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色匹配函数的卫星影像真彩色合成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夏米麒 丘仲锋 +4 位作者 胡晨悦 龙艳梅 赵冬至 廖廓 吴到懋 《遥感技术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092-1106,共15页
色匹配函数通过构建地物反射光的光谱分布与颜色三刺激值的关系可将任意波段的信息映射到三原色基准值上,经过色彩空间的转换后重建多光谱遥感影像。针对大多数多光谱传感器在可见光内波段数量有限、波段通道较窄且波段间隔不均匀,直接... 色匹配函数通过构建地物反射光的光谱分布与颜色三刺激值的关系可将任意波段的信息映射到三原色基准值上,经过色彩空间的转换后重建多光谱遥感影像。针对大多数多光谱传感器在可见光内波段数量有限、波段通道较窄且波段间隔不均匀,直接在相邻波段间插值会使色匹配积分过程出现较大误差的问题,结合遥感数据的模拟和反向传播(Back Propagation,BP)神经网络,以可见光范围内通道设置丰富的近岸高光谱水色成像仪(Hyperspectral Imager for the Coastal Ocean,HICO)经色匹配函数和色彩空间转换后得到的R、G、B三刺激值作为网络输出值,其波段重建后得到的目标传感器的模拟波段作为输入值,训练得到适用于Landsat-8 OLI、Terra MODIS、Himawari-8 AHI传感器的真彩色影像合成模型。计算均值、标准差、平均梯度和信息熵这4类客观评价参数,并结合对真彩色影像和直方图的主观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能丰富和扩展有限的波段信息,提高影像的清晰度、色彩饱和度以及包含的信息量,校正了三波段合成影像存在的色偏,解决了在原始数据波段数受限的情况下通过简单插补波段带入色匹配函数进行积分计算产成误差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色匹配函数 反向传播神经网络 波段重建 真彩合成 多光谱
原文传递
高精度、快速、灵敏OMA测色
2
作者 林理忠 雷杰 +1 位作者 普晓云 王云美 《数据采集与处理》 CSCD 1992年第S1期250-250,共1页
现代测色法分为光谱光度测色和光电积分测色西种。前者测量精确,后者测速快。我们已发表的OMA测色同时有精确、快速的优点,本文介绍进一步提高了精度、速度和灵敏度后的特点。
关键词 OMA 光谱响应 国际规定 品图 强度法 色匹配函数 代表值 线谱 测量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色彩恒常理论的多光谱图像真彩色复原技术 被引量:2
3
作者 张星铭 孙文邦 岳广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248-256,共9页
色彩匹配函数使得多光谱数据合成彩色图像简单易行,但是直接使用色彩匹配函数加权得到的多光谱彩色图像容易偏色,且无法避免低光照度和阴影对图像质量的影响;针对这一问题,本文结合色彩恒常理论,使用双sigmoid函数作为权重优化了Frankle... 色彩匹配函数使得多光谱数据合成彩色图像简单易行,但是直接使用色彩匹配函数加权得到的多光谱彩色图像容易偏色,且无法避免低光照度和阴影对图像质量的影响;针对这一问题,本文结合色彩恒常理论,使用双sigmoid函数作为权重优化了Frankle-McCann Retinex算法在像素亮度计算的重置策略,达到对基于颜色匹配函数的真彩色复原技术改进,实现地物的彩色复原和增强;首先,对各波段图像建立亮度比较路径,通过对路径像素计算和迭代,估计目标在各波段的亮度值,其次利用色彩三刺激值原理与多光谱相机系统参数建立彩色图像三刺激分量生成模型,最后通过色彩空间转换得到目标真实色彩;利用Cave实验室数据和航空多光谱数据进行了验证和评价,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方法能够充分利用多光谱相机各波段图像信息,能够对图像阴影部分的目标色彩增强,色彩复原效果相对传统方法有明显提升,对于航空多光谱图像目视解译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彩恒常 色匹配函数 真彩复原技术 多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色觉异常的光谱分析及测试方法 被引量:4
4
作者 郭铭 解兰昌 《光学仪器》 1993年第4期1-5,共5页
着重分析色觉异常的光谱分布,介绍了一种典型的红、绿色盲测试装置,并给出测试方法。
关键词 觉异常 感受器 色匹配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颜色测量仪器的技术及产品动向
5
作者 杉山正实 浙人 《现代测量与实验室管理》 1991年第4期1-4,共4页
【正】 在我们生活中有许多东西与颜色有关,要求把感觉量的颜色数值化以对企业的产品质量管理发挥作用的呼声日益增加。作为使颜色量化的手段,颜色测量仪器大体上可分为两类。
关键词 光电度计 测量仪器 物体颜 分光灵敏度 发挥作用 光学系统 产品质量管理 色匹配函数 光接收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 whiter shade of male: Color background matching as a function of size and sex in the yellow shore crab Hemigrapsus oregonensis (Dana, 1851) 被引量:1
6
作者 Gregory C. JENSEN Michael S. EGNOTOVICH 《Current Zoology》 SCIE CAS CSCD 2015年第4期729-738,共10页
Juveniles of the shore crab Hemigrapsus oregonensis are highly variable in color, ranging from the typical yellowish- green of adults to pure white and myriad patterns of white mottling and other disruptive markings, ... Juveniles of the shore crab Hemigrapsus oregonensis are highly variable in color, ranging from the typical yellowish- green of adults to pure white and myriad patterns of white mottling and other disruptive markings, but large individuals with white coloration appear to be very rare. Using image analysis to quantify the relative "whiteness" of beaches, we sampled crabs from nine locations in Washington State that varied widely in their amount of shell fragments and other light-colored material. The total proportion of white individuals in the different locations was strongly correlated to the proportion of white material on the beaches, but there was a striking difference between sexes. Although white specimens of both sexes declined significantly at sizes above 10 mm carapace width, white females generally persisted throughout the entire female size range on lighter-colored beaches while white males larger than 10 mm were virtually absent from all of the sampled populations. Pure white males held on dark backgrounds in captivity remained white, as they lack the dark chromatophores in their hypoderrnis needed to change color; off-white males became darker and in some cases lightened up again when transferred back to a white background. Behavioral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sexes may result in differential mortality of white individuals by visual predators [Current Zoology 61 (4) 729-738, 2015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MOUFLAGE COLOR Polymorphism Disruptive patterns CRABS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