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73篇文章
< 1 2 10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光谱法研究苯烯莫德与血清白蛋白的作用机制
1
作者 孙燕 严丽俊 +2 位作者 张洁雪 王如意 刘浩 《中国医药导报》 2025年第1期18-25,37,共9页
目的探讨苯烯莫德分别与牛血清白蛋白(BSA)和人血清白蛋白(HSA)之间的相互作用并揭示其构象变化。方法运用荧光光谱、紫外光谱、同步荧光和三维荧光等,在分子水平上系统分析苯烯莫德与血清白蛋白(SA)的相互作用机制。利用Stern-Volmer... 目的探讨苯烯莫德分别与牛血清白蛋白(BSA)和人血清白蛋白(HSA)之间的相互作用并揭示其构象变化。方法运用荧光光谱、紫外光谱、同步荧光和三维荧光等,在分子水平上系统分析苯烯莫德与血清白蛋白(SA)的相互作用机制。利用Stern-Volmer方程式和Van’t Hoff方程式计算出苯烯莫德分别与BSA和HSA在298、303、310 K下的速率常数(Ksv)、猝灭速率常数(Kq)、结合位点数(n)、焓变(ΔH)、熵值(ΔS)和吉布斯自由能(ΔG)。结果随着苯烯莫德浓度的递增,BSA和HSA的紫外吸收光谱和荧光发射光谱均发生了变化,这两种SA的荧光强度明显降低,最大发射波长发生了峰位移,Ksv和Ka随温度升高而降低,n为1.0~1.5,ΔH、ΔS和ΔG均<0。同步荧光和三维荧乐的结果表明,BSA和HSA色氨酸(Trp)和酪氨酸(Tyr)残基与苯烯莫德生成了复合物,且苯烯莫德主要影响BSA和HSA中Trp残基的微环境,对Tyr残基的微环境影响较弱。此外,苯烯莫德与HSA的作用力明显强于BSA。结论苯烯莫德能够与SA生成复合物,导致SA的内源性荧光静态猝灭,苯烯莫德与SA主要以氢键和范德华力为作用力,反应为自发反应。苯烯莫德使用初始剂量应较大,与其他高结合率药物合用时,应考虑血药浓度增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谱法 牛血清白蛋白 人血清白蛋白 苯烯莫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测定儿童化妆品中本维莫德等4种组分
2
作者 丁佳佳 吕琼芳 +2 位作者 梁郁迎 黄少宏 曾志坚 《化学分析计量》 2025年第2期84-88,98,共6页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儿童化妆品中本维莫德、他克莫司、吡美莫司以及噻吗洛尔4种组分。样品采用甲醇超声提取,以5 mmol/L乙酸铵溶液和甲醇为流动相,经C_(18)(100 mm×2.1 mm,1.7μm)色谱柱梯度洗脱分离,采用电喷雾离子...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儿童化妆品中本维莫德、他克莫司、吡美莫司以及噻吗洛尔4种组分。样品采用甲醇超声提取,以5 mmol/L乙酸铵溶液和甲醇为流动相,经C_(18)(100 mm×2.1 mm,1.7μm)色谱柱梯度洗脱分离,采用电喷雾离子源(ESI),在正、负离子多反应监测(MRM)模式下测定。4种组分在各自的质量浓度范围内与对应的色谱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均不小于0.997;方法检出限为0.001~0.01 mg/kg,定量限为0.002~0.025mg/kg,在润肤霜、润肤乳、爽身露3种基质中加标平均回收率为90.1%~114.9%,测试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为0.7%~6.9%(n=6)。该方法特异性强、灵敏度高、操作简便,能够用于化妆品中上述4种组分的定性定量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化妆品 本维莫德 他克莫司 吡美莫司 噻吗洛尔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来氟米特和艾拉莫德分别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arthritis,RA)的有效性研究
3
作者 荆梅华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5年第2期074-077,共4页
研究类风湿关节炎(RA)中,来氟米特联合甲氨蝶呤、艾拉莫德联合甲氨蝶呤分别治疗的有效性。方法 筛选100例调研对象,均为RA患者,依据不同治疗方案分为50例参照组(执行来氟米特联合甲氨蝶呤治疗方案)和50例研究组(执行艾拉莫德联合甲氨蝶... 研究类风湿关节炎(RA)中,来氟米特联合甲氨蝶呤、艾拉莫德联合甲氨蝶呤分别治疗的有效性。方法 筛选100例调研对象,均为RA患者,依据不同治疗方案分为50例参照组(执行来氟米特联合甲氨蝶呤治疗方案)和50例研究组(执行艾拉莫德联合甲氨蝶呤治疗方案),比较治疗效果,研究起止时间2022年01月-2023年12月。结果 与参照组相比较,研究组治疗后骨代谢指标改善情况明显较好,治疗后炎症因子指标水平、免疫指标水平显著更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仅12.00%,组间存在差异显著(P<0.05)。结论 临床RA患者疾病治疗中,在甲氨蝶呤药物应用基础上,联合应用来氟米特或艾拉莫德均可以获得较好效果,但其中艾拉莫德+甲氨蝶呤治疗方案,对促进患者机体免疫功能改善、骨代谢改善效果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RA) 来氟米特 艾拉莫德 甲氨蝶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芬戈莫德联合倍他司汀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及血清相关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
4
作者 刘平 陈德鹏 +1 位作者 吕彤 陈东阳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5年第1期67-70,共4页
