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激励光波长对乙醇溶液荧光光谱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7
1
作者 刘莹 兰秀风 +2 位作者 沈中华 陆建 倪晓武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42-245,共4页
乙醇溶液在紫外光照射下可以发射荧光。当激励的紫外光波长在200~250nm变化时,乙醇溶液产生的荧光光谱基本相同,但峰值位置出现了明显的红移;当激励的紫外光波长相同时,随着溶液浓度的改变也将产生峰值位置的红移现象。文章从实验上对... 乙醇溶液在紫外光照射下可以发射荧光。当激励的紫外光波长在200~250nm变化时,乙醇溶液产生的荧光光谱基本相同,但峰值位置出现了明显的红移;当激励的紫外光波长相同时,随着溶液浓度的改变也将产生峰值位置的红移现象。文章从实验上对乙醇荧光峰值位置的红移规律进行了研究,并从理论上对红移现象进行了解释。研究结果有助于解释乙醇作为有机溶剂、荧光猝灭剂、食品添加剂等时对其他大分子的荧光光谱特性的影响,也将可能提供一种灵敏、快捷的乙醇含量测试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醇溶液 改变 荧光光谱特性 影响 研究结果 位置 灵敏 红移 荧光猝灭 溶液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体中溶解有机物的荧光光谱特性分析 被引量:6
2
作者 赵南京 刘文清 +6 位作者 张玉钧 李宏斌 刘诚 王志刚 刘建国 魏庆农 杨立书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476-480,共5页
以355 nm激光为激发光源,在实验室中利用激光诱导荧光(LIF)方法对不同水体中溶解有机物(DOM)的荧光光谱进行了测量,并以最小二乘法-高斯拟合对水体荧光光谱进行了拟合,解卷积得出了水喇曼散射谱及DOM的荧光光谱.在改变激发光脉冲强度的... 以355 nm激光为激发光源,在实验室中利用激光诱导荧光(LIF)方法对不同水体中溶解有机物(DOM)的荧光光谱进行了测量,并以最小二乘法-高斯拟合对水体荧光光谱进行了拟合,解卷积得出了水喇曼散射谱及DOM的荧光光谱.在改变激发光脉冲强度的条件下,以一定浓度腐殖酸溶液为测量样品分析了DOM的荧光饱和特性.结果表明,随着激发光功率密度的增加,水喇曼散射强度线性增加,而DOM的荧光强度随着激发光功率密度的增加先是线性增加,此时归一化荧光强度为一恒定值.当激发光功率密度大于55 mW/cm2时,荧光强度增加缓慢,归一化荧光强度则逐渐降低.研究发现,在有机物浓度较高时,出现了激发态分子间的单重态-单重态猝灭,并且在低浓度情况下,随着有机物浓度的增加,出现了有机物荧光峰值强度位置的红移并伴有波形的展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诱导荧光(LIF) 溶解有机物(DOM) 荧光光谱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纳米薄膜的荧光光谱特性 被引量:6
3
作者 赵军武 王永昌 朱键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1609-1611,共3页
采用电化学方法制备了胶体金纳米球状颗粒 ,并利用自组装方法在石英玻璃衬底上镀制了金纳米薄膜。在室温下测得其紫外 可见吸收光谱和荧光发射光谱。在吸收光谱中观察到两个吸收峰 ,其中 6 10nm处的吸收峰来源于凝聚金纳米颗粒纵向的... 采用电化学方法制备了胶体金纳米球状颗粒 ,并利用自组装方法在石英玻璃衬底上镀制了金纳米薄膜。在室温下测得其紫外 可见吸收光谱和荧光发射光谱。在吸收光谱中观察到两个吸收峰 ,其中 6 10nm处的吸收峰来源于凝聚金纳米颗粒纵向的表面等离子体共振。在荧光发射光谱中也观察到与纵向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有关的长波段的发射峰。增加激励光强度或增加薄膜中金粒子数密度都将导致新荧光发射峰的产生 ,这表明金纳米薄膜中存在循环多重散射 ,并由此引发了荧光发射峰数目和强度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纳米薄膜 荧光光谱特性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 多重散射法 荧光分光光度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中盐酸洛美沙星的测定及荧光光谱特性 被引量:5
