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068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细胞药代动力学在兽医药理学领域的应用
1
作者 刘羽 陈苏蒙 +4 位作者 吴琴尧 温泽宇 蒙锦燕 张福成 曹兴元 《中国兽药杂志》 2025年第2期56-63,共8页
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在新药发现、药物临床前和临床研究中发挥重要作用,基于血浆药物浓度的经典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以血浆生物样本中的药物测定为基础,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描述或预测药物的体内过程,但基于血浆药物浓度的经典药代动力学研... 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在新药发现、药物临床前和临床研究中发挥重要作用,基于血浆药物浓度的经典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以血浆生物样本中的药物测定为基础,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描述或预测药物的体内过程,但基于血浆药物浓度的经典药代动力学研究难以完全解释部分兽药在一些特定靶组织的疗效,出现药动学/药效学不相关的现象。细胞药代动力学将定量药理学精细至细胞层面,研究药物在细胞尺度的动态过程,以期为今后兽药的开发、评估及使用提供科学依据和指导意义。本文对当前细胞药代动力学研究技术进展及在兽医药理学领域发展前景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典药代动力 细胞药代动力 细胞模型 研究前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苯达唑口服乳剂在健康绵羊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2
作者 张海波 陈蓓 +6 位作者 马运芳 文丽梅 李红玲 阮洁 袁圆 高惠静 赵军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2025年第3期350-355,共6页
目的研究阿苯达唑口服乳剂(E-ABZ)在健康绵羊体内的药代动力学。方法取5只绵羊单剂量、多剂量(连续10 d,1次/d)灌胃给予阿苯达唑口服乳剂(10 mg/kg体重),分别在单剂量给药前和给药后、多剂量第10天最后一次给药前和给药后0.5、1、2、4、... 目的研究阿苯达唑口服乳剂(E-ABZ)在健康绵羊体内的药代动力学。方法取5只绵羊单剂量、多剂量(连续10 d,1次/d)灌胃给予阿苯达唑口服乳剂(10 mg/kg体重),分别在单剂量给药前和给药后、多剂量第10天最后一次给药前和给药后0.5、1、2、4、8、12、24、36、48、60和72 h颈静脉采血,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MS)法测定各时间点血浆中阿苯达唑(ABZ)、阿苯达唑亚砜(ABZSO)、阿苯达唑砜(ABZSO_(2))、阿苯达唑氨基砜(ABZSO_(2)-NH2)的浓度,应用Kinetica 5.1程序计算ABZSO和ABZSO_(2)药代动力学参数,比较单剂量与多剂量给药药代动力学参数,并与已报道的自然感染细粒棘球蚴病绵羊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参数相比较。结果未获得ABZ和ABZSO_(2)-NH2的完整药代动力学分析。E-ABZ多剂量给药后ABZSO、ABZSO_(2)的蓄积因子(R)分别为0.58±0.19、2.64±1.71。与单剂量给药相比,健康绵羊多剂量给药后ABZSO的从给药至末次采血0~72 h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AUClast)和平均滞留时间(MRT)显著降低(P<0.01),而清除率(CL)显著升高(P<0.01);ABZSO_(2)的达峰时间(Tmax)和MRT显著降低(P<0.05),而达峰浓度(Cmax)和给药间隔0~24 h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AUC0-τ)显著升高(P<0.05)。与健康绵羊相比,自然感染细粒棘球蚴病绵羊单剂量给药后ABZSO的Tmax、AUClast、从给药至无穷时间0~∞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AUCtot)、MRT、从给药至末次采血0~72 h平均滞留时间(MRTlast)显著升高(P<0.05),外推AUC百分比(%AUCextra)、CL、表观分布容积(Vz)明显降低(P<0.05);ABZSO_(2)的Cmax、Tmax、AUClast、AUCtot、MRT、MRTlast显著升高(P<0.05),CL明显降低(P<0.01);自然感染细粒棘球蚴病绵羊多剂量给药后ABZSO的MRT、MRTlast显著升高(P<0.05),其余参数均未见显著性差异。结论健康绵羊多剂量口服E-ABZ后无ABZSO蓄积,而ABZSO_(2)存在一定蓄积。在药代动力学方面验证了阿苯达唑口服乳剂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 阿苯达唑 乳剂 药代动力学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氧化氮供体型姜黄素胶束在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小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3
