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蔬菜植物碘强化:一种人体自然补碘的新途径 被引量:2
1
作者 翁焕新 洪春来 +3 位作者 夏天虹 包律婷 刘会萍 李德望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444-451,共8页
提高植物性食品中碘的含量水平,是人体自然补碘防治碘缺乏病(IDD)最有效的途径之一.通过向土壤施加海藻有机碘肥进行蔬菜植物碘的强化,培育了10种含碘蔬菜,并采用卤素与银生成沉淀和结合显微观察的方法,在确定细胞组织中碘存在位置的基... 提高植物性食品中碘的含量水平,是人体自然补碘防治碘缺乏病(IDD)最有效的途径之一.通过向土壤施加海藻有机碘肥进行蔬菜植物碘的强化,培育了10种含碘蔬菜,并采用卤素与银生成沉淀和结合显微观察的方法,在确定细胞组织中碘存在位置的基础上,深入研究了蔬菜植物对土壤外源碘的生物吸收与转移过程.结果表明,蔬菜对碘的吸收量随海藻有机碘肥施用量的增加而增加,叶类蔬菜的碘吸收量明显大于果类蔬菜,蔬菜中碘的含量呈现出根>叶>茎>果的分布特征,碘在蔬菜各器官细胞中的相对含量显示出细胞质>细胞壁>细胞器的分配特征,这为揭示蔬菜植物对碘的吸收机理和生物地球化学迁移提供了新认识,同时为建立通过植物碘强化的人体自然补碘新途径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性食品 缺乏病 人体自然补碘
原文传递
碘离子(I^-)对辣椒和番茄果实品质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5
2
作者 刘会萍 洪春来 +4 位作者 李睿 戴之希 刘嘉伟 周骏 翁焕新 《植物生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842-1850,共9页
用外源碘改善缺碘生态环境并提高作物碘含量,是人体通过自然补碘消除碘缺乏病(IDD)的有效途径。本文以碘离子(I-)为外源碘,对比了吸收I-前后辣椒(Capsicum annuum)和番茄(Lycopersicon esculentum)果实维生素C、可溶性糖和总酸度的水平... 用外源碘改善缺碘生态环境并提高作物碘含量,是人体通过自然补碘消除碘缺乏病(IDD)的有效途径。本文以碘离子(I-)为外源碘,对比了吸收I-前后辣椒(Capsicum annuum)和番茄(Lycopersicon esculentum)果实维生素C、可溶性糖和总酸度的水平,系统观察了辣椒在不同生长期各生化参数随I-浓度的变化,分析了I-影响果类蔬菜品质的生化因素。结果表明,0.5 mg·L^(-1) I-处理的番茄果实品质最佳,此时果实维生素C达218.63 mg·kg^(-1)、可溶性糖含量达7.04 mg·kg^(-1)、总有机酸仅为5.4%;0.5~5.0 mg·L^(-1) I-处理的辣椒可以获得维生素C和可溶性糖含量高、总酸度较低的果实。辣椒吸收适量I-(0.5~2.5mg·L^(-1))后,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增加,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增强,分别为对照组(CK)的1.04~3.15、1.47~3.92、1.69~5.01和1.36~2.11倍;丙二醛(MDA)含量降低,为CK的40.3%~95.8%,辣椒果实品质的提高与作物有利的生理生化条件相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I-) 生化因素 果实品质 自然补碘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