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11篇文章
< 1 2 3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诗人范成大 和中药仙茅的故事
1
作者 原所贤 《中医健康养生》 2024年第3期76-77,共2页
这首《石湖仙·松江烟浦》是宋代词人姜夔为范成大祝寿而作的,歌颂其不朽功业和广阔胸襟,其中还有一个与仙茅有关的小故事。范成大(1126-1193),字至能,号石湖居士,平江府吴县(今苏州市)人,官至参知政事、资政殿大学士。他诗风轻巧工... 这首《石湖仙·松江烟浦》是宋代词人姜夔为范成大祝寿而作的,歌颂其不朽功业和广阔胸襟,其中还有一个与仙茅有关的小故事。范成大(1126-1193),字至能,号石湖居士,平江府吴县(今苏州市)人,官至参知政事、资政殿大学士。他诗风轻巧工致,温润流婉,与陆游、杨万里、尤袤并称“南宋四大中兴诗人”。范成大出生于官宦之家,自幼聪慧,却先天不足,多生疾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范成大 宋代词人 杨万里 姜夔 参知政事 陆游 仙茅 中兴诗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范成大咏花诗
2
作者 何婵娟 《阜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4期78-85,共8页
范成大现存咏花诗展现了缤纷的花事,他细致描写了花之颜色、香味、姿态、韵味,咏花诗展现了其社交活动,反映了他不同仕宦阶段的心理。创作方面,范成大承继了前人之技法,又进行了新的开拓。范成大政治地位高、文学成就大,为南宋花文化的... 范成大现存咏花诗展现了缤纷的花事,他细致描写了花之颜色、香味、姿态、韵味,咏花诗展现了其社交活动,反映了他不同仕宦阶段的心理。创作方面,范成大承继了前人之技法,又进行了新的开拓。范成大政治地位高、文学成就大,为南宋花文化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范成大 花事 人事 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宋苏州士绅的家族和活动——以范成大为核心
3
作者 吕涵 周扬波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7期20-29,共10页
以范成大为代表的南宋苏州士绅家族,在地方上往往并不享有特权,且随着时间迁移逐渐走向衰落。影响这些家族兴衰的因素包括核心领袖名望才能、家族人数、科举仕途、文学家风等。南宋苏州的地方建筑工程由地方官主持,士绅们普遍参与,但往... 以范成大为代表的南宋苏州士绅家族,在地方上往往并不享有特权,且随着时间迁移逐渐走向衰落。影响这些家族兴衰的因素包括核心领袖名望才能、家族人数、科举仕途、文学家风等。南宋苏州的地方建筑工程由地方官主持,士绅们普遍参与,但往往局限于作文纪事的程度。士绅们的才学、对本土的了解以及与官员之间的私人关系,成了他们能否参与这些工程的主要考虑因素。南宋苏州方志工程无论是由官员领导还是由士绅发起,都是官员与士绅合作的成果。仅就南宋苏州而言,地方官与士绅之间保持着浅层次的合作关系,这主要源于政治环境的剧变,促使士绅更积极地参与地方事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士绅家族 地方事务 范成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歌以咏志:论陶渊明与范成大的田园书写之异同
4
作者 李芊 《九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23-28,共6页
陶渊明和范成大的田园诗分别代表了中国田园诗流变的两个不同阶段。两者都展现了对田园的关注与热爱,作品中不乏有表现宁静秀美的田园风光、表达个人归隐乐趣的内容。然而从文本的深层结构进行观照,陶诗的意象选择更多偏向于自然万物的... 陶渊明和范成大的田园诗分别代表了中国田园诗流变的两个不同阶段。两者都展现了对田园的关注与热爱,作品中不乏有表现宁静秀美的田园风光、表达个人归隐乐趣的内容。然而从文本的深层结构进行观照,陶诗的意象选择更多偏向于自然万物的“雅”,其诗歌创作以道家思想为主导,代表了一种隐士文化风尚;范诗则集中选择贴近于人民真实生活的“俗”意象,更多体现的是儒家的忧国忧民思想,范成大也成为了儒家仁民爱物的代表。此外,与陶诗重视躬耕自资不同,范诗创作的着眼点在于旁观农事节俗。总体来看,两者的田园诗各有特色,且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我国后世田园诗的发展走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渊明 范成大 田园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范成大田园诗发覆——与陶渊明对比兼及清淡诗风的体认
