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42篇文章
< 1 2 5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苜蓿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对甜菜夜蛾的致病力和传播性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赵润洲 徐艳聆 +3 位作者 秦利 张涛 聂磊 王玲玲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74-76,共3页
研究了苜蓿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AcMNPV-AaIT对甜菜夜蛾的致病力和传播流行性。结果表明:AcMNPV-AaIT对甜菜夜蛾有较高的毒力,温度对毒力有很大的影响,在17℃与23℃的条件下,LC50分别为104.56,105.92PIB/mL;感病幼虫的尸体容易腐烂流脓,... 研究了苜蓿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AcMNPV-AaIT对甜菜夜蛾的致病力和传播流行性。结果表明:AcMNPV-AaIT对甜菜夜蛾有较高的毒力,温度对毒力有很大的影响,在17℃与23℃的条件下,LC50分别为104.56,105.92PIB/mL;感病幼虫的尸体容易腐烂流脓,且脓汁内含有大量病毒。低温贮藏对该病毒的毒力没有明显影响,说明AcMNPV-AaIT有较好的传播流行性,是一种理想的生防病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菜夜蛾 苜蓿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 致病力 流行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宿主域扩大的苜蓿尺蠖核多角体杂交型病毒 被引量:5
2
作者 易咏竹 张志芳 +1 位作者 肖庆利 何家禄 《蚕业科学》 CAS CSCD 2001年第1期75-76,共2页
将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 (BombyxmoriNuclearPolyhedrosisVirus,BmNPV)的解链酶基因DNA和苜蓿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 (AutographacalifonicaMultipleNuclearPolyhedrosisVirus,AcMNPV)的基因组DNA共转染到秋粘虫细胞系Sf 2 1,经过累代的筛选... 将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 (BombyxmoriNuclearPolyhedrosisVirus,BmNPV)的解链酶基因DNA和苜蓿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 (AutographacalifonicaMultipleNuclearPolyhedrosisVirus,AcMNPV)的基因组DNA共转染到秋粘虫细胞系Sf 2 1,经过累代的筛选获得既能感染家蚕细胞 ,又能感染秋粘虫细胞的宿主域扩大的杂交型病毒HyNP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杆状病毒 宿主域 杂交病毒 苜蓿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 家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株草地贪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新分离物的室内毒力测定与基因组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杨健 陈俊晖 +6 位作者 关丽梅 况文东 李江怀 王金昌 占智高 陈俊 靳亮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6-41,62,共17页
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是我国重要的入侵农业害虫。草地贪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是专一性感染草地贪夜蛾的病原。本研究于江西省南昌市玉米田分离得到一株多粒包埋型草地贪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分离物,命名为草地贪夜蛾核型多角体... 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是我国重要的入侵农业害虫。草地贪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是专一性感染草地贪夜蛾的病原。本研究于江西省南昌市玉米田分离得到一株多粒包埋型草地贪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分离物,命名为草地贪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江西分离物(SfMNPV_JX),其对本地草地贪夜蛾幼虫毒力高,LC 50达到1.634×105 PIB/mL。全基因组测序表明,SfMNPV_JX基因组全长134241 bp,共包含140个ORF,系统发育分析显示,SfMNPV_JX属于α-杆状病毒GroupⅡ,是SfMNPV的一个分离物,与草地贪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哥伦比亚分离物(SfMNPV_Colombian)最为近似,序列相似性为97.85%。上述研究结果为研发绿色高效的草地贪夜蛾生物杀虫剂提供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地贪夜蛾 型多病毒 基因组测序 室内毒力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8
