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复方磷酸萘酚喹及其组分单药治疗恶性疟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单成启 王京燕 +1 位作者 丁德本 孙志伟 《寄生虫与医学昆虫学报》 CAS 2005年第2期90-92,共3页
为了对比观察复方萘酚喹(Co NQ)与组分单药磷酸萘酚喹(NQ)和青蒿素(QHS)对恶性疟的疗效和安全性,本研究用Co -NQ (总量含NQ 4 0 0mg及QHS10 0mg)、NQ (总量10 0 0mg)和QHS (总量2 5 0 0mg)分别治疗恶性疟患者30例。所有患者住院7天,随访... 为了对比观察复方萘酚喹(Co NQ)与组分单药磷酸萘酚喹(NQ)和青蒿素(QHS)对恶性疟的疗效和安全性,本研究用Co -NQ (总量含NQ 4 0 0mg及QHS10 0mg)、NQ (总量10 0 0mg)和QHS (总量2 5 0 0mg)分别治疗恶性疟患者30例。所有患者住院7天,随访2 8天,观察疗效和安全性。结果显示Co NQ、NQ和QHS 3组的平均退热时间分别为2 0 1±11 .8h、2 4 . 4±16. 1h和18 .0±9. 3h ;平均原虫转阴时间分别为30 . 1±5 . 7h、4 4 7±9 .2h和2 8 .9±5 . 6h ;2 8天治愈率分别为10 0 %、10 0 %和6 3 .3%。提示复方萘酚喹治疗恶性疟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磷酸萘酚喹 治疗 恶性疟 磷酸萘酚喹 青蒿素 疗效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LC法同时测定复方萘酚喹片中磷酸萘酚喹和甲氧苄啶的含量 被引量:3
2
作者 张玉英 潘锡强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CAS CSCD 2000年第6期472-474,共3页
目的 :建立同时测定复方萘酚喹片中磷酸萘酚喹和甲氧苄啶含量的方法。方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固定相为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 ;流动相为乙腈 0 .2 5%二乙胺 ( 30∶70 ,混合后用磷酸调pH至 2 .5) ;检测波长 2 71nm。结果 :线性范围 :磷... 目的 :建立同时测定复方萘酚喹片中磷酸萘酚喹和甲氧苄啶含量的方法。方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固定相为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 ;流动相为乙腈 0 .2 5%二乙胺 ( 30∶70 ,混合后用磷酸调pH至 2 .5) ;检测波长 2 71nm。结果 :线性范围 :磷酸萘酚喹 75.9~ 2 2 7.8μg/ml,r=0 .9999,甲氧苄啶 2 6.7~ 80 .2 μg/ml,r =0 .9999;方法回收率 :磷酸萘酚喹 1 0 0 .5% ,RSD 0 .3% ,n =6,甲氧苄啶 99.7% ,RSD 0 .7% ,n =6。结论 :该方法操作简便 ,结果准确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PLC 复方萘酚喹 磷酸萘酚喹 甲氧苄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氢青蒿素与磷酸萘酚喹伍用治疗恶性疟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0
3
作者 王善青 蒙锋 +6 位作者 沈恒 闻岩 卓开仁 朱其先 庞学坚 林世干 曾林海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80-182,共3页
目的 观察双氢青蒿素与磷酸萘酚喹配伍使用治疗恶性疟的疗效。 方法 以显微镜血检单纯恶性疟原虫阳性患者为观察对象 ,药物为双氢青蒿素 1 60mg加磷酸萘酚喹 40 0mg(成人量 ) ,一次顿服 ,服药后按时测量体温和血检原虫 ,随访 2 8d ,... 目的 观察双氢青蒿素与磷酸萘酚喹配伍使用治疗恶性疟的疗效。 方法 以显微镜血检单纯恶性疟原虫阳性患者为观察对象 ,药物为双氢青蒿素 1 60mg加磷酸萘酚喹 40 0mg(成人量 ) ,一次顿服 ,服药后按时测量体温和血检原虫 ,随访 2 8d ,观察治疗效果。 结果 收治 37例恶性疟患者 ,有 1例复燃 ,治愈率为 97.3 %。平均退热时间为(1 5 .8± 8.7)h ,2 4h平均原虫下降率为 96 .7%± 2 6 .5 % ,原虫无性体转阴时间平均为 (2 7.6± 1 3 .2 )h ,药后无明显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氢青蒿素 磷酸萘酚喹 恶性疟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方萘酚喹及其组分单药治疗恶性疟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9