4
作者 高建华 陈彬 菅军伟 《郑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0年第4期74-78,共5页
用荧光分光光度法研究了盐酸洛美沙星在血清中的荧光光谱特性 ,并对其在血清样品中的含量进行了测定 .用乙腈沉淀蛋白对血清进行预处理 ,在硼酸盐缓冲溶液中 ,用硫酸调节酸度 ,并使其 p H值为 3.0 ,以β-环糊精为荧光增敏剂 .通过扫描... 用荧光分光光度法研究了盐酸洛美沙星在血清中的荧光光谱特性 ,并对其在血清样品中的含量进行了测定 .用乙腈沉淀蛋白对血清进行预处理 ,在硼酸盐缓冲溶液中 ,用硫酸调节酸度 ,并使其 p H值为 3.0 ,以β-环糊精为荧光增敏剂 .通过扫描其激发光谱和发射光谱 ,可知盐酸洛美沙星在血清中有以下荧光特性 :盐酸洛美沙星血清提取液和盐酸洛美沙星的标准溶液具有相同特征的激发光谱和发射光谱 ,其激发波长为 2 88nm ,发射波长为 45 0 nm ,也即药物光谱不受血清成分干扰 ,但血清样品对盐酸洛美沙星的荧光强度造成强烈的荧光猝灭 .测定血清中盐酸洛美沙星的线性范围为 :0 .0 0 5~ 5 .0 μg· ml- 1 ,其回归方程为 :Y=- 0 .2 370 + 4.80 9X(R=0 .996 8) ,血清中盐酸洛美沙星的平均回收率为 :99.5 % ,方法的相对标准偏差为 :0 .82 % (n=5 )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分光光度法 盐酸洛美沙星 血清 荧光光谱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沸石中Eu^(2+)的荧光光谱特性 被引量:1
5
作者 王晓华 刘应亮 +2 位作者 宋春燕 黄浪欢 张静娴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819-824,共6页
利用水热离子交换法在不同的沸石中引入稀土离子Eu3+,系统研究了在600~1000℃范围内氢气还原的掺铕沸石的荧光光谱,实验结果表明不同的还原温度和不同的掺杂浓度可改变Eu2+发射峰的位置和相对强度,说明了离子在沸石中所处的配位环境、... 利用水热离子交换法在不同的沸石中引入稀土离子Eu3+,系统研究了在600~1000℃范围内氢气还原的掺铕沸石的荧光光谱,实验结果表明不同的还原温度和不同的掺杂浓度可改变Eu2+发射峰的位置和相对强度,说明了离子在沸石中所处的配位环境、形成的化学键的性质的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沸石 EU^2+ 荧光光谱特性 二价铕 水热离子交换 发光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癌荧光光谱特性初步研究
6
作者 殷光中 谭纪伏 +1 位作者 于常青 窦晓鸣 《中国激光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4期232-235,共4页
目的 应用激光荧光光谱解析法研究胃肿瘤组织中的荧光组成变化 ,从而分析胃肿瘤组织中荧光成分相对于正常组织中含量的变化 ,深入探讨诊断胃肿瘤的依据。方法 用氮分子激光器及OMA系统组成激光诱导荧光检测系统 ,检测并对照分析 7例... 目的 应用激光荧光光谱解析法研究胃肿瘤组织中的荧光组成变化 ,从而分析胃肿瘤组织中荧光成分相对于正常组织中含量的变化 ,深入探讨诊断胃肿瘤的依据。方法 用氮分子激光器及OMA系统组成激光诱导荧光检测系统 ,检测并对照分析 7例离体正常胃组织和肿瘤组织标本的荧光谱。采用 1组高斯 (gauss)函数作为基函数进行荧光谱线拟和 ,对离体正常和肿瘤胃组织荧光光谱进行解析。结果 在荧光 35 0~ 6 5 0nm的特定光谱波段 ,胃肿瘤组织荧光光谱在 4 2 0nm处与正常胃组织荧光光谱有较大差异 ,分析在胃癌组织中 ,该荧光峰所对应的成分含量低于正常组织中该成分的含量。这种差异为利用激光诱导荧光光谱分析方法诊断人体组织中的肿瘤提供了新的可能性。结论 胃肿瘤组织中缺少荧光峰在 4 2 0nm附近的正常胃组织荧光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瘤组织 正常组织 胃组织 诊断 胃癌 离体 荧光 荧光光谱特性 OM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铀络合物的时间分辨荧光光谱特性及其应用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李黎 郭冬发 +4 位作者 丁楠 李伯平 黄秋红 谢胜凯 董晨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S1期291-292,共2页
