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9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花生主茎节间和侧枝节间长度的关联作图及候选基因分析
1
作者 赵斐斐 李少雄 +8 位作者 刘浩 李海芬 王润风 黄璐 余倩霞 洪彦彬 陈小平 鲁清 曹玉曼 《作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48-556,共9页
花生主茎节间和侧枝节间长度是影响单株产量的重要农艺性状。本研究以390份花生自然群体为研究材料,在花生成熟期分别测量主茎与侧枝的第一、第二、第三节间长度。选用GAPIT3.0软件中的混合线性模型(PCA+K模型)进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花生主茎节间和侧枝节间长度是影响单株产量的重要农艺性状。本研究以390份花生自然群体为研究材料,在花生成熟期分别测量主茎与侧枝的第一、第二、第三节间长度。选用GAPIT3.0软件中的混合线性模型(PCA+K模型)进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结果显示,主茎、侧枝节间长度基本符合正态分布,主茎节间与侧枝节间存在显著正相关。检测到63个主茎节间、侧枝节间长度相关位点。根据关联情况,找到3个显著性关联位点和位点簇。在A04_57397319挖掘到1个与前人共定位的显著性关联位点,并在该处预测到5个候选基因。本研究结果有助于解析花生主茎节间和侧枝节间的遗传基础和调控机制,为指导花生株型改良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主茎节间长度 侧枝节间长度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节间长度的钢桁架受力状态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褚建斌 《四川水泥》 2024年第11期53-55,共3页
钢桁架结构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运输系统中,为分析不同节间长度对钢桁架结构受力的影响,以实际工程中常见的钢桁架为例,将其按照常规设计方法,等分成不同的节间长度后,分别建模计算了钢桁架的受力、变形、稳定性和用钢量等,并进行了对比... 钢桁架结构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运输系统中,为分析不同节间长度对钢桁架结构受力的影响,以实际工程中常见的钢桁架为例,将其按照常规设计方法,等分成不同的节间长度后,分别建模计算了钢桁架的受力、变形、稳定性和用钢量等,并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表明:节间长度的变化,对该类钢桁架跨中上、下弦杆件的最大内力以及两端斜腹杆的稳定性影响比较明显,对支座构件的影响较小;采用相同钢构件的情况下,节间长度越大,桁架的用钢量越少;节间长度对钢桁架跨中最大位移(变形)的影响不大,该参数主要与整体结构荷载分布情况、结构自重等参数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桁架 节间长度 受力状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上部节间长度等数量性状基因的定位及其遗传效应分析 被引量:45
3
作者 谭震波 沈利爽 +4 位作者 况浩池 陆朝福 陈英 周开达 朱立煌 《Acta Genetica Sinica》 SCIE CAS CSCD 1996年第6期439-446,共8页
对水稻籼粳杂交(窄叶青8号×京系17)F_1的花药进行离体培养,建立一个含133个DH系的作图群体,通过构建分子连锁图谱,对水稻上部节间长度、株高和抽穗期的QTL进行区间作图,定位了影响上部节间长度的12个QTL... 对水稻籼粳杂交(窄叶青8号×京系17)F_1的花药进行离体培养,建立一个含133个DH系的作图群体,通过构建分子连锁图谱,对水稻上部节间长度、株高和抽穗期的QTL进行区间作图,定位了影响上部节间长度的12个QTL、株高的4个QTL和抽穗期的1个QTL。对这些QTL的遗传效应分析的结果表明,控制抽穗期的1个QTL即Hd8a为主效基因,其余的16个QTL为微效基因。控制上部节间长度单个的QTL对表型的贡献率介于8-18%,其加性效应可使所控制的节间长度增加大约1.6-3.6cm。值得注意的是,一些控制相关性状的、作用方向相同的QTL定位于同一染色体的相同或邻近区段上。这一结果揭示了这些性状相关的遗传基础,在水稻育种中运用这些QTL将有助于对株高进行精细的遗传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节间长度 数量性状基因 遗传效应 基因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生长环境下水稻最上节间长度QTL定位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乔保建 王盈盈 +1 位作者 朱晓彪 洪德林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1001-1007,共7页
