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0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葎草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其在动物生产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
作者 王悦尚 于美俊 +4 位作者 陈宇 孙美英 董珊 王慧 韩成全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11,共8页
葎草属于传统中药材,在我国广泛分布,具有丰富的药用价值和良好的饲用价值。在我国优质牧草相对短缺及畜牧业全面禁用抗生素的时代背景下,葎草的价值愈发突出。野生葎草长势强且危害农作物的生长,故常被视杂草去除,造成资源的严重浪费... 葎草属于传统中药材,在我国广泛分布,具有丰富的药用价值和良好的饲用价值。在我国优质牧草相对短缺及畜牧业全面禁用抗生素的时代背景下,葎草的价值愈发突出。野生葎草长势强且危害农作物的生长,故常被视杂草去除,造成资源的严重浪费。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开始将葎草逐步应用到畜牧业疾病防控和治疗中,其饲用价值被逐步挖掘。本文综述了葎草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功效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回顾和阐述了其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情况,旨在为今后葎草作为非常规饲料资源及纯天然饲料添加剂的研究及推广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葎草 化学成分 药理作用 动物生产 饲用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葎草花粉变应原Humj1的重组表达、纯化及鉴定
2
作者 尹希瑶 谷新雨 +2 位作者 李忠波 王坚 冀伟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年第4期101-106,共6页
通过载体构建、原核表达和纯化葎草花粉主要变应原Humj1,获得具有免疫活性的葎草变应原Humj1重组蛋白。经密码子优化,合成葎草Humj1基因,设计含有酶切位点的引物,将PCR扩增产物与pGEM-T载体连接,构建克隆载体,获得的目的片段与pET-28a... 通过载体构建、原核表达和纯化葎草花粉主要变应原Humj1,获得具有免疫活性的葎草变应原Humj1重组蛋白。经密码子优化,合成葎草Humj1基因,设计含有酶切位点的引物,将PCR扩增产物与pGEM-T载体连接,构建克隆载体,获得的目的片段与pET-28a表达载体连接,成功构建了pET-28a-Humj1原核表达载体,转化到大肠杆菌BL21宿主菌中得到高效表达,并通过Ni-NTA亲和层析法纯化获得融合蛋白。对表达蛋白的生物信息学分析,测定其为亲水性蛋白,有较强的抗原性,主要以无规则卷曲结构为主。采用Western blotting免疫印迹法研究证明重组蛋白能与葎草花粉过敏患者血清结合,具有免疫活性,对将来研制葎草抗原的单克隆抗体以及脱敏疫苗的制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葎草花粉变应原 原核表达 蛋白纯化 免疫印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葎草黄酮凝胶的制备及其对湿疹小鼠的初步药效学评价
3
作者 刘艳 陈杨南 +2 位作者 伍丹情 龙艳秋 何宁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6期767-776,共10页
目的 制备一种葎草黄酮外用凝胶,探讨其对湿疹的治疗作用。方法 采用溶剂提取法提取葎草中的黄酮,以卡波姆940作为凝胶基质,葎草黄酮水溶液作为分散介质,甘油作为保湿剂和增稠剂,制备葎草黄酮凝胶,对凝胶的酸碱度以及体外释放率进行质... 目的 制备一种葎草黄酮外用凝胶,探讨其对湿疹的治疗作用。方法 采用溶剂提取法提取葎草中的黄酮,以卡波姆940作为凝胶基质,葎草黄酮水溶液作为分散介质,甘油作为保湿剂和增稠剂,制备葎草黄酮凝胶,对凝胶的酸碱度以及体外释放率进行质量评价。采用2,4-二硝基氯苯在小鼠背后建立特异性湿疹模型,造模成功后,连续10 d小鼠背部涂抹葎草黄酮凝胶。