在紫外脉冲荧光激发下,某铀络合物能发射特征荧光。该铀络合物的荧光特性因体系性质改变而发生改变。利用这些改变,开发出相应的分析方法,用于铀及其他离子的测定。研究表明,pH是影响铀络合物荧光强度的关键要素之一,在pH 6.85~9.10范围... 在紫外脉冲荧光激发下,某铀络合物能发射特征荧光。该铀络合物的荧光特性因体系性质改变而发生改变。利用这些改变,开发出相应的分析方法,用于铀及其他离子的测定。研究表明,pH是影响铀络合物荧光强度的关键要素之一,在pH 6.85~9.10范围内,铀络合物荧光强度稳定。利用此特性,测定了富锆天然伴生放射性样品中的铀含量,其检出限0.05μg·g^(-1),测定范围0.15~4 500μg·g^(-1);铀含量在40~735μg·g^(-1)范围内,精密度为2.1%~7.7%;对铀含量为288μg·g^(-1)的富锆样品,正确度为5.2%。此外,Cr和Sn等离子对铀络合物荧光强度有显著影响,利用这种影响,有望开发出若干测定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铀络合物 时间分辨荧光光谱特性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明月岛啤酒的荧光光谱特性
8
作者 马萍 夏晶 王敏 《酿酒》 CAS 2005年第2期39-40,共2页
运用啤酒的荧光光谱可对其真伪进行鉴别 ,从样品处理 。
关键词 啤酒 分析条件 样品处理 真伪 荧光光谱特性 鉴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见光诱导血液荧光光谱特性的研究
9
作者 高淑梅 刘莹 +4 位作者 骆晓森 兰秀风 沈中华 陆建 倪晓武 《激光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71-72,共2页
本文根据多种波长可见光诱导的小白鼠全血荧光光谱,对其产生机理和谱线特性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和分析结论表明,用可见光诱导的血液荧光在波长为600nm附近存在比较强的荧光:407nm波长的光激发血液荧光的量子转换效率最高,不同波长光诱... 本文根据多种波长可见光诱导的小白鼠全血荧光光谱,对其产生机理和谱线特性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和分析结论表明,用可见光诱导的血液荧光在波长为600nm附近存在比较强的荧光:407nm波长的光激发血液荧光的量子转换效率最高,不同波长光诱导的血液荧光光谱特征不尽相同,且573nm和593nm诱导的荧光光谱还出现了Anti-Stodes谱线。本文的研究结果将对LLLIT和LIFST中治疗光波长的选择具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见光 诱导 血液 荧光光谱特性 LE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浑太水系水体中不同粒径有机胶体荧光光谱特性 被引量:11
10
作者 刘娜娜 李斌 +2 位作者 刘瑞霞 宋永会 吴畏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4103-4110,共8页
将超滤系统与孔径(相对分子质量)为100×103和1×103超滤膜结合,对浑太水体中总溶解有机质(DOM)进行分级,并运用三维荧光光谱技术对不同级有机质的荧光光谱特性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浑太水系水体的荧光图谱表现为紫外光区... 