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鸦胆子苦木内酯类与木脂素类成分及其抗炎活性研究
1
作者 栾同同 何亚玲 +3 位作者 辛璐 蒙康婷 刘永宏 苏志维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4035-4041,共7页
目的研究鸦胆子Brucea javanica(L.)Merr.苦木内酯类与木脂素类成分及其抗炎活性。方法提取物采用硅胶、MCI、Sephadex LH-20及HPLC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鉴定所得化合物的结构。采用RAW264.7模型评价其抗炎活性。结果从... 目的研究鸦胆子Brucea javanica(L.)Merr.苦木内酯类与木脂素类成分及其抗炎活性。方法提取物采用硅胶、MCI、Sephadex LH-20及HPLC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鉴定所得化合物的结构。采用RAW264.7模型评价其抗炎活性。结果从中分离得到7个苦木内酯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bruceanic acid E(1)、15-O-(3-hydroxy-3-methy1butanoyl)-brucealide(2)、bruceine L(3)、aglycone of yadanzioside D(4)、javanicolide A(5)、javanicolide C(6)、bruceanic acid A(7);4个木脂素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cleomiscosin A(8)、ceplignan(9)、threoguaiacylglycerol 8′-(4-hydroxymethyl-2-methoxyphenyl)ether(10)、erythro-guaiacylglycerol 8′-(4-hydroxy-methyl-2-methoxyphenyl)ether(11)。化合物3、8可抑制RAW264.7细胞产生NO。结论化合物9~11为首次从鸦胆子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3、8具有抗炎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鸦胆子 苦木内酯 木脂素 分离鉴定 抗炎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鸦胆子苦木内酯类成分及其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2
作者 傅丽霞 黄崇刚 +1 位作者 林明宝 侯琦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481-1486,共6页
鸦胆子(Fructus Bruceae)为苦木科植物鸦胆子(Brucea javanica L.Merr.)的干燥成熟果实,常用于痢疾、肿瘤、疟疾以及疔毒等的治疗,外用可治赘疣、鸡眼。苦木内酯类化学成分是鸦胆子主要活性成分,具有抗肿瘤、抗炎、抗寄生虫、抗病毒、... 鸦胆子(Fructus Bruceae)为苦木科植物鸦胆子(Brucea javanica L.Merr.)的干燥成熟果实,常用于痢疾、肿瘤、疟疾以及疔毒等的治疗,外用可治赘疣、鸡眼。苦木内酯类化学成分是鸦胆子主要活性成分,具有抗肿瘤、抗炎、抗寄生虫、抗病毒、抗菌和降血糖等多种药理活性。鉴于鸦胆子的广泛药理活性,为更好地开发利用其药用价值,该文就鸦胆子的有效成分——苦木内酯类成分及其相关药理活性的研究进展作一简要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鸦胆子 苦木内酯类成分 药理活性 抗肿瘤 抗炎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鸦胆子属植物苦木内酯类化合物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3
作者 周中流 梁燕君 +3 位作者 黄诗瑶 何妙玲 冯宗财 宋鑫明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040-1046,共7页
苦木内酯类化合物是鸦胆子属植物中主体特征化学成分。近年来对此类化合物的广泛研究发现其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如杀虫止痢、抗疟、抗肿瘤、抗白血病、抗病毒、抗食素、抗炎以及降低血糖等作用。系统查阅SpringerLINK、Elsevier SD、EBSCO... 苦木内酯类化合物是鸦胆子属植物中主体特征化学成分。近年来对此类化合物的广泛研究发现其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如杀虫止痢、抗疟、抗肿瘤、抗白血病、抗病毒、抗食素、抗炎以及降低血糖等作用。系统查阅SpringerLINK、Elsevier SD、EBSCO、Wiley-Blackwell等英文数据库以及CNKI学术文献总库,1967年至2011年共有80篇与鸦胆子属植物苦木内酯研究相关的参考文献,其中国外文献57篇,国内文献23篇。本文从结构类型、构效关系、生物活性等方面综述其研究进展,为系统地研究苦木内酯类化合物结构、及基于苦木内酯类化合物的新药发现和药物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木内酯 生物活性 抗肿瘤 抗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鸦胆子中苦木内酯类化合物的制备分离和化学表征 被引量:1