利用由98个家系组成的Nipponbare/Kasalath//Nipponbare回交重组自交系(backcross inbred lines,BIL)作图群体(BC1F12和BC1F13)和复合区间作图方法(CIM),在3种不同的生长环境下对水稻最上节间长度进行了QTL分析。结果表明,3种不同的生... 利用由98个家系组成的Nipponbare/Kasalath//Nipponbare回交重组自交系(backcross inbred lines,BIL)作图群体(BC1F12和BC1F13)和复合区间作图方法(CIM),在3种不同的生长环境下对水稻最上节间长度进行了QTL分析。结果表明,3种不同的生长环境共检测到13个QTL,分布于第1,2,3,5,6,8,10,11染色体上,解释性状变异的3.97%~15.21%。其中qUIL-6在3种不同生长环境中均检测到,qUIL-1a,qUIL-3a,qUIL-3b和qUIL-10a等4个位点在两种不同生长环境中均被检测到,说明这些QTL位点受环境影响较小,表达较为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最上节间长度 不同生长环境 数量性状基因座定位 复合区作图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第5节间长度与出穗促进率的相关性 被引量:6
5
作者 李志新 王美欢 +2 位作者 徐超飞 李华军 李晓方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872-1876,共5页
出穗促进率和株高变化是反映水稻品种光温生态响应的重要指标。能否在育种阶段采用相对容易识别的性状来判断水稻品种的生态响应能力,对广适性品种的选育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12个水稻亲本聚合杂交后代选出的36个高代稳定自交系及其亲本... 出穗促进率和株高变化是反映水稻品种光温生态响应的重要指标。能否在育种阶段采用相对容易识别的性状来判断水稻品种的生态响应能力,对广适性品种的选育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12个水稻亲本聚合杂交后代选出的36个高代稳定自交系及其亲本共48份材料,在湖北荆州作中稻以及在广州作早稻和晚稻,研究不同生态条件下株高及各组成成分变化与出穗促进率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第5节间长度是株高成分中最容易受环境影响的部分,其在不同季节的变化与出穗促进率呈极显著正相关,在早稻和中稻、中稻和晚稻、早稻和晚稻3种情况下,第5节间长度变化和出穗促进率之间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37、0.52和0.49,均达极显著水平,偏相关系数分别为0.42、0.43和0.36,也都达极显著水平。说明第5节间长度容易受光温条件的影响,是生态响应变化的重要指标,越是敏感的材料响应越大,适应性越差。因此,不同环境条件下第5节间长度可用作判断水稻品种对光温条件的响应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出穗促进率 第5节间长度变化 相关性 广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麦节间长度的杂种优势及基因效应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李承道 黄培忠 +2 位作者 刘玉芳 马俊虎 陈如梅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1993年第3期158-161,共4页
用4×5双列杂交研究大麦各节间长度的杂种优势及基因效应,结果表明:各节间长度的杂种优势均存在较大的变异,但以倒二、三、四节间长度的杂种优势较强,而倒一和五节间的杂种优势较弱。节间长度的遗传符合加性—显性模型,但加性效应... 用4×5双列杂交研究大麦各节间长度的杂种优势及基因效应,结果表明:各节间长度的杂种优势均存在较大的变异,但以倒二、三、四节间长度的杂种优势较强,而倒一和五节间的杂种优势较弱。节间长度的遗传符合加性—显性模型,但加性效应更重要。平均显性度与杂种优势表现一致。控制倒一、二节间长度的有较多显性基因,而控制基部节间长度的隐性基因较多。除倒一节间长度与粒重呈显著正相关外,其它各节间长度与产量构成因素的相关性均不显著。杂种亲本选配时,应注意控制中部节间的长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麦 节间长度 杂种优势 基因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拔节期光强对水稻基部节间长度的影响 被引量:5
7
作者 梁开明 李晓娟 +5 位作者 钟旭华 田卡 彭少兵 黄农荣 潘俊峰 刘彦卓 《中国稻米》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32-37,共6页
