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基于清洁化复式萎凋技术的白茶生产优化研究
被引量:1
- 1
-
-
作者
蔡晨啸
鄢碧华
-
机构
福鼎藏山院茶业有限公司
-
出处
《福建茶叶》
2024年第10期30-32,共3页
-
文摘
白茶是中国传统六大茶类之一,起源于福建省,其制备过程中的萎凋环节是茶叶制造中非常关键的步骤,但由于传统方法容易不规范,导致茶叶质量稳定性不足。另外,传统方法的防尘保湿效果差,环境温湿度难以控制,茶叶发酵过程控制难度大,茶叶品质稳定性低,而且茶叶存储和运输易受湿度和温度影响。清洁化复式萎凋技术则可以有效地改善这些问题,通过引入净化设备和精确控制仪器,能够大幅提高萎凋环境的卫生洁净并精确控制温湿度。同时,采用密封设备可以提高防尘保湿效果,自动化控制和优化设计则可以提高生产效率,进而能够更好地提高白茶的制备质量和市场竞争力。
-
关键词
清洁化复式萎凋技术
白茶生产优化
技术研究
-
分类号
TS272
[农业科学—茶叶生产加工]
-
-
题名夏秋鲜叶加工红茶的萎凋技术研究
被引量:10
- 2
-
-
作者
虞昕磊
姚燕妮
朱雯
朱琳琳
黄友谊
-
机构
华中农业大学园艺林学学院/园艺植物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出处
《湖北农业科学》
2015年第2期424-427,共4页
-
基金
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3BAD20B06)
-
文摘
为提高夏秋红茶的品质,对利用夏秋鲜叶加工红茶的萎凋工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结合感官品质和理化品质,得出夏秋鲜叶制红茶的最佳萎凋时间为4-16 h,最佳萎凋方式是日光萎凋,并辅以中度做青,有利于夏秋红茶品质的提高。
-
关键词
夏秋红茶
萎凋技术
感官品质
理化品质
-
Keywords
summer and autumn black tea
withering technology
sensory quality
physical and chemical quality
-
分类号
TS242.4
[轻工技术与工程—制糖工程]
-
-
题名摊放(萎凋)技术对茶鲜叶游离氨基酸影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 3
-
-
作者
廖珺
-
机构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
出处
《氨基酸和生物资源》
CAS
2016年第4期15-19,共5页
-
基金
安徽省2015年科技攻关项目(1501031100)
黄山市2015年科技攻关项目(2015KN-05)
-
文摘
鲜叶原料是制茶品质的基础,而其游离氨基酸是构成茶叶品质的重要成分,是茶叶鲜爽味和香气的主要组分。合理利用茶叶初制加工过程的鲜叶摊放(萎凋)工序可提高游离氨基酸含量,且不同的摊放(萎凋)环境将直接影响到后续的制茶工序及成茶的品质。本文从茶鲜叶摊放(萎凋)过程中的环境温度、光照、气压、含水量等内外因子对茶叶游离氨基酸含量影响作一综述和展望,以期为不同茶类初制鲜叶摊放(萎凋)工艺优化,提高成品茶游离氨基酸含量探索新的技术组合提供参考。
-
关键词
茶鲜叶
摊放(萎凋)技术
游离氨基酸
-
Keywords
fresh tea leaves
spreading or withering technology
free amino acid
-
分类号
TS201.2
[轻工技术与工程—食品科学]
-
-
题名浅谈白茶热风萎凋的技术
被引量:12
- 4
-
-
作者
陈和建
-
机构
福建茶叶进出口公司
-
出处
《福建茶叶》
1999年第4期13-13,共1页
-
-
关键词
白茶
制作方法
热风萎凋技术
-
分类号
TS272.4
[农业科学—茶叶生产加工]
-
-
题名茶花制茶工艺技术研究报告
被引量:20
- 5
-
-
作者
凌彩金
庞式
-
机构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
出处
《广东茶业》
2003年第1期12-15,32,共5页
-
文摘
茶树的鲜花或干花都含有与茶叶相类似的主要生化成份,已有研究证明茶花含氨基酸、维生素、黄酮类等营养物质较高.用茶花加工成茶花茶已在市场有销售,令消费者青睐,尤其是得到女士们的钟爱,同时提高了茶园的综合经济效益.但目前上市的茶花茶绝大多数是自然晒干的,色、香、味、形较差.如何加工出形质兼优、口感较好的茶花茶未见有研究报导.因此,为更好地开发茶花制作花茶这一丰富资源,开展茶花制茶工艺技术研究,经多年对茶花制茶工艺技术反复试验,找出最佳的加工方法和工艺技术参数,采取蒸汽蒸花制作的花茶不但色泽鲜艳明亮,香气幽雅高长,而且滋味清醇.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
关键词
茶花
制茶工艺
茶树
品种
品质
萎凋技术
加工方法
蒸汽
蒸花
烘干温度
-
分类号
TS272
[农业科学—茶叶生产加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