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荧光石墨烯量子点的制备及其荧光机理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万吉祥 陈小源 +1 位作者 王聪 方小红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24-31,共8页
石墨烯量子点(GQDs)因其潜在的全光谱荧光可调控性和稳定性,在环境化学、物理器件、生物医药等诸多领域被认为是最有前景的纳米材料之一。探索GQDs的荧光发光机理,调控荧光能谱,进一步开发可控性合成与生长途径和工艺,尤其可批量及规模... 石墨烯量子点(GQDs)因其潜在的全光谱荧光可调控性和稳定性,在环境化学、物理器件、生物医药等诸多领域被认为是最有前景的纳米材料之一。探索GQDs的荧光发光机理,调控荧光能谱,进一步开发可控性合成与生长途径和工艺,尤其可批量及规模化生产方式,是GQDs器件应用中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从自上而下(Top-down)法、自下而上(Bottom-up)法和表面修饰等3个方面介绍了荧光GQDs的制备及调控,比较了GQDs与其它量子点材料荧光性质的异同,并重点综述了GQDs的量子限域效应以及边缘态和表面态对其光致荧光性质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烯量子点 制备方法 荧光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荧光增白剂VBL的荧光机理探讨 被引量:1
2
作者 朱永 安平林 《青岛大学学报(工程技术版)》 CAS 1989年第4期19-24,共6页
本文主要研究了溶剂、PH值、结构及浓度对荧光增白剂VBL荧光的影响,探讨了荧光增白剂VBL的发光机理。
关键词 荧光增白剂VBL 荧光 荧光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支化聚乙烯亚胺荧光纳米粒子的合成、性能及荧光机理
3
作者 张尚尚 施伟光 +2 位作者 李紫雪 鲁晓怡 王俊 《化工科技》 CAS 2019年第3期33-40,共8页
以支化聚乙烯亚胺(bPEI)、抗坏血酸(AA)为原料,采用一锅法使AA氧化生成古洛糖酸(DKG),并与bPEI发生交联反应,得到黄绿色荧光的聚乙烯亚胺纳米粒子(bPEI-DKGNPs)。采用荧光分光光度计和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HRTEM)对bPEI-DKGNPs的荧光... 以支化聚乙烯亚胺(bPEI)、抗坏血酸(AA)为原料,采用一锅法使AA氧化生成古洛糖酸(DKG),并与bPEI发生交联反应,得到黄绿色荧光的聚乙烯亚胺纳米粒子(bPEI-DKGNPs)。采用荧光分光光度计和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HRTEM)对bPEI-DKGNPs的荧光性能及形貌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在90℃、60min、pH=5.00的水热条件下,AA氧化生成的DKG与bPEI交联反应,生成粒径约为1.2nm的单分散黄绿色荧光的bPEI-DKGNPs。在35℃恒温条件下,bPEI-DKGNPs的pH缓冲溶液(pH=3.00、12.00)荧光强度稳定,且7d内不变。金属离子识别实验可知,Cu2^+可与bPEI-DKGNPs中的N、O原子发生配位作用,发生能量转移或内滤效应从而导致bPEI-DKGNPs荧光猝灭,并建立了Cu2^+浓度-荧光强度标准曲线,为复杂水体环境中的Cu2^+定性定量检测提供新的手段。同时,通过荧光机理分析可知,bPEI和DKG中的杂原子基团(N、O)经交联、固化后,杂原子基团的振动和旋转受到限制,导致辐射跃迁强度增加、荧光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化聚乙烯亚胺 荧光纳米粒子 离子识别 荧光稳定性 荧光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法制备碳量子点及其应用与荧光机理探究
4
作者 白恒轩 黄慧姿 +3 位作者 杨依依 孙泽毅 夏振坤 纪晓婧 《化工管理》 2019年第1期58-59,共2页