目的:观察芬戈莫德联合倍他司汀治疗缺血性脑卒中(Ischemic stroke,IS)患者的疗效及其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0月至2023年10月本院90例IS患者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口服倍他司汀(10 mg·次^(-1),2次·d^(-1)),... 目的:观察芬戈莫德联合倍他司汀治疗缺血性脑卒中(Ischemic stroke,IS)患者的疗效及其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0月至2023年10月本院90例IS患者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口服倍他司汀(10 mg·次^(-1),2次·d^(-1)),观察组口服芬戈莫德(0.5 mg·次^(-1),2次·d^(-1))+倍他司汀,连续治疗2 m。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治疗2 m后采用全自动血流变仪检测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血小板黏附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法检测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白细胞介素-2(Interleukin-2,IL-2)、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alpha,TNF-α)水平;并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内皮素-1(Endothelin-1,ET-1)、血栓素B2(Thromboxane B2,TXB2)水平;采用ELISA法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水平。同时,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后血浆黏度y、红细胞压积、血小板黏附率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后血清IL-1β、IL-2、TNF-α水平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后血清ET-1、TXB2水平降低,VEGF水平升高(P<0.05);两组治疗期间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芬戈莫德联合倍他司汀治疗IS的疗效确切,可改善血流动力学,抑制炎性反应,减轻血管内皮损伤,且具有一定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 芬戈莫德 倍他司汀 疗效 血流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艾拉莫德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评估
5
作者 武冬梅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25年第5期98-100,共3页
目的探究艾拉莫德(IGU)与甲氨蝶呤(MTX)联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的临床疗效,以期为患者提供更加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赤峰松山医院收治的100例RA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0例,镇痛、补钙等常... 目的探究艾拉莫德(IGU)与甲氨蝶呤(MTX)联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的临床疗效,以期为患者提供更加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赤峰松山医院收治的100例RA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0例,镇痛、补钙等常规治疗+MTX治疗)和研究组(50例,常规治疗+IGU+MTX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6个月。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骨代谢水平、红细胞沉降率(ESR)、类风湿因子(RF)、C-反应蛋白(CRP)及白细胞介素-1β(IL-1β)水平,以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治疗前比,治疗后两组患者指骨部位骨密度、Ⅰ型前胶原羧基端前肽(PⅠCP)、骨钙素(BGP)水平均升高,研究组均高于对照组;与治疗前比,治疗后两组患者ESR及血清CRP、IL-1β、RF水平均降低,研究组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期间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GU联合MTX治疗RA的临床效果显著,能够更有效地改善患者的骨代谢水平并降低炎症因子水平,且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拉莫德 甲氨蝶呤 类风湿关节炎 临床效果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氨蝶呤联合艾拉莫德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有效性及对血清学指标水平的影响
6
作者 王小凤 《当代医药论丛》 2025年第1期91-93,共3页
