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37篇文章
< 1 2 4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葡萄树体管理技术探析 被引量:1
1
作者 樊丽 郭林栋 《果农之友》 2024年第1期26-28,共3页
葡萄营养丰富,是人们喜爱的水果之一。树形决定着生长与结果的关系,保证葡萄的稳产和丰收,如何种植出产量高、品质优的葡萄,树体管理是关键也是基础。各个生长周期的修剪、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等实用技术的应用,对生产出优质高效的葡... 葡萄营养丰富,是人们喜爱的水果之一。树形决定着生长与结果的关系,保证葡萄的稳产和丰收,如何种植出产量高、品质优的葡萄,树体管理是关键也是基础。各个生长周期的修剪、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等实用技术的应用,对生产出优质高效的葡萄果品十分重要。1春季葡萄树体管理在春季对葡萄树进行管理的时候,对萌发的新枝进行适当修剪,整体要疏密有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管理 病虫害防治 水肥管理 葡萄树 优质高效 生长周期 营养丰富 技术的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葡萄树的整形修剪及病虫害防治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张圣军 王亦凡 郈春燕 《河北农机》 2024年第3期103-105,共3页
在我国果蔬种植业发展过程中,葡萄作为经济价值比较高的农作物,种植水平不断提升。目前,我国葡萄种植产业的种植规模不断扩大,这就提高葡萄的产量和品质,促进葡萄种植产业的长远发展。在葡萄栽培过程中,需要加强葡萄树整形修剪技术研究... 在我国果蔬种植业发展过程中,葡萄作为经济价值比较高的农作物,种植水平不断提升。目前,我国葡萄种植产业的种植规模不断扩大,这就提高葡萄的产量和品质,促进葡萄种植产业的长远发展。在葡萄栽培过程中,需要加强葡萄树整形修剪技术研究,提高葡萄树的品质和产量。除此之外,需要根据葡萄树常见的病虫害进行有效防治。根据葡萄种植的具体需求构建葡萄树病虫害防治管理体系,并通过科学合理的种植管理工作,针对葡萄病虫害的发生、发展情况,构建科学完善的病虫害防治体系,提高不同病虫害的防治效果,为葡萄树开花结果奠定坚实基础,提高葡萄树的产量和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树种植 整形修剪 病虫害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葡萄树常见病虫害的防治技术
3
作者 严亚兵 蔡晓月 《果农之友》 2024年第9期110-112,共3页
葡萄作为常见的受欢迎的水果之一,葡萄的病虫害极大地影响果实的产量和品质。从葡萄常见的病害、虫害的危害及防治技术等方面进行总结,从物理防治、化学防治、生物防治等技术进行分析,为广大种植户提供参考。
关键词 葡萄树 病虫害 防治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葡萄树地上部形态结构数据获取方法 被引量:7
4
作者 温维亮 郭新宇 +2 位作者 王勇健 李超 陆声链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2期161-168,共8页
葡萄树为多年蔓生植物,其形态结构复杂且受人工修剪及架势的影响。获取葡萄树地上部植株及器官的形态结构及纹理数据,有助于建立3D可视化模型以表征该植株的品种遗传特征、受环境、架式和人工修剪等因素的影响。该文针对葡萄树形态结构... 葡萄树为多年蔓生植物,其形态结构复杂且受人工修剪及架势的影响。获取葡萄树地上部植株及器官的形态结构及纹理数据,有助于建立3D可视化模型以表征该植株的品种遗传特征、受环境、架式和人工修剪等因素的影响。该文针对葡萄树形态结构数据获取工作量大、效率低、依靠单一手段所获取数据缺乏完整性等特点,提出一种高效的葡萄树地上部形态结构数据获取方法,首先对葡萄树进行拓扑结构解析和数字化表达实现复杂结构的显示表达;然后针对目标植株进行葡萄树三维形态数据采集,包括植株拓扑结构三维数字化数据采集、品种一致性与差异性分析的DUS(植物新品种特异性(distinctness)、一致性(uniformity)和稳定性(stability)的栽培鉴定试验或室内分析测试)数据采集,器官的形态参数测量,三维扫描与纹理数据采集,目标植株的栽培环境及人工管理措施等信息的采集。