4
作者 杜军利 张传溪 +2 位作者 肖强 付建玉 殷坤山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03-207,共5页
根据茶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Ectropis oblique nucleopoly hedrovirus,EoNPV)基因序列设计一对引物,并从感染该病毒的虫体中提取EoNPV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将该基因片段与载体pMD18-T连接,转化入大肠杆菌TG1中,经单克隆菌落筛选及测序... 根据茶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Ectropis oblique nucleopoly hedrovirus,EoNPV)基因序列设计一对引物,并从感染该病毒的虫体中提取EoNPV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将该基因片段与载体pMD18-T连接,转化入大肠杆菌TG1中,经单克隆菌落筛选及测序鉴定后得到重组质粒,以该质粒为荧光定量PCR标准品模板稀释后建立标准曲线。构建的标准曲线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为0.989,检测范围为103~108拷贝/μL,特异性和重复性较好。该方法可以准确地判断出病毒拷贝数,为茶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在虫体内增殖动态的研究和病毒制剂的质量检测提供了方法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尺蠖 型多病毒 荧光定量PCR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湖北分离株的分子鉴定 被引量:8
5
作者 毛迎新 刘明炎 +2 位作者 龚自明 张忠信 谭荣荣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685-689,699,共6页
运用PCR技术扩增茶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安徽分离株(EcobNPV-AH)和湖北分离株(EcobNPV-HB)的同源重复序列2(hr2),并对湖北分离株的hr2进行克隆和序列测定.结果表明,茶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安徽分离株hr2扩增产物为2条DNA片段,大小约1300bp和... 运用PCR技术扩增茶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安徽分离株(EcobNPV-AH)和湖北分离株(EcobNPV-HB)的同源重复序列2(hr2),并对湖北分离株的hr2进行克隆和序列测定.结果表明,茶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安徽分离株hr2扩增产物为2条DNA片段,大小约1300bp和1800bp,湖北分离株的hr2扩增产物为1条DNA片段,大小约1800bp,由基因型组成判断,EcobNPV-HB是新的地区分离株,其hr2全长1761个核苷酸,GC含量21.7%,编码540个氨基酸,具有重复性回文序列,较GenBank中登录的EcobNPV-AH的hr2多362个核苷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尺蠖型多病毒 湖北分离株 基因 同源重复序列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灰茶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对两种尺蠖的致病性 被引量:5
6
作者 谭荣荣 陈勋 +2 位作者 黄丹娟 王红娟 毛迎新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684-689,共6页
灰茶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Ectropis grisescens Nucleopolyhedrovirus,EgNPV)是灰茶尺蠖幼虫的重要病原微生物。为明确其对茶树重要害虫尺蠖类的两个近缘种灰茶尺蠖Ectropis grisescens Warren和茶尺蠖E.obliqua Prout的致病性,进行了一... 灰茶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Ectropis grisescens Nucleopolyhedrovirus,EgNPV)是灰茶尺蠖幼虫的重要病原微生物。为明确其对茶树重要害虫尺蠖类的两个近缘种灰茶尺蠖Ectropis grisescens Warren和茶尺蠖E.obliqua Prout的致病性,进行了一系列的生物测定。结果表明,EgNPV对2龄灰茶尺蠖和茶尺蠖幼虫的剂量对数-死亡机率值回归方程和LC50分别为y=0.943x+0.3582,LC50=8.3×10^(4) PIB/mL;y=0.663x+1.614,LC50=1.3×10^(5) PIB/mL。当使用不同浓度EgNPV处理不同龄期灰茶尺蠖和茶尺蠖幼虫时发现,两种幼虫致死率趋势大致相同;在虫龄一致时,达到相同的致病率,灰茶尺蠖所需的时间比茶尺蠖平均短一天。