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17篇文章
< 1 2 2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口黑鲈体表溃疡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及药物敏感性分析
1
作者 杜金辉 章海鑫 +3 位作者 张燕萍 陈文静 李完波 徐先栋 《中国畜牧兽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90-900,共11页
[目的]江西省高安市某养殖场的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体表出现溃疡,肝脏、脾脏及肾脏等器官出现结节,病鱼陆续死亡。本研究旨在分离和鉴定导致大口黑鲈体表出现溃疡及内脏出现结节的病原菌,并评估不同抗菌药对该病原菌的敏感... [目的]江西省高安市某养殖场的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体表出现溃疡,肝脏、脾脏及肾脏等器官出现结节,病鱼陆续死亡。本研究旨在分离和鉴定导致大口黑鲈体表出现溃疡及内脏出现结节的病原菌,并评估不同抗菌药对该病原菌的敏感性,从而为大口黑鲈溃疡病的有效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该养殖场患病大口黑鲈进行解剖,对其肝脏、脾脏、肾脏和肠道等部位进行病原菌分离并进行革兰染色。对分离菌进行生理生化特性反应、16S rDNA序列鉴定、系统发育树构建、人工感染试验、病理组织学观察、毒力基因检测及药敏试验。[结果]从患病大口黑鲈的肾脏结节部位中分离出1株优势菌,命名为GALS1。该分离菌单菌落呈圆形且表面光滑,边缘整齐,为革兰阴性菌。菌株GALS1氧化酶反应、葡萄糖发酵、硝酸盐还原及产氨等表现为阳性,甲基红及反硝化等呈阴性,与维氏气单胞菌(Aeromonas veronii)生化指标一致。分离菌株GALS1的16S rDNA序列与维氏气单胞菌聚为一支,相似性达99%,被鉴定为维氏气单胞菌。人工感染试验结果表明,菌株GALS1对大口黑鲈有较强的致病性,发病鱼表现为活力减弱、体表出血,肝脾肿大。毒力基因检测结果显示,该菌株携带毒力基因act、exu、fla和aerA。药敏试验结果表明,菌株GALS1对头孢曲松、四环素、庆大霉素、环丙沙星等敏感,对青霉素、红霉素、麦迪霉素等耐药。[结论]该养殖场大口黑鲈体表溃疡及内脏结节病病原为维氏气单胞菌,本研究结果可为维氏气单胞菌引起的大口黑鲈病害防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口黑鲈 维氏气单胞菌 鉴定 药物敏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充质细胞源性骨肉瘤中关键分子标志物鉴定及药物敏感性分析
2
作者 张昊军 李泓毅 +8 位作者 张辉 陈浩然 张力中 耿杰 侯传东 于琦 贺培凤 贾金鹏 卢学春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448-1456,共9页
背景:骨肉瘤发病机制复杂,预后较差,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其5年生存率有所改善,但仍未取得实质性进展。目的:筛选骨肉瘤中关键分子标志物,分析其与骨肉瘤治疗药物之间的关系,并从分子水平探讨骨肉瘤可能的疾病机制。方法:从基因表达谱数... 背景:骨肉瘤发病机制复杂,预后较差,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其5年生存率有所改善,但仍未取得实质性进展。目的:筛选骨肉瘤中关键分子标志物,分析其与骨肉瘤治疗药物之间的关系,并从分子水平探讨骨肉瘤可能的疾病机制。方法:从基因表达谱数据库中获取GSE99671和GSE28425(miRNA),对GSE99671进行差异表达基因分析和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WGCNA)。利用基因本体学(GO)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分别对差异表达基因和与疾病正相关性最高的模块基因进行功能富集分析。将上述模块基因与差异表达基因取交集作为关键基因,构建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使用CytoScape软件对关键基因进行相关性分析,筛选枢纽基因(Hub基因)。使用GSE28425数据集对Hub基因进行外部验证,同时对Hub基因进行文本验证。使用CellMiner数据库对Hub基因进行药物敏感性分析,依据关联系数的绝对值|R|>0.3,P<0.05作为阈值进行筛选。结果与结论:(1)差异表达分析获得529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177个表达上调,352个表达下调;WGCNA分析共得到592个与骨肉瘤相关性最高的基因;(2)GO富集结果显示骨肉瘤的发生发展可能与细胞外基质、骨细胞的分化与发育、人体的免疫调控、胶原蛋白的合成与分解相关;KEGG富集结果显示PI3K-Akt信号通路、焦点黏附信号通路、免疫应答等参与骨肉瘤疾病的发生;(3)交集结果显示,共获得59个关键基因,经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分析,筛选得到8个Hub基因,分别为LUM、PLOD1、PLOD2、MMP14、COL11A1、THBS2、LEPRE1、TGFB1,且均为表达上调;(4)外部验证发现调控Hub基因的miRNA明显下调,其中hsa-miR-144-3p和hsa-miR-150-5p的下调最为显著;文本验证结果显示Hub基因的表达与既往研究基本一致;(5)药物敏感性分析发现甲氨蝶呤、异环磷酰胺、帕博西尼的活性与PLOD1、PLOD2、MMP14的mRNA表达呈负相关关系;而唑来膦酸、雷帕霉素的活性与PLOD1、LUM、MMP14、PLOD2、TGFB1的mRNA表达呈正相关关系,提示唑来膦酸和雷帕霉素有望成为骨肉瘤的潜在治疗药物,但仍需进一步基础实验和临床研究加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肉瘤 分子标志物 信号通路 药物预测 WGCNA 药物敏感性 生物信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腔癌患者术后病原菌感染分布、药物敏感性及危险因素分析