将超滤系统与孔径(相对分子质量)为100×103和1×103超滤膜结合,对浑太水体中总溶解有机质(DOM)进行分级,并运用三维荧光光谱技术对不同级有机质的荧光光谱特性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浑太水系水体的荧光图谱表现为紫外光区类腐殖质、可见光区类腐殖质、类色氨酸(短波和长波激发峰)4个荧光峰,其中,类腐殖质荧光物质主要赋存于胶体形态(相对分子质量<100×103)和真溶解态(相对分子质量<1×103)中,由于类蛋白物质与水体中胶体的相互作用,使得胶态类蛋白荧光物质也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峰、枯两水期相比,丰水期由于陆源汇流的冲击作用,阻止了胶体颗粒的凝聚,使DOM中小胶态和真溶解态有机质所占的质量分数较高.通过比较不同粒径有机质的荧光指数、生物源指数、腐殖化指数以及DOM与荧光强度的相关性分析可以得出,真溶解态中腐殖质主要源自于内源作用,而胶态腐殖质具有陆源特征,新产生的有机质在真溶解态中占有更大的比例,水体中类腐殖质是溶解有机碳(DOC)的主要来源,但由于浑太水系各采样断面存在不同程度的污染,类蛋白物质对DOC的贡献也不能忽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浑太水系 天然胶态有机质 超过滤分级 三维荧光光谱特性 DOM
原文传递
广州冬季气溶胶中水溶性有机物和类腐殖质的吸光性和荧光光谱特性 被引量:10
11
作者 范行军 余旭芳 +6 位作者 操涛 王艳 肖新 谢越 李飞跃 宋建中 彭平安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532-539,共8页
利用紫外-可见光谱与三维荧光-平行因子分析法(EEM-PARAFAC),研究了广州市2014年12月~2015年1月大气气溶胶中水溶性有机物(WSOC)和类腐殖质(HULIS)的吸光性和荧光光谱特征.结果表明,广州冬季气溶胶中HULIS的芳香性(SUVA254)、腐殖化程... 利用紫外-可见光谱与三维荧光-平行因子分析法(EEM-PARAFAC),研究了广州市2014年12月~2015年1月大气气溶胶中水溶性有机物(WSOC)和类腐殖质(HULIS)的吸光性和荧光光谱特征.结果表明,广州冬季气溶胶中HULIS的芳香性(SUVA254)、腐殖化程度(HIX)和光吸收效率(MAE365)均高于WSOC.利用EEM-PARAFAC从WSOC和HULIS解析出了类富里酸(C1)、类腐殖酸(C2)和类蛋白(C3)这3种荧光组分.其中类腐殖质组分(C1+C2)分别占WSOC和HULIS中总荧光组分的78%和85%,说明类腐殖荧光组分是WSOC和HULIS的最主要组成,且HULIS富集了更多的WSOC中主要的类腐殖组分.另外,灰霾期的WSOC和HULIS表现出更高的芳香性、腐殖化程度和C2组分,说明灰霾期有助于大分子量吸光性有机质的形成.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WSOC和HULIS的C1组分相对含量与HIX、MAE365、OCsec、K+、SO_4^(2-)和NH_4^+呈现极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而C2与它们之间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由此说明,WSOC和HULIS中C1的降低和C2的增加会引起它们的腐殖化程度和光吸收能力的增强;同时生物质燃烧排放和二次气溶胶过程可能有助于C2组分的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溶性有机物(WSOC) 类腐殖质(HULIS) 三维荧光-平行因子分析 吸光性 荧光光谱特性
原文传递
捕光复合物LHCⅡ的荧光动力学特性 被引量:4
12
作者 彭菊芳 王水才 +3 位作者 贺俊芳 蔡霞 刘晓 匡廷云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12-215,共4页
采用时间分辨荧光光谱技术 ,在 2 73K下用波长为 5 0 7nm的光激发对菠菜光系统Ⅱ捕光天线LHCⅡ的光谱特性和时间特性作了研究 将获得的荧光光谱进行高斯解析 ,得到 6个光谱组分 ,反映了光谱特性 :Chla6 6 26 6 0 /6 6 1、Chla/b6 726 7... 采用时间分辨荧光光谱技术 ,在 2 73K下用波长为 5 0 7nm的光激发对菠菜光系统Ⅱ捕光天线LHCⅡ的光谱特性和时间特性作了研究 将获得的荧光光谱进行高斯解析 ,得到 6个光谱组分 ,反映了光谱特性 :Chla6 6 26 6 0 /6 6 1、Chla/b6 726 70 /6 71、Chla6 83 56 80 /6 81和Chla6 99 96 95 0 ,而中心波长为 738.6nm、76 1.0nm的光谱组分则可能对应着主发射峰的振动副带 通过对荧光衰减曲线进行三指数时间拟合 ,得到激发能在LHCⅡ中传递的时间常数 :8.8ps、5 0 0ps、1.6ns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捕光复合物LHCⅡ 荧光光谱特性 时间特性 Chlα CHL b 类胡萝卜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投影寻踪的有机废弃物堆肥水溶性有机物荧光特性评价(英文) 被引量:1
