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70篇文章
< 1 2 2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例急性坏疽性阑尾炎患者术后应用美洛西林钠舒巴坦钠导致药物热的分析
1
作者 袁琳卉 《临床普外科电子杂志》 2024年第3期49-50,60,共3页
药物热是指因使用某一种或多种药物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发热,是临床上最常见的药源性疾病,是临床常见的药物不良反应之一,亦为发热的常见病因。典型的药物热出现于用药后7~10d,若曾接触过所用药物,则可在用药后数小时内即出现发热,个别... 药物热是指因使用某一种或多种药物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发热,是临床上最常见的药源性疾病,是临床常见的药物不良反应之一,亦为发热的常见病因。典型的药物热出现于用药后7~10d,若曾接触过所用药物,则可在用药后数小时内即出现发热,个别病例发病可短至1h或长达25d。药物热的体温曲线无一定规律,任何热型均可出现,多数患者仅表现为发热,而无其他症状,一般情况良好。若停药后体温在24~48h内恢复正常,则强烈提示药物热;若再次用药后又出现发热则确诊无疑[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热 药源性疾病 个别病例 体温曲线 常见病因 药物不良反应 美洛西林钠舒巴坦钠 急性坏疽性阑尾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床药师参与1例万古霉素致药物性肝损伤及药物热临床实践
2
作者 张井明 张中伟 陈燕 《中国药业》 CAS 2024年第13期I0002-I0005,共4页
目的促进临床合理使用万古霉素。方法临床药师参与1例万古霉素致药物性肝损伤(DILI)及药物热的救治过程,为患者提供药学服务,结合文献及患者每日检查指标的变化,及时发现导致DILI及药物热的线索,及时停药并对症处理。结果通过DILI因果... 目的促进临床合理使用万古霉素。方法临床药师参与1例万古霉素致药物性肝损伤(DILI)及药物热的救治过程,为患者提供药学服务,结合文献及患者每日检查指标的变化,及时发现导致DILI及药物热的线索,及时停药并对症处理。结果通过DILI因果关系评估量表(RUCAM)评分发现导致DILI的药物,通过排除性诊断发现导致药物热的药物,查阅文献并结合患者的检查指标,推断万古霉素致DILI和药物热同时发生,与体液免疫的超敏反应有关。结论临床使用万古霉素时除要关注患者的肾功能不良反应外,还需关注患者的肝功能、体温变化,若出现肝功能损伤、体温升高等,则需警惕万古霉素诱发的药品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性肝损伤 药物热 万古霉素 超敏反应 临床药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剂量阿糖胞苷在儿童急性髓系白血病巩固期治疗中药物热的临床特征分析
3
作者 庄树铨 蔡志明 +4 位作者 陈学宙 卓美云 王志胜 苏银姝 王晓芳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4年第14期76-80,共5页
目的:总结儿童急性髓系白血病(AML)巩固期大剂量阿糖胞苷药物热的临床特点,指导临床诊疗。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以2017年1月1日至2022年10月31日于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泉州第一医院儿科应用大剂量阿糖胞苷治疗的18例儿童AML巩固期患儿... 目的:总结儿童急性髓系白血病(AML)巩固期大剂量阿糖胞苷药物热的临床特点,指导临床诊疗。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以2017年1月1日至2022年10月31日于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泉州第一医院儿科应用大剂量阿糖胞苷治疗的18例儿童AML巩固期患儿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发热的特点、血常规、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结果以及是否应用抗菌药物治疗、是否暂停化疗。结果:18例患儿共进行72个周期大剂量阿糖胞苷治疗,共发生42次(58.33 %)阿糖胞苷药物热。伴随症状主要包括腹痛(11.11 %)、呕吐(15.28 %)、皮疹(5.56 %)、结膜充血(2.78 %)、咳嗽(1.39 %)。药物热持续时间平均(37.62±20.12)h;首剂阿糖胞苷开始静滴到出现药物热时间平均(37.97±16.78)h;热退距离该周期末剂阿糖胞苷结束时间平均(45.76±14.77)h;热峰平均(39.04±0.87)℃。血常规检查CRP中位数11.05(5.74,20.1)mg·L^(-1);PCT中位数0.28(0.14,0.52)ng·L^(-1)。4例PCT明显升高者使用抗菌药物治疗,所有患儿无化疗中断。结论:儿童AML巩固期大剂量阿糖胞苷药物热常见,呈自限性经过,无需中断化疗。典型的药物热无需抗菌药物治疗,在CRP、PCT明显升高时可考虑经验性抗菌药物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髓系白血病 阿糖胞苷 药物热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例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致药物热的药学监护与分析
