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00篇文章
< 1 2 5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药物涂层球囊治疗原位冠状动脉病变的长期预后分析
1
作者 胡学俊 刘冰 +5 位作者 伍超 史忠良 唐龙 王贤平 陆智勇 胡龙 《浙江临床医学》 2025年第1期82-84,共3页
目的 探讨药物涂层球囊(DCB)治疗原位冠状动脉病变的长期临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4月至2018年9月130例原位冠状动脉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DCB组和第二代药物洗脱支架(DES)组各65例。比较两组患者5年预后情况... 目的 探讨药物涂层球囊(DCB)治疗原位冠状动脉病变的长期临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4月至2018年9月130例原位冠状动脉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DCB组和第二代药物洗脱支架(DES)组各65例。比较两组患者5年预后情况,主要终点是心脏不良事件(MACE),包括心源性死亡、急性心肌梗死、卒中、靶血管重建术(TVR)和大出血。结果 两组患者5年MACE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Kaplan-Meier生存曲线显示DCB组5年无事件生存率更高(P<0.05)。结论 DCB治疗原位冠状动脉病变,MACE低于DES植入,5年无事件生存率更高。DCB可作为原位冠状动脉病变介入治疗的良好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涂层球囊 原位 冠状动脉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心丸对单纯药物涂层球囊治疗STEMI术后气虚血瘀证患者血小板聚集及心功能的影响
2
作者 文贵芳 苏晓梅 +3 位作者 张磊 方翔 刘红梅 陈文 《心脏杂志》 2025年第1期50-54,共5页
目的探讨通心丸对单纯药物涂层球囊治疗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术后气虚血瘀证患者血小板聚集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22年2月~2023年9月我院接诊的单纯药物涂层球囊治疗术后气虚血瘀证STEMI患者92例进行研究。患者以随机数字表... 目的探讨通心丸对单纯药物涂层球囊治疗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术后气虚血瘀证患者血小板聚集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22年2月~2023年9月我院接诊的单纯药物涂层球囊治疗术后气虚血瘀证STEMI患者92例进行研究。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6例。患者均行单纯药物涂层球囊治疗,术后对照组予常规抗血小板和抗凝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以通心丸。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评分、心功能指标、血小板聚集情况、炎症因子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高于对照组的76%(P<0.05)。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评分及BNP水平均明显下降,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治疗后两组LVEF均升高,但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均P<0.01)。治疗后两组血小板聚集率均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治疗后两组血小板抑制率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均P<0.01)。治疗后,两组IL-1β、IL-8及SCD40L水平均下降,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均P<0.01)。对照组共出现2例4.35%不良反应,观察组出现3例6.52%,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通心丸可提高单纯药物涂层球囊治疗STEMI术后气虚血瘀证患者疗效,改善患者中医证候评分及心功能指标,降低抑制血小板聚集,其机制可能与降低炎症因子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心丸 单纯药物涂层球囊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气虚血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物涂层球囊治疗下肢动脉闭塞的效果观察
3
作者 王学俊 朱军 +2 位作者 祁志 黄锐 潘杰 《中国医学创新》 2025年第3期66-69,共4页
目的:观察药物涂层球囊(drug-coated balloon,DCB)治疗下肢动脉闭塞的效果。方法:选取盐城市第三人民医院2017年1月—2022年12月收治的100例下肢动脉闭塞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传统球囊扩张(pla... 目的:观察药物涂层球囊(drug-coated balloon,DCB)治疗下肢动脉闭塞的效果。方法:选取盐城市第三人民医院2017年1月—2022年12月收治的100例下肢动脉闭塞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传统球囊扩张(plain old balloon angioplasty,POBA)治疗,观察组使用DCB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的手术成功率、最小管腔直径(minimum lumen diameter,MLD)、踝肱指数(ankle-brachial index,ABI)、并发症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6个月,观察组MLD和ABI均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并发症及不良事件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DCB治疗下肢动脉闭塞的效果显著,能够提高手术成功率,改善患者的血管再通情况及下肢功能,减少并发症及不良事件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涂层球囊 下肢动脉闭塞 手术成功率 不良事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物涂层球囊扩张成形术在前降支开口病变中的应用及对预后的影响