13
作者 魏自民 王兴蕾 +5 位作者 潘红卫 赵越 解新宇 赵艺 张林雪 赵韬智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2940-2945,共6页
水溶性有机物荧光特性是评价有机废弃物堆肥腐殖化程度的重要手段之一。针对现有方法大都局限于腐殖化程度的定性表征等问题,基于投影寻踪方法,该研究开展了堆肥腐熟程度分级评价的定量表征。通过对不同来源有机废弃物堆肥过程中样品水... 水溶性有机物荧光特性是评价有机废弃物堆肥腐殖化程度的重要手段之一。针对现有方法大都局限于腐殖化程度的定性表征等问题,基于投影寻踪方法,该研究开展了堆肥腐熟程度分级评价的定量表征。通过对不同来源有机废弃物堆肥过程中样品水溶性有机物(DOM)荧光特性参数获取,采用统计分析表明,荧光参数I436/I383,FLR,PHA/Pro,A4/A1,r(A,C)两两之间显著相关(p〈0.01),可作为综合评价指标。在此基础上,确定完全腐熟(Ⅰ级)、较腐熟(Ⅱ级)、基本腐熟(Ⅲ级)、未腐熟堆肥(Ⅳ级)4个腐熟等级荧光参数取值区间。模型运算得到各等投影值分别为2.01-2.22(Ⅰ级)、1.21-2.0(Ⅱ级)、0.57-1.2(Ⅲ级)、0.10-0.56(Ⅳ级)。模型验证证实,各样品的实际腐熟度等级与模型所得到腐熟与未腐熟样品的评价结果准确率为100%,因此,该评价方法对有机废弃物的实际堆肥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废弃物 荧光光谱特性 水溶性有机物 腐熟度评价 投影寻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光可调制a-SiN_(x)O_(y) 薄膜荧光量子效率的研究
14
作者 张鹏展 刘鑫宇 +3 位作者 王丹蓓 张玲 吴孔平 张冷 《金陵科技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22-27,共6页
使用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PECVD)制备技术,通过精确控制硅烷氨气流量比R(SiH_(4)/NH_(3)),成功制备了可见光范围内发光高效可调制的非晶掺氧氮化硅(a-SiN_(x)O_(y),a-SiNO)荧光薄膜。首先,采用积分球直接测量了不同R值情况下a-SiN... 使用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PECVD)制备技术,通过精确控制硅烷氨气流量比R(SiH_(4)/NH_(3)),成功制备了可见光范围内发光高效可调制的非晶掺氧氮化硅(a-SiN_(x)O_(y),a-SiNO)荧光薄膜。首先,采用积分球直接测量了不同R值情况下a-SiNO薄膜的光致发光量子产率(PLQY),在发光波长490 nm处获得了高达(10.08±0.75)%的PLQY值,并通过拉曼光谱、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以及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证实了非晶态固体薄膜中存在N-Si-O键合组态及相关发光缺陷态;然后,通过精确测量a-SiNO薄膜的变温荧光光谱(TDPL)特性,详细研究并计算了变温条件下a-SiNO薄膜的PLQY值以及与之相对应的光致发光内量子效率(PLIQE);最后,讨论了a-SiNO薄膜在PLQY和PLIQE高值情况下的相关缺陷态发光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光可调制 光致发光 外量子效率 内量子效率 变温荧光光谱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序CdS纳米线阵列的制备和光学特性 被引量:2
15
作者 孙岚 林昌健 《电化学》 CAS CSCD 2004年第2期154-158,共5页
