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地域降水气象下羌族传统村落环境营造理念与做法的探析
1
作者 刘伟 郑君 《四川建筑科学研究》 2024年第4期71-79,87,共10页
中国羌族地区气象复杂,呈现垂直式的气候变化特点,其中降水是主要的气象因素之一。那里的降水状况因海拔高低不同,降水量的不同致使羌族各个地方的村落环境与建筑产生了多样的形态。通过对中国羌族地区人居环境深入关键部分的分析,从村... 中国羌族地区气象复杂,呈现垂直式的气候变化特点,其中降水是主要的气象因素之一。那里的降水状况因海拔高低不同,降水量的不同致使羌族各个地方的村落环境与建筑产生了多样的形态。通过对中国羌族地区人居环境深入关键部分的分析,从村落环境的选址、布局与空间环境营造方面进行了论述,发现羌族人在建造中持有遮挡降水的多种思想及巧妙做法,又从村落建筑遮挡降水的视角分析,发现它们具有防雨所蕴含的奇思妙想及其做法,再结合相关事实论证,展现出多方面的重要发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域降水 羌族 传统村落环境 营造理念 营造做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古迹雄地理:传承与提振并举的区域山水人文格局营造理念 被引量:6
2
作者 李欣鹏(图/文) 王树声(图/文) +1 位作者 李小龙(图/文) 孙嘉悦(图/文) 《城市规划》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I0001-I0002,共2页
1.何谓"开古迹雄地理"中国本土规划素来葆有一种整体观和战略意识,强调对区域山水人文格局中占据显要势位、体现核心价值之关键胜迹的保护传承,藉此延续和强化"域中之奇观",凝结"一地之灵奇","固一... 1.何谓"开古迹雄地理"中国本土规划素来葆有一种整体观和战略意识,强调对区域山水人文格局中占据显要势位、体现核心价值之关键胜迹的保护传承,藉此延续和强化"域中之奇观",凝结"一地之灵奇","固一方神秀",实现古迹传承与大尺度区域格局提振的多维目标。诚如古人所讲"开古迹雄地理",便蕴含此番要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护传承 战略意识 多维目标 古迹 营造理念 大尺度区域 整体观 提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时之景:一种重视时节风景感知的营造理念 被引量:2
3
作者 高元 王树声 +1 位作者 李小龙 逯倩倩 《城市规划》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I0001-I0002,共2页
1.何谓“四时之景”中国本土城乡规划历来注重与自然天地万物的循环往复之道相结合,通过访察地方风物、遍览四时地景变幻、体察农事乡俗,借时节之宜巧营人工建设,因时节之异寓情于景,创造感知时节变化的风景体系,由此累代形成“四时之... 1.何谓“四时之景”中国本土城乡规划历来注重与自然天地万物的循环往复之道相结合,通过访察地方风物、遍览四时地景变幻、体察农事乡俗,借时节之宜巧营人工建设,因时节之异寓情于景,创造感知时节变化的风景体系,由此累代形成“四时之景”的风景营造理念。古代“四时之景”在城乡旷域层出叠见,同一城镇、乡村、场所,不同季节、不同时段亦有不同景象,所谓“四时之景不同”“四时景物皆成趣”。古文献中记载的“四时万景,纷翠毕陈”“江山之景,四时朝暮,变化无穷”“品四时之景物,务要明乎物理度乎人事”“踞一城之胜,收四时之景”等,皆表此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寓情于景 城乡规划 天地万物 变化无穷 四时 古文献 营造理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澄心涤虑:一种追求城市人文空间境界的营造理念 被引量:1
4
作者 高元 王树声 +1 位作者 徐玉倩 李小龙 《城市规划》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I0001-I0002,共2页
1.何谓“澄心涤虑”中国城市规划历来注重对人心的涵养化育,强调城市不仅是生用之地,亦为养心之所,累代积淀形成了博大深厚的人文空间营造传统,“澄心涤虑”便是此般传统的一种重要实践理念.就内涵而论,“澄”即“澄清”,“涤”即“洗涤... 1.何谓“澄心涤虑”中国城市规划历来注重对人心的涵养化育,强调城市不仅是生用之地,亦为养心之所,累代积淀形成了博大深厚的人文空间营造传统,“澄心涤虑”便是此般传统的一种重要实践理念.就内涵而论,“澄”即“澄清”,“涤”即“洗涤”;“澄心涤虑”一词应用在中国古代城市规划设计中,重在巧心经营人文空间环境,塑造人文场所意境.在历史文献中亦有如“澄心颐神”“怡神静虑”“清心”“洗心”等语汇记载,其义相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文空间 城市人文 实践理念 澄心 营造理念 历史文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专题四:风景养公德 启美感 化私见:一种注重启民益教的近代城市公园营造理念 被引量:1
