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四川蓼科荞麦属一新种——皱叶野荞麦 被引量:14
1
作者 刘建林 唐宇 +4 位作者 夏明忠 邵继荣 蔡光泽 罗强 孙俊秀 《植物分类学报》 SCIE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929-932,共4页
描述了蓼科Polygonaceae一新种——皱叶野荞麦Fagopyrum crispatifoliumJ.L.Liu。本种近似于细柄野荞麦F.gracilipes(Hemsl.)Damm.& Diels,但以其叶片表面泡状突起,叶缘皱波状,具不规则波状圆齿、圆齿或小圆齿,聚伞花序密集与之相... 描述了蓼科Polygonaceae一新种——皱叶野荞麦Fagopyrum crispatifoliumJ.L.Liu。本种近似于细柄野荞麦F.gracilipes(Hemsl.)Damm.& Diels,但以其叶片表面泡状突起,叶缘皱波状,具不规则波状圆齿、圆齿或小圆齿,聚伞花序密集与之相区别。此外,还报道了该物种的染色体数目,发现它是一个四倍体,染色体数目为2n=4x=3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染色体数目 荞麦属 皱叶野荞麦 新种 四川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荞麦属花粉形态及花被片和果实微形态特征的研究 被引量:14
2
作者 周忠泽 赵佐成 +2 位作者 汪旭莹 许仁鑫 李玉成 《植物分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63-78,共16页
研究了中国荞麦属FagopyrumMill.的花粉形态、花被片和果实微形态特征。根据沟膜的有无 ,花粉可以明显地区分为具沟膜者和不具沟膜者 2类。透射电镜下显示 ,荞麦F .esculentumMoench的花粉外壁分化成两个明显的层次 ,即外壁外层和外壁... 研究了中国荞麦属FagopyrumMill.的花粉形态、花被片和果实微形态特征。根据沟膜的有无 ,花粉可以明显地区分为具沟膜者和不具沟膜者 2类。透射电镜下显示 ,荞麦F .esculentumMoench的花粉外壁分化成两个明显的层次 ,即外壁外层和外壁内层。其外壁外层由覆盖层及柱状层组成 ,无基层。对花被片腹面的扫描电镜观察表明 ,根据细胞形状和表面纹饰 ,这些种类的花被片可分为 3类。对果实表面的扫描电镜观察表明 ,这些种类的果实纹饰也可分为 3类。根据上述结果 ,讨论了荞麦属的种间关系及花粉形态、花被片和果实一些微观性状的演化趋势。荞麦属的花粉形态极为一致 ,其外壁纹饰均为细网状 ,萌发孔为三孔沟 ,这支持将荞麦属从蓼属中分出独立成属的观点。本文还根据花粉形态特征及花被片和果实微形态特征讨论了国产荞麦属的种间关系 ,探讨了一些特征的演化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荞麦属 花粉形态 花被片 果实 微形态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荞麦属果实形态特征 被引量:18
3
作者 赵佐成 周明德 +2 位作者 罗定泽 沈国坤 侯鑫 《植物分类学报》 SCIE CSCD 2000年第5期486-489,共4页
应用解剖镜和扫描电镜对中国产荞麦属FagopyrumMill.8种 1变种的果实形态和微形态特征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这些种类的果实可分为 3类 :( 1 )果实三棱锥状 ,表面不光滑 ,无光泽 ,具皱纹网状纹饰 ,此种类型的植物有苦荞麦、金荞麦。 ( 2 ... 应用解剖镜和扫描电镜对中国产荞麦属FagopyrumMill.8种 1变种的果实形态和微形态特征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这些种类的果实可分为 3类 :( 1 )果实三棱锥状 ,表面不光滑 ,无光泽 ,具皱纹网状纹饰 ,此种类型的植物有苦荞麦、金荞麦。 ( 2 )果实卵圆三棱锥状 ,表面光滑 ,有光泽 ,具条纹纹饰 ,此种类型的植物有荞麦、长柄野荞麦、线叶野荞麦。 ( 3)果实卵圆三棱锥状 ,表面光滑 ,有光泽 ,具大量的瘤状颗粒和少数模糊的细条纹纹饰 ,此种类型的植物有硬枝野荞麦、细柄野荞麦、小野荞麦、疏穗小野荞麦。研究结果认为金荞麦与栽培种苦荞麦关系较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荞麦属 果实 形态 微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荞麦属(蓼科)一新种--密毛野荞麦 被引量:7
4