目的:观察甲氨蝶呤结合艾拉莫德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的有效性及对血清学指标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80例于2021年9月至2023年10月在兖矿新里程总医院接受治疗的RA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均40例。对照组单用甲氨蝶呤治疗,观察... 目的:观察甲氨蝶呤结合艾拉莫德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的有效性及对血清学指标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80例于2021年9月至2023年10月在兖矿新里程总医院接受治疗的RA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均40例。对照组单用甲氨蝶呤治疗,观察组使用甲氨蝶呤联合艾拉莫德治疗,两组均持续用药24周。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血清学指标水平、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比对照组高(P<0.05)。治疗前,两组血清学指标水平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C反应蛋白(CRP)、类风湿因子(RF)、红细胞沉降率(ESR)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免疫球蛋白A(IgA)A、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M(IgM)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氨蝶呤联合艾拉莫德治疗RA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显著缓解临床症状,下调CRP、RF、ESR水平,调节免疫功能,且不会增加药物不良反应,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甲氨蝶呤 艾拉莫德 临床疗效 血清学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艾拉莫德与羟氯喹联合用于干燥综合征治疗的效果
7
作者 许敏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5年第2期161-164,共4页
探究在干燥综合征的临床中,选用艾拉莫德联合羟氯喹疗法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2023年3月15日确定为本次研究的起始时间,将2024年3月14日确定为截止时间。将此时段内,在我院接受诊治的干燥综合征患者94例确定为样本病例,并以用药方案的不... 探究在干燥综合征的临床中,选用艾拉莫德联合羟氯喹疗法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2023年3月15日确定为本次研究的起始时间,将2024年3月14日确定为截止时间。将此时段内,在我院接受诊治的干燥综合征患者94例确定为样本病例,并以用药方案的不同对其展开组别划分,其中47例患者选择在使用甲泼尼龙的同时应用羟氯喹,确定为参照组,另外47例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艾拉莫德展开治疗,确定为研究组。记录两种方案的实施效果,并通过比对各相关指标数据变化,分析不同方案的临床价值。结果 相比于参照组,研究组的疗效更佳,(p<0.05)。结论 艾拉莫德联合羟氯喹在干燥综合征的临床中具有良好的应用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拉莫德 羟氯喹 干燥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肾健脾育阴汤联合艾拉莫德治疗干燥综合征的临床疗效
8
作者 姚专 刘新文 +2 位作者 张妍 宋攀 周俭 《吉林医学》 2025年第2期446-449,共4页
目的:探讨补肾健脾育阴汤联合艾拉莫德治疗干燥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2年6月~2023年12月湖南省直中医医院风湿免疫科门诊或住院7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5例。观察并比较治疗前、治疗12周后... 目的:探讨补肾健脾育阴汤联合艾拉莫德治疗干燥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2年6月~2023年12月湖南省直中医医院风湿免疫科门诊或住院7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5例。观察并比较治疗前、治疗12周后两组临床症状及积分、症状改善情况[Schirmer试验(波液分泌试验)、唾液流率、红细胞沉降率(ESR)、免疫球蛋白G(IgG)]、病情活动评估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12周后,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症状总积分低于对照组患者;Schirmer试验及唾液流率改善优于对照组;欧洲风湿病防治委员会干燥综合征患者报告指数(ESSPRI)评分、欧洲风湿病防治委员会干燥综合征疾病活动指数(ESSDAI)评分、ESR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IgG表达情况和不良反应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肾健脾育阴汤联合艾拉莫德治疗气阴亏虚证型干燥综合征的疗效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燥综合征 补肾健脾育阴 艾拉莫德 气阴亏虚 补肾健脾 高球蛋白血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酸羟氯喹与艾拉莫德治疗干燥综合征的效果及安全性比较 被引量:1
9
作者 刘玲 汤艳华 刘炬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4年第9期45-48,共4页