3
作者 徐沭 骆甜 +2 位作者 胡玮玮 黄艳 汪瑾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25年第3期341-344,共4页
目的分析口腔癌患者术后病原菌感染分布、药物敏感性及其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选取2015—2019年江苏省淮安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260例口腔癌患者临床资料,统计研究对象的病原菌感染情况并进行药敏试验,根据口腔感染诊断标准将研究对象... 目的分析口腔癌患者术后病原菌感染分布、药物敏感性及其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选取2015—2019年江苏省淮安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260例口腔癌患者临床资料,统计研究对象的病原菌感染情况并进行药敏试验,根据口腔感染诊断标准将研究对象分为感染组(69例)和非感染组(161例),分析口腔癌患者术后感染病原菌危险因素,评价各指标联合及单一检测对口腔癌患者术后感染病原菌预测价值。结果口腔癌患者术后病原菌感染多为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阳性菌67株中以溶血性链球菌为主,共49株(73.13%);革兰氏阴性菌16株中以肺炎克雷伯菌为主,共7株(43.75%)。感染组留置胃管、皮瓣修复、气管切开、手术时间占比高于未感染组,T淋巴细胞中CD4^(+)、CD8^(+)低于未感染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气管切开是口腔癌患者术后病原菌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CD4^(+)、CD8^(+)是口腔癌患者术后病原菌感染的保护因素(P<0.05);气管切开、CD4^(+)、CD8^(+)均具有预测口腔癌患者术后病原菌感染的效能(P<0.05),三者预测口腔癌患者术后病原菌感染的预测效能高于单项预测(P<0.05)。结论口腔癌术后感染患者最常见的病原菌是革兰氏阳性菌,对青霉素敏感性最高,气管切开是口腔癌患者术后病原菌感染独立危险因素,CD4^(+)、CD8^(+)是保护因素,需重视病原菌检测与药敏试验,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癌 病原菌感染 药物敏感性 术后 药敏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75株临床分离新型隐球菌药物敏感性及临床分析
4
作者 管湘玉 朱均昊 +4 位作者 严丽 李莉 韩德忞 章强强 朱敏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0-23,共4页
目的 了解2019—2023年上海某三甲医院临床分离隐球菌对常用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及相关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测结果。方法 分离菌株通过MALDI-TOF质谱和生化鉴定卡鉴定。采用肉汤微量稀释法测定菌株对5-氟胞嘧啶、两性霉素B、氟康唑、伏立... 目的 了解2019—2023年上海某三甲医院临床分离隐球菌对常用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及相关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测结果。方法 分离菌株通过MALDI-TOF质谱和生化鉴定卡鉴定。采用肉汤微量稀释法测定菌株对5-氟胞嘧啶、两性霉素B、氟康唑、伏立康唑和伊曲康唑的最低抑菌浓度,并分析临床和实验室检测资料。结果 64例患者共培养分离出75株隐球菌,均为新型隐球菌,主要分离自脑脊液(78.7%)。伊曲康唑野生型分离率最低(36.0%);伏立康唑野生型分离率最高(94.7%)。64例患者中隐球菌荚膜抗原阳性62例,符合率96.9%。结论 隐球菌在脑脊液中分离率高,伊曲康唑非野生株分离率最高,伏立康唑野生株分离率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球菌 药物敏感性 最低抑菌浓度 隐球菌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头孢菌素耐药淋球菌的分子生物学研究及药物敏感性测定
5
作者 梁杰超 石琼芳 《当代医药论丛》 2025年第2期1-4,共4页
目的:对2019年—2022年收集的头孢菌素高度耐药淋球菌-FC428菌株进行基因分型与抗生素效用检测,探索耐药菌株新疗法。方法:China-GRSP团队四年间收集并纳入15株FC428菌株,采用NG-MAST、MLST和NG-STAR分型,评估抗生素响应。结果:15株菌... 目的:对2019年—2022年收集的头孢菌素高度耐药淋球菌-FC428菌株进行基因分型与抗生素效用检测,探索耐药菌株新疗法。方法:China-GRSP团队四年间收集并纳入15株FC428菌株,采用NG-MAST、MLST和NG-STAR分型,评估抗生素响应。结果:15株菌株主要为MLST ST1903、NG-MAST ST3435和NG-STAR ST233基因型。美罗培南、磷霉素、盐酸小檗碱和Zoliflodacin对这些菌株有较强的抑制作用。结论:美罗培南、盐酸小檗碱、Zoliflodacin和磷霉素可能为未来治疗头孢菌素耐药淋球菌感染提供新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孢菌素耐药 分子生物学 药物敏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7—2022年山东地区肺泡灌洗液分离菌的构成及药物敏感性分析
6
作者 李政 于文文 +6 位作者 张春艳 纪冰 满思金 伊茂礼 李仁哲 王世富 王梦园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944-953,共10页