观察记录湿疹小鼠30 min内瘙痒次数和瘙痒持续时间,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湿疹小鼠背部皮损处PAR-2的表达,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浆白细胞介素(IL)-2和IL-4的含量以及皮损组织中白三烯B4(LTB4)和白三烯C4(LTC4)的含量。结果 葎草黄酮最优提取条件为液料比20∶1,提取温度70℃,提取时间90 min,提取剂浓度60%乙醇,葎草黄酮得率为1.780 3%;葎草黄酮凝胶最优制备条件为卡波姆940含量为4.72%,甘油含量为15.75%,粗黄酮含量为0.79%。制备的葎草黄酮凝胶外观呈棕黄色,均匀细腻,pH范围在6~7之间,葎草黄酮凝胶中黄酮含量为3.20 mg/g,葎草黄酮凝胶48 h的体外释放率为68%。葎草黄酮凝胶显著降低了湿疹小鼠30 min内瘙痒次数与瘙痒持续时间(P<0.01),抑制湿疹小鼠皮损中PAR-2的表达(P<0.01),上调湿疹小鼠血浆中IL-2的表达(P<0.01),下调血浆中IL-4的表达(P<0.01),减少皮损组织中LTB4和LTC4的表达水平(P<0.01)。结论 成功制备葎草黄酮凝胶。葎草黄酮凝胶可以通过调节机体Th1/Th2平衡、抗炎和止痒对湿疹小鼠发挥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葎草黄酮凝胶 抗炎 止痒 特应性湿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支持物对攀援植物——葎草雌雄株光合特性及生物量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17
4
作者 刘金平 游明鸿 +1 位作者 张丽慧 赵艳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8期6032-6040,共9页
葎草[Humulus scandens(Lour.)Merr.]为草本雌雄异株攀援植物,采用野生种群人为控制的方法,设置分枝找到乔木支持物(高度(3±0.5)m)、灌木支持物(高度(1±0.5)m)和无支持物3种生长方式,测定雌(♀)、雄(♂)株分枝的叶面积参数、... 葎草[Humulus scandens(Lour.)Merr.]为草本雌雄异株攀援植物,采用野生种群人为控制的方法,设置分枝找到乔木支持物(高度(3±0.5)m)、灌木支持物(高度(1±0.5)m)和无支持物3种生长方式,测定雌(♀)、雄(♂)株分枝的叶面积参数、光合参数、叶绿素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及茎、叶、花在分枝、构件、单株水平下生物量分配比等指标,分析支持物对分枝光合特性和生物量结构的影响,探讨雌、雄分枝利用支持物的性别差异及响应支持物的生态适应差异。结果表明:(1)分枝的单叶面积、总叶面积、叶面积比率、比叶面积对支持物响应存在性别差异,♀株叶面积参数均大于♂株;支持物差异主要影响叶绿素a含量,对叶绿素b、叶绿素a/b影响不显著。(2)支持物差异对分枝叶片的光合参数均有显著的影响(P<0.05),支持物对光合参数影响顺序为Gs>Pn>Tr>Ci,性别差异影响顺序为Gs>Tr>Pn>Ci;可溶性糖含量在性别间、支持物间均表现出极显著的差异(P<0.01),♂株糖含量显著高于♀株。(3)在分枝水平下,♀株叶、茎及花生物量分配比都未受到支持物不同的影响(P≥0.05),而♂株在叶、茎的生物量分配比方面受影响显著(P<0.05);在构件水平下,支持物差异显著影响了♂株分枝间的营养生长构件分配比,显著影响了♀株分枝间的生殖生长构件分配比;在单株水平下,叶分配比仅在支持物间差异显著(P<0.05),而茎、花分配比在性别间、支持物间均有显著差异。(4)雌雄分枝的光合特性和生物量结构对不同支持物的响应差异明显,使葎草单株的生理整合性和适应性大幅度提高。研究以雌雄异株攀援植物为材料,从分枝水平分析支持物对雌雄株光合特性及生物量结构的影响,研究结果对探讨雌雄异株攀援植物的生态适应性具一定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葎草 攀援植物 雌雄异株 支持物 光合特性 生物量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度对雌雄葎草生理代谢及保护酶系统影响的性别差异 被引量:17
5
作者 郭海燕 段婧 +2 位作者 刘金平 游明鸿 谢瑞娟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98-206,共9页