作者 罗晓健 何煜 +5 位作者 陆浩伟 付小明 刘艳玲 饶小勇 钟荣生 刘微 《实用药物与临床》 2025年第3期161-168,共8页
目的探讨姜黄素(Curcumin,Cur)胶束(Cur-Ms)在脑缺血再灌注小鼠模型中的体内药代动力学情况。方法溶剂蒸发法制备Cur-Ms,并对其体外性质进行表征;线栓法建立大脑中动脉栓塞(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MCAO)的脑缺血再灌注小鼠模... 目的探讨姜黄素(Curcumin,Cur)胶束(Cur-Ms)在脑缺血再灌注小鼠模型中的体内药代动力学情况。方法溶剂蒸发法制备Cur-Ms,并对其体外性质进行表征;线栓法建立大脑中动脉栓塞(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MCAO)的脑缺血再灌注小鼠模型,通过脑血流在线监测确定缺血和再灌注时间;C57小鼠随机分为溶液组和胶束组,每组36只,分别尾静脉注射姜黄素注射液(Cur-Inj,2.16 mg/kg)和Cur-Ms(2.16 mg/kg),进行体内药代动力学研究。结果本研究构建的Cur-Ms平均粒径为(25.28±0.47)nm,多分散系数(PDI)为0.194±0.015,Zeta电位为(-8.41±1.02)mV,载药率为3.38%±0.05%,包封率为97.23%±0.17%。胶束组t_(1/2)、药时曲线下面积(AUC)、平均滞留时间(MRT)均高于溶液组。Cur-Inj和Cur-Ms的清除率(CL)分别为15.4 L/(h·kg)和2.6 L/(h·kg),Cur-Ms能够显著延长Cur在体循环时间。结论制备的Cur-Ms粒径均匀稳定,呈现均匀的单分散性特点,且具有较高的姜黄素负载量和封装效率。Cur-Ms可能会提高药效,可延长药物在体内的滞留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黄素胶束 姜黄素注射液 脑缺血再灌注模型 药代动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对重症患者万古霉素药代动力学影响的观察
4
作者 谢桥 《贵州医药》 2025年第2期210-211,共2页
目的 探讨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CRRT)对重症患者万古霉素药代动力学影响。方法 将68例接受万古霉素输注与CRRT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万古霉素治疗)和观察组(万古霉素联合CRRT治疗)各34例。患者均给药初始剂量1 g,维持剂量15 mg/kg,每... 目的 探讨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CRRT)对重症患者万古霉素药代动力学影响。方法 将68例接受万古霉素输注与CRRT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万古霉素治疗)和观察组(万古霉素联合CRRT治疗)各34例。患者均给药初始剂量1 g,维持剂量15 mg/kg,每12 h用药1次,对比两组药代动力学程度。结果 观察组血药浓度、给药剂量低于对照组,MIC=1例数23.53%低于对照组47.06%,观察组<15 mg/L为5.88%,低于对照组35.29%,>40 mg/L为32.35%,高于对照组11.76%(P<0.05)。结论 CRRT治疗能够清除患者机体内万古霉素血药浓度,对治疗老年重症患者完善血药浓度检测管理能保障万古霉素应用的安全性及有效性,为临床拟定合理的用药方案提供合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性肾脏替疗法 万古霉素 药代动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药代动力学的临床常见药物急性中毒血液净化治疗共识
5
作者 《基于药代动力学的临床常见药物急性中毒血液净化治疗共识》专家组 潘龙飞 +6 位作者 马青变 朱华栋 张国强 马岳峰 裴红红 孙宝妮 张莉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033-1043,共11页
近年来,药物导致的急性中毒逐年增多,但多数药物中毒缺乏特效解毒剂。血液净化治疗在药物急性中毒治疗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但目前国内关于其在临床常见药物急性中毒方面的应用尚无统一推荐意见。本专家共识以药代动力学为核心,对血液净化... 近年来,药物导致的急性中毒逐年增多,但多数药物中毒缺乏特效解毒剂。血液净化治疗在药物急性中毒治疗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但目前国内关于其在临床常见药物急性中毒方面的应用尚无统一推荐意见。本专家共识以药代动力学为核心,对血液净化治疗在临床常见药物急性中毒治疗中的应用策略进行归纳、总结,旨在增进临床医生对药代动力学特征及相应血液净化治疗模式的理解,从而使其在诊治药物急性中毒患者时可以基于导致中毒药物的药代动力学特征选择合理的血液净化治疗模式并制订恰当的血液净化治疗方案,最终提高临床常见药物急性中毒患者的救治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毒 物过量 药代动力 连续性肾替疗法 急性中毒 物中毒 血液净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种酒石酸泰万菌素预混剂在猪体内的对比药代动力学研究