基部节间过长是导致水稻倒伏的关键因素之一。光强对水稻茎秆基部节间长度有重要影响。本研究在拔节前1叶龄期(S_0)、第1节间伸长期(S_1)以及第2节间伸长期(S_2),采用遮阳网遮光的方法,设置3种不同光强:29%透光率(A)、67%透光率(B)和100... 基部节间过长是导致水稻倒伏的关键因素之一。光强对水稻茎秆基部节间长度有重要影响。本研究在拔节前1叶龄期(S_0)、第1节间伸长期(S_1)以及第2节间伸长期(S_2),采用遮阳网遮光的方法,设置3种不同光强:29%透光率(A)、67%透光率(B)和100%全光照(不遮光,C),研究不同节间伸长期光强对节间长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拔节前1叶龄期,基部第1、第2和第3节间长度在不同光强处理间均无显著差异;在第1节间伸长期和第2节间伸长期,随着光强的增加,正在伸长的节间显著缩短,但光强对其他伸长节间的长度无显著影响。回归分析表明,光强与正在伸长的基部节间长度呈显著负相关关系,而与其他伸长节间长度的相关性不显著。在第1节间伸长期,光强每增加1 000 Lum/ft^2,第1节间将缩短0.5 cm;而在第2节间伸长期,光强每增加1 000 Lum/ft^2,第2节间则缩短0.7 cm。上述结果表明,光强仅对正在伸长节间的长度产生显著影响,其中第2节间对光强的反应比第1节间更为敏感。在生产实践中可通过栽培调控提高群体透光率,避免基部节间过度伸长,从而提高水稻抗倒伏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倒伏 光强 节间长度 遮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用量缓释氮对超级稻节间长度和抗倒性的影响 被引量:4
8
作者 王晓玲 许凤英 +2 位作者 马国辉 田小海 周游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472-475,共4页
以超级稻组合88S/1128和准两优527为试验材料,研究金正大缓释氮对超级稻的节间结构和抗倒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氮用量的增加,两品种基部的倒5和倒4节间长度均增加;在0~315 kg/hm2施氮处理下,组合88S/1128比准两优527的基部倒5和倒4... 以超级稻组合88S/1128和准两优527为试验材料,研究金正大缓释氮对超级稻的节间结构和抗倒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氮用量的增加,两品种基部的倒5和倒4节间长度均增加;在0~315 kg/hm2施氮处理下,组合88S/1128比准两优527的基部倒5和倒4节间分别短35%和30%,中部倒3节间短12%,相反,上部的倒2、倒1节间分别长8%和2%,表现出不同的节间结构。随着施氮量的增加,两品种的各节间的抗折力下降,组合88S/1128在各种氮素水平下抗折力均大于准两优527,表现出强的抗倒伏能力;组合88S/1128的基部节间倒伏指数均在200以下,没有倒伏,而准两优527在270、315 kg/hm2施氮量下大都大于200,成熟期出现倒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级杂交稻 缓释氮 节间长度 抗折力 倒伏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梨正反交后代枝梢节间长度遗传倾向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崔艳波 乐文全 +4 位作者 赵广 伍涛 陶书田 吴俊 张绍铃 《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41-43,共3页
以京白梨、鸭梨及其正反交后代400株实生树为材料,研究其枝梢节间长度的遗传倾向。结果表明:梨树枝梢节间长度为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正反交后代均呈正态分布,有明显增大的趋势,后代平均遗传传递力为115.70%,加性效应在后代节间长度遗... 以京白梨、鸭梨及其正反交后代400株实生树为材料,研究其枝梢节间长度的遗传倾向。结果表明:梨树枝梢节间长度为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正反交后代均呈正态分布,有明显增大的趋势,后代平均遗传传递力为115.70%,加性效应在后代节间长度遗传中占主导地位。正反交后代都出现了极高的超高亲植株,平均超高亲率为91.75%,有很强的杂种优势。正反交后代间有极显著的正相关性(r=0.988**,P<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白梨 鸭梨 正反交后代 枝梢节间长度 遗传倾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栽培措施对小麦节间长度促进效应的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杨四军 王来花 +1 位作者 李德民 刘聿明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18-21,共4页
小麦节间长度既受品种遗传特性所制约,又与生理生态条件有密切关系。播期,氮肥用量,施肥时间及运筹方式等栽培措施对节间长度的影响较小。
关键词 小麦 节间长度 促进效应 栽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兴洲大桥主桥钢桁梁节间长度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姜天华 朱红兵 刘唐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06年第4期412-414,共3页
