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手术室麻醉苏醒期护理对腹部手术患者全身麻醉苏醒期躁动的影响分析
1
作者 徐文宇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5年第1期147-150,共4页
探究手术室麻醉苏醒期护理对腹部手术患者全身麻醉苏醒期躁动的影响。方法 研究对象选取我院收治的腹部手术全身麻醉患者;病例选取时间:开始于2023.06;结束于2024.06;病例数量78例;分组处理:单双数法;组别:单数-KD组、双数-MZ组;39例/组... 探究手术室麻醉苏醒期护理对腹部手术患者全身麻醉苏醒期躁动的影响。方法 研究对象选取我院收治的腹部手术全身麻醉患者;病例选取时间:开始于2023.06;结束于2024.06;病例数量78例;分组处理:单双数法;组别:单数-KD组、双数-MZ组;39例/组;护理方法:KD组-常规;MZ组-手术室麻醉苏醒期护理。比较KD组患者在时间指标、应激反应、躁动发生率、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与MZ组之间的差异性。结果 ①时间指标:拔管时间(t=7.499)、清醒时间(t=12.234)、睁眼时间(t=6.749)、自主呼吸恢复时间(t=23.671);均是MZ组<KD组;P均<0.05;②应激反应:护理前;P>0.05;护理后;舒张压(t=6.539)、收缩压(t=13.032)、心率(t=8.026);均是MZ组<KD组;P均<0.05;③躁动发生率(=6.724):MZ组12.82%(5/39)<KD组38.46%(15/39);P<0.05;④不良反应发生率(=4.523):MZ组7.69%(3/39)<KD组25.64%(10/39);P<0.05。结论 在腹部手术患者护理中;实施手术室麻醉苏醒期护理能缩短患者麻醉恢复时间;并减轻患者应激反应;降低躁动发生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推广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室麻醉苏醒期护理 腹部手术 全身麻醉 躁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RAS理念下麻醉苏醒期护理对老年胃癌全麻手术患者的影响
2
作者 陈洁 吉小丽 毛晴 《齐鲁护理杂志》 2024年第12期136-139,共4页
目的:探讨加速康复外科(ERAS)理念下的麻醉苏醒期护理对老年胃癌全麻手术患者的影响。方法:将180例行全麻胃癌根治术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9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苏醒期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基于ERAS理念的麻醉苏... 目的:探讨加速康复外科(ERAS)理念下的麻醉苏醒期护理对老年胃癌全麻手术患者的影响。方法:将180例行全麻胃癌根治术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9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苏醒期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基于ERAS理念的麻醉苏醒期护理。比较两组术中情况、苏醒情况、谵妄发生情况、术后住院时间、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和护理满意度。结果:两组手术时间、麻醉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输液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呛咳恢复时间、呼之能应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拔管时间和苏醒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POD发生率、POD持续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未发生不良事件,对照组发生2例不良事件,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ERAS理念下麻醉苏醒期护理有利于老年胃癌患者苏醒,减少POD发生,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老年患者 全身麻醉 苏醒期护理 加速康复外科 谵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速康复外科理念下的麻醉苏醒期护理对全麻髋关节置换术老年患者的影响
3
作者 陈红梅 鲁娜 李方姣 《齐鲁护理杂志》 2024年第23期110-112,共3页
目的:探讨加速康复外科(ERAS)理念下的麻醉苏醒期护理对老年全麻髋关节置换术(HR)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6月1日~2024年6月1日收治的82例全麻老年HR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常规组各41例,常规组予以常规麻醉苏醒期护理,... 目的:探讨加速康复外科(ERAS)理念下的麻醉苏醒期护理对老年全麻髋关节置换术(HR)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6月1日~2024年6月1日收治的82例全麻老年HR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常规组各41例,常规组予以常规麻醉苏醒期护理,实验组予以ERAS理念下的麻醉苏醒期护理;比较两组麻醉苏醒质量、舒适度[采用舒适状况量表(GCQ)]、术后谵妄发生情况(包括发生率、持续时间)及不良事件发生率,两组术前、术后6 h疼痛程度[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两组术后24、72 h认知功能[采用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术后谵妄持续时间、麻醉苏醒质量中气管拔管、监护室停留、苏醒及定向力恢复时间均短于常规组(P<0.01),GCQ中情绪变化、生理、日常活动及心理评分均高于常规组(P<0.01),术后谵妄发生率、不良事件发生率均低于常规组(P<0.05);术后6 h,实验组VAS评分低于常规组(P<0.01);术后24、72 h,实验组MMSE评分高于常规组(P<0.05,P<0.01)。结论:ERAS理念下的麻醉苏醒期护理应用在老年全麻HR患者中,能够改善麻醉苏醒质量,缓解疼痛,减轻对认知功能的影响,还可增加舒适度,控制术后谵妄的发生风险及减少与之相关的不良事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速康复外科理念 麻醉苏醒质量 麻醉苏醒期护理 术后谵妄 老年全麻髋关节置换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ERAS理念的麻醉苏醒期护理对全麻髋关节置换术老年患者术后谵妄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丁冰 支慧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24年第5期180-183,共4页