以雌雄异株攀援草本植物葎草为材料,依据野生资源主要分布地域的平均温度,设置3个温度(15,20,25℃)为变量,通过测定光合指标、代谢指标、抗氧化酶活性指标和细胞膜完整性指标,分析温度对葎草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及抗逆性影响的生理变化,... 以雌雄异株攀援草本植物葎草为材料,依据野生资源主要分布地域的平均温度,设置3个温度(15,20,25℃)为变量,通过测定光合指标、代谢指标、抗氧化酶活性指标和细胞膜完整性指标,分析温度对葎草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及抗逆性影响的生理变化,研究温度对雌雄葎草生理代谢及保护酶系统影响的性别差异。结果表明,温度显著影响葎草叶中的叶绿素含量,Pn和单株生物量随温度下降显著减小(P<0.05),♀株的潜在P_n显著大于♂株(P<0.05);♂株的糖代谢和呼吸作用显著高于♀株(P<0.05),氮代谢性别间无显著差异(P>0.05),温度对可溶性糖(SS)、丙酮酸(PA)含量和硝酸还原酶(NR)有显著影响(P<0.05),随温度下降SS含量逐步增加(P<0.05),NR活性逐步降低(P<0.05),温度对代谢速率影响远大于性别间的差异。温度对SOD和POD活性有极显著影响(P<0.01),对CAT活性有显著影响(P<0.05),随温度降低3种酶活性均不断增加,♀株中SOD和POD含量显著高于♂株(P<0.05),性别间CAT含量无差异。温度对细胞膜完整性物质含量的影响,远大于性别间差异,随温度降低葎草体内H_2O_2、丙二醛(MDA)、脯氨酸(Pro)和可溶性蛋白(SP)含量均显著增加,♂株中H_2O_2和SP含量显著高于♀株(P<0.05),♀株中MDA和Pro含量显著大于♂株。温度对光合作用、呼吸作用、抗氧化酶系统及细胞膜完整性的影响有显著的性别差异,♀株比♂株有更强的适应温度胁迫的生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葎草 雌雄异株 新陈代谢 抗氧化酶 细胞膜完整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度对雌雄葎草花芽分化和色素含量及光合作用影响的性别差异 被引量:13
6
作者 郭海燕 段婧 +2 位作者 刘金平 游明鸿 谢瑞娟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04-112,共9页
以雌雄异株攀援草本植物葎草为材料,依据野生资源主要分布地域的平均温度,设置3个温度为变量,通过测定营养生长期和生长积温、叶数量与性状、光合色素含量及生物量分配的变化,分析温度对葎草光合物质基础、光合速率和光合效益的影响,研... 以雌雄异株攀援草本植物葎草为材料,依据野生资源主要分布地域的平均温度,设置3个温度为变量,通过测定营养生长期和生长积温、叶数量与性状、光合色素含量及生物量分配的变化,分析温度对葎草光合物质基础、光合速率和光合效益的影响,研究雌雄株的营养生长持续期、叶性状、光合参数及生物量分配对温度响应的性别差异。结果表明,温度与性别对营养生长持续期和生长积温均有极显著影响(P<0.01),3个温度下雄株花芽分化均显著早于雌株(P<0.05);花芽分化主要受温度影响,生长积温主要受性别影响,20℃利于花芽分化,营养生长期长短与积温大小无关;温度对叶性状有显著影响(P<0.05),受影响顺序为叶片数/株>单叶面积>叶宽>叶长,25℃时叶片数/株和单叶面积最大;光合色素含量无性别差异(P>0.05),温度显著影响除叶绿素b外的其他色素含量(P<0.05),顺序为类胡萝卜素>叶绿素a+b>叶绿素a/b>叶绿素a>叶绿素b,20℃时光合色素含量显著低于其他温度。性别对Pn、Gs和Tr有显著影响(P<0.05),温度对光合参数有显著影响(P<0.05),影响顺序为Pn>Ci>Tr>Gs,Pn、Ci和Tr主要受温度影响,Gs主要受性别影响;雌株生物量及根分配显著大于雄株(P<0.05),温度对生物量累积及分配有极显著影响(P<0.01),随温度下降单株生物量显著下降(P<0.05),温度对生物量分配影响顺序为根>叶>茎,25℃时优先向根和茎分配,20℃时显著降低了茎分配,15℃时显著优先向叶分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葎草 雌雄异株 光合色素 光合作用 生物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葎草花粉致敏的小鼠肺部变应性炎症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13
7
作者 李雅莉 张明 +3 位作者 卢家美 刘昀 杨侠 孙秀珍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562-565,共4页