目的了解山东地区成人和儿童肺泡灌洗液的分离菌株的构成及耐药性。方法回顾分析2017年1月—2022年12月山东省儿童细菌耐药监测研究协作网(SPARSS)59家网点单位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分离菌株的分布及药物敏感性。结果共收集BALF中... 目的了解山东地区成人和儿童肺泡灌洗液的分离菌株的构成及耐药性。方法回顾分析2017年1月—2022年12月山东省儿童细菌耐药监测研究协作网(SPARSS)59家网点单位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分离菌株的分布及药物敏感性。结果共收集BALF中分离菌12992株,前五位细菌分别为铜绿假单胞菌(16.51%)、肺炎克雷伯菌(14.66%)、鲍曼不动杆菌(13.97%)、金黄色葡萄球菌(9.21%)、嗜麦芽窄食单胞菌(6.27%);儿童分离菌占21.44%,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19.74%)、肺炎链球菌(17.73%)和流感嗜血杆菌(13.60%);成人分离菌占78.56%,主要为铜绿假单胞菌(19.01%)、肺炎克雷伯菌(16.59%)和鲍曼不动杆菌(16.35%)。BALF分离革兰阴性菌占75.0%,成人分离的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对头孢曲松/头孢噻肟的耐药率分别为36.6%/31.0%和67.1%/61.0%,儿童株为57.5%/62.1%和71.1%/68.1%。成人分离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对碳青霉烯类药物的耐药率分别为7.7%~8.3%、2.4%~3.3%、16.5%~19.2%和85.2%~85.3%,儿童分离株为15.4%~16.2%、3.2%~4.9%、11.9%~13.8%和34.7%~45.0%,成人CRKP和CRBA的检出率自2017年的1.2%和70.6%升至2022年的12.5%和84.4%。儿童和成人分离的流感嗜血杆菌对氨苄西林的耐药率分别为83.3%和78.7%,BLNAR株的检出率分别为9.3%和12.0%。革兰阳性菌占17.7%,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肺炎链球菌为主,成人与儿童的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率分别为22.58%和29.73%,分别从2017年的42.3%和36.8%降至2022年的19.6%和26.6%,成人与儿童青霉素敏感的肺炎链球菌检出率分别为97.4%和94.6%,未发现对万古霉素或利奈唑胺耐药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肺炎链球菌。结论2017—2022年山东地区成人与儿童BALF分离菌株的构成和药物敏感性存在较大差异,应加强当地流行病学及耐药性的监测,把握不同人群病原谱和耐药性的特点及变化趋势,以便合理经验用药;加强抗菌药物管理以遏制耐药菌的传播,减轻患者治疗负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泡灌洗液 成人 儿童 病原谱 药物敏感性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绵羊肺炎支原体的分离鉴定及药物敏感性分析
7
作者 刘芳 乌志勇 +5 位作者 王金玲 苗苗 苏日娜 白伟琴 卡楚拉 格日勒图 《畜牧与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09-113,共5页
旨在通过收集陕西榆林市某羊场具有呼吸道病史的绵羊肺组织样本,开展病原微生物的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样本经培养后分离得到支原体疑似菌株,对可疑菌株进行形态学、生理生化鉴定,确定为疑似绵羊肺炎支原体(Mesomycoplasma ovipneumoni... 旨在通过收集陕西榆林市某羊场具有呼吸道病史的绵羊肺组织样本,开展病原微生物的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样本经培养后分离得到支原体疑似菌株,对可疑菌株进行形态学、生理生化鉴定,确定为疑似绵羊肺炎支原体(Mesomycoplasma ovipneumoniae)。通过16S rRNA特异性引物扩增获得361 bp目的基因片段。经测序后BLAST分析发现,分离菌株的基因片段均与绵羊肺炎支原体的Y98参考株(GenBank登录号:NR_025989.1)同源性为97.81%,在遗传进化树同一分支,将其命名为绵羊肺炎支原体SY-1菌株。按照梯度稀释SY-1菌液,采用解脲支原体(CCU)计数方法绘制其生长曲线,结果发现绵羊肺炎支原体的最高菌量可达到10^(9)CUU。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显示,SY-1对多西环素高度敏感,对环丙沙星中度敏感,对头孢曲松、庆大霉素、苯唑西林、恩诺沙星和阿奇霉素均显示为低敏感度,而对利福平不敏感。本试验为羊场呼吸道疾病的防治和临床用药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绵羊肺炎支原体 分离鉴定 遗传进化树 药物敏感性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液病房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菌分布情况及药物敏感性分析
8
作者 欧阳贤凤 罗萍 +5 位作者 胡飞 刘丹 汤金萍 李金凤 郭瑛 赵娜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4年第25期39-42,共4页
目的分析2020年1月至2021年11月江西省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以下简称“本院”)血液病房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菌分布情况及药物敏感性。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1月江西省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血液病房13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 目的分析2020年1月至2021年11月江西省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以下简称“本院”)血液病房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菌分布情况及药物敏感性。