目的评价基于快速康复外科(ERAS)理念的麻醉苏醒期护理对全麻髋关节置换术(HR)老年患者术后谵妄(POD)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04—2023-01在河南省人民医院拟行择期全麻HR的老年患者6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32例。对照组实施常... 目的评价基于快速康复外科(ERAS)理念的麻醉苏醒期护理对全麻髋关节置换术(HR)老年患者术后谵妄(POD)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04—2023-01在河南省人民医院拟行择期全麻HR的老年患者6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3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麻醉复苏期护理,观察组开展基于ERAS理念的麻醉苏醒期护理。比较2组患者的POD发生率、持续时间。采用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评价术后第1天、第3天的认知功能。记录2组患者的拔管时间、麻醉后恢复室(PACU)停留时间、苏醒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统计2组患者术后与POD相关的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POD发生率、持续时间,以及术后第1天、第3天的MMSE评分和拔管、PACU停留、苏醒、定向力恢复等时间均优于对照组;与POD相关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全麻HR老年患者开展基于ERAS理念的麻醉苏醒期护理,能降低POD发生率、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降低POD相关不良事件的发生风险,提高麻醉苏醒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关节置换术 老年全麻患者 ERAS理念 麻醉苏醒期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术室麻醉苏醒期护理对腹部手术患者全身麻醉苏醒期躁动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田方 张秀萍 《临床研究》 2024年第1期163-165,共3页
目的探讨手术室麻醉苏醒期护理对腹部手术患者全身麻醉苏醒期躁动(EA)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0月期间在信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88例腹部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手术室麻醉苏... 目的探讨手术室麻醉苏醒期护理对腹部手术患者全身麻醉苏醒期躁动(EA)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0月期间在信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88例腹部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手术室麻醉苏醒期护理。比较两组患者苏醒相关指标,EA评分及发生率、苏醒期血压、心率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麻醉恢复室(PACU)滞留时间、拔管时间、完全苏醒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EA发生率(6.82%)低于对照组(27.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苏醒期心率、血压均较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发生率(4.45%)低于对照组(18.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室麻醉苏醒期护理可降低腹部手术患者全身麻醉EA发生,保持患者心率、血压稳定,降低术后不良事件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部手术 全身麻醉 苏醒躁动 手术室麻醉苏醒期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术室麻醉苏醒期护理对腹部手术患者全身麻醉苏醒期躁动及血压、心率的影响 被引量:63
6
作者 郭瑞娟 陈志惠 +1 位作者 刘洁 王丽娟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8年第3期399-401,共3页
目的研究手术室麻醉苏醒期护理对腹部手术患者全身麻醉苏醒期躁动(EA)及血压、心率等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106例腹部手术患者进行分析,将行常规护理者作为对照组(53例),行手术室麻醉苏醒护理者作为研究组... 目的研究手术室麻醉苏醒期护理对腹部手术患者全身麻醉苏醒期躁动(EA)及血压、心率等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106例腹部手术患者进行分析,将行常规护理者作为对照组(53例),行手术室麻醉苏醒护理者作为研究组(53例),比较2组EA评分、EA发生率、心率、血压变化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研究组EA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苏醒期心率、舒张压、收缩压等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总不良事件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部手术患者行手术室麻醉苏醒期护理可降低EA发生率,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部手术 麻醉苏醒期护理 全身麻醉苏醒躁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护理干预在患者麻醉苏醒期护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1
7
作者 刘婷婷 《继续医学教育》 2021年第6期118-120,共3页