碳量子点作为新兴的碳纳米材料,是一种尺寸为1-10nm的零维结构碳颗粒。结构决定性质,因其具有特殊的结构而拥有独特的性质,如光致发光特性和上转换发光等性质。由于其具有良好的光致发光特性、低毒性和生物相容性并且应用广泛而受到了... 碳量子点作为新兴的碳纳米材料,是一种尺寸为1-10nm的零维结构碳颗粒。结构决定性质,因其具有特殊的结构而拥有独特的性质,如光致发光特性和上转换发光等性质。由于其具有良好的光致发光特性、低毒性和生物相容性并且应用广泛而受到了极大的关注。文章主要阐述了碳量子点的微波制法。大致介绍了其在检测离子方面的应用,并简要阐述了荧光碳量子点的荧光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量子点 微波法 应用 荧光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等离子体影响荧光机理获新发现
5
《光机电信息》 2010年第8期72-72,共1页
近日,南开大学本科生张英杰等人承担的本科生创新科研“百项工程”项目“表面等离子体激元对稀土材料发光的影响”的研究论文在光学专业顶级期刊《光学快讯》(OpticsExpress)上刊发。
关键词 表面等离子体激元 荧光机理 研究论文 稀土材料 南开大学 本科生 光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荧光共轭聚合物的荧光机理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张宝明 徐晶晶 董爱娟 《科技视界》 2012年第28期82-82,84,共2页
荧光共轭聚合物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介绍了荧光共轭聚合物的基本特点,重点分析了其发光机理、传感机理和荧光放大机理,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荧光共轭聚合物 发光机理 传感机理 荧光放大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荧光碳点的制备、发光性质及其机理 被引量:14
7
作者 陈叶青 林君 《黑龙江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2018年第6期678-704,共27页
碳量子点作为一种新型的荧光纳米材料,由于具有众多优点而备受关注。良好的水溶性、高稳定性、低毒性、易于功能化,以及低成本和简单的合成路线,使它们成为传统半导体量子点的潜在替代品。然而,长波长和多色荧光碳点的制备存在一定的困... 碳量子点作为一种新型的荧光纳米材料,由于具有众多优点而备受关注。良好的水溶性、高稳定性、低毒性、易于功能化,以及低成本和简单的合成路线,使它们成为传统半导体量子点的潜在替代品。然而,长波长和多色荧光碳点的制备存在一定的困难,限制了其在生物成像和光电器件等领域的应用。碳点具有颜色易调节的性质,磷光和上转换性能也逐渐被关注,而对碳点荧光现象的机理研究依然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工作。本文从碳点的制备方法出发,综述了近年来关于碳点荧光性质和机理的研究进展,并介绍了其相关领域的应用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点 合成方法 多色荧光 荧光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荧光光谱法研究四苯基-锌金属卟啉与蛋白质的相互作用机理 被引量:12
8
作者 张丽娜 陈欣 +4 位作者 夏阳 吴丹 于京华 杜斌 魏琴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773-776,共4页
利用荧光光度法研究了meso-四(4-羟基苯基)卟啉-锌金属卟啉(TPP-Zn)与牛血清白蛋白(BSA)之间的结合反应。TPP-Zn对于BSA有荧光猝灭作用,基于TPP-Zn对BSA内源荧光的猝灭机理,测定了两者之间在不同温度下的结合常数,温度在27,35和42℃时,... 利用荧光光度法研究了meso-四(4-羟基苯基)卟啉-锌金属卟啉(TPP-Zn)与牛血清白蛋白(BSA)之间的结合反应。TPP-Zn对于BSA有荧光猝灭作用,基于TPP-Zn对BSA内源荧光的猝灭机理,测定了两者之间在不同温度下的结合常数,温度在27,35和42℃时,利用荧光猝灭法测得的结合常数K分别为1.521×106L.mol-1,7.048×105L.mol-1,1.473×105L.mol-1,各温度下的最大扩散碰撞猝灭速率常数Kq均大于2.0×1010L.mol-1.s-1,由此判定猝灭类型为静态猝灭。