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芪莲舒痞颗粒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61例 被引量:10
1
作者 曹志群 于大猛 张维东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3年第5期346-347,共2页
目的 :观察芪莲舒痞颗粒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的逆转作用。方法 :将 97例符合标准的胃癌前期病变患者 ,随机分为芪莲舒痞颗粒治疗组 6 1例和维酶素对照组 36例进行临床疗效观察。结果 :①综合疗效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 80 .3% ,对照组... 目的 :观察芪莲舒痞颗粒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的逆转作用。方法 :将 97例符合标准的胃癌前期病变患者 ,随机分为芪莲舒痞颗粒治疗组 6 1例和维酶素对照组 36例进行临床疗效观察。结果 :①综合疗效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 80 .3% ,对照组为 4 7.2 %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②治疗组治疗前后自身及与对照组比较 ,临床症状积分、胃镜像、病理疗效、病理积分均有显著差异 (P <0 .0 5 )。结论 :芪莲舒痞颗粒具有较好的临床、病理疗效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前病变 肠上皮化生 异型增生 芪莲舒痞颗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芪莲舒痞颗粒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大鼠血管生成因bFGF的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曹志群 张迎泉 《中药药理与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41-43,共3页
目的探讨芪莲舒痞颗粒(QLSP)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的机制。方法采用甲基硝基亚硝基胍(MNNG)、雷尼替丁加饥饱失常的方法,造成大鼠CAG癌前病变气虚血瘀证病结合的模型,观察QLSP对大鼠血管生成因子bFGF的影响。结果胃粘膜癌前病变... 目的探讨芪莲舒痞颗粒(QLSP)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的机制。方法采用甲基硝基亚硝基胍(MNNG)、雷尼替丁加饥饱失常的方法,造成大鼠CAG癌前病变气虚血瘀证病结合的模型,观察QLSP对大鼠血管生成因子bFGF的影响。结果胃粘膜癌前病变存在血管生成因子表达,QLSP组能明显抑制bFGF的表达和分泌;阻断或逆转胃粘膜癌前病变的病理状态。结论芪莲舒痞颗粒能明显抑制血管生成因子bFGF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 芪莲舒痞颗粒 BFGF 大鼠 胃粘膜癌前病变 血管生成因子 甲基硝基亚硝基胍 雷尼替丁 证病结合 气虚血瘀 病理状态 CAG 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芪莲舒痞颗粒逆转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曹志群 于大猛 张维东 《河北中医药学报》 2003年第4期10-13,17,共5页
目的 :观察芪莲舒痞颗粒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的逆转作用。方法 :将 1 0 1例符合标准的胃癌前期病变患者 ,随机分为芪莲舒痞颗粒治疗组 61例和胃复春对照组 40例进行临床疗效观察。结果 :①综合疗效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 80 3 % ,对... 目的 :观察芪莲舒痞颗粒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的逆转作用。方法 :将 1 0 1例符合标准的胃癌前期病变患者 ,随机分为芪莲舒痞颗粒治疗组 61例和胃复春对照组 40例进行临床疗效观察。结果 :①综合疗效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 80 3 % ,对照组为 70 0 %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②治疗组自身前后及与对照组比较 ,临床症状积分、胃镜像、病理疗效、病理积分、抑杀胃内H·pylori(幽门螺杆菌 )差异均有显著性 (P <0 0 1 ,P <0 0 5 ) ;治疗后血清SOD明显升高 ,LPO明显降低。结论 :芪莲舒痞颗粒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清除自由基、抑杀H·pylori等作用 ,是逆转胃黏膜癌前病变的有效方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芪莲舒痞颗粒 胃癌前病变 肠上皮化生 异型增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芪莲舒痞颗粒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大鼠血管生成因子、VEGF的影响 被引量:4
4
作者 曹志群 张卫东 +1 位作者 孙闵 姜娜娜 《光明中医》 2008年第1期15-17,共3页
