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神共舞:莎士比亚喜剧对古希腊神话的传承 被引量:9
1
作者 张薇 熊腾芳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40-446,共7页
莎士比亚喜剧汲取了古希腊神话的养分,大量的古希腊神话因子通过故事类型、主题类型、人物类型在剧中显现。莎翁喜剧与古希腊神话一样,是人性与神性的合璧,表达了世俗与神圣并置、狂欢与理性并置的人神观念。
关键词 莎士比亚喜剧 古希腊神话 人性 神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莎士比亚喜剧中女性主体意识与男权解构 被引量:12
2
作者 李韶丽 崔东辉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3期299-302,共4页
针对男性霸权压迫下女性沦为边缘地位的"他者"现状,采用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研究方法,分析了莎士比亚喜剧对女性群体的人文主义关照。研究发现:莎士比亚喜剧对女性群体的重新诠释突破了父权话语机制下对女性的传统定义和歧视... 针对男性霸权压迫下女性沦为边缘地位的"他者"现状,采用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研究方法,分析了莎士比亚喜剧对女性群体的人文主义关照。研究发现:莎士比亚喜剧对女性群体的重新诠释突破了父权话语机制下对女性的传统定义和歧视。其书写的女性跃于文本中心主体位置,她们独立自主,质疑并挑战男权,彰显了鲜明的女性自我主体意识和对平等的两性关系的追求。同时,强大的男性霸权又牢牢桎梏着女性的思想和行为,使女性难以真正走出父权的阴影,体现出莎翁对女性恶劣的生存困境的担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莎士比亚喜剧 女性主体意识 男性霸权 他者 女性主义文学批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经典叙事中的黄梅戏:莎士比亚喜剧《无事生非》 被引量:7
3
作者 李伟民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677-682,共6页
后经典叙事注意到叙述媒介的多样性,在叙事学讨论的范畴内,戏剧也被初步接纳。黄梅戏《无事生非》以特有的唱腔演绎了莎士比亚话剧《无事生非》,采用写意性的表现手法反映了莎士比亚喜剧精神,借助于唱腔和表演展现了其中人物的性格、心... 后经典叙事注意到叙述媒介的多样性,在叙事学讨论的范畴内,戏剧也被初步接纳。黄梅戏《无事生非》以特有的唱腔演绎了莎士比亚话剧《无事生非》,采用写意性的表现手法反映了莎士比亚喜剧精神,借助于唱腔和表演展现了其中人物的性格、心理、行动,将黄梅戏唱腔、表演之美拼贴于其情节之中。这种改编,在后经典叙事的阐释中不同于作为话剧的《无事生非》的美学形态,实现了后经典叙事、元叙事与虚拟、写意基础上的审美叠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经典叙事 黄梅戏 莎士比亚喜剧 Perspective Shakespeare 唱腔 写意性 喜剧精神 美学形态 话剧 表演 表现手法 元叙事 叙事学 多样性 展现 演绎 叙述 虚拟 性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莎士比亚喜剧中女性形象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曹睿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Z期34-35,共2页
莎士比亚早期的作品大多为喜剧,例如《皆大欢喜》《温莎的风流娘们儿》《仲夏夜之梦》《维洛那二绅士》等。在创作这些喜剧时,莎士比亚受到了人文主义思想的影响,有意打破封建思想的桎梏,特别是打破当时社会对女性的传统定义,于是塑造... 莎士比亚早期的作品大多为喜剧,例如《皆大欢喜》《温莎的风流娘们儿》《仲夏夜之梦》《维洛那二绅士》等。在创作这些喜剧时,莎士比亚受到了人文主义思想的影响,有意打破封建思想的桎梏,特别是打破当时社会对女性的传统定义,于是塑造了一批形象鲜明且具有清晰的主体意识的女性,这体现了莎士比亚的女性观。然而莎士比亚喜剧中的女性仍然受到时代的限制,男性霸权依然对其思想和行为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莎士比亚喜剧 婚姻 安东尼奥 才智 夏洛克 鲍西娅 人文主义思想 女性形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莎士比亚喜剧的古希腊神话原型