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1月江西省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血液病房13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的分泌物进行病原菌培养,并对产ESBLs菌分布情况和药物敏感性进行分析。结果革兰氏阴性菌居多,共分离出160株,占比80.00%,其次是真菌和革兰氏阳性菌,各分离出22株和18株。其中以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最为常见。本院血液病房病原菌共检出200株,检出情况主要以痰、中段尿、咽拭子居多,以肛拭子、大便检出较少;200株病原菌共检出产ESBLs菌56株,占比28.00%,以中段尿、咽拭子检出居多,脓液、肛拭子、大便中未检出。本院血液病房产ESBLs菌除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耐药率较低外,对大部分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较高。结论本院血液病原菌以革兰氏阴性菌为主,且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较高,临床应重点关注此类菌株感染,需引起重视,加强院感的防控,避免发生耐药菌的暴发和流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广谱Β-内酰胺酶 病原菌分布 药物敏感性 抗菌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代肿瘤细胞化疗药物敏感性检测指导下治疗对晚期癌症患者生存预后及肿瘤标志物的影响
9
作者 李丹 阳雄文 +2 位作者 陈丹君 付成效 阳波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2024年第11期2125-2129,共5页
目的探讨原代肿瘤细胞化疗药物敏感性检测指导下治疗对晚期癌症患者生存预后及肿瘤标志物的影响。方法以2022年1月至2023年4月在华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107例晚期癌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按不同化疗方案分为观察组(n=41例)和对照组(n=66... 目的探讨原代肿瘤细胞化疗药物敏感性检测指导下治疗对晚期癌症患者生存预后及肿瘤标志物的影响。方法以2022年1月至2023年4月在华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107例晚期癌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按不同化疗方案分为观察组(n=41例)和对照组(n=66例)。观察组:原代肿瘤细胞化疗药物敏感性检测指导下进行化疗;对照组:接受FOLFOX4(奥沙利铂+5⁃氟尿嘧啶+亚叶酸钙)方案化疗,随访12个月。比较两组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稳定性疾病(SD)、病情进展(PD),计算有效缓解率(ORR)和疾病控制率(DCR);比较两组肿瘤标志物[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SCC)、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25(CA125)、细胞角蛋白片段19(CYFRA21⁃1)];采用Kaplan⁃Meier生命曲线进行生存分析。结果观察组ORR率与DCR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两组血清SCC、CEA、CA125与CYFRA21⁃1水平均相应下降(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Kaplan⁃Meier生命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观察组PFS、OS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原代肿瘤细胞化疗药物敏感性检测指导下治疗晚期癌症,改善患者预后,对癌症晚期个体化治疗方案具有一定的指导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代肿瘤细胞 化疗药物敏感性 晚期癌症 生存预后 肿瘤标志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包头地区295例VVC分离株的菌种分布及药物敏感性分析
10
作者 王娜 张利霞 +5 位作者 胡同平 王占黎 石继海 郭丽娜 易星驰 李宏雨 《包头医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32-38,共7页
目的:探讨包头地区外阴阴道念珠菌病(vulvovaginal candidiasis,VVC)患者感染念珠菌菌种分布特点及对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为临床精准治疗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21年1月至12月295例VVC患者阴道分泌物进行分离培养,应用MALDI-TOFMS、PCR... 目的:探讨包头地区外阴阴道念珠菌病(vulvovaginal candidiasis,VVC)患者感染念珠菌菌种分布特点及对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为临床精准治疗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21年1月至12月295例VVC患者阴道分泌物进行分离培养,应用MALDI-TOFMS、PCR方法完成菌种鉴定,按照CLSI M27-S4标准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进行9种药物体外药敏试验。