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西南桦种源的苗期变异性研究 被引量:15
1
作者 王庆华 陈玉培 +2 位作者 郑海水 曾杰 汪炳根 《云南林业科技》 1999年第1期41-48,共8页
选择西南桦(BetulaalnoidesBuchHam.)中国分布区内的13个种源进行苗期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各种源间在种子千粒重、苗木高生长、地径生长、苗木全株生物量方面存在明显的遗传差异;种源内部也存在个体间的... 选择西南桦(BetulaalnoidesBuchHam.)中国分布区内的13个种源进行苗期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各种源间在种子千粒重、苗木高生长、地径生长、苗木全株生物量方面存在明显的遗传差异;种源内部也存在个体间的遗传差异;经苗期物候观察,各种源除发芽始期遗传差异不明显外,发芽盛期、发芽末期、真叶出现期均存在一定差异。综合苗高、地径、全株生物量等指标,确定云南西畴新马街、西畴莲花塘、腾冲、潞西为苗期生长快、生物量大的种源;云南镇源、屏边、广西田林为苗期生长中等的种源;云南龙陵、景洪、广西平果、凭祥、百色、靖西为苗期生长慢的种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南桦 种源 苗期变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红锥初选优树子代苗期变异性和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2
2
作者 蒋燚 朱积余 《广西林业科技》 2003年第4期169-174,196,共7页
对广西 6县 (市 )经初选的且有结实的 4 9株红锥 (Castanopsishystrix)优树进行苗期对比试验。结果表明 :各优树子代间在种子千粒重、苗木高生长、地径生长方面存在明显的遗传差异 ;优树子代内部也存在个体间的遗传差异 ;经苗期物候观... 对广西 6县 (市 )经初选的且有结实的 4 9株红锥 (Castanopsishystrix)优树进行苗期对比试验。结果表明 :各优树子代间在种子千粒重、苗木高生长、地径生长方面存在明显的遗传差异 ;优树子代内部也存在个体间的遗传差异 ;经苗期物候观察 ,各家系发芽始期、发芽终期和发芽率均存在一定差异。综合 4 9个红锥初选优树子代苗木高生长和地径生长等指标 ,确定东兰D0 2号等 7个优树子代为苗期生长快的优树子代 ,容县R0 8号等 11个优树子代为苗期生长慢的优树子代 ,其余 31个为苗期生长中等的优树子代。同时对其种源与主要地理气候因子进行相关性分析 ,结果为 :总体上生长指标间均呈正直线相关 ,生长指标与主要地理气候因子间呈负直线相关。 6个种源可分成 3类 ,浦北和容县种源生长较好 ,凭祥和东兰种源生长中等 ,鹿寨和博白种源生长一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西 红锥 优树 子代 种源 苗期变异 相关性 遗传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观赏羽扇豆4个家系种子性状及苗期变异研究
3
作者 高柱 王小玲 +2 位作者 高松金 刘腾云 余发新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34-39,共6页
为揭示观赏羽扇豆种子特性、变异规律及其对苗期生长的影响,以选育的4个家系种子为材料,分析了种子表型特性、种子萌发及与苗期生长的相关性.结果表明:(1)观赏羽扇豆4个家系居群间存在丰富的变异,粉色种子体积最大,红色种子千粒重最... 为揭示观赏羽扇豆种子特性、变异规律及其对苗期生长的影响,以选育的4个家系种子为材料,分析了种子表型特性、种子萌发及与苗期生长的相关性.结果表明:(1)观赏羽扇豆4个家系居群间存在丰富的变异,粉色种子体积最大,红色种子千粒重最重,不同家系种子性状变异系数为2.97% ~ 14.34%,种子比重、千粒重因变异程度高,可作为育种选择重要性状指标;(2)观赏羽扇豆种子重量变异主要依赖种子宽度的变异,种子长度变异小;(3)不同家系种子萌发始于播种后第2天,萌发期为第5天,粉色、红色种子萌发速率系数和萌发指数高于蓝色种子,发芽势提早1d,但蓝色种子发芽率最高;(4)观赏羽扇豆种子千粒重与种子发芽率、发芽势种苗保存率存在显著正相关,种子圆且大利于萌发;(5)观赏羽扇豆饱满种子萌发率高、发芽快、苗保存率高,种子长/宽比与苗期小叶数量存在显著关系.因此,观赏羽扇豆不同家系种子存在丰富变异,通过种子宽变异实现种子千粒重、比重的变异,种子圆、大、饱满利于萌发,且与苗期生长存在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观赏羽扇豆 家系 种子特性 苗期变异 相关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皮松种源苗期变异与选择 被引量:11
4
作者 何燕 姜英淑 +2 位作者 卢宝明 王荣川 李斌 《林业科技通讯》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5-8,共4页
1997年在白皮松天然分布区采集了 8个种源 ,在北京采集了1个次生种源作为对照。 1年生时抽样测量了 9个种源的鲜重、干重、侧根数、主根长等性状指标 ,2年生时调查了苗高和地径。方差分析结果表明 ,种源各性状间存在极显著或显著差异。... 1997年在白皮松天然分布区采集了 8个种源 ,在北京采集了1个次生种源作为对照。 1年生时抽样测量了 9个种源的鲜重、干重、侧根数、主根长等性状指标 ,2年生时调查了苗高和地径。方差分析结果表明 ,种源各性状间存在极显著或显著差异。在多重比较、综合排序的基础上 ,进行了苗期选择 ,其中两当和蓝田为中选优良种源 ,6个性状平均超过当地种源(CK1) 12 .4 % ,超过种源总均值(CK2 ) 2 0 .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皮松 种源 苗期变异 生物量 生长量 苗期选择
