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硼、钙叶面肥对阿克苏苹果“糖心”形成及内在品质比较 被引量:3
1
作者 周小魏 姜中武 《烟台果树》 2020年第2期19-24,共6页
以阿克苏地区的十团果园10年生富士苹果树作为试材,调查富士苹果喷施硼、钙叶面肥"糖心"的发生率,分析了喷施叶面肥对苹果内在品质的影响,在幼果期、膨大期、成熟期进行喷施钙肥、硼肥处理。结果表明:喷施硼肥、钙肥以及硼+... 以阿克苏地区的十团果园10年生富士苹果树作为试材,调查富士苹果喷施硼、钙叶面肥"糖心"的发生率,分析了喷施叶面肥对苹果内在品质的影响,在幼果期、膨大期、成熟期进行喷施钙肥、硼肥处理。结果表明:喷施硼肥、钙肥以及硼+钙肥均能抑制"糖心"的形成,3种处理抑制"糖心"效果表现为:硼肥>钙肥>硼+钙肥;喷施叶面肥可提高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葡萄糖和山梨醇的含量,降低可滴定酸和蔗糖的含量;喷施硼肥显著提高了果实中矿质元素的含量。合理的喷施叶面肥可以提高阿克苏地区苹果的品质,降低"糖心"的出现比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面肥 苹果“糖心”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临采期喷施赤霉素对“糖心”苹果“糖心”累积及贮藏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冉娅琳 李喜宏 +2 位作者 陈晓彤 林青 王露茵 《保鲜与加工》 CAS 2021年第4期1-6,共6页
针对阿克苏“糖心”苹果“糖心”出现晚、上市迟、不耐贮藏问题,本研究以“糖心”苹果为试材,研究田间不同临采时间(10 d和20 d)喷施100 mg/L赤霉素(GA_(3))处理,对(0±0.1)℃贮藏的“糖心”苹果“糖心”调控能力及贮藏品质的影响... 针对阿克苏“糖心”苹果“糖心”出现晚、上市迟、不耐贮藏问题,本研究以“糖心”苹果为试材,研究田间不同临采时间(10 d和20 d)喷施100 mg/L赤霉素(GA_(3))处理,对(0±0.1)℃贮藏的“糖心”苹果“糖心”调控能力及贮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糖心”苹果在贮藏100 d内,L*值(亮度)、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含量均随贮藏时间的延长呈下降趋势,与对照(喷施等量蒸馏水)相比,采前喷施100 mg/L GA_(3)处理的果实能显著延缓这些指标值的下降速率,利于果实的整体视觉质量维持,保持果实“糖心”完整。同时,与采前10 d喷施GA_(3)处理相比较,采前20 d喷施GA_(3)的“糖心”苹果丙二醛(MDA)含量、相对电导率变化较小,尤其在100 d贮藏结束时,其MDA含量仅增至2.813 mmol/g,相对电导率为49.1%,有效地维持了果实细胞膜结构的完整性。综上所述,采前喷施100 mg/L GA_(3)可调控“糖心”提前出现,促进“糖心”积累,而采前20 d喷施GA_(3)能显著延缓采后水心扩散,并能更好地保持果实采后生理及品质,提高“糖心”苹果耐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心”苹果 临采期 赤霉素 贮藏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心”苹果香气物质生物合成的转录代谢联合分析
3
作者 蒙小玉 冯建文 +2 位作者 黄欣艳 王林 吴亚维 《核农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96-706,共11页
为探究黔选3号苹果“糖心”与正常组织代谢化合物的差异,解析特征差异香气物质形成的分子机制,本研究采用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GC-MS/MS)和Illumina高通量测序技术获得黔选3号苹果果肉“糖心”与正常组织的代谢组学和转录组学数据。... 为探究黔选3号苹果“糖心”与正常组织代谢化合物的差异,解析特征差异香气物质形成的分子机制,本研究采用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GC-MS/MS)和Illumina高通量测序技术获得黔选3号苹果果肉“糖心”与正常组织的代谢组学和转录组学数据。转录组学分析显示,共产生1795个差异表达基因(DEGs),其中671个下调基因、1124个上调基因,与脂肪酸合成途径(fatty acid synthesis pathway)相关的基因有7个,与乙醇脱氢酶(ADH)相关的基因有8个。代谢组学共检测到353个香气物质,分析表明有20种差异香气物质,包含上调物质8个、下调物质12个,其中己酸乙酯和正壬醛显著上调。转录组-代谢组学联合分析结果表明,脂肪酸合成途径与乙醇脱氢酶家族中11个DEGs与己酸乙酯、正壬醛呈正相关关系,2个DEGs与己酸乙酯呈负相关关系,且MdFAD6、MdADH2、MdADH3和MdADH4在“糖心”组织特异性表达,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结果表明上述基因在“糖心”组织中的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正常组织,推测这些基因在苹果“糖心”组织差异香气物质合成途径中发挥了关键作用。研究结果初步揭示了“糖心”苹果香味变化的生物学基础,可为“糖心”苹果品质改良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心”苹果 代谢组学 转录组学 代谢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南冷凉高地富士苹果不同采摘期品质分析及对“糖心”形成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马勉娣 鲁兴凯 +8 位作者 汪琼 胡志芳 张秀英 张丹 鲁素君 龚占斌 杜楠 全勇 李云国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02-107,共6页
以昭通市洒渔、小龙洞及鲁甸3个地区的不套袋富士苹果为研究对象,从9月21日至11月24日每7天采样1次,对不同采收期富士苹果“糖心”果率、成熟度、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及可滴定酸等指标测定分析。结果表明:昭通不套袋富士苹果从... 以昭通市洒渔、小龙洞及鲁甸3个地区的不套袋富士苹果为研究对象,从9月21日至11月24日每7天采样1次,对不同采收期富士苹果“糖心”果率、成熟度、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及可滴定酸等指标测定分析。结果表明:昭通不套袋富士苹果从9月底陆续开始形成“糖心”,“糖心”果率随着果实成熟度的升高而上升,且各项理化指标的变化对“糖心”形成有一定的影响。9月下旬到10月下旬“糖心”果率较低,糖酸比平均为25~45,硬度平均在9 kg/cm^(2)以上,果实酸甜适宜,耐贮藏;10月下旬到11月中下旬“糖心”果率较高,平均达60%以上,糖酸比平均为40~55,果实风味甜爽浓郁;11月下旬以后“糖心”果率有所降低,糖酸比平均在60以上,硬度平均低于8 kg/cm^(2),果实甜味过高且不耐贮藏。终上,9月下旬到10月初为昭通富士苹果用于贮藏果实的最佳采收期,10月初到10月下旬为昭通‘富士’苹果鲜果销售的最佳采摘期,10月下旬到11月中下旬为昭通“糖心”苹果的最佳采摘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南冷凉高地 “糖心”苹果 采摘期 果实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