5
作者 张薇 《外国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B07期5-10,共6页
莎士比亚喜剧汲取了古希腊神话的养分,剧中有大量的古希腊神话原型,通过故事原型、主题原型、人物原型来显现,这些原型的背后蕴含着深意,表达了世俗与神圣并置、狂欢与理性并置的入神观念。
关键词 莎士比亚喜剧 古希腊神话 原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诺斯洛普·弗莱的莎士比亚喜剧批评
6
作者 辛雅敏 《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3期83-88,共6页
加拿大文学批评家诺斯洛普·弗莱不仅构建了原型批评的理论大厦,而且对20世纪莎士比亚喜剧批评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弗莱认为,莎士比亚喜剧是"绿色世界喜剧",它将新喜剧中的主人公的胜利和旧喜剧的仪式化的死而复生结... 加拿大文学批评家诺斯洛普·弗莱不仅构建了原型批评的理论大厦,而且对20世纪莎士比亚喜剧批评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弗莱认为,莎士比亚喜剧是"绿色世界喜剧",它将新喜剧中的主人公的胜利和旧喜剧的仪式化的死而复生结合起来,同时又加入了不同的"喜剧性解决",最终使其成为了一种新的喜剧形式。弗莱认为,文学(尤其是喜剧)并不一定是对生活的模仿或评价,也可以是技巧的重复和程式化的写作,喜剧是高度程式化的艺术形式,人物也是高度风格化的。弗莱强调喜剧的程式化和传统,而这种传统在莎剧中是通过结构和角色来体现的。弗莱提出,必须从喜剧结构出发来研究喜剧人物,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角色功能理论"。总之,弗莱的莎士比亚喜剧批评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他对文学研究理论化的追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诺斯洛普·弗莱 莎士比亚喜剧 绿色世界理论 程式化 身份同一性 角色功能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莎士比亚喜剧的语言特色解读——以《仲夏夜之梦》为例 被引量:5
7
作者 刘蓉华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6年第4期22-23,25,共3页
喜剧之所以受人喜爱,除了动作表情能引人发笑之外,更重要的是其语言的幽默风趣、富有哲理、表达到位等。莎士比亚除了悲剧写得蜚声世界之外,其喜剧也是独领风骚。《仲夏夜之梦》就是其具有代表性的喜剧作品之一。文章将以《仲夏夜之梦... 喜剧之所以受人喜爱,除了动作表情能引人发笑之外,更重要的是其语言的幽默风趣、富有哲理、表达到位等。莎士比亚除了悲剧写得蜚声世界之外,其喜剧也是独领风骚。《仲夏夜之梦》就是其具有代表性的喜剧作品之一。文章将以《仲夏夜之梦》为例,解读莎士比亚的喜剧语言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莎士比亚喜剧 语言特色 《仲夏夜之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仲夏夜之梦》看莎士比亚喜剧语言特征 被引量:1
8
作者 苏姗姗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Z期35-36,共2页
《仲夏夜之梦》作为莎士比亚喜剧作品之一,无论语言还是人物都独具特色。这部喜剧主要讲述了一个有情人终成眷属的爱情故事。在兼具浪漫与自然气息的环境中,莎士比亚编排了一部幽默而不失品味、怪而不俗的浪漫狂欢剧。莎士比亚用诙谐的... 《仲夏夜之梦》作为莎士比亚喜剧作品之一,无论语言还是人物都独具特色。这部喜剧主要讲述了一个有情人终成眷属的爱情故事。在兼具浪漫与自然气息的环境中,莎士比亚编排了一部幽默而不失品味、怪而不俗的浪漫狂欢剧。莎士比亚用诙谐的语言、精心的策划,将相互喜欢的人安排在了一起,故事的结尾是可喜的。然而在通往这一幸福结局的过程中,主人公的生活与遭遇极其坎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莎士比亚喜剧 《仲夏夜之梦》 狄米特 广场语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喜剧——试论莎士比亚喜剧与莫里哀喜剧的根本差异
9
作者 陈国强 《中文自学指导》 2007年第3期39-42,共4页