作者 刘建林 唐宇 +4 位作者 夏明忠 邵继荣 蔡光泽 罗强 孙俊秀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530-533,共4页
描述了蓼科一新种——密毛野荞麦(Fagopyrum densovillosum J.L.Liu),本种与细柄野荞麦(F.gracilipes(Hemsl.)Damm.etDiels)相近似,不同在于植株全体密被白色直立长毛,茎枝较粗壮,节较密集,节间较短,叶较大,长(0.9~... 描述了蓼科一新种——密毛野荞麦(Fagopyrum densovillosum J.L.Liu),本种与细柄野荞麦(F.gracilipes(Hemsl.)Damm.etDiels)相近似,不同在于植株全体密被白色直立长毛,茎枝较粗壮,节较密集,节间较短,叶较大,长(0.9~)1.7—6cm,宽(0.7-)1.2—5.1cm,阔卵形,心形,阔心形,阔卵状心形,卵形,长卵形,三角状卵形或卵状三角形,在上面具细皱纹,明显小泡状突起,叶柄较长,长(0.5~)2.6—7.5cm,果实较小,长1.8~2.5mm,直径1.5—2mm,易于区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荞麦属 密毛野荞麦 蓼科 新种 四川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荞麦属2个野生荞麦种的染色体核型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刘建林 唐宇 +2 位作者 邵继荣 罗强 孙俊秀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798-1803,共6页
对荞麦属皱叶野荞麦(Fagopyrum crispatifoliumJ.L.Liu)及其近缘种细柄野荞麦[F.gracilipes(Hemsl.)Dam.et Diels]的染色体核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2个野生荞麦的染色体数目均为2n=4x=32,但二者在随体数目、染色体长度等方面差异明显... 对荞麦属皱叶野荞麦(Fagopyrum crispatifoliumJ.L.Liu)及其近缘种细柄野荞麦[F.gracilipes(Hemsl.)Dam.et Diels]的染色体核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2个野生荞麦的染色体数目均为2n=4x=32,但二者在随体数目、染色体长度等方面差异明显,染色体核型不同,皱叶野荞麦的核型公式为:30m(4SAT)+2sm,细柄野荞麦的核型公式为:32m,属首次报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荞麦属 皱叶野荞麦 细柄野荞麦 核型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荞麦属(Fagopyrum Mill)植物资源的RAPD研究 被引量:10
6
作者 任翠娟 陈庆富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37-44,48,共9页
以10个随机引物对荞麦属(Fagopyrum)11个种(含大粒组7个种,小粒组4个种)共50份栽培及野生荞麦资源进行RAPD研究。初步建立了荞麦属不同物种的RAPD指纹图谱。系统聚类分析表明,荞麦属大粒组和小粒组组间以及不同荞麦种间在DNA水平上差异... 以10个随机引物对荞麦属(Fagopyrum)11个种(含大粒组7个种,小粒组4个种)共50份栽培及野生荞麦资源进行RAPD研究。初步建立了荞麦属不同物种的RAPD指纹图谱。系统聚类分析表明,荞麦属大粒组和小粒组组间以及不同荞麦种间在DNA水平上差异极大。在大粒组中苦荞DNA与其他种之间有较大的差异。大野荞和毛野荞分别与甜荞和苦荞在RAPD水平上较近缘,支持它们分别是甜荞和苦荞祖先种的假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荞麦属植物 随机扩增多态性DNA 系统关系 起源和进化 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四川荞麦属(蓼科)一新变种——翅果密毛野荞麦 被引量:1
7
作者 李晓江 唐宇 +2 位作者 夏明忠 邵继荣 刘建林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815-818,共4页
