+SEF、SEA+SEF、SEA的菌株对阿米卡星耐药率分别为75.0%、77.0%和21.5%,前两者与携带SEA的菌株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临床分离的SA中携带多种肠毒素基因的菌株在耐药率上高于只携带一种肠毒素基因的菌株,提示肠毒素在SA耐药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黄色葡萄球菌 肠毒素基因 耐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源性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及其检测方法 被引量:26
12
作者 李琼琼 范一灵 +2 位作者 宋明辉 施春雷 杨美成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16年第2期555-560,共6页
金黄色葡萄球菌是一种重要的食源性致病菌,在自然界中广泛分布,其引起的食物中毒是世界性的公共卫生问题。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是引起金黄色葡萄球菌食物中毒的主要致病因子。目前共发现22种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或类肠毒素(SEA-SEE、S... 金黄色葡萄球菌是一种重要的食源性致病菌,在自然界中广泛分布,其引起的食物中毒是世界性的公共卫生问题。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是引起金黄色葡萄球菌食物中毒的主要致病因子。目前共发现22种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或类肠毒素(SEA-SEE、SEG-SET、SElU、SElU_2和SElV),其中具有催吐活性的被定义为肠毒素,没有催吐活性或者尚待验证的被定义为类肠毒素(SEl)。传统肠毒素SEA^SEE被报道是引起金黄色葡萄球菌食物中毒的主要肠毒素类型,但是大多数新型肠毒素或类肠毒素与食物中毒的关系还没有被真正认识。本文对近几年关于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与食物中毒的关系、肠毒素的表达调控以及肠毒素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以期更好地了解金黄色葡萄球菌新型肠毒素致病性,为今后金黄色葡萄球菌食物中毒的预防和控制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黄色葡萄球菌 肠毒素 食物中毒 可移动基因元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荧光定量PCR检测牛乳中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A基因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13
13
作者 唐吉思 布日额 +4 位作者 吴金花 孙立杰 薛晓阳 刘洋 丁铲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56-59,共4页
为建立检测牛乳中金黄色葡萄球菌(S.aureus)肠毒素A基因(SEA)定性定量的检测方法,本研究针对S.aureus SEA基因片段设计1对引物,将构建的重组质粒作为阳性对照,建立了S.aureus SEA DNA的SYBR GreenⅠreal-time PCR检测方法。结果显示,特... 为建立检测牛乳中金黄色葡萄球菌(S.aureus)肠毒素A基因(SEA)定性定量的检测方法,本研究针对S.aureus SEA基因片段设计1对引物,将构建的重组质粒作为阳性对照,建立了S.aureus SEA DNA的SYBR GreenⅠreal-time PCR检测方法。结果显示,特异性产物Tm值为78.2℃~78.5℃,最低可检测到49.5 fg/μL(16.5拷贝)的阳性质粒。标准曲线的相关系数为0.99。与其他常见的产SEB的S.aureus、产SEC的S.aureus、无乳链球菌、大肠杆菌、嗜热链球菌、伤寒沙门氏菌、大肠杆菌DH5α及JM109均无交叉反应。该检测方法具有较好的特异性和敏感性,为牛乳中S.aureus的快速检测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乳 金黄色葡萄球菌 肠毒素A 荧光定量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T-PCR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A基因 被引量:12
14
作者 姜毓君 李一松 +2 位作者 相丽 毕宇涵 赵凤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88-91,共4页
金黄色葡萄球菌是引起细菌性食物中毒的重要病源菌之一,尤其是肠毒素。国内外由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引发的食物中毒屡屡发生。目前,国内检测食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仍采用传统的方法,其操作繁琐、检测时间较长,通常需要3-5 d才能完... 金黄色葡萄球菌是引起细菌性食物中毒的重要病源菌之一,尤其是肠毒素。国内外由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引发的食物中毒屡屡发生。目前,国内检测食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仍采用传统的方法,其操作繁琐、检测时间较长,通常需要3-5 d才能完成,且灵敏度较低。本研究缩短食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的检测时间,针对PCR检测的灵敏性、特异性,建立了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的方法,为检测食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提供了技术支持。分别采用TRIZol法和热酚法提取金黄色葡萄球菌总RNA并进行比较研究,在此基础上反转录获得cDNA,用特异引物对sea基因进行扩增,并优化PCR反应条件,获得理想的sea基因阳性扩增条带。结果表明,热酚法在总RNA提取方面优于TRIZol法,改进PCR反应时间和循环次数,最终初步建立RT-PCR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A基因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黄色葡萄球菌 sea基因 RT-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基因的分型和分布 被引量:116