4
作者 王地 赵育洁 +2 位作者 胥良 杨少华 宁宏洁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25年第2期8-12,共5页
目的探究药物涂层球囊扩张成形术在前降支开口病变中的应用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0月~2023年6月我院收治的39例接受药物涂层球囊扩张成形术治疗前降支开口病变的患者为研究对象,设为观察组。另将同期我院收治的39例接受单支... 目的探究药物涂层球囊扩张成形术在前降支开口病变中的应用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0月~2023年6月我院收治的39例接受药物涂层球囊扩张成形术治疗前降支开口病变的患者为研究对象,设为观察组。另将同期我院收治的39例接受单支架植入术治疗前降支开口病变的患者设为对照组。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术前和术后1年病变部位狭窄程度、最小管腔直径、生活质量水平,术后1年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对比剂使用剂量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间透视时间、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1年病变部位狭窄程度、最小管腔直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观察组患者SF-36中的精神健康、社会功能、情感职能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1年,两组患者心绞痛、前降支再狭窄、非致死性心肌梗死、死亡等不良心血管事件的总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药物涂层球囊扩张成形术治疗前降支开口病变,可以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对比剂使用剂量,改善术后生活质量,安全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降支开口病变 药物涂层球囊扩张成形术 生活质量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热敷配合紫杉醇药物涂层球囊扩张治疗对动静脉内瘘通畅率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丁训芳 卢瑞 +2 位作者 霍长亮 陈静 陈波 《中医药学报》 2025年第2期97-101,共5页
目的:评估中药热敷配合紫杉醇药物涂层球囊扩张治疗对动静脉内瘘狭窄患者内瘘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23年3月—2023年11月在连云港市中医院肾内科进行治疗的60例动静脉内瘘狭窄患者,将其按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29例)和观察组(31例)。对... 目的:评估中药热敷配合紫杉醇药物涂层球囊扩张治疗对动静脉内瘘狭窄患者内瘘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23年3月—2023年11月在连云港市中医院肾内科进行治疗的60例动静脉内瘘狭窄患者,将其按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29例)和观察组(31例)。对照组仅接受紫杉醇药物涂层球囊扩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配合中药热敷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再狭窄发生率、超声参数(血管狭窄处内径、透析血流量及内瘘血流量)、随访3、6、9及12个月的内瘘通畅率(初级通畅率和次级通畅率),观察两组术后并发症。结果:观察组再狭窄发生率、超声参数、内瘘通畅率以及炎症因子水平均优于对照组(P<0.05,P<0.01);特别是在内瘘通畅率方面,观察组的初级通畅率和次级通畅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并发症方面,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热敷配合紫杉醇药物涂层球囊扩张治疗能显著改善动静脉内瘘狭窄患者的再狭窄发生率、超声参数、内瘘通畅率,减少术后并发症,从而对动静脉内瘘狭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产生积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涂层球囊扩张 中药热敷 动静脉内瘘狭窄 内瘘结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物涂层球囊在冠状动脉分叉病变中使用顺序的研究
6
作者 朱文盛 王世勋 +3 位作者 潘丽胜 张超 王滨和 邱立彬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25年第1期83-87,共5页