5
作者 黄莉 《蚌埠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25-29,共5页
范成大以田园诗闻名且深受陶渊明影响,然被清淡诗派拒之门外。通过这一矛盾的文学现象可以进一步体认清淡诗风的包容性与封闭性。以范成大田园诗为主要研究对象,范成大、陶渊明比较为研究路径,突出清淡与风雅的结合。范成大在书写重点上... 范成大以田园诗闻名且深受陶渊明影响,然被清淡诗派拒之门外。通过这一矛盾的文学现象可以进一步体认清淡诗风的包容性与封闭性。以范成大田园诗为主要研究对象,范成大、陶渊明比较为研究路径,突出清淡与风雅的结合。范成大在书写重点上,注重地域性特征;在书写姿态上,形如旁观者记录风俗;在书写心态上,动态调整仕隐矛盾。以上三者,加之田园诗与描绘农村现实的诗曾被视为二途,范成大并未被视作清淡诗派成员,而被拒绝的原因恰好成为其创新之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范成大 陶渊明 清淡诗风 田园诗 比较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范成大乐府诗中的农民生活、民俗活动镜像
6
作者 李冰燕 《河北工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96-101,共6页
南宋文人乐府诗继承了新乐府反映现实、针砭时弊的传统,宋代文人乐府诗呈现出徒诗化倾向。范成大乐府诗揭露统治者的剥削,体恤民生艰难。范成大乐府诗继承了乐府精神,更重要的是赋予了乐府诗记风俗的新功能,对民俗如实记录是范成大乐府... 南宋文人乐府诗继承了新乐府反映现实、针砭时弊的传统,宋代文人乐府诗呈现出徒诗化倾向。范成大乐府诗揭露统治者的剥削,体恤民生艰难。范成大乐府诗继承了乐府精神,更重要的是赋予了乐府诗记风俗的新功能,对民俗如实记录是范成大乐府诗的新特点。范成大创作的《夔州竹枝歌》等民歌体乐府,实现民俗内容与民歌体裁的完美融合,为研究江南农村生活提供了多元视角,保存了珍贵资料。范成大乐府组诗影响到后世组诗的创作,提升了诗歌反映现实的深度和广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范成大 乐府诗 农民生活 民俗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内蕴的乡村情结
7
作者 朱凯洛 《艺术科技》 2024年第11期35-37,共3页
目的: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范成大的代表组诗《四时田园杂兴》共收录了60首田园诗歌,分为春日、晚春、夏日、秋日、冬日五个部分。这些诗歌描绘了农村四季的景色和农民的生活,以朴素恬淡的语言全方位勾勒出一幅幅鲜活的乡村生活图景。文... 目的: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范成大的代表组诗《四时田园杂兴》共收录了60首田园诗歌,分为春日、晚春、夏日、秋日、冬日五个部分。这些诗歌描绘了农村四季的景色和农民的生活,以朴素恬淡的语言全方位勾勒出一幅幅鲜活的乡村生活图景。文章旨在通过深入分析范成大的《四时田园杂兴》,来解读其乡村情结的具体体现、形成原因,以及这种情结对现代社会发展的深远启示。方法:文章通过文献研究法和文本分析法,探析范成大的生活经历及《四时田园杂兴》的创作环境,分析诗中的意象、语言,进一步明晰范成大对乡村的情感态度。结果:《四时田园杂兴》蕴含范成大深厚的乡村情结,这种情结不仅表现在乡村自然景物的选择与描绘上,还体现在范成大对乡间生活琐碎细节的捕捉及对乡村风俗习惯丰富内涵的挖掘上。结论:范成大的《四时田园杂兴》不仅具有高度的文学价值,还为后世留下了重要的启示。范成大的田园诗反映了南宋时期农民的生产生活方式、民俗风情,挖掘了中国古代农耕文化的丰富内涵,以此启发今人在传承和弘扬中华农耕文化的同时,从民生角度出发探寻当代建设生态文明以及新农村发展的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范成大 乡村情结 《四时田园杂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范成大与处州通济堰