 应用直流电沉积法在多孔氧化铝模板中制备了高度有序的CdS纳米线阵列,并由XRD、Raman、SEM、TEM和HRTEM等进行物理化学表征.结果表明,沉积在多孔氧化铝模板中的CdS呈六角结构,c轴沿孔长度方向定向生长.紫外吸收光谱研究表明,随着纳米...  应用直流电沉积法在多孔氧化铝模板中制备了高度有序的CdS纳米线阵列,并由XRD、Raman、SEM、TEM和HRTEM等进行物理化学表征.结果表明,沉积在多孔氧化铝模板中的CdS呈六角结构,c轴沿孔长度方向定向生长.紫外吸收光谱研究表明,随着纳米线尺寸的减小,纳米线阵列的吸收边向短波长方向移动,荧光光谱测量显示,CdS纳米线阵列的荧光强度高于氧化铝模板,而且在可见光区的荧光特性与激发波长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化镉 半导体纳米线阵列 直流电沉积法 多孔氧化铝模板 制备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特性 荧光光谱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体金纳米颗粒的表面等离子体发射特性 被引量:5
16
作者 朱键 王永昌 王勤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958-961,共4页
利用电化学方法制备出粒径为20-80 nm的胶体金纳米颗粒。研究其荧光发射光谱特性,在485nm处观察到表面自由电子集体激发导致的表面等离子体共振发射峰,其位置不随激励光波长的变化而移动。当激励光波长为485 nm时,观察到最强的发射峰。... 利用电化学方法制备出粒径为20-80 nm的胶体金纳米颗粒。研究其荧光发射光谱特性,在485nm处观察到表面自由电子集体激发导致的表面等离子体共振发射峰,其位置不随激励光波长的变化而移动。当激励光波长为485 nm时,观察到最强的发射峰。在240和640 nm处,还观察到倍频发射峰和3/4分频发射峰。增加金纳米颗粒粒径,观察到发射谱的峰值增大而发射峰的位置只有很小的红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体金纳米颗粒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 发射特性 荧光发射光谱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溶性有机物荧光指标LM神经网络法评价堆肥腐熟度研究
17
作者 王洪敏 贾立明 段辉 《化学工程师》 CAS 2017年第2期21-25,共5页
由于受到有机废弃物中各组分间的影响,有机废弃物腐熟程度的判断呈现模糊性,使传统的评价方法很难正确认识。水溶性有机物(DOM)的荧光特性可作为评价有机废弃物堆肥腐熟程度的重要手段。文章通过获取多种有机废弃物在堆肥各阶段DOM的荧... 由于受到有机废弃物中各组分间的影响,有机废弃物腐熟程度的判断呈现模糊性,使传统的评价方法很难正确认识。水溶性有机物(DOM)的荧光特性可作为评价有机废弃物堆肥腐熟程度的重要手段。文章通过获取多种有机废弃物在堆肥各阶段DOM的荧光特性参数,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相互间呈现显著相关(p<0.01)的荧光参数有A_(FLR)、A_4/A_1、r_(A,C)、P_(Ⅱ,n)、P_(Ⅳ,n)、P_(Ⅴ,n)/P_(Ⅲ,n)、P_((Hs)/(Pr)),故可将其作为综合评价的指标。在此基础上,结合LM神经网络模型定量表征堆肥腐熟度等级,并将腐熟度划分为4个腐熟等级:未腐熟(I级))、基本腐熟(II级))、较腐熟(III级))、完全腐熟(IV级),并以4组确定腐熟度样本作为标准,进行LM神经网络训练,32组已知腐熟度样本进行预测,网络预测准确性为84.37%,因此,该方法对评价有机废弃物堆肥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废弃物 水溶性有机物 荧光光谱特性 LM神经网络 腐熟度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S纳米晶与多肽相互作用研究 被引量:21
18
作者 陈旭东 王新波 +1 位作者 范莉 杨大成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7期1600-1606,F0007,共8页