目的建立葎草花粉粗浸液致敏激发的小鼠肺部变应性炎症模型。方法 24只BALB/c小鼠随机平均分为正常对照组和哮喘模型组。观察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的细胞总数和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HE染色观察葎草花粉粗浸液激发小鼠肺部变态反应性... 目的建立葎草花粉粗浸液致敏激发的小鼠肺部变应性炎症模型。方法 24只BALB/c小鼠随机平均分为正常对照组和哮喘模型组。观察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的细胞总数和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HE染色观察葎草花粉粗浸液激发小鼠肺部变态反应性炎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BALF、脾组织匀浆中的细胞因子及血清总IgE抗体。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可诱导肺组织出现明显的变应性炎症,且病理炎症评分有统计学差异(P<0.01);BALF中的细胞总数、嗜酸性粒细胞(EOS)计数、IL-4,脾脏重量,脾组织匀浆IL-4和血清总IgE抗体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结论葎草花粉粗浸液能够成功建立小鼠肺部变态反应性炎症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葎草花粉粗浸液 哮喘 动物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葎草中检出复合侵染的多种病毒 被引量:10
8
作者 青玲 杨水英 +2 位作者 孙现超 王进军 周常勇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38-140,共3页
采用抗原直接包被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对采自重庆近郊的34个葎草样品进行了主要病毒种类的检测。其中马铃薯Y病毒(Potato virus Y,PVY)的侵染最普遍,其阳性检出率达44.12%;马铃薯X病毒(Potatovirus X,PVX)的阳性检出率最低,仅为26... 采用抗原直接包被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对采自重庆近郊的34个葎草样品进行了主要病毒种类的检测。其中马铃薯Y病毒(Potato virus Y,PVY)的侵染最普遍,其阳性检出率达44.12%;马铃薯X病毒(Potatovirus X,PVX)的阳性检出率最低,仅为26.47%,其余5种病毒,烟草花叶病毒(Tobacco mosaic virus,TMV)、黄瓜花叶病毒(Cucumber mosaic virus,CMV)、番茄花叶病毒(Tomato mosaic virus,ToMV)、芜菁花叶病毒(Turnipmosaic virus,TuMV)及蚕豆萎蔫病毒2号(Broad bean wilt virus2,BBWV-2)的阳性检出率均为35.29%。葎草样品受多种病毒的复合侵染现象非常严重,15个阳性样品中病毒复合侵染率为80%,其中75%的样品检测到7种病毒复合侵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葎草 病毒 复合侵染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葎草抗结核分枝杆菌研究 被引量:20
9
作者 陈伟光 林霞 +4 位作者 睢凤英 尹秀 屠婕红 盛静 黄佳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58-59,共2页
目的研究葎草提取物抗结核菌活性及有效部位。方法以体外抑菌实验筛选葎草抗结核活性部位,采用试管倍比稀释法测定葎草提取物最低抑菌浓度(MIC),评价其体外抗菌活性。结果葎草的正丁醇萃取部位对结核分枝杆菌标准株H37 RV及临床分离的... 目的研究葎草提取物抗结核菌活性及有效部位。方法以体外抑菌实验筛选葎草抗结核活性部位,采用试管倍比稀释法测定葎草提取物最低抑菌浓度(MIC),评价其体外抗菌活性。结果葎草的正丁醇萃取部位对结核分枝杆菌标准株H37 RV及临床分离的敏感菌株具有较明显的抗菌作用,粗提物的MIC为125μg.ml-1,高浓度1 mg.ml-1时有杀灭作用。结论葎草提取物对结核杆菌具有明显的抗菌活性,有进一步研究开发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葎草 结核分枝杆菌 抗菌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铬胁迫对葎草雌雄植株光合生理特性的不同影响 被引量:10
10
作者 王碧霞 肖娟 +2 位作者 冯旭 甘丽芬 唐娅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31-139,共9页