4
作者 周中流 黄诗瑶 +3 位作者 梁燕君 何妙玲 冯宗财 夏敬民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75-478,共4页
研究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分离纯化鸦胆子中3个苦木内酯的方法。制备色谱的参数为:色谱柱为C18柱(50 mm×200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体积比为40∶60),流速100 mL/min,二级管阵列检测器检测波长为270 nm,进样体积为2 mL。在30 min... 研究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分离纯化鸦胆子中3个苦木内酯的方法。制备色谱的参数为:色谱柱为C18柱(50 mm×200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体积比为40∶60),流速100 mL/min,二级管阵列检测器检测波长为270 nm,进样体积为2 mL。在30 min的运行时间内,鸦胆苦素D,鸦胆苦醇与鸦胆因H与干扰成分得到很好的分离,经HPLC和熔点测定等方法检测纯度均达到98%以上,化学结构由核磁共振氢谱和碳谱进一步确认。此方法具有快速高效、分离组分纯度高的特点,可用于制备鸦胆苦素D、鸦胆苦醇及鸦胆因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法 苦木内酯 鸦胆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部分苦木内酯类化合物的化学研究
5
作者 杨正奇 谢慧媛 +2 位作者 孙铁民 裴月湖 李铣 《中国药物化学杂志》 CAS CSCD 1997年第4期277-279,共3页
部分苦木内酯类化合物的化学研究杨正奇1)谢慧媛2)(深圳三九医药研究院,深圳518029)孙铁民裴月湖李铣(沈阳药科大学天然药物研究室,沈阳110015)苦木内酯化合物是一类具有抗肿瘤活性的四环三萜类化合物,广泛存在... 部分苦木内酯类化合物的化学研究杨正奇1)谢慧媛2)(深圳三九医药研究院,深圳518029)孙铁民裴月湖李铣(沈阳药科大学天然药物研究室,沈阳110015)苦木内酯化合物是一类具有抗肿瘤活性的四环三萜类化合物,广泛存在于苦木科植物中.作者采用干柱色谱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化学 苦木内酯化合物 化学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PLC-MS/MS法测定化妆品禁用植物原料鸦胆子中3种苦木内酯的含量
6
作者 宋佳 赖焕华 +2 位作者 蓝献泉 姜丽君 陈华龙 《天津化工》 2025年第2期108-111,共4页
本文建立了一种可同时测定《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所规定的禁用植物原料鸦胆子中3种苦木内酯(鸦胆苦素A、鸦胆苦素D和鸦胆苦醇)含量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采用反向色谱系统对这3种苦木内酯进行分离,所使用的色谱柱为S... 本文建立了一种可同时测定《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所规定的禁用植物原料鸦胆子中3种苦木内酯(鸦胆苦素A、鸦胆苦素D和鸦胆苦醇)含量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采用反向色谱系统对这3种苦木内酯进行分离,所使用的色谱柱为SHIMADZUShim-packGIST-HPC18柱(1.9μm,2.1mm×100mm),柱温设定为30℃,流动相以乙腈-0.5%甲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为0.3mL/min,进样量1μL,3种苦木内酯均运用正离子、多离子反应监测模式。实验结果表明,在各自的浓度范围内,3种苦木内酯的线性相关系数r均大于0.999,呈现出良好的线性关系。在低、高两个浓度水平下的加标回收率分别为97.4%~103.5%(RSD为1.7%~3.4%)以及98.6%~103.6%(RSD为2.0%~3.4%)。当取样量为1g时,该方法的检出浓度范围为0.03~0.15μg/g。综上所述,此方法能够准确且快速地对化妆品禁用植物原料鸦胆子中的3种苦木内酯进行定量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妆品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原料 鸦胆子 苦木内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LC同时测定鸦胆子中3个苦木内酯的含量 被引量:4
7
作者 周中流 石任兵 +3 位作者 刘斌 邹节明 王力生 夏敬民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4期1979-1981,共3页