描述了蓼科一新变种——翅果密毛野荞麦[Fagopyrum densovillosum J. L. Liu var.pterocarpum J. L. Liuet X.J.Li],并绘制了形态图。新变种瘦果较大,长2.5~3mm,宽(2~)2.5~3mm,果棱上具翅,翅宽0.5~1mm,雄蕊长于雌蕊,从而区别于原变... 描述了蓼科一新变种——翅果密毛野荞麦[Fagopyrum densovillosum J. L. Liu var.pterocarpum J. L. Liuet X.J.Li],并绘制了形态图。新变种瘦果较大,长2.5~3mm,宽(2~)2.5~3mm,果棱上具翅,翅宽0.5~1mm,雄蕊长于雌蕊,从而区别于原变种密毛野荞麦(Fagopyrum densovillosumJ.L.Liu);另外,新变种全株密被短毛或长毛,茎枝较粗壮,红褐色,节较密集,叶片在表面具细皱纹和小泡状突起,雄蕊长于雌蕊,而又不同于齿翅野荞麦[Fagopyrum gracilipes(Hemsl.)Damm.et Diels var. odontopterum(Gross)Sa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荞麦属 翅果密毛野荞麦 蓼科 新变种 四川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荞麦属植物叶片及其愈伤组织中的总黄酮含量 被引量:4
8
作者 王爱国 陈庆富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06年第2期14-17,共4页
以荞麦属植物叶片为外植体诱导愈伤组织,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荞麦属植物叶片及其愈伤组织中总黄酮的含量,筛选出富含总黄酮的品系及其愈伤组织细胞系,为遗传改良培育新品种和工厂化生产芦丁打下基础。
关键词 荞麦属 总黄酮 叶片 愈伤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四川荞麦属(蓼科)一新种——花叶野荞麦 被引量:7
9
作者 夏明忠 王安虎 +2 位作者 蔡光泽 杨坪 刘建林 《西昌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年第2期11-12,19,共3页
描述了采自中国四川阿坝州蓼科(Polygonaceae)荞麦属(Fagopyrum)新种花叶野荞麦(Fagopyrum polychromofolium A.H.Wang J.L.Liu et P.Yang)。新种叶片上面叶脉紫红色,极明显,叶面绿色,腊质层灰白色,较厚,叶片显花叶,花被片背面中下部显... 描述了采自中国四川阿坝州蓼科(Polygonaceae)荞麦属(Fagopyrum)新种花叶野荞麦(Fagopyrum polychromofolium A.H.Wang J.L.Liu et P.Yang)。新种叶片上面叶脉紫红色,极明显,叶面绿色,腊质层灰白色,较厚,叶片显花叶,花被片背面中下部显紫红色。果三棱形,长4~6mm,宽约3~4mm,微露出于宿存花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荞麦属 花叶野荞麦 蓼科 新种 四川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物信息学方法的荞麦属microRNAs及其靶基因预测 被引量:2
10
作者 高帆 宋韡 谢树莲 《山西农业科学》 2016年第9期1237-1242,1249,共7页
MicroRNA是一类具有转录后基因调控功能的非编码小分子RNA。以传统的试验方法发现和鉴定新的miRNA是一项繁琐的工作。以生物信息学方法从数据库中筛选miRNAs及其靶基因能够极大地提高效率。植物中已报道了大量的miRNAs,但荞麦属的尚未... MicroRNA是一类具有转录后基因调控功能的非编码小分子RNA。以传统的试验方法发现和鉴定新的miRNA是一项繁琐的工作。以生物信息学方法从数据库中筛选miRNAs及其靶基因能够极大地提高效率。植物中已报道了大量的miRNAs,但荞麦属的尚未见报道。通过荞麦ESTs和GSSs的严格筛选,共预测到13个荞麦属miRNAs(分属11个miRNA家族)。预测的miRNAs在不同的植物中表现出保守性,miRNA家族成员表现出多样性。共预测到17个潜在的靶基因,这些靶基因的功能包括代谢、生长发育、胁迫响应、信号转导等,表明miRNAs在植物生命活动中具有重要作用。miRNA家族系统进化分析表明,金荞麦的miRNAs进化与甜荞麦关系密切。以生物信息学方法从已知的数据库中预测并挖掘荞麦属新的miRNAs及其靶基因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croRNA(miRNA) 生物信息学 荞麦属 靶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西部六省(区)荞麦属稀有种质资源收集与分类鉴定 被引量:8