4
作者 王京燕 单成启 +2 位作者 符大东 孙志伟 丁德本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31-133,共3页
目的 对比观察复方萘酚喹(Co-NQ)与组分单药萘酚喹(NQ)和青蒿素(QHS)对恶性疟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用Co-NQ(总量含NQ400mg及QHS1000mg)、NQ(总量1000mg)和QHS(总量2500mg)分别治疗恶性疟患者100例、100例和30例。所有患者住院7d,随访2... 目的 对比观察复方萘酚喹(Co-NQ)与组分单药萘酚喹(NQ)和青蒿素(QHS)对恶性疟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用Co-NQ(总量含NQ400mg及QHS1000mg)、NQ(总量1000mg)和QHS(总量2500mg)分别治疗恶性疟患者100例、100例和30例。所有患者住院7d,随访28d,观察疗效和安全性。结果 Co-NQ、NQ和QHS3组的平均退热时间分别为(17.5±12.3)h,(32.7±17.7)h和(18.1±9.7)h;平均原虫转阴时间分别为(30.0±8.8)h,(45.5±10.0)h和(29.1±6.0)h;28d治愈率分别为97.0%,100.0%和66.7%。Co-NQ组临床未见不良反应。结论 Co-NQ具有QHS的速效和NQ的持效作用,是一个高效、速效、持效的新复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萘酚喹 单药治疗 恶性疟 临床研究 青蒿素 Co-NQ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蒿琥酯与萘酚喹联用延缓恶性疟原虫抗性实验研究 被引量:8
5
作者 杨恒林 高白荷 +3 位作者 杨品芳 李春富 李兴亮 张志勇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6期426-428,共3页
目的 探讨青蒿琥酯与萘酚喹联用是否能延缓恶性疟原虫抗性。方法 用青蒿琥酯与萘酚喹联用(A组)和单用青蒿琥酯(B组)间断刺激体外连续培养的恶性疟原虫,在接触药物前后不同时间用Reickmann体外微量测定恶性疟原虫的敏感性,同时观察每次... 目的 探讨青蒿琥酯与萘酚喹联用是否能延缓恶性疟原虫抗性。方法 用青蒿琥酯与萘酚喹联用(A组)和单用青蒿琥酯(B组)间断刺激体外连续培养的恶性疟原虫,在接触药物前后不同时间用Reickmann体外微量测定恶性疟原虫的敏感性,同时观察每次接触药物后恶性疟原虫恢复正常生长时间。结果 A组用药前及用药后65d青蒿琥酯/萘酚喹的ID50分别为2.42/37.81、1.70/26.73nmol/L。B组用药前及用药后68、129d青蒿琥酯的ID50分别为9.60、30.61nmol/L和85.10nmol/L。A组接触药物后恶性疟原虫第1、2次恢复正常生长时间分别为24、37d,第3次接触药物后连续观察90d,疟原虫未能恢复正常生长。B组疟原虫平均恢复正常生长时间为16.7d。结论 可用体外间断药物刺激培育抗青蒿琥酯恶性疟原虫;青蒿琥酯与萘酚喹联用能有效延缓恶性疟原虫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疟原虫 抗性 青蒿琥酯 萘酚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酸萘酚喹伍用青蒿素对猴疟原虫的药效学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王京燕 丁德本 +1 位作者 李国福 赵京花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442-444,共3页
