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0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寂寂春将晚,欣欣物自私”——论杜甫草堂诗生活与环境景物描写及其思想史意义 被引量:1
1
作者 吴怀东 《学术交流》 CSSCI 2024年第1期175-192,共18页
杜甫是一位极富创新精神的伟大诗人,草堂诗环境景物描写具有突出的创新性。草堂诗既客观记录了杜甫忧国忧民的社会关怀,也反映出他热爱世俗生活的思想特点;草堂诗的环境景物描写客观、细腻、生动,突破了情景结合的传统。草堂诗的生活与... 杜甫是一位极富创新精神的伟大诗人,草堂诗环境景物描写具有突出的创新性。草堂诗既客观记录了杜甫忧国忧民的社会关怀,也反映出他热爱世俗生活的思想特点;草堂诗的环境景物描写客观、细腻、生动,突破了情景结合的传统。草堂诗的生活与景物描写及其感情,虽受到道家思想影响,实借助道家思想发展了儒家思想观念,具体表现为“民胞物与”的情怀、“格物”见性的思想方式、“格物”自乐的心态、道通天地的境界。这些正是宋儒理学思想之滥觞,确证了杜甫思想于唐宋儒学复兴运动中“孤明先发”之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甫 草堂诗 日常生活 环境景物描写 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邓显鹤与《南村草堂诗钞》 被引量:2
2
作者 孙海洋 王勇智 《船山学刊》 2007年第2期31-34,共4页
邓湘皋是一位杰出的湖湘典籍的整理者,其为诗由魏晋而入唐,主学杜、韩与山谷。其诗歌雄厚峻洁,磅礴沉郁。早期诗冲澹、婉丽而流宕;中期诗清雅、流丽而雄浑;晚年诗深厚、整饬、苍劲和峭拔。
关键词 草堂诗 南村 魏晋 清雅 雄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杜甫寓居草堂心态与草堂诗的生成 被引量:4
3
作者 张宗福 《杜甫研究学刊》 2006年第2期27-33,39,共8页
杜甫寓居成都草堂的心态非常复杂,从很大的程度上决定了他的草堂诗内容的多样性。勉强维持的草堂生活、和谐的邻里关系以及以成都草堂为中心的文人交游圈子,使杜甫产生暂时满足的心态,然而并不能缓解杜甫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杜甫入严武... 杜甫寓居成都草堂的心态非常复杂,从很大的程度上决定了他的草堂诗内容的多样性。勉强维持的草堂生活、和谐的邻里关系以及以成都草堂为中心的文人交游圈子,使杜甫产生暂时满足的心态,然而并不能缓解杜甫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杜甫入严武幕与辞幕的心态比较复杂。研究杜甫寓居草堂的心态对于把握草堂诗的生成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甫 草堂 心态 草堂诗 生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评点与词话——杨慎评点《草堂诗馀》与撰著《词品》之关系 被引量:4
4
作者 张静 《中国韵文学刊》 2008年第2期79-83,共5页
杨慎的《词品》开词话之风气,在词学史上很有影响,也历来颇受重视。其实杨慎在撰著《词品》之前先对《草堂诗馀》进行了评点。评点与词话二者之间的材料相似处可以互相印证,论点引申处可以相互补充,只有将它们综合研究才能更全面地把握... 杨慎的《词品》开词话之风气,在词学史上很有影响,也历来颇受重视。其实杨慎在撰著《词品》之前先对《草堂诗馀》进行了评点。评点与词话二者之间的材料相似处可以互相印证,论点引申处可以相互补充,只有将它们综合研究才能更全面地把握杨慎的词学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慎 评点 草堂诗馀》 《词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杜甫草堂诗的绘画呈现——以“柴门送客”与“江深草阁”为中心 被引量:2
5
作者 陈琳琳 《杜甫研究学刊》 2016年第3期71-76,87,共7页
明清时期,以杜甫草堂诗为表现对象的诗意画涌现,其中"柴门送客"和"江深草阁"是最常见的杜甫诗意画主题。文章通过探究这类诗意画的创作方法与艺术风貌,重点分析诗意画与杜诗文本的图文关系,探讨杜诗的视觉转换问题... 明清时期,以杜甫草堂诗为表现对象的诗意画涌现,其中"柴门送客"和"江深草阁"是最常见的杜甫诗意画主题。文章通过探究这类诗意画的创作方法与艺术风貌,重点分析诗意画与杜诗文本的图文关系,探讨杜诗的视觉转换问题,可以窥见后代画家对杜甫诗歌的理解与再创造,进一步认识杜甫诗歌的绘画性,从而更全面地考察杜甫在诗歌与绘画这两门艺术上的精深造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甫 意画 草堂诗 柴门送客 江深草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峦叠嶂中的一缕清溪——略论杜甫草堂诗的闲适心态 被引量:3
