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5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浒传》与吴宇森的英雄片 被引量:1
1
作者 陈鹏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3期33-34,共2页
吴宇森的英雄片扬弃了以《水浒传》为代表的暴力描写,形成了以"暴力美学"为特征的强烈的个性化影像风格,使"暴力"成为一种"有意味的形式"。中国文学中像《水浒传》那样用细致的笔墨来描写林冲、鲁智深肝... 吴宇森的英雄片扬弃了以《水浒传》为代表的暴力描写,形成了以"暴力美学"为特征的强烈的个性化影像风格,使"暴力"成为一种"有意味的形式"。中国文学中像《水浒传》那样用细致的笔墨来描写林冲、鲁智深肝胆相照的兄弟情义的作品并不多,而且在艺术表现上也不是很成功。可以说,只有吴宇森的英雄片着力突显了这种男性之间的情义,并取得较高的艺术成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雄片 《水浒传》 暴力 兄弟情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英雄片看吴宇森的“暴力美学” 被引量:6
2
作者 姜振远 毕高超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4期83-85,共3页
吴宇森经过近二十年香港电影文化的浸染,在继承了香港电影优秀传统的同时,勇于革新,形成了“暴力美学”的个性化风格,并拍摄了一大批以“暴力美学”为指导的英雄片系列。激烈、火爆、诗意、唯美的影像,传递了动作美学、风格化表达及传... 吴宇森经过近二十年香港电影文化的浸染,在继承了香港电影优秀传统的同时,勇于革新,形成了“暴力美学”的个性化风格,并拍摄了一大批以“暴力美学”为指导的英雄片系列。激烈、火爆、诗意、唯美的影像,传递了动作美学、风格化表达及传统文化精神,给暴力题材电影带来了新的维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宇森 暴力美学 英雄片 无暴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娱乐的艺术:论吴宇森英雄片中的文化价值取向的建构 被引量:1
3
作者 刘磊 《艺苑》 2017年第6期68-70,共3页
吴宇森开英雄片创作的先河,一方面,其英雄片中洋溢着"暴力美学",具有较强的商业属性与娱乐价值;另一方面,影片中隐匿着深厚的文化内涵与价值,这正是让暴力转为美的内在机制。吴宇森的英雄片受到中国传统文化、香港本土文化以... 吴宇森开英雄片创作的先河,一方面,其英雄片中洋溢着"暴力美学",具有较强的商业属性与娱乐价值;另一方面,影片中隐匿着深厚的文化内涵与价值,这正是让暴力转为美的内在机制。吴宇森的英雄片受到中国传统文化、香港本土文化以及外来文化的影响,三者正好对应中国江湖文化的侠义精神、港式人文理念以及乌托邦精神,它们成为吴宇森英雄片中重要的文化内涵体现,建构了其文化价值取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宇森 英雄片 文化价值取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坚决吹捧《海扁王》 R级非主流英雄片 爆红九零后小萝莉
4
作者 王铎 《电影世界》 2010年第8期56-61,共6页
《海扁王》导演:马修·沃恩Matthew Vaughn编剧:马修·沃恩Matthew Vaughn、马克·米勒Mark Millar、简·古德曼Jane Goldman主演:亚伦·约翰逊Aaron Johnson、尼古拉斯·凯奇Nicolas Cage、科洛·莫瑞兹Ch... 《海扁王》导演:马修·沃恩Matthew Vaughn编剧:马修·沃恩Matthew Vaughn、马克·米勒Mark Millar、简·古德曼Jane Goldman主演:亚伦·约翰逊Aaron Johnson、尼古拉斯·凯奇Nicolas Cage、科洛·莫瑞兹Chloe Morerz、克里斯托夫·梅兹-普莱瑟Christopher Mintz-Plasse、马克·斯特朗Mark Strong类型:动作/剧情/喜剧首映:2010年4月16日(美国)《海扁王》是2010年独立电影最大的收获,让因循守旧、疲软萎靡的超级英雄电影分泌出了久违的肾上腺素,和它"只要你想,人人皆可成侠"的情怀相比,那砸钱折腾出风头的钢铁侠就是一脸暴发户的做派。用漫画作者马克·米勒的话来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好莱坞 电影 尼古拉斯 漫画 暴力 英雄片 导演 米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英雄片的巅峰——《喋血双雄》
5
作者 缪轶 《剧影月报》 2010年第3期29-31,共3页
如果说《英雄本色》是吴宇森开创"英雄片"这一次类型的开山之作的话,那么《喋血双雄》无疑是英雄片的巅峰,也是吴宇森迄今为止最重要的代表作。
关键词 英雄片 英雄本色》 吴宇森 代表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低预算的科幻英雄片
6
作者 Barbara Gibson 《数字技术与应用》 2005年第9期73-73,共1页
“我是桌面电影制作的化身。”Granam Robertson打趣地说道,并将自己的角色描述为campy影片“Able Edwards”的作家导演制片人、剪辑师和制作设计师一这部影片的监制还包括Steven Soderbegh.Jay Hart和David Mazer.
