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930年代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话语策略——以胡适为中心的考察 |
蒋进国
|
《中州大学学报》
|
2024 |
0 |
|
2
|
论1910-1930年代中国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发展流变——以《新青年》同人群体、“新月派”和“独立评论派”的结构分析为视角 |
董国强
|
《民国档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3 |
7
|
|
3
|
关于评价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一点想法 |
徐宗勉
|
《学术界》
|
2003 |
5
|
|
4
|
南京国民政府初期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政治心态 |
郑师渠
|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2
|
|
5
|
民国书报检查制度与20世纪30年代上海自由主义知识分子——以胡适为中心 |
蒋进国
|
《出版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1
|
|
6
|
还政于民方能共赴国难——论九一八事变后中国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宪政追求 |
尹伟琴
|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1 |
1
|
|
7
|
超越与困顿——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自由主义知识分子与民主社会主义 |
刘是今
|
《湖南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
2006 |
3
|
|
8
|
论政与启蒙: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精神突围 |
刘莉
|
《中国图书评论》
北大核心
|
2011 |
0 |
|
9
|
理想与现实张力中知识分子悲剧命运的反思——评《在理想与现实之间:中国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历史命运》 |
夏东元
|
《学术论坛》
北大核心
|
2005 |
0 |
|
10
|
政治信念和法制理想——论中国左翼文人和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价值诉求 |
高兴
|
《甘肃理论学刊》
CSSCI
|
2013 |
0 |
|
11
|
自由主义知识分子“问题意识”之形成——读《殷海光·林毓生书信录》 |
郭绍敏
|
《社会科学论坛》
|
2007 |
0 |
|
12
|
独立 包容 理性——中国现代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报刊经营、编辑理念 |
廖向东
|
《浙江传媒学院学报》
|
2009 |
0 |
|
13
|
研究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群体命运的一部精品力作——《在理想与现实之间:中国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历史命运(1917~1937)》评介 |
王学真
|
《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6 |
0 |
|
14
|
民国自由主义知识分子视域中的苏俄教育 |
胡旭华
|
《安顺学院学报》
|
2012 |
0 |
|
15
|
论1930年前后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国家观——以“人权派”为中心的研究 |
曾凡云
|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
|
2012 |
0 |
|
16
|
费正清与20世纪30年代中国自由主义知识分子儒学观之比较 |
杨静林
|
《四川教育学院学报》
|
2009 |
0 |
|
17
|
试析抗战胜利后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学潮观——以《观察》周刊为中心 |
宁文晓
|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0 |
|
18
|
《观察》时期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冷战观 |
祝小楠
|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7 |
1
|
|
19
|
自由主义知识分子问政之殇 昙花一现的“好人政府” |
纪彭
|
《国家人文历史》
|
2012 |
1
|
|
20
|
1930年代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眼中的中共——以《再生》为例的分析 |
王毅
|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