5
作者 张涛(文/图) 邢雅慧(文/图) +1 位作者 王树声(文/图) 李小龙(文/图) 《城市规划》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I0001-I0002,共2页
1.何谓“养公德启美感化私见”中国近代城市公园的建设特别重视发挥公园社会教育、文化熏陶、精神涵养等方面的功能,将公园视作“教育之圭表”,以“净化风俗、矫正人性”,由此,形成了“养公德、启美感、化私见”的近代城市公园营造理念... 1.何谓“养公德启美感化私见”中国近代城市公园的建设特别重视发挥公园社会教育、文化熏陶、精神涵养等方面的功能,将公园视作“教育之圭表”,以“净化风俗、矫正人性”,由此,形成了“养公德、启美感、化私见”的近代城市公园营造理念。作为一种改良社会、开启民智的“导民善法”,近代城市公园建设首开“人民的园林”之新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公园 营造理念 文化熏陶 改良社会 开启民智 公德 启美 新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拓胸豁目:一种收揽胜景与振励人心的风景营造理念 被引量:1
6
作者 王树声(图/文) 仵佳琪(图/文) +1 位作者 李小龙(图/文) 杨思然(图/文) 《城市规划》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I0001-I0002,共2页
1.何谓“拓胸豁目”中国本土风景营造素来重视对“登高揽胜”空间的经营,强调通过收揽一方胜景,开拓人之胸襟、振励人之精神,营造“网罗天地于门户,饮吸山川于胸怀”的人居意境。由此累代形成“拓胸豁目”的优秀风景营造传统。历史文献... 1.何谓“拓胸豁目”中国本土风景营造素来重视对“登高揽胜”空间的经营,强调通过收揽一方胜景,开拓人之胸襟、振励人之精神,营造“网罗天地于门户,饮吸山川于胸怀”的人居意境。由此累代形成“拓胸豁目”的优秀风景营造传统。历史文献中亦有“游目骋怀”“豁目开襟”“畅幽怀、豁壮眸”等诸多记载,皆具此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文献 风景 营造理念 胜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景与心会:一种追求物境与心境交融的风景营造理念
7
作者 徐玉倩 王树声 +1 位作者 李小龙 王珂 《城市规划》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I0001-I0002,共2页
1.何谓“景与心会”中国本土规划崇尚立意,注重在风景营造中融入人的思想情感,创造“心中目中与景相融浃”的空间意境。由此形成了“景与心会”的优秀风景营造传统。历史文献中亦有“心相孚也,景相契也”“揽景会心”“景与心融”“景... 1.何谓“景与心会”中国本土规划崇尚立意,注重在风景营造中融入人的思想情感,创造“心中目中与景相融浃”的空间意境。由此形成了“景与心会”的优秀风景营造传统。历史文献中亦有“心相孚也,景相契也”“揽景会心”“景与心融”“景会于心”等诸多记载,皆具此意。作为一种追求物境与心境交融的风景营造理念,“景与心会”贯穿在风景评价、提炼、塑造的实践全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意境 物境 风景评价 心境 营造理念 人的思想 历史文献 交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襟河衔胜:一种运河沿线城市风景营造理念
8
作者 高元(文\图) 张欢(文\图) +1 位作者 王树声 李小龙(文\图) 《城市规划》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I0001-I0002,共2页
1何谓“襟河衔胜”中国本土规划历来注重依凭江河,济世安人。运河乃“社稷之本”“命脉所关”,沿线人居是天下人居的重要组成,为历代所重视,先民依凭河势和水运交通勾连沿线城市、营造区域胜景、保障国家繁荣稳定,在长期实践中逐渐形成... 1何谓“襟河衔胜”中国本土规划历来注重依凭江河,济世安人。运河乃“社稷之本”“命脉所关”,沿线人居是天下人居的重要组成,为历代所重视,先民依凭河势和水运交通勾连沿线城市、营造区域胜景、保障国家繁荣稳定,在长期实践中逐渐形成“襟河衔胜”这一运河沿线城市风景营造理念。据《辞海》所释:“襟”即衣襟,可表线性地势;“衔”即衔接,蕴含串联之义。“襟河衔胜”意指以河为带、连缀风景、构建人居秩序、巧营水景胜境的风景营造理念,深刻影响中国本土人居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造理念 水运交通 水景 运河沿线 沿线城市 天下人 人居 风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应气候的黑虎寨村落环境营造理念及建造措施解析