结果表明,基于所获取形态结构数据结合植物参数化建模方法重建的葡萄树器官与植株几何模型具有较高的真实感。在葡萄树形态结构数据获取方法的基础上,对植物地上部形态结构数据获取标准化流程进行探讨,以期为其他植物主要器官与植株的形态结构数据获取提供方法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获取 三维 形态 葡萄树 数字植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葡萄树主要生长期内磷素吸收及累积规律 被引量:15
5
作者 马文娟 同延安 +1 位作者 高义民 孔莹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89-94,共6页
【目的】探讨葡萄树磷素吸收、转运和分配规律,为葡萄树的科学施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7年生红地球葡萄为试材,对主要生长期内树体生物量和各器官及其皮层、木质部的磷含量和磷累积动态进行研究。【结果】在主要生长期内,葡萄生物... 【目的】探讨葡萄树磷素吸收、转运和分配规律,为葡萄树的科学施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7年生红地球葡萄为试材,对主要生长期内树体生物量和各器官及其皮层、木质部的磷含量和磷累积动态进行研究。【结果】在主要生长期内,葡萄生物量增加12.4 t/hm2,新梢旺长期至浆果膨大期植株生物量累积迅速,净增加量为9.7t/hm2,占生物总累积量的78.6%。早期果树器官建造主要利用树体贮存的磷素,且磷的分配随生长中心的转移而转移。果树新生器官(叶、新梢)中磷含量表现为物候前期较高,中后期较低;根系磷含量表现出前期降低,后期升高的趋势;主干磷含量变化幅度不大。同一物候期各器官皮层与木质部磷含量大小顺序均为根系>枝条>主干。葡萄树体主要生长期内磷素吸收量为33.1 kg/hm2,叶与果实年携走磷量分别为3.1和11.9 kg/hm2。浆果膨大期果树吸收磷素量较大,达15.4 kg/hm2,占总吸收量的47%。【结论】推荐葡萄树(产量18 t/hm2)施纯磷55.1 kg/hm2,其中于果实收获后秋季施磷29.2 kg/hm2,于浆果膨大期之前追施磷25.9 kg/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地球葡萄树 磷素 吸收规律 累积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葡萄树主要生长期内钾素的吸收与累积规律 被引量:13
6
作者 马文娟 同延安 +1 位作者 王百祥 杨莉芳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27-132,共6页
【目的】研究葡萄树主要生长期内生物量、钾含量及钾累积量的变化规律,为鲜食葡萄生产中施钾量及施肥时期的确定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陕西省扶风县揉谷乡新集村7年树龄的"红地球"葡萄园为试验果园,在不同生育阶段(萌芽... 【目的】研究葡萄树主要生长期内生物量、钾含量及钾累积量的变化规律,为鲜食葡萄生产中施钾量及施肥时期的确定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陕西省扶风县揉谷乡新集村7年树龄的"红地球"葡萄园为试验果园,在不同生育阶段(萌芽期(03-30)、幼果期(05-10)、新梢旺长期(06-30)、果实膨大期(08-20)、果实成熟期(09-30)及果树休眠期(11-30)),对葡萄树按不同器官(果实、叶片、新梢、枝条、主干和根系)进行采样,测定不同器官的生物量、钾含量和钾累积量。【结果】在主要生长期内(03-30-11-30),葡萄树地上部各器官生物量总体呈增加趋势,根系生物量变化趋势不明显;葡萄树叶片钾含量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新梢与果实钾含量则持续下降;在相同生育期,葡萄不同器官钾含量表现为新生器官(新梢、叶片和果实)高于成龄器官(枝条、主干、根系)。在生长期内,葡萄树整株钾累积量为140.52kg/hm2,其中叶片、果实、新梢、枝条、主干和根系的钾累积量分别为17.24,64.29,31.63,8.43,7.06,11.87kg/hm2。