使用2×106 PIB/mL浓度处理不同代别灰茶尺蠖和茶尺蠖2龄幼虫,在第1、2和第6代,EgNPV对两种幼虫的致死率均大于80%。上述结果表明灰茶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对灰茶尺蠖、茶尺蠖的幼虫都比较敏感,具有致死能力。这为灰茶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的合理应用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茶尺蠖型多病毒 灰茶尺蠖 尺蠖 致病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灰茶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EgNPV)安全性试验 被引量:4
7
作者 龚自明 刘明炎 +5 位作者 谭荣荣 毛迎新 李龙 陈国华 周正敏 李小文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3-18,共6页
用20亿PIB/mL灰茶尺蠖病毒(EgNPV)对成年SD大鼠进行急性经口、经皮毒性试验,对白色家兔进行眼刺激和皮肤刺激试验,对豚鼠进行皮肤致敏试验以及进行小鼠急性致病性试验。结果表明20亿PIB/mL灰茶尺蠖病毒(EgNPV)水剂对SD大鼠的急性经口毒... 用20亿PIB/mL灰茶尺蠖病毒(EgNPV)对成年SD大鼠进行急性经口、经皮毒性试验,对白色家兔进行眼刺激和皮肤刺激试验,对豚鼠进行皮肤致敏试验以及进行小鼠急性致病性试验。结果表明20亿PIB/mL灰茶尺蠖病毒(EgNPV)水剂对SD大鼠的急性经口毒性(其LD50雌雄大鼠均>5 000 mg/kg)属于低毒;对SD大鼠的急性经皮毒性(其LD50雌雄大鼠均>2 000 mg/kg)属于低毒;对家兔的皮肤无刺激性;对家兔的眼睛也无刺激性:在染毒后24 h内不洗眼情况下,眼刺激积分最高为0;对豚鼠的皮肤致敏率为0,其致敏性分级为Ⅰ级,属弱致敏物;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表明,各实验组小鼠内脏组织均未见有病理改变,无急性致病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茶尺蠖 型多病毒 毒性 安全性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苦·内酯、荧光增白剂等对茶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杀虫活性的增效作用 被引量:6
8
作者 仲国立 龚玉梅 +3 位作者 侯玉霞 张永安 曲良建 王玉珠 《中国森林病虫》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3-5,共3页
采用茶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EoNPV)分别与5%鱼藤酮、10%烟碱、5%除虫菊素、0.6%氧苦.内酯、荧光增白剂BA混配饲喂茶尺蠖2龄幼虫的方法进行杀虫活性增效研究。结果表明:EoN-PV与0.6%氧苦.内酯混配,增效比达到1.57,表现出良好的杀虫增效作... 采用茶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EoNPV)分别与5%鱼藤酮、10%烟碱、5%除虫菊素、0.6%氧苦.内酯、荧光增白剂BA混配饲喂茶尺蠖2龄幼虫的方法进行杀虫活性增效研究。结果表明:EoN-PV与0.6%氧苦.内酯混配,增效比达到1.57,表现出良好的杀虫增效作用;与荧光增白剂BA混配,缩短了致死中时间,提高了茶尺蠖幼虫的染毒致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尺蠖型多病毒 尺蠖 增效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制剂的研制 被引量:10
9
作者 陈华才 王志岚 殷昆山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2006年第5期313-316,共4页
茶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EoNPV)是茶尺蠖的主要病原微生物。试验研制了3种EoNPV制剂,分别是EoNPV乳剂、EoNPV-Bt乳剂、EoNPV-溴氰可湿性粉剂。3种制剂在室内和田间对茶尺蠖的防治效果均在90%以上。茶园示范应用1万hm2,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茶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EoNPV)是茶尺蠖的主要病原微生物。试验研制了3种EoNPV制剂,分别是EoNPV乳剂、EoNPV-Bt乳剂、EoNPV-溴氰可湿性粉剂。3种制剂在室内和田间对茶尺蠖的防治效果均在90%以上。茶园示范应用1万hm2,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明显。并对3种制剂的田间使用技术进行了研究和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尺蠖 尺蠖型多病毒(EoNPV) 茶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草地贪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Hub1的稳定性及对草地贪夜蛾的田间防治效果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威汛 江雅琴 +2 位作者 周梦诗 陈杰 袁静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56-961,共6页