目的:建立鸦胆子中3种苦木内酯的高效液相色谱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phenomenex C18色谱柱(4.6 mm×150 mm,5μm),甲醇-水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270 nm。结果:鸦胆苦素D在2.52~12.60μg(r=0.9996),鸦胆苦醇在2.19~... 目的:建立鸦胆子中3种苦木内酯的高效液相色谱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phenomenex C18色谱柱(4.6 mm×150 mm,5μm),甲醇-水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270 nm。结果:鸦胆苦素D在2.52~12.60μg(r=0.9996),鸦胆苦醇在2.19~10.95μg(r=0.999 6),鸦胆因H在2.91~14.55μg(r=0.999 8)线性关系良好,鸦胆因D平均回收率100.01%,RSD 0.31%(n=6);鸦胆苦醇平均回收率100.95%,RSD 1.7%(n=6);鸦胆因H平均回收率100.43%,RSD1.7%(n=6)。结论:3批样品测定结果表明,该方法简便、准确,可用于鸦胆子中3种苦木内酯的含量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鸦胆子 苦木内酯 高效液相色谱 含量测定
原文传递
自苦木中得到一种新的苦味素——苦树内酯
8
作者 杨峻山 宫丹 《中草药》 CAS 1984年第12期3-5,共3页
自苦木科(Simaroubaceae)植物苦木(Picrasma quassioides)的茎心的乙醇提取物中得到二个苦味素类成分,经理化常数和光谱(UV, IR, NMR和MS)分析,确定其中之一为新的化合物,命名为苦树内酯(kusulactone),其结构为式(Ⅰ)所示;另外还分得已... 自苦木科(Simaroubaceae)植物苦木(Picrasma quassioides)的茎心的乙醇提取物中得到二个苦味素类成分,经理化常数和光谱(UV, IR, NMR和MS)分析,确定其中之一为新的化合物,命名为苦树内酯(kusulactone),其结构为式(Ⅰ)所示;另外还分得已知物苦木内酯F(nigakilactone F)(Ⅰ)和β-谷甾醇(β-sitostero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木 苦味素类 苦树内酯 苦木内酯F Β-谷甾醇 抗菌消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annoa klaineana植物的苦木内酯类化合物的抗肿瘤活性 被引量:1
9
作者 Lumonadio L 张新国 《国外医药(植物药分册)》 1992年第3期116-119,共4页
由苦木科植物Hannoa klaineana的根皮中分离得到5种苦木内酯类化合物(quasi-noids),其中仅15-desacetylundulatone对P388小鼠淋巴性白血病细胞及结肠38腺癌显示出抗癌活性。Undulatone与15-O-β-glucopyranosy1-21-hydroxy-glaucarubol... 由苦木科植物Hannoa klaineana的根皮中分离得到5种苦木内酯类化合物(quasi-noids),其中仅15-desacetylundulatone对P388小鼠淋巴性白血病细胞及结肠38腺癌显示出抗癌活性。Undulatone与15-O-β-glucopyranosy1-21-hydroxy-glaucarubolone毒性较大,而6α-tigloyxy-glau-carubol和21-hydroxyglaucartlbolone没有活性。本文对构效关系进行了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木内酯 抗肿瘤活性
原文传递
鸦胆子的药理作用和抗肿瘤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18
10
作者 马青松 庞玉新 +4 位作者 杨全 王丹 范佐旺 王凯 吴红红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2期137-140,共4页
鸦胆子是我国常用中药,具有良好的抗疟及抗肿瘤等活性,一直备受关注,很多科研工作者在其化学成分和抗肿瘤、抗菌、抗炎、抗氧化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并且对鸦胆子的抗肿瘤作用机制也进行了深入探讨。为了对鸦胆子资源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 鸦胆子是我国常用中药,具有良好的抗疟及抗肿瘤等活性,一直备受关注,很多科研工作者在其化学成分和抗肿瘤、抗菌、抗炎、抗氧化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并且对鸦胆子的抗肿瘤作用机制也进行了深入探讨。为了对鸦胆子资源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参考,总结了鸦胆子药理作用和抗肿瘤机制的最新研究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鸦胆子 药理作用 抗肿瘤机制 鸦胆子油 苦木内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鸦胆子抗肿瘤活性成分化学研究(II) 被引量:6
11
作者 杨正奇 谢慧媛 +2 位作者 王金锐 孙铁民 李铣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7年第1期46-47,51,共3页