目的探究分析手术室患者麻醉苏醒期应用综合护理干预进行护理的效果以及对不良反应出现频率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1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87例全身麻醉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的先后顺序将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4... 目的探究分析手术室患者麻醉苏醒期应用综合护理干预进行护理的效果以及对不良反应出现频率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1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87例全身麻醉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的先后顺序将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44例全身麻醉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43例全身麻醉患者在此基础上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各项不良反应出现的次数。结果总有效率对比,结果发现对照组(79.55%)较研究组(94.67%)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43例患者中,2例恶心呕吐,1例躁动,无寒颤患者;对照组44例患者中,4例恶心呕吐,6例躁动,2例寒颤患者,研究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综合护理干预模式对麻醉苏醒期的手术室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可大大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同时减少患者不良反应的出现频率,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护理干预 麻醉苏醒期护理 临床疗效 不良反应出现率 手术室患者 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患儿氯胺酮麻醉苏醒期护理观察
8
作者 徐洁仪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6年第11期228-229,共2页
目的探讨患儿氯胺酮麻醉苏醒期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 60例手术治疗患儿,根据术后护理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均采用氯胺酮麻醉方式下手术,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麻醉苏醒期护理,比较两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 目的探讨患儿氯胺酮麻醉苏醒期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 60例手术治疗患儿,根据术后护理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均采用氯胺酮麻醉方式下手术,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麻醉苏醒期护理,比较两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60例患儿都顺利度过氯胺酮麻醉苏醒期,未出现相关其他严重性并发症,在及时采取救治措施后患儿生命体征均恢复正常。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26.6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3.33%;观察组临床护理非常满意度为86.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3.3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手术治疗患儿采用麻醉苏醒期护理,可降低并发症发生,提高患儿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患儿手术 氯胺酮麻醉 苏醒期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小儿全麻术后苏醒期护理 被引量:2
9
作者 董晓馥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第11期236-237,共2页
由于小儿年龄差异较大,各年龄段机体发育程度不同,术中麻醉药、肌松药和神经阻滞药的残留量不同对患儿术后苏醒时间有着很大的影响。麻醉后苏醒期的护理就尤为重要。护理人员须在严密的观察和细致专业的护理下才能保证患儿平稳安全的度... 由于小儿年龄差异较大,各年龄段机体发育程度不同,术中麻醉药、肌松药和神经阻滞药的残留量不同对患儿术后苏醒时间有着很大的影响。麻醉后苏醒期的护理就尤为重要。护理人员须在严密的观察和细致专业的护理下才能保证患儿平稳安全的度过全身麻醉(全麻)苏醒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 全身麻醉 苏醒期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麻醉苏醒期护理联合保温护理在高龄骨科手术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林燕 文艺 林晓旭 《基层医学论坛》 2022年第8期93-95,共3页
目的分析高龄骨科手术患者实施麻醉苏醒期护理联合保温护理的效果。方法选择在深圳市人民医院骨科进行手术治疗的60例高龄患者为研究样本,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常规组(30例)以及试验组(30例)。予以常规组麻醉苏醒期护理,予以试验组... 目的分析高龄骨科手术患者实施麻醉苏醒期护理联合保温护理的效果。方法选择在深圳市人民医院骨科进行手术治疗的60例高龄患者为研究样本,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常规组(30例)以及试验组(30例)。予以常规组麻醉苏醒期护理,予以试验组麻醉苏醒期护理联合保温护理,对比2组体温、血压、心率情况,护理后苏醒期躁动得分。结果2组手术前体温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试验组手术开始1 h以及手术结束时体温均高于常规组(P<0.05)。2组手术前舒张压、收缩压以及心率水平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试验组手术开始1 h以及手术结束时舒张压、收缩压、心率水平均低于常规组(P<0.05)。苏醒期试验组躁动得分情况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高龄骨科手术患者实施麻醉苏醒期护理联合保温护理干预,具有显著的临床应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科手术 高龄患者 保温护理 麻醉苏醒期护理 应用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麻醉苏醒期护理联合疼痛护理在高龄骨科手术患者中的应用