6
作者 李江 姚学强 +10 位作者 代国年 程富胜 李冰 周雅馨 白玉彬 王玮玮 翟斌涛 魏小娟 郭丽华 张继瑜 周绪正 《畜牧与兽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1-59,共9页
旨在比较4种国内自研的酒石酸泰万菌素预混剂(受试制剂)和爱乐新(参比制剂)在猪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特征,根据药代动力学参数评价5种制剂间的相对生物利用度,遴选出生物利用度更高的制剂。采用平行试验设计方法,选取30头杜长大三元杂交猪,... 旨在比较4种国内自研的酒石酸泰万菌素预混剂(受试制剂)和爱乐新(参比制剂)在猪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特征,根据药代动力学参数评价5种制剂间的相对生物利用度,遴选出生物利用度更高的制剂。采用平行试验设计方法,选取30头杜长大三元杂交猪,随机分为5组,公母各半,按25 mg/kg剂量,以经口灌胃单次给药的方式,分别给予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方法测定血药浓度,使用WinNonlin软件中非房室模型进行分析,计算5种制剂的药代动力学参数和相对生物利用度。药代动力学结果显示:受试制剂1~4号药和参比制剂爱乐新的消除半衰期(T_(1/2))分别为(4.40±1.98)、(5.03±1.39)、(4.73±1.42)、(1.26±0.32)和(3.52±0.86)h;达峰时间(T_(max))分别为(4.00±0.00)、(0.50±0.00)、(0.90±0.22)、(0.56±0.13)和(0.50±0.00)h;达峰浓度(C_(max))分别为(51.86±8.95)、(111.00±4.51)、(37.95±5.28)、(92.13±2.65)和(147.71±29.47)ng/mL;药时曲线下面积(AUC_(last))分别为(260.15±29.63)、(336.68±9.41)、(227.93±11.56)、(204.33±4.83)和(300.48±32.09)h·ng/mL;1~4号药相对生物利用度(F)分别为86.58%、112.05%、75.85%、68.00%。综上,本试验建立的泰万菌素UPLC-MS/MS检测方法高效、准确、可靠,可用于泰万菌素在动物体内的药物动力学分析;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酒石酸泰万菌素预混剂在猪体内具有吸收迅速、达峰时间短、消除较快、血液中平均滞留时间较短等特征;对比4种国内自研酒石酸泰万菌素预混剂和进口药爱乐新药代动力学参数,以国产酒石酸泰万菌素预混剂2号药T_(1/2)最长、T_(max)最短、AUC_(last)最大、F最高,综合评价最佳,具有临床应用价值和进一步开发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泰万菌素 对比药代动力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相对生物利用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花蛇舌草抗肿瘤的药理机制及药代动力学研究进展
7
作者 张宇飞 李力恒 +2 位作者 陈昌瑾 李依诺 袁有才 《中医药学报》 CAS 2025年第1期111-117,共7页
白花蛇舌草具有清热解毒、消痈散结、利水通淋之功,环烯醚萜类、总黄酮类及蒽醌类等是发挥抗肿瘤作用的主要化学成分,对肺癌、肝癌、乳腺癌、结直肠癌等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机制与抑制肿瘤细胞增殖、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等密切相关。目... 白花蛇舌草具有清热解毒、消痈散结、利水通淋之功,环烯醚萜类、总黄酮类及蒽醌类等是发挥抗肿瘤作用的主要化学成分,对肺癌、肝癌、乳腺癌、结直肠癌等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机制与抑制肿瘤细胞增殖、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等密切相关。目前对白花蛇舌草的药代动力学研究主要涉及个别单体成分,无法全面反映其药代动力学特征,故本文检索国内外数据库,对近年来白花蛇舌草抗肿瘤作用、药代动力学的研究现状作一综述,旨在为后续采用多成分整合方法研究其体内药代动力学奠定基础,并为其研究开发及临床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花蛇舌草 抗肿瘤 理作用 药代动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PLC-MS/MS测定射干止咳胶囊中5种异黄酮苷元在大鼠体内血药浓度及药代动力学研究
8
作者 陈妍 邸子真 +4 位作者 任铭 甘雨 邹桂欣 师玉鑫 赵玥 《辽宁中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75-179,共5页