从苦木科植物鸦胆子(Bruceajavanica(L.)Merr.)果实的抗肿瘤活性部位中经硅胶柱等分离得到4个四环三萜苦木内酯化合物,经波谱鉴定分别为鸦胆因D,鸦胆因H,鸦胆子甙A和双氢鸦胆子甙A.其中鸦胆子甙A为... 从苦木科植物鸦胆子(Bruceajavanica(L.)Merr.)果实的抗肿瘤活性部位中经硅胶柱等分离得到4个四环三萜苦木内酯化合物,经波谱鉴定分别为鸦胆因D,鸦胆因H,鸦胆子甙A和双氢鸦胆子甙A.其中鸦胆子甙A为主要活性成分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鸦胆子 四环三萜 苦木内酯 抗肿瘤 活性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鸦胆子的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田雪芹 邵志宇 《广东化工》 CAS 2013年第21期33-34,共2页
目的:研究鸦胆子果实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反复硅胶色谱分离,Sephadex LH-20及重结晶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根据波普数据结合理化性质解析化合物结构。结果:从鸦胆子的果实中分离得到9个化合物,其结构分别鉴定为鸦胆子苦素D(1)、鸦胆子苦... 目的:研究鸦胆子果实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反复硅胶色谱分离,Sephadex LH-20及重结晶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根据波普数据结合理化性质解析化合物结构。结果:从鸦胆子的果实中分离得到9个化合物,其结构分别鉴定为鸦胆子苦素D(1)、鸦胆子苦素E(2)、豆甾醇(3)、谷甾醇(4)、腺嘌呤核苷(5),豆甾醇-3-O-β-D-葡萄糖苷(6)、尿嘧啶(7)、对羟基苯磺酸(8)。结论:6、7、8是首次在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鸦胆子 苦木内酯 苦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的中药鸦胆子治疗肺癌的分子机制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周妹 陈红英 《肿瘤药学》 CAS 2021年第4期446-455,共10页
目的运用网络药理学的方法构建中药鸦胆子活性成分-靶点网络和蛋白相互作用网络,对靶点涉及的功能和通路进行分析,探讨中药鸦胆子治疗肺癌的分子机制。方法利用TCMSP数据库结合文献挖掘筛选鸦胆子主要活性成分,利用TCMSP、BATMAN-TCM、G... 目的运用网络药理学的方法构建中药鸦胆子活性成分-靶点网络和蛋白相互作用网络,对靶点涉及的功能和通路进行分析,探讨中药鸦胆子治疗肺癌的分子机制。方法利用TCMSP数据库结合文献挖掘筛选鸦胆子主要活性成分,利用TCMSP、BATMAN-TCM、GeneCards和OMIM数据库结合文献挖掘筛选活性成分靶点。采用Cytoscape3.7.2软件构建活性成分-作用靶点网络,String数据库构建蛋白相互作用网络,DAVID6.8数据库进行GO和KEGG通路分析。结果共筛选出鸦胆子活性成分19个,作用于81个靶点,得到基因本体GO条目53个,肺癌相关通路105条。根据网络拓扑学分析结果,推测木犀草素、鸦胆子素D、β-谷甾醇、鸦胆亭、鸦胆子苦醇和鸦胆醇为鸦胆子治疗肺癌的主要活性成分,作用于mTOR、FGF2、BCL2、AR、CASP3、MMP1、MMP2、AKT1、ALB、EGFR和IL6等关键靶点。通过调节PI3K-Akt、apoptosis、smallcelllungcan-er、non-smallcelllungcancer和microRNAsincancer等信号通路发挥治疗肺癌的作用。结论本研究应用网络药理学方法部分证实和预测了鸦胆子治疗肺癌的分子机制,为鸦胆子的进一步实验研究和临床应用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鸦胆子 肺癌 网络药理学 分子机制 苦木内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鸦胆子的化学成分 被引量:3
14
作者 李忠 王晓丽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06年第B06期60-61,56,共3页
对苦木科鸦胆子属植物Brucea javanica(L)Merr的成熟果实鸦胆子提取物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鉴定。鸦胆子乙醇提取物经氯仿萃取,硅胶柱色谱分离,通过波谱(^1H NMR,^13C NMR)分析和化学方法鉴定其结构。从中药鸦胆子中分离得到6个苦... 对苦木科鸦胆子属植物Brucea javanica(L)Merr的成熟果实鸦胆子提取物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鉴定。鸦胆子乙醇提取物经氯仿萃取,硅胶柱色谱分离,通过波谱(^1H NMR,^13C NMR)分析和化学方法鉴定其结构。从中药鸦胆子中分离得到6个苦木内酯类化合物即brusatol(1)、bmeeine D(2)、bruceine E(3)、bruceine F(4)、bmceine A(5)、bruceoside A(6),另外还有β-谷甾醇(β-sitosterol,7)、胡萝卜苷(daueosterol,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鸦胆子 化学成分 结构鉴定 苦木内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鸦胆子种子化学成分的研究 被引量:13
