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参考场的多航次船载重力测量系统偏差调整 被引量:5
1
作者 邓凯亮 黄贤源 +2 位作者 刘骁炜 陈欣 冯金涛 《海洋测绘》 CSCD 2016年第2期10-12,共3页
由于不同部门的船载重力测量规范不统一,导致不同部门不同航次之间获取的船载重力测量数据可能存在比较明显的系统性偏差。提出了基于参考场进行多航次船载重力测量系统偏差调整方法,即以某参考场(如DTU10GRA数值模型)为背景,基于平差思... 由于不同部门的船载重力测量规范不统一,导致不同部门不同航次之间获取的船载重力测量数据可能存在比较明显的系统性偏差。提出了基于参考场进行多航次船载重力测量系统偏差调整方法,即以某参考场(如DTU10GRA数值模型)为背景,基于平差思想,将航次实测数据与参考场数据之间差异的统计平均值作为观测量,进行系统偏差计算、分析、检验及调整。实验结果表明,依据本文方法能够有效消除多航次船载重力测量数据基准的不协调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载重力测量 参考场模型 粗差剔除 系统误差调整 多航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ryosat-2与船载重力测量数据反演我国近海海域重力异常 被引量:1
2
作者 柯宝贵 张利明 +3 位作者 王伟 许军 章传银 党亚民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531-1538,共8页
基于Cryosat-2三年半的卫星测高GDR(geophysical data records)数据,使用海面高梯度,依据最小二乘配置方法得到了南海部分海域垂线偏差格网,结合移去-恢复技术采用逆Vening-Meinesz的球面一维傅里叶变换算法快速计算我国近海海域测高重... 基于Cryosat-2三年半的卫星测高GDR(geophysical data records)数据,使用海面高梯度,依据最小二乘配置方法得到了南海部分海域垂线偏差格网,结合移去-恢复技术采用逆Vening-Meinesz的球面一维傅里叶变换算法快速计算我国近海海域测高重力异常CASM_GRA.与船载重力测量数据融合后,重力场精度在2.75~5.38mgal之间,平均偏差在-0.21~0.45mgal之间.与DTU13重力场模型相比,平均值最大改进为12.98mgal,标准差最大降幅近3.40mgal.与Sandwell V23.1模型相比,平均值最大改进为13.58 mgal,标准差最大降幅为1.09mga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yosat-2 重力异常 测高 船载重力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加近岸船载重力测量数据覆盖的推估方法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柯宝贵 许军 +1 位作者 张利明 冯义楷 《海洋测绘》 CSCD 2018年第6期14-16,24,共4页
针对海洋区域离岸距离5~30km的范围内船载重力测量数据覆盖空白的现状,基于已有测线数据,对其进行不同空间距离采样形成对应的采样序列。利用动态时间规整算法计算其与初始测线数据的相关系数,依据相关系数与采样距离之间的关系,确定... 针对海洋区域离岸距离5~30km的范围内船载重力测量数据覆盖空白的现状,基于已有测线数据,对其进行不同空间距离采样形成对应的采样序列。利用动态时间规整算法计算其与初始测线数据的相关系数,依据相关系数与采样距离之间的关系,确定了最优重采样空间距离新方法。以最优重采样空间距离对测线数据进行重采样,利用拉格朗日插值算法,沿测线方向将测线数据向陆地推估。经过不同测线的内外部检核,结果表明船载重力测量向陆地方向扩展的保守距离约为5~10km,减少了船载重力测量数据在近岸海域覆盖空白的面积。本研究成果可为建立陆海一致垂直基准工作提供更全面的基础数据,技术方法可为航空重力、地磁等测线数据的精细处理及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载重力测量数据 海岸带 垂直基准 数据空白 航空重力 拉格朗日插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船载重力测量数据不同测区系统偏差纠正方法研究 被引量:9
4
作者 柯宝贵 章传银 +2 位作者 郭春喜 王斌 杨磊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17-421,共5页
分析了我国近海海域船载重力测量数据特征,并提出了消除不同测区之间重力测线上重力异常存在系统偏差的方案。提出了参考线的选择标准,利用参考测线上交叉点处的残差重力异常不符值,纠正其他测线重力异常的新思路。结果表明,对测线重力... 分析了我国近海海域船载重力测量数据特征,并提出了消除不同测区之间重力测线上重力异常存在系统偏差的方案。提出了参考线的选择标准,利用参考测线上交叉点处的残差重力异常不符值,纠正其他测线重力异常的新思路。结果表明,对测线重力进行纠正后,不同测区的重力值不存在系统偏差,交叉点处不符值明显改善,测线上纠正后重力异常明显优于纠正前的重力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载重力测量 参考测线 系统偏差 交叉点不符值
原文传递
小波变换在船载海洋重力测量数据处理与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2
5
作者 刘备 边少锋 +1 位作者 纪兵 贤鹏飞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654-659,共6页