11
作者 杨建英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2期135-138,共4页
研究分析麻醉苏醒期护理与疼痛护理联合,对骨科手术高龄患者进行临床干预的实施效果。方法 2020年7月1日至2021年6月30日,70例高龄行手术患者就诊,抽签法对患者进行组别分配,参比组:常规护理,研究组:麻醉苏醒期护理+疼痛护理,效果分析... 研究分析麻醉苏醒期护理与疼痛护理联合,对骨科手术高龄患者进行临床干预的实施效果。方法 2020年7月1日至2021年6月30日,70例高龄行手术患者就诊,抽签法对患者进行组别分配,参比组:常规护理,研究组:麻醉苏醒期护理+疼痛护理,效果分析。结果 生命体征数据汇总,苏醒期研究组比对参比组更为良好(P<0.05),麻醉苏醒相关指标项,数据汇总后比较,研究组具备优势(P<0.05),患者疼痛情况,研究组经联合方式护理后,疼痛评分较低(P<0.05),研究组采取护理干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评分在组别间较高(P<0.05),护理满意度,经由问卷调查,研究组良好(P<0.05)。结论 高龄骨科手术患者就诊期间为其提供护理服务,以麻醉苏醒期护理+疼痛护理具备良好干预效果,能够有效缩短其麻醉苏醒时长,减轻其疼痛感受,有助于患者术后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醉苏醒期护理 疼痛护理 骨科手术 高龄患者 临床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麻醉苏醒期护理与心理干预联用对全麻患者躁动评分、应激指标的影响
12
作者 王翠 翟海霞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3年第11期172-175,共4页
研究麻醉苏醒期护理和心理干预联用对全身麻醉患者的影响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麻醉恢复室收治的50例全身麻醉手术患者,随机分组,比较两组各项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各项护理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麻醉苏醒期是患者从麻醉状... 研究麻醉苏醒期护理和心理干预联用对全身麻醉患者的影响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麻醉恢复室收治的50例全身麻醉手术患者,随机分组,比较两组各项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各项护理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麻醉苏醒期是患者从麻醉状态中恢复清醒的关键时期。该时期的护理对于患者的康复很关键。结合心理干预的麻醉苏醒期护理可以有效地缓解患者的手术焦虑、疼痛和恢复期的负面情绪,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醉苏醒期护理 心理干预 全身麻醉 躁动评分 应激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儿术后苏醒期护理 被引量:2
13
作者 张凌 户亮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0年第23期187-188,共2页
目的探讨小儿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术后苏醒期的护理。方法回顾性总结2007年6月至2010年6月96例小儿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儿,在全麻下行扁桃体摘除,同时行鼻内窥镜下腺样体刮除术后的苏醒期的护理体会。结果 96例患儿... 目的探讨小儿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术后苏醒期的护理。方法回顾性总结2007年6月至2010年6月96例小儿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儿,在全麻下行扁桃体摘除,同时行鼻内窥镜下腺样体刮除术后的苏醒期的护理体会。结果 96例患儿顺利完成手术,无一例发生意外,均痊愈出院。结论小儿全麻术后苏醒期易发生并发症,具有危险性,应严密监测,加强观察及护理,以确保患儿安全平稳地度过苏醒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苏醒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RAS理念下麻醉苏醒期护理对老年胃癌全麻手术患者的影响
14
作者 赵永康 张志超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5年第3期174-177,共4页
探究并评价在老年胃癌全麻手术中应用加速康复外科(ERAS)理念的麻醉苏醒期护理所产生的影响。方法 在一段时间内共筛选出60例患者,依据入院顺序分组,一组执行常规苏醒期护理(对照,30);而另外一组中的30例则基于ERAS理念下麻醉苏醒期护理... 探究并评价在老年胃癌全麻手术中应用加速康复外科(ERAS)理念的麻醉苏醒期护理所产生的影响。方法 在一段时间内共筛选出60例患者,依据入院顺序分组,一组执行常规苏醒期护理(对照,30);而另外一组中的30例则基于ERAS理念下麻醉苏醒期护理(研究),分析手术情况。结果 术中情况组间相对比而言,可知P>0.05;而相较于对照组,研究组苏醒期状况较优,谵妄发生率较低,且持续时间较短;另外,研究组不良事件发生概率较低,住院时间较短,并且护理总满意度较高,P<0.05。结论 在老年胃癌全麻手术中给予ERAS理念下的麻醉苏醒期护理,可有效保障患者的手术恢复效果,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概率,意义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速康复外科理念 麻醉苏醒期护理 老年胃癌 全麻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麻脊柱术后患者苏醒期的护理干预效果分析
15
作者 李丽娜 曹天彪 王晓丽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1期240-243,共4页