采用盆栽法研究不同铬浓度(Cr^(3+))(分别为0,50,200,300mg/kg)下葎草雌雄植株气体交换及光合生理特性的不同影响。结果表明,1)对照处理下,雌株的净光合速率(Pn)、叶绿素荧光参数、根鲜重和主茎长比雄株高,叶绿素含量和丙二醛含量比雄... 采用盆栽法研究不同铬浓度(Cr^(3+))(分别为0,50,200,300mg/kg)下葎草雌雄植株气体交换及光合生理特性的不同影响。结果表明,1)对照处理下,雌株的净光合速率(Pn)、叶绿素荧光参数、根鲜重和主茎长比雄株高,叶绿素含量和丙二醛含量比雄株低。2)50mg/kg时雌雄植株的Pn显著升高,除叶绿素荧光参数有显著减少之外,雄株其余各项指标显著增加,而雌株则与对照相近。200mg/kg时雌雄植株的Pn与对照相近,MDA含量没有差异,但根鲜重和叶绿素荧光参数却显著降低,且雄株的叶绿素含量和主茎长也明显减少,而雌株却没有变化。300mg/kg时雌雄植株的Pn和根鲜重显著降低,雄株各项指标的下降比雌株更显著,雌株则通过提高根鲜重、主茎长、蒸腾速率(Tr)和瞬时水分利用效率(WUEi),并调整光系统Ⅱ反应中心,增强修复能力,以利于有效缓解光合机构的损伤。3)从总体上来看,随Cr^(3+)胁迫的加剧,雌雄植株的净光合速率呈现出先升后降,主茎长、根鲜重和叶绿素荧光参数则呈下降趋势,而MDA含量和表观光合电子传递速率(ETR)呈上升趋势;但雄株的叶绿素含量随着Cr^(3+)浓度的增加而逐渐下降,而雌株在不同浓度的铬胁迫下叶绿素含量和光系统Ⅱ反应中心的变化却没有明显规律。因此,适量的铬有利于葎草雌雄植株的生长,显著提高净光合速率,但过高浓度的铬胁迫对雌雄植株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显著降低光合速率,在逆境胁迫下二者均表现出明显的自我保护的抗逆生理响应机制,尤其是雌株具有更灵活的响应策略以及更强的适应性和耐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葎草 铬胁迫 雌雄植株 光合生理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葎草水浸提物对外来入侵植物喜旱莲子草营养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12
11
作者 张震 徐丽 +1 位作者 王育鹏 李丹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844-1849,共6页
利用葎草地上和地下部分的水浸提物,对喜旱莲子草根茎的营养生长进行了室内生物测定,分析其形态和相应化感强度,以明确葎草对入侵植物喜旱莲子草营养生长的影响作用。结果表明:(1)与葎草地上部分相比,葎草地下部分浸提物对喜旱莲子草的... 利用葎草地上和地下部分的水浸提物,对喜旱莲子草根茎的营养生长进行了室内生物测定,分析其形态和相应化感强度,以明确葎草对入侵植物喜旱莲子草营养生长的影响作用。结果表明:(1)与葎草地上部分相比,葎草地下部分浸提物对喜旱莲子草的化感抑制强度更明显。(2)葎草地下部分能够明显抑制喜旱莲子草的叶片大小,0.1mg/L浓度下能比对照组显著减少40.21%。(3)葎草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浸提物对喜旱莲子草无性系小株枝条的节数无明显影响,但是浸提物对其根茎的分蘖力均具有明显抑制作用。(4)与葎草地上部分相比,其地下部分浸提物能较强抑制喜旱莲子草无性系小株高度。研究发现,葎草水提物能有效抑制喜旱莲子草的营养生长,有可能作为生物替代材料对喜旱莲子草进行替代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喜旱莲子 葎草 浸提液 营养生长 化感作用 替代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交设计研究葎草中总黄酮提取工艺 被引量:15
12
作者 陈伟光 盛静 +3 位作者 林霞 屠婕红 睢凤英 尹秀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551-552,共2页
目的研究葎草叶中总黄酮的提取工艺条件。方法采用正交实验法,以总黄酮含量为考察指标,对葎草的总黄酮提取条件进行优选。结果所考察的因素中,葎草的提取工艺各因数影响程度为:乙醇浓度>溶剂用量>提取时间;最佳水平搭配为:A2B2C1... 目的研究葎草叶中总黄酮的提取工艺条件。方法采用正交实验法,以总黄酮含量为考察指标,对葎草的总黄酮提取条件进行优选。结果所考察的因素中,葎草的提取工艺各因数影响程度为:乙醇浓度>溶剂用量>提取时间;最佳水平搭配为:A2B2C1。结论葎草中黄酮类成分提取的最适宜工艺为:75%乙醇,料液比1∶15,回流提取2次,1 h/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葎草 总黄酮 正交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葎草水提物止痒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8