根据F rster非辐射能量转移理论,确定了TPP-Zn与BSA之间的能量转移效率E,能量给体(BSA)与受体(TPP-Zn)之间的结合距离r=3.72<7nm,符合非辐射能量转移条件。依据热力学参数ΔG<0,ΔH<0和ΔS>0确定了TPP-Zn与BSA之间的作用力主要是静电引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PP-Zn BSA 结合常数 能量转移 荧光猝灭机理 作用力类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荧光光谱法研究二溴羟基卟啉与蛋白质的结合作用机理 被引量:19
9
作者 颜梅 陈欣 +3 位作者 孙舒婷 马洪敏 杜斌 魏琴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322-1326,共5页
应用荧光光谱法研究了meso-四(3,5-二溴-4-羟基苯基)卟啉[T(DBHP)P]与牛血清白蛋白(BSA)之间的结合反应,基于T(DBHP)P对BSA内源荧光的猝灭机理,测定了两者之间在不同温度下的结合常数,温度为27℃时,荧光猝灭法测得反应的结合常数为K=1.3... 应用荧光光谱法研究了meso-四(3,5-二溴-4-羟基苯基)卟啉[T(DBHP)P]与牛血清白蛋白(BSA)之间的结合反应,基于T(DBHP)P对BSA内源荧光的猝灭机理,测定了两者之间在不同温度下的结合常数,温度为27℃时,荧光猝灭法测得反应的结合常数为K=1.30×106L.mol-1,温度为48℃时,K=6.32×105L.mol-1,结合常数随温度升高而减小,由此判定该猝灭类型为静态猝灭。根据F rster非辐射能量转移理论,确定了T(DBHP)P与BSA之间的能量转移效率E=0.91,能量给体(BSA)与受体[T(DBHP)P]之间的结合距离r=2.39 nm<7 nm,符合非辐射能量转移条件。依据热力学参数ΔG<0,ΔH<0,ΔS>0确定了T(DBHP)P与BSA之间的作用力主要是静电引力。同时,利用同步荧光光谱,考察了T(DBHP)P对BSA构象的影响,结果发现,T(DBHP)P的加入使BSA构象发生变化,BSA内部残基所处环境的疏水性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SA T(DBHP)P 结合常数 能量转移 荧光猝灭机理 同步荧光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B在有机溶剂和结合DNA时荧光增强机理的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黄伟东 李来生 鄢远 《南昌大学学报(理科版)》 CAS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76-80,共5页
用荧光分光光度法 ,研究了常见的有机溶剂乙醇、丙酮、N ,N -二甲基甲酰胺等对EB及DNA -EB荧光光谱及其强度的影响。结果发现 ,溶液的极性、粘度及EB所处环境的疏水性等是影响EB荧光光谱及其强度的主要因素。当EB分子的菲啶环嵌插到DNA... 用荧光分光光度法 ,研究了常见的有机溶剂乙醇、丙酮、N ,N -二甲基甲酰胺等对EB及DNA -EB荧光光谱及其强度的影响。结果发现 ,溶液的极性、粘度及EB所处环境的疏水性等是影响EB荧光光谱及其强度的主要因素。当EB分子的菲啶环嵌插到DNA的双螺旋碱基对之间 ,阻止了溶液中水分子通过质子转移而使激发态EB分子的能量损失 ,从而使EB的荧光强度大幅度增加。当在DNA -EB体系中加入有机溶剂时 ,体系的荧光强度先是增加 ,达到一峰值后 ,荧光强度又降低 ,实验结果表明这是由于DNA在有机溶剂中收缩引起的。当DNA收缩到其碱基平面刚好容纳EB分子时 ,EB与DNA结合最为紧密 ,激发态的EB分子被水分子通过质子转移所损失的能量最少 ,因而荧光强度最大 ;当DNA分子在有机溶剂的作用下进一步收缩成球形时 ,DNA的相邻碱基平面空间不足以容纳EB分子时 ,EB分子便被挤了出来 ,荧光强度大为下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分光光度法 DNA 有机溶剂 荧光增强机理 荧光强度 荧光染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咔唑及其衍生物对9-氰基蒽的荧光猝灭机理的研究