探讨全麻脊柱术后患者苏醒期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本研究以本院于2023年1月-2023年12月行全身麻醉的患者40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成两组各20例,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观察两组病人的临床表现及预后。试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 探讨全麻脊柱术后患者苏醒期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本研究以本院于2023年1月-2023年12月行全身麻醉的患者40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成两组各20例,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观察两组病人的临床表现及预后。试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配合苏醒期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对术后6小时、12小时、24小时疼痛评分、术后苏醒时间、护理满意度、术后24小时 SAS及 SDS评分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试验组患者在接下来的6,12,24小时的疼痛指标比对照组显著降低。精确的数字比较如下:7.02±3.21 对比 7.92±3.23,再到5.10±2.13 对比 7.52±2.34,最后是4.57±1.85 对比 5.65±1.64。这些都明确的说明,试验组患者的疼痛程度都较低。此外,试验组患者从术后的醒来时间来看,平均仅需要95.0±13.55分钟,而对照组则需要长达119.62±15.68分钟。时间是愈合的关键,而快速醒来则意味着更加高效的恢复。更重要的是,试验组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度有着高达95.00%,相较于对照组的75.00%,有着明显的优势。这些数据无一不是试验组优于对照组的有力证据。此外,试验组患者术后24h的SAS和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分别为45.21±5.77 vs. 63.12±8.35(p<0.05),39.62±4.35 vs. 61.25±7.26(p<0.05)。结论 在全身麻醉下,对脊柱术后苏醒期实施护理干预,能显著减轻患者疼痛,缩短患者苏醒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减轻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麻脊柱手术 苏醒期护理干预 疼痛管理 护理满意度 心理健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例先天性重症肌无力并胸廓畸形及骨盆畸形患者全麻苏醒期的护理
16
作者 郭敏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24年第8期88-90,共3页
对本院收治的1例先天性重症肌无力并胸廓畸形及骨盆畸形患者全麻苏醒期的护理过程进行总结分析。实施生理状态与神经肌肉功能检测、并发症预防与应对、药物治疗与管理等一系列监测和干预措施后,患者术后全麻苏醒期生命体征稳定,肌力在... 对本院收治的1例先天性重症肌无力并胸廓畸形及骨盆畸形患者全麻苏醒期的护理过程进行总结分析。实施生理状态与神经肌肉功能检测、并发症预防与应对、药物治疗与管理等一系列监测和干预措施后,患者术后全麻苏醒期生命体征稳定,肌力在苏醒期逐渐恢复至术前水平,未观察到肌无力危象或呼吸衰竭等严重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肌无力 全麻 苏醒期护理 护理团队 术后恢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术室舒适护理+麻醉苏醒期人文护理在间歇性充气加压治疗预防患者静脉血栓栓塞形成中的研究
17
作者 刘继 郭丽琼 +1 位作者 程格 张小静 《基层医学论坛》 2024年第35期114-116,共3页
目的 研究分析手术室舒适护理+麻醉苏醒期人文护理在间歇性充气加压治疗(intermittent pneumatic compression,IPC)中预防患者静脉血栓栓塞(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形成的临床效果。方法 从厦门市第五医院2022年10月—2023年10月... 目的 研究分析手术室舒适护理+麻醉苏醒期人文护理在间歇性充气加压治疗(intermittent pneumatic compression,IPC)中预防患者静脉血栓栓塞(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形成的临床效果。方法 从厦门市第五医院2022年10月—2023年10月接收的重症患者中选取符合研究条件的200例患者开展回顾性分析,采用平均分配的方式将20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手术室舒适护理+麻醉苏醒期人文护理联合IPC的护理措施,观察对比2组患者的VTE发生率、静脉血液峰值流速与平均流速、临床护理满意度。结果 采用手术室舒适护理+麻醉苏醒期人文护理联合IPC的观察组VTE发生率为3.00%,采用常规护理措施的对照组VTE发生率为19.00%,观察组VTE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静脉血液峰值流速和平均流速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临床护理满意度为98.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1.00%(P<0.05)。结论 针对患者手术过程开展手术室舒适护理+麻醉苏醒期人文护理联合IPC,能够显著降低患者VTE发生率,提高患者静脉血液峰值流速和平均流速,进一步加强VTE预防效果,促进患者临床护理满意度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室舒适护理 麻醉苏醒期护理 间歇性充气加压 静脉血栓栓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护协作苏醒期专项护理在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患者中的的应用效果
18
作者 梅彩容 蔡甜甜 方静 《医疗装备》 2024年第23期123-125,共3页