6
作者 杨年丰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5年第8期20-23,共4页
唐代著名诗人杜甫,一生坎坷,在四川成都浣花草堂生活的近四年时间,是他一生中比较安定的时期,心情是相对放松和愉快的。饱经忧患的心灵在和平宁静、生机蓬勃的美景中得到了抚慰,诗歌所体现的也是一种闲适之美。
关键词 草堂诗 俗物 幽居 闲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美集开诗世界——试论《成都文类》中杜甫草堂诗的词体特质 被引量:1
7
作者 赵晓兰 《杜甫研究学刊》 2006年第1期63-68,共6页
《成都文类》收录的杜甫草堂诗多为实写,长于精美的感觉表现,清丽深婉,其咏物诗则寄托遥深。草堂诗具词体特质,给后世词坛及南宋咏物词以深刻影响。
关键词 成都文类 杜甫草堂诗 词体特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在”与“自得”——浅论杜甫草堂诗的自适 被引量:4
8
作者 靳武稳 《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6年第6期77-80,共4页
杜甫栖息近乎世外桃源的草堂时期,创作了大量自适诗,这些自适诗呈现出萧淡婉丽、细入无间的独特艺术风格。性本疏放的诗人在儒、释、道等多元文化思想的影响下,在对自然外物的观照里,在日常生活的玩味中,诗意地品味着生命的本真意义,从... 杜甫栖息近乎世外桃源的草堂时期,创作了大量自适诗,这些自适诗呈现出萧淡婉丽、细入无间的独特艺术风格。性本疏放的诗人在儒、释、道等多元文化思想的影响下,在对自然外物的观照里,在日常生活的玩味中,诗意地品味着生命的本真意义,从而渐渐开释生命的烦忧。自适诗表现出杜甫经过长期颠沛流离终有一席栖身之地后,过起了“卜居”“为农”的闲适生活,由此形成自适诗特有的艺术风格,体现了生存美学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甫 草堂诗 自适 “自在” “自得” 艺术风格 多元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杜甫草堂诗研究综述 被引量:1
9
作者 张敬雅 《红河学院学报》 2015年第4期75-78,共4页
杜甫是中国古代影响最大的诗人之一,他在草堂时期创作的诗歌成为近年来人们关注重点和研究热点。文章试图对杜甫草堂诗研究成果进行梳理与小结,以期为广大学者开拓新的研究领域提供参阅资料,从而便于建立学术增长点,更系统、准确地把握... 杜甫是中国古代影响最大的诗人之一,他在草堂时期创作的诗歌成为近年来人们关注重点和研究热点。文章试图对杜甫草堂诗研究成果进行梳理与小结,以期为广大学者开拓新的研究领域提供参阅资料,从而便于建立学术增长点,更系统、准确地把握其人其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甫 草堂诗 研究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代武进士曹石《秋烟草堂诗稿》导读
10
作者 杨承友 陈晓芳 《合肥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第4期31-34,40,共5页
清代贵州籍武进士曹石,系武状元曹维城之子,著有《秋烟草堂诗稿》三卷,收录于《黔南丛书》。曹石幼承家学,习练武艺,又拜诗坛宿耆周起渭为师,兼攻诗学,后终有所成。文章对曹石的生卒年进行了探究,又着重探讨了曹石的家庭出身、成长历程... 清代贵州籍武进士曹石,系武状元曹维城之子,著有《秋烟草堂诗稿》三卷,收录于《黔南丛书》。曹石幼承家学,习练武艺,又拜诗坛宿耆周起渭为师,兼攻诗学,后终有所成。文章对曹石的生卒年进行了探究,又着重探讨了曹石的家庭出身、成长历程对其才学培养和性格形成的决定性作用,以及它们对其诗风形成的关系,从而揭示了其诗稿幸存下来得以传世具有的珍贵价值,这些探析对研读《秋烟草堂诗稿》提供了不同角度的导读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曹石 武进士 秋烟草堂诗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杜甫草堂诗艺文研究》评介
11
作者 陈燕 《杜甫研究学刊》 2020年第3期120-122,共3页
以杜诗为书法内容始于唐人,怀素书杜甫《秋兴八首》现藏于日本早稻田大学图书馆,宋代则出现了以杜诗为题材的绘画,赵葵写有《杜甫诗意图》。明清时期,以杜诗为题材的书画创作渐趋繁荣,当代亦兴盛不衰,可见杜诗对中国书画、篆刻艺术影响... 以杜诗为书法内容始于唐人,怀素书杜甫《秋兴八首》现藏于日本早稻田大学图书馆,宋代则出现了以杜诗为题材的绘画,赵葵写有《杜甫诗意图》。明清时期,以杜诗为题材的书画创作渐趋繁荣,当代亦兴盛不衰,可见杜诗对中国书画、篆刻艺术影响深远。《杜甫草堂诗艺文研究》选录杜甫草堂诗209题,草堂诗意图46幅,明清及当代书法家所书杜甫草堂诗45幅,收录以杜诗为题材的印章75枚。详细观之,该书有两个鲜明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秋兴八首》 杜甫草堂诗 篆刻艺术 中国书画 书画创作 艺文 意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况周颐对明词的评价与反思——兼论清人对《草堂诗馀》的评价