15
作者 张严峻 张俊彦 +3 位作者 梅玲玲 王志刚 朱敏 王赞信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CAS 2005年第6期682-684,共3页
目的:建立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基因的检测方法。初步研究生牛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基因的分布状况。方法:应用PCR扩增经分离鉴定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基因SEA-SEJ,电泳检测扩增结果。结果:建立了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基因PCR检... 目的:建立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基因的检测方法。初步研究生牛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基因的分布状况。方法:应用PCR扩增经分离鉴定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基因SEA-SEJ,电泳检测扩增结果。结果:建立了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基因PCR检测方法。从生牛奶中分离的29株金黄色葡萄球菌检测到SEA-SED和SEG-SEJ基因,没有检测到SEE基因。毒素基因携带率为65.5%,同时携带2种及以上毒素基因的菌株占37.9%。有SEA基因的占51.7%,含其它传统的毒素基因类型SEB、SEC、SED和SEE基因的菌株只占17.2%,携带新发现的毒素基因SEG、SEH、SEI和SEJ的菌株占41.4%。结论:建立的PCR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肠毒素基因的方法可用于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基因分型和分布的研究。研究表明,生牛奶中分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带毒率高,而且携带新发现的肠毒素基因的较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毒素基因 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 PCR检测方法 PCR扩增 基因携带率 sea基因 生牛奶 分布状况 分离鉴定 电泳检测 基因类型 基因分型 E基因 步研究 菌株 SEB SEC SED SEG 带毒率 新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种食品防腐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抑菌效果及肠毒素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5
16
作者 王琼 唐俊妮 +1 位作者 汤承 陈娟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1期151-156,共6页
目的:探索6种食品防腐剂——亚硝酸盐、苯甲酸钠、ε-聚赖氨酸、壳聚糖、茶多酚、Nisin对1株引起食物中毒的金黄色葡萄球菌SA003的抑菌作用,以及对该菌株所含不同肠毒素基因在m RNA水平表达的影响。方法:按照GB 2760—2014《食品添加剂... 目的:探索6种食品防腐剂——亚硝酸盐、苯甲酸钠、ε-聚赖氨酸、壳聚糖、茶多酚、Nisin对1株引起食物中毒的金黄色葡萄球菌SA003的抑菌作用,以及对该菌株所含不同肠毒素基因在m RNA水平表达的影响。方法:按照GB 2760—2014《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限量标准的质量浓度,分别添加6种不同的防腐剂在金黄色葡萄球菌SA003初始接菌量约为105 CFU/m L的TSB液体培养基中,37℃培养24 h后进行菌落计数;同时收集菌体用于RNA提取,将提取的RNA进行反转录后,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方法检测各肠毒素基因在m RNA水平上的相对表达量。结果:在国标最大限量条件下,不同添加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SA003的抑菌作用强弱顺序分别为:Nisin>茶多酚>壳聚糖>ε-聚赖氨酸>苯甲酸钠>亚硝酸盐。6种防腐剂均能抑制肠毒素sea、sed、seg、sei、selj、selm、selr和selu基因在转录水平上的表达,但作用效果存在差异。结论:在TSB液体培养基中添加一定剂量的防腐剂不仅能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生长,还能够显著降低肠毒素基因的表达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防腐剂 金黄色葡萄球菌 肠毒素基因 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C2的基因克隆、表达及其生物学活性 被引量:13
17
作者 徐明恺 张成刚 +1 位作者 周亚凤 张先恩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75-281,共7页