11
作者 白凤莲 王竹庭 +3 位作者 樊琳 陈尚贤 虞群 叶建平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3期278-283,共6页
本文研究咔唑及其衍生物对9-氰基蒽(9CNA)的荧光猝灭机理.结果表明,猝灭过程有以下三种方式:(1)-系列N-烷基咔唑及1,4-二咔唑丁烷、反式1,2-二咔唑环丁烷、N-苄基咔唑等对9CNA的荧光猝灭是通过形成激基复合物.(2)咔唑对9CNA的荧光猝灭... 本文研究咔唑及其衍生物对9-氰基蒽(9CNA)的荧光猝灭机理.结果表明,猝灭过程有以下三种方式:(1)-系列N-烷基咔唑及1,4-二咔唑丁烷、反式1,2-二咔唑环丁烷、N-苄基咔唑等对9CNA的荧光猝灭是通过形成激基复合物.(2)咔唑对9CNA的荧光猝灭是通过形成氢键.(3)1,3-二咔唑丙烷及N-乙烯基咔唑对9CNA的荧光猝灭是属于一般碰撞猝灭过程.以上所有猝灭过程主要都是来自电荷转移相互作用.另外,还讨论了空间位阻对形成激基复合物的影响.并由稳态和动态荧光实验结果,应用Ware关于激基复合物的形成和解离的动力学公式计算出一系列光物理速率常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咔唑 9-氰基蒽 荧光猝灭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有机框架荧光传感器在食品中抗生素类兽药残留检测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2
作者 谢三磊 陶晓奇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334-342,355,共10页
金属-有机框架材料(metal-organic frameworks,MOFs),是一类由金属离子或者是次级构筑单元与有机配体通过配位键自组装形成的材料,是近年快速发展的一种新型功能性检测材料。MOFs具有比表面积大、孔道尺寸可调和结构可控等优势,在构建... 金属-有机框架材料(metal-organic frameworks,MOFs),是一类由金属离子或者是次级构筑单元与有机配体通过配位键自组装形成的材料,是近年快速发展的一种新型功能性检测材料。MOFs具有比表面积大、孔道尺寸可调和结构可控等优势,在构建高选择性和高灵敏度的发光传感器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该文对发光MOFs的不同荧光发光机理进行阐明和详细分类,总结了发光MOFs作为荧光传感器在抗生素类兽药残留检测中的应用实例,最后就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并对未来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有机骨架材料 荧光传感器 荧光发光机理 抗生素类兽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量子点的荧光机理及其在防伪油墨中的应用研究
13
作者 王克伟 荆浩 田学峰 《中国品牌与防伪》 2020年第11期68-70,共3页
荧光加密技术是一种高效的防伪方法。目前,各种各样的发光材料已被应用到荧光防伪油墨的合成中,例如精系元素掺杂的纳米材料,量子点(半导体和碳基),金属有机化合物和等离激兀纳米材料。碳量子点作为一种新型的荧光纳米材料,具有荧光产... 荧光加密技术是一种高效的防伪方法。目前,各种各样的发光材料已被应用到荧光防伪油墨的合成中,例如精系元素掺杂的纳米材料,量子点(半导体和碳基),金属有机化合物和等离激兀纳米材料。碳量子点作为一种新型的荧光纳米材料,具有荧光产率高、荧光寿命长、合成成本低、化学稳定性好、低毒性等特点,成为发光材料研究领域的热点。本文对碳量子点的荧光机理作了简要的讨论和描述。此外对近期碳量子点在荧光防伪油墨中的应用作了简要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伪油墨 金属有机化合物 发光材料 荧光机理 荧光纳米材料 碳量子点 荧光产率 荧光寿命
原文传递
基于香豆素衍生物的锌离子荧光探针作用机理的理论研究
14
作者 刘清玉 陈军宪 《广东化工》 CAS 2017年第11期13-14,24,共3页