新梢旺长期和果实膨大期钾累积量较大,分别吸收钾素38.59和64.29kg/hm2,占全年总吸收量的27.5%和45.8%。【结论】本试验中每形成1 000kg经济产量需施K2O 7.8kg,全年推荐施K2O的量为175.6kg/hm2(产量18t/hm2),基施46.9kg/hm2,新梢旺长期和果实膨大期分别追施48.3和80.4kg/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树 钾含量 累积量 年周期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葡萄树形态结构与生长发育过程数字化表达方法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温维亮 王勇健 +2 位作者 李超 王传宇 郭新宇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2143-2151,共9页
【目的】用数字化方式描述植物形态结构与生长发育过程,是正确认识和表达植物生长发育规律的有效手段。本文旨在对形态结构较为复杂的葡萄树进行精确描述与定量分析,对葡萄树的数字化表达和处理技术进行研发与深化。【方法】针对葡萄树... 【目的】用数字化方式描述植物形态结构与生长发育过程,是正确认识和表达植物生长发育规律的有效手段。本文旨在对形态结构较为复杂的葡萄树进行精确描述与定量分析,对葡萄树的数字化表达和处理技术进行研发与深化。【方法】针对葡萄树的形态结构特征和生长发育过程,划分并定义葡萄树的基本结构单元,包括葡萄树主干、多年生蔓、新梢和着生于枝蔓上的器官,其中新梢包括果枝和营养枝;着生于枝蔓上的器官包括芽、花序、果穗、副梢、叶片和卷须等。基于对葡萄树结构单元的划分,借鉴国内外结构单元的命名经验、习惯与演变趋势并结合田间观察结果,遵循葡萄树各结构单元出生的时空顺序,系统地提出了以年为单位的葡萄树地上部各结构单元数字化命名方案,以字母表示结构单元的类型,数字表明出生顺序和结构单元编号。命名方案还包含了各结构单元的着生关系和分枝来源等信息,整合了多年生长机制下由新梢到蔓,再到多年生蔓的生长变化过程,并以节间为单位,以有序集的方式描述了新梢的构成。在命名方案基础上,给出了组合器官与复杂操作表示方法,包括(1)基于结构单元命名的葡萄树结果母枝与结果枝组的复杂器官表示方法;(2)人工修剪对葡萄树结构变化的数字化描述;(3)以年为单位的葡萄树动态生长数字化描述;(4)多年生葡萄树生长发育过程回溯;(5)基于葡萄树结构表示的各级结构单元量化统计分析等方法。【结果】以郑州国家葡萄种质资源圃极短梢修剪的V字形‘赤霞珠’葡萄树和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林业果树研究所试验温室的搭架式T字形‘香妃’葡萄树为例,分别给出两种树形的数字化表达,实现了复杂葡萄树结构的明确表示,包括各器官的唯一性命名、各器官的连接关系等。在结构表示的基础上,进行了新梢结构单元量化统计、副梢及卷须人工修剪、种植年限增加带来的葡萄树结构变化表达等的数字化描述,结果表明方法对不同树形、不同生长时期葡萄树形态结构描述的普适性与有效性。【结论】葡萄树形态结构的数字化表示有助于更加直观地理解葡萄树的形态结构与生长发育方式,对葡萄树功能-结构模型的构建,实现葡萄树形态结构的精确描述、可视化表达、定量分析,以及对葡萄树内部各要素的状态、发展演变过程的定量计算和模拟及进一步的预测和评价具有重要意义。葡萄树结构单元划分与命名方案对相似结构的木本植物研究有一定的借鉴与参考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树 形态结构 生长发育 数字化 结构单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葡萄树伤流液抗氧化活性及热稳定性的研究 被引量:11
8
作者 艾尔肯·依不拉音 阿吉姑·阿布都热西提 +1 位作者 李建光 买尔旦·买合木提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4-16,共3页