利用PCR技术从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基因组DNA中克隆SEC2全长基因,PCR产物与pGEM-T载体连接,经测序证实后进行亚克隆,构建其表达载体pET-28a-SEC2,在大肠杆菌BL21(DE3)中表达成熟重组蛋白(rSEC2),纯化rSEC2蛋白并对其生物学活性进行研究. ... 利用PCR技术从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基因组DNA中克隆SEC2全长基因,PCR产物与pGEM-T载体连接,经测序证实后进行亚克隆,构建其表达载体pET-28a-SEC2,在大肠杆菌BL21(DE3)中表达成熟重组蛋白(rSEC2),纯化rSEC2蛋白并对其生物学活性进行研究. 结果表明:成功克隆了SEC2全长基因,测序证实该基因共717 bp,编码239个氨基酸,与GenBank中收录的SEC2成熟蛋白质序列完全一致,SEC2基因登录GenBank(Accession number:AY450554);构建了SEC2的表达载体pET-28a-SEC2,并在大肠杆菌BL21(DE3)中得到高效可溶性表达,可溶性的rSEC2经Ni2+亲和层析纯化达到电泳纯,纯化的rSEC2蛋白经蛋白质印迹检测,并能有效刺激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增殖,被rSEC2刺激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在体外对肿瘤细胞的生长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黄色葡萄球菌 肠毒素C2 克隆表达 生物学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A基因克隆、表达、纯化与鉴定 被引量:5
18
作者 王丽婵 张庶民 +1 位作者 余模松 杨晓明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2期120-123,共4页
目的构建含SEA基因的原核表达载体,并在大肠杆菌表达系统中表达。方法应用PCR扩增SEA基因片段,与克隆载体pGEMT-easy连接,插入到表达载体pET-30a中,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经诱导表达及鉴定。结果PCR扩增约770bp的基因片段,克隆至载体后... 目的构建含SEA基因的原核表达载体,并在大肠杆菌表达系统中表达。方法应用PCR扩增SEA基因片段,与克隆载体pGEMT-easy连接,插入到表达载体pET-30a中,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经诱导表达及鉴定。结果PCR扩增约770bp的基因片段,克隆至载体后,经测序与文献报道结果一致,表达蛋白相对分子质量约31000,纯化后鉴定为SEA蛋白。结论已成功获得SEA蛋白,为其进一步研究和应用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抗原 金黄葡萄球菌肠毒素 基因克隆 原核表达 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葡萄球菌肠毒素A脂质体的制备及其体内分布试验 被引量:10
19
作者 李志宇 何生 +2 位作者 薛华 苏敏 汪现 《华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299-301,304,共4页
目的 制备葡萄球菌肠毒素 A(staphylococcal enterotoxin A,SEA)脂质体 ,研究其在体内的分布特性 ,为 SEA脂质体治疗肝癌提供依据。方法 用 1 2 5I标记 SEA,逆相蒸发法制备 SEA脂质体 ,考察其包封率及粒径 ,观察 1 2 5I- SEA及 SEA脂... 目的 制备葡萄球菌肠毒素 A(staphylococcal enterotoxin A,SEA)脂质体 ,研究其在体内的分布特性 ,为 SEA脂质体治疗肝癌提供依据。方法 用 1 2 5I标记 SEA,逆相蒸发法制备 SEA脂质体 ,考察其包封率及粒径 ,观察 1 2 5I- SEA及 SEA脂质体静脉注射后不同时间小鼠体内的分布。结果  5批 SEA脂质体样品平均粒径为5 0 5± 34 nm,平均包封率为 44 .4%± 4.8%。SEA脂质体主要分布于肝、脾 ,尤以肝脏中分布最多 ,而在血中清除加快 ,在其他组织中分布显著减少 ,与游离 SEA比较具有显著差异 (P<0 .0 5 )。结论 逆相蒸发法制备 SEA脂质体简单、重复性好 ,可获得较高的包封率和符合肝靶向要求的脂质体 ;SEA脂质体具有一定的肝靶向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球菌肠毒素A 脂质体 制备 体内分布试验 肝靶向性 肝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PCR与ELISA、RPLA对照检测乳腺炎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和毒素休克综合征毒素-1 被引量:7
20
作者 马保臣 柴同杰 +3 位作者 秦卓明 姜永强 董玉兰 蔡玉梅 《中国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901-905,共5页
用PCR方法对14个奶牛场分离得到的临床型乳腺炎金黄色葡萄球菌(金葡菌)124株,隐性乳腺炎金葡菌213株,山羊临床型乳腺炎金葡菌12株进行超抗原毒素sea,seb,sec,sed.see和tst基因的分子调查,结果表明:奶牛标本肠毒素基因和tst基因的阳性率... 用PCR方法对14个奶牛场分离得到的临床型乳腺炎金黄色葡萄球菌(金葡菌)124株,隐性乳腺炎金葡菌213株,山羊临床型乳腺炎金葡菌12株进行超抗原毒素sea,seb,sec,sed.see和tst基因的分子调查,结果表明:奶牛标本肠毒素基因和tst基因的阳性率为27.42%,隐性乳腺炎为1.41%,山羊标本为33.3%。奶牛标本产生毒素的类型以SEA,TSST-1和SEC为主,山羊标本产生肠毒素的类型以SEC为主。对于肠毒素基因和tst基因PCR阳性的金葡菌同时用ELISA和RPLA检测,3种方法检测结果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炎 金黄色葡萄球菌 肠毒素 TSST-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