11
作者 任奎 唐宇 +5 位作者 范昱 李伟 赖弟利 严明理 张凯旋 周美亮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963-970,共8页
中国西南地区是国际公认的荞麦起源地,其复杂的地理环境和多样的气候类型孕育了丰富的野生荞麦资源。部分西北地区因拥有相似的生态环境气候,也有大量的野生荞麦分布,形成极具地域特色的民族植物资源群体,是中国荞麦现代育种的重要依托... 中国西南地区是国际公认的荞麦起源地,其复杂的地理环境和多样的气候类型孕育了丰富的野生荞麦资源。部分西北地区因拥有相似的生态环境气候,也有大量的野生荞麦分布,形成极具地域特色的民族植物资源群体,是中国荞麦现代育种的重要依托。为探明中国野生荞麦属植物的分布现状,抢救性收集野生荞麦种质资源,全国野生荞麦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自2016年起深入中国西部6个省(区),42个县(市、区)进行了系统考察,采集野生荞麦种质资源1014份。根据表型鉴定进行分类研究,并对中国荞麦属植物的分类进行了修订。结果表明,收集的资源包括荞麦属21个种的稀有材料(含1个新种Fagopyrum longistylum),各个荞麦野生种间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多个稀有野生种存在独特的性状变异或优良品质。这些稀有的种质资源作为珍贵的基因库,为荞麦的产量和品质改良提供宝贵的材料基础。该研究不仅能够促进荞麦属的分类与进化研究,在遗传育种、优质基因发掘、植物资源保护等方面均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荞麦属 收集 分类 稀有种质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汶川县荞麦属植物生长特性及生态环境分析
12
作者 杨坪 李勤 周桂虹 《现代农业科技》 2008年第15期215-218,共4页
通过对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汶川县17个乡镇的荞麦属植物及其种质资源进行考察分析,发现分布于汶川县不同生态环境下的荞麦属植物种类有5个种、3个亚种,其中花叶野荞为一新种。初步明确了汶川县荞麦属植物的种类、特征和地理分布。
关键词 荞麦属植物 生长特性 生态环境分析 四川汶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荞麦属植物花梗关节解剖结构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唐链 陈庆富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49-53,共5页
以荞麦属植物为研究对象,应用石蜡切片、解剖观察等方法对花梗关节进行了系统地比较分析,为研究荞麦属植物花梗关节的解剖结构与落粒性的相关性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在开花期,荞麦属植物花梗薄壁细胞中有丰富的淀粉粒,维管束的分化... 以荞麦属植物为研究对象,应用石蜡切片、解剖观察等方法对花梗关节进行了系统地比较分析,为研究荞麦属植物花梗关节的解剖结构与落粒性的相关性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在开花期,荞麦属植物花梗薄壁细胞中有丰富的淀粉粒,维管束的分化不明显。花梗关节是一种特殊的结构,其细胞体积较小、排列紧密等特征与离层结构相似。7个荞麦属植物材料花梗关节在花梗上分布的位置不同,关节形态与落粒性关系较为密切,通常花梗关节缢缩表现出落粒。关节的作用如同离层,花从关节处脱落,避免营养流失,从而促进植物的生长、繁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荞麦属 花梗 关节 离层 淀粉粒 解剖学 落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荞麦属五种植物叶绿体基因组的结构变异与分子进化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黄超婷 孙豪良 盛文涛 《种子》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83-88,98,共7页