目的比较硫酸羟氯喹与艾拉莫德治疗干燥综合征(SS)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9年4月至2021年5月就诊于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的90例S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A组(n=45)和B组(n=45)。A组予硫酸羟氯喹治疗,... 目的比较硫酸羟氯喹与艾拉莫德治疗干燥综合征(SS)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9年4月至2021年5月就诊于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的90例S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A组(n=45)和B组(n=45)。A组予硫酸羟氯喹治疗,B组予艾拉莫德治疗,均连续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类风湿因子(RF)、红细胞沉降率(ESR)、免疫球蛋白G(IgG)、血小板计数(PLT)、炎症指标[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及不良反应。结果B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治疗后的RF、ESR、IgG水平低于A组,PLT水平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治疗后的IL-6、TNF-α、ICAM-1水平均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羟氯喹,艾拉莫德治疗SS效果更好,可降低IgG、RF水平,抑制B细胞活性,提高PLT水平,减轻炎症反应,且安全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燥综合征 羟氯喹 艾拉莫德 类风湿因子 红细胞沉降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本维莫德治疗掌跖脓疱病:一项天津地区多中心临床研究
10
作者 张帅 王光平 +9 位作者 王红梅 李燕 曾三武 闫慧敏 齐放 宋静娜 王斯尧 张池金 张秉新 纪黎明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04-207,共4页
目的:评价本维莫德在临床研究中治疗掌跖脓疱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择2021年3月一10月于天津地区多中心应用本维莫德治疗的掌跖脓疱病患者,进行为期8周的治疗及停药后4周的随访,评价患者用药前、后掌跖脓疱病面积和严重程度指数(P... 目的:评价本维莫德在临床研究中治疗掌跖脓疱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择2021年3月一10月于天津地区多中心应用本维莫德治疗的掌跖脓疱病患者,进行为期8周的治疗及停药后4周的随访,评价患者用药前、后掌跖脓疱病面积和严重程度指数(PPPASI)评分和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DLQI)评分,并观察不良反应。结果:治疗8周后,所有患者PPPASI评分与DLQI评分较基线均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后,所有患者中痊愈4例、显效4例、有效8例、无效5例,有效率为38.1%。疗程中患者不良反应少且轻微,1例患者出现皮肤肥厚、干燥、脱屑。随访4周,痊愈、显效及有效患者皮损均未复发。结论:本维莫德有望成为治疗掌跖脓疱病的一种有效选择,且不良反应轻微,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维莫德 掌跖脓疱病 银屑病 有效性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本维莫德乳膏联合阿维A胶囊治疗轻中度斑块型银屑病患者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淑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4年第9期164-166,共3页
目的 观察本维莫德乳膏联合阿维A胶囊治疗轻中度斑块型银屑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2年6月—2023年5月就诊于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思明院区的轻中度斑块型银屑病患者86例,按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单一用药组与联合用药组,各43... 目的 观察本维莫德乳膏联合阿维A胶囊治疗轻中度斑块型银屑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2年6月—2023年5月就诊于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思明院区的轻中度斑块型银屑病患者86例,按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单一用药组与联合用药组,各43例。单一用药组给予阿维A胶囊,联合用药组在单一用药组基础上给予本维莫德乳膏,2组均用药8周。比较2组临床疗效,用药前与用药8周后血清炎性指标[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临床症状评分、Kolcaba舒适状况量表(GCQ)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世界卫生组织编制的生存质量量表(WHO QOL-BREF)评分。结果 联合用药组总有效率高于单一用药组(97.67%vs. 81.40%,χ^(2)=4.468,P=0.035)。用药8周后,2组血清CRP、PCT水平及红斑、鳞屑、瘙痒评分低于用药前,且联合用药组低于单一用药组(P<0.01);2组GCQ评分及生理、心理、环境、社会关系评分高于用药前,SAS、SDS、PSQI评分低于用药前,且联合用药组变化幅度大于单一用药组(P<0.01)。结论 本维莫德乳膏联合阿维A胶囊治疗轻中度斑块型银屑病可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减轻皮肤炎性反应,从而减轻疾病给患者身心造成的不适感,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块型银屑病 轻中度 本维莫德乳膏 阿维A胶囊 炎性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美国FDA不良事件报告系统数据库的西尼莫德风险信号挖掘