荧光探针是一类能够检测环境和生物体中金属离子或化学物质的分子,在医学诊疗和环境监测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本文采用量子力学中的密度泛函理论(DFT)及含时密度泛函理论(TD-DFT)计算方法,对两种基于香豆素衍生物的荧光探针分子(ZC-F4和... 荧光探针是一类能够检测环境和生物体中金属离子或化学物质的分子,在医学诊疗和环境监测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本文采用量子力学中的密度泛函理论(DFT)及含时密度泛函理论(TD-DFT)计算方法,对两种基于香豆素衍生物的荧光探针分子(ZC-F4和ZC-F7)进行研究。该类荧光探针分子以三联吡啶为识别基团,以香豆素衍生物为发光基团,可用于对Zn^(2+)离子的检测。通过优化探针分子的空间结构,分析电子云能级排布和吸收光谱等性质,我们从微观角度进一步揭示了分子几何结构与探针识别特性的关系,阐明了基于香豆素衍生物的锌离子荧光探针的作用机理。并通过比较计算结果与实验测定数据,进一步验证了实验的合理性和科学性,为实验工作者设计新型探针提供了有效理解和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豆素衍生物 锌离子荧光探针 密度泛函理论 荧光共振能量转移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钻井液添加剂定量荧光评价方法的探讨 被引量:6
15
作者 王富华 邱正松 +2 位作者 鄢捷年 王书琪 朱金智 《石油钻采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4,共4页
分析了建立钻井液添加剂定量荧光评价方法的必要性 ,介绍了钻井液添加剂的荧光机理。从提取溶剂的优选、添加剂的处理方法和荧光测试方法 3个方面 ,对钻井液添加剂荧光评价方法进行了探讨。同时 ,提出了一种添加剂荧光评价新方法“岩屑... 分析了建立钻井液添加剂定量荧光评价方法的必要性 ,介绍了钻井液添加剂的荧光机理。从提取溶剂的优选、添加剂的处理方法和荧光测试方法 3个方面 ,对钻井液添加剂荧光评价方法进行了探讨。同时 ,提出了一种添加剂荧光评价新方法“岩屑热滚提取荧光分光光度计法” ,并对塔里木油田 2口井使用的钻井液添加剂及其体系进行了荧光对比评价。评价结果表明 ,环己烷是一种理想的钻井液添加剂荧光评价分析溶剂。文中提出的新方法符合现场荧光录井的实际 ,既能对钻井液添加剂做到定量荧光评价 ,同时又能确定钻井液添加剂所产生的荧光对原油荧光显示的干扰程度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钻井液添加剂 钻井液录井 原油 钻井液性能 岩屑 溶剂 荧光机理 荧光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氨基甲酸酯类农药荧光分析研究 被引量:18
16
作者 王忠东 王玉田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1645-1647,共3页
分析了西维因、克百威、残杀威等几种常用的氨基甲酸酯类农药的分子结构并揭示了它们的荧光特性,利用稳态荧光光谱仪对西维因和克百威标准溶液进行了荧光光谱实验,结果表明,氨基甲酸酯类农药在一定的溶剂条件下能够受激发产生荧光,而且... 分析了西维因、克百威、残杀威等几种常用的氨基甲酸酯类农药的分子结构并揭示了它们的荧光特性,利用稳态荧光光谱仪对西维因和克百威标准溶液进行了荧光光谱实验,结果表明,氨基甲酸酯类农药在一定的溶剂条件下能够受激发产生荧光,而且荧光光谱清晰、分辨率高,受干扰较小,利用荧光光谱分析法对它们进行检测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基甲酸酯类农药 分子结构 荧光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光碳点:发光机理、调控及应用探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王欢 徐晶 +5 位作者 黄昱清 周鸿磊 方学林 李慧珺 王现英 杨俊和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579-1597,共19页