结果:感染患者以31~35年龄段最多见(30.85%),其次是26~30年龄段(20.34%),21~40年龄段患者占82.04%,性生活、妊娠等易感因素在VVC中占比较大;共分离鉴定出非重复菌株295株,白念珠菌居首位占79.32%,光滑念珠菌次之占13.90%,尼瓦利亚、布加拉等少见念珠菌共7种各1株;白念珠菌对伊曲康唑的耐药率高于非白念珠菌(P<0.01),二者对氟康唑、伏立康唑和泊沙康唑耐药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非白念珠菌对卡泊芬净和5-氟胞嘧啶的耐药率高于白念珠菌(P<0.01);未发现制霉菌素耐药菌株,所有菌株对两性霉素B的敏感性均为100%,对特比奈芬的耐药率均很高。结论:包头地区VVC患者感染菌种多样,以白念珠菌多见,但不同菌种念珠菌对常用抗真菌药物敏感情况差异较大,应定期进行持续的耐药监测,以便指导妇科医生制订正确的诊疗方案,同时延缓耐药性的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阴阴道念珠菌病 菌种 药物敏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574-3p在三阴性乳腺癌细胞紫杉醇药物敏感性中的作用
11
作者 何依珊 苏静 洪庆 《安徽医学》 2024年第3期269-274,共6页
目的研究miR-574-3p在三阴性乳腺癌细胞紫杉醇(PTX)药物敏感性中的作用。方法构建稳定转染细胞株,根据细胞转染情况分为未转染组、miR-阴性对照(miR-NC)组和miR-574-3p过表达组,细胞计数试剂盒8(CCK-8)法检测不同浓度紫杉醇作用下细胞... 目的研究miR-574-3p在三阴性乳腺癌细胞紫杉醇(PTX)药物敏感性中的作用。方法构建稳定转染细胞株,根据细胞转染情况分为未转染组、miR-阴性对照(miR-NC)组和miR-574-3p过表达组,细胞计数试剂盒8(CCK-8)法检测不同浓度紫杉醇作用下细胞增殖情况(未转染组设置亚组:空白组和对照组),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法检测色素框同源物2(CBX2)mRNA的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CBX2蛋白的表达水平,Transwell检测细胞侵袭迁移力,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结果CCK-8法检测结果显示,紫杉醇对各组三阴性乳腺癌MDA-MB-231细胞的生长抑制呈一定的浓度依赖性,但不同浓度紫杉醇(0.05、0.15、0.45、1.35、4.05、8.10μmol/L)作用下,miR-574-3p过表达组生长抑制作用均高于对照组与miR-NC组(P<0.05);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2.10μmol/L紫杉醇作用下,miR-574-3p过表达组细胞中CBX2 mRNA表达水平低于未转染组和miR-NC组(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2.10μmol/L紫杉醇作用下,miR-574-3p过表达组细胞中CBX2蛋白表达水平低于未转染组和miRNC组(P<0.05);Transwell检测及划痕实验检测结果显示,2.10μmol/L紫杉醇作用下,miR-574-3p过表达组细胞侵袭迁移能力低于未转染组和miR-NC组(P均<0.05)。结论miR-574-3p可能通过下调CBX2增强三阴性乳腺癌细胞对紫杉醇的敏感性,抑制三阴性乳腺癌细胞的侵袭迁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阴乳腺癌 MDA-MB-231细胞 紫杉醇 miR-574-3p 色素框同源物2 药物敏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类器官个体化药物敏感性检测是病理科发展新契机
12
作者 包骥 张红英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794-796,801,共4页
肿瘤类器官是将患者来源的新鲜肿瘤组织经体外三维(3D)细胞培养系统建立的、与患者肿瘤特征高度相似的一种立体模型^([1]),能高度模拟人体内肿瘤组织的结构和功能,并展现细胞与细胞以及细胞与基质之间的相互作用。
关键词 肿瘤类器官 患者来源 药物敏感性检测 病理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口黑鲈烂身病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及其药物敏感性 被引量:1
13
作者 冯兴浪 丁戈野 +6 位作者 张秋实 侯金亮 刘智明 陈中元 向建国 肖调义 李军华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2-88,共7页
从湖南省醴陵市某大口黑鲈工厂化养殖场中患烂身病的大口黑鲈体表溃疡处分离得到1株病原菌MS315509,经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确定该病原菌为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人工感染结果显示,MS315509对大口黑鲈鱼苗的半数致死... 从湖南省醴陵市某大口黑鲈工厂化养殖场中患烂身病的大口黑鲈体表溃疡处分离得到1株病原菌MS315509,经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确定该病原菌为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人工感染结果显示,MS315509对大口黑鲈鱼苗的半数致死剂量为5.47×10^(7)cfu/mL,为弱毒株;MS315509携带细胞兴奋性肠毒素基因(alt)、细胞毒性肠毒素基因(act)和黏附素基因(aha1)3种毒力基因;采用12种抗生素与12种中草药对菌株MS315509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表明MS315509对庆大霉素、头孢拉定、石榴皮、苏木、五倍子、诃子等高度敏感,对四环素、头孢唑啉、卡那霉素、苯唑西林、恩诺沙星、青霉素、强力霉素、链霉素、黄连、艾叶和熟地黄等表现出耐药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口黑鲈 烂身病 嗜水气单胞菌 毒力基因 药物敏感性 致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REM2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与预后、免疫浸润及药物敏感性的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文榜 冯佳宁 +4 位作者 解辉平 王淼 余克富 张志斐 于德红 《中南药学》 CAS 2024年第4期857-863,共7页