关键词 桌面电影制作 科幻英雄片 角色描述 故事情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港“英雄片”——男人灵魂深处的梦 被引量:4
7
作者 王琛 《电影艺术》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6期29-35,共7页
Ⅰ.英雄·英雄崇拜和英雄片英雄是群体生活的产物。早在上古时代起,每当人类在大自然面前感到束手无策时,便有一些在智力或体能上出类拔萃者应运而生,成为人群的当然领袖。这些佼佼者中,品德也优于常人的,便被冠之以“英雄”这一称... Ⅰ.英雄·英雄崇拜和英雄片英雄是群体生活的产物。早在上古时代起,每当人类在大自然面前感到束手无策时,便有一些在智力或体能上出类拔萃者应运而生,成为人群的当然领袖。这些佼佼者中,品德也优于常人的,便被冠之以“英雄”这一称号。英雄既是常人,更是一个神话,于是,与之相伴而来的,便是作为大众心理的英雄崇拜。如果说上古时代的英雄满足的是人类征服自然的物质需要的话,那么今天的英雄则更是为了满足人类灵魂自我拯救的精神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雄片 英雄 香港电影 类型电影 西部 英雄崇拜 恋母情结 男人 上古时代
原文传递
盗之道——论吴宇森英雄片中的情和义 被引量:2
8
作者 张艳丽 《世界电影》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76-179,共4页
关键词 吴宇森 英雄片 导演 香港 人物塑造 叙事结构 情义主题 悲剧 暴力美学 风格 侠义精神
原文传递
“中国超级英雄片”《旋风九日》盛大首映
9
《电影》 2015年第6期115-115,共1页
5月12日,大型历史揭秘电影《旋风九日》在北京举行了主题为“九天改变世界”盛大首映礼,政、商、学、影各界大佬盛装出席,共同为“中国超级英雄”站台。作为邓小平的铁杆粉丝,SOHO中国董事长潘石屹表示没有哪个中国人不受这九天的... 5月12日,大型历史揭秘电影《旋风九日》在北京举行了主题为“九天改变世界”盛大首映礼,政、商、学、影各界大佬盛装出席,共同为“中国超级英雄”站台。作为邓小平的铁杆粉丝,SOHO中国董事长潘石屹表示没有哪个中国人不受这九天的影响,邓小平才是真正的“超级英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人 英雄片 SOHO 邓小平 潘石屹 董事长 电影
原文传递
我不能够永远都拍英雄片
10
作者 洪鹄 《人物》 2015年第8期65-75,共11页
谈《太平轮》 很多人都说我只会拍男性电影,我就想试一下,拍女性的故事 我一直希望能改片名,改成《春天去了又回来》 P:你是想拍一个沉船的故事,然后找了王蕙玲编剧?