13
作者 王雪兰 巫冠中 +3 位作者 章娟 郭永起 苏欣 杨红霞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8年第5期526-530,共5页
目的:研究葎草水提物的止痒作用。方法:通过采用4-氨基吡啶(4-AP)诱发小鼠皮肤瘙痒反应、氯喹诱发小鼠全身瘙痒反应、组胺致豚鼠局部瘙痒反应及2,4-二硝基氟苯(DNFB)致小鼠右耳廓迟发型变态反应的瘙痒动物模型,并用放射免疫分析方法(RIA... 目的:研究葎草水提物的止痒作用。方法:通过采用4-氨基吡啶(4-AP)诱发小鼠皮肤瘙痒反应、氯喹诱发小鼠全身瘙痒反应、组胺致豚鼠局部瘙痒反应及2,4-二硝基氟苯(DNFB)致小鼠右耳廓迟发型变态反应的瘙痒动物模型,并用放射免疫分析方法(RIA)测定氯喹致小鼠瘙痒后血清中IL-4的含量,观察葎草水提物的止痒作用。结果:葎草水提物100、30mg/kg显著抑制4-AP和氯喹诱发小鼠瘙痒反应的持续时间,其中100mg/kg可显著减少搔痒次数,并显著降低氯喹诱发小鼠瘙痒反应后血清中IL-4的含量;葎草水提物25、7.5mg/kg显著提高豚鼠致痒阈;100、30mg/kg显著抑制DNFB致小鼠右耳廓肿胀。结论:葎草水提物具有止痒作用,可能与抑制组胺和IL-4的释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葎草水提物 止痒作用 模型 动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葎草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9
14
作者 李天磊 殷献华 +2 位作者 潘卫东 杨娟 梁光义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55-57,共3页
目的:对葎草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及凝胶色谱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并利用理化常数和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分离获得7个化合物,其中包括2个甾体类化合物和2个三萜类化合物,分别为木栓酮(Ⅰ)、顺式-细辛... 目的:对葎草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及凝胶色谱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并利用理化常数和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分离获得7个化合物,其中包括2个甾体类化合物和2个三萜类化合物,分别为木栓酮(Ⅰ)、顺式-细辛醚(Ⅱ)、表木栓醇(Ⅲ)、豆甾-4-烯-3,6-二酮(Ⅳ)、γ-谷甾醇(Ⅴ)、正十六烷酸(Ⅵ)、亚油酸(Ⅶ)。结论:化合物Ⅰ-Ⅴ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Ⅵ、Ⅶ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葎草 化学成分 甾体 三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啤酒花中异葎草酮体外抗肿瘤作用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13
15
作者 李明泽 田松 +3 位作者 于蕾 郎朗 邹翔 季宇彬 《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7年第1期9-14,79,共7页
研究啤酒花(Humulus Lupulus L.)中成分异葎草酮(tetrahydro-iso-α-acid)对人胃腺癌细胞SGC-7901和人肝癌细胞HepG-2的体外抑制作用,并初步揭示其抗肿瘤的作用机制.以MTT法进行细胞毒测定;采用流式细胞仪观察异葎草酮对肿瘤细胞凋亡的... 研究啤酒花(Humulus Lupulus L.)中成分异葎草酮(tetrahydro-iso-α-acid)对人胃腺癌细胞SGC-7901和人肝癌细胞HepG-2的体外抑制作用,并初步揭示其抗肿瘤的作用机制.以MTT法进行细胞毒测定;采用流式细胞仪观察异葎草酮对肿瘤细胞凋亡的影响;细胞线粒体跨膜电位(MMP)测定用罗丹明123(Rhodamine l23,Rh123)标记,以流式细胞仪检测.