8
作者 牛志奇 《黄河.黄土.黄种人》 2024年第7期13-15,共3页
范成大是南宋政治家、文学家、书法家,生于平江府吴县(今江苏苏州)。范成大与杨万里、陆游、尤衰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为之后我国的诗歌创作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范成大的诗题材广泛、风格平易清新,以反映农村社会生活内容的作品成... 范成大是南宋政治家、文学家、书法家,生于平江府吴县(今江苏苏州)。范成大与杨万里、陆游、尤衰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为之后我国的诗歌创作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范成大的诗题材广泛、风格平易清新,以反映农村社会生活内容的作品成就最高,鲜为人知的是,范成大还是一位水利专家。他于乾道三年(1167年)起在处州(今浙江丽水)任知州期间主持整修的通济堰,展示了他的水利作为和贡献。他主持修订的《重修通济堰规》涵盖通济堰工程、用水、制度管理各个方面,堪称我国农田水利灌溉规章的典范,至今仍不失其科学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范成大 中兴四大诗人 通济堰 农田水利灌溉 杨万里 水利专家 浙江丽水 陆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范成大农业经济思想探析
9
作者 梁珍明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54-59,共6页
南宋政治家、文学家范成大始终爱悯农民、重视农业。为官期间,他尽职尽责解决农民、农业问题,同时写有大量反映民生问题的文章。这些文章充分体现了范成大的农业经济思想,在加强水利建设、精耕细作、轻徭薄赋、赈灾救灾等方面都有深入... 南宋政治家、文学家范成大始终爱悯农民、重视农业。为官期间,他尽职尽责解决农民、农业问题,同时写有大量反映民生问题的文章。这些文章充分体现了范成大的农业经济思想,在加强水利建设、精耕细作、轻徭薄赋、赈灾救灾等方面都有深入的探究。不可否认,范成大的农业经济思想存在一定的不足,但对当代新农村建设、乡村振兴仍具有重要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范成大 南宋 农业经济思想 民本思想 乡村振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范成大《揽辔录》单行本与节录本探原
10
作者 王皓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55-64,共10页
《揽辔录》是范成大使金时撰写的一部记述奉使行程及见闻的日记。其编撰根源于古代聘使活动中使臣撰写行记的传统,目的是满足统治者的政治需求。《揽辔录》在成书之初为二卷,但在流传中被缩减为一卷。《揽辔录》二卷本早已失传,但《三... 《揽辔录》是范成大使金时撰写的一部记述奉使行程及见闻的日记。其编撰根源于古代聘使活动中使臣撰写行记的传统,目的是满足统治者的政治需求。《揽辔录》在成书之初为二卷,但在流传中被缩减为一卷。《揽辔录》二卷本早已失传,但《三朝北盟会编》和《黄氏日抄》所节抄的内容均来自二卷全本,对传世本有补证作用。另外,《使金绝句七十二首》也是范成大使金记行的一种方式,可与《揽辔录》相参证。这些流传的版本都有一定的历史根源和内在联系,集中起来可基本认识《揽辔录》的全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范成大 《揽辔录》 使金日记 流传方式 版本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范成大草书《辞免帖》
11
作者 范成 《书法》 2024年第11期124-125,共2页
释文:成大只候辞免下,便决马首所向,今打包已临彼矣。万一未遂所辞,扶羸强之西上,殊未知所以称塞者。张丈切忉忉,教之所闻所见、所当云何者,悉以垂诲,惟久要之义,无多逊也。或有西南一切委使,亦去,悉以其目示及,当奉周旋。成大自去国来... 释文:成大只候辞免下,便决马首所向,今打包已临彼矣。万一未遂所辞,扶羸强之西上,殊未知所以称塞者。张丈切忉忉,教之所闻所见、所当云何者,悉以垂诲,惟久要之义,无多逊也。或有西南一切委使,亦去,悉以其目示及,当奉周旋。成大自去国来,朝贵不甚通书,得书者回之;或迁除者,摄书自故事贺之。老懒已废书尺中事业,自后恐欲有所扣问,当以一幅通门下,切恕其崖略可耳。成大再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书 范成大 周旋