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是一种破坏性极强的害虫,严重威胁粮食安全。草地贪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Hub1 (S. frugiperda nuclear polyhedrosis virus Hub1,SpfrNPV Hub1)是首个专一性针对草地贪夜蛾的病毒杀虫剂,具有较好的应用前... 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是一种破坏性极强的害虫,严重威胁粮食安全。草地贪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Hub1 (S. frugiperda nuclear polyhedrosis virus Hub1,SpfrNPV Hub1)是首个专一性针对草地贪夜蛾的病毒杀虫剂,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本研究采用药膜法评价不同温度、pH值、光照条件等处理对SpfrNPV Hub1活性及稳定性的影响,并开展了20亿病毒包涵体(polyhedral inclusion body,PIB)/mL SpfrNPV Hub1悬浮剂防治草地贪夜蛾田间药效试验。稳定性测定结果表明:SpfrNPV Hub1在pH 4和pH 7,4℃及25℃条件下稳定,在pH9条件下较不稳定,在54℃高温及4000 lx强光照射条件下不稳定。田间药效试验结果显示:20亿PIB/mL SpfrNPV Hub1悬浮剂对草地贪夜蛾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制剂用量为1500~1875mL/hm^(2)时,药后7 d和14 d的防效分别达81.18%~82.57%和81.23%~83.06%,持效期长。本研究明确了不同温度、pH值、光照条件对SpfrNPV Hub1活性及稳定性的影响,为指导应用SpfrNPV Hub1防治草地贪夜蛾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地贪夜蛾 型多病毒 理化因子 病毒活性 田间防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多克隆抗体的制备及检测应用 被引量:5
11
作者 谭荣荣 刘明炎 +2 位作者 龚自明 洪霓 毛迎新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98-301,共4页
以纯化的茶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Ectropis obliqua nucleopolyhedrovirus,EcobNPV)作为抗原免疫大耳白兔,获得多克隆抗体,Indirect-ELISA效价为1∶51 200;工作浓度分别为EcobNPV 1∶1 600、兔抗血清1∶3 200。用所制备的多克隆抗体对提... 以纯化的茶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Ectropis obliqua nucleopolyhedrovirus,EcobNPV)作为抗原免疫大耳白兔,获得多克隆抗体,Indirect-ELISA效价为1∶51 200;工作浓度分别为EcobNPV 1∶1 600、兔抗血清1∶3 200。用所制备的多克隆抗体对提纯的多角体进行Western-blot分析表明制得的抗体对茶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有良好的特异性。应用于不同来源茶园昆虫多角体病毒分离株的检测,取得了理想的检测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尺蠖型多病毒 纯化 制备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苜蓿银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的感染对Sf9细胞周期的影响 被引量:4
12
作者 王颖 余泽华 +2 位作者 姚汉超 陶德定 陈曲侯 《中国病毒学》 CAS CSCD 2002年第2期132-136,共5页
病毒的感染导致细胞内部发生一系列变化。应用流式细胞仪FACS的荧光检测 ,测出Sf9细胞完成整个周期循环大约需要 18h ,G1、S、G2 /M各时相的时间间隔约为 6h ;AcNPV感染Sf9细胞 12 18h ,细胞被抑制于G2 /M期 ;Sf9细胞同步于G1/S期后释... 病毒的感染导致细胞内部发生一系列变化。应用流式细胞仪FACS的荧光检测 ,测出Sf9细胞完成整个周期循环大约需要 18h ,G1、S、G2 /M各时相的时间间隔约为 6h ;AcNPV感染Sf9细胞 12 18h ,细胞被抑制于G2 /M期 ;Sf9细胞同步于G1/S期后释放细胞并用AcNPV感染 ,12h后 ,2 / 3的细胞处于G2 /M期 ,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苜蓿银纹夜蛾 多角病毒 感染 Sf9细胞周期 流式细胞仪分析 周期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甜菜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颗粒剂制备及其抗逆性能评价
13
作者 胡素楠 战映妤 +3 位作者 陈泳汀 王淑涵 郑桂玲 张保华 《世界农药》 CAS 2024年第4期58-64,共7页