异葎草酮对SGC-7901和HepG-2的IC50分别为13.4μg/mL和11.58μg/mL.异葎草酮作用于SGC-7901和HepG-2细胞48 h后,肿瘤细胞均有明显凋亡峰出现.异葎草酮可以导致SGC-7901和HepG-2细胞内线粒体膜电位明显下降,并呈剂量依赖关系.结果表明,异葎草酮对肿瘤细胞SGC-7901及HepG-2均有较强抑制作用,这一作用是通过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实现的.异葎草酮是通过线粒体路径启动细胞凋亡的,而且诱导线粒体功能异常可能是其引起细胞凋亡发生的主要作用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葎草 抗肿瘤 细胞凋亡 线粒体膜电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葎草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10
16
作者 吴迎春 王跃 +3 位作者 张勇 贾琦 郭夫江 李医明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119-1122,共4页
目的研究葎草的化学成分。方法通过各种柱色谱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分离并鉴定了6个化合物,3β-木栓醇(1),N-p-香豆酰酪胺(2),2-(3,4-dihydroxryphenyl)-5,7-dihydroxry-6,8-bis(3-methyt-2-enyl)-4H-... 目的研究葎草的化学成分。方法通过各种柱色谱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分离并鉴定了6个化合物,3β-木栓醇(1),N-p-香豆酰酪胺(2),2-(3,4-dihydroxryphenyl)-5,7-dihydroxry-6,8-bis(3-methyt-2-enyl)-4H-l-benzopyran-4-one(3),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苷(4),大波斯菊苷(5),crotonoylcosiin(6)。结论化合物1、3和6首次从葎草中分离得到,其中化合物3波谱数据为首次报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葎草 化学成分 黄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葎草总黄酮对大鼠血管收缩舒张功能的作用及机制 被引量:5
17
作者 陈伟光 徐广涛 +3 位作者 王敏 潘晓燕 陈莹莹 周新妹 《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63-67,共5页
采用血管环灌流装置,观察内皮完整的SD大鼠胸主动脉环收缩和舒张功能,探讨葎草黄酮对高糖孵育血管系统的收缩和舒张功能的影响及其机制。结果表明:葎草总黄酮(0.1、0.3、1.0 mg·L-1)能够浓度依赖性地抑制高糖诱导的血管收缩功能下... 采用血管环灌流装置,观察内皮完整的SD大鼠胸主动脉环收缩和舒张功能,探讨葎草黄酮对高糖孵育血管系统的收缩和舒张功能的影响及其机制。结果表明:葎草总黄酮(0.1、0.3、1.0 mg·L-1)能够浓度依赖性地抑制高糖诱导的血管收缩功能下降,低浓度葎草总黄酮(0.1、1.0 mg·L-1)对高糖诱导的血管舒张功能下降无明显作用,但葎草总黄酮(10.0 mg·L-1)可显著抑制高糖诱导的血管舒张功能下降。一氧化氮合成酶(NOS)抑制剂N-硝基-L-精氨酸甲酯(L-NAME)和鸟苷酸环化酶(GC)抑制剂亚甲蓝均可抑制葎草总黄酮改善高糖所致的血管收缩和舒张功能下降。说明葎草总黄酮可对抗高糖诱导的血管收缩和舒张功能下降,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增加NOS活性和激动GC完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葎草黄酮 大鼠 动脉 收缩 舒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葎草醇提物对AA肉鸡生长性能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12
18
作者 刘涛 刘来亭 +2 位作者 蔡凤英 吴庆伟 张国启 《河南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49-53,共5页