目的分析药物涂层球囊在冠状动脉分叉病变中使用顺序对于手术效果及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研究分析2020年6月至2022年6月于潍坊市人民医院及潍坊市人民医院滨海分院就诊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造影显示... 目的分析药物涂层球囊在冠状动脉分叉病变中使用顺序对于手术效果及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研究分析2020年6月至2022年6月于潍坊市人民医院及潍坊市人民医院滨海分院就诊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造影显示分叉病变,分型为Medina(1,0,1)、(1,1,1)、(0,1,1),治疗方式为分支药物涂层球囊+主支药物支架植入。根据药物涂层球囊使用顺序,分为支架植入前使用组(Pre-DCB组)和支架植入后使用组(Post-DCB组)。观察两组的基线特征:两组中的分叉类型、分叉位置、支架长度、支架释放压力、药物涂层球囊长度、药物涂层球囊释放压力、是否对吻扩张。术后即刻及1年后复查造影,观察两组最小管腔直径(MLD)、管腔狭窄率(DS%)、晚期管腔丢失(LLL)。随访观察两组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心绞痛再次发作情况。结果Pre-DCB组DCB扩张的压力6(6,8)atm小于Post-DCB组8(6,8)atm(P=0.0172),Pre-DCB组中48例(72.7%)完成对吻扩张,对吻扩张比例低于Post-DCB组的52例(96.3%,P=0.0006)。分支术后即刻及术后1年复查造影MLD Post-DCB组大于Pre-DCB组(P<0.01),DS%Post-DCB组小于Pre-DCB组(P<0.01),Pre-DCB组LLL更为明显(P<0.01)。两组随访MACE事件、心绞痛的发作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冠状动脉分叉病变治疗中,支架植入前使用药物涂层球囊及支架植入后使用药物涂层球囊两种手术方案都有很好的临床效果及随访结果,其中先支架后药物涂层球囊方案在术后即刻及随访观察中保持更大的分支开口面积上具有一定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药物涂层球囊 分叉病变 药物洗脱支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物涂层球囊血管成形术治疗症状性椎动脉起始部狭窄的临床效果
7
作者 陈菊芳 李绍发 +2 位作者 杨再职 黄芋基 滕进勇 《医药前沿》 2025年第2期52-55,共4页
目的观察药物涂层球囊血管成形术治疗症状性椎动脉起始部狭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百色市人民医院2021年1月—2023年5月治疗的66例症状性椎动脉起始部狭窄患者,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支架置入术组及药物球囊组各33例。比较两组... 目的观察药物涂层球囊血管成形术治疗症状性椎动脉起始部狭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百色市人民医院2021年1月—2023年5月治疗的66例症状性椎动脉起始部狭窄患者,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支架置入术组及药物球囊组各33例。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及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器械到位,均无术中夹层、术中急性血栓形成。两组患者术前、术后狭窄程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药物球囊组患者90 d再狭窄发生率低于支架置入术组(P<0.05)。两组手术成功率及狭窄解除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支架置入术与药物涂层球囊血管成形术在改善症状性椎动脉起始部狭窄患者神经功能及生活质量方面均有重要价值,且对于控制术后残余狭窄率及卒中率也可发挥积极作用,而且药物涂层球囊血管成形术能够降低术后90 d再狭窄发生率,可考虑优先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涂层球囊 椎动脉起始部狭窄 支架置入术 再狭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物涂层球囊在冠脉原位病变中的研究进展
8
作者 艾云锋 高燕 《临床医学进展》 2025年第1期1063-1070,共8页
药物涂层球囊(drug-coated balloon, DCB)作为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PCI)领域的新器械,在不留置永久性植入物的情况下有效抑制狭窄,特别在冠状动脉原位小血管病变(small vessel disease, SVD)和支... 药物涂层球囊(drug-coated balloon, DCB)作为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PCI)领域的新器械,在不留置永久性植入物的情况下有效抑制狭窄,特别在冠状动脉原位小血管病变(small vessel disease, SVD)和支架内再狭窄(in-stent restenosis, ISR)病变中显示出较优的疗效。随着影像学技术的发展,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OCT)、血管内超声(intravascular ultrasound, IVUS)引导下的DCB治疗能够进一步提高其临床效果,降低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ac events, MACE)的发生率,使其在冠脉病变治疗中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本文就目前DCB应用于冠脉原位病变做一综述。Drug-coated balloon (DCB), as a new device in the field of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PCI), effectively inhibits stenosis without indwelling permanent implants. In particular, it has shown better efficacy in coronary primary small vessel disease (SVD) and in-stent restenosis (ISR) lesions.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imaging technology, DCB treatment guided by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OCT) and intravascular ultrasound (IVUS) can further improve its clinical efficacy. It can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major adverse cardiac events (MACE) and expand its applica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This article reviews the current application of DCB in de novo coronary les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涂层球囊 冠脉原位病变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药物涂层球囊扩张术后2年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危险与保护因素分析