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荞麦属叶绿体进行比较基因组学研究。结果表明,荞麦属已测的5种植物叶绿体基因组大小在159265~159599 bp之间;GC含量介于37.81%~37.98%之间,基因的数目、类型与拷贝数差异小;区域边界基本一致;SSR类型的种类与数目... 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荞麦属叶绿体进行比较基因组学研究。结果表明,荞麦属已测的5种植物叶绿体基因组大小在159265~159599 bp之间;GC含量介于37.81%~37.98%之间,基因的数目、类型与拷贝数差异小;区域边界基本一致;SSR类型的种类与数目相似;该属的LSC区域和SSC区域比IR区域多态性位点变异高,其中非编码区trnS_trnG、rps4_trnT和rpl32_trnL是变异最高的热点区域;系统分析表明,野生金荞麦与苦荞的亲缘关系最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荞麦属 叶绿体 基因组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荞麦属植物分类学的修订 被引量:37
15
作者 唐宇 邵继荣 周美亮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646-653,共8页
荞麦是一种蓼科(Polygonaceae family)荞麦属(Fagopyrum Mill)的古老作物,在全世界,尤其是东亚及东欧地区广泛种植。数千年以来,荞麦都是中国凉山等高海拔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其营养丰富,其中富含的芦丁等生物活性成分还具有抗氧化、抗... 荞麦是一种蓼科(Polygonaceae family)荞麦属(Fagopyrum Mill)的古老作物,在全世界,尤其是东亚及东欧地区广泛种植。数千年以来,荞麦都是中国凉山等高海拔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其营养丰富,其中富含的芦丁等生物活性成分还具有抗氧化、抗肿瘤的功效。荞麦的栽培种甜荞和苦荞已经被广泛传播,但野生荞麦却只在特定区域分布。中国西南地区,包括四川、云南、贵州各省以及西藏自治区,是公认的世界荞麦属植物的起源中心、分布中心和多样化中心,荞麦种质资源非常丰富。目前已有文献报导的荞麦属植物超过20种,其绝大多数已在中国西南地区被发现,该地区的地理环境非常复杂,孕育了极具多样性的野生荞麦资源。但截至目前,这些已报导的种还没有经过科学的归类,同种异名的现象比较严重,本研究团队从2004年至今,在中国西南地区进行了多年多次的野外考察和标本采集工作,并在室内进行花和果实的解剖观察,获得了大量的荞麦属植物分类学数据。基于这些数据和荞麦染色体数量分析,经馆藏标本和模式照片的对比,并综合国内外相关文献,对中国荞麦属植物进行了分类学修订,将产自中国的荞麦属28个种归并为21个:即将Fagopyrum megaspartanium Q. F.Chen,F. pilus Q. F. Chen并入F. cymosum (Trrev)Meisn作为异名;F. pleioramosum Ohnishi,F. wenchuanense J.R.Shao并入F.caudatum (Samuelsson) A. J. Li作为异名;F. callianthum Ohnishi并入F.qiangcai D.Q.Ba作为异名;F. zuogongense Q.F.Chen并入F. homotropicum Ohnishi作为异名;F. longzhoushanense J.R.Shao并入F. pugense T.Yu作为异名。重新制定了21个种的分种检索表。本文将有助于重新认识荞麦属植物的进化地位,并为后续进一步探究属中各个种的亲缘关系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荞麦属 分类修订 中国 分种检索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荞麦属植物花梗关节解剖结构研究
16
作者 解玉玲 《山西农经》 2019年第9期121-121,共1页
在荞麦属植物花梗关节的解剖与落粒性的研究中,可以将荞麦属植物作为研究对象,通过一定的方式对其进行分析。基于此,论述了荞麦属植物花梗关节的解剖结构。
关键词 荞麦属 花梗 关节 离层 解剖学 落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荞麦属植物黄酮化学成分及其活性评价研究进展
17
作者 余科义 王明坦 薄新党 《农村实用技术》 2020年第3期104-105,共2页