原文传递
不同闽楠优树子代苗期生长及光合生理特性比较 被引量:13
5
作者 姜顺邦 张怡 +3 位作者 韦小丽 范辉华 徐小琴 段如雁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51-59,共9页
采集福建政和11个闽楠Phoebe bournei优树和福建建瓯13个闽楠优树种子为试验材料,进行容器育苗试验,测定不同优树苗木生长及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以了解不同闽楠优树的苗期变异性。结果表明:24个闽楠优树的1~2年生子代苗高、地径、生物... 采集福建政和11个闽楠Phoebe bournei优树和福建建瓯13个闽楠优树种子为试验材料,进行容器育苗试验,测定不同优树苗木生长及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以了解不同闽楠优树的苗期变异性。结果表明:24个闽楠优树的1~2年生子代苗高、地径、生物量及光合、蒸腾指标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2年生苗高、地径和生物量变异大于1年生苗,变化幅度分别为29.3~56.4 cm,3.50~4.91 cm和5.985~27.965 g,变异系数分别为27.6%,14.8%和37.6%。2年生闽楠苗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光能利用效率和水分利用效率变化幅度分别为2.081~5.122μmol·m^(-2)·s^(-1),0.715~1.829 mmol·m^(-2)·s^(-1),4.36%~12.31%和2.224~3.703 mmol·mol-1,变异系数分别为6.1%,21.9%,19.7%和13.8%。1~2年生闽楠优树子代的苗高、地径和生物量均以福建建瓯8号优树表现最好。因此,福建建瓯的优树子代生长、生理特性都优于福建政和的优树。按20%的入选率,筛选出J8,J1,J13,J12,J4等5个优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木育种学 闽楠 优树 苗期变异 生长特性 光合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7种国外栎树引种苗期试验初报 被引量:19
6
作者 黄利斌 李晓储 +5 位作者 汪企明 王豁然 张川红 钱为民 颜建法 黄钟玉 《江苏林业科技》 2003年第1期1-4,共4页
于2000年和2001年从北美引进南方红栎、北方大果栎、水栎、柱栎、黑栎、北美白栎和英国栎等7个树种,15个种源在江苏进行育苗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树种、种源间发芽时间、场圃发芽率、苗高、地径生长性状有明显变异。种子发芽时间柱栎、黑... 于2000年和2001年从北美引进南方红栎、北方大果栎、水栎、柱栎、黑栎、北美白栎和英国栎等7个树种,15个种源在江苏进行育苗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树种、种源间发芽时间、场圃发芽率、苗高、地径生长性状有明显变异。种子发芽时间柱栎、黑栎依阿华和密苏里种源最早;其次为北方大果栎伊利诺斯种源、南方红栎阿肯色种源、黑栎安大略种源,水栎各种源发芽均迟。总出苗率以黑栎密苏里种源最高(达83 3%),水栎得克萨斯种源和北方栎蒙大纳种源较低(仅为15 7%和20 0%)。1年生苗高生长量以英国栎最大,其次是南方红栎、北方大果栎和水栎,黑栎和北美白栎生长量最小。同时,还研究分析比较了不同树种苗高季节生长节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外栎树 引种 苗期变异 季节生长节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理生化指标选择红锥二代优良家系
7
作者 谭长强 申文辉 +3 位作者 刘秀 曹艳云 黄志玲 郝海坤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342-1349,共8页
通过对29个红锥优树二代家系苗光合碳氮同化过程关键物(叶绿素、硝酸还原酶活性、谷氨酰胺合成酶活性、总ATP酶含量、PEP羧化酶含量和RUBP羧化酶含量)进行测定,运用主成分分析及隶属函数法进行优良家系的筛选和评价。结果表明:9个生理指... 通过对29个红锥优树二代家系苗光合碳氮同化过程关键物(叶绿素、硝酸还原酶活性、谷氨酰胺合成酶活性、总ATP酶含量、PEP羧化酶含量和RUBP羧化酶含量)进行测定,运用主成分分析及隶属函数法进行优良家系的筛选和评价。结果表明:9个生理指标29个家系间均存在显著差异。叶绿素a含量为0.13~0.72 mg·g -1 FW,叶绿素b含量为0.01~0.27 mg·g -1 FW,叶绿素a+b含量为0.18~0.98 mg·g -1 FW,类胡萝卜素含量为0.03~0.32 mg·g -1 FW,硝酸还原酶活性为1.16~10.26 μg·g -1 ·h -1 ,谷氨酰胺合成酶活性为0.30~1.24 A·mg -1 protein·h -1 ,总ATP酶含量为0.37~3.55 U·mg -1 prot,PEP羧化酶含量为8.42~21.24 IU·L -1 ,RUBP羧化酶含量为2.09~9.12 ng·mL -1 。其中,总ATP酶含量变异最大,其次为硝酸还原酶活性,变异最小的为RUBP羧化酶含量。采用主成分分析及隶属函数法分别筛选出10个红锥优树二代优良家系,重复率达到90%,分别为B2、B5、P5、A6、P3、P6、R3、D2、R4家系。这说明主成分分析法和隶属函数法均可用于评价红锥二代优良家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化酶 隶属函数法 苗期变异 主成分分析法 苗期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eed Morphology and Seedling Variation of Four Ornamental Lupin Pedigrees