目的应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建立一种同时测定大鼠血浆中射干止咳胶囊的鸢尾黄素、野鸢尾黄素、次野鸢尾黄素、鸢尾甲黄素A和鸢尾甲黄素B 5种有效成分的定量方法;同时探索射干止咳胶囊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特征。方法以汉黄芩... 目的应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建立一种同时测定大鼠血浆中射干止咳胶囊的鸢尾黄素、野鸢尾黄素、次野鸢尾黄素、鸢尾甲黄素A和鸢尾甲黄素B 5种有效成分的定量方法;同时探索射干止咳胶囊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特征。方法以汉黄芩素为内标进行方法学考察;SD大鼠单次灌胃射干止咳胶囊,于给药后不同时间点采集血液样本,采用电喷雾离子源,多反应监控模式进行5种成分的含量测定,DAS2.0软件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5种成分的线性关系均良好(r>0.998),批内、批间准确度(RE)、精密度(RSD)及稳定性符合生物样品分析要求,相对提取回收率为96.27%~113.27%。药代动力学研究结果表明,5种成分的T_(max)、t_(1/2z)、MRT(0-t)、V_z/F分别在11.4~18.6 min、8.4~22.8 min、50.3~235.9 min、128.5~2913.7 L·kg~(-1)。结论本研究建立的方法准确,简便,重现性好,可以用于射干止咳胶囊有效成分在大鼠血浆的含量测定及临床前药代动力学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干止咳胶囊 鸢尾黄素 野鸢尾黄素 次野鸢尾黄素 鸢尾甲黄素A 鸢尾甲黄素B 药代动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索拉非尼和多纳非尼对大鼠体内艾托格列净药代动力学的影响
9
作者 邓艳茹 曹格溪 +2 位作者 闫彬 李颖 董占军 《临床肝胆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2-98,共7页
目的探究索拉非尼、多纳非尼对艾托格列净在大鼠体内药代动力学的影响,为临床联合用药提供参考。方法24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6只。A、B组大鼠分别连续7天灌胃索拉非尼对照溶剂和索拉非尼(100 mg/kg),第7天均灌胃艾托格列净(1.5 ... 目的探究索拉非尼、多纳非尼对艾托格列净在大鼠体内药代动力学的影响,为临床联合用药提供参考。方法24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6只。A、B组大鼠分别连续7天灌胃索拉非尼对照溶剂和索拉非尼(100 mg/kg),第7天均灌胃艾托格列净(1.5 mg/kg);C、D组大鼠分别连续7天灌胃多纳非尼对照溶剂和多纳非尼(40 mg/kg),第7天均灌胃艾托格列净(1.5 mg/kg)。于不同时间点从大鼠眼内眦静脉丛取血,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艾托格列净质量浓度并绘制药-时曲线,应用DAS 2.1.1软件非房室模型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成组t检验,非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秩和检验。结果与A组比较,B组艾托格列净药-时曲线下面积(AUC_(0-t))和AUC_(0-∞)均明显增加(P值均<0.05),半衰期(t_(1/2))、平均滞留时间(MRT_(0-t))、MRT_(0-∞)均显著延长(P值均<0.05),清除率(CLZ/F)显著降低(P<0.05);与C组比较,D组艾托格列净的AUC_(0-t)、AUC_(0-∞)均显著增加(P值均<0.01),达峰时间(T_(max))、t_(1/2)、MRT_(0-t)、MRT_(0-∞)均显著延长(P值均<0.01),表观分布容积(VZ/F)和CLZ/F均显著降低(P值均<0.05)。结论索拉非尼和多纳非尼均能影响艾托格列净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过程,明显增加艾托格列净的体内暴露量,临床联合用药时应密切监测疗效及药物不良反应,必要时给予剂量调整,避免潜在的药物相互作用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索拉非尼 多纳非尼 艾托格列净 大鼠 Sprague-Dawley 药代动力 物相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药代动力学的异质性研究进展
10
作者 马洁 卢倩 +5 位作者 田锁燕 窦亚洁 黄志远 贺欣雨 杨珅珅 李遇伯 《时珍国医国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22-727,共6页