关键词 英雄片 王蕙玲 故事 编剧
原文传递
2009超级英雄片
11
《大众电影》 2009年第7期51-51,共1页
有人说,2008年多亏了大制作电影,它们为好莱坞抵御住了金融风暴的袭击。2009年,银幕仍将被这类超级英雄、科幻、动画电影所占据。
关键词 英雄片 超级英雄 动画电影 施瓦辛格 好莱坞
原文传递
两条理由,足够让《黑豹》成为漫威最好看的超级英雄片
12
作者 康妮 《电影》 2018年第3期70-75,共6页
2010年,当《钢铁侠2》片尾彩蛋中,托尼-斯塔克身后的电子屏上出现了美国队长、绿巨人还有黑豹的绿色坐标时,粉丝们都激动了。
关键词 英雄片 条理 2010年
原文传递
好莱坞漫改超级英雄魔幻片的类型特征与跨文化传播策略——以21世纪以来漫威、DC系列片为例 被引量:3
13
作者 峻冰 贠新凯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3期4-12,共9页
毋庸置疑,以漫威、DC超级英雄系列为代表的漫改超级英雄魔幻片(特指真人饰演的故事片),在21世纪已深入人心。作为风靡全球的系列电影,其选材主题、人物形象、叙事结构、视觉图谱、节奏风格等已具鲜明的相似性,并渐呈类型元素的多元化、... 毋庸置疑,以漫威、DC超级英雄系列为代表的漫改超级英雄魔幻片(特指真人饰演的故事片),在21世纪已深入人心。作为风靡全球的系列电影,其选材主题、人物形象、叙事结构、视觉图谱、节奏风格等已具鲜明的相似性,并渐呈类型元素的多元化、内容表达的跨文化特征;在一定程度上,每部影片在魔幻片的主导架构中各具特色,在故事线索、人物关系上又彼此关联,遂成独具新意的“类型体系”。它们各自虽都没完全跳脱超级英雄电影的传统类型,但多元化的类型要素也使此类影片免于同质化。具言之,新颖的多类型要素的融合,使此类影片在令人眼花缭乱的精美特效加持中,不断满足受众日益增长的期待视野;而多民族文化与泛类型元素的融入,又使其在全球化语境中巧妙促动跨文化传播,进而达成深度表达。无疑,这对中国魔幻片的创作有借鉴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好莱坞 漫改超级英雄魔幻 类型特征 传播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美国电影中的英雄情结 被引量:19
14
作者 周小玲 《渝西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2期97-100,共4页
“英雄类”影片是好莱坞制造的最具轰动效应的神话之一。本文拟对美国影片中塑造的各类英雄形象加以梳理与阐释 ,并进而对这些英雄片背后的英雄情结进行剖析 。
关键词 美国电影 英雄片 情结 心理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云出英雄──吴宇森“英雄系列”与林岭东“风云系列”之比较 被引量:4
15
作者 罗卡 《当代电影》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59-59+61+63+60+62+64,61+63+60+62+64,共6页
风云出英雄吴宇森“英雄系列”与林岭东“风云系列”之比较(香港)罗卡0年代后5年,香港电影出现了“英雄片”热潮。这个警匪片中的次类型是由吴宇森的《英雄本色》首创的。此片于1986年8月公映,卖座大破纪录,收入34,65... 风云出英雄吴宇森“英雄系列”与林岭东“风云系列”之比较(香港)罗卡0年代后5年,香港电影出现了“英雄片”热潮。这个警匪片中的次类型是由吴宇森的《英雄本色》首创的。此片于1986年8月公映,卖座大破纪录,收入34,651,000港元,此后几年引出大量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雄片 云系 警匪 好莱坞 恩怨情仇 成就与局限 个性特色 香港社会 香港电影 人物性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港动作片二种 被引量:2
16
作者 胡克 《当代电影》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53-58,共6页
香港动作片二种胡克香港电影并没有统一严格的分类,我试图全面介绍动作片,但因涉及面太广而未能如愿,只能抓住几个重点。因功夫片近年研究者较多,故从略,本文概要介绍警匪片系列和动作喜剧片系列。由于孤陋寡闻,只能简要概述感受... 香港动作片二种胡克香港电影并没有统一严格的分类,我试图全面介绍动作片,但因涉及面太广而未能如愿,只能抓住几个重点。因功夫片近年研究者较多,故从略,本文概要介绍警匪片系列和动作喜剧片系列。由于孤陋寡闻,只能简要概述感受,难免以偏概全,错谬百出,诚请指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作 香港社会 香港电影 警察形象 英雄片 喜剧 功夫 喜剧化 警匪 代表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扁王 怪味超级英雄
17
《电影世界》 2010年第1期90-90,共1页