船载重力测量是获取海洋地球重力场的重要方法之一,为提高船载重力测量数据的精度,采用Db8小波和Haar小波两种小波变换方法,分别对添加了两种随机噪声的某海域重力测量数据进行降噪处理与分析。结果显示,经Db8小波处理的数据绝对精度分... 船载重力测量是获取海洋地球重力场的重要方法之一,为提高船载重力测量数据的精度,采用Db8小波和Haar小波两种小波变换方法,分别对添加了两种随机噪声的某海域重力测量数据进行降噪处理与分析。结果显示,经Db8小波处理的数据绝对精度分别提高了1.0242 mGal和9.2747 mGal,相对精度分别提高了71%和93%;采用Haar小波变换后,绝对精度分别提高了0.8044 mGal和9.1095 mGal,相对精度分别提高了56%和91%。两种小波变换方法处理后的数据均能够很好地保留数据基本变化趋势、为重力勘探判别物体提供判别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载重力测量 多贝西小波 HAAR小波 误差比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窗口移动中误差模型探测船载重力数据粗差 被引量:6
6
作者 邓凯亮 黄贤源 +1 位作者 刘骁炜 陈欣 《海洋测绘》 CSCD 2016年第3期7-9,共3页
粗差探测是评价船载重力测量数据成果质量的重要内容。卫星测高反演重力场技术提供了海域全覆盖的重力场数值模型,其精度水平已满足探测船载重力测量数据粗差的精度要求。以卫星测高反演重力场模型为基础,提出了基于窗口移动中误差模型... 粗差探测是评价船载重力测量数据成果质量的重要内容。卫星测高反演重力场技术提供了海域全覆盖的重力场数值模型,其精度水平已满足探测船载重力测量数据粗差的精度要求。以卫星测高反演重力场模型为基础,提出了基于窗口移动中误差模型探测船载重力测量粗差的数据处理方法,其基本思路是:以卫星测高反演重力场数值模型作为背景场,计算船载重力测点处的测高重力值的差值,以差值作为输入量,等权构建中误差背景场,以开窗中误差背景场作为参考,按照平差思想探测船载重力测量数据的粗差。实验结果表明,依据本文方法能有效探测船载重力测量数据的粗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载重力测量 粗差探测 中误差模型 背景场 窗口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确定近海船载重力数据系统偏差的虚拟测线新方法
7
作者 柯宝贵 孙碧娇 +3 位作者 徐凡凡 李泰航 胡瑾鑫 赵翠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071-2078,共8页
高精度船载重力数据是海洋地球物理勘探、水下重力辅助导航的关键要素。不同部门、不同时期提供的近海船载重力数据成果相互之间的系统偏差不利于构建全国统一的船载重力测量基础数据集。针对相邻测区无交叉测线但主测线方向一致的数据... 高精度船载重力数据是海洋地球物理勘探、水下重力辅助导航的关键要素。不同部门、不同时期提供的近海船载重力数据成果相互之间的系统偏差不利于构建全国统一的船载重力测量基础数据集。针对相邻测区无交叉测线但主测线方向一致的数据分布情况,在相邻测区主测线交界区,比较测线方向的重力异常差值,确定两区域之间是否存在系统偏差。针对既无交叉测线也无重合区的相邻测区数据分布情况,提出了虚拟点方案,基于相邻测区的重力异常,内插或外推虚拟点的重力异常,通过两者的差值,判断相邻测区的数据是否存在系统偏差。进一步提出了虚拟测线方案,既可判断近海船载重力测量数据是否存在倾斜,也可统一构建无系统偏差的重力异常数据集。研究结果表明,中国近海9个测区中仅调整R2、R5、R6等3个测区的数据,R2测区要整体减少9.0531 mGal,R5测区相对R3测区要整体增加约14.9536 mGal,R6测区相对R3测区要整体减小8.8527 mGal。经优化处理后,全部测区数据相邻测区之间整体偏差优于0.5 mGal,标准差优于3.3 mGal。扣除相邻测区数据之间的系统偏差后所形成的数据集可为国产重力卫星、测高卫星的研究成果提供参考值,也可为国产海洋重力仪测量精度验证、格值标定提供参考。提议在相关的工程建设中可建立贯通中国管辖海域的2~3条海上标准测线,对其进行同船多仪器同时测量,获得参考值。后续开展海上重力调查项目时,调查船沿着标准测线进行测量,用来统一各航次的重力异常成果,尽可能避免不同期、不同船、不同部门的成果出现系统偏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测线 船载重力测量 系统偏差 海洋重力数据 重力辅助导航
原文传递
一种局部海域扰动重力数据反演海底地形的非线性序列相关方法 被引量:1
8
作者 翟振和 孙中苗 +3 位作者 马健 李楠 管斌 欧阳明达 《地球物理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631-640,共10页
在不考虑地壳均衡条件下,从重力场基本理论出发推导了重力异常/扰动与海深信息之间的近似解析关系,其中扰动重力反演海底地形的模型较之重力异常更加简洁.通过对反演模型级数展开式的深入分析表明,在重力数据分辨率数值小于海深分辨率... 在不考虑地壳均衡条件下,从重力场基本理论出发推导了重力异常/扰动与海深信息之间的近似解析关系,其中扰动重力反演海底地形的模型较之重力异常更加简洁.通过对反演模型级数展开式的深入分析表明,在重力数据分辨率数值小于海深分辨率时并不明显收敛,因此在用重力数据反演高分辨率海底地形时应顾及展开级数的高阶项并采取相应处理方法.在大量统计分析基础上,构建了局部海域扰动重力数据反演高分辨率海底地形的非线性序列相关方法,该方法利用少量船测重力/水深测线数据获取非线性相关参数,而后利用卫星测高重力数据按非线性相关函数模型反演海底地形.试验分析表明,2次非线性相关函数反演效果表现较优,对于海底地形平缓海域,1°×1°区域内单条船载测线数据获得的相关参数即可达到2%相对精度.对于海底地形复杂海域,论文方法适用范围应该尽量缩小,30′×30′区域范围基于单条船载测线数据反演的相对精度可优于7%.从论文试验结果分析,海底地形与重力数据之间存在2次非线性相关函数特征,且这种特征在高分辨率情况下仍然适用,利用非线性函数模型并结合稀疏船载测量数据、密集卫星测高重力数据可为局部海域高分辨率海底地形反演提供一种可行的解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底地形 卫星测高 重力/水深测量 扰动重力 2次非线性相关函数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