目的研究磷酸萘酚喹与青蒿素伍用对猴疟的治疗作用。方法感染诺氏疟原虫恒河猴模型随机均分为9组(3只/组),A组和B组分别灌服6和10mg/kg磷酸萘酚喹3d,1次/d;C组和D组分别灌服31.6和100mg/kg青蒿素,第1天2次,第2~3天各1次;E组、F组和G组... 目的研究磷酸萘酚喹与青蒿素伍用对猴疟的治疗作用。方法感染诺氏疟原虫恒河猴模型随机均分为9组(3只/组),A组和B组分别灌服6和10mg/kg磷酸萘酚喹3d,1次/d;C组和D组分别灌服31.6和100mg/kg青蒿素,第1天2次,第2~3天各1次;E组、F组和G组用10mg/kg磷酸萘酚喹分别与10、20和25mg/kg青蒿素配伍(即以1誜1、1誜2和1誜2.5配伍)灌服;H组和I组分别灌服单药磷酸萘酚喹10mg/kg和青蒿素30mg/kg。于给药后24h观察原虫感染率,以给药后105d查不见原虫为治愈标准。结果给药后24h,A、B、C、D组原虫下降率均超过90%。E、F和G组平均原虫转阴时间依次为(56.0±16.0)、(53.3±4.6)和(56.0±8.0)h,均较H组[(69.3±4.6)h]快。A、B、D、E、F和G组治愈猴数分别为1、3、3、2、2和3只。C、H和I组均未治愈。结论磷酸萘酚喹与青蒿素伍用可降低伍用单药剂量,缩短疗程,提高治愈率,两药1誜2.5的比例配伍治愈率达1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萘酚喹 青蒿素 诺氏疟原虫 猕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酸萘酚喹治疗恶性疟101例的效果 被引量:14
7
作者 庞学坚 王光泽 +2 位作者 邢启良 陈跃华 许铭胜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20-20,共1页
磷酸萘酚喹是军事医学科学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药化室合成的一种抗疟新药,其化学结构与氯喹有相同的母核。为评估该药对恶性疟的治疗效果,我们于1988和1989年的7月~9月,在海南省与抗药性恶性疟流行区相毗邻的国营保国、... 磷酸萘酚喹是军事医学科学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药化室合成的一种抗疟新药,其化学结构与氯喹有相同的母核。为评估该药对恶性疟的治疗效果,我们于1988和1989年的7月~9月,在海南省与抗药性恶性疟流行区相毗邻的国营保国、立才和南岛等农场医院,用该药8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萘酚喹 治疗 疟疾 恶性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蒿琥酯与萘酚喹联用治疗疟疾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2
8
作者 杨恒林 杨品芳 +3 位作者 李春富 李兴亮 李丽 杨沧江 《中国寄生虫病防治杂志》 CSCD 2004年第2期87-89,共3页
目的 观察青蒿琥酯与萘酚喹联用对间日疟及抗药性恶性疟的疗效。 方法 选择无并发症的间日疟及抗药性恶性疟病人 ,用青蒿琥酯 (5 0mg/次 ,2次 /d× 3d)与萘酚喹 (10 0m /次 ,2次 /d× 3d)联用 ,进行治疗与观察。 结果共治... 目的 观察青蒿琥酯与萘酚喹联用对间日疟及抗药性恶性疟的疗效。 方法 选择无并发症的间日疟及抗药性恶性疟病人 ,用青蒿琥酯 (5 0mg/次 ,2次 /d× 3d)与萘酚喹 (10 0m /次 ,2次 /d× 3d)联用 ,进行治疗与观察。 结果共治疗间日 44例 ,平均退热时间为 (2 3 .7± 8.3 )h ,平均疟原虫无性体阴转时间为 (2 7.5± 7.3 )h ,治疗后 3 0、15 0、180d累计复发率依次为 2 .5 %、10 .8%和 17.2 %。治疗恶性疟 5 7例 ,平均退热时间为 (2 7.4± 6.7)h ,平均疟原虫无性体阴转时间为 (3 3 .6± 10 .9)h ,2 8d复发率为 5 .6%。 结论 青蒿琥酯与萘酚喹联用治疗间日疟及抗药性恶性疟病人具有显效快、治愈率高、不良反应小、疗程短和依从性高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蒿琥酯 萘酚喹 联合用药 疟疾 间日 抗药性恶性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酸萘酚喹与青蒿素伍用增效和延缓疟原虫抗药性的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王京燕 李国福 +2 位作者 赵京花 张敏 纪晓光 《寄生虫与医学昆虫学报》 CAS 2008年第3期133-136,共4页