4
作者 李露 杜艳红 +3 位作者 刘子祺 田英超 刘化玥 付晓菲 《解放军药学学报》 CAS 2024年第5期501-503,共3页
药物热是指在药物使用过程中出现、停药后消失,临床医师仔细评估患者临床特征、实验室结果后无法明确原因的发热反应,其实质是药品不良反应[1]。临床上药物热易与感染性发热混淆,误诊率较高,从而导致抗菌药物滥用,进而造成细菌耐药,增... 药物热是指在药物使用过程中出现、停药后消失,临床医师仔细评估患者临床特征、实验室结果后无法明确原因的发热反应,其实质是药品不良反应[1]。临床上药物热易与感染性发热混淆,误诊率较高,从而导致抗菌药物滥用,进而造成细菌耐药,增加诊疗成本;故早期鉴别诊断药物热对提高医疗质量,降低医疗成本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2]。本文通过临床药师对1例肺脓肿患者使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致药物热的临床实践进行分析与监护,旨在提高对药物热的认识,及时采取处置措施,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 药物热 药品不良反应 肺脓肿 药学监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床药师参与万古霉素联合美罗培南致药物热的颅内及肺部感染1例分析
5
作者 胡如波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4年第22期112-115,共4页
药物热是一种药源性疾病,由单用或联用药物治疗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发热,其在所有不良反应中占比为0.01%~5%。最常引起药物热的药物是抗生素,占比达30%~60%,抗生素的广泛使用使得药物热发生率较高^([1-2])。药物热与原发性感染引起的发... 药物热是一种药源性疾病,由单用或联用药物治疗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发热,其在所有不良反应中占比为0.01%~5%。最常引起药物热的药物是抗生素,占比达30%~60%,抗生素的广泛使用使得药物热发生率较高^([1-2])。药物热与原发性感染引起的发热其甄别是困难的,因此容易忽略和导致治疗延误^([3])。1病例资料患者,男性,76岁。既往高血压病史5年。1年前因心律不齐行射频消融治疗,否认家庭疾病遗传史、传染病史、食物药物过敏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药师 万古霉素 美罗培南 药物热 感染 临床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羟基脲引起骨髓抑制致丹毒并伴疑似药物热1例
6
作者 李晓晔 段文博 +2 位作者 谢雅君 耿帅 史宁 《创伤与急危重病医学》 2024年第4期255-258,共4页
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68岁,2023年9月4日主诉“间断头晕半年”入院。既往有“右侧下肢静脉曲张;高血压病”病史,否认血液病病史。入院查体:体温36.5℃;脉搏68次/min;血压142/71 mmHg(1 mmHg=0.133 kPa);经皮血氧饱和度91%~95%(低流量吸氧1... 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68岁,2023年9月4日主诉“间断头晕半年”入院。既往有“右侧下肢静脉曲张;高血压病”病史,否认血液病病史。入院查体:体温36.5℃;脉搏68次/min;血压142/71 mmHg(1 mmHg=0.133 kPa);经皮血氧饱和度91%~95%(低流量吸氧1 L/min);口唇及双手末端颜色发绀,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右侧上肢脉搏较左侧差。右侧下肢静脉曲张,小腿远端有皮肤色素沉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基脲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骨髓抑制 药物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例万古霉素治疗菌血症持续低谷浓度伴出现可逆性耳聋和药物热的药学监护
7
作者 林燕 刘晓琰 《海峡药学》 2024年第6期104-107,共4页
目的探讨万古霉素持续低谷浓度的原因,出现可逆性耳聋和药物热的判断和处置。方法MRSA菌血症先心患者使用万古霉素治疗过程中,临床药师参与万古霉素谷浓度剂量方案调整、对不良反应ADR分析,做出判断和处置。结果在临床药师的多环节的干... 目的探讨万古霉素持续低谷浓度的原因,出现可逆性耳聋和药物热的判断和处置。方法MRSA菌血症先心患者使用万古霉素治疗过程中,临床药师参与万古霉素谷浓度剂量方案调整、对不良反应ADR分析,做出判断和处置。结果在临床药师的多环节的干预,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患者恢复。结论临床使用万古霉素在行TDM基础上,还需密切监测患者,在评价药物疗效时同时关注药物使用中的用药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药师 万古霉素 可逆性耳聋 药物热 血药浓度监测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床药师对一例万古霉素致药物热的分析和处理 被引量:13