红色荧光碳点(简称红光碳点,R-CDs)具有成像对比度好、空间分辨率高等优势,受到了研究者们的广泛关注。但目前报道的红光碳点往往存在荧光量子效率低、FWHM较宽且需要蓝绿光激发的缺陷,达不到实际应用需求。因此,进一步明确红光碳点发... 红色荧光碳点(简称红光碳点,R-CDs)具有成像对比度好、空间分辨率高等优势,受到了研究者们的广泛关注。但目前报道的红光碳点往往存在荧光量子效率低、FWHM较宽且需要蓝绿光激发的缺陷,达不到实际应用需求。因此,进一步明确红光碳点发光机制、实现高荧光量子产率(PL QY)激发非依赖红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首先阐述了量子限域效应、表面状态、聚集效应等因素对碳点红光发射性质的作用机制;其次分析了红光碳点制备过程中前驱体、溶剂类型等的调控机制,并简要介绍了红光碳点在发光二极管及生物成像中的应用现状;最后,针对红光碳点的制备方法、性能调控及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色荧光 碳点 荧光机理 制备手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类酶反应底物的光化学荧光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王冬媛 许金钩 +1 位作者 郭祥群 赵一兵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1995年第4期42-44,共3页
研究了对位取代酚类酶反应底物的光化学荧光反应机理,指出光子不仅可以取代过氧化物酶,而且可以取代氧化剂(H_2O_2)。用于测定多种酶反应底物,结果满意。
关键词 取代酚 光化学 荧光 酶反应底物 荧光反应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氮掺杂碳点为荧光探针检测对羟基苯甲醛 被引量:4
19
作者 弓辉 张梦婷 +2 位作者 刘丹 杨学芳 卞伟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717-724,共8页
本文通过一步水热法,以菊花为原料,制备了氮掺杂碳点(N-CDs),并对N-CDs的粒径分布、元素组成、形貌结构及表面官能团进行了表征,考察了N-CDs的光谱性质。本实验基于PHBA有效猝灭N-CDs荧光的现象,以N-CDs为荧光探针,对PHBA进行了定量测... 本文通过一步水热法,以菊花为原料,制备了氮掺杂碳点(N-CDs),并对N-CDs的粒径分布、元素组成、形貌结构及表面官能团进行了表征,考察了N-CDs的光谱性质。本实验基于PHBA有效猝灭N-CDs荧光的现象,以N-CDs为荧光探针,对PHBA进行了定量测定。结果显示该探针对PHBA的检测线性范围为10.0-150.0μM,检出限为63 nM。常见的离子、氨基酸和糖类对N-CDs检测PHBA基本无影响。同时,初步探讨了N-CDs与PHBA的反应机理主要为静态猝灭和内滤光效应。将该探针应用于健康人体血样和尿样中PHBA的微量测定。本实验为对羟基苯甲醛的检测提供了新的思路,也预示了该荧光探针在生物样品检测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掺杂碳点 对羟基苯甲醛 荧光探针 荧光猝灭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曲菌产荧光物质的研究进展
20
作者 王志鹏 汪翠翠 +1 位作者 秦朝阳 金海如 《工业微生物》 CAS 2017年第6期57-62,共6页
荧光物质在医疗和工业上已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近年来,从红曲米中发现新的荧光代谢产物已成为研究热点之一。本文在介绍荧光物质的种类、机理的同时着重介绍红曲米中荧光物质的种类、结构和功能的最新进展以及生物体发光的合成机制,并... 荧光物质在医疗和工业上已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近年来,从红曲米中发现新的荧光代谢产物已成为研究热点之一。本文在介绍荧光物质的种类、机理的同时着重介绍红曲米中荧光物质的种类、结构和功能的最新进展以及生物体发光的合成机制,并对荧光代谢产物未来研发的方向作了介绍。在肯定荧光代谢物的研究取得明显进展的基础上,分析指出研究工作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曲菌 荧光物质 荧光机理 代谢产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