中药药代动力学是中药现代化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中药含有复杂多样的有效成分,其药代动力学特征与西药具有明显差异,故如何科学评价中药有效成分体内药代特征,对指导临床用药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文章从中药提取物的共存成分、药对配... 中药药代动力学是中药现代化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中药含有复杂多样的有效成分,其药代动力学特征与西药具有明显差异,故如何科学评价中药有效成分体内药代特征,对指导临床用药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文章从中药提取物的共存成分、药对配伍、炮制方法、制剂新技术、病理状态、中西药相互作用角度出发,对中药药代动力学的异质性及其成因进行归纳总结,为中药药代动力学的科学化、现代化发展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效成分 药代动力 异质性
原文传递
盐酸多柔比星脂质体联合碘化油肝动脉栓塞治疗兔VX2肝癌:药代动力学及药效学研究
11
作者 赵一昊 王灏琛 金龙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27-130,共4页
目的观察盐酸多柔比星脂质体联合碘化油用于栓塞肝动脉治疗兔VX2肝癌的药代动力学及药效学表现。方法分别按1∶1、1∶2及2∶1比例配制盐酸多柔比星脂质体-碘化油混悬液,观察其分层时间。将20只健康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均分为A~D组(各5只),... 目的观察盐酸多柔比星脂质体联合碘化油用于栓塞肝动脉治疗兔VX2肝癌的药代动力学及药效学表现。方法分别按1∶1、1∶2及2∶1比例配制盐酸多柔比星脂质体-碘化油混悬液,观察其分层时间。将20只健康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均分为A~D组(各5只),对A组经导管注入盐酸多柔比星脂质体-碘化油乳剂、B组注入盐酸多柔比星-碘化油乳剂以栓塞肝动脉,对C组予盐酸多柔比星脂质体、D组予盐酸多柔比星行肝动脉灌注化疗。比较处置后4组1、4、8、12、16、20及24 h血药浓度。以另外20只健康新西兰大白兔建立VX2肝癌模型,并将其随机均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10只),对实验组经导管注入盐酸多柔比星脂质体-碘化油乳剂、对照组注入多柔比星-碘化油乳剂以栓塞肝动脉;根据改良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mRECIST)评估疗效,记录肿瘤客观缓解率(ORR)及疾病控制率(DCR)。结果不同比例盐酸多柔比星脂质体-碘化油混悬液均于1 min内出现分层。药代动力学实验显示,A、C组处置后各时间点血药浓度相近,且均高于B、D组。药效学实验显示,实验组肿瘤ORR及DCR分别为50.00%(5/10)及90.00%(9/10),对照组分别为40.00%(4/10)及80.00%(8/10)。结论以盐酸多柔比星脂质体-碘化油乳剂行肝动脉栓塞与单纯灌注化疗后各时间点血药浓度相近;前者用于栓塞治疗兔VX2肝癌效果与多柔比星-碘化油乳剂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栓塞 治疗性 多柔比星 脂质体 药代动力 效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桑葛降脂丸的含量测定和药代动力学研究
12
作者 范晓晔 潘璇 +4 位作者 刘烁 张雨萌 赵春杰 李挥 赵旻 《中国药事》 2025年第1期75-87,共13页
目的:测定桑葛降脂丸4种主成分含量;研究桑葛降脂丸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变化规律。方法:基于HPLC法同时测定桑葛降脂丸中没食子酸、绿原酸、葛根素和丹酚酸B这4种成分的含量;采用LC-MS法测定大鼠灌胃桑葛降脂丸溶液后血浆中绿原酸和... 目的:测定桑葛降脂丸4种主成分含量;研究桑葛降脂丸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变化规律。方法:基于HPLC法同时测定桑葛降脂丸中没食子酸、绿原酸、葛根素和丹酚酸B这4种成分的含量;采用LC-MS法测定大鼠灌胃桑葛降脂丸溶液后血浆中绿原酸和葛根素的浓度。结果:没食子酸、绿原酸、葛根素和丹酚酸B分别在质量浓度1.7~17.4、7.3~72.7、40.0~395.9、16.0~160.4 mg·L^(-1)时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分别为0.9991、0.9992、0.9999、0.9993,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8.2%、100.5%、99.8%、100.4%,RSD分别为0.9%、1.9%、0.2%和0.4%,精密度、重复性、稳定性及耐用性的RSD均小于2.0%;绿原酸和葛根素血浆质量浓度分别在3~1300 ng·mL^(-1)、5~1800 ng·mL^(-1)时线性良好,提取回收率为83.3%~94.2%,基质效应为80.7%~98.8%,日内及日间精密度、准确度和稳定性良好。结论:建立的4种成分含量测定的HPLC分析方法,其精密度、重复性良好,方法稳定可靠,可用于桑葛降脂丸的质量控制;建立的LC-MS方法简便、灵敏、特异性高,可用于大鼠灌胃桑葛降脂丸溶液后绿原酸和葛根素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葛降脂丸 含量测定 质量控制 药代动力学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道菌群对三七-红花有效组分药代动力学影响