12
作者 沙先一 《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3期48-54,共7页
清人对明词创作多持否定态度,多有不够允当之处,相对来说况周颐的意见较为中肯。究其原因,明代词学推举性情,重视作品中性情的抒写,浙西、常州词派虽不废性情之作,但于性情内涵以及抒写方式的界定上与明词有根本的差异,他们倡导"醇... 清人对明词创作多持否定态度,多有不够允当之处,相对来说况周颐的意见较为中肯。究其原因,明代词学推举性情,重视作品中性情的抒写,浙西、常州词派虽不废性情之作,但于性情内涵以及抒写方式的界定上与明词有根本的差异,他们倡导"醇雅"、"比兴寄托"、"沉郁"之论,反对明词创作中性情抒写俚俗化的倾向,而况氏在性情论上却与明代主情论词学思想存在着一致性。另外,《草堂诗馀》在明代词学建构与词坛创作中有着重要的意义,浙西、常州二派对《草堂诗馀》多持批评态度,往往将明词的衰靡不振、创作中的俚俗化与《草堂诗馀》联系起来,而况氏对于《草堂诗馀》却有着与浙、常二派不同的看法。正是基于以上原因,况氏在评论明词时才能不废有明一代词作,并给出中肯的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况周颐 性情之论 词心之说 草堂诗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刘氏家族文学中有关“杜甫草堂诗”的创作
13
作者 马旭 《杜甫研究学刊》 2017年第3期86-90,共5页
清中叶至民初时期,成都刘沅家族成员创作了十首有关杜甫草堂的诗。这些诗歌或描写清代杜甫草堂风貌的变化,或表达对杜甫的敬爱,赞扬杜甫的人格、个性和思想,对其不幸表示同情。通过对这类诗歌的分析,有助于了解杜甫草堂在清代的变化、... 清中叶至民初时期,成都刘沅家族成员创作了十首有关杜甫草堂的诗。这些诗歌或描写清代杜甫草堂风貌的变化,或表达对杜甫的敬爱,赞扬杜甫的人格、个性和思想,对其不幸表示同情。通过对这类诗歌的分析,有助于了解杜甫草堂在清代的变化、清代蜀人对杜甫的崇拜以及刘氏家族文学的传承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氏家族文学 杜甫草堂诗 崇杜情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名儒草堂诗馀》析论
14
作者 刘荣平 《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1期107-112,共6页
《全宋词》、《全金元词》从《名儒草堂诗馀》采入大量的词,但未择善本,校勘也有欠缺。该书是一部具有浓厚地域色彩的词选,它是在《草堂诗馀》不断翻刻的风气下成书的,它的编选意图是反映江西词人的爱国情感、亡国哀思,但也有适度冲淡... 《全宋词》、《全金元词》从《名儒草堂诗馀》采入大量的词,但未择善本,校勘也有欠缺。该书是一部具有浓厚地域色彩的词选,它是在《草堂诗馀》不断翻刻的风气下成书的,它的编选意图是反映江西词人的爱国情感、亡国哀思,但也有适度冲淡编选意图之意。后人据该书提出江西词派的说法不能成立,而仅据该书去研究江西遗民词人群,也是偏颇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名儒草堂诗馀》 江西词派 江西遗民词人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杜甫草堂诗中的生态意蕴探寻 被引量:1
15
作者 陈莹 盖光 《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4期9-12,共4页
杜甫草堂诗中有不少情景交融、意蕴深厚的佳作。用生态意识对这些作品进行重新解读和体验,不仅能令人深切地体会到隐藏在作品中的生态意蕴,而且能使其焕发出更加夺目的艺术光彩。文章以生态系统的整体性、生物多样性的和谐与平衡、人与... 杜甫草堂诗中有不少情景交融、意蕴深厚的佳作。用生态意识对这些作品进行重新解读和体验,不仅能令人深切地体会到隐藏在作品中的生态意蕴,而且能使其焕发出更加夺目的艺术光彩。文章以生态系统的整体性、生物多样性的和谐与平衡、人与自然生命的"节律感应"等方面为切入点,生态性地体验杜甫草堂诗,通过复现生态魅力进而探求其当代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甫草堂诗 生态意蕴 生态性体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草堂诗馀》的性质及明代盛行原因再检讨 被引量:1
16
作者 龚霞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7年第3期101-104,共4页