目的 基于生物信息学的方法分析肝细胞癌患者中髓系细胞触发受体2(TREM2)基因表达水平与预后、免疫微环境及化疗药物敏感性的关联。方法 基于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基因表达综合数据库(GEO)和国际癌症基因组联合体(ICGC)数据库分析TREM... 目的 基于生物信息学的方法分析肝细胞癌患者中髓系细胞触发受体2(TREM2)基因表达水平与预后、免疫微环境及化疗药物敏感性的关联。方法 基于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基因表达综合数据库(GEO)和国际癌症基因组联合体(ICGC)数据库分析TREM2在肝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分析TREM2高、低表达组与肝细胞癌生存预后及免疫浸润的相关性;然后对TREM2进行GO和KEGG、突变和药物敏感性分析。结果 TREM2在肿瘤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组织(P <0.001);TREM2高表达组患者的总生存率(OS)显著低于低表达组(P <0.05)。突变分析发现TP53基因在TREM2高表达组具有更高的突变频率。免疫分析结果表明TREM2的表达与肝细胞癌基质评分(r=0.36,P <0.001)、免疫评分(r=0.55,P <0.001)和ESTIMATE评分(r=0.50,P <0.001)成正相关;与调节性T细胞(Tregs)、M2型巨噬细胞的免疫浸润水平成正相关(P <0.001)。KEGG和GO富集分析显示,TREM2基因在细胞吞噬、肝癌细胞转移、免疫逃逸、炎症反应等生物学过程通路上高度富集。药物敏感性分析发现,TREM2高表达组有较高敏感性的药物有索拉非尼、帕博利珠单抗、西罗莫司、硼替佐米和拉帕替尼(P <0.05)。结论 TREM2高表达的患者预后较差,且与免疫细胞浸润、肿瘤微环境有关,并有望成为肝细胞癌治疗的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TREM2 生物信息 肿瘤微环境 药物敏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停乳链球菌似马亚种致医院感染的临床特点与药物敏感性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陈建飞 徐浩 郭丽丽 《浙江医学》 CAS 2024年第13期1419-1423,1427,共6页
目的探讨停乳链球菌似马亚种(SDSE)致医院感染的临床特点与药物敏感性,以提高临床医生对SDSE感染性疾病的认识,为抗感染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金华市第二医院临床科室分离出SDSE的49例患者临床资料,采用纸... 目的探讨停乳链球菌似马亚种(SDSE)致医院感染的临床特点与药物敏感性,以提高临床医生对SDSE感染性疾病的认识,为抗感染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金华市第二医院临床科室分离出SDSE的49例患者临床资料,采用纸片扩散(K-B)法测定SDSE对19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结果SDSE感染患者主要为年龄≥60岁、存在有创操作史(或既往手术)、有放化疗史、应用广谱抗菌药物和(或)激素时间≥4周、存在严重基础疾病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畏寒、咳嗽、头痛等。SDSE菌株主要来源于痰液(46.94%)、血液(22.45%)和尿液(14.29%),主要分布于重症医学科(28.57%)、肿瘤内科(24.49%)、皮肤科(14.29%)、感染科(10.20%)。药敏试验未发现SDSE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奎奴普汀/达福普汀、呋喃妥因、头孢唑林、头孢曲松、头孢吡肟、青霉素G、阿莫西林、替加环素的耐药菌株,但对红霉素、克林霉素100.00%耐药。对庆大霉素、四环素、利福平、氯霉素、复方新诺明、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的耐药率均低于45.00%,且2020—2022年SDSE对以上7种受试药物的耐药率均呈明显上升趋势(均P<0.05)。SDSE感染患者选用头孢曲松、青霉素G、左氧氟沙星等抗菌药物治疗,均治愈或有好转。结论SDSE感染患者主要为免疫功能低下者,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对大多数抗菌药物敏感性较高,β-内酰胺类药物可作为治疗SDSE感染的首选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停乳链球菌似马亚种 医院感染 临床特点 药物敏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ECQL4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与预后、免疫细胞浸润水平、药物敏感性之间的关系 被引量:1
16
作者 姜德培 钟剑锋 +4 位作者 张伟康 胡志耀 文学 王新友 陈泓磊 《消化肿瘤杂志(电子版)》 2024年第1期50-57,共8页