导演:马修·沃恩Matthew Vaughn主演:亚伦·约翰逊Aaron Johnson、尼古拉斯·凯奇NicolasCage、科洛·莫瑞兹Chloe Moretz首映:2010年4月16日(美国)故事:虽然乍一看上去《海扁王》是清一水的美国演员、美国资金、美国取... 导演:马修·沃恩Matthew Vaughn主演:亚伦·约翰逊Aaron Johnson、尼古拉斯·凯奇NicolasCage、科洛·莫瑞兹Chloe Moretz首映:2010年4月16日(美国)故事:虽然乍一看上去《海扁王》是清一水的美国演员、美国资金、美国取景,可它在骨子里却是一部英国导演指导的、改编自英国漫画的、充满了英式幽默的反类型片。"Kick-Ass"除了有表面上"踢屁股"的解释,作为俚语来说,它也等同于"牛B"二字。和《僵尸肖恩》、《热血警探》对于僵尸片的重新诠释一样,充满自嘲、戏谑的《海扁王》打开了以往美式超级英雄片的固有藩篱,从几个试图成为超级英雄的孩子身上发掘出类型片的崭新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雄片 预告 导演 凯奇 美国 罪恶 漫画 类型 充满 尼古拉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英雄之争,超越正邪
18
作者 王伟滨 《英语学习》 2016年第9期64-67,共4页
今年好莱坞超级英雄片扎堆来袭.且英雄对恶棍的单打独斗戏不再流行,取而代之的是代表不同理念的各派高手之间的群体大战。不用说DC、Marvel等知名漫画公司的死忠,即便如我一般的普通观影者,也被一次次席卷进电影院.去经历一场场排... 今年好莱坞超级英雄片扎堆来袭.且英雄对恶棍的单打独斗戏不再流行,取而代之的是代表不同理念的各派高手之间的群体大战。不用说DC、Marvel等知名漫画公司的死忠,即便如我一般的普通观影者,也被一次次席卷进电影院.去经历一场场排山倒海的大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雄片 好莱坞 电影院 漫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英雄不回头:——梦幻般绚丽的浪人传奇
19
《中国数字电视》 2005年第11期62-62,共1页
关键词 墨西哥 传奇 英雄片 电影 导演 音乐 观众 数字电视 演员 安东尼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盗亦有道”到“春秋无义战”——香港“黑道”电影中的身份、价值和社会认同的演变 被引量:11
20
作者 钟大丰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96-100,共5页
香港"黑道"电影是香港电影中一道独特的文化景观。作为商业类型电影而存在的香港"黑道"电影,在更大的意义上,并不是社会现实的简单反映,而是艺术家们对自己的社会理念和想像所进行的隐喻性表达。从20世纪80年代的&q... 香港"黑道"电影是香港电影中一道独特的文化景观。作为商业类型电影而存在的香港"黑道"电影,在更大的意义上,并不是社会现实的简单反映,而是艺术家们对自己的社会理念和想像所进行的隐喻性表达。从20世纪80年代的"英雄片",到90年代的"卧底片",再到新世纪初的"交叉卧底片"——《无间道》系列以及更晚近的《黑社会》系列,香港"黑道"电影完成了由"盗亦有盗"到"春秋无义战"的基本转型,并经由传统中的"情义"到现实中的"利益"追求,诉说着"香港人"的身份认同与困惑。但不可否认的是,香港"黑道"电影与现实社会之间在某种意义上的同构关系,为香港"黑道"电影的阐释与创作,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以及现实思考的深度。在这里尤其需要指出的是,香港电影中的"黑道",其实并不是以一种完全负面意义的形象出现在香港类型电影中的。1980年代的"英雄片"作为最早得以表现黑道生活的现代电影类型而广受欢迎,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其成功地将古装武侠片里的"侠义"精神巧妙地移植到对黑道生活的想像性表述之中。在中国传统的武侠文化中,"侠以武犯禁"包含着复杂的价值建构机制。江湖道义、社会准则和法制伦理构成的复杂的认同与反叛的交织,形成弥补官方价值体系缺陷的一种另类价值认同体制,与官方伦理共同参与了中国人价值体系的建构。当然,这一经典类型呈现的比较外在的价值取向在今天的香港"黑道"电影中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盗亦有道"的独特价值认同方式和"正义战胜邪恶"的简单区分和解决矛盾的方法已经被没有明显价值判断的"春秋无义战"所代替。但我们当然不能愚蠢地把它看作是简单的"礼崩乐坏",而应当向更深刻的人性思考寻求答案。无论人们是否清醒地意识到,这类影片在香港已经开始走出回归后经济文化的低谷,在港片越来越以大陆市场作为预期目标的今天,其出现决不是偶然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港电影 “黑道”电影 类型电影 价值机制 身份认同 英雄片 “卧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