甜菜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SeNPV)具有专一性和高效性,可以有效控制甜菜夜蛾种群,而且对环境和生态安全。为了提高甜菜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的稳定性,以海藻酸钠为包埋材料,通过优化载体用量和进料速率等条件,采用喷雾法制备了病毒颗粒剂,... 甜菜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SeNPV)具有专一性和高效性,可以有效控制甜菜夜蛾种群,而且对环境和生态安全。为了提高甜菜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的稳定性,以海藻酸钠为包埋材料,通过优化载体用量和进料速率等条件,采用喷雾法制备了病毒颗粒剂,并对其相关性能进行了表征和评价。结果表明:海藻酸钠质量浓度为1%,进料速率为13mL/min时制备的病毒颗粒剂呈不规则形状,颗粒剂产率79.4%,病毒含量1.0×10^(6)PIB/g,D_(50)在130μm左右。经颗粒剂海藻酸钠包埋的甜菜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和抗紫外性能,同时不会影响其对甜菜夜蛾幼虫的致病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菜夜蛾型多病毒 颗粒剂 制备 抗逆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苜蓿银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对草地贪夜蛾幼虫的杀虫活性及生防效果 被引量:4
14
作者 吕亮 陈娇 +7 位作者 郭志敏 吕为 陶佩文 吕惠红 潘哲群 常向前 万鹏 张舒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46-53,共8页
为明确苜蓿银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Autographa californica multiple nucleopolyhedrovirus,AcMNPV)对草地贪夜蛾幼虫的防治效果,采用室内生物活性测定、田间药效试验等方法,研究和分析AcMNPV对草地贪夜蛾幼虫的杀虫活性和生防效果,结... 为明确苜蓿银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Autographa californica multiple nucleopolyhedrovirus,AcMNPV)对草地贪夜蛾幼虫的防治效果,采用室内生物活性测定、田间药效试验等方法,研究和分析AcMNPV对草地贪夜蛾幼虫的杀虫活性和生防效果,结果显示,AcMNPV对草地贪夜蛾2龄幼虫的LC_(50)=2.9×10^(7)PIB/mL;在田间,AcMNPV+Bt复配制剂1千万苜核·苏云菌悬浮剂(1500 mL/hm^(2))药后第10天的平均虫口防效为68.99%,而药后第15天的平均防效亦有66.87%,均对草地贪夜蛾幼虫表现出较好的防治效果。应用DNAMAN 6.0软件对试验后死虫样进行DNA同源比对鉴定,结果显示polh、lef-8和lef-9基因序列同源性均达到100%。以上结果表明AcMNPV对草地贪夜蛾幼虫有较好的控制作用。建议在草地贪夜蛾低龄幼虫发生高峰期施用1千万苜核·苏云菌悬浮剂,最好选择在晴天16:00-17:00使用,避开高温和光照等不利环境条件的影响,以使病毒制剂能更好地发挥作用,提高其防治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苜蓿银纹夜蛾型多病毒 草地贪夜蛾 鳞翅目害虫 幼虫 生物农药 ·苏云菌悬浮剂 杀虫活性 绿色防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度对茶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形态发生的影响 被引量:6
15
作者 叶恭银 胡萃 洪健 《浙江农业大学学报》 CSCD 1991年第2期185-191,共7页
电镜观察结果表明,26℃下茶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形态发生正常,其过程可分成病毒发生基质的形成—核衣壳的形成—病毒粒子的形成—多角体成熟四个阶段,一个细胞核切面可见1~50,甚至更多的多角体,30℃下则其形态发生受阻,开始饲毒后168小... 电镜观察结果表明,26℃下茶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形态发生正常,其过程可分成病毒发生基质的形成—核衣壳的形成—病毒粒子的形成—多角体成熟四个阶段,一个细胞核切面可见1~50,甚至更多的多角体,30℃下则其形态发生受阻,开始饲毒后168小时内,宿主中肠上皮细胞和脂肪体细胞核中均未见病毒有关结构,仅观察到染色质凝集块,这应是高温季节该病毒防治效果差的重要原因之一。 此外,在26℃下饲毒所得宿主细胞切片中,还观察到了核内的大量管状物,特长病毒粒子及内含纤维物的具双层膜的囊状物,核内和细胞质中具侧膜的成束纤维状物等特殊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尺蠖 型多 病毒 形态 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苜蓿丫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AcMNPV)大立方形多角体突变株的分子生物学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林广云 龙綮新 +2 位作者 何代芬 曲士芮 庞义 《病毒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151-158,共8页