莎士比亚喜剧与莫里哀喜剧的本质差异在于喜剧基本矛盾的性质及其解决方式上,前者基本矛盾的性质是内在性的,并采用内在的解决方式,后者基本矛盾的性质是外在性的,并采用外在的解决方式。但无论是莎士比亚喜剧,还是莫里哀喜剧,都处理着... 莎士比亚喜剧与莫里哀喜剧的本质差异在于喜剧基本矛盾的性质及其解决方式上,前者基本矛盾的性质是内在性的,并采用内在的解决方式,后者基本矛盾的性质是外在性的,并采用外在的解决方式。但无论是莎士比亚喜剧,还是莫里哀喜剧,都处理着同样一个主题,即旧式社会怎样向新型社会转化的主题。只不过莎士比亚喜剧采取内在的方式(宽容、赦免、忏悔、退让等)达到,莫里哀喜剧采取外在的方式(发现、机械降神等)达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莎士比亚喜剧 莫里哀喜剧 内在性 外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乔装与打扮──莎士比亚喜剧的假定性
10
作者 胡志毅 《文化艺术研究》 1995年第3期51-52,共2页
关键词 莎士比亚喜剧 安哲鲁 假定性 男主人公 克劳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维洛那二绅士》在莎士比亚喜剧创作中的地位
11
作者 王维昌 《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0年第3期71-78,共8页
莎士比亚的绝大多数喜剧,既不同于古希腊“喜剧之父”阿里斯托芬的漫画喜剧,也不同于十七世纪古典主义喜剧家莫里哀的讽刺喜剧,而是一种被人们称之为“抒情喜剧”或“浪漫喜剧”的作品。它的特点,不仅取决于莎士比亚所处的时代,它所反... 莎士比亚的绝大多数喜剧,既不同于古希腊“喜剧之父”阿里斯托芬的漫画喜剧,也不同于十七世纪古典主义喜剧家莫里哀的讽刺喜剧,而是一种被人们称之为“抒情喜剧”或“浪漫喜剧”的作品。它的特点,不仅取决于莎士比亚所处的时代,它所反映的社会内容,而且取决于莎士比亚的思想和艺术风格。但是,莎士比亚并非一开始就体现了自己特有的喜剧风格,而是经历了一个阶段的创作实践之后,才走上了“抒情喜剧”的创作道路的。那么,他的第一步在哪里呢?在我看来,这“第一步”就在《维洛那二绅士》的创作上。正是在这个剧本身上,莎士比亚所独有的喜剧风格开始萌芽并显露出来。虽然这一风格特色,还有待于莎士比亚以后的喜剧作品去充实、完善和提高,但是它的“面目”已经呈现得十分清晰、明朗;甚至可以说,正是《维洛那二绅士》所体现的风格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洛那二绅士 莎士比亚喜剧 抒情喜剧 喜剧作品 《威尼斯商人》 丢斯 第十二夜 阿里斯托芬 十七世纪 讽刺喜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男女乔装本于阴阳——莎士比亚喜剧中假定性之探微
12
作者 刘源 《戏剧文学》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50-52,共3页
1.莎士比亚喜剧的假定性在欧洲戏剧史上有着深厚的运用假定性原则的传统。仅在莎士比亚戏剧中,就有很多运用假定性的典型例子。莎士比亚从事戏剧活动的年代,和中国的汤显祖差不多。当时欧洲和中国一样,已经有了高度假定性的戏剧舞台。... 1.莎士比亚喜剧的假定性在欧洲戏剧史上有着深厚的运用假定性原则的传统。仅在莎士比亚戏剧中,就有很多运用假定性的典型例子。莎士比亚从事戏剧活动的年代,和中国的汤显祖差不多。当时欧洲和中国一样,已经有了高度假定性的戏剧舞台。莎士比亚喜剧中,假定性首先是作为戏剧的基础提出来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莎士比亚喜剧 假定性 克劳狄
原文传递
论莎士比亚悲喜剧中女性观的一致性 被引量:1
13
作者 花娟 《文教资料》 2010年第22期22-23,共2页
威廉·莎士比亚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其笔下丰富的女性形象更是人们广泛研究的课题。本文主要通过比较和分析莎士比亚喜剧和悲剧中的女性形象,论证了莎士比亚女性观的一致性:她们都是男性主体意识下的女性,都是社... 威廉·莎士比亚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其笔下丰富的女性形象更是人们广泛研究的课题。本文主要通过比较和分析莎士比亚喜剧和悲剧中的女性形象,论证了莎士比亚女性观的一致性:她们都是男性主体意识下的女性,都是社会环境所造就的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莎士比亚喜剧 女性形象 女性观 一致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喜剧导演艺术探微——以莎士比亚四大喜剧的舞台呈现为例 被引量:3