原文传递
范成大草书《致养正监庙奉议帖》
12
作者 范成大 《书法》 2024年第11期126-127,共2页
释文:昨辱惠字,至慰。雪晴奇寒,以仆之瑟缩,遥知公之为况也。范子二轴,各为题数字纳去,幸为分付。属此寒冷,不得与渠少款曲。每念右史同年,为之凄断。王生所作隶古《千文》,可得一观否?方子文字,挨排不行,只得以来年。今小大尚未回。得... 释文:昨辱惠字,至慰。雪晴奇寒,以仆之瑟缩,遥知公之为况也。范子二轴,各为题数字纳去,幸为分付。属此寒冷,不得与渠少款曲。每念右史同年,为之凄断。王生所作隶古《千文》,可得一观否?方子文字,挨排不行,只得以来年。今小大尚未回。得维垣亲札。间数日,阔匾来者又数处。殆成苦相。不可具言。成大顿首。养正监庙奉议贤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书 范成大 顿首
原文传递
范成大行书《跋西塞渔舍图卷》
13
作者 范成大 《书法》 2024年第11期128-136,共9页
释文:始余筮仕歙掾,宦情便薄,日思故林。次山时主薄休宁,盖屡闻此语。后十年,自尚书郎归故郡,遂卜筑石湖。次山适为昆山宰,极相健羡,且云:亦将经营苕霅间。又二十年,始以《渔社图》来。
关键词 行书 尚书郎 范成大
原文传递
范成大治蜀述论 被引量:6
14
作者 张邦炜 陈盈洁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129-136,共8页
范成大治蜀之政绩,可以概括为蜀士归心、为民减负、整军经武、击强抚善、与民共乐等方面。他治蜀颇有成效,由主观因素———古典民本思想和客观因素———生逢所谓"清明宽大之朝"两者所促成。其政绩也可视为宋孝宗较有作为的... 范成大治蜀之政绩,可以概括为蜀士归心、为民减负、整军经武、击强抚善、与民共乐等方面。他治蜀颇有成效,由主观因素———古典民本思想和客观因素———生逢所谓"清明宽大之朝"两者所促成。其政绩也可视为宋孝宗较有作为的例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范成大 南京 四川 治蜀 宋幸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市声:范成大诗歌声音描写的新开拓 被引量:7
15
作者 姚华 《浙江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82-89,共8页
对古典诗歌声音描写的既有研究大多围绕唐诗的抒情美学展开,注重论说"子规鸣""猿啼""疏钟""夜雨"等反复出现的类型化意象所具有的经典抒情内涵,研究范式较为单一。本文则以南宋诗人范成大为个... 对古典诗歌声音描写的既有研究大多围绕唐诗的抒情美学展开,注重论说"子规鸣""猿啼""疏钟""夜雨"等反复出现的类型化意象所具有的经典抒情内涵,研究范式较为单一。本文则以南宋诗人范成大为个案,试图展现宋诗在声音表现上的新开拓。以观照世俗生活的现实化描写为特点,范成大对"市声"这一与宋代城市形态及商业文明密切相关的新型意象进行了丰富的书写,深化了这一意象的情感内涵和象征意义。范诗观照现实的精神与亲近世俗的情怀使其诗呈现出有违传统诗歌意境的书写特点。而利用"梦"的心理机制对现实之声进行错觉式的呈现,则继承了北宋诗人黄庭坚所开拓的艺术模式,在唐诗"情景交融"式抒情美学之外,探索了利用声音表现内心世界的新形式,体现了宋诗自身的艺术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范成大 声音 市声 心理描写 宋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范成大《揽辔录》"佚文"真伪辨析——与赵克等同志商榷 被引量:8
16
作者 刘浦江 《北方论丛》 CSSCI 1993年第5期91-96,共6页
本文针对《北方论丛》今年第2期刊发的赵克所作《范成大(揽辔录)考补》一文提出质疑,认为《族帐部曲录》并非《揽辔录》佚文。因其所记金国臣僚履历有比《揽辔录》成书晚许多年的事情,而且记事时间跨度长达五六十年,又十分详尽,... 本文针对《北方论丛》今年第2期刊发的赵克所作《范成大(揽辔录)考补》一文提出质疑,认为《族帐部曲录》并非《揽辔录》佚文。因其所记金国臣僚履历有比《揽辔录》成书晚许多年的事情,而且记事时间跨度长达五六十年,又十分详尽,绝非《揽辔录》作者范成大短短的一次出使金国就能做到的。此外,《族帐部曲录》与《揽辔录》所记人物亦有重复,风格也不相同。《族帐部曲录》并非《揽辔录》的一部分,而是张棣所撰《金虏图经》(又名《金国志》)的一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揽辔录》 范成大 真伪辨析 佚文 同志 《北方论丛》 时间跨度 部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范成大及其地理诗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学忠 易军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121-125,共5页