本文采用鼠疟模型进行磷酸萘酚喹与青蒿素伍用的药效学研究。用正交设计和4天抑制试验法,研究两药伍用增效的最适配比。采用药物剂量递增培育抗性的方法,连续血传100代,分别培育鼠疟原虫对磷酸萘酚喹、青蒿素及两药伍用的抗药性。结果... 本文采用鼠疟模型进行磷酸萘酚喹与青蒿素伍用的药效学研究。用正交设计和4天抑制试验法,研究两药伍用增效的最适配比。采用药物剂量递增培育抗性的方法,连续血传100代,分别培育鼠疟原虫对磷酸萘酚喹、青蒿素及两药伍用的抗药性。结果显示磷酸萘酚喹和青蒿素最适配比为1∶50,对鼠疟敏感株和抗氯喹株的增效指数分别为4.2和8.2,杀虫速度和治愈率均优于单药。培育至100代时,磷酸萘酚喹、青蒿素和两药伍用抗性指数分别为200.3、5.6和4.4。结果表明,磷酸萘酚喹与青蒿素配伍具有增效作用,并能明显延缓疟原虫对单药抗性产生的速度,降低抗性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疟药 磷酸萘酚喹 青蒿素 伯氏疟原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方萘酚喹治疗间日疟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3
10
作者 单成启 王京燕 +2 位作者 丁德本 邬伯安 时云林 《寄生虫与医学昆虫学报》 CAS 2004年第1期8-10,共3页
目的 :观察复方萘酚喹与氯喹治疗间日疟的临床疗效。方法 :以显微镜血检单纯间日疟原虫阳性患者为观察对象 ,药物为复方萘酚喹 (萘酚喹 40 0mg 青蒿素 1 0 0 0mg) ,1次顿服 ,服药后按时测量体温和血检原虫 ,随访 42天 ,观察治疗效果。结... 目的 :观察复方萘酚喹与氯喹治疗间日疟的临床疗效。方法 :以显微镜血检单纯间日疟原虫阳性患者为观察对象 ,药物为复方萘酚喹 (萘酚喹 40 0mg 青蒿素 1 0 0 0mg) ,1次顿服 ,服药后按时测量体温和血检原虫 ,随访 42天 ,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复方萘酚喹治疗 1 0 9例 ,平均退热时间为 ( 1 3 0± 5 5 )h ,原虫转阴时间为 ( 1 8 1± 5 7)h,治愈率为 1 0 0 %。药后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复方萘酚喹治疗间日疟具有良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疟疾 复方萘酚喹 间日疟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方萘酚喹治疗恶性疟疾的剂量探索 被引量:2
11
作者 宋建平 徐颖 +3 位作者 欧凤珍 金唐山 彭南正 李国桥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01年第1期19-21,共3页
【目的】进一步探索新近研制成功的复方抗疟药复方萘酚喹 (由磷酸萘酚喹、双氢青蒿素和甲氧苄啶组成 )治疗恶性疟的用药剂量。【方法】采用 1d疗程 2次分服 ,设总剂量 4片组和 2片组 ,评价和比较其疗效。两组分别治疗无并发症恶性疟患者... 【目的】进一步探索新近研制成功的复方抗疟药复方萘酚喹 (由磷酸萘酚喹、双氢青蒿素和甲氧苄啶组成 )治疗恶性疟的用药剂量。【方法】采用 1d疗程 2次分服 ,设总剂量 4片组和 2片组 ,评价和比较其疗效。两组分别治疗无并发症恶性疟患者各 50例。【结果】 2片组的退热时间与 4片组相似 ,但原虫转阴时间明显慢于 4片组 ,2 8d治愈率 2片组 ( 85.1% )亦显著低于 4组片 ( 97.8% )。且 2片组出现早期 ( 14d)原虫复燃 ,说明其药量不足。【结论】推荐复方萘酚喹治疗恶性疟的临床试验治疗总剂量采用 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疟疾 药物疗法 复方萘酚喹 治疗 剂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萘酚喹治疗恶性疟与青蒿琥酯的随机比较 被引量:3
12
作者 郭卫中 郑其进 +2 位作者 李广谦 欧凤珍 郭兴伯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00年第3期235-237,共3页