采用羟自由基(·OH)体系检测并研究比较新疆不同产地葡萄树伤流液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新疆葡萄树伤流液具有较强抗氧化活性,特别是对·OH的清除能力较强。不同产地葡萄树伤流液中,和田红葡萄树伤流液对·OH清除率... 采用羟自由基(·OH)体系检测并研究比较新疆不同产地葡萄树伤流液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新疆葡萄树伤流液具有较强抗氧化活性,特别是对·OH的清除能力较强。不同产地葡萄树伤流液中,和田红葡萄树伤流液对·OH清除率最大为83.35%,是0.01mg/mLVc的2.5倍。阿图什和喀什红葡萄树伤流液·OH清除率分别为57.15%、50.58%,而吐鲁番无核白葡萄树伤流液对·OH清除率与Vc相近;研究还发现,和田红葡萄树伤流液对.OH清除率具有较强的热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树伤流液 抗氧化活性 羟自由基 热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灌溉方式对沙荒地土壤水分、葡萄树生长和果实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3
9
作者 张海军 王振平 +1 位作者 王世平 卢江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56-58,共3页
关键词 果实品质 灌溉方式 生长发育 葡萄树 沙荒地 土壤水分 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 栽培新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树萝卜属(杜鹃花科)一新记录种——葡萄树萝卜 被引量:3
10
作者 杨斌 李剑武 +2 位作者 李海涛 周鲁们 谭运洪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889-891,共3页
报道了采自云南省绿春县的杜鹃花科树萝卜属一中国新记录种,即葡萄树萝卜(Agapetes putaoensis Y.H.Tong&N.H.Xia)。葡萄树萝卜原记录产于缅甸东北部克钦邦葡萄地区。该研究对该种进行了描述,补充了该种发表时未曾描述的果实特征,... 报道了采自云南省绿春县的杜鹃花科树萝卜属一中国新记录种,即葡萄树萝卜(Agapetes putaoensis Y.H.Tong&N.H.Xia)。葡萄树萝卜原记录产于缅甸东北部克钦邦葡萄地区。该研究对该种进行了描述,补充了该种发表时未曾描述的果实特征,并提供彩色图版以方便鉴别。凭证标本存放于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标本馆(HITBC)和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云南分所标本馆(IMD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萝卜属 杜鹃花科 葡萄树萝卜 新记录 缅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LC-PITC衍生法测定新疆葡萄树伤流液氨基酸的含量 被引量:2
11
作者 朱富荣 马晓丽 +1 位作者 黄琼 艾尔肯.依不拉音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3年第11期1565-1569,共5页
目的测定新疆不同地区和品种的葡萄树伤流液中氨基酸含量,为葡萄树伤流液药用、食用价值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自新疆和田市、吐鲁番鄯善县、喀什市和阿图什市的9种葡萄树伤流液,采用异硫氰酸苯酯(PITC)为柱前衍生化试剂衍生化后进... 目的测定新疆不同地区和品种的葡萄树伤流液中氨基酸含量,为葡萄树伤流液药用、食用价值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自新疆和田市、吐鲁番鄯善县、喀什市和阿图什市的9种葡萄树伤流液,采用异硫氰酸苯酯(PITC)为柱前衍生化试剂衍生化后进行高效液相色谱(HPLC)分析,建立葡萄树伤流液中17种氨基酸含量测定方法,并对其特征氨基酸进行评价。结果9个品种的葡萄树伤流液中氨基酸有17种,总含量为6.20~201.22mg/L,其中7种必需氨基酸。主成分分析得出组氨酸、酪氨酸、缬氨酸、异亮氨酸、苯丙氨酸、天冬氨酸和丙氨酸是葡萄树伤流液的特征氨基酸。结论不同品种葡萄树伤流液的氨基酸含量差异较大,但是各类氨基酸含量分布与组成类似。主成分分析法是葡萄树伤流液氨基酸含量分析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葡萄树伤流液 氨基酸 高效液相 主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葡萄树基活性炭的制备及其CO_(2)吸附特性 被引量:5