8
作者 何翠瑶 樊继山 +1 位作者 吴青 王刚 《药学服务与研究》 CAS 2017年第2期120-123,共4页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在药物热诊治中的作用。方法:临床药师参与1例术后持续发热病人的会诊工作,对病人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和用药情况进行分析,找出发热原因并进行处理。结果:根据病人的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结果和用药情况进行分析,提...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在药物热诊治中的作用。方法:临床药师参与1例术后持续发热病人的会诊工作,对病人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和用药情况进行分析,找出发热原因并进行处理。结果:根据病人的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结果和用药情况进行分析,提出发热可能是使用万古霉素导致的药物热,建议停用该可疑药物。临床医师采纳临床药师建议,停用万古霉素后第2天病人体温恢复正常。结论:临床药师深入临床,关注药物不良反应,有利于提高临床药物治疗安全性,促进合理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药师 万古霉素 药物热 药学服务 药物副反应报告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物热的诊断思维(附二例报告) 被引量:37
9
作者 赵妍 康红军 +2 位作者 王彬 胡新 孟庆义 《临床误诊误治》 2014年第1期64-67,共4页
目的探讨药物热的发病机制、临床特点及诊治要点,以提高临床医生对该疾病的认知,降低误诊率。方法对我院收治的2例药物热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同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例1因腹部外伤致肠破裂入院急诊手术,术后发生严重腹腔感染,予美... 目的探讨药物热的发病机制、临床特点及诊治要点,以提高临床医生对该疾病的认知,降低误诊率。方法对我院收治的2例药物热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同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例1因腹部外伤致肠破裂入院急诊手术,术后发生严重腹腔感染,予美罗培南抗感染10 d,体温正常,按抗生素降阶梯治疗原则改用头孢哌酮舒巴坦钠,1周后体温再次升高,加强抗生素治疗无效,停用所有抗生素体温正常,证实为头孢哌酮舒巴坦钠所致药物热。例2心肺复苏后癫痫发作,使用卡马西平抗癫痫治疗过程中出现发热及皮疹,停药后发热及皮疹消失,证实为卡马西平所致药物热。结论药物热发病机制复杂,经常与感染性发热混淆,诊断困难。临床医生对不明原因发热应在早期鉴别诊断中考虑到药物热可能。早期识别有助于减少药物不良反应,降低医疗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热 头孢哌酮 卡马西平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酸赖氨酸致新生儿药物热1例 被引量:6
10
作者 邱萌 郭晓清 +2 位作者 安涛 李茜 蒲秀红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254-254,共1页
关键词 赖氨酸 婴儿 新生 药物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22例药物热国内文献分析 被引量:21
11
作者 刘博 周兴卓 +1 位作者 王春燕 李明春 《中国药业》 CAS 2016年第21期74-78,共5页
目的探讨药物热的临床表现、发生机制、特点及规律,为临床合理、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维普资讯网公开发表的有关药物热的医药文献,对符合条件的文献进行分类及汇总。结果共检索到文献356篇,原始... 目的探讨药物热的临床表现、发生机制、特点及规律,为临床合理、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维普资讯网公开发表的有关药物热的医药文献,对符合条件的文献进行分类及汇总。结果共检索到文献356篇,原始病例422例。发生药物热的药物主要是抗菌药物152例(36.02%),中药制剂66例(15.64%);主要给药途径是静脉滴注,共282例(66.82%);343例(81.28%)病例除发热外还伴发其他症状,以全身性损害(如寒战、全身发抖)和皮肤损害(如皮疹)为主;275例(65.16%)病例于用药7 d天内出现药物热,停用可疑药物后302例(71.56%)病例在3 d内体温恢复正常。结论治疗药物热最好的办法就是停用可疑药物。临床要正确认识并重视药物热,加强合理用药,减少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临床合理安全用药的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热 药品不良反应 合理用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生素致药物热21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2