为评价萘酚喹治疗恶性疟的疗效 ,于 1997年采用磷酸萘酚喹 1d疗程总量 10 0 0mg与青蒿琥酯片 5d疗程总量 6 0 0mg各治疗恶性疟 30例进行随机比较。结果显示 :萘酚喹组平均退热时间为 (2 9.6± 16 .4 )h ,长于青蒿琥酯片组的 (18.3&#... 为评价萘酚喹治疗恶性疟的疗效 ,于 1997年采用磷酸萘酚喹 1d疗程总量 10 0 0mg与青蒿琥酯片 5d疗程总量 6 0 0mg各治疗恶性疟 30例进行随机比较。结果显示 :萘酚喹组平均退热时间为 (2 9.6± 16 .4 )h ,长于青蒿琥酯片组的 (18.3± 9.0 )h (t=3.2 5,P <0 .0 1) ;平均原虫转阴时间萘酚喹组为 (98.4± 2 7.6 )h ,慢于青蒿琥酯片组 (4 3.0± 17.1)h (t=9.4 6 ,P <0 .0 1) ;追踪观察 2 8d ,萘酚喹组治愈率为 96 .7% ,原虫复燃率为 3.3% ,分别高于青蒿琥酯片组治愈率的 73.3% ,低于青蒿琥酯片组原虫复燃率的 2 6 .7% (χ2 =6 .4 0 ,P <0 .0 1)。两组病例除个别出现恶心外 ,未见其他副反应。结果表明 ,磷酸萘酚喹杀灭原虫、控制发热时间较青蒿琥酯慢 ,但治愈率高于青蒿琥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疟 药物疗法 萘酚喹 青蒿琥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流式细胞光度术分析磷酸萘酚喹对约氏疟原虫DNA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4
13
作者 邵萍 时云林 +1 位作者 陈佩惠 王凤云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51-54,共4页
目的 磷酸萘酚是我国研制的抗疟新药,临床上在抗氯喹地区使用治疗恶性疟效果较好。为探讨该药的抗疟机理,本实验对其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方法 应用流式细胞光度术,对经该药和磷酸氯喹分别处理不同时间(0、4、8 和24h) 的... 目的 磷酸萘酚是我国研制的抗疟新药,临床上在抗氯喹地区使用治疗恶性疟效果较好。为探讨该药的抗疟机理,本实验对其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方法 应用流式细胞光度术,对经该药和磷酸氯喹分别处理不同时间(0、4、8 和24h) 的约氏疟原虫红内期虫体的DNA含量进行了比较研究和分析。结果 磷酸萘酚喹和磷酸氯喹均可影响疟原虫的DNA含量,其作用时间不同,对疟原虫DNA含量的影响亦不同;且这种影响作用在24h 与对照组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P< 0-01)。结论 磷酸萘酚喹抑制约氏疟原虫DNA的复制合成,进而影响疟原虫的发育繁殖过程,起到抗虫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萘酚喹 约氏疟原虫 DNA含量 耐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酸萘酚喹片对恶性疟和间日疟疗效的观察 被引量:3
14
作者 李兴亮 车立刚 +1 位作者 李春富 李崇珍 《中国热带医学》 CAS 2003年第5期608-609,共2页
目的 观察磷酸萘酚喹片治疗恶性疟和间日疟。 方法 磷酸萘酚喹总量 10 0 0mg( 10片 ) 2d分服 ,首剂服 6片 ,第 2d服 4片治疗恶性疟 ,60 0mg顿服治疗间日疟。 结果 恶性疟和间日疟分别治疗 91例和 78例 ,临床治愈率均为 10 0 % ;其... 目的 观察磷酸萘酚喹片治疗恶性疟和间日疟。 方法 磷酸萘酚喹总量 10 0 0mg( 10片 ) 2d分服 ,首剂服 6片 ,第 2d服 4片治疗恶性疟 ,60 0mg顿服治疗间日疟。 结果 恶性疟和间日疟分别治疗 91例和 78例 ,临床治愈率均为 10 0 % ;其退热时间各为 ( 3 3 88± 2 0 3 0 )h和 ( 2 0 3 1± 9 84)h ;疟原虫转阴时间各为 ( 5 4 67± 12 5 6)h和 ( 4 4 5 1± 10 15 )h。完成 2 8d随访 ,恶性疟和间日疟各 64例和 5 0例均无复燃。 结论 磷酸萘酚喹片治疗恶性疟和间日疟具有使用方便、疗效确切、副反应轻等特点。鉴于部分病例退热和原虫转阴时间缓慢 ,建议与青蒿素类速效药物联用 ,取长补短 ,达到减少剂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萘酚喹 恶性疟 间日疟 疗效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方萘酚喹对伯氏疟原虫ANKA株红内期超微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2
15
作者 袁捷 陈沛泉 +4 位作者 杜巧云 李国桥 陈林 雷娓娓 杨冬娣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00年第1期46-50,共5页