12
作者 吐尔逊·吐尔洪 苏比努尔·吾麦尔江 +1 位作者 阿不都热依木·卡德尔 赛达尔·帕尔哈提 《环境科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621-1629,共9页
为探讨葡萄树基活性炭在碳捕集与封存领域中的潜力,分别以葡萄树枝和树皮为原料采用CO_(2)活化法在800℃下制备了葡萄树枝基活性炭和葡萄树皮基活性炭,根据N 2物理吸附法计算了比表面积,用二维非定域密度函数理论(2D-NLDFT)分析了孔径... 为探讨葡萄树基活性炭在碳捕集与封存领域中的潜力,分别以葡萄树枝和树皮为原料采用CO_(2)活化法在800℃下制备了葡萄树枝基活性炭和葡萄树皮基活性炭,根据N 2物理吸附法计算了比表面积,用二维非定域密度函数理论(2D-NLDFT)分析了孔径分布特性,并使用热重分析法表征了两种活性炭的热解特性以及30℃的CO_(2)吸附特性.结果表明:①葡萄树枝基活性炭具有微孔结构,微孔孔径在0.36~1.6 nm之间,孔径为0.66 nm的微孔最多;葡萄树皮基活性炭具有大量微孔和少量中孔,孔径主要集中在0.36~1.9 nm之间.②葡萄树枝基和葡萄树皮基活性炭的CO_(2)吸附容量分别为1.096和0.247 mmol/g.③两种活性炭的CO_(2)吸附以物理吸附为主,其CO_(2)饱和产物在45℃前释放全部CO_(2),葡萄树枝基活性炭的CO_(2)饱和产物较葡萄树皮基活性炭的CO_(2)饱和产物难于释放CO_(2).④两种活性炭吸附CO_(2)后,在热重特性上出现的微量变化表明活性炭物质结构上的变化.研究显示,葡萄树枝基活性炭是一种良好的CO_(2)捕集材料,但其CO_(2)吸附容量比其他同类活性炭低,CO_(2)吸附量较高的葡萄树基活性炭的制备条件和改性方法需要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树 活性炭 CO_(2)吸附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吐鲁番、喀什葡萄树伤流液多糖分离纯化及其抗氧化活性比较研究 被引量:7
13
作者 吕乐 布热米古丽.买买提 艾尔肯.依不拉音 《西北药学杂志》 CAS 2016年第2期124-130,共7页
目的确定新疆葡萄树伤流液多糖含量,探究吐鲁番无核白和喀什木纳格萄萄树伤流液多糖及其纯化组分的抗氧化活性。方法采用蒽酮-硫酸法检测多糖含量,利用醇沉法和改进的Sevage法制备粗多糖,经过DEAE-52纤维素柱对粗多糖进行分离纯化,以羟... 目的确定新疆葡萄树伤流液多糖含量,探究吐鲁番无核白和喀什木纳格萄萄树伤流液多糖及其纯化组分的抗氧化活性。方法采用蒽酮-硫酸法检测多糖含量,利用醇沉法和改进的Sevage法制备粗多糖,经过DEAE-52纤维素柱对粗多糖进行分离纯化,以羟自由基、超氧自由基、DPPH·自由基、亚硝基自由基、ABTS·自由基为指标检测多糖组分及原液的抗氧化能力。结果吐鲁番无核白和喀什木纳格葡萄树伤流液中多糖含量分别为114和193μg·mL-1,经过DEAE-52纤维素柱分离分别得到8个多糖组分,其中两者4个含量较高的多糖组分和原液都具有不同程度的抗氧化活性,且对羟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强于对其他4种自由基的清除能力,两地葡萄树伤流液的抗氧化活性存在差异。结论吐鲁番无核白和喀什木纳格葡萄树伤流液的多糖组分均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并且其抗氧化活性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糖 葡萄树伤流液 纯化 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葡萄树体不同组织膳食纤维含量的季节性变化 被引量:2
14
作者 薛雯 房玉林 袁照程 《陕西农业科学》 2021年第4期22-28,共7页