15
作者 王群 杨勇勋 +4 位作者 刘庆鑫 张建平 陈利萍 李慧梁 管淑玉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9期2839-2842,共4页
目的研究鸦胆子Brucea javanica种子的化学成分。方法运用硅胶色谱、ODS、Sephadex LH-20等色谱方法进行分离纯化,结合高分辨质谱和核磁共振波谱分析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鸦胆子种子90%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5个苦木内酯类化合物,分... 目的研究鸦胆子Brucea javanica种子的化学成分。方法运用硅胶色谱、ODS、Sephadex LH-20等色谱方法进行分离纯化,结合高分辨质谱和核磁共振波谱分析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鸦胆子种子90%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5个苦木内酯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鸦胆子内酯W(1)、yadanziolide A(2)、鸦胆子苦素D(3)、鸦胆子苦素E(4)、javanicolide A(5)。结论化合物1为未见文献报道的新化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鸦胆子 苦木内酯 鸦胆子内酯W yadanziolide A 鸦胆子苦素D
原文传递
苦树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10
16
作者 祝晨蔯 邓贵华 林朝展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886-890,共5页
目的: 对苦木科苦树属植物苦树Picrasma quassioides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 方法 :采用各种柱色谱和重结晶等技术进行分离纯化,综合运用紫外光谱(UV)、红外光谱(IR)、质谱(MS)及核磁共振光谱(1H-NMR,13C-NMR)等现代波谱学方法... 目的: 对苦木科苦树属植物苦树Picrasma quassioides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 方法 :采用各种柱色谱和重结晶等技术进行分离纯化,综合运用紫外光谱(UV)、红外光谱(IR)、质谱(MS)及核磁共振光谱(1H-NMR,13C-NMR)等现代波谱学方法和技术进行化合物的结构鉴定。 结果 :从苦树中鉴定得到了14个化合物,分别为高丽槐素-3-O-β-D-葡萄糖苷( 1 ),maackiain( 2 ),3',7-二羟基-4-甲氧基异黄酮( 3 ),7-羟基香豆素( 4 ),大黄素( 5 ),nigakilactone F( 6 ),picrasin B( 7 ),picraqualide B( 8 ),4-甲氧基-5-羟基-铁屎米-6-酮( 9 ),4, 5-二甲氧基-铁屎米-6-酮( 10 ),5-甲氧基-铁屎米-6-酮( 11 ),11-羟基-铁屎米-6-酮( 12 ),1-甲氧甲酰基-β-咔巴啉( 13 ),1-羟甲基-β-咔巴啉( 14 )。 结论 :化合物 1~5 在苦树属中为首次报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树 化学成分 二氢异黄酮 异黄酮 香豆素 苦木内酯 生物碱
原文传递
鸦胆子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17
作者 范欣悦 杨璐铭 +3 位作者 扶佳俐 郭乔如 周雯敏 张建业 《中国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4期1137-1145,共9页
鸦胆子是较常用的传统中药之一,基源植物为苦木科(Simaroubaceae)鸦胆子属(Brucea),共有6种,其中鸦胆子(Brucea javanica)为主要入药品种。鸦胆子的化学成分是其药理活性的重要基础,主要包括有苦木内酯类(nigakilactones)、生物碱类(alk... 鸦胆子是较常用的传统中药之一,基源植物为苦木科(Simaroubaceae)鸦胆子属(Brucea),共有6种,其中鸦胆子(Brucea javanica)为主要入药品种。鸦胆子的化学成分是其药理活性的重要基础,主要包括有苦木内酯类(nigakilactones)、生物碱类(alkaloids)、三萜类(triterpenes)、甾体类(steroids)、苯丙素类(phenylpropanoids)、黄酮类(flavonoids)等,目前已分离鉴定出约200种单一化学成分。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鸦胆子具有良好的抗肿瘤、抗炎、抗寄生虫等活性,临床上鸦胆子主要可用于赘疣、鸡眼的治疗,以及止痢治泻、杀虫截疟、清热解毒等,具有良好开发潜力。本文综述了近年来鸦胆子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研究进展,希望能够为其进一步的研究及其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鸦胆子 苦木内酯 生物碱 药理作用 抗肿瘤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