8
作者 高柱 王小玲 +3 位作者 刘腾云 高松金 喻琼 余发新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CAS 2015年第1期57-62,67,共7页
[Objective] This study was conducted to reveal seed characteristics, variation and their effects on seedling growth of ornamental lupins. [Method] The phenotypic characteristics and germination rate of the seeds of fo... [Objective] This study was conducted to reveal seed characteristics, variation and their effects on seedling growth of ornamental lupins. [Method] The phenotypic characteristics and germination rate of the seeds of four excellent lupin pedigrees were measured, and then their correlations with seeding growth were analyzed. [Result] There were abundant variations among the four ornamental lupin pedigrees. Pink seeds had the largest volume and red seeds had the largest 1 000seed weight. The variation coefficients for the seed morphological traits among the four pedigrees ranged from 2.97% to 14.34%. Seed specific weight and 1 000-seed weight could be used as important indicators for selection in breeding because of their higher variability. Seed weight variation of ornamental lupin was mainly depen- dent on seed width variation. There was small variation in seed length. The seeds of the four ornamental lupin pedigrees started to germinate one day after sowing, and the germination period was 5 d. Germination rate coefficient and germination index of pink and red seeds were higher than those of blue seeds, but blue seeds had the largest germination rate. 1 000-seed weight shared significantly positive correlations with seed germination rate, germination potential and seedling retention rate. Round and large seeds had some advantages in germination. Full seeds had higher germination rate and speed, and seedling retention rate.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relationship between seed length-width ratio and the number of leaflets of seedlings. [Conclusion] The results provided references for the evaluation of seed phenotypic diversity and breeding research of ornamental lupi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rnamental lupin PEDIGREE Seed morphology Seedling variation Correlation analys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