9
作者 刘伟 周浩明 《古建园林技术》 2022年第5期28-32,共5页
四川省茂县黑虎寨村落环境的选址与景象,可谓十分独特。本文应用文献查阅法、实地调查法、测量图表分析法和分类比较归纳法,通过对黑虎寨村落气候和人文环境的概述,分析建筑与村落形成,并分别测量从早晨到夜晚的气候因素,以图表数值结... 四川省茂县黑虎寨村落环境的选址与景象,可谓十分独特。本文应用文献查阅法、实地调查法、测量图表分析法和分类比较归纳法,通过对黑虎寨村落气候和人文环境的概述,分析建筑与村落形成,并分别测量从早晨到夜晚的气候因素,以图表数值结合实际调研,简明的分类比较和总结,揭示出黑虎寨村落环境早期适应当地气候的营造理念及建造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羌族黑虎寨 村落环境 适应气候 营造理念 建造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土建筑的营造理念与思想基础——以鄂南水乡平原地区古聚落为例
10
作者 彭兴 《建筑与文化》 2014年第5期136-137,共2页
乡土建筑是建筑艺术领域的一块瑰宝,不仅体现在建筑的营造工艺和技术等物质实体上,更体现在通过建筑载体所传承的风俗、文化、习惯等精神层面上。其营造理念可分为六个方面:宗族观念、儒家思想、风水理念、宗教观念、自然崇拜、英雄崇... 乡土建筑是建筑艺术领域的一块瑰宝,不仅体现在建筑的营造工艺和技术等物质实体上,更体现在通过建筑载体所传承的风俗、文化、习惯等精神层面上。其营造理念可分为六个方面:宗族观念、儒家思想、风水理念、宗教观念、自然崇拜、英雄崇拜。这些因素影响着村落的选址、布局形态,建筑朝向,人群的居住模式和生活模式。通过对这些因素的分析和挖掘可以更好地解读乡土建筑,解读居住在乡土建筑里的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土聚落 营造理念 居住模式 生活模式 鄂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沉式窑洞的营造理念、发展现状及前景展望
11
作者 郑晔梅 《陕西建筑》 2011年第12期1-3,共3页
下沉式窑洞作为原生态建筑,本身蕴含着丰富的营造理念,体现了低碳、节约、节能、环保、和谐等现代文化。国内外对下沉式窑洞的成功改造,使下沉式窑洞焕发出新的活力。我们应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及缓解土地资... 下沉式窑洞作为原生态建筑,本身蕴含着丰富的营造理念,体现了低碳、节约、节能、环保、和谐等现代文化。国内外对下沉式窑洞的成功改造,使下沉式窑洞焕发出新的活力。我们应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及缓解土地资源紧张等角度,研究推进下沉式窑洞的进一步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沉式窑洞 营造理念 发展现状 前景展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肃其敬:一种追求城市人文空间敬慕感的营造理念 被引量:1
12
作者 来嘉隆(图/文) 王树声(图/文) +1 位作者 李小龙(图/文) 王晨阳(图/文) 《城市规划》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I0001-I0002,共2页
1.何谓“肃其敬”重视城市文化空间对人的化育,关注人在城市文化环境中的心灵体验是中国营城的优秀传统,积淀形成了许多凝聚和化育人心的规划建设智慧。“肃其敬”便是其中的一种重要营造理念,多见于文庙、祠墓、楼阁以及一些富有纪念... 1.何谓“肃其敬”重视城市文化空间对人的化育,关注人在城市文化环境中的心灵体验是中国营城的优秀传统,积淀形成了许多凝聚和化育人心的规划建设智慧。“肃其敬”便是其中的一种重要营造理念,多见于文庙、祠墓、楼阁以及一些富有纪念意义的环境。诚如文庙者,使人“正衣冠、尊瞻庙”“起人之敬畏”;学宫者,使人“于瞻拜之余,生祗畏之念,入庙思敬,能治于王道所不及”;楼阁者,使人“览其景,绎其义”“惶然生其敬”等,皆具深意。