为观察复方萘酚喹及其各单药 (磷酸萘酚哇、双氢青蒿素、甲氧苄啶 )对伯氏疟原虫ANKA株红内期超微结构的影响 ,将感染伯氏疟原虫ANKA株的小鼠分别以复方萘酚喹 2 6 0mg·kg- 1·d- 1× 1d (内含磷酸萘酚喹 149mg、双氢青蒿... 为观察复方萘酚喹及其各单药 (磷酸萘酚哇、双氢青蒿素、甲氧苄啶 )对伯氏疟原虫ANKA株红内期超微结构的影响 ,将感染伯氏疟原虫ANKA株的小鼠分别以复方萘酚喹 2 6 0mg·kg- 1·d- 1× 1d (内含磷酸萘酚喹 149mg、双氢青蒿素 37mg、甲氧苄啶 74mg) ,磷酸萘酚喹 149mg·kg- 1·d- 1× 1d ,双氢青蒿素 180mg·kg- 1·d- 1× 1d和甲氧苄啶 1152mg·kg- 1·d- 1× 1d灌胃给药。给药后 1、 2、 4、 8、 12和 2 4h ,采血作标本 ,经包埋 ,切片 ,染色后 ,用电镜镜检。结果 :复方萘酚喹于给药 2h后多数晚期滋养体出现质膜肿胀、破裂 ,有的呈空腔状 ;食物泡膜肿胀 ;线粒体膜肿胀、分层、剥离 ;色素颗粒变形。给药 4h后进一步加剧。 8h后小部分晚期滋养体结构已经融化崩解 ,内容物结构模糊。 12h后绝大多数晚期滋养体结构已完全破坏或消失。结论 :复方萘酚喹对伯氏疟原虫红内期超微结构的影响较其组分中各单药起效更快、力度更强和作用相对彻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萘酚喹 疟疾 药物疗法 超微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方萘酚喹片治疗恶性疟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3
16
作者 王京燕 单成启 +7 位作者 符大东 庞学坚 卢运富 苏来富 邬伯安 时云林 丁德本 孙志伟 《中国寄生虫病防治杂志》 CSCD 2003年第3期134-136,共3页
目的 临床观察复方萘酚喹片对恶性疟的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 在海南省疟疾流行区共收治恶性疟病人32 0例 ,其中 10 0例病人进行了血常规、血生化、尿、心电图等指标的检测。患者一次口服复方萘酚喹片 14 0 0 mg,住院 3~ 7d,随访 2 8... 目的 临床观察复方萘酚喹片对恶性疟的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 在海南省疟疾流行区共收治恶性疟病人32 0例 ,其中 10 0例病人进行了血常规、血生化、尿、心电图等指标的检测。患者一次口服复方萘酚喹片 14 0 0 mg,住院 3~ 7d,随访 2 8d。 结果 收治的 32 0例中 ,2 8d治愈率为 97.5 % (312 /32 0 ) ,有 8例复燃。平均退热时间为 (17.5±11.4 ) h,2 4 h原虫下降率为 (97.3± 8.8) % ,原虫转阴时间为 (2 9.9± 8.7) h,临床及实验室检查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结论 复方萘酚喹片是一个高效、速效、服药简便且安全的新复方抗疟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萘酚喹 治疗 恶性疟 临床观察 疗效 安全性 抗疟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萘酚喹治疗间日疟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4
17
作者 单成启 刘光裕 焦岫卿 《中国寄生虫病防治杂志》 CSCD 1998年第4期275-276,共2页
在海南省疟疾流行区,用萘酚喹600mg顿服和氯喹1.5g标准疗法各治疗间日疟病人35例,服药后两组病例均获即时治愈。萘酚喹组平均退热和原虫转阴时间分别为(22.7±7.4)h和(46.4±9.7)h;氯喹组平... 在海南省疟疾流行区,用萘酚喹600mg顿服和氯喹1.5g标准疗法各治疗间日疟病人35例,服药后两组病例均获即时治愈。萘酚喹组平均退热和原虫转阴时间分别为(22.7±7.4)h和(46.4±9.7)h;氯喹组平均退热和原虫转阴时间分别为(19.1±8.3)h和(41.6±8.2)h。随访6wk,萘酚喹组的治愈率为100%,氯喹组为74.3%。结果表明,萘酚喹治疗间日疟的远期效果明显优于氯喹(P<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萘酚喹 间日疟 疟疾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蒿甲醚注射液联合复方磷酸萘酚喹片治疗恶性疟疾疗效观察 被引量:3
18