9
作者 张登庆 蔡文玉 +1 位作者 叶胜义 陈子敏 《中华灾害救援医学》 2025年第1期40-44,共5页
目的 探索急性心肌梗死药物涂层球囊扩张术后2年发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acEvents,MACE)的危险因素与保护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3年1月至2024年8月晋江市医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7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相关临床资料,... 目的 探索急性心肌梗死药物涂层球囊扩张术后2年发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acEvents,MACE)的危险因素与保护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3年1月至2024年8月晋江市医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7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相关临床资料,包括研究对象的基础资料、疾病史、实验室检查指标、病变血管位置、冠状动脉改变情况、预扩张球囊类型、药物涂层球囊、术后情况。根据患者药物涂层球囊扩张术后2年MACE的发生情况,将研究对象分为非MACE组(54例)和MACE组(24例)。对两组患者上述资料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探索急性心肌梗死药物涂层球囊扩张术后2年发生MACE的相关因素,并对其保护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非MACE组患者血管内超声(Intravascular Unltrasound,IVUS)指导比例、脂蛋白a[Lipoprotein a,Lp(a)]水平、冠状动脉中重度钙化比例均低于MACE组患者;病变血管为左回旋支(LCX)比例和病变血管为分支血管比例高于MACE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Lp(a)水平、病变血管为LCX、病变血管为分支血管、冠状动脉血管病变≥2支、冠状动脉中重度钙化为急性心肌梗死药物涂层球囊扩张术后2年发生MACE的独立影像因素。结论 Lp(a)水平高、冠状动脉血管病变≥2支、冠状动脉中重度钙化为急性心肌梗死药物涂层球囊扩张术后2年发生MACE的独立危险因素,而病变血管为LCX和分支血管为术后2年发生MACE的独立保护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药物涂层球囊扩张术 心血管事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杉醇药物涂层球囊与支架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效果比较
10
作者 刘雄 《中国医学创新》 2025年第9期41-45,共5页
目的:对比紫杉醇药物涂层球囊与支架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纳入70例冠心病患者,2021年5月—2024年5月就诊于凯里市第一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依据治疗方式分组,予以支架治疗的35例患者纳入对照组,使用... 目的:对比紫杉醇药物涂层球囊与支架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纳入70例冠心病患者,2021年5月—2024年5月就诊于凯里市第一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依据治疗方式分组,予以支架治疗的35例患者纳入对照组,使用紫杉醇药物涂层球囊的35例患者纳入观察组。治疗1个月后,对比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心功能、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和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4.29%vs 7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左室射血分数、心脏指数、每搏输出量、心排血量和生活质量评分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左室射血分数、心脏指数、每搏输出量、心排血量和生活质量评分均升高,观察组各项指标水平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支架比较,紫杉醇药物涂层球囊可有效治疗冠心病,既可改善心功能,也不增加心血管事件发生风险,对患者生活质量有改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杉醇药物涂层球囊 支架 冠心病 心功能 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肝素辅因子-Ⅱ和二肽基肽酶4水平与药物涂层球囊扩张术后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的关系
11
作者 茂建梅 杨铠榕 郭娅娅 《中国医药》 2025年第1期28-32,共5页