12
作者 李晓丹 刘琛 白向荣 《中国医刊》 CAS 2024年第7期772-775,共4页
目的利用美国FDA不良事件报告系统(FAERS)数据库对西尼莫德的风险信号进行挖掘,为保障临床用药安全提供参考。方法提取2019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FAERS数据库中收录的西尼莫德的药物不良事件(ADE)报告,采用《国际医学用语词典》(23.1... 目的利用美国FDA不良事件报告系统(FAERS)数据库对西尼莫德的风险信号进行挖掘,为保障临床用药安全提供参考。方法提取2019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FAERS数据库中收录的西尼莫德的药物不良事件(ADE)报告,采用《国际医学用语词典》(23.1版)中标准化不良事件术语集的首选术语(PT)和系统器官分类(SOC)对西尼莫德的ADE报告进行分类和标准化处理。采用报告比值比(ROR)法和比例报告比值(PRR)法对西尼莫德的ADE报告进行风险信号挖掘。结果2019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FAERS数据库共收到西尼莫德的ADE报告6435例,其中男1426例(22.16%),女4603例(71.53%),性别信息缺失者406例(6.31%)。根据ADE阳性信号判定标准共筛选风险信号243个,其中报告数排序居前5位的PT分别为疲劳、头痛、头晕、步态障碍、淋巴细胞计数降低,涉及的SOC包括全身性疾病及给药部位各种反应、各类神经系统疾病、各类检查。信号强度排序居前5位的PT分别为肺肿瘤、血脂异常、脑脊液寡克隆区带阳性、淋巴细胞计数降低、淋巴细胞计数升高,涉及的SOC包括良性、恶性及性质不明的肿瘤以及各类检查,其中血脂异常、腰椎神经根病、下肢轻瘫是未被药品说明书收录的风险信号。结论临床在使用西尼莫德时,除了关注药品说明书中已有的常见不良反应外,还应警惕说明书上未提及的不良反应,保证患者的用药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尼莫德 药品不良事件 风险信号挖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干扰素α-2b凝胶联合匹多莫德治疗宫颈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的临床研究
13
作者 迟亚松 岳瑞芹 +2 位作者 吕艳茹 李海燕 廖伟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23期74-79,共6页
目的评估重组人干扰素α-2b凝胶联合匹多莫德治疗宫颈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CIN1)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4年1月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88例LSIL/CIN1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PID组,各44例。对照组给予重... 目的评估重组人干扰素α-2b凝胶联合匹多莫德治疗宫颈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CIN1)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4年1月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88例LSIL/CIN1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PID组,各44例。对照组给予重组人干扰素α-2b凝胶治疗,PID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匹多莫德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的阴道微生态情况、免疫功能、灌洗液炎症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PID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PID组的阴道微生态恢复率高于对照组(P<0.05),PID组阴道分泌物pH值、Nugent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PID组治疗前后CD4^(+)、CD8^(+)、Treg、Th17的差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PID组治疗前后IFN-γ、IL-10和TNF-α的差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组人干扰素α-2b凝胶联合匹多莫德治疗LSIL/CIN1患者,能有效改善患者免疫水平,减少炎症反应,且安全性好,适合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 重组人干扰素Α-2B 匹多莫德 炎症标志物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芍总苷胶囊联合艾拉莫德片对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疗效
14
作者 吴霞 张开 +2 位作者 李冰 刘子嘉 陈聪聪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3659-3663,共5页