在特大桥桥型方案的比选过程中往往忽略对节间长度的比选,这样所设计桥梁不一定是最优方案。详细介绍天兴洲大桥钢桁梁节间长度的比选过程,确定最佳节间长度,同时论述了节间长度比较的重要性。
关键词 公铁两用大桥 钢桁梁 节间长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矮杆基因对节间长度的遗传控制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学锋 孙世孟 温金祥 《上海农业学报》 CSCD 1999年第3期35-37,共3页
以籼稻品种南京11 号、一枝腊、南京6 号和粳稻品种 A65、矮杆黄、“盐变”为材料,配成5 个杂交组合,每一组合均获得亲本 P1、 P2,分离世代 F2 和与亲本回交所得的 B1、 B2 回交世代。分别测定其株高、穗长以及各... 以籼稻品种南京11 号、一枝腊、南京6 号和粳稻品种 A65、矮杆黄、“盐变”为材料,配成5 个杂交组合,每一组合均获得亲本 P1、 P2,分离世代 F2 和与亲本回交所得的 B1、 B2 回交世代。分别测定其株高、穗长以及各节间长度,并对矮杆基因控制的节间长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矮杆基因降低株高的作用主要表现为穗下第1 节间和第2 节间长度的缩短。一枝腊的矮杆主基因伴有明显缩短穗长的作用,可能属“一因多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矮杆基因 节间长度 株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节间长度对红松人工林立地质量的评价 被引量:1
13
作者 陶静 秦彩云 +1 位作者 才巨峰 孙长彬 《吉林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26-28,共3页
前言用林分优势木平均高与年龄曲线的指数年龄高度,作为立地质量评价的指数,是多数国家都采用的方法。但此法缺点是:一不易查定林龄,年龄误差可能引起立地指数的很大偏差;二不能剔除非立地因子对早期高生长的影响。目前,国外对于具有明... 前言用林分优势木平均高与年龄曲线的指数年龄高度,作为立地质量评价的指数,是多数国家都采用的方法。但此法缺点是:一不易查定林龄,年龄误差可能引起立地指数的很大偏差;二不能剔除非立地因子对早期高生长的影响。目前,国外对于具有明显节间生长规律的针叶树种,采用生长截距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松 人工林 立地质量 节间长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茎节间长度的遗传及其与其他性状的关系 被引量:1
14
作者 富健 《东北农业科学》 1987年第4期17-22,共6页
本文以无限×亚有限(Ⅰ·Ⅱ)、无限×无限(Ⅰ·Ⅰ)及亚有限×亚有限(Ⅱ·Ⅱ)三种类型16个大豆组合为材料,研究大豆植株节间长度的遗传及其与其他性状的关系。试验结果表明:各类组合的F_1和F_2代节间长度最高值... 本文以无限×亚有限(Ⅰ·Ⅱ)、无限×无限(Ⅰ·Ⅰ)及亚有限×亚有限(Ⅱ·Ⅱ)三种类型16个大豆组合为材料,研究大豆植株节间长度的遗传及其与其他性状的关系。试验结果表明:各类组合的F_1和F_2代节间长度最高值均在Ⅰ_15节。Ⅰ·Ⅰ和Ⅱ·Ⅱ组合超亲类型均大于Ⅰ·Ⅱ组合,倾亲类型均少于Ⅰ·Ⅱ组合。Ⅰ·Ⅱ组合亲本植株下部,上部节间长度与F_1和F_2代每节荚数呈显著、极显著正相关。Ⅰ·Ⅰ组合亲本植株中节间长度与F_1和F_2代每节荚数呈显著、极显著正相关。Ⅱ·Ⅱ组合亲本植株中下部、上部节间长度与F_1和F_2代每节荚数呈显著、极显著正相关。各类型组合F_1和F_2代各节节间长度均表现遗传力较高。说明每节节间长度是一个比较稳定的性状,从早代就可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间长度 单株荚数 单株粒数 主茎 超亲 产量因素 试验结果 抗倒伏能力 广义遗传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节间长度与中粳西光的抗倒性探讨 被引量:4
15
作者 高福平 赵磊 吴硕林 《安徽农学通报》 2001年第6期39-40,共2页
本文调查了中粳西光的节间长度 ,探讨中粳西光的抗倒性 。
关键词 中粳西光 节间长度 抗倒性 稻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麻单纤维大小及其节间长度的观察 被引量:2
16
作者 何嵩山 《中国麻作》 1985年第2期29-32,18,共5页
大麻(Cannabis sativa L)原产我国,分布甚广,但从全国范围来讲,分布较多的则是淮河以北地区。我国现有大麻面积232.5万亩,在麻类作物中仅次于红麻面积占全国第二位。
关键词 节间长度 大麻 麻类作物 红麻 分布 中国 淮河 单纤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府海棠和S19杂交后代节间长度及对红富士苹果节间长度的影响
17