范成大最富创作个性与特色的诗是地理诗,其熔地理内容与诗歌形式于一炉、集科学与艺术于一体。其地理诗具有很高的军事价值,同时反映了他重视民众力量和民心向背的政治观,也是研究古今气候变化和环境变化的宝贵资料。
关键词 范成大 地理诗 地理诗人 南宋 诗歌 艺术风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宋代地方官与佛教界之间的关系考论——以范成大蜀地任职为例 被引量:1
18
作者 游彪 胡正伟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18-127,共10页
在宋代,佛教深入民间社会,得到广大民众虔诚的信仰,在全国各地形成了颇具影响力的宗教势力。作为朝廷的代表,各级地方官员与佛教界之间的关系复杂而微妙。南宋时期,范成大担任四川地区的最高行政长官,任职期间他积极参与佛教界举办的各... 在宋代,佛教深入民间社会,得到广大民众虔诚的信仰,在全国各地形成了颇具影响力的宗教势力。作为朝廷的代表,各级地方官员与佛教界之间的关系复杂而微妙。南宋时期,范成大担任四川地区的最高行政长官,任职期间他积极参与佛教界举办的各种佛事活动,这是其行政过程的重要环节之一,他出席的政治意味远远高于宗教本身的意义。同时他还留下了大量诗作,这些作品很大程度上反映出四川地方政府官员与佛教寺院、僧侣之间的特殊关系,也真实地再现了两宋时期普通民众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代 地方官 范成大 佛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范成大题画诗论 被引量:2
19
作者 钟巧灵 陈天佑 《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6期110-115,共6页
范成大是南宋中兴四大诗人之一,其题画诗作内涵丰富,既表现了他心忧国事、怀念故土的爱国情结,也包含了对平生遭际、自我人生的喟叹与思考,同时还有对田园风光的吟咏以及对画家画作的品评。他的题画诗追求写实,摹写精微,善用典故,巧妙... 范成大是南宋中兴四大诗人之一,其题画诗作内涵丰富,既表现了他心忧国事、怀念故土的爱国情结,也包含了对平生遭际、自我人生的喟叹与思考,同时还有对田园风光的吟咏以及对画家画作的品评。他的题画诗追求写实,摹写精微,善用典故,巧妙运用了譬喻、通感等多种艺术手法,呈现出丰富多彩的艺术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范成大 题画诗 思想内容 艺术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范成大诗歌看南宋商贸活动与商人生活 被引量:4
20
作者 张金花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171-175,共5页
范成大作为南宋时期地位较为显著的官僚和诗人 ,创作了相当数量的反映商贸活动的纪实性诗歌 ,在宋代涉商诗中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和代表性。笔者力图以诗证史 ,通过对范诗有关城市市场、农村市场以及各类商人描写与反映的分析 ,证实宋代市... 范成大作为南宋时期地位较为显著的官僚和诗人 ,创作了相当数量的反映商贸活动的纪实性诗歌 ,在宋代涉商诗中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和代表性。笔者力图以诗证史 ,通过对范诗有关城市市场、农村市场以及各类商人描写与反映的分析 ,证实宋代市场形制的时空巨变 ,城市市场的繁荣 ,乡村集市及经营风格的多样化 ,农村商品化程度的提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范成大 诗歌 南宋 商贸活动 社会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