12
作者 郑东辉 李建国 +1 位作者 江山平 廖增顺 《实用医学杂志》 CAS 1999年第6期467-468,共2页
药物热是药物不良反应的一个症状,也可能是唯一或主要的症状。抗生素是导致药物热最常见的药物,随着新药的不断问世和临床的广泛应用,药物热的发生率也随之增高。我院自1981~1997年诊断由抗生素致药物热21例,现予分析,... 药物热是药物不良反应的一个症状,也可能是唯一或主要的症状。抗生素是导致药物热最常见的药物,随着新药的不断问世和临床的广泛应用,药物热的发生率也随之增高。我院自1981~1997年诊断由抗生素致药物热21例,现予分析,以期提高对药物热临床特点的认识。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生素 药物不良反应 药物热 药源性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物热概述 被引量:75
13
作者 苏长海 王星 《中国药师》 CAS 2011年第3期422-424,共3页
药物热是临床常见的药源性疾病,是与用药有关的发热反应。与其他原因的发热比较,药物热的主要特征是,一旦给药停止药物热将消失。本文就药物热诊断、作用机制和治疗等方面的内容作一阐述,以帮助医师和药师更好的理解药物热。
关键词 药物热 抗菌药 发病机制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药物热的发病机制及临床诊疗 被引量:25
14
作者 朱允和 沈学远 +1 位作者 陈力 向小勇 《中国医药指南》 2011年第18期226-227,共2页
药物热是应用药物本身引起的发热,是药物不良反应的表现之一,亦可能是某些药物唯一或主要的症状表现。临床上常与疾病所引起的发热难以鉴别诊断。目前,随着新药的不断研发及临床应用,药物热的发生率也越来越高,加之缺乏特异性的诊断标准... 药物热是应用药物本身引起的发热,是药物不良反应的表现之一,亦可能是某些药物唯一或主要的症状表现。临床上常与疾病所引起的发热难以鉴别诊断。目前,随着新药的不断研发及临床应用,药物热的发生率也越来越高,加之缺乏特异性的诊断标准,出现误诊、误治的概率也越来越高。合理用药,明确诊断,及时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热 药物不良反应 发病机制 临床诊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缩宫素致药物热1例 被引量:6
15
作者 张福琴 李兰兰 +2 位作者 王敬花 陈晓慧 晋梅 《药物流行病学杂志》 CAS 2013年第1期48-49,共2页
患者,女,47岁,体重56 kg。2011年11月11日因"月经量多2年,发现子宫肌瘤6月",门诊以"子宫肌瘤"收住院。患者无药物过敏史及长期服药史。2011年11月15日行子宫肌瘤剔除术,术程顺利,术后为促进子宫收缩、减少出血,医嘱给予缩宫素(上... 患者,女,47岁,体重56 kg。2011年11月11日因"月经量多2年,发现子宫肌瘤6月",门诊以"子宫肌瘤"收住院。患者无药物过敏史及长期服药史。2011年11月15日行子宫肌瘤剔除术,术程顺利,术后为促进子宫收缩、减少出血,医嘱给予缩宫素(上海第一生化药业有限公司,批号:110453)10 u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500 ml,40滴/min静滴,患者无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缩宫素 子宫肌瘤 药物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菌药物致药物热不良反应/不良事件的系统评价 被引量:23
16
作者 胡晓琳 占红 《解放军药学学报》 CAS CSCD 2017年第2期186-189,共4页
目的探讨抗菌药物致药物热的基本特点及相关危险因素,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CNKI、VIP、万方数据库等,并手动检索相关药学学术期刊,收集抗菌药物致药物热的不良反应/不良事件报道,检索年限为从... 目的探讨抗菌药物致药物热的基本特点及相关危险因素,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CNKI、VIP、万方数据库等,并手动检索相关药学学术期刊,收集抗菌药物致药物热的不良反应/不良事件报道,检索年限为从建库至2016年5月。2名研究者独立选择、提取数据,并交叉核对。结果共纳入197篇、231例抗菌药物致药物热不良反应/不良事件。系统评价结果显示:抗菌药物致药物热病例无年龄、性别及过敏史差异;原发疾病为呼吸系统感染、血液系统感染和泌尿系统感染者较易引起药物热;静脉滴注给药较易引起药物热;国产药较进口药易引起药物热;抗菌药物致药物热多出现在用药4~9d,平均为(6.12±3.7)d;联合用药是抗菌药物致药物热的危险因素,特别是与抗菌药物、中药注射剂和激素类药物联用出现药物热较高;头孢菌素类、青霉素类和糖肽类较易出现药物热,其中万古霉素、哌拉西林钠舒巴坦钠、利福平、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等致药物热不良反应较多;及时停用可疑抗菌药物,必要时辅助退烧药和物理措施是处理药物热的最佳措施。结论抗菌药物致药物热诊断困难,应根据临床表现,并结合其基本特点和相关危险因素及时确诊,停药是处理抗菌药物致药物热的最佳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菌药物 药物热 药物不良反应 药物不良事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生素致药物热30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5