目的探究RECQL4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研究其与预后、免疫细胞浸润水平以及药物敏感性之间的关系。方法通过TIMER 2.0数据库分析RECQL4在不同肿瘤中的表达差异性。通过GEPIA2数据库、GEO数据库分析RECQL4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通... 目的探究RECQL4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研究其与预后、免疫细胞浸润水平以及药物敏感性之间的关系。方法通过TIMER 2.0数据库分析RECQL4在不同肿瘤中的表达差异性。通过GEPIA2数据库、GEO数据库分析RECQL4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通过Kaplan-Meier plotter数据库对RECQL4在胃癌患者预后中的价值进行生存分析评估。通过TIMER 2.0数据库评估RECQL4的表达与免疫细胞浸润水平的相关性。应用RNAactDrug数据库揭示RECQL4分子与药物敏感性之间的关系。结果RECQL4在胃癌、结直肠癌、食管癌等肿瘤组织中高表达;RECQL4的高表达与胃癌的较差预后相关。胃癌中RECQL4 mRNA表达水平与B细胞、CD8+T细胞、CD4^(+)T细胞、树突状细胞、中性粒细胞及巨噬细胞浸润水平呈负相关。治疗胃癌的常用药物伊立替康、5-氟尿嘧啶、紫杉醇及多西他赛的敏感性均与RECQL4相关。结论RECQL4在胃癌组织中高表达,且可能与多种化疗药物敏感性相关,可作为预后不良的标志物。RECQL4高表达可抑制免疫细胞浸润,可能参与了肿瘤的免疫逃逸,促进肿瘤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解旋酶 临床预后 免疫浸润 药物敏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规模化鸡场死鸡胚中鸡毒支原体的分离鉴定、致病性及药物敏感性
17
作者 陈玥彤 刘晓涵 +9 位作者 王芷洋 赵宇馨 周铁忠 胡增金 朱悦 王少辉 田明星 丁思羽 祁晶晶 于圣青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90-299,共10页
旨在从广东某规模化鸡场死鸡胚进行鸡毒支原体(Mycoplasma gallisepticum,MG)的分离,并进行遗传进化分析、致病性及药物敏感性研究。本研究从广东某规模化鸡场的带菌死胚卵黄组织中分离禽支原体,通过菌落观察、血清学试验、16S rRNA支... 旨在从广东某规模化鸡场死鸡胚进行鸡毒支原体(Mycoplasma gallisepticum,MG)的分离,并进行遗传进化分析、致病性及药物敏感性研究。本研究从广东某规模化鸡场的带菌死胚卵黄组织中分离禽支原体,通过菌落观察、血清学试验、16S rRNA支原体通用引物序列鉴定等方法,对分离的菌株进行种属鉴定,同时将分离的毒株对鸡胚和SPF鸡进行攻毒试验及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显示:显微镜下菌落呈典型的“荷包蛋”状。平板凝集试验显示其与MG阳性血清有凝集反应,与MS阳性血清不反应;16S rRNA序列测序发现各分离株与MG相似性达99.9%,因此确定分离株为MG。将各分离株感染7日龄SPF鸡胚,结果显示感染鸡胚大多于临近出壳时死亡;感染3周龄的SPF鸡,3周后解剖发现鸡气囊发生显著病理变化,说明其具有较强致病力;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显示,5株分离株对盐酸沃尼妙林、多西环素、泰万菌素及泰妙菌素有较高敏感性,对替米考星、泰乐菌素、恩诺沙星、红霉素、吉他霉素、林可霉素呈现出不同程度耐药性。综上,从广东某规模化鸡场死鸡胚中成功分离到5株MG分离株,各分离株均可引起红细胞凝集,导致鸡胚死亡,对SPF鸡可引起典型的气囊炎症状,且对多种药物存在不同程度耐药性。本研究为临床MG的分离鉴定及用药选择提供了可参考的技术方法及指导,为MG攻毒模型建立提供了研究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毒支原体 死鸡胚 分离鉴定 致病 药物敏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141-3p、KLF9异常表达对前列腺癌细胞株药物敏感性和雄激素受体表达的影响及靶向关系
18
作者 刘彼得 靳宏勇 +2 位作者 王书恒 李循 李九智 《山东医药》 CAS 2024年第15期1-8,共8页
目的观察miR-141-3p、Krüppel样因子9(KLF9)对前列腺癌细胞株药物敏感性、雄激素受体(AR)表达的影响,验证miR-141-3p、KLF9之间的靶向关系,以探讨miR-141-3p、KLF9对PCa药物敏感性的调控作用及机制。方法选择雄激素敏感且表达AR的L... 目的观察miR-141-3p、Krüppel样因子9(KLF9)对前列腺癌细胞株药物敏感性、雄激素受体(AR)表达的影响,验证miR-141-3p、KLF9之间的靶向关系,以探讨miR-141-3p、KLF9对PCa药物敏感性的调控作用及机制。方法选择雄激素敏感且表达AR的LNCaP细胞株。将细胞分为miR-141-3p低表达组、miR-141-3p正常组、KLF9过表达组、KLF9正常组,采用脂质体转染法分别转染miR-141-3p-inhibitor、inhibitor阴性对照物(inhibitor-NC)、KLF9过表达质粒、空白质粒。上述各组细胞加入不同浓度(0、10、25、50、75、100µmol/L)比卡鲁胺或(0.5、1.0、2.5、5.0 nmol/L)多西他赛后培养48 h,检测各组细胞OD值,计算细胞增殖率(反映药物敏感性)。采用q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细胞中AR及AR-V7。采用TargetScan数据库预测miR-141-3p与KLF9是否存在结合位点,然后采用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验证miR-141-3p与KLF9的靶向调控关系[将LNCaP细胞株分别分为A、B、C、D组,A组先后转染野生型KLF9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质粒(KLF9-WT)、inhibitor-NC,B组先后转染KLF9-WT、miR-141-3p-inhibitor,C组先后转染突变型KLF9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质粒(KLF9-Mut)、inhibitor-NC,D组先后转染KLF9-Mut、miR-141-3p-inhibitor,转染24 h后检测各组荧光素酶活性]。通过细胞功能回复实验进一步验证miR-141-3p通过靶向调控KLF9抑制前列腺癌细胞药物敏感性[将LNCaP细胞株分别分为a、b、c、d组,a组先后转染si-KLF9阴性对照(si-Ctrl)、inhibitor-NC,b组先后转染si-Ctrl、miR-141-3p-inhibitor,c组先后转染si-KLF9、inhibitor-NC,d组先后转染si-KLF9、miR-141-3p-inhibitor,转染24 h后分别使用75µmol/L比卡鲁胺或2.5 nmol/L多西他赛处理细胞48 h,使用CCK-8法检测细胞OD值,并计算细胞增殖率]。