目的考察白芍总苷胶囊联合艾拉莫德片对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艾拉莫德片,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白芍总苷胶囊,疗程3个月。检测临床疗效、中医证候评分、ESSDAI、... 目的考察白芍总苷胶囊联合艾拉莫德片对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艾拉莫德片,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白芍总苷胶囊,疗程3个月。检测临床疗效、中医证候评分、ESSDAI、ESSPRI、外分泌腺功能指标(泪腺分泌量、自然唾液流率)、IgG、CD4^(+)、CD8^(+)、Th17/Treg、IL-17、TNF-α、不良反应发生率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中医证候评分、ESSDAI、ESSPRI、IgG、CD8^(+)、Th17/Treg、IL-17、TNF-α降低(P<0.05),外分泌腺功能指标、CD4^(+)升高(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白芍总苷胶囊联合艾拉莫德片可安全有效地调节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患者T淋巴细胞水平和Th17/Treg平衡,降低IgG水平,改善免疫功能和临床症状,抑制机体炎症,提高外分泌腺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芍总苷胶囊 艾拉莫德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艾拉莫德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合并骨质疏松患者临床疗效及对血清免疫调节性细胞因子的影响
15
作者 王贯虹 霍月红 +2 位作者 苑晓娟 赵颖 郭燕羽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4年第23期2513-2517,共5页
目的探究艾拉莫德与甲氨蝶呤联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合并骨质疏松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对其血清免疫调节性细胞因子水平变化进行探究。方法前瞻性选取2022年2月至2023年2月山西省大同市第五人民医院收治的112例RA合并骨质疏松患者,将患者... 目的探究艾拉莫德与甲氨蝶呤联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合并骨质疏松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对其血清免疫调节性细胞因子水平变化进行探究。方法前瞻性选取2022年2月至2023年2月山西省大同市第五人民医院收治的112例RA合并骨质疏松患者,将患者按1∶1随机分为试验组(n=56)和对照组(n=56)。对照组接受甲氨蝶呤治疗,试验组接受艾拉莫德联合甲氨蝶呤方案治疗。记录比较患者治疗12周的疗效情况,并记录比较治疗前和治疗2、4、8、12周后时间点患者的28个关节肿胀、疼痛数量及28个关节的疾病活动度(DAS28)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情况,检测对比患者治疗前、治疗12周后红细胞沉降率、类风湿因子及免疫调节性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IL)-1β、IL-6、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结果治疗12周后,试验组临床有效率为94.64%,高于对照组(78.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8、12周后,两组28个关节肿胀数、疼痛数量、DAS28评分及VA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试验组28个关节肿胀数、疼痛数量、DAS28评分及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周后,两组的红细胞沉降率、类风湿因子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试验组红细胞沉降率、类风湿因子分别为(20.44±5.16)mm/h、(38.46±11.02)IU/mL,均低于对照组[(28.77±6.45)mm/h、(50.26±15.23)IU/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周后,两组IL-1β、IL-6、IL-8及TNF-α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试验组IL-1β、IL-6、IL-8及TNF-α水平分别为(6.33±0.98)、(1.79±0.45)、(0.77±0.15)、(4.22±0.36)pg/mL,均低于对照组[(10.22±1.16)、(3.11±0.78)、(0.98±0.23)、(6.78±0.39)p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拉莫德联合甲氨蝶呤用于RA合并骨质疏松患者的治疗在减少关节肿胀、疼痛数量和改善DAS28评分方面表现出显著效果,能显著降低VAS评分、红细胞沉降率和类风湿因子水平,调节免疫调节性细胞因子水平,且未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是治疗此类患者的有效组合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拉莫德 甲氨蝶呤 类风湿关节炎 骨质疏松 临床症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艾拉莫德联合双醋瑞因对难治性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疗效及对TH17/Treg细胞因子的影响
16
作者 张雪珍 庄培英 +1 位作者 曾艳芳 胡杰峰 《河北医学》 CAS 2024年第10期1751-1757,共7页