目的探讨血清肝素辅因子-Ⅱ(HC-Ⅱ)、二肽基肽酶4(DPP4)水平与药物涂层球囊(DCB)扩张术后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ISR)的关系。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3月在延安大学附属医院行DCB扩张术的ISR患者158例,收集临床资料,采用酶联免疫吸附... 目的探讨血清肝素辅因子-Ⅱ(HC-Ⅱ)、二肽基肽酶4(DPP4)水平与药物涂层球囊(DCB)扩张术后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ISR)的关系。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3月在延安大学附属医院行DCB扩张术的ISR患者158例,收集临床资料,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血清HC-Ⅱ、DPP4水平。以ISR患者DCB扩张术后ISR为因变量,建立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确定其影响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血清HC-Ⅱ、DPP4水平对ISR患者DCB扩张术后ISR的预测价值。结果随访1年,158例ISR患者有54例(34.2%)DCB扩张术后发生ISR纳入ISR组,非ISR组104例。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显示,ISR患者DCB扩张术后ISR的独立危险因素为DCB扩张术前管腔狭窄率增加、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升高、DPP4升高,独立保护因素为HC-Ⅱ升高(均P<0.05)。ROC曲线显示,血清HC-Ⅱ、DPP4水平联合预测ISR患者DCB扩张术后ISR的曲线下面积为0.873,大于血清HC-Ⅱ、DPP4水平单独预测的0.789、0.788(均P<0.05)。结论血清HC-Ⅱ水平降低和DPP4水平升高与DCB扩张术后ISR密切相关,血清HC-Ⅱ、DPP4水平联合预测ISR患者DCB扩张术后冠状动脉ISR的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架内再狭窄 药物涂层球囊 肝素辅因子-Ⅱ 二肽基肽酶4 预测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otarex机械血栓切除系统联合药物涂层球囊治疗股腘动脉支架内再狭窄 被引量:1
12
作者 丁洁 李天润 +6 位作者 庄金满 栾景源 王昌明 刘启佳 赵世录 杨广鑫 赵彦清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78-183,共6页
目的探讨Rotarex机械血栓切除联合药物涂层球囊(drug-coated balloon,DCB)扩张治疗股腘动脉硬化闭塞症支架内再狭窄(in-stent restenosis,ISR)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3月~2022年3月53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支架植入后再狭... 目的探讨Rotarex机械血栓切除联合药物涂层球囊(drug-coated balloon,DCB)扩张治疗股腘动脉硬化闭塞症支架内再狭窄(in-stent restenosis,ISR)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3月~2022年3月53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支架植入后再狭窄资料。覆膜支架9例,裸支架44例。均行Rotarex机械血栓切除联合DCB扩张治疗。术后予抗血小板及抗凝治疗。结果53例均下肢动脉再通成功。Rotarex机械血栓切除联合DCB扩张治疗后造影,3例支架内残余血栓,留置溶栓导管溶栓,复查造影显示血流恢复;5例膝下动脉栓塞,其中胫腓干动脉开口处3例,经6F外周血栓抽吸导管吸栓后血流通畅,胫后动脉近段闭塞2例,经球囊扩张后血流通畅。3例残余狭窄>30%,置入补救性支架。术后未出现穿刺点相关并发症,无心脑血管意外或死亡。术前踝肱指数(ankle brachial index,ABI)0.33±0.06,术后出院时0.84±0.07(t=-39.443,P<0.001)。53例均完成3个月随访,52例完成6个月随访,49例完成12个月随访。一期通畅率术后3个月100%(53/53),6个月92%(48/52),12个月84%(41/49)。2例再次出现下肢缺血症状,分别于术后9、10个月行DCB扩张。12个月免于临床驱动的靶血管再干预率为95.9%(47/49)。死亡4例(1例消化道出血,2例新冠肺炎,1例不详),踝关节以远截肢3例。结论Rotarex机械血栓切除系统联合DCB治疗股腘动脉ISR安全有效,通畅率和再干预率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架内再狭窄 血栓清除 Rotarex系统 药物涂层球囊 股腘动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物涂层球囊与雷帕霉素洗脱支架治疗冠状动脉小血管病变患者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1
13
作者 仇庆华 黄兰薰 +1 位作者 常青 郭艾武 《中国民康医学》 2024年第5期153-155,共3页
目的:比较药物涂层球囊与雷帕霉素洗脱支架治疗冠状动脉小血管病变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3月至2022年2月该院收治的60例冠状动脉小血管病变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30例。两组均接受经皮冠... 目的:比较药物涂层球囊与雷帕霉素洗脱支架治疗冠状动脉小血管病变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3月至2022年2月该院收治的60例冠状动脉小血管病变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30例。两组均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对照组植入雷帕霉素洗脱支架,研究组使用药物涂层球囊治疗,术后随访1年。比较两组术前、术后即刻、术后1年时病变血管最小管腔直径(MLD)和狭窄程度,晚期管腔丢失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术后即刻,两组MLD均大于术前,狭窄程度均低于术前,但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两组MLD均小于术后即刻,狭窄程度均高于术后即刻,但研究组MLD大于对照组,狭窄程度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研究组晚期管腔丢失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3.33%(4/30),低于对照组的36.67%(11/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药物涂层球囊治疗冠状动脉小血管病变患者近期疗效与雷帕霉素洗脱支架相当,但远期疗效更好,术后1年时MLD更大、狭窄程度更低,可减少晚期管腔丢失,降低支架内血栓形成、再狭窄等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帕霉素 药物洗脱支架 药物涂层球囊 冠状动脉小血管病变 再狭窄 远期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物涂层球囊治疗冠状动脉局部急性病变的效果及其对炎症反应的影响