荞麦因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矿质元素等营养物质,成为我国谷物中的重要健康食品。荞麦黄酮的含量也高于其他作物,具有抗炎、抗菌、抗病毒、抗氧化、抗肿瘤等生物活性,以及减少机体微血管脆性、渗透性和保护视力等功效。本文就荞麦属植... 荞麦因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矿质元素等营养物质,成为我国谷物中的重要健康食品。荞麦黄酮的含量也高于其他作物,具有抗炎、抗菌、抗病毒、抗氧化、抗肿瘤等生物活性,以及减少机体微血管脆性、渗透性和保护视力等功效。本文就荞麦属植物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化学成分以及活性评价研究的进展进行综述,为荞麦属植物的进一步研究和开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荞麦属植物 黄酮类化合物 提取方法 化学成分 活性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荞麦属野生种质资源开发价值及园林应用 被引量:2
18
作者 杨素丹 刘红梅 +1 位作者 夏凯生 刘金梁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第12期42-47,共6页
通过文献整理和部分种植实验研究.结果表明:荞麦属野生种质资源丰富,分布范围广,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群体观赏性强,景观效果好,管理粗放,繁殖简单,栽培容易,成景快,造价低,环境效益好,生态效应显著,具有较大的开发价值.可应用于园林绿化... 通过文献整理和部分种植实验研究.结果表明:荞麦属野生种质资源丰富,分布范围广,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群体观赏性强,景观效果好,管理粗放,繁殖简单,栽培容易,成景快,造价低,环境效益好,生态效应显著,具有较大的开发价值.可应用于园林绿化、盆栽、切花、专类园和旅游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荞麦属 野生种质资源 开发价值 园林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科学家发现荞麦属新种
19
《食品工业》 CAS 2021年第3期341-341,共1页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特色农作物优异种质资源发掘与创新利用创新团队在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发现了蓼科荞麦属一新种,该新种被命名为长花柱野生荞麦(Fagopyrum longistylum M. Zhou&Y. Tang)。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植物分...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特色农作物优异种质资源发掘与创新利用创新团队在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发现了蓼科荞麦属一新种,该新种被命名为长花柱野生荞麦(Fagopyrum longistylum M. Zhou&Y. Tang)。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植物分类(Phytotaxa)》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农业科学院 作物科学 优异种质资源 创新利用 荞麦属 植物分类 凉山彝族自治州 特色农作物
原文传递
四种荞麦生殖器官的形态学研究 被引量:8
20
作者 李淑久 张惠珍 袁庆军 《贵州农业科学》 CAS 1992年第6期32-36,共5页
四种荞麦的花被片脉迹数目是不同的。齿翅野荞麦只有一条大的主脉迹,侧脉是二歧状;苦荞花被片通常具有3条脉迹;甜养与金荞麦有3~5条脉迹,侧迹连成网结状。四种荞麦均具有8个花内蜜腺。苦荞的密腺最小,显黄绿色。其余三种荞麦的蜜腺呈黄... 四种荞麦的花被片脉迹数目是不同的。齿翅野荞麦只有一条大的主脉迹,侧脉是二歧状;苦荞花被片通常具有3条脉迹;甜养与金荞麦有3~5条脉迹,侧迹连成网结状。四种荞麦均具有8个花内蜜腺。苦荞的密腺最小,显黄绿色。其余三种荞麦的蜜腺呈黄色,以甜荞的蜜腺最大。苦荞与齿翅野生荞麦的花,雄蕊与雌蕊近等长,而甜荞与金荞麦的花是花柱异长的两型花,一类植株上的花全是长雄蕊短花柱,另一类植株上的花全是短雄蕊长花柱的花。荞麦的瘦果呈三棱形、具翅或无翅。齿翅野荞麦的果壁比其他三种荞麦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荞麦属 生殖器官 形态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