就内涵而论,“肃敬”原指恭敬,亦有肃穆、严正之义;“肃其敬”应用在古代城市规划设计中,重在表达场所环境营造使人有凛然、敬慕之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文化空间 人文空间 心灵体验 环境营造 营造理念 纪念意义 使人 城市文化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统建筑营造理念的继承和发扬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鸣义 《美术大观》 2011年第12期112-113,共2页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对室内环境的审美需求越来越高,针对目前设计领域内"设计全球化"的倾向,如何把传统建筑的营造理念运用到现代室内设计中,在世界范围内形成独立的风格,体现"中国设计"特色,已成为设计领域需...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对室内环境的审美需求越来越高,针对目前设计领域内"设计全球化"的倾向,如何把传统建筑的营造理念运用到现代室内设计中,在世界范围内形成独立的风格,体现"中国设计"特色,已成为设计领域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建筑营造理念 现代室内设计 设计风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因人成胜:一种崇尚文人贤士浸润染化的风景营造理念
14
作者 薛靖裕 王树声 +1 位作者 李小龙 刘鑫 《城市规划》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I0001-I0002,共2页
1.何谓“因人成胜”纵观中国风景营造历史,一方胜景离不开文人贤士的发现、营造州国和点染,且往往风景因人而名、因人而传,故有“山水之奇秀,结而为文人”“人传而山水亦传矣”之说;由此逐渐形成一种崇尚文人贤士浸润染化的风景营造理念... 1.何谓“因人成胜”纵观中国风景营造历史,一方胜景离不开文人贤士的发现、营造州国和点染,且往往风景因人而名、因人而传,故有“山水之奇秀,结而为文人”“人传而山水亦传矣”之说;由此逐渐形成一种崇尚文人贤士浸润染化的风景营造理念,历史文献中称为“因人成胜”,亦有“景物因人成胜概”“美不自美,因人而美”“因人而彰”“景以人传”等诸多记载,皆具此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造理念 历史文献 风景 点染 浸润 因人 崇尚 文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京城营造理念管窥——从《洪武京城图志》与《金陵古今图考》中所见 被引量:1
15
作者 沈波 《昭通学院学报》 2013年第3期41-45,共5页
朱元璋定都南京的原因以及有关明朝南京城的城市建设虽然已有较多的研究与论述,但通过《洪武京城图志》与《金陵古今图考》两部古籍的视角来认识南京城的营造理念仍然较为缺乏。通过对两书的评述与对比认为明初南京城的布局在整体上继... 朱元璋定都南京的原因以及有关明朝南京城的城市建设虽然已有较多的研究与论述,但通过《洪武京城图志》与《金陵古今图考》两部古籍的视角来认识南京城的营造理念仍然较为缺乏。通过对两书的评述与对比认为明初南京城的布局在整体上继承了因地制宜的实用思想,但在象征皇权区域的规划上又恪守儒家的礼制思想。因此虽然明南京城真正作为首善之都的时间并不长,但其在两种思想的合力影响下不失为中国大古都的典范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末明初 南京城 营造理念 《洪武京城图志》 《金陵古今图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区营造理念在乡村公共空间更新中的应用实践 被引量:2
16
作者 贾伟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 2022年第1期83-87,共5页
乡村公共空间是农村居民社会交流、文化沟通及政治活动的重要场域,承载着农村悠久的历史文化及民俗风尚,在乡村系统中拥有着举足轻重的功能和作用。所以激发乡村公共空间活力,关乎着现代乡村的发展进程。社区营造理念是全新的营造思想,... 乡村公共空间是农村居民社会交流、文化沟通及政治活动的重要场域,承载着农村悠久的历史文化及民俗风尚,在乡村系统中拥有着举足轻重的功能和作用。所以激发乡村公共空间活力,关乎着现代乡村的发展进程。社区营造理念是全新的营造思想,可以结合社会学、园林学、规划学、建筑学等相关学科理论,革新乡村公共空间系统,使乡村公共空间能够满足现代乡村居民的精神需求与生活诉求。对此本文结合社区营造与乡村公共空间内涵,探析公共空间发展现状与更新原则,提出应用实践的策略及方向,以期为我国新农村建设与乡村振兴战略的落实,提供依托与抓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营造理念 乡村 公共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古典园林的营造理念在新中式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7