14
作者 杨雁华 张倩倩 +4 位作者 王同 王丰云 朱银川 赵秋佚 汤建民 《广东医学》 CAS 2024年第8期1011-1016,共6页
目的探究药物涂层球囊(drug-coated balloon,DCB)治疗冠状动脉(冠脉)局部急性病变的效果及其对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入院12 h内行冠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92例。根据PCI治疗的策略... 目的探究药物涂层球囊(drug-coated balloon,DCB)治疗冠状动脉(冠脉)局部急性病变的效果及其对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入院12 h内行冠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92例。根据PCI治疗的策略,分为DCB组102例和药物洗脱支架(drug-eluting stent,DES)组90例。观察两组治疗方案在治疗冠脉局部急性病变的效果及其对炎症反应的影响。结果两组患者一般基线资料、病变血管数目、应用DCB/DES尺寸、术前术后心肌梗死溶栓试验(TIMI)血流分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CB组术后即刻管腔直径和管腔增益劣于DES组(P<0.01),且DCB组术后血管夹层发生率高于DES组(P<0.01)。9个月复查DCB组晚期管腔丢失(late lumen loss,LLL)优于DES组(P<0.01),两组血流储备分数(fractional flow reserve,FFR)相当。患者院外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ac event,MACE)发生和因双联抗血小板引起出血事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相关炎症指标较术前明显降低,且随访时DCB组炎症指标较DES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DCB治疗冠脉局部急性病变的效果不劣于药物洗脱支架,但药物涂层球囊对局部病变的炎症反应有更好的抑制作用,因此DCB可能有更好的远期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药物涂层球囊 药物洗脱支架 血流储备分数 炎症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减压联合药物涂层球囊对股腘动脉硬化性闭塞症患者早期疗效及其机制分析
15
作者 吴忠寅 贺克武 +1 位作者 林万里 潘升权 《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 2024年第5期545-550,共6页
目的探讨血管减压联合药物涂层球囊对股腘动脉硬化性闭塞症患者早期疗效及其机制。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2年5月于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就诊的82例股腘动脉硬化性闭塞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41,行药物涂... 目的探讨血管减压联合药物涂层球囊对股腘动脉硬化性闭塞症患者早期疗效及其机制。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2年5月于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就诊的82例股腘动脉硬化性闭塞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41,行药物涂层球囊治疗)与观察组(n=41,行血管减压联合药物涂层球囊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动脉硬化相关指标、血流动力学参数、血小板活化因子水平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2.69%(38/41),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5.61%(31/4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股腘动脉内中膜厚度、脉搏波传导速度均低于本组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股腘动脉内中膜厚度、脉搏波传导速度均低于对照组患者;治疗后,两组患者踝臂血压指数均高于本组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踝臂血压指数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水平均低于本组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可溶性CD40配体、sP选择素均高于对照组患者,且观察组患者可溶性CD40配体、sP选择素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管减压联合药物涂层球囊治疗较单独行药物涂层球囊治疗可有效提高股腘动脉硬化性闭塞症患者早期疗效,改善患者动脉硬化相关指标、血流动力学参数,但却在一定程度上导致血小板活化因子水平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减压 药物涂层球囊 股腘动脉硬化性闭塞症 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物涂层球囊与药物洗脱支架治疗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性病变的临床疗效比较
16
作者 李涵 简立国 +5 位作者 刘士超 贾兴泰 李铮 贾梦奇 贵双俊 郭平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4年第18期3361-3363,共3页