利用空斑技术,从既能形成多角体又含TK酶基因的苜蓿丫纹夜蛾重组核型多角体病毒AcMNPV-TK中,纯化了一株形成大立方形多角体的病毒突变株AcMNPV-TKmt513。用EcoRI、PstⅠ、BglⅡ及KpnⅠ等限制... 利用空斑技术,从既能形成多角体又含TK酶基因的苜蓿丫纹夜蛾重组核型多角体病毒AcMNPV-TK中,纯化了一株形成大立方形多角体的病毒突变株AcMNPV-TKmt513。用EcoRI、PstⅠ、BglⅡ及KpnⅠ等限制性内切酶对它做了酶切分析,并克隆了多角体蛋白全基因及其侧翼部分的片段。对所克隆的部分全序列测定结果,发现在多角体蛋白基因读码框内只出现了一个碱基的突变,导致了第25位的氨基酸密码子由GGT变为GAT,该位氨基酸由甘氨酸(Gly)变为天冬氨酸(Aspq)还利用PCR技术扩增出突变了的多角体蛋白基因部分片段,并将它克隆入转移载体质粒pEV55,与不形成多角体的重组病毒TnNPV-HBsD4DNA共转染Sf9细胞,结果产生同样的大立方形多角体病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昆虫病毒 苜蓿丫纹夜蛾 型多病毒 多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尺蠖感染核型多角体病毒后病死时间分布的数学模拟 被引量:5
17
作者 叶恭银 胡萃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196-200,共5页
本文观察了14℃、18℃、22℃、26℃4种恒温和杭州5一6月自然变温下,茶尺蠖各龄初幼虫感染核型多角体病毒后的病死时间分布。结果表明,各恒温下幼虫累计相对病死频率的时间分布(T-分布)趋于一致。病死时间正规化后;同... 本文观察了14℃、18℃、22℃、26℃4种恒温和杭州5一6月自然变温下,茶尺蠖各龄初幼虫感染核型多角体病毒后的病死时间分布。结果表明,各恒温下幼虫累计相对病死频率的时间分布(T-分布)趋于一致。病死时间正规化后;同龄幼虫在各恒温下的病死时间分布可用公共T-分布代表,并可用Weibull函数很好地加以拟合。采用此法,也可较好地模拟自然变温下幼虫的病死时间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尺蠖 多角病毒 病死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桐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杀虫剂生产的新工艺 被引量:6
18
作者 谢天恩 彭辉银 +8 位作者 曾云添 张忠信 王录明 张英莲 刘宇兰 金锋 刘松华 邓晚桂 肖作铝 《中国病毒学》 CSCD 1992年第3期304-310,共7页
本工艺的特点是以人工饲料饲养油桐尺蠖幼虫,用昆虫细胞系增殖病毒作为毒源,感染4龄幼虫,收集病死虫,提取多角体,加工制成杀虫剂,产品经安全性检测,并进行田间试验,有较好的杀虫效果。
关键词 病毒杀虫剂 油桐尺蠖 多角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制剂的防治效果 被引量:5
19
作者 洪北边 殷坤山 《茶叶科学》 CAS CSCD 1991年第1期39-44,共6页
茶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Ectropis obliqua nuclear polyhedrosis virus,简称 EONPV)的两种制剂 EONPV 2H<sub>2</sub> 的 Lc<sub>50</sub>为2.5×10<sup>4</sup> PIB/m1、EONPV 2H<sub>... 茶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Ectropis obliqua nuclear polyhedrosis virus,简称 EONPV)的两种制剂 EONPV 2H<sub>2</sub> 的 Lc<sub>50</sub>为2.5×10<sup>4</sup> PIB/m1、EONPV 2H<sub>4</sub>的Lc<sub>50</sub>为2×10<sup>4</sup> PIB/ml,以1×10<sup>7</sup> PIB/ml的 EONPV 2H<sub>2</sub>感染寄主3龄虫的 Lt<sub>50</sub>为5.5天,EONPV 2H<sub>4</sub> 的 Lt<sub>50</sub>为5.7天。两制剂均有一定的防紫外光能力,对寄主的致病性强,室内试验校正死亡率都在96%以上,大田每亩用200亿 PIB,对第1、2、5(年发生5代区)和6代防治效果多在90%以上。在茶园中使用安全,对异色瓢虫等茶园天敌组织细胞的电镜检查,未发现有该病毒的多角体和病毒粒子,对单白绵绒茧蜂没有直接的致病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尺蠖 尺蠖型多病毒 病毒制剂 生物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对宿主幼虫食物摄取与利用的影响 被引量:6
20
作者 叶恭银 胡萃 +1 位作者 朱俊庆 商建农 《浙江农业大学学报》 CSCD 1995年第1期77-80,共4页
报告了茶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对宿主食物摄取与利用的影响,发现4龄初幼虫自开始饲毒后第3天起,其取食量和排粪量均极显著低于对照;第4天起体重也极显著低于对照.相对摄食速率、相对生长速率一般随饲毒后时间的推移而下降并低于对... 报告了茶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对宿主食物摄取与利用的影响,发现4龄初幼虫自开始饲毒后第3天起,其取食量和排粪量均极显著低于对照;第4天起体重也极显著低于对照.相对摄食速率、相对生长速率一般随饲毒后时间的推移而下降并低于对照。消化量、近似消化率和粗生长效率高于对照,而纯生长效率则低于对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尺蠖 型多病毒 食物摄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