13
作者 宋金洋 逯文翰 +1 位作者 刘蓬蓬 郭晓宇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5年第3期21-27,共7页
目的阐明肠道菌群变化对大鼠体内三七-红花有效组分(CNS)主要药效成分的药代动力学影响。方法采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腹腔注射1周,诱导拟无菌大鼠模型。正常大鼠和拟无菌大鼠均灌胃CNS后,在不同时间点采集血浆,使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目的阐明肠道菌群变化对大鼠体内三七-红花有效组分(CNS)主要药效成分的药代动力学影响。方法采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腹腔注射1周,诱导拟无菌大鼠模型。正常大鼠和拟无菌大鼠均灌胃CNS后,在不同时间点采集血浆,使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LC-MS/MS)测定给药后血浆中羟基红花黄色素A(HSYA),三七皂苷R1,人参皂苷Rb1、Rg1、Rd和Re的浓度,并使用DAS 3.0软件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通过前期已建立的大体积进样体系,检测CNS中6个主要药效成分的血药浓度。结果显示,与正常大鼠相比,拟无菌大鼠体内药-时曲线下面积(AUC0-t)和最大血药浓度值(Cmax)均升高,其中6个主要药效成分的Cmax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抑制肠道菌群后,会导致CNS中主要药效成分的体内暴露量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七 红花 心肌缺血 药代动力 肠道菌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兹夫定对西格列汀在健康受试者中药代动力学的影响
14
作者 吴金伶 宋忠翔 +1 位作者 万元浩 崔桅 《天津药学》 2025年第2期133-137,共5页
目的评价健康受试者在多次口服西格列汀和多次同时口服阿兹夫定(FNC)及西格列汀,FNC对西格列汀药代动力学的影响。方法本试验采用单中心、开放、序贯给药设计。受试者每日1次口服西格列汀片剂100 mg连续10 d,并于第6天开始每日1次加服FN... 目的评价健康受试者在多次口服西格列汀和多次同时口服阿兹夫定(FNC)及西格列汀,FNC对西格列汀药代动力学的影响。方法本试验采用单中心、开放、序贯给药设计。受试者每日1次口服西格列汀片剂100 mg连续10 d,并于第6天开始每日1次加服FNC 5 mg连续5 d。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LC-MS/MS)测定血浆中西格列汀的浓度。计算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联合使用FNC后血浆中西格列汀的Cmax,ss为(496.00±132.34)ng/mL、AUC0-t,ss为(3467.94±452.93)h·ng/mL、AUC0-∞,ss为(3724.95±450.22)h·ng/mL,与单独服用西格列汀相比,其Cmax,ss、AUC0-t,ss和AUC0-∞,ss的几何均值比值(联用/单用)及90%CI分别为97.00%(78.99%~119.13%)、104.33%(94.83%~114.77%)、104.58%(95.64%~114.35%)。结论在健康受试者中,FNC对西格列汀的药代动力学暴露量没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兹夫定 西格列汀 药代动力 物相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方磺胺间甲氧嘧啶钠注射液对注射用青霉素钠在猪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的影响
15
作者 肖裕章 毕海林 +7 位作者 李颜 曾孝丽 何艳 李丽苹 刘艺 王佳 王耀祖 唐建华 《中兽医医药杂志》 2025年第1期80-85,共6页
本研究旨在探究复方磺胺间甲氧嘧啶钠注射液对注射用青霉素钠在猪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参数的影响。将12头荣昌杂交长白健康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6头,两组均在猪右侧耳后方颈部按照30000 IU/kg BW剂量肌内注射青霉素钠(注射用,使... 本研究旨在探究复方磺胺间甲氧嘧啶钠注射液对注射用青霉素钠在猪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参数的影响。将12头荣昌杂交长白健康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6头,两组均在猪右侧耳后方颈部按照30000 IU/kg BW剂量肌内注射青霉素钠(注射用,使用前用生理盐水溶解),同时,试验组在猪左侧耳后方颈部按照30 mg/kg BW剂量肌内注射复方磺胺间甲氧嘧啶钠注射液。