目的:观察药物涂层球囊(DCB)与药物洗脱支架(DES)治疗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性病变(CTO)的临床疗效对比。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1年4月于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诊断为CTO的病人资料,根据治疗方式分为DCB组(98例)和DES组(116例),... 目的:观察药物涂层球囊(DCB)与药物洗脱支架(DES)治疗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性病变(CTO)的临床疗效对比。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1年4月于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诊断为CTO的病人资料,根据治疗方式分为DCB组(98例)和DES组(116例),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预后[包括12个月后靶血管病变处再狭窄、再闭塞及靶病变血管血运重建(靶血管血运重建)率、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及出血事件]。结果:两组经倾向性评分匹配后DCB组和DES组各61例。DCB组共78处CTO病变,其中5处进行补救性支架植入,共73处病变成功植入DCB;DES组共77处CTO病变。随访时,两组靶病变再狭窄、再闭塞及靶血管血运重建、靶血管急性心肌梗死、心源性死亡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DCB组出血事件发生率低于DE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0%与9.84%,P<0.05)。结论:DCB治疗CTO病变中效果不劣于DES,出血事件概率低于DES,提示在CTO病变中单纯采用DCB治疗可行且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完全闭塞性病变 药物涂层球囊 药物洗脱支架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物涂层球囊治疗冠状动脉原位病变后靶血管正性重构的多因素分析
17
作者 张帆 贾永平 《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322-326,共5页
目的:探究影响药物涂层球囊(DCB)治疗冠状动脉原位病变后靶血管正性重构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6月-2021年6月于我院行DCB治疗冠状动脉原位病变并出院后行血管内超声(IVUS)或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CT)复查冠状动脉靶血管情况的130... 目的:探究影响药物涂层球囊(DCB)治疗冠状动脉原位病变后靶血管正性重构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6月-2021年6月于我院行DCB治疗冠状动脉原位病变并出院后行血管内超声(IVUS)或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CT)复查冠状动脉靶血管情况的13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冠状动脉靶血管情况,患者被分为正性重构组(57例)和负性重构组(73例),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冠状动脉原位病变患者DCB治疗后靶血管正性重构的因素。结果:与负性重构组比较,正性重构组男性(74.0%比89.5%)、使用棘突球囊(31.5%比49.1%)、右冠或后降支左室后支病变(11.0%比28.1%)、年收入>10万元(19.2%比35.1%)、运动频数≥5次/周(6.8%比64.9%)比例、随访期间最小管腔直径[(2.22±0.87)mm比(2.95±0.34)mm]、住院费用[70218.42(51461.18,96114.17)元比91003.74(61930.16,116948.25)元]显著升高,吸烟史(67.1%比38.6%)和睡眠质量差(86.3%比22.8%)比例显著降低,P<0.05或<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运动频次≥3次/周、睡眠质量好和棘突/切割球囊的使用是此类患者DCB治疗后靶血管正性重构的独立保护因素(OR=0.014~0.097,P均<0.01),而吸烟史是其独立危险因素(OR=3.970,P=0.047)。结论:吸烟史是药物涂层球囊治疗冠状动脉原位病变后靶血管正性重构的独立危险因素,而运动频次≥3次/周、睡眠质量好和棘突/切割球囊的使用是其独立保护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药物涂层球囊 靶血管重构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物涂层球囊与普通球囊扩张术对冠心病支架内再狭窄患者近远期预后的影响
18
作者 赵辉 路怀志 +2 位作者 朱艳卫 宋雅信 王勇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8期1451-1454,共4页
目的探讨分析药物涂层球囊(DCB)与普通球囊扩张术对冠心病支架内再狭窄患者近远期预后的影响。方法筛选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收治的120例经介入治疗后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的冠心病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DC... 目的探讨分析药物涂层球囊(DCB)与普通球囊扩张术对冠心病支架内再狭窄患者近远期预后的影响。方法筛选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收治的120例经介入治疗后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的冠心病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DCB组和普通组,各60例,DCB组接受药物涂层球囊治疗,普通组接受普通球囊扩张术治疗。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扩张成功率和心肌标志物[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T]、术后即刻最小管腔直径和随访12个月后的晚期管腔丢失、支架内再狭窄发生率、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发生率(脑卒中、心力衰竭、非致死性心肌梗死)。