通过在饲料中添加不同梯度的葎草醇提物来研究其对AA肉鸡生长性能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并确定最适添加量.选用240只1日龄的AA肉鸡,随机分成4个处理组:基础日粮组、试验组Ⅰ、试验组Ⅱ和试验组Ⅲ,葎草醇提物添加量分别为:0、5、10、15 m... 通过在饲料中添加不同梯度的葎草醇提物来研究其对AA肉鸡生长性能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并确定最适添加量.选用240只1日龄的AA肉鸡,随机分成4个处理组:基础日粮组、试验组Ⅰ、试验组Ⅱ和试验组Ⅲ,葎草醇提物添加量分别为:0、5、10、15 mL/kg.每个处理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鸡,试验期为42 d.结果表明:与基础日粮组相比,试验组Ⅱ和试验组Ⅲ能够显著(P<0.05)降低料重比.试验组与基础日粮组相比,能够显著(P<0.05)提高AA肉鸡血清碱性磷酸酶活性、血清总蛋白、球蛋白和磷,能显著(P<0.05)降低血清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对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白蛋白和肌酸激酶的影响不显著(P>0.05).结果表明,葎草醇提物有改善AA肉鸡生长性能,提高钙、磷、蛋白代谢和增强免疫的作用,其最适添加量为10 mL/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葎草醇提物 生长性能 血清生化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葎草挥发性物质化感作用及其化感物质的分析研究 被引量:6
19
作者 刘欣 周科 +2 位作者 熊磊 覃逸明 聂刘旺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11年第3期34-38,共5页
以小麦、生菜、萝卜、黄瓜4种作物为受体,检测了葎草[Humulus scandens(Lour.)M err]挥发性物质的化感潜势,并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对其化感物质进行了初步鉴定。结果表明:新鲜葎草茎叶在密闭系统中释放的挥发性物质对4种受试植物幼... 以小麦、生菜、萝卜、黄瓜4种作物为受体,检测了葎草[Humulus scandens(Lour.)M err]挥发性物质的化感潜势,并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对其化感物质进行了初步鉴定。结果表明:新鲜葎草茎叶在密闭系统中释放的挥发性物质对4种受试植物幼苗的生长有极显著的抑制作用(p<0.01);用石油醚提取风干葎草茎叶,得到的挥发性物质在密闭系统中对4种受试植物幼苗的生长也具有极显著的抑制作用(p<0.01);提取物在2、5、10、20、40、100、200mg/mL等7个不同浓度下,对受试植物生长和种子萌发表现为"低促高抑"的化感潜势,且随提取液浓度增大抑制作用增强;GC-MS鉴定出26种有机化合物,主要包括脂肪酸、甾体、萜类及其含氧化合物,均属前人研究较多的生物活性物质。这些结论为利用野生葎草资源挥发物开发新型除草剂等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葎草 挥发物 化感作用 GC-MS 化感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葎草雄性连锁的ISSR标记克隆及SCAR标记的建立 被引量:5
20
作者 高武军 沙涛 +2 位作者 姬艳克 邓传良 卢龙斗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83-287,共5页
以雌雄异株植物葎草(Humulus scandens L.)为材料,通过优化扩增体系中的退火温度、Mg2+浓度及模板浓度等主要影响因素,利用简单重复序列间扩增标记对其雌雄株性别的基因组差异进行研究。结果表明,62条ISSR引物中有40条引物能扩增出稳定... 以雌雄异株植物葎草(Humulus scandens L.)为材料,通过优化扩增体系中的退火温度、Mg2+浓度及模板浓度等主要影响因素,利用简单重复序列间扩增标记对其雌雄株性别的基因组差异进行研究。结果表明,62条ISSR引物中有40条引物能扩增出稳定的条带,共产生302条带。引物I64扩增出1条雄性连锁标记,经克隆测序,该片段长度为553 bp,AT含量为64.3%,根据测序结果设计特异引物,将该标记转化为稳定性更好的SCAR标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葎草 ISSR 雄性连锁 SCA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