作者 杜坤庭 葛勤利 +2 位作者 杨伟捷 万顺梅 罗菲 《中国医药指南》 2010年第16期106-107,共2页
目的观察蒿甲醚联合复方磷酸萘酚喹片治疗恶性疟疾的临床效果。方法将90名患者随机分成3组,每组30例。A组采用蒿甲醚注射液治疗、B组采用复方磷酸萘酚喹片治疗、C组采用A组和B组联合用药的方式。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蒿甲醚联合复方磷... 目的观察蒿甲醚联合复方磷酸萘酚喹片治疗恶性疟疾的临床效果。方法将90名患者随机分成3组,每组30例。A组采用蒿甲醚注射液治疗、B组采用复方磷酸萘酚喹片治疗、C组采用A组和B组联合用药的方式。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蒿甲醚联合复方磷酸萘酚喹片组平均退热时间、外周血疟原虫转阴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复燃率和复燃天数均小于A、B组相应的观察指标(P<0.05),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蒿甲醚联合复方磷酸萘酚喹片组的总有效率也高于其他两组的有效率(P<0.05),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蒿甲醚注射液联合复方磷酸萘酚喹片治疗恶性疟临床效果明显,复燃率低,建议临床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蒿甲醚 复方磷酸萘酚喹 恶性疟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蒿琥酯与萘酚喹不同联用方案治疗抗药性恶性疟的效果 被引量:2
19
作者 李兴亮 杨恒林 +2 位作者 杨品芳 李春富 李丽 《中国寄生虫病防治杂志》 CSCD 2003年第4期208-209,共2页
目的 研究青蒿琥酯、萘酚喹不同联用方案治疗抗药性恶性疟的效果。方法 分别用青蒿琥酯200mg、萘酚喹400mg2d分服(A组)和青蒿琥酯300mg、萘酚喹600mg3d分服(B组)治疗恶性疟现症患者。结果 A组、B组各治疗48例和57例,平均退热时间分别为(... 目的 研究青蒿琥酯、萘酚喹不同联用方案治疗抗药性恶性疟的效果。方法 分别用青蒿琥酯200mg、萘酚喹400mg2d分服(A组)和青蒿琥酯300mg、萘酚喹600mg3d分服(B组)治疗恶性疟现症患者。结果 A组、B组各治疗48例和57例,平均退热时间分别为(24.8±5.3)h和(27.4±6.7)h,平均原虫无性体转阴时间分别为(31.4±9.9)h和(33.6±10.9)h,观察28d的治愈率分别为93.7%和94.4%,两组疗效无明显差别(x^2=0.0177,P>0.001)。结论 青蒿琥酯与磷酸萘酚喹联用是治疗抗药性恶性疟的有效组方。从延缓恶性疟原虫抗性角度等综合考虑,采用青蒿琥酯300mg、萘酚喹600mg3d分服方案治疗恶性疟患者较为适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蒿琥酯 萘酚喹 联合治疗 抗药性恶性疟 体外药物敏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酸萘酚喹治疗恶性疟的疗效初步观察 被引量:1
20
作者 单成启 刘光裕 焦岫卿 《寄生虫与医学昆虫学报》 CAS 2003年第4期198-201,共4页
目的 :观察磷酸萘酚喹与氯喹治疗恶性疟的临床疗效。方法 :以显微镜血检单纯恶性疟原虫阳性患者为观察对象 ,药物为磷酸萘酚喹 ,成人总量 10 0 0mg ,首次 6 0 0mg ,2 4h服 4 0 0mg ,服药后按时测量体温和血检原虫 ,随访 2 8天 ,观察治... 目的 :观察磷酸萘酚喹与氯喹治疗恶性疟的临床疗效。方法 :以显微镜血检单纯恶性疟原虫阳性患者为观察对象 ,药物为磷酸萘酚喹 ,成人总量 10 0 0mg ,首次 6 0 0mg ,2 4h服 4 0 0mg ,服药后按时测量体温和血检原虫 ,随访 2 8天 ,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磷酸萘酚喹治疗 4 0例 ,平均退热时间为 (35 9± 16 7)h ,原虫转阴时间为 (6 1 7± 18 1)h ,治愈率为 10 0 %。药后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磷酸萘酚喹治疗恶性疟疾具有良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萘酚喹 磷酸氯 恶性疟 治疗 疟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