14
作者 虞杰 《戏剧之家》 2021年第4期50-51,共2页
在全球现有的影视作品及戏剧作品的市场反馈中,以喜剧为主题的戏剧和影视作品往往受到更多人的喜爱和拥簇,而蕴含深刻思想内涵和警醒意味的悲剧的受众群体则少了很多。出现这样的状况其实不难理解,因为在现实社会中生存压力大,生活节奏... 在全球现有的影视作品及戏剧作品的市场反馈中,以喜剧为主题的戏剧和影视作品往往受到更多人的喜爱和拥簇,而蕴含深刻思想内涵和警醒意味的悲剧的受众群体则少了很多。出现这样的状况其实不难理解,因为在现实社会中生存压力大,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导致很多人对此感到非常的不适应。而笑是生命旺盛的一种外在表现形式,通过笑声可以很好地缓解精神压力,纾解因为生活所带来的不幸与痛苦,帮助人们暂时地抛却烦恼获得快乐。这为喜剧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庞大的社会基础。所以,观看喜剧成为一种常见的解压方式。喜剧也因此火遍了戏剧及影视圈,继而越来越多的人投入到喜剧作品的创作和展演中。笔者试图以喜剧作品中导演的舞台呈现为切入点,以莎士比亚的四大戏剧作品为例,为喜剧导演艺术的探索提供一些助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喜剧作品 导演艺术 舞台呈现 莎士比亚四大喜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莎士比亚研究》征稿启事
15
《中国莎士比亚研究》 2021年第2期244-245,共2页
为了进一步推动中国莎士比亚研究的发展,《中国莎士比亚研究》面向海内外莎士比亚研究专家、莎学爱好者征求原创性的莎士比亚及英国文艺复兴时期研究稿件。《中国莎士比亚研究》主要集中于以下研究方向:世界莎学研究、马克思主义莎学研... 为了进一步推动中国莎士比亚研究的发展,《中国莎士比亚研究》面向海内外莎士比亚研究专家、莎学爱好者征求原创性的莎士比亚及英国文艺复兴时期研究稿件。《中国莎士比亚研究》主要集中于以下研究方向:世界莎学研究、马克思主义莎学研究、莎士比亚总体研究、莎士比亚戏剧研究、莎士比亚悲剧研究、莎士比亚喜剧研究、莎士比亚历史剧研究、莎士比亚传奇剧研究、莎士比亚十四行诗及长诗研究、莎士比亚戏剧改编研究、莎士比亚舞台研究、莎士比亚翻译研究、莎士比亚与同时代作家研究、莎士比亚宗教研究、莎士比亚教学研究、中国莎学家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莎士比亚研究 莎士比亚戏剧 同时代作家 莎士比亚悲剧 莎士比亚喜剧 莎士比亚十四行诗 莎士比亚历史剧 传奇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莎士比亚研究》征稿启事
16
作者 《中国莎士比亚研究》编辑部 《中国莎士比亚研究》 2021年第1期194-195,共2页
为了进一步推动中国莎士比亚研究的发展,《中国莎士比亚研究》面向海内外莎士比亚研究专家、莎学爱好者征求原创性的莎士比亚及英国文艺复兴时期研究稿件。《中国莎士比亚研究》主要集中于以下研究方向:世界莎学研究、马克思主义莎学研... 为了进一步推动中国莎士比亚研究的发展,《中国莎士比亚研究》面向海内外莎士比亚研究专家、莎学爱好者征求原创性的莎士比亚及英国文艺复兴时期研究稿件。《中国莎士比亚研究》主要集中于以下研究方向:世界莎学研究、马克思主义莎学研究、莎士比亚总体研究、莎士比亚戏剧研究、莎士比亚悲剧研究、莎士比亚喜剧研究、莎士比亚历史剧研究、莎士比亚传奇剧研究、莎士比亚十四行诗及长诗研究、莎士比亚戏剧改编研究、莎士比亚舞台研究、莎士比亚翻译研究、莎士比亚与同时代作家研究、莎士比亚宗教研究、莎士比亚教学研究、中国莎学家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莎士比亚研究 莎士比亚戏剧 同时代作家 莎士比亚悲剧 莎士比亚喜剧 莎士比亚十四行诗 莎士比亚历史剧 传奇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莎士比亚研究》征稿启事
17
作者 《中国莎士比亚研究》编辑部 《中国莎士比亚研究》 2022年第2期321-321,共1页