作者 皇甫佳槚 荆珂 王靖武 《乡村科技》 2021年第17期102-103,共2页
新中式园林景观的发展可以解决风景园林本土化缺失问题,从而尽可能解决和避免中国古典园林在现代城市发展中所面临的问题以及新中式景观设计中可能出现的一些问题。新中式园林对古典园林的传承,不仅仅是设计手法的传承,更应该是古典园... 新中式园林景观的发展可以解决风景园林本土化缺失问题,从而尽可能解决和避免中国古典园林在现代城市发展中所面临的问题以及新中式景观设计中可能出现的一些问题。新中式园林对古典园林的传承,不仅仅是设计手法的传承,更应该是古典园林的设计理念与思想的传承。本文主要阐述新中式景观对古典园林的传承与体现,分析古典园林在新中式园林景观中的发展与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典园林 营造理念 设计思想 创新 新中式景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八景:历史建成环境中的景观组织与营造理念研究 基于121个地区志书资料的统计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杨 《室内设计与装修》 2023年第6期122-125,共4页
八景文化是一种约定俗成的风物景观设计方式,具有区域视野下城乡风貌的组织与统筹意义。研究基于对湖广地区91个府、州、县和其他30个地区典型八景资料的统计分析,认为八景具有模数化、意象性和历时态的特征,分别通过景观凝练、景观集... 八景文化是一种约定俗成的风物景观设计方式,具有区域视野下城乡风貌的组织与统筹意义。研究基于对湖广地区91个府、州、县和其他30个地区典型八景资料的统计分析,认为八景具有模数化、意象性和历时态的特征,分别通过景观凝练、景观集聚、景观演进,促进城乡历史风貌的概念表达、关联发展和整体变迁,蕴含地方建成环境的风貌组构内涵。在此基础上,提出塑造地域风土特征、建构景观瞭望体系的景观营造路径,为当下城乡景观风貌的建设提供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景文化 历史建成环境 景观组织 营造理念 地方志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世纪西北河川灌溉工程的营造理念述略——以王全臣水利建设实践为中心的研究
19
作者 毕鲁瑶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17-125,共9页
在干旱少雨的中国西北地区,河川灌溉工程历来对区域社会经济事业发挥着重要支撑作用。清代是西北河川灌溉工程发展的重要时期。18世纪初期,王全臣先后在宁夏平原、河西走廊疏勒河流域进行较大规模的河川灌溉工程营建,其在水源安排、渠... 在干旱少雨的中国西北地区,河川灌溉工程历来对区域社会经济事业发挥着重要支撑作用。清代是西北河川灌溉工程发展的重要时期。18世纪初期,王全臣先后在宁夏平原、河西走廊疏勒河流域进行较大规模的河川灌溉工程营建,其在水源安排、渠道修造以及管理模式设计方面均取得了较为良好的效果。王全臣的水利营建活动兼涉西北区域内“丰水”、“缺水”两种基本的河川灌溉工程类型,相关技术安排既存在区别又具有内在联系,且与全国其他区域水利技术体系发生交融互鉴,呈现出黄河中下游水利技术向上游及内陆地区的扩散趋势。王全臣的实践,反映18世纪西北河川灌溉工程营造理念的鲜明特质,由此在中国水利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类型学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 王全臣 宁夏平原 疏勒河 水利营造理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景观地域特色的营造理念原则与方法探讨
20
作者 杨扬 康春雨 《农业与技术》 2023年第8期91-93,共3页
在乡村振兴的背景下,乡村景观地域特色的营造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乡村景观地域特色的营造理念分析,总结出了乡村地域特色景观的营造原则和方法。研究认为,地域特色的乡村景观营造归根到底是将地域元素融入乡村景观的过程,对乡村地... 在乡村振兴的背景下,乡村景观地域特色的营造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乡村景观地域特色的营造理念分析,总结出了乡村地域特色景观的营造原则和方法。研究认为,地域特色的乡村景观营造归根到底是将地域元素融入乡村景观的过程,对乡村地域元素的挖掘和如何发挥这些地域元素在乡村景观营造中的作用是乡村景观营造工作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景观 地域文化 营造理念 景观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