分别于给药后0.083 h、0.167 h、0.250 h、0.333 h、0.500 h、0.750 h、1.000 h、1.500 h、2.000 h、3.000 h、4.000 h、6.000 h、8.000 h、12.000 h,使用一次性肝素钠采血管自前腔静脉采集血样1~2 mL,通过HPLC进行血浆药物浓度测定,并将测得数据用3P97药代动力学程序软件计算拟合,获得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显示,对照组和试验组猪血液中青霉素的消除半衰期t_(1/2(β))分别为(1.13±0.22)h、(2.27±0.25)h,达峰时间T_(peak)分别为(0.14±0.03)h、(0.25±0.04)h,达峰浓度C_(max)分别为(28.48±4.87)g/L、(23.09±3.66)g/L,药时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27.77±3.24)h·(g/L)、(47.43±4.15)h·(g/L)。表明复方磺胺间甲氧嘧啶钠注射液与青霉素联用可以延长青霉素的半衰期,降低药物的释放速度,使药物的作用时间延长。结果提示,两者可以延迟分开注射联用,但不宜混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磺胺间甲氧嘧啶钠注射液 注射用青霉素钠 药代动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达格列普隆检测方法开发及其在食蟹猴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16
作者 孙健民 段小群 +2 位作者 秦红倩 张枢 李小川 《天津化工》 2025年第2期30-34,共5页
目的:建立一种可靠、灵敏、专属的液相色谱与串联质谱联用(LC-MS/MS)分析方法测定食蟹猴血浆中的达格列普隆含量,对建立的生物分析方法进行验证,并应用于食蟹猴体内药代动力学实验生物样本的测定。方法:50μL血浆样品经蛋白沉淀处理后上... 目的:建立一种可靠、灵敏、专属的液相色谱与串联质谱联用(LC-MS/MS)分析方法测定食蟹猴血浆中的达格列普隆含量,对建立的生物分析方法进行验证,并应用于食蟹猴体内药代动力学实验生物样本的测定。方法:50μL血浆样品经蛋白沉淀处理后上样,以特非那定为内标。色谱柱为ZORBAX Eclipse Plus C182.1mm×50mm,3.5µm,流动相为0.1%甲酸5mmol/L乙酸铵水溶液。在电喷雾电离源正离子模式下检测,达格列普隆和特非那定离子对通道(m/z)分别为556.2→324.3,472.4→436.4。定量范围为0.1~100ng/mL。口服灌胃给予3只雄性食蟹猴10mg/kg达格列普隆后,使用已验证的LC-MS/MS分析方法检测猴血浆中达格列普隆的含量,使用代谢动力学数据分析软件WinNonlin对血浆浓度数据进行统计,利用非房室模型法(NCA)计算药代参数。结果:验证结果显示,达格列普隆在1~1000ng/mL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89),低、中、高浓度的提取回收率均值在93.80%~104.90%;批内和批间准确度分别为93.10%~107.40%和94.80%~105.10%,精密度均≤15.0%。本方法无明显基质效应干扰,达格列普隆在猴血浆中短期室温稳定性和长期冻存稳定性均符合要求。结论:建立的LC-MS/MS分析方法灵敏、稳定、准确、重复性良好,适用于进行食蟹猴血浆中达格列普隆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达格列普隆 液相色谱与串联质谱联用 药代动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酒石酸泰万菌素纳米乳在肉鸡体内药代动力学研究
17
作者 杨一妍 刘畅 +5 位作者 冯莉 李新国 王宏军 赵阳阳 孙晶鸣 鲍品桦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7-90,共4页
为了提高酒石酸泰万菌素(TAT)的生物利用度,制备了酒石酸泰万菌素纳米乳(TAT-NE)并进行其药代动力学研究。50日龄白羽肉鸡12只,设TAT可溶性粉(TAT-SP)和TAT-NE组,给2组每只鸡均单次灌服含TAT 20 mg/kg,于不同时间点翅下静脉采血,血浆经... 为了提高酒石酸泰万菌素(TAT)的生物利用度,制备了酒石酸泰万菌素纳米乳(TAT-NE)并进行其药代动力学研究。50日龄白羽肉鸡12只,设TAT可溶性粉(TAT-SP)和TAT-NE组,给2组每只鸡均单次灌服含TAT 20 mg/kg,于不同时间点翅下静脉采血,血浆经乙腈脱蛋白,HPLC检测血药浓度,DAS2.0版软件分析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显示,鸡单次口服TAT-NE的AUC(0-t)为(672.329±3.634)(mg·h)/L显著高于TAT-SP(P<0.01),达峰时间T max分别为0.25 h、8 h,峰浓度C max分别为(125.601±2.056)mg/L、(48.398±4.387)mg/L,TAT-NE相对生物利用度为279.48%。由此表明,TAT-NE能够显著提高TAT的生物利用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酒石酸泰万菌素纳米乳 肉鸡 生物利用度 药代动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氨蝶呤在多种儿童肿瘤患者中的群体药代动力学研究
18