目的 探究医护协作苏醒期专项护理对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PTED)患者术后镇静效果及疼痛程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于医院行PTED治疗的80例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 目的 探究医护协作苏醒期专项护理对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PTED)患者术后镇静效果及疼痛程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于医院行PTED治疗的80例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医护协作苏醒期专项护理。比较两组警觉-镇静量表(OAAS)评分、恢复状况、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苏醒期并发症情况。结果 拔管、术后1 h时,观察组OAA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睁眼、拔管及自主呼吸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4 h,两组VAS评分均升高;术后12 h,两组VAS评分均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苏醒期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医护协作苏醒期专项护理可促进PTED患者术后苏醒,降低疼痛感及并发症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 医护协作 苏醒专项护理 疼痛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析苏醒期无痛护理管理对全麻手术患者应激反应及睡眠质量的影响
19
作者 陈水英 黄晓萍 +2 位作者 林庆水 郑育娴 李泓 《世界睡眠医学杂志》 2024年第11期2581-2584,共4页
目的:分析苏醒期无痛护理管理对全麻手术患者应激反应及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2月至2023年12月莆田市第一医院收治的采取全麻手术治疗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 目的:分析苏醒期无痛护理管理对全麻手术患者应激反应及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2月至2023年12月莆田市第一医院收治的采取全麻手术治疗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苏醒期无痛护理管理模式干预,持续护理至患者苏醒。从意识状态、循环、活动力、血氧饱和度以及呼吸5个项目评价2组患者麻醉恢复情况,采用免疫吸附法测定2组患者护理前后应激反应水平,统计2组低体温、寒战、躁动、恶心呕吐等并发症发生率,采用理查兹坎贝尔睡眠量表(RCSQ)评价2组患者睡眠情况,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比较2组患者干预前后睡眠质量的变化。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理查兹坎贝尔睡眠量表RCSQ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肾上腺素(AD)、去甲肾上腺素(NE)、C反应蛋白(CRP)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低体温、寒战、躁动、恶心呕吐等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PSQI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苏醒期无痛护理管理模式可减轻全麻手术患者应激反应,帮助患者更快苏醒,还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有效改善其术后睡眠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麻手术 苏醒无痛护理管理 麻醉恢复情况 应激反应 并发症 术后康复 睡眠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痛护理理念指导下的苏醒期护理联合加速康复外4科对肺癌根治术患者术后疼痛及并发症的影响 被引量:5
20
作者 臧正明 田仁军 +1 位作者 姜珍珍 张龙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23年第13期2440-2444,共5页
目的:探讨无痛护理理念指导下的苏醒期护理联合加速康复外科(ERAS)对肺癌根治术患者术后疼痛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5月至2021年5月在烟台市莱阳中心医院行肺癌根治术治疗的患者524例为研究对象,基于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 目的:探讨无痛护理理念指导下的苏醒期护理联合加速康复外科(ERAS)对肺癌根治术患者术后疼痛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5月至2021年5月在烟台市莱阳中心医院行肺癌根治术治疗的患者524例为研究对象,基于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262例。其中研究组术后行无痛苏醒护理联合ERAS护理,对照组行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康复效果、疼痛(NRS评分)、生活质量(QLQ-C30评分)及并发症发生差异。结果:研究组患者术后拔管、排气、抗生素使用、进食、下床活动、住院时间及苏醒期舒张压、收缩压及心率小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研究组术后6 h、24 h、2 d、3 d、4 d、5 d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QLQ-C30各维度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研究组患者的躯体、认知、情感、认知及日常生活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疲劳、疼痛、恶心呕吐、睡眠障碍、食欲减退、腹泻、便秘及呼吸困难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9.92%,低于对照组的19.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865,P<0.05)。结论:无痛苏醒期护理联合ERAS护理可加快肺癌根治术后患者的康复进程,降低术后疼痛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根治术 加速康复外科护理 无痛苏醒期护理 疼痛 并发症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