目的:研究难治性类风湿关节炎(RRA)治疗中双醋瑞因与艾拉莫德联合疗效及对患者辅助性T细胞17(TH17)/调节性T淋巴细胞(Treg)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入院的80例RRA患者,根据不同治法分为单一组(单用艾拉莫德,40例)... 目的:研究难治性类风湿关节炎(RRA)治疗中双醋瑞因与艾拉莫德联合疗效及对患者辅助性T细胞17(TH17)/调节性T淋巴细胞(Treg)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入院的80例RRA患者,根据不同治法分为单一组(单用艾拉莫德,40例)与联合组(联用艾拉莫德、双醋瑞因,40例);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清学指标[白细胞介素-17(IL-17)、TH17、Treg、TH17/Treg]、血清炎症因子[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1(IL-1)]、免疫学指标[免疫球蛋白M(IgM)、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G(IgG)]、实验室指标[人内皮抑素(ES)、类风湿因子(RF)、红细胞沉积率(ESR)]、临床症状改善状况(关节肿胀数量、晨僵时间、关节疼痛(VAS)评分)与治疗后总有效率、不良反应(白细胞减少、恶心呕吐、瘙痒、皮疹)发生率。结果:与单一组比较,联合组治疗后IL-17、TH17、TH17/Treg、CRP、TNF-α、IL-1β、IL-1、IgM、IgA、IgG、RF、ESR与关节肿胀数量、VAS评分更低,Treg、ES更高,晨僵时间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治疗后总有效率(97.50%)高于单一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白细胞减少、恶心呕吐、瘙痒、皮疹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RA治疗中双醋瑞因与艾拉莫德联合疗效显著,有益于进一步改善患者炎症因子、免疫学指标及实验室指标与减轻症状,还可纠正TH17/Treg失衡,且不良反应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难治性类风湿关节炎 双醋瑞因 艾拉莫德 调节性T淋巴细胞 辅助性T细胞1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宣痹汤加味联合艾拉莫德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湿热痹阻证临床观察
17
作者 林宇飞 《黑龙江医药》 CAS 2024年第1期155-157,共3页
目的:探讨宣痹汤加味联合艾拉莫德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湿热痹阻证临床观察。方法:选择本院2020年1月—2022年12月收治的78例湿热痹阻证类风湿关节炎(湿热痹阻)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艾拉莫德治疗,观察组给予在... 目的:探讨宣痹汤加味联合艾拉莫德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湿热痹阻证临床观察。方法:选择本院2020年1月—2022年12月收治的78例湿热痹阻证类风湿关节炎(湿热痹阻)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艾拉莫德治疗,观察组给予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宣痹汤加味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更高(x^(2)=6.155,P=0.013);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不大(x^(2)=2.227,P=0.135);治疗后,观察组血液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临床症状和DAS28评分指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宣痹汤加味联合艾拉莫德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湿热痹阻证临床效果良好,值得推广和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宣痹汤加味 艾拉莫德 类风湿关节炎 湿热痹阻证 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艾拉莫德片联合注射用氯诺昔康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效果
18
作者 孙敏 李开言 《临床医学工程》 2024年第4期423-424,共2页
目的探讨艾拉莫德联合氯诺昔康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100例RA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艾拉莫德片治疗,观察组采用艾拉莫德片联合注射用氯诺昔康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实验室指标及免疫功能。结果治疗后,... 目的探讨艾拉莫德联合氯诺昔康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100例RA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艾拉莫德片治疗,观察组采用艾拉莫德片联合注射用氯诺昔康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实验室指标及免疫功能。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ESR、CRP、PLT、IgG、IgA、IgM、CD3^(+)、CD4^(+)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艾拉莫德联合注射用氯诺昔康治疗RA可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恢复机体免疫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拉莫德 注射用氯诺昔康 类风湿性关节炎 免疫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匹多莫德颗粒联合保妇康栓治疗宫颈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