结果治疗后,DCB组的扩张成功率(95.00%)高于普通组(8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DCB组CK-MB为(12.86±2.45)U·L^(-1)、肌钙蛋白T为(0.12±0.02)μg·L^(-1),均较普通组的(15.45±2.48)U·L^(-1)、(0.22±0.04)μg·L^(-1)下降明显(P<0.05);DCB组的术后即刻最小管腔直径为(2.45±0.12)mm,相较于普通组的(2.06±0.04)mm更大(P<0.05);经过12个月的随访复查冠脉造影,DCB组的晚期管腔丢失为(0.26±0.04)mm,明显小于普通组的(0.38±0.08)mm(P<0.05);随访12个月后,DCB组的支架内再狭窄发生率(5.00%)低于普通组(16.67%)(P<0.05);DCB组MACE发生率(16.67%)与普通组(33.33%)相比更低(P<0.05)。结论药物涂层球囊治疗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的临床效果比普通球囊扩张术更好,晚期管腔丢失较少,支架内再狭窄率较低,且MACE发生率也显著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支架内再狭窄 药物涂层球囊 普通球囊扩张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普通球囊与药物涂层球囊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介入手术中运用结果对比研究
19
作者 王学义 周建芳 《当代医药论丛》 2024年第26期17-19,共3页
目的:对比分析运用普通球囊(POB)以及药物涂层球囊(DCB)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SO)患者介入手术中的结果。方法:选取荣成市人民医院2017年3月—2023年3月所收治的80例ASO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分析的观察对象,将患者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作... 目的:对比分析运用普通球囊(POB)以及药物涂层球囊(DCB)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SO)患者介入手术中的结果。方法:选取荣成市人民医院2017年3月—2023年3月所收治的80例ASO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分析的观察对象,将患者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作普通组和药物组,每组均有40例,分别开展POB、DCB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记录并对比两组患者在术前以及术后3个月内的临床指标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术前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经过介入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情况均有所改善,药物组的改善程度显著优于普通组,组间比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有效治疗,药物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7.50%,较普通组的25.00%更低,组间比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AOS患者进行治疗时,无论是应用POB还是DCB都能够起到一定的治疗作用,但相较于POB,DCB的优势更加明显,其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指标,并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通球囊 药物涂层球囊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urboHawk斑块旋切术联合药物涂层球囊治疗股腘动脉闭塞的疗效分析
20
作者 唐雷 王翠敏 +6 位作者 吕柏楠 石晓明 吴胜春 杨永宾 牛帅 姜广伟 李计宽 《中国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 2024年第4期341-345,共5页
目的分析TurboHawk斑块旋切联合药物涂层球囊扩张术治疗股腘动脉闭塞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4年3月河北省人民医院和石家庄市中医院收治的102例股腘动脉闭塞症患者资料,其中54例行TurboHawk斑块旋切联合紫杉醇药物涂... 目的分析TurboHawk斑块旋切联合药物涂层球囊扩张术治疗股腘动脉闭塞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4年3月河北省人民医院和石家庄市中医院收治的102例股腘动脉闭塞症患者资料,其中54例行TurboHawk斑块旋切联合紫杉醇药物涂层球囊治疗的患者为联合组,48例只进行药物涂层球囊治疗的患者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术后1年的一期通畅率、二期通畅率、踝肱指数和间歇性跛行距离等指标。结果手术技术成功率100%。联合组发生远端栓塞2例,及时通过腔内治疗缓解。围手术期未出现心脑血管意外和死亡事件。联合组术后6、12个月的踝肱指数、间歇性跛行距离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对照组术后12个月的一期通畅率分别为83.3%(45/54)、72.9%(35/4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02);二期通畅率分别为94.4%(51/54)、75.0%(36/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6)。结论TurboHawk斑块旋切联合药物涂层球囊扩张术治疗股腘动脉闭塞安全有效,可明显改善患者血管通畅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硬化闭塞症 股腘动脉 斑块旋切术 药物涂层球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