为了进一步推动中国莎士比亚研究的发展,《中国莎士比亚研究》,面向海内外莎士比亚研究专家、莎学爱好者征求原创性的莎士比亚及英国文艺复兴时代文学艺术研究稿件。《中国莎士比亚研究》主要集中于以下研究方向:世界莎学研究、马克思... 为了进一步推动中国莎士比亚研究的发展,《中国莎士比亚研究》,面向海内外莎士比亚研究专家、莎学爱好者征求原创性的莎士比亚及英国文艺复兴时代文学艺术研究稿件。《中国莎士比亚研究》主要集中于以下研究方向:世界莎学研究、马克思主义莎学研究、莎士比亚总体研究、莎士比亚戏剧研究、莎士比亚悲剧研究、莎士比亚喜剧研究、莎士比亚历史剧研究、莎士比亚传奇剧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莎士比亚研究 莎士比亚悲剧 莎士比亚戏剧 莎士比亚喜剧 莎士比亚历史剧 文学艺术研究 文艺复兴时代 传奇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莎士比亚与他人:一个互文的杂糅 被引量:1
18
作者 威廉·贝克 《中世纪与文艺复兴研究》 2021年第2期3-15,共13页
本文探讨阅读莎士比亚的四部悲剧(《哈姆雷特》《奥赛罗》《表力斯·恺撒》《辛白林》)和一部喜剧(《皆大欢喜》)引发的互文反应。文中解释了茱莉亚·克里斯蒂娃的互文性概念,重点介绍了乔治·亨利·刘易斯(1817-1878)... 本文探讨阅读莎士比亚的四部悲剧(《哈姆雷特》《奥赛罗》《表力斯·恺撒》《辛白林》)和一部喜剧(《皆大欢喜》)引发的互文反应。文中解释了茱莉亚·克里斯蒂娃的互文性概念,重点介绍了乔治·亨利·刘易斯(1817-1878)其人及其对上述几个莎剧文本的评论。刘易斯是哲学家、科学家、戏剧家、小说家、编者兼文学评论家,后成为著名小说家乔治·爱略特(1819-1880)的伴侣。本文主要分析刘易斯对查尔斯·奈特编《威廉·莎士比亚的喜剧、历史剧、悲剧及诗歌》第二版(1842-1844)所加的评注,解读刘易斯的评论模式及其意义,并指出这些评注的研究价值和研究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莎士比亚 乔治·亨利·刘易斯 互文性 查尔斯·奈特 《威廉·莎士比亚喜剧、历史剧、悲剧及诗歌》第二版(1842-1844) 乔治·爱略特 维多利亚时期的英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體認語言學視角下湯顯祖和莎士比亞戲劇的顏色隱喻比較
19
作者 唐小寧 《人文与社科亚太学刊》 2024年第4期72-83,共12页
湯顯祖和莎士比亞的戲劇屬同時代出現的作品,無論是杜麗娘的“原來姹紫嫣紅開遍”,還是麥克白的fate of that dark time都透漏出東西方顏色隱喻的智慧。湯顯祖的“臨川四夢”和莎士比亞的四大悲劇和四大喜劇中的顏色詞語料豐富,且唱詞... 湯顯祖和莎士比亞的戲劇屬同時代出現的作品,無論是杜麗娘的“原來姹紫嫣紅開遍”,還是麥克白的fate of that dark time都透漏出東西方顏色隱喻的智慧。湯顯祖的“臨川四夢”和莎士比亞的四大悲劇和四大喜劇中的顏色詞語料豐富,且唱詞中的顏色隱喻在語言形式上常借助辭格進行表達,在語句中形成語義衝突達到隱喻效果,而湯劇中有將顏色詞動詞化形成隱喻的情況,莎劇中則較少見到。體認語言學視角下,漢英顏色詞在體認映射路徑上,湯劇多以自然物為源域形成投射路徑,而莎劇則多以抽象識解意為源域進行二次投射,識解較為複雜。二者隱喻文化內涵的差異多集中在“紅”“紫”“綠”三種顏色,且這三種顏色在湯劇與莎劇中的使用頻率存有較大差異,這在一定程度上印證了同一時代下中英不同文化對人的認知的不同影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湯顯祖戲劇 莎士比亞悲、喜劇 顏色隱喻 體認特點 語用文化差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放眼世界,多种“主义”莎评交辉--评《世界莎士比亚研究选编》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薇 《中国比较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02-206,共5页
由商务印书馆出版、东华大学莎士比亚研究所资助、国际莎士比亚学会执行委员杨林贵教授总主编的《莎士比亚研究丛书》近日问世,这是中国莎学界的大喜事,具有里程碑意义。丛书是国内众多知名的莎学专家共同协作的成果,全套5卷,分别是《... 由商务印书馆出版、东华大学莎士比亚研究所资助、国际莎士比亚学会执行委员杨林贵教授总主编的《莎士比亚研究丛书》近日问世,这是中国莎学界的大喜事,具有里程碑意义。丛书是国内众多知名的莎学专家共同协作的成果,全套5卷,分别是《世界莎士比亚研究选编》《中国莎士比亚悲剧研究》《中国莎士比亚喜剧研究》《莎士比亚与外国文学研究》《中国莎士比亚演出及改编研究》,从几个大的方面囊括了中国莎士比亚研究从1949年以来至今六七十年的主要研究成果,也介绍了国外的莎学流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莎士比亚研究 莎士比亚悲剧 莎士比亚喜剧 莎学 外国文学研究 商务印书馆 莎评 改编研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