以欧亚种葡萄(Vitis vinifera L.)‘赤霞珠’(Cabernet Sauvignon)、‘白诗南’(Chenin Blanc),美洲种葡萄(V.labrusca L.)‘Conquister’,欧美杂交种葡萄(Hybrids of V.vinifera L.and V. lab rusca)‘井川1014’(Yigawa 1014)以及山... 以欧亚种葡萄(Vitis vinifera L.)‘赤霞珠’(Cabernet Sauvignon)、‘白诗南’(Chenin Blanc),美洲种葡萄(V.labrusca L.)‘Conquister’,欧美杂交种葡萄(Hybrids of V.vinifera L.and V. lab rusca)‘井川1014’(Yigawa 1014)以及山欧杂种葡萄(V.amurensis Rup.r and Hybrids of V.vinifera L.)‘北醇’(Beichun)为试验材料,研究了其主要营养器官新梢、叶片及根系中膳食纤维类物质含量的季节性变化,从而确定不同葡萄品种的最佳采样时期以及葡萄不同营养器官的资源价值。结果不同营养器官中可溶性膳食纤维(SDF)与不溶性膳食纤维(IDF)的含量随葡萄生长季节而变化。供试5个品种均为叶片中的SDF含量最高,但品种之间存在差异。第一个高峰值除‘北醇’出现在6月26日、‘赤霞珠’根系出现在7月15日之外,其余均在8月3日出现,且在8月3日出现的高峰值中,新梢中的SDF含量由高到低的顺序依次为‘井川1014’>‘白诗南’>‘Conquister’>‘北醇’>‘赤霞珠’;叶片中的SDF含量由高到低的顺序依次为‘白诗南’>‘北醇’>‘赤霞珠’>‘井川1014’>‘Conquister’。5个品种不同营养器官中的IDF含量的季节性变化都较平稳。对于不同营养器官中IDF的含量,‘赤霞珠’呈现为根系>新梢>叶片,其他4个品种均呈现为新梢>叶片。新梢中的IDF含量基本维持在680~880 mg·g^(-1)之间,叶片则在580~760 mg·g^(-1)之间波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树 组织 膳食纤维 季节性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葡萄树伤流液蛋白含量测定及抗氧化活性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黄琼 艾尔肯.依不拉音 伊合提巴尔.穆拉提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3年第11期1562-1564,共3页
目的了解新疆葡萄树伤流液蛋白含量及其抗氧化能力。方法采用考马斯亮蓝法测定新疆葡萄树伤流液的蛋白含量;以抗坏血酸为阳性对照,应用ABTS法、羟自由基试剂盒法、DPPH法和亚硝酸盐法,研究其对自由基的清除能力。结果不同产地、品种的... 目的了解新疆葡萄树伤流液蛋白含量及其抗氧化能力。方法采用考马斯亮蓝法测定新疆葡萄树伤流液的蛋白含量;以抗坏血酸为阳性对照,应用ABTS法、羟自由基试剂盒法、DPPH法和亚硝酸盐法,研究其对自由基的清除能力。结果不同产地、品种的葡萄树伤流液蛋白含量不同,其中和田木纳格最高,为22.4±0.07μg/mL;不同产地、品种的葡萄树伤流液清除自由基的能力不同,但对·OH的清除能力明显高于对DPPH·和NO-2·的清除能力。结论新疆葡萄树伤流液因产地和品种的不同,其蛋白含量及清除自由基能力也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树伤流液 蛋白质 抗氧化 抗坏血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葡萄树伤流液皂苷的含量测定 被引量:1
16
作者 黄琼 刘玲 艾尔肯.依不拉音 《西北药学杂志》 CAS 2015年第2期111-113,共3页
目的对新疆葡萄树伤流液皂苷含量进行测定。方法采用化学法和TLC法对新疆葡萄树伤流液中皂苷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香草醛-冰醋酸法测定新疆葡萄树伤流液的皂苷含量。结果新疆葡萄树伤流液含有一定的皂苷,不同品种、不同产地葡萄树伤流液的... 目的对新疆葡萄树伤流液皂苷含量进行测定。方法采用化学法和TLC法对新疆葡萄树伤流液中皂苷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香草醛-冰醋酸法测定新疆葡萄树伤流液的皂苷含量。结果新疆葡萄树伤流液含有一定的皂苷,不同品种、不同产地葡萄树伤流液的皂苷含量不同,其中吐鲁番卡西克葡萄树伤流液中皂苷含量最高(106.00μg·mL-1),和田市红葡萄树伤流液中皂苷含量最低(6.50μg·mL-1)。结论新疆葡萄树伤流液因产地和品种的不同,其皂苷含量也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葡萄树伤流液 皂苷 TLC 香草醛-冰醋酸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省秋冬季干旱、低温对葡萄树危害情况的调查及原因分析 被引量:4