目的:探讨芪莲舒痞颗粒(QLSP)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的机制。方法:采用甲基硝基亚硝基胍(MNNG)、雷尼替丁加饥饱失常的方法,造成大鼠CAG癌前病变气虚血瘀证病结合的模型。给药后观察各组大鼠胃粘膜血管生成因子(VEGF)的变化。结果... 目的:探讨芪莲舒痞颗粒(QLSP)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的机制。方法:采用甲基硝基亚硝基胍(MNNG)、雷尼替丁加饥饱失常的方法,造成大鼠CAG癌前病变气虚血瘀证病结合的模型。给药后观察各组大鼠胃粘膜血管生成因子(VEGF)的变化。结果:胃粘膜癌前病变存在血管生成因子表达,而且与正常组有明显差异(P<0.05)。QLSP组能明显抑制血管生成因子VEGF的表达和分泌,并且与对照组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芪莲舒痞颗粒能明显抑制血管生成因子的表达,此研究对本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萎缩性胃炎 癌前病变 芪莲舒痞颗粒 血管生成因子VEGF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芪莲舒痞颗粒对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大鼠胸腺脾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曹志群 张维东 于大猛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03年第5期366-366,共1页
关键词 萎缩性胃炎 癌前病变 芪莲舒痞颗粒 胸腺 中药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芪莲舒痞颗粒对食管鳞状上皮不典型增生的治疗作用 被引量:1
6
作者 杨景玉 孔令斌 《医学信息(中旬刊)》 2011年第7期3258-3259,共2页
目的:评价芪莲舒痞颗粒对食管鳞状上皮轻度和中度不典型增生的治疗作用,探讨在食管癌高发区开展中药预防的可行性。方法:选择经我院明确诊断的食管鳞状上皮不典型增生者100例,随机分成两组,一组(治疗组)口服芪莲舒痞颗粒,每次2袋,日3次... 目的:评价芪莲舒痞颗粒对食管鳞状上皮轻度和中度不典型增生的治疗作用,探讨在食管癌高发区开展中药预防的可行性。方法:选择经我院明确诊断的食管鳞状上皮不典型增生者100例,随机分成两组,一组(治疗组)口服芪莲舒痞颗粒,每次2袋,日3次冲服,对照组口服胃复春片,每次4片,日3次,疗程均为6个月,服药期间,每天监测副作用和服药顺从性。结果:芪莲舒痞颗粒与对照组均能明显改善胃镜下组织黏膜图像变化,治疗前后组织粘膜变化明显,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芪莲舒痞颗粒对食管鳞状上皮轻度和中度不典型增生有明显的逆转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芪莲舒痞颗粒 食管鳞状 不典型增生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芪莲舒痞颗粒对食管黏膜异型上皮样变的逆转作用研究
7
作者 张宝玉 张颖慧 孔令斌 《济宁医学院学报》 2010年第6期394-397,共4页
目的探讨芪莲舒痞颗粒对食管黏膜异型上皮样变的逆转作用研究。方法选择山东省消化病防治中心和河南科技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诊断的食管黏膜异型上皮样变者100例,随机分成两组,一组(治疗组)口服芪莲舒痞颗粒,每次2袋,日3次冲服。对照组口... 目的探讨芪莲舒痞颗粒对食管黏膜异型上皮样变的逆转作用研究。方法选择山东省消化病防治中心和河南科技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诊断的食管黏膜异型上皮样变者100例,随机分成两组,一组(治疗组)口服芪莲舒痞颗粒,每次2袋,日3次冲服。对照组口服胃复春片,每次4片,日3次。疗程均为3个月。所有患者在治疗前及疗程结束后2周内作胃镜及病理检查。常规病理对胃黏膜萎缩、肠化、异型增生,按轻、中、重分别记分为1、2、3分,各部位组织得分之和为各项目之总积分。结果比较两组病人治疗前后的胃镜下组织黏膜图像变化,结果发现,芪莲舒痞颗粒与对照组均能明显改善胃镜下组织黏膜的图像,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比较两组治疗后的胃镜下组织黏膜图像的变化,结果发现,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芪莲舒痞颗粒对食管黏膜异型上皮样变有明显的逆转作用,优于既往的常规中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芪莲舒痞颗粒 食管黏膜异型上皮样变 逆转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芪莲舒痞颗粒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7
8
作者 曹志群 相宏杰 赵红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0年第10期871-872,共2页
目的探讨中药芪莲舒痞(QLSP)颗粒治疗萎缩性胃炎(CAG)伴肠上皮化生(IM)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经胃镜和病理组织学确诊为慢性萎缩性胃炎并符合CAG肠上皮化生的92例患者按照平行、随机、对照的原则分为QLSP组37例、胃复春组29例和维酶素组26... 目的探讨中药芪莲舒痞(QLSP)颗粒治疗萎缩性胃炎(CAG)伴肠上皮化生(IM)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经胃镜和病理组织学确诊为慢性萎缩性胃炎并符合CAG肠上皮化生的92例患者按照平行、随机、对照的原则分为QLSP组37例、胃复春组29例和维酶素组26例,三组均以6个月为1个疗程,疗程结束后,病理学检查肠上皮化生的改善情况。结果 QLSP组、胃复春组、维酶素组病理疗效显效率分别为43.2%、31.0%、3.8%,有效率分别为48.6%、41.4%、46.2%,总有效率分别为91.9%、72.4%、50.0%。QLSP组治疗前后病理积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QLSP组治疗后病理积分分别与胃复春组和维酶素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芪莲舒痞颗粒对肠化生的病理总有效率和肠化生病理积分的改善均优于胃复春组和维酶素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芪莲舒痞颗粒 萎缩性胃炎 肠上皮化生 临床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