19
作者 周海红 《江西医药》 2024年第12期1165-1169,共5页
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究匹多莫德颗粒与保妇康栓联合使用对宫颈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并评估该联合疗法的安全性。方法 本研究为回顾性临床研究,选取了2021年6月至2023年6月期间的宫颈HPV感染患者205例,分为两组。联合... 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究匹多莫德颗粒与保妇康栓联合使用对宫颈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并评估该联合疗法的安全性。方法 本研究为回顾性临床研究,选取了2021年6月至2023年6月期间的宫颈HPV感染患者205例,分为两组。联合治疗组(n=76例)接受匹多莫德颗粒和保妇康栓治疗,单药治疗组(n=129例)仅使用保妇康栓。评估临床疗效、HPV载量、阴道分泌物pH值、炎性因子水平、健康调查简表评分及不良反应。结果 总有效率:联合治疗组为90.79%(69/76),单药治疗组为75.19%(97/129)(P<0.05)。HPV载量和阴道分泌物pH值:联合治疗组在治疗后HPV载量和阴道分泌物pH值的改善均显著优于单药治疗组(P<0.05)。HPV转阴率:联合治疗组为84.21%(64/76),单药治疗组为65.89%(85/129)(P<0.05)。炎性因子水平:联合治疗组治疗后血清中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6水平显著下降,表现出更好的抗炎效果(P<0.05)。健康调查简表评分:联合治疗组治疗后的生活质量评分提升显著高于单药治疗组(P<0.05)。不良反应:联合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26%(4/76),单药治疗组为8.53%(11/129)(P>0.05),显示出联合治疗方案良好的耐受性。结论 匹多莫德颗粒联合保妇康栓治疗宫颈HPV感染的疗效优于单用保妇康栓,能显著提高HPV转阴率,降低HPV载量和阴道分泌物p H值,改善炎性因子水平和生活质量,且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因此,该联合治疗方案为宫颈HPV感染提供了一种新的治疗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匹多莫德颗粒 保妇康栓 联合使用 宫颈人乳头瘤病毒感染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公藤多苷片联合艾拉莫德对老年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血清IL-1β、TNF-α水平和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20
作者 陈婷 孙龙 +1 位作者 黄翔 卢英恺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24年第8期1132-1136,共5页
目的探析雷公藤多苷片与艾拉莫德合用对老年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5月-2023年5月于南京市中医院就诊的106例老年活动期RA患者,以随机数... 目的探析雷公藤多苷片与艾拉莫德合用对老年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5月-2023年5月于南京市中医院就诊的106例老年活动期RA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联合组各53例,分别予艾拉莫德治疗和雷公藤多苷片联合艾拉莫德治疗,均连续治疗3个月。评估2组临床疗效,观察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炎症指标、免疫功能指标变化,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联合组ACR20、ACR50及ACR70的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88.68%(47/53)比49.06%(26/53)、66.04%(35/53)比32.75%(17/53)、24.53%(13/53)比7.55%(4/53),P均<0.05]。治疗后,2组关节肿胀数(SJC)、关节压痛数(TJC)及血清IL-1β、TNF-α、CD3^(+)、CD4^(+)水平均明显降低,而CD8^(+)水平明显升高,且联合组各指标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联合组、对照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分别为15.09%(8/53)和20.75%(11/53),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单一艾拉莫德治疗相比,雷公藤多苷片与艾拉莫德合用治疗老年活动期RA可提升临床疗效,更有效地缓解患者关节肿胀、疼痛症状,降低血清IL-1β、TNF-α水平,改善免疫功能,且不良反应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类风湿关节炎 活动期 雷公藤多苷片 艾拉莫德 免疫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