17
作者 程德忠 徐大敏 龚兴华 《重庆医学》 CAS CSCD 2003年第6期789-789,共1页
关键词 抗生素 不良反应 药物热 发病机制 激发试验 肾上腺皮质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注射用万古霉素致药物热与白细胞减少1例 被引量:9
18
作者 肖桂荣 李伦瑾 徐珽 《药物流行病学杂志》 CAS 2014年第1期65-66,共2页
患者,女,31岁,因“节育术后腹痛52d,发热48d”于2013年3月13日入感染科。诊断为“双侧输卯管结扎术后,肠穿孔修补术后,腹腔感染,切口感染,胆囊切除术后,心包积液”。患者否认药物及食物过敏史。入院后手术切口内放纱条促腹腔... 患者,女,31岁,因“节育术后腹痛52d,发热48d”于2013年3月13日入感染科。诊断为“双侧输卯管结扎术后,肠穿孔修补术后,腹腔感染,切口感染,胆囊切除术后,心包积液”。患者否认药物及食物过敏史。入院后手术切口内放纱条促腹腔脓液引流,并先后给予多种抗菌药物抗感染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万古霉素 药物热 白细胞减少 药物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床药师参与抗菌药物相关药物热诊疗实践效果分析 被引量:5
19
作者 李丹 刘泽清 +2 位作者 薛梅 洪玉娇 吴敏江 《中国药业》 CAS 2023年第16期14-17,共4页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在抗菌药物相关药物热诊疗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收集医院2014年1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使用抗菌药物后出现药物热的住院患者79例,按临床药师是否干预诊疗过程分为干预组(40例)和对照组(39例)。两组患者在住院期间均接受...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在抗菌药物相关药物热诊疗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收集医院2014年1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使用抗菌药物后出现药物热的住院患者79例,按临床药师是否干预诊疗过程分为干预组(40例)和对照组(39例)。两组患者在住院期间均接受常规临床诊疗,对于干预组患者,临床药师以药学查房或药学会诊等形式干预其诊疗过程。结果2016年至2021年,临床药师对该病的干预率由22.22%提升至85.00%。干预组药品不良反应(ADR)再发生率、住院抗菌药物使用强度、抗菌药物升级治疗率、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使用率及住院抗菌药物静脉输液占比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抗菌药物降阶治疗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患者发热至停用疑似药时间及对症处理费用与对照组相当(P>0.05)。结论临床药师参与抗菌药物相关药物热诊疗,可优化临床抗菌药物的应用及保障治疗方案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药师 抗菌药物 药物热 药品不良反应 药学干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例利奈唑胺注射液致药物热的实例分析 被引量:6
20
作者 高华 胡娜 +1 位作者 赵力 文友民 《中国药师》 CAS 2015年第1期108-109,共2页
目的:分析1例药物热具体病例,帮助医师和临床药师认识、了解药物热的发生特点、诊断依据及处理方法。方法:对临床药师会诊的1例利奈唑胺注射液致药物热病例进行分析总结,介绍药物热的排除性诊断方法。结果:医师及临床药师可根据药物热... 目的:分析1例药物热具体病例,帮助医师和临床药师认识、了解药物热的发生特点、诊断依据及处理方法。方法:对临床药师会诊的1例利奈唑胺注射液致药物热病例进行分析总结,介绍药物热的排除性诊断方法。结果:医师及临床药师可根据药物热发生时间的规律、体温变化特征以及伴随的机体反应进行鉴别诊断,证实该患儿发热是由利奈唑胺注射液导致的药物热。结论:准确地判断药物热,及时地停用了利奈唑胺注射液,缩短了该患儿的住院天数,降低了住院费用;临床药师参与会诊,对提高临床诊疗水平及保障患者用药合理具有帮助和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奈唑胺 药物热 药品不良反应 临床药师 会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