《草堂诗馀》在明代大为盛行,关于是编的性质与功能,学界主要有"应歌"和"入话"两种观点。《草堂》在内容及体例上存在的诸多问题,可以从现存宋人话本对词作的征引中找到合理的解释。《草堂》实为供说唱艺人使用的... 《草堂诗馀》在明代大为盛行,关于是编的性质与功能,学界主要有"应歌"和"入话"两种观点。《草堂》在内容及体例上存在的诸多问题,可以从现存宋人话本对词作的征引中找到合理的解释。《草堂》实为供说唱艺人使用的小型工具书,明代小说作者群对《草堂》系列的频繁使用便是这一功能的延续。与通俗文学的嫁接,是《草堂》在明代盛行的原动力。就其性质而言,它并非一部真正意义上的词选,因此,明人要赋予它词学的使命,一方面必须不断对它进行改造,另一方面也必然会失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堂诗馀》 入话 明代小说 盛行原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饮食题材——杜甫草堂诗中心态之体现 被引量:1
17
作者 许秀莲 《合肥师范学院学报》 2011年第3期47-50,共4页
杜甫在草堂创作了大量的闲适诗。缘于长期的漂泊和草堂生活的相对安定,草堂诗呈现出与其他阶段迥然不同的艺术风格,写了大量饮食方面的诗。诗中大部分是从琐碎的生活中,去细细品味人生的乐趣,暂时放下不得志的苦闷,享受当下的自足与闲... 杜甫在草堂创作了大量的闲适诗。缘于长期的漂泊和草堂生活的相对安定,草堂诗呈现出与其他阶段迥然不同的艺术风格,写了大量饮食方面的诗。诗中大部分是从琐碎的生活中,去细细品味人生的乐趣,暂时放下不得志的苦闷,享受当下的自足与闲适的生活,有些诗中也蕴涵忧国思乡之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饮食题材 草堂诗 闲适 自足 乡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杜甫草堂诗对韦庄诗歌创作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喻霏芸 《龙岩学院学报》 2006年第A01期38-39,共2页
比较研究作为一个研究的角度,历来在可行性上受到关注。其中包括作家创作的比较。本文从杜甫在特定阶段的创作中探讨与韦庄诗歌创作的联系,从而发现艺术风格及其成就上的传承。
关键词 杜甫 草堂诗 韦庄 学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杜甫“草堂诗”写物特点 被引量:1
19
作者 邓莲 《巴蜀史志》 2010年第4期47-48,共2页
杜甫在《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中提到自己一生的理想“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为了自己理想。他不断求取功名,但是“此意竟萧条”。之前的他一直漂泊不定,过着“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的艰辛生活。漂泊了大半辈子的杜甫最终... 杜甫在《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中提到自己一生的理想“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为了自己理想。他不断求取功名,但是“此意竟萧条”。之前的他一直漂泊不定,过着“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的艰辛生活。漂泊了大半辈子的杜甫最终于乾元二年(759年)来到“天府之国”成都,在朋友的资助下建起了一个小茅屋.杜甫和家人在此度过了安定快乐的四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甫 草堂诗 “天府之国” 致君尧舜 理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杜甫“草堂诗”中的生态意识 被引量:3
20
作者 沈利华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202-206,共5页
杜甫“草堂诗”创造了莺飞鱼跃、万象腾挪、真力弥满、灵气荡漾的至高美学境界。诗人忘怀一切地沉浸在自然界种种细微的变化中,通过对山水风物、飞禽走兽、草木鱼虫等自然生态、风物景象的静观细察,深切领悟大自然生生不息的生命律动及... 杜甫“草堂诗”创造了莺飞鱼跃、万象腾挪、真力弥满、灵气荡漾的至高美学境界。诗人忘怀一切地沉浸在自然界种种细微的变化中,通过对山水风物、飞禽走兽、草木鱼虫等自然生态、风物景象的静观细察,深切领悟大自然生生不息的生命律动及其与个人生命的灵犀相通。“草堂诗”中体现出“万物一体”、“物我同一”的思想感情,提出了如何善待自然的问题。这正是现代生态意识的核心,也是中国诗学中极可宝贵的精神财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甫 草堂诗 生态意识 生命律动 美学境界 自然生态 生生不息 万物一体 思想感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