研究了半导体CdS纳米晶的表面功能化及荧光光谱特性,并利用静电/配位自组装方法实现了多肽和CdS纳米晶的生物无机偶联,研究了纳米晶多肽偶联体系的荧光光谱以及多肽与CdS纳米晶之间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含巯基多肽对CdS纳米晶表面形成... 研究了半导体CdS纳米晶的表面功能化及荧光光谱特性,并利用静电/配位自组装方法实现了多肽和CdS纳米晶的生物无机偶联,研究了纳米晶多肽偶联体系的荧光光谱以及多肽与CdS纳米晶之间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含巯基多肽对CdS纳米晶表面形成完善包覆,消除CdS纳米晶表面缺陷,使CdS纳米晶荧光增强;含端氨基多肽使CdS纳米晶荧光出现先升后降趋势;其余不含巯基和氨基的多肽均猝灭CdS纳米晶荧光,猝灭机制属于形成化合物所引起的静态猝灭,它们的结合常数约为2×104,结合位点数约为0.87~1.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S纳米晶 多肽 光致发光 相互作用 自组装 荧光光谱特性 静态猝灭 表面功能化 组装方法 表面缺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河流域与英国中部河湖水体中溶解有机质的荧光特性 被引量:17
19
作者 刘瑞霞 李斌 +3 位作者 刘娜娜 张晓孟 宋永会 吴畏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2321-2328,共8页
运用三维荧光光谱技术对辽河流域和英国中部水体中溶解有机质(DOM)的荧光光谱特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辽河流域各研究水体中DOM包含4种荧光组分,即类色氨酸、类酪氨酸、可见光区和紫外光区类腐殖质,通过对荧光特性定量指标的分析可知,... 运用三维荧光光谱技术对辽河流域和英国中部水体中溶解有机质(DOM)的荧光光谱特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辽河流域各研究水体中DOM包含4种荧光组分,即类色氨酸、类酪氨酸、可见光区和紫外光区类腐殖质,通过对荧光特性定量指标的分析可知,辽河流域各研究断面水体中类腐殖质物质内源作用大于陆源,DOM具有较强的新近自生源,各河流水体中DOM腐殖化程度顺序为:浑河中游>海城河中游>蒲河下游>太子河下游.相比之下,英国河湖中,除了River Tame含有以上4种荧光组分外,其它水体中均没有发现类酪氨酸荧光物质,甚至在River Tern中仅含有类腐殖质荧光物质,河湖中DOM含有较少的新近自生源组分,以陆源影响为主.另外,辽河流域水体中类蛋白与类腐殖质荧光峰强度比值大于英国各河流水体的平均值.由此可以推断,辽河流域各研究断面大量污染物的输入,是造成其严重内源污染的主要原因,从而使水体中DOM含量增加,英国各河流断面其DOM主要来自于水体本身存在的大量微生物和浮游植物的代谢活动以及土壤有机质经雨水的冲刷流入水体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解有机物 三维荧光光谱特性 辽河流域水体 英国中部河湖
原文传递
CaS∶Eu,Sm及其在农用转光膜上的应用原理 被引量:15
20
作者 叶孔敦 光昭 范文慧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487-491,共5页
利用稀土直接掺杂工艺合成了一种“常光充能”型电子陷获材料 Ca S∶Eu,Sm,它不仅具有 Ca S∶ Eu无机发光材料的荧光光谱特性 ,而且具有红外升频转换特性 ,可将 0 .8~1 .6μm的红外光直接转换为~ 672 nm的红光、量子效率高达 76% ,是... 利用稀土直接掺杂工艺合成了一种“常光充能”型电子陷获材料 Ca S∶Eu,Sm,它不仅具有 Ca S∶ Eu无机发光材料的荧光光谱特性 ,而且具有红外升频转换特性 ,可将 0 .8~1 .6μm的红外光直接转换为~ 672 nm的红光、量子效率高达 76% ,是一种优于 Ca S∶ Eu的光转换农膜添加剂 .而共掺 Eu2 +、Sm3+和 Cu+的 Ca S荧光粉有望成为一种性能优于光转换农膜添加剂 Ca S∶ Eu2 +,Cu+。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直接掺杂工艺 电子陷获材料 红外升频转换 叶绿素 光合作用 植物生理 CaS:Eu Sm 荧光光谱特性 农用转光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