作者 郭兴科 贾爱军 +1 位作者 樊春芬 徐继忠 《天津农业科学》 CAS 2017年第7期76-79,共4页
以西府海棠、S19、天红2号、西府海棠和S19杂交后代以及其上嫁接的天红2号为材料,研究枝条节间长度的遗传倾向以及西府海棠和S19杂交后代对天红2号节间长度的影响。结果表明:西府海棠和S19杂交后代枝梢节间长度符合正态分布,苹果枝条节... 以西府海棠、S19、天红2号、西府海棠和S19杂交后代以及其上嫁接的天红2号为材料,研究枝条节间长度的遗传倾向以及西府海棠和S19杂交后代对天红2号节间长度的影响。结果表明:西府海棠和S19杂交后代枝梢节间长度符合正态分布,苹果枝条节间长度为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西府海棠和S19杂交后代的节间长度对其上天红2号的节间长度没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府海棠 S19 天红2号 节间长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小麦品种(系)株高及节间长度研究 被引量:13
18
作者 崔淑佳 潘晓萍 +2 位作者 高居荣 王洪刚 李兴锋 《山东农业科学》 2014年第10期19-22,共4页
对矮秆、中秆、高秆共20个小麦品种(系)的株高及各节间长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矮秆小麦主要是通过缩短不同节间长度来降低株高,特别是基部节间;株高相近的品种(系)同一节间占株高的比例基本相同,株高类型不同的品种(系)其节间比例的变化... 对矮秆、中秆、高秆共20个小麦品种(系)的株高及各节间长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矮秆小麦主要是通过缩短不同节间长度来降低株高,特别是基部节间;株高相近的品种(系)同一节间占株高的比例基本相同,株高类型不同的品种(系)其节间比例的变化相对较大;两个小偃麦矮秆种质31504-1和31505-1株高构成指数IL明显大于其它小麦,说明其抗倒伏性更稳定,这对小麦株高的遗传改良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株高 节间长度 株高构成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番茄苗期节间长度的遗传规律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张宁 刘文超 +3 位作者 李毅丰 王帅 曹霞 毛秀杰 《中国果菜》 2022年第3期62-66,71,共6页
为了解番茄苗期节间长度的遗传规律,本研究对短节间‘串黄’番茄(CH)和长节间‘大黄’番茄(DH)品系构建的6个世代P_(1)、P_(2)、F_(1)、F_(2)、B_(1)、B_(2)遗传模型进行了试验研究。利用极大似然法和IECM算法对番茄节间长度的遗传参数... 为了解番茄苗期节间长度的遗传规律,本研究对短节间‘串黄’番茄(CH)和长节间‘大黄’番茄(DH)品系构建的6个世代P_(1)、P_(2)、F_(1)、F_(2)、B_(1)、B_(2)遗传模型进行了试验研究。利用极大似然法和IECM算法对番茄节间长度的遗传参数进行估计。结果表明,DH上胚轴长度和节间长度都极显著高于CH。DH和CH番茄的节间长度遗传模型为两对加性-显性-上位性主基因+加性-显性-上位性多基因。遗传群体B_(1)、B_(2)、F_(2)节间长度主基因的遗传率分别为100%、20.72%、62.52%,多基因遗传率均为0。这说明番茄节间长度的主基因遗传效率在B_(1)和F_(2)代中较高,受环境因素影响较小,性状选择可以在较早的世代中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 节间长度 遗传规律 极大似然法 IECM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肥后移不同施肥量对小麦节间长度及产量的综合影响 被引量:2
20
作者 杨美悦 何昭 +4 位作者 宋璐 詹涛 许爽 任武平 于艳梅 《陕西农业科学》 2017年第8期48-49,共2页
在小麦拔节期,分别采用尿素5 kg·667 m^(-2)、尿素10 kg·667 m^(-2)、尿素15 kg·667 m^(-2)、尿素7.5 kg·667 m^(-2)+二铵2.5 kg·667 m^(-2)的施肥处理,以农民习惯拔节期不施肥的方法为对照,探索在拔节期不同... 在小麦拔节期,分别采用尿素5 kg·667 m^(-2)、尿素10 kg·667 m^(-2)、尿素15 kg·667 m^(-2)、尿素7.5 kg·667 m^(-2)+二铵2.5 kg·667 m^(-2)的施肥处理,以农民习惯拔节期不施肥的方法为对照,探索在拔节期不同施肥量对小麦节间长度、667 m2产量及产量结构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四种施肥处理与对照比较,小麦节间长度差异不显著;从产量结构看,亩穗数均达到显著差异,穗粒数及千粒重差异不显著;亩产量均有增加,其中667 m2施7.5 kg+二铵2.5 kg差异显著,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氮肥后移 施肥量 节间长度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