结果LNCaP细胞培养48 h,在无药物加入时,miR-141-3p低表达组细胞增殖率低于miR-141-3p正常组(P均<0.05),KLF9过表达组细胞增殖率低于KLF9正常组(P均<0.05);随着药物浓度升高,各组细胞增殖率呈下降趋势(P均<0.05);在同等药物浓度情况下,miR-141-3p低表达组细胞增殖率低于miR-141-3p正常组(P均<0.05),KLF9过表达组细胞增殖率低于KLF9正常组(P均<0.05)。LNCaP细胞培养48 h,与不加入药物的miR-141-3p正常组相比,加入75、100µmol/L比卡鲁胺的miR-141-3p正常组AR相对表达量升高(P均<0.05),加入50、75、100µmol/L比卡鲁胺的miR-141-3p正常组AR-V7相对表达量升高(P均<0.05);加入0.5、1.0、2.5、5.0 nmol/L多西他赛的miR-141-3p正常组AR及AR-V7相对表达量升高(P均<0.05)。miR-141-3p低表达组的AR及AR-V7相对表达量低于加入同药物浓度的miR-141-3p正常组(P均<0.05),KLF9过表达组的AR及AR-V7相对表达量低于加入同药物浓度的KLF9正常组(P均<0.05)。TargetScan数据库预测miR-141-3p与KLF9存在结合位点,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显示,B组的相对荧光活性高于A组、C组及D组(P均<0.05)。功能回复实验结果显示,d组的细胞增殖率高于b组(P均<0.05),低于c组(P均<0.05),但与a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iR-141-3p低表达、KLF9过表达均可增强LNCaP细胞株的药物敏感性,并可抑制LNCaP细胞株AR和AR-V7的表达,miR-141-3p和KLF9存在靶向关系,miR-141-3p可靶向KLF9抑制LNCaP细胞药物敏感性,可能是通过促进AR-V7的表达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小RNA-141-3p Krüppel样因子 药物敏感性 比卡鲁胺 多西他赛能 雄激素受体 雄激素受体剪接变异体7 前列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刺鳅源鰤鱼诺卡氏菌的分离、鉴定与药物敏感性检测
19
作者 范晨杨 樊海平 +2 位作者 陈斌 薛凌展 张晶晶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71-678,共8页
【目的】分离、鉴定2022年福建省福州市某养殖场养殖的大刺鳅体表溃烂的病原,并进行药物敏感性检测,旨在为该病的防治提供参考。【方法】从患病大刺鳅体表脓肿处的脓汁中分离纯化出一株细菌,通过形态观察、生理生化特性检测及16S rDNA... 【目的】分离、鉴定2022年福建省福州市某养殖场养殖的大刺鳅体表溃烂的病原,并进行药物敏感性检测,旨在为该病的防治提供参考。【方法】从患病大刺鳅体表脓肿处的脓汁中分离纯化出一株细菌,通过形态观察、生理生化特性检测及16S rDNA基因序列比对分析对该菌株进行鉴定,同时对健康大刺鳅进行人工感染试验;采用纸片扩散法检测菌株对37种药物的敏感性,并对mce1A、mig、pup、dop、whiB3、phoP、phoR 7种毒力基因进行PCR检测。【结果】从患病大刺鳅体表脓肿处分离到形态一致的菌株,将其命名为MSK20220613。经测序及Blast比对,该菌株与NCBI数据库中鰤鱼诺卡氏菌核苷酸序列的同源性高达99.86%,人工感染试验结果与自然发病的鱼体症状相似。药物敏感性检测结果显示,MSK20220613菌株对新霉素、多西环素、恩诺沙星、氟苯尼考、环丙沙星、氧氟沙星、万古霉素等21种药物敏感;对哌拉西林、青霉素、呋喃唑酮、诺氟沙星等16种药物耐受。毒力检测结果显示,MSK20220613菌株携带mce1A、pup、phoP、phoR 4种毒力基因。【结论】患病大刺鳅的病原为鰤鱼诺卡氏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刺鳅 鰤鱼诺卡氏菌 分离 鉴定 毒力基因 药物敏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唐山地区高龄孕妇携带的无乳链球菌药物敏感性和分子特征研究
20
作者 刘泽梁 龚心怡 +5 位作者 韩肖 姜雪琪 苗贝贝 孟双 董爱英 李娟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199-1205,共7页
目的分析唐山地区高龄孕妇携带的无乳链球菌药物敏感性、分子型别、血清型别、毒力因子和耐药机制,为无乳链球菌相关感染的治疗和防控提供基础数据。方法从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和唐山市妇幼保健院收集42株高龄孕妇携带的无乳链球菌,进... 目的分析唐山地区高龄孕妇携带的无乳链球菌药物敏感性、分子型别、血清型别、毒力因子和耐药机制,为无乳链球菌相关感染的治疗和防控提供基础数据。方法从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和唐山市妇幼保健院收集42株高龄孕妇携带的无乳链球菌,进行13种抗菌药物的药物敏感性检测和基因组序列测定。结果对四环素、红霉素、左氧氟沙星和氯霉素同时耐药的菌株占比达7.1%,35.7%的菌株呈现对红霉素、克林霉素和左氧氟沙星的多重耐药。耐药基因erm B、tet M的携带率分别为66.7%、47.6%,29株菌(69.0%)同时发生了gyr A和par C氟喹诺酮耐药决定簇的基因突变。42株无乳链球菌属于4种血清型,分别为ⅠB(35.7%)、Ⅲ(33.3%)、Ⅴ(26.2%)、ⅠA(4.8%);分属11个序列型(STs),占比最多的为ST10(35.7%)和ST19(31.0%);分属6个克隆复合体(CCs),其中占比最多的为CC19(42.9%)和CC12(35.7%)。所有无乳链球菌均携带毒力因子编码基因cfb、cyl E和pav A。结论唐山地区高龄孕妇携带的无乳链球菌分子型别、血清型别呈现多态性,多重耐药特征明显,携带多种类型的耐药基因和毒力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乳链球菌 药物敏感性 基因组测序 分子型别 血清型别 毒力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