17
作者 孙海生 李民 孙现怀 《果农之友》 2009年第6期43-44,共2页
2008年秋冬季河南省出现了50年一遇的严重旱情,2009年元月15—24日又出现高低温骤然变化的天气,极端温度在-15℃以下,2009年春季河南省大部分地区发生了较为严重的葡萄抽干、树死亡现象,针对这种情况,我们通过现场和电话调查,对... 2008年秋冬季河南省出现了50年一遇的严重旱情,2009年元月15—24日又出现高低温骤然变化的天气,极端温度在-15℃以下,2009年春季河南省大部分地区发生了较为严重的葡萄抽干、树死亡现象,针对这种情况,我们通过现场和电话调查,对河南省发生的葡萄树死亡情况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调查,现总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南省 葡萄树 秋冬季 高低温 危害情况 干旱 原因 死亡现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葡萄树养分吸收特性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马文娟 《园艺与种苗》 CAS 2015年第7期23-28,共6页
[目的]了解葡萄树生物量、养分含量及累积量的年周期变化规律,以期在葡萄生产中更好地进行养分管理。[方法]试验选取陕西省扶风县新集村7年树龄的葡萄园为试验果园,在不同生育阶段对葡萄树进行刨根、肢解试验。[结果]结果显示,葡萄树生... [目的]了解葡萄树生物量、养分含量及累积量的年周期变化规律,以期在葡萄生产中更好地进行养分管理。[方法]试验选取陕西省扶风县新集村7年树龄的葡萄园为试验果园,在不同生育阶段对葡萄树进行刨根、肢解试验。[结果]结果显示,葡萄树生物量年增加12.4 t/hm2,浆果产量18 t/hm2。年周期内葡萄树体总吸氮量为97.1 kg/hm2,主要在新梢旺长期和果实膨大期,分别占吸收总量的39.0%和30.5%。年周期内葡萄树磷素吸收量为33.1 kg/hm2,浆果膨大期果树吸收磷素量较大,达15.4 kg/hm2,占总吸收量的47%。生长期内葡萄树体共吸收钾素140.52 kg/hm2,其中新梢旺长期和果实膨大期需钾量较大,分别吸收钾素38.59和64.29 kg/hm2,占全年总吸收量的27.5%和45.8%。[结论]该试验每形成1 000 kg经济产量需要N、P2O5、K2O量分别为4.05、1.84、7.80 kg,基于试验研究的推荐施肥量N-P2O5-K2O为129.5-55.1-175.6 kg/hm2(产量18 t/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树 养分含量 累积量 年周期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葡萄树发生冻害原因与防止对策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仁芳 王云爱 +3 位作者 徐增凯 王连起 王素阁 程军 《河北果树》 2002年第1期45-46,共2页
关键词 葡萄树 冻害 原因 防止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受冻葡葡萄树的管理 被引量:1
20
作者 刘崇怀 孙海生 +3 位作者 樊秀彩 张颖 姜建福 李民 《果农之友》 2016年第5期34-35,共2页
从栽培方式上我国大体可分为埋土防寒与非埋土防寒越冬两大栽培区,其分界线大体以年绝对最低温-17℃线为界。我国冬季-17℃绝对最低气温等温线大体位于山东的掖县、昌邑、寿光、济南,河南的范县、鹤壁,山西的晋城、垣曲、临猗,陕西的大... 从栽培方式上我国大体可分为埋土防寒与非埋土防寒越冬两大栽培区,其分界线大体以年绝对最低温-17℃线为界。我国冬季-17℃绝对最低气温等温线大体位于山东的掖县、昌邑、寿光、济南,河南的范县、鹤壁,山西的晋城、垣曲、临猗,陕西的大荔、淳化、宝鸡直至甘肃的天水和四川的马尔康一线。此线以南的地区葡萄一般都可安全越冬,此线以北的地区需要埋土防寒。在不埋土防寒的黄河中下游地区,因极端天气情况,往往10年左右有1次大冻害发生,3~5年就会有1次小冻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树 昌邑 绝对最低气温 降温幅度 垣曲 历史极值 西北地区东部 淳化 新梢 大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