作者 龚妍 龚卫静 +2 位作者 李嘉欣 秦琰杰 罗立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0-77,共8页
目的:建立大剂量甲氨蝶呤在多种儿童肿瘤患者中的群体药代动力学(population pharma‐cokinetic,PPK)模型。方法:采用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法建立甲氨蝶呤PPK模型,患儿体表面积(body surface area,BSA)纳入采用异速增长模型。结果:最终模... 目的:建立大剂量甲氨蝶呤在多种儿童肿瘤患者中的群体药代动力学(population pharma‐cokinetic,PPK)模型。方法:采用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法建立甲氨蝶呤PPK模型,患儿体表面积(body surface area,BSA)纳入采用异速增长模型。结果:最终模型为二室模型,血浆药物清除率(clearance,CL)群体典型值为4.51 L/(h·1.73 m^(2)),中央室表观分布容积(apparentvolumeofdistribu‐tion,V_(d))群体典型值为15.47 L/1.73 m^(2);最终模型保留了患儿年龄、BSA、血肌酐(serum creatine,SCr)以及ABCC2rs717620、ABCC4rs2274407遗传变异这几个协变量。结论:患儿年龄、BSA、SCr以及ABCC2rs717620、ABCC4rs2274407基因型是影响儿童肿瘤患者体内甲氨蝶呤代谢的显著性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氨蝶呤 儿童肿瘤 群体药代动力 基因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氟苯尼考的临床应用、药代动力学及残留消除研究综述
19
作者 张雪芬 章林 杨海涵 《乡村科技》 2025年第1期100-103,共4页
氟苯尼考为兽医专用抗生素,在兽医临床中应用广泛。为促进氟苯尼考的合理应用,从其临床应用现状、药代动力学和残留消除等方面论述了氟苯尼考的研究进展。研究发现,氟苯尼考具有用药后吸收快、组织渗透和代谢较慢的特点;与口服给药相比... 氟苯尼考为兽医专用抗生素,在兽医临床中应用广泛。为促进氟苯尼考的合理应用,从其临床应用现状、药代动力学和残留消除等方面论述了氟苯尼考的研究进展。研究发现,氟苯尼考具有用药后吸收快、组织渗透和代谢较慢的特点;与口服给药相比,注射液给药的药物吸收速度更快,起效也更快;灌服给药和拌料给药的血药浓度存在差异,但生物利用度差异较小;空腹给药时,氟苯尼考的生物利用度更高。氟苯尼考主要用于预防和治疗呼吸道感染,配合盐酸多西环素比单独给药疗效更佳;饮水给药已经成为养殖业中主要的用药方式,对氟苯尼考粉进行水溶性改造十分必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苯尼考 临床应用 药代动力 残留消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姜黄素装载的混合聚合物胶束物理表征、体外释放及药代动力学研究
20
作者 王勇平 黄福满 +2 位作者 汪新娌 黄小英 梁新丽 《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5年第1期82-87,共6页
目的:制备姜黄素(Cur)载入氢化蓖麻油聚氧乙烯醚RH 40(Cremophor■RH 40,Cr RH 40)/普朗尼克F127混合纳米胶束(MMs),并对其物理性质及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进行评价。方法:采用薄膜分散法制备Cur-Cr RH 40/F127-MMs,并对其粒径、包封... 目的:制备姜黄素(Cur)载入氢化蓖麻油聚氧乙烯醚RH 40(Cremophor■RH 40,Cr RH 40)/普朗尼克F127混合纳米胶束(MMs),并对其物理性质及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进行评价。方法:采用薄膜分散法制备Cur-Cr RH 40/F127-MMs,并对其粒径、包封率、形态等进行表征;将12只SD大鼠随机分为姜黄素原料药0.5%CMC-Na混悬液(Cur-API)组和姜黄素纳米胶束(Cur-MMs)组,分别在给药后0.083、0.25、0.5、0.75、1、1.5、2、3、4、6、8、12 h于大鼠眼眶处静脉取血。采用LC-MS测定血药浓度,比较两组间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载姜黄素纳米胶束的载药量为(12.78±0.31)%,包封率为(89.43±3.07)%,平均粒径为(17.23±1.02)nm,PDI为0.153±0.007,Zeta电位为(-9.62±0.13)mV,具有球形微观结构;体外释放药物研究结果显示Cur-Cr RH 40/F127-MMs 96 h累积释放率显著高于Cur-API,具有良好的缓释性能;大鼠药代动力学研究结果显示,与Cur-API组比较,Cur-MMs组的C_(max)、AUC_(0-t)、AUC_(0-∞)明显增加,T_(max)显著延长,T_(1/2)缩短。结论:姜黄素胶束能显著增加姜黄素的生物利用度,延长达